介绍李清照的感情经历,要详细的。谢谢

介绍李清照的感情经历,要详细的。谢谢,第1张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

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

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

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

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

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其时被列党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九月,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

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

对此,张尝谓:“(文叔女上诗赵挺之)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 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惜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

扩展资料:

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

晁补之在故乡缗城 (今山东金乡)修“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皆以《归去来兮辞》中之词语命名(见晁补之《归来子名缗城所居记》) 。李清照、赵明诚以“归来堂”名其书房,盖出于对晁补之的仰慕,步其后而模仿之。

《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当亦取其中之雅意。“归来堂”中,李清照与赵明诚虽然失掉了昔日京师丞相府中的优裕生活,然而却得到了居于乡里平静安宁的无限乐趣。

参考资料: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看来皆非虚誉。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李汉超 刘耀业)

赏析三

谁是“卷帘人”——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有两首著名的《如梦令》词。它们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位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青年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那纯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被誉为“两颗罕见的明珠”。①《昨夜雨疏风骤》乃其中之一。原词如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据文献记载,此词一出,便立即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同时代人胡仔就很赞赏它,尤其是当中的“绿肥红瘦”一句,说“此语甚奇”。②稍后的陈郁对此句更是备加推崇,说“天下称之”。③此后,历代的文人、读者对该词也都一直赞赏不绝。对于其中的“卷帘人”,自古以来,人们都一致认为:它指的是“侍女”,鲜有二义。虽然最先主此说的人如今已难考证,但可以肯定,至少在明代,此说便已盛行。万历四十年(1612年)刻印的《诗余画谱》中,有一张依该词词意而作的绘画。画中即已明确地将卷帘人画成了一个侍女。④近几年出版的各种有关李清照诗词赏析的论著,也几乎都持这种“侍女”说,极少例外。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通过女主人公与其侍女之间“凝炼的对话,曲折地抒写了惜花的心情”。⑤本文认为,将“卷帘人”肯定为“侍女”,似乎有点不妥。

首先,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就已有“才女”之称,其高超的艺术修养是不容怀疑的。同代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就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因此,用“绿肥红瘦”这样极富独创性的词语,在侍女面前表露自己的惜花之情,恐怕连她自己都会觉得索然寡味的。

其次,持“侍女”说,则该词必然会被理解为一首“惜花”之作。可“绿肥红瘦”一句,虽然“语甚奇”,“天下称之”,但细细想来,实际上确是“造语虽工,然非大雅”,⑥雕琢的痕迹依然可见。读后该词,人们首先想到的,很容易是“绿肥红瘦”的奇特,而非花残叶茂的伤感。因此,从一般作者的创作心理来看,若真有很深的惜花之情,是不会用此等语句的。

李清照在其《金石录后序》中,有这么一段关于他们夫妻生活情趣的精彩描写:“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⑦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清照是一个很喜欢争强斗胜的才女。“绿肥红瘦”一句,正符合她青年时代的这一性格。既然是“斗胜”,那双方在才华901上肯定是旗鼓相当,不斗则难分伯仲。若双方在才华上差别甚大、且很明显,则无需去“斗”了。因此,本文认为,作为一代才女的李清照,在侍女面前说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能性是很小的。相反,若说它是新婚燕尔时,夫妻间的“斗胜”之词,倒是很贴切的。

另外,“卷帘”及“卷帘人”用于诗词中,在宋代是有其独特的意境和特别的含义的。 首先,宋代诗词中,卷帘的与帘幕旁常见的,都不是侍女类人物。如:

“人悄悄,月依依,帘幕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卷帘待明月,拂槛对西风”。“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

“陌人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梨花不卷帘”。(孙道绚)

由以上这些诗句可知,宋代诗词中,与帘幕紧密相连的,都不是侍女,而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再看下面的两首《生查子》词:

