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曲式段落曲调节奏乐器感情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曲式段落曲调节奏乐器感情,第1张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Kleine Nachtmusik,eine>,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小小夜曲>。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 快板,G大调,4/4拍,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 行板,C大调,2/2拍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区别于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小夜曲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旋律优美、委婉、缠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

莫扎特在这首小夜曲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它既包含了清新、生动活泼的情绪,又具有宽广、纯朴的抒情性。它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 出生时风雪交加,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据说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便已会作曲了,由其父亲记录他所谱的短小乐曲。莫扎特的父亲宫廷乐师Leopold Mozart莱奥波尔德•莫扎特是一个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

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正改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

创作背景: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这首小夜曲是作者于1787年创作的,当时作者已经三十一岁,作者所创作的歌剧在近几年大获成功。所以作者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欢快旋律。

C、F、E、G的区别就是,C调属于曲笛,适合表现江南丝竹等南方乐曲,F、度E、G都属于梆笛,适合演奏北方乐曲表现奔放豪迈的情感,就吹笛子来说问,指法跟什么调的笛子没有关系,只是说同一只调的笛子用不同的指法可以吹出不同的调。

C调:主音百为C,叫做C调。

G调:主音为G,叫做G调。

E调:主音为E,叫做E调。

F调:主音为F,叫做F调。

主音是起始的音,第一个音。

CDEFGAB分别代表的是1234567这七个音,而以C为主音的C调就是1234567,以G为主音的G调是2345671。

这个调用在知歌曲时,是根据不同人的音高问题,进行转调。

扩展资料:

1、分类不同

音调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的主观属性,即音量(响度)、音调、音色(也称音品)之一。表示人的听觉分辨一个声音的调子高低的程度。

在现代汉语语音学中,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2、工作原理不同

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百音强度有关。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加度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强度增加而上升。

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3、特点不同

频率决定音调。物体振动的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

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值得注意的是,声调的音高和音乐中的音高是有区别的。

恩,大调和小调的情感色彩是不同的,一般书上都说,大调色彩明亮,小调色彩略为暗淡。而你说的ABCDEF什么的,是调的主音,调式是不会因为主音的不同而改变色彩的。比如C大调和D大调对于有绝对音高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有略微不同,但是色彩上不会有明显不一样的地方。

  大调一般就是唱出来是:1234567

  小调是从低音6开始唱:67(低音)123456

  G大调就是从5(中央C)开始唱1

  a小调就是67(低音)123456

  G大调就是以Sol为初始音的歌就是G大调的歌

  G大调,就是主音为G音的自然大调。这里包括了两个概念,即“调性”和“调式”。这些都是乐理中基础性的概念

  G大调和C大调一样,多数以音5为主并且最后一个音也一定在5上

  调”的狭义概念就是音乐的高度,更准确地说,是主音的音高。当我们说某一首歌是“A调”时,意思往往是do=A。任何一个音都可以成为调式的主音,所以,这个意义上的“调”有12个,但由于等音的关系,共有个17个调名:C调,升C(降D)调, D调,升D(降E)调,E调,F调,升F(降G)调,G调,升G(降A)调, A调,升A(降B)调,B调。

  调式是由一个主音统辖几个音构成的固定音群组织。我们可以试一试:随便找一首歌,将其中出现的音一一记下来,删除重复的音,就会发现一共只有七个(或者六个、五个)音。反复哼唱这段旋律,还会发现在这七个音中有一个音起“领袖”作用,其它的音都有向它靠拢的趋势,这就是主音。例如,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作为分析对象,其中出现过的音(按照在歌中出现的顺序,并且删除了重复的音)是:do,so,mi,re,la,si,fa,共七个音。不管这首歌有多么长,也不管某一个音重复使用了多少次,我们可以断定不会有第八个音出现。在这首歌中,开始的音是 do,结束的音也是 do,因此,毫无疑问它就是主音。这样,知道了谁是主音,也知道了调式中包含哪几个音,就已经懂得了这种调式,所差的就是给它一个名称。

  大调式和小调式也可以称作大音阶和小音阶

  调式的种类很多,但应用最广的是这两种。尤其是自然大音阶,几乎在世界各民族都能找到。自18世纪以来,大小调式体系是欧洲音乐理论的核心,影响之大是无与伦比的。

  自然大音阶由七个音组成,其音程间隔为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基础是七个自然音级,而七个自然音级是建立在五度相生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随意以一个音为主音,按纯五度的关系向上、下两个方向寻找其它的音,比如从C开始,会得出F←(C)→G→D→A→E→B。将这七个音由主音开始向上排列,正好是自然大音阶 do,re,mi,fa,so,la,si。假定以G为主音,可以得出C←(G)→D→A→E→B→#F,排列成音阶的样式就是G—A—B—C—D—E—#F,其唱名仍然是do,re,mi,fa,so,la,si。可见,同样的音程结构可以在任何音高上实现;换言之,只要附合这样的音程结构,就是这一种调式,不论其音名是什么。

