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蒹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1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蒹葭》一诗抒发了一种求爱而不得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蒹葭》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篇中的《秦风》,大约产生于2550年以前,是当时在秦地流传着的一首民歌,全诗总共有三章,每章八句,重章叠唱,韵律和谐优美。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

白露秋霜时节,画中有蒙蒙的雾,柔软的芦苇,清浅的水,细细的沙,水中的绿洲,一位痴情的少年把一位婉约的女子追求。神思恍惚,感觉美女在身边,在眼前,在不远处,寻来觅去,不得其踪。不放弃,不绝望,却又充满求而不得的惆怅和迷惘。

一、全文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三、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

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

《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3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