〈一〉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二〉

去年燕子来,绣户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以上二词中,不论是“卷珠帘的”,还是“卷帘人”,对于身为男性的作者来说,明显地都不是指“侍女”,而是指他们各自心中的“恋人”了。这两首词,第一首的作者为李石,生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仅比李清照小二十几岁;第二首的作者是辛弃疾,生于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也只比李清照晚半个世纪。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他们词中所说的“卷帘人”,与李清照这首《如梦令》中的“卷帘人”属同一时期的语言。它们之间在意义上不会有什么差异。可见,在宋代诗词中,“卷帘人”一词,指的几乎都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或者男子所钟情的意中人。正是由于作者们给“卷帘人”赋予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意境和特殊的含义,导致了他们几乎不可能再把它赋予“侍女”或其它任何一种含义了。其次,宋代诗词中,用到“侍女”、“仆人”类角色时,作者基本上都是将他们明确写出的,很少用诸如“卷帘人”之类的词语代替。如:“梦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贪眠唤不应”。“侍儿全不知人意,犹把梅花插一枝”。(朱淑真)“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姜夔)“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正是基于以上的理由,本文认为,此词当作于清照新婚期间,也就是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到大观元年,即公元1101-1107年之间。词中的“卷帘人”实际上指的并非“侍女”,而是词中女主人公的丈夫。这是一首新婚夫妇间的“斗胜”词。本来,“卷帘人”常用着男子“意中人”的代称。这里,我们的女主人公俏皮得很,“反其义而用之”。下面三段,才是这首词所描述的真正意境:春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的新鲜、怡人。红花绿叶,都象是刚刚出浴而来的,娴静纯洁、清丽可爱。一间新婚夫妇的卧室内,丈夫见天已大亮,便轻轻地起了身。紧接着,妻子也微微地睁开了眼,但她却懒懒地含着笑,仍旧躺着,并没有一丝儿想起床的意思。记得昨天夜里,小雨稀稀疏疏地下个不停,风儿也刮得很紧。但是,她因为与丈夫在一起喝了好多的酒,却仍然睡得很沉、很香。瞧,这会儿她的酒意还没全消呢。看着丈夫已开了窗户,此时正在卷帘子,她轻轻地笑问道:“�,卷帘子的,看看院里的海棠花怎样了。”丈夫知道她又要开始淘气了,但一时并未理会,只是漫不经心地答道:“还不是老样子。”“喂!喂!”,她叫回了丈夫的脸,然后俏皮地、一字一板地对他说:“知道吗应是绿———肥———红———瘦!”……可见,这首词的主题并非“惜花”,而是通过“斗胜”的描写,反映一对青年夫妇的甜蜜生活。它和笑语“纱橱枕簟凉”以及簪花“叫郎比并看”等一样,都属于清照初结缡时对自己幸福美满生活的写照。

清照文如其人,用笔大胆率真。《词论》一篇,遍摘当时各大名家之短,“其妄也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⑧她的诗词作品中,既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愤怒,也有“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的嘲笑。特别是在描写青春少女之言行以及她们的婚恋生活方面,更是惊世骇俗。与她同时代的王灼曾如此说过她:“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⑨所有这些“妄不待言”、“狂不可及”的“无顾藉”之语,当然要为那些封建的“正统人士”所不容。因此,能曲解的,则尽量予以曲解,如这首《如梦令》;无法曲解的,则尽量从《漱玉集》中删去,或说不是清照所作,如《浣溪纱·绣幕芙蓉一笑开》以及《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等。

就笔者所知,持这种“丈夫说”者,目前仅有两位当代学者。一位是孙崇恩,一位是吴小如。前者在其选注的《李清照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北京第2版)中,将该词中的“卷帘人”注解为“丈夫赵明诚”(第41页),但未进行任何解释;后者在其《诗词札丛》(北京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58-259页中写道;“此词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笔写禾农丽艳冶之情,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所谓有甚于画眉者是也。”全词“写实”,但“隐兼比兴”。他进一步解释道:“及至第二天清晨,这位**还倦卧未起,便开口问正在卷帘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样了……丈夫对妻子说‘海棠依旧’者,正隐喻妻子容颜依然娇好,是温存体贴之辞。但妻子却说,不见得吧,她该是‘绿肥红瘦’,叶茂花残,只怕青春即将消逝了。……‘知否’叠句,正写**自家心事不为丈夫所知”。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都持了丈夫说,但在词意的理解上,却又各有偏颇。前者的注解实际上应是:“指词中女主人公的丈夫”。因为此词毕竟是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创造,不能把它看成是李清照夫妇生活的历史记录。也就是说,把这一文学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断定为李清照丈夫赵明诚这一真实人物,显然是不妥当的;后者对于词意的理解则偏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免带了些“俗”的成份。以李清照的人格与艺术修养,是不会将那种庸俗之语写入词中的,因为它已远远超出了“闺房昵语”的范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初中的时候,一首《如梦令》,让我们认识了李清照。然而,大家真的了解过她的一生吗?

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北宋齐州章丘明水镇,父亲李格进士出身,据说还是苏轼的学生。所以李清照也算是出生于书香门第。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优越,李清照从小就耳濡目染了不少诗书。再加上李清照本人天资聪慧,后来成为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

她的词风婉约,描写关于爱情的一些词更是千古传唱,不止婉约作风,李清照本人身上还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也是极其刚烈的一个才女。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正是因为与封建思想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一样,李清照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诗词颇有自己的见解,年少的李清照就有才名,前来提亲的媒婆络绎不绝,但是直到遇见赵明诚,她才一见钟情。

在建中靖国元年,当时还是18岁的李清照和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完婚,两人门当户对。当时赵明诚虽然是出身于一个官宦人家,但是他却是一位满腹经纶,并且有着绅士气质的难得好男人。因此在婚后,李清照与丈夫也是情投意合,很是幸福。在平日里,二人经常是一起研究诗词歌赋,可谓是情趣相投。一首表达对丈夫思念之情的《醉花阴》更是千古流传。

可是好景不长,北宋末年,朝廷党羽纷争比较严重,赵明诚的父亲被冤致死,赵家从此一落千丈。而此时金兵也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李清照和丈夫为了避免,乘船准备南下。可是在这次南行途中,郁郁寡欢的赵明诚感染了恶疾,很快就病死在去南方的途中。

丈夫的离世给了李清照很大的打击,而在李清照失意之时,张汝舟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近她关心她,给了李清照情感上的慰藉。所以不久之后,李清照便顶着世俗之风嫁给了张汝舟。可是婚后不久,李清照便发现张汝舟只是看中她的钱财,所以这段婚姻还维持不到百日就结束了。

经过这次失败的婚姻,李清照再也不敢轻易谈婚论嫁,但由于提亲的人太多,于是她便出了一副上联:"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只有能对出工整下联的人,才有资格娶她。人们看到后纷纷自找无趣,直到李清照离开人世多年后,才有一位和尚对出了下联:"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僧"。虽然对出来了,看来二人却并不是有缘之人啊!