  同大调式一样,小调式也有“自然小调式”、“和声小调式”、“旋律小调式”三种。

  自然小调式是直接从自然大调式转化而来的,也是由七个自然音级组成,只是用la做主音,即la,si,do,re,mi,fa,so,la。其音程结构为全—半—全—全—半—全—全。小调式的第Ⅰ、Ⅲ、Ⅴ级音(即la、do、mi)也是调式中的稳定音级,但是,它的三个主要和弦(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都是小三和弦,这使得它带有柔和、暗淡的色彩。此外,由于自然小调式的Ⅶ级音到主音不是半音关系,所以不具有导音的强烈倾向性。

  和声小调式是在自然小音阶的基础上升高Ⅶ级音形成的,音程结构为全—半—全—全—半—增—半,用唱名来说就是la、si、do、re、mi、fa、#so、la。这样等于是“制造”了一个导音,加强了调式的推动力。不过,在Ⅵ级和Ⅶ级之间的增二度很别扭,既不好唱,也不好听。为了避免这个不利因素,在作曲时通常不使这两个音连续进行。和声小调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调式,在欧洲传统音乐中它的使用频率超过自然小调式。

  旋律小调式的音阶在下行时同自然小调式完全一样,上行时则将Ⅵ级音和Ⅶ级音都升高。其目的是既保留导音的推动力,由避免出现增二度音程。下面是以A为主音的三种小调式的音阶,顺序为:1,自然小调式;2,和声小调式;3,旋律小调式

  乐章是一个由多个内部完整的部分组成的大的经典音乐作品(如交响乐、协奏曲等)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在一部音乐作品中,各个乐章一般按分明不同的速度、风格和节拍而排列。乐章的题目一般说明其速度(如快板、慢板等)、风格(如“热情的快板”等)或形式(如“小步舞曲”等)。

  经典交响乐的乐章排列是:

  第一乐章:快板

  第二乐章:慢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快板

1、调的高低不一

E调:调低,音色低沉厚实。

F调:调较低,音色低沉一些,比较抒情、柔和一些。

G调:调高,音色欢快一些。

2、有效管长度不一

E调:有效管长大,费气,指距相对较大,不易持拿。

F调:有效管较长,对于初学者来较费气。

G调:有效管长、指距适中,按孔舒服,吹起来不费气。

扩展资料:

洞箫相关介绍:

1、洞箫的演奏技巧,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叠音和打音等,但灵敏度远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垛音等表现富有特性的技巧,而适于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

2、洞箫的定调不一,常见的为G调,6个音孔全闭时,筒音为(d1),通过超吹,音域由(d1~e3),有两个八度另一个大二度。箫的音色柔和箫的定调不一,常用的箫多为G调,能吹G、D、C、F、降B调。箫的音量较小,适于独奏或重奏。

参考资料:

——洞箫

1 前言

笛子,是一种传统中国民乐器。在演奏中,笛子的调性非常重要,而其中最常用的调性包括f调、g调、e调等。那么,这三种调性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2 f调笛子

f调笛子是以C为基调,降低五度而成的。因此,其吹奏出的音调偏向低音。相对于g调和e调笛子,f调笛子的气息控制更难,对吹奏者的要求也更高。但由于它独特的音色和深沉的情感表现能力,f调笛子在表现悲伤、恐惧和孤独等情感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被广泛用于演奏悲情片、爱情故事等。

3 g调笛子

g调笛子是以C为基调,上移两度而成的。相对于f调和e调笛子,g调笛子的吹奏难度较小,更加容易入门。g调笛子演奏的音调偏中、高音区,音色明亮,富有活力,能唤起人们的欢乐和愉悦情绪。因此,g调笛子经常用于演奏京剧、越剧、快板等民间音乐形式,以及各种欢乐节日的庆祝活动。

4 e调笛子

e调笛子是以C为基调,上移四度而成的。由于它的吹奏难度较低,尤其适合初学者练习。e调笛子的音调偏高,音色纯净、清脆,有一种阳光般的明快感,能够带给人们欣快的心情和愉悦的感觉。因此,e调笛子经常被用于演奏轻松愉快的曲目,如童谣、传统二胡曲目等。

5 笛子选择与应用

在选择何种调性的笛子时,需要考虑自己的音乐喜好、个人技能和所要表现的情感。如果你想要表达悲凉孤独的情感,可以选择f调笛子;如果你要演奏欢快轻松的曲目,就可以选择e调笛子;如果你想表现京剧、越剧等民间音乐形式,可以选择g调笛子。

6 笛子演奏技巧

除了选择合适的笛子以外,笛子的演奏技巧也非常重要。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气息控制、指法、音调转换等方面的技巧。此外,还需要不断练习,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和表现技巧,才能演奏出优美的笛子乐曲。

7 总结

总之,f调、g调、e调笛子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选择合适的调性和不断练习,相信每位笛子爱好者都能够演奏出优美动听的笛子乐曲,并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20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