李清照感怀

李清照的诗作《感怀》,别名《感怀・并序》,本诗开头附有一篇序文,在序文中明确提到了本诗创作的年代和日期为宋徽宗宣和三年八月十日,体裁为律诗,收录于《诗女史》。在序文中又提到了本诗的创作背景,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莱州当知州,李清照来到莱州探望他,不想赵明诚整天忙于应酬,而冷落了李清照,从而造成她心里的不满。

李清照画像

八月十日这一天,赵明诚又出去应酬了,李清照一个人坐在家里,闲来无事,想去翻书看看,但不想他所在的房间里没有她喜欢的史典,只有在桌上放着一本《礼韵》,她随便翻看着,恰好翻到“子”这个字,就用“子”为韵,写下了这首《感怀》。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本诗第一句用袁术的典故,描写了作者所处的房间里连书史都没有的境况,讽刺了赵明诚在精神上的缺失。第二句说明了原因,“孔方”即是钱的意思,说赵明诚整天为了钱奔忙,在李清照的眼里看来,就是一个俗人,他每天应酬,就是在惹事生非。第三句作者又写道了自己的境界,称作诗应该关上门来,不受外界打扰,这样才能写得出上好的佳句来。而她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分别叫子虚和乌有。

李清照趣事

李清照的姨母在清明前给李清照做了一件衣服,让她在清明可以穿着去踏青。那天李清照穿上这件衣服来到街上,看到一个老者正在卖一本《古金石考》的古书,这可是李清照渴望了好久也没有得到的古书啊。她马上询问老者这本书的价格,老者称这本书好歹也要卖个三十两。可是李清照浑身上下找了个遍,也才找到十来两银子。

李清照画像

情急之下,李清照转身跑到当店,把她姨母做给她的那件新衣服脱下就当了,当了二十多两银子,凑上她自己随身带来的十两银子,全部给了买书的老者,买下了那本书。而此时,李清照身上只剩下一件薄薄的单衣了。

有一年重阳节的时候,赵明诚在外地做官,李清照写了一首《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收到之后,对妻子作词的技术十分赞赏。但他却又不甘屈居在妻子之下,于是关上门,经过三天三夜的闭门苦读,终于写出了五十阙词,并把他妻子的其中几句词也掺入进去。他把这些词拿给他的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看了之后,说:这些词中,有三句写得最好。赵明诚连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这三句词,正是赵明诚加入他词作的李清照的三句话。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都是文化人,经常在一起研究学问。他们常常玩一种小游戏,叫做赌书。就是一方出一段典故,另一方要说出折断典故出自哪里。赢的一方可以喝一杯茶,输的那一方不仅没茶喝,还要接受另一方的嘲笑。而事实上,赢的那个人通常是李清照,她赢了之后十分得意,导致把茶水都洒在了自己的衣服上。这就是清朝著名的诗人纳兰性德的诗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典故。

李清照的丈夫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后人对她的评述相当之多,但提起李清照,自然而然不能忘了她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生于1081年,比李清照大两岁。父亲是当朝宰相赵挺之。赵明诚年少时和李清照很相像,都是因为父亲为官,跟着父母亲一同生活在汴京。

赵明诚画像

赵明诚和李清照是很罕有的门当户对,婚后二人琴瑟和谐,志趣相投,以收集金石字画为乐趣。二年之后赵明诚入朝为官,但是他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甚至受到了党争的影响。后来更因党争,赵明诚同李清照不得已回到青州,过起了田间乡野的生活。从显贵跌落至平民百姓,其中落差可想而知。但是二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青州的这段时间,是夫妻二人最为幸福和谐的时间,二人经常研习学问。这段时间也是赵明诚金石事业最有成就的时期。

赵明诚在任江宁知府的时候,因为叛乱临阵脱逃被罢官,这件事让李清照感到异常的羞辱。夫妻二人之后的生活虽无争吵,但是李清照却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1129年,因为叛乱,他们不得已开始了逃亡生活,途经过乌江,李清照情不自禁吟出《夏日绝句》来抒发内心的愤懑感受。但是赵明诚听后心中却是别样感受,他感到万分羞愧,在那之后更是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因病去世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正气凛然的诗却成为了,赵明诚死的诱因。他死于1129年,享年48岁。赵明诚死后,李清照便开始了孤苦无依的生活。赵明诚和李清照二人没有后代,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赵明诚死后给李清照留下了十五箱藏品和书籍。在他临终前,一一交代李清照该如何安置他的藏品。赵明诚能够给他的藏品一个归宿,却未曾考虑他所谓深爱的妻子的归宿,就是说,“人不如物”。

李清照作品风格

李清照是历史上少有的女公卿,被称为易安居士。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有着极高的追求。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思考别人思考不到的东西,就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个有着现代女性人格的封建社会女子,她超越了所在的时空,所以注定被人误解,背负着沉重的国仇家恨,人生的磨难让她的理想国越走越远。

李清照古画像

李清照作品中体现的爱国,对时局的评判,追求男女平等。她开创了中国女性作家爱国主义的先河,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除了感情生活的另外一面。宋朝的朱说她是当朝妇女之首。现代文学家胡适评价李清照最妙的地方是用白描的手法写词,所以他能影响很多人。因此后世也应该推行白话文。北宋时期的文坛主要以小令为主,李清照之后便开启了慢词。她不会随波逐流的用当时的文字风格,而是自创了一番体系。李清照擅长用比喻的手法以写物明志。喜欢用人们熟知的一些典故,用通俗的语言让人们理解文意。李清照擅于用语言表现音乐的优美,词本身就是歌词的一种,她能从口语中提炼出生动的文学语言,这才最显示个人功力。用文字和音律把控情感,李清照站在女性的角度,用抒情的手法展现少女的天真和 、寡妇的不同状态,离别相思各有风格。继承了婉约派的写作手法又有了自己的创新。

李清照晚年

李清照晚年悲惨,赵明诚的死,书画的遗失,张汝舟的欺骗,国家的懦弱,都让她的生活陷入无尽的苦海,但是最悲惨的,还是她老无所依。

李清照古画像

李清照觉得世道就像洪水一样动荡,她便是飘摇在其中的一叶孤舟。感情生活的不顺和国家危难都让她心力交瘁。可是最让她感到寒冷的,是她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价值都没法实现。年迈的李清照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就只有一个小小的院落,她没有亲人了,国事也没有能力去操心了。

一年年的秋天扫着落叶,除了平时偶尔有一两个朋友来探望,她门庭冷落。有一天,一个老朋友带着小女儿来看看她,李清照看着这个小姑娘甚是伶俐可爱,极其聪慧,像小时候的自己。她想自己没有儿女徒弟,拉着小姑娘说:“你现在是学习的年纪,我已经老了,你来跟我学习吧,我愿意把毕生所学交给你。”但是没想到小姑娘张口就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童言无忌,但是李清照心突然冷了,原来外面人是这么看自己,亏她一直觉得自己关心国事,著书传业是一件受人尊敬的事情,原来世间对她这样的人充满了不理解。这种可怕的感觉让她呼吸急促,它如同坠入深渊,周围人看她的眼光就像看一个怪人。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作为知识分子处在社会的高点,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她又处在一个社会的底端,很多想法她永远也没有实现的机会。

对李清照的评价

历史上不乏伟大的女性,但是文学史上却是寥寥无几。李清照便是其中的凤毛麟角。我国宋朝诗词,发展到巅峰,李清照的贡献值举足轻重的。她的词作用词华丽,缱绻绵远,因此在文学史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李清照剧照

李清照的词清新自然,不拘一格。而且因为她是女性,所以视角更加独特,因此人们对李清照的评价非常之高。她所有的证明评价都是来自于文学方面的。有人评价她艳绝华夏,有人评价她词傲神州。

不过对于李清照私人生活的评价就没这么正面了。李清照本来婚姻生活十分幸福,与丈夫情投意合,共同话题也非常多,但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李清照的丈夫就死去了。李清照的第二段婚姻十分不幸,婚后三个月便离婚,为了顺利离婚还差点经历两年的牢狱生活。在那个年代闪婚闪离,无疑是会遭人非议的,更何况是改嫁之后的闪离。从此,李清照便开始了一个人孤苦无依的生活,直至去世。这段改嫁在如今看来再正常不过,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确实大逆不道,不守妇道之举,于是人们对李清照的评价开始一落千丈,认为她不是贞烈女子等等。

李清照一生是坎坷的,第一次婚姻虽是父母安排,但是婚后也过了几年幸福的生活。第二段是自己所选,后果却差强人意。不过所幸她一直活的很自我,从不在乎世人的评价。

当你了解李清照和张爱玲整个生命的全过程,你会惊讶的发现她们是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才绝一代的璧女,若将两人放在同一时空,必定是一对漂亮的并蒂莲,立于文学史册上竞芳吐艳,各显妙姿。尽管隔着遥远的时空和朝代,两位绝代才女在爱情及晚年命运遭遇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她们是怎样吐露爱情的呢?

爱情是人生一个永恒的话题。李清照在对待爱情的时候,将爱情看成一种可感的东西,她的爱情观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叛逆性,她将爱情从传统的婚姻观念中分离出来,提出了爱情的纯粹性。张爱玲也认为爱情就是爱情,不再掺入诸如贞操、道德品格等别的东西。

李清照生于名宦之家,她和赵明诚之间的爱情生活,如果单从赵明诚的题象诗:“清丽其词,庄端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以及赵明诚死后所写祭文的片断词句所表露的悲痛来看,他们的感情是相当和睦深厚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李清照的全部存留作品看,就不难发现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还是有矛盾的,譬如《金石录后序》李清照记赵明诚临死前的情况说:“殊无分香买阿屦之意”就无意间流露了赵明诚蓄有妻妾。不过两个人虽然感情深厚,琴瑟相和。但在那个朝代,男人纳妾养歌妓实属平常事。李清照常留守家中,赵明诚在外难免也纳妾。更何况赵明诚常因自己无子嗣,经常夙夜哀叹,这也是李清照的一块心病。

而作为贵族出生的赵明诚当他宦涂寥落的时候,李清照愿与他同甘共苦,那种“忧患困穷而志不屈”的品质的可贵,并没有让他加倍珍惜她。他的题像诗中“端庄其品,真堪偕隐”也只是一时感激却未必就从一而终白头到老。

在封建统治的男权社会里,女子的“三从四德”和男子的“三妻四妾”是一个时代的标志。那个时代并不在于离婚和不离婚,长门和冷宫的况味实际上要比离婚更苦,同样都是被遗弃。李清照似乎亲身经历了这种苦况,她在寻觅,但是寻觅的结果却惹得满身烦恼“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就无疑表明“愁”字言外,还有怨恨。这样的主题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李清照的性格自然不能忍受丈夫情感上的不忠诚。但是经过一番争吵之后的冷漠,实际上是爱情的完全破产。在《凤凰台上忆吹箫》里衷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可见李清照这种并非无病呻吟的哀怨,应当就是其难言之隐所在。应当是对赵明诚的不满,而又不愿离别,而陷入不能自拔的苦境。

当金人入侵,他们举家南渡,平素收藏已成流人莫大之累。看李清照如何记录赵明诚对妻子的态度的?“余意甚恶,呼曰:如闻城中急缓奈何?戟手遥应曰:所谓宗器者,可自抱负,于身俱亡存!”难道说“宗器”遗失了要妻子抵命不成?这时候的李清照在赵明诚的眼里,已经比东西还轻了。可是李清照对待这样一个丈夫,竟没有多少反抗,她对丈夫始终以容忍为怀。虽然在当时离婚是惊世骇俗的举动,但是李清照并不愿意和赵明诚离婚。她写许许多多情书除了宣泄哀怨外,还是希望能够唤回自己丈夫的心。当她再嫁张汝舟后发现是一场婚骗时毅然决然的离婚,就说明她不是软弱,他选择隐忍和等待仅仅是因为她还深爱着丈夫赵明诚。

张爱玲对待胡兰成也是如此,她一生追求一种脱离现实的纯粹爱情,不问缘由,不问经历,超越了阶级和信仰。正因为如此,出身名门的一代才女张爱玲,才有了和汉奸文人胡兰成的乱世恋情。在国土沦陷的战乱岁月,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生活,几乎全是文学艺术的相互欣赏。胡兰成对张爱玲一点帮助也没有,还因为胡兰成的政治身份使张爱玲的政治立场也从此蒙上了一层暧昧不清的阴影。尽管在她的笔下写了《倾城之恋》《金锁记》,写了许许多多在恋爱和婚姻面前,投入了过多的锱铢必较的功利色彩的女性,但是事情临到她头上的时候,张爱玲还是很质朴的。

在胡兰成遭到了国民政府通缉,被迫亡命天涯时,张爱玲强忍着内心的恐慌,依然紧紧地追随着自己的爱人。张爱玲的大气与温婉在胡兰成落难之时并没有弃之而去,千里迢迢地投奔,看他与别的女子一起,伤心痛楚却依旧为他的生计担忧,寄款与他。这份深情,钟情于自己的丈夫所作所为和李清照真是一样。她但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美好愿望却也成空。

李清照和张爱玲的一生都是悲剧性的一生。这两位中国文坛上才女并蒂莲,在对待爱情的时候也毕竟有着小女人一般的情怀。在恋爱时俩人都享受过爱情的愉悦,之后又尝尽始乱终弃的苦涩。她们在对待丈夫的背叛和抛弃时都是那么的隐忍和善良。不同的是虽然张爱玲也像李清照一样仍然深爱着对方,但是李清照选择了是等候赵明诚的方式,希望用一首首充满爱的篇章唤回丈夫的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张爱玲也是尽心竭力,但说放手就放手,缠绵之后是洒脱“我自将萎谢了”“我已经不喜欢你了”这嗟喟中多少悲伤,多少次灵魂的搏斗,内心的纠缠,使张爱玲不得不无可奈何地选择了诀绝。

李清照却没有张爱玲那样坚决和果断,当然这也有时代背景的原因。在不得不为自己感情画上句号的时候,张爱玲的手势是苍凉的可也是优雅的。“因为了解,所以慈悲。”尊重别人的感情,尊重别人的选择,这是张爱玲对待胡兰成,对待她一生唯一的一次真爱的方式。

命运对李清照和张爱玲是吝啬的,同时又是厚爱的。吝啬是指它给她们世俗的喜悦总是短暂的,比如爱情。厚爱是指它总是给了他们历练的机会,并充分发挥了她们的才情。她们出名太早了,还没来得及走出社会去。出名时的繁华,婚恋时的幸福与快乐,以及时局急速的变换和情感的受挫,这一切对于尚恨年轻的李清照和张爱玲来说来的太早、太快、也太多。她们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走完了正常人需要走一生的的路程。

李清照对爱情是始终如一的,这唯一性是构成她命运悲剧的主要原因。她的恨和她的爱相比太渺小了,以至于我们可能只看得到怨而看不到指责。“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张爱玲对人性的情感解读又太深刻了,生活就是这样,你抱着期待的心情忍着,等着,到了那一天心硬了,死了,不再言愁。明明是自己的悲剧,讲起来却淡淡的,好像是在远距离审视别人。

张爱玲这种客观的人生态度,令到她塑造小说人物时,极少出现大奸大恶之徒,没有极端坏的人物。对待情感她亦没有谁是谁非的责难。她只有爱或不爱。我们看不到她的眼泪,看到只是她笔下人物的悲哀,听到叹息。

而李清照的作品中的哀怨比起张爱玲的就似要多些,可是如果不了解她和丈夫之间真正感情的状况,我们会以为那些抒发情感的诗篇只是些伤春悲秋的呻吟。而透过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女人为了唤回本属于自己的爱情的那一份执著和渴望。

致此,让人感受到俩位绝代才女,尽管命运让她们在爱情世界里苦多于乐,又全部在文学的世界里还给了她们,尽管命运让她们的爱情及晚年在孤独寂寞“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中度过,又让她们用这情和悲铸成了一座艺术的丰碑。

没有。

赵明诚和李清照没有生育儿女,应该是历史事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证明:一个方面是,赵明诚、李清照俩人都没有任何诗文只言片语提到儿女。

另一个方面是,文献记载他们是没有子嗣的。洪适《释隶》明确记载“赵君无嗣”,胡仔《渔隐丛话》也有“赵无嗣,李又更嫁非类”的话。

扩展资料

李清照与赵明诚是古今人人共同羡慕的恩爱夫妻,神仙眷侣。古代婚姻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结婚之后难得长期和谐。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近乎完美,这有李清照本人大量情感深挚缠绵的词作为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代:李清照《一剪梅》)

译文: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这样脍炙人口的抒写别离相思的名篇,打动了无数的后代读者。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整理夫妻两人毕生的金石古物收藏,作《金石录后序》,声情并茂、哀婉欲绝地记载了与赵明诚婚后的恩恩爱爱、喜怒哀乐、生死离别,夫妻深情,款款流露。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夫妻恩爱情深,是阅读与理解李清照大量优秀爱情歌词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李清照

-赵明诚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爱国女词人,也是一位创作丰富的女作家,她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山东济南章丘县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诗、词、文特别是词,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行当本色”(清.沈谦《填词杂说》)。李清照本以工于写闺阁情怨,离愁别恨见长,是继秦观之后的“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随着金兵入侵、国破家亡,南渡以后的李清照思念故乡故国的情感日益强烈,残酷的现实和流离的生活扩大了她的视野,她的心中燃烧着炽热的爱国情怀,她以诗、词、文为载体,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源源不断地表达出来,因而她作品的社会意义也明显增强。

一、早期生活安定时,李清照的诗词洋溢着对大自然和闲适生活的赞美,这是她热爱生活的表现,也是她爱国思想产生的基础

李清照生长在一个文化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其父李格非是神宗熙宁九年进士,是一个诗文词造诣颇高的官吏,她的母亲是“王状元拱辰女,亦工文章”(清王士 礻真 《香祖笔记》卷九)。

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使李清照早期的生活非常温馨幸福(包括少女时期和南渡前美满的婚姻生活)。她出身书香门第,又刻苦用功,博闻强记,精通书史。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性格开朗,天真浪漫,她常常走出闺门,欣赏祖国风光,接受大自然的陶冶。在她部分词里,就充分表达了她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生活的情怀。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词里,作者用平淡自然、朴素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她对大自然深沉的爱,她奋力划船,体现了她勇于向前的蓬勃朝气!这首词的意境和意义,正如当今作家薛祥生所说:“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荡舟晚游图,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浓厚情趣,具有唤起人们追求自然美的巨大作用”(《李清照词的审美价值》)。

又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 苹 )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在这首词里,女词人把对祖国河山强烈的爱倾注于外物,借“水光山色”、“眠沙鸥鹭”曲写出来,气势壮阔,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生活气息相当浓厚。充分体现了“词人少年时期的那种积极的、开阔的胸怀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王 王番 《李清照研究丛稿一幅绚烂夺目的秋景图》)。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为伉俪。两人情趣相投,志同道合,生活是甜蜜的。生活的平静甜美,使这时期李清照的创作非常丰富,她的一些词表达了她这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怀。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曲折地表现出女主人对百花的怜惜,对春光的珍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也含蓄地表现了女词人对恶势力的痛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李清照对祖国河山的炽热的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从她早期的词作中可略见一斑,这种强烈的“爱”,正是她后期的“江山留与后人愁”那种深刻感受的基石,也正是她爱国思想、爱国情怀得以产生的“根源”。

二、对当朝权贵党争的深恶痛绝,以及对历史“安史之乱”的反省,表现了她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她早期爱国情怀的深化,也是她南渡以后爱国思想汹涌而出的基点

宋朝王灼的《碧溪漫志》卷二尝诋毁李清照说:“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其实这正是李清照不受礼教束缚,冲破世俗偏见的可贵之处。李清照的父亲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流媚世俗的人,他不畏权贵,写下《洛阳名园记》,轰动朝野,文中“洛阳可以为天下治乱之候”,“公卿高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忘天下之治忽”,更是切中时弊,淋漓尽致地批判当朝权贵。李格非这种英勇的气概对李清照有很大的影响,使李清照从小就有正义感,也为她的爱国思想奠定了基础。李清照受其父亲的影响,不顾世俗偏见,敢于大胆谈论国家大事,“耿介忠直,忧国忧时”(黄墨谷语)。当赵挺之初做宰相,与蔡京一党勾结时,作为宰相媳妇的李清照,她敢于指责、讽劝其公爹:“炙手可热心可寒”。宋徽宗即位后任用奸佞,不仅借立党人碑以排斥贤良,还大兴土木,立花石纲,竭尽民财民力,以供自己荒*佚乐,终于导致王朝覆亡,对此李清照的有预感和忧虑的,她引用杜甫《丽人行》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勿近前丞相嗔”的讽刺笔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她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七言长诗以吊古讽今的方式,直接反映她对现实的态度,从中也更表现出她的爱国思想和对国事政治的敏锐感受。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这两首和诗作于北宋中后期(约在公元1104年),当时统治阶级上层发生了剧烈的党争。最初的斗争是由王安石派的变法和司马光派的反变法引起的。延续到后来,两派政治力量你上我下,互相倾轧,大起大落。而一旦执政以后,本派内部又迅速分化,争夺益甚。神宗的动摇,高后的专权,哲宗的无能,怂恿和支持了大官僚之间的争夺。因而,朝廷竟成了权欲熏心的官僚们操刀相向的战场。北方辽、金对宋的威胁越来越大,但这些权贵们置外患于不顾,反而将互相倾轧的闹剧越演越烈。当时,许多头脑清醒的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大宋复蹈唐代天宝之乱的征象已初露端倪。他们不愿意使盛唐变衰的历史悲剧在大宋重演。因而,便有人借咏开元、天宝遗事来隐喻时政之弊,揭露当朝潜在危机。张耒便是其中之一。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张耒见永州摩崖碑刻唐元结《大唐中兴颂》,吊古伤今,因作《读中兴颂碑》诗 (注1) ,李清照振笔响应,作了以上两首和诗。

在这两首诗中,李清照从大处落笔,深刻分析了唐代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及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即以唐明皇为首的统治阶级耽于*佚,任用奸佞。唐玄宗登基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唐朝仍处于“盛世”之中。然而当他骄奢*逸,竭民力以快己欲时其诸般功业也就一扫而空了(“五十年功如电扫”)。李清照在第一首诗中总结了这一历史教训,告诫今天的人们应该很好地记取(“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第二首诗中,李清照着重写了奸雄误国的危险。诗人指出,《大唐中兴颂》碑虽然歌颂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兴国功臣,但元结对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不全面的,他“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奸雄的危害之大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奸人心丑深如崖”),当年唐明皇,因战乱流亡西蜀,最后虽返朝,可是被权奸人物所作弄,就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了(“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

在这两首诗中,政治批判锋芒十分尖锐,诗中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深刻总结了历史教训,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败的朝政--君主荒*无能,臣僚尔虞我诈。在外患日重的年代,李清照深为如此腐败的朝政感到不安。她忧心忡忡,只有用借古讽今的方式来对当权者予以劝诫。从其深沉的忧国之思中,我们不难看到李清照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体现李清照对当朝权贵的深恶痛绝的还有她的一些词。诸如《多丽小楼寒》: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这首词通过咏白菊,表现了作者对屈原、陶令的景仰,对腐败污浊的社会风气的不满。结尾句指出世态炎凉,人情淡漠;奸佞当道,陷害忠良,这与屈平所处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才让人常忆起心志高洁、品德廉正、超拔世俗的屈原和陶潜。

又如《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这是一首咏芍药的词,作者把芍药的生长环境写在御花园中,是有明显用意的。她笔下的芍药,格调虽然不高,但却“独占残春”,赢得君王的宠爱和看花者的追幕,显极一时,这种写法,跟刘禹锡用玄都观里的桃花来影射朝中新贵的手法一样,是用芍为影射北宋末年的官僚贵族 。

三、南渡以后,李清照诗词的社会意义明显增强,她通过自己的诗词不断表达她对收复中原的必胜信心,对沦陷区人民的无限关注,同时也抒发自己历尽忧患以后的家国身世之感,从而使这些作品闪烁出爱国思想的光芒

金人的鼙鼓,京、洛的沦陷,二帝(宋徽宗、宋钦宗)的被俘,李清照这位女文豪“浓睡不消残酒”的安宁生活被粉碎殆尽,面对着国破家亡的悲惨现实和东漂西泊的逃难生活,一腔热血的李清照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苦楚和痛恨,她炽热的爱国情怀通过她的诗词源源不断地表现出来。

如《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这首词作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宋金双方签订“和议”以后,南宋统治者认为高枕无忧了,尽情享乐。“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在这里暗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宋史.岳飞传》),表达了作者反对妥协投降的爱国思想,作者的哀怨、留念和感伤都与国家安危系在一起,可见晚年的李清照做到了与国家、民族和普通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又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满纸呜咽,字字含泪,如泣如诉地倾吐了词人内心深处难以言状悲怆之情,特别是开头14个叠字,表达了作者积压在心头的哀怨悲愁之情,好像从肺腑中突然喷射而出,不可抑止,如火山爆发一样,顿时将我们引向一种令人心碎欲绝的意境中。“乍暖还寒”暗喻世道多变,形势险恶,与“次第岂无风雨”含意相近,揭示了那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光明,只有悲痛、只有黑暗的时代。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大多数抒写了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等种种苦难给她浓愁,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而她的诗,更能直抒胸臆,表达她炽热的爱国情怀,如《乌江》:

“生当做人杰,死也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南渡后,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激烈斗争,李清照旗帜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国土沦丧,山河破碎而引亢高歌,表现了同仇敌忾的爱国正气。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的斗争生涯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敬和推崇。从而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英武慷慨,可歌可泣。总之,人要有气节。在这里,作者把宁可一死以谢江东父老的项羽的英雄形象,与当时临难逃窜、一日蹙地千里的赵构作强烈的对比,讽刺南宋最高统治者的苟且偷安和昏庸无能。表现了作者慷慨激烈的爱国热情和敢于为国犯颜、不怕断头的胆略。

李清照的诗还表达了对恢复中原的必胜信心和对离乱中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如《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 (注2) ,这二首古、律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五月,当时高宗赵构派遣签枢院事、吏部侍郎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国,同时去慰问被囚于北方的徽、钦二帝。年值半百且贫病交加的李清照,对此事表示了极大的关心,特作古、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

这两首诗以政治家的眼光,对敌我形势以及对敌斗争策略,提出颇为精到的见解,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战斗性,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密切关注,又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永远不会对敌人屈服的爱国精神,殷切希望恢复失地,拯民水火的热烈感情。

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希望有人像窦宪那样,北破单于,刻石纪功;能像桓温那样,收复失地,重见旧地杨柳。然而最高统治者不惜任何代价,一味求和,诗人对此不能不表示出遗憾。诗人勉励韩肖胄:要为公忘私,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对敌人的极度蔑视和勇敢的斗争胆略,去与敌人达成平等的协议。诗人希望韩、胡二公像韩信忠于汉室,荆轲勇于赴难那样,完成出使任务。诗人对局势表示深切的耽心,认为“雨势未回风势急”,宋朝的江山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她认为“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希望加强战备,巩固国防。诗人在长期的战争岁月中,亲眼看到和约订了又毁,毁了又订,她对和谈失去了信心,在诗的最后,诗人终于对和议提出了“长乱何须在屡盟”的怀疑。诗人对故国旧家表示了衷心的关切,从北宋故都的现状,到沦陷区人民的生活,敌后将领的抗金斗争,诗人莫不深切的关注。她请求二位使者多带回一些中原人民的消息:“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诗中还直抒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 扌丕 土”的壮烈情怀。“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诗人渴望收回失地、实现天下太平安定的情怀从诗中喷泻出来。

李清照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人,她既为个人的不幸遭遇深感悲痛,更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发愁。在国破家亡之际,她没有沉默,她唱出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伤,她要让更多的人诅咒制造了那么多悲剧的南宋统治者;“两汉本继室,新室入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她谴责民族败类卖国求荣的可耻行径,其见识之高,人所莫及,正如朱熹所说:“中散非汤武得国,引之以比王莽。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这首诗也被誉为“绝响一代”(《章邱县志卷九.人物.李格非传》)。

眼看山河破碎,人民惨遭蹂躏,家国之痛,紧紧萦绕在李清照的心中,她在诗中唱道:“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诗人由眼前的大好河山联想到蒙受战火的故乡,惨遭蹂躏的山河,心中的哀怨愁苦向谁倾诉?!“江山留与后人愁”,这中间隐含着多少辛酸和愁苦!又道:“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春残》),表达了一个离乡游子在贫病中还“苦思乡”,其爱国愁思溢于言表。

在李清照的诗中,她还表达了自己以身殉国的强烈愿望,如她的《打马赋》后的诗:“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清人李年少把她比作临终时大呼“过河”的抗金名将宗泽:“国破家亡感慨多,中兴汉马久蹉跎,可怜淮水终难渡,遗憾还同说过河”。

总之,李清照是北宋末南宋初一位深有影响的爱国作家,她没有向命运屈服,更没有产生悲观绝望的厌世之情,她顽强地活着,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笔,写出了对祖国的深深的爱,对人民深深的爱,对苟安的统治者和外来侵略者的痛恨!然而,历代以来,人们对李清照的关注多在文学成就方面,有的评论家甚至无视她的爱国情操而对她的所谓“贞操”多加指责,这实际上是儒家思想轻视妇女、把妇女排斥在“爱国”之外的偏见。当然,由于李清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其爱国思想仍有其时代烙印,我们不能太过苛求。

  欢愉,兴未尽,忘情,焦灼,天真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455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