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作诗爱化用典故,比较常见的典故有哪些?

诗人作诗爱化用典故,比较常见的典故有哪些?,第1张

在我们学习古诗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些诗人很喜婚呢用典故,而有些典故可以在多个诗中出现,我们称这种手法叫做“用典”。这种手法是古代诗词歌赋种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一般是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和情绪或者情感,借助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或者一些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寓言故事等。用典的手法好处有很多,可以准确明了的表达诗人的情感,还可以让故事读起来比较的优美有内涵,让古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对于作者还有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好的体验方式。那么有哪些典故比较出名,被很多诗人借用而更加的景上添花呢?

第一个是庄周梦蝶的典故。这个故事是庄周梦间自己化身成了一只蝴蝶,偏偏起飞,甚至沉迷于此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但是梦醒之后,蝴蝶飞走了,自己还是那个自己。最常见的事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非常出名的《锦瑟》:“庄生晓梦bai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其实,后一句也是出自于一个典故,只是没有庄周梦蝶典故为人所知的多。

还有一个是“烂柯人”。这个故事是晋朝有一个叫王质的人,上山去砍柴,突然看见有两个小孩子在下棋,于是就停下砍柴去看了,等到棋局结束之后,他发现自己的斧子已经腐朽了。然后他回到村里面,和自己同代的人已经都死了,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年。最有名的诗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了自己对旧友的怀念,已经不是当年的光景。

最后一个赤壁。相信大家对这个很熟悉,讲的是赤壁之战的故事,孙刘二人联军击败了曹操,后来被很多诗人借用。比如杜甫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投桃报李的 典故 ,希望大家喜欢!

  投桃报李的典故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天时已晚,还没寻着客店。他正着急,碰到一个老农。他在马上喊:“喂,老头儿,这儿有旅店吗还有多远”老农说了声:“无礼!”。“五里”他以为不远,猛加几鞭朝前跑去。他跑出几十里也不见人烟,越想越不对头。他猛然醒悟过来,拨转马头又往回赶。

 他见那老农还在路边等候,急忙下马,诚恳道歉:“老伯,请您原谅,我刚才太没礼貌了。请您告诉我,哪儿有旅店”老农笑了:“年轻人,知错改错就好,我也不该让你白跑路。找旅店的路口你已经错过了;如不嫌弃,今晚就到我家住吧。”年轻人满心欢喜和感激。

  故事 虽简单,但由此反应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交流;沟通而产生的。好与坏呢也就随着相互之间的刺激与交流的变化而不同。但同这故事一样:“投桃报李”似的真诚相交,都会有好的效应的。

 投桃报李的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投桃报李的解析

  成语 : 投桃报李

 拼音: tóu táo bào lǐ

 解释: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互相赠送东西

投桃报李 造句

 1、他们必定盛赞此意,并投桃报李,因为这已成为大西洋两岸的传统共识。

 2、上回是你请的客,所以这顿晚饭就算我投桃报李回请你了。

 3、邻居之间,假如大家都能够投桃报李,往来 自然 会较为密切。

 4、上回蒙他鼎力相助过,这一次我应投桃报李,助他一臂之力才是。

 5、我送她礼物只是投桃报李,请你不要另作联想。

 6、去年 圣诞节 时,意外地收到他的礼物,今年我也该投桃报李,给他一个更大的惊喜。

 7、在华人看来,人家“给了面子” ,自己便是得了人情,因此必须投桃报李,以便使对方也不失面子。

 8、投桃报李,互相帮助是很自然的事;去帮助伤害你的人,才是德行。

 9、潘基文可以为较落后的国家做更多贴心的事,例如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和维安方面都有可为之处,投桃报李,他将可以寻求更大的权力。

 10、自古礼尚往来,所以投桃报李本是应该。

 11、如果他们对我也是这个看法,我会投桃报李,带他们来《金融时报》的。

 12、既然你送我一瓶 香水 ,我就投桃报李回送你一束鲜花。

 13、平日你待我那样好,这次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这是投桃报李的礼数。

 14、投桃报李,人之常情。今天我回报你这点人情,你就别客气了。

1 投桃报李的历史典故

2 古代感恩故事投桃报李

3 古代感恩故事知遇之恩

4 武松醉打孔亮的故事典故介绍

5 投桃报李的意思是什么

什么是缘分?有人问隐士。隐士想了一会说:缘是命,命是缘。此人听的糊涂,去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 这人不解自己的前生如何,就问佛祖。 佛不语,用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于是顿悟:缘不可求的,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云散也是缘。 相传唐朝有个姓韦名固的人,一天夜里遇见一个老人倚坐在袋子上,对着月亮翻书。韦固好奇地上前问他是什么书?老人说:“是婚姻簿子”。又问:“袋里装的什么?”,老人说:“那是红绳,是用来扣住世间夫妻的脚。不管是仇家,或是贫富不同,或者相隔多远,只要扣上这绳,终归成为夫妇。”后来人们称月下老人为媒人,泛指为男女婚姻创造缘分与机会的人。 儿时在盛夏纳凉时听老人讲故事:说古时有一个贫家青年和一个富家少女相恋,少女父母嫌穷爱富,不能结合。青年离开后,少女思念成疾而死。她的父亲焚化她的尸体,发现她的心里有一块象铁的东西焚化不掉。经过磨拭,从中照见少女与那青年相对的人形。后来青年回来看见了,泪下成血,滴到这个东西上,立刻化去。此故事婉娩道出了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有份无缘的爱情故事。儿时就是爱听故事觉得有趣好玩好听,其他一概不知。 传说春秋时的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同萧史结婚。萧史教她吹箫作凤凰的鸣声,把鸾凤引来。十多年后,弄玉跨凤、萧史乘鸾,飞上天去。虽是神话故事,那弄玉与萧史的妇吹夫随,得道成仙,因缘而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神化的缘分,同样令人羡慕与向往。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写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诗的典故来自战国时期的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并囚禁了韩凭。韩凭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拽她衣服想救她,拉不住,跌下摔死了。死前曾留下遗书说要与韩凭合葬,康王却给她俩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后就长得很粗大,根与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交颈悲鸣。缘是命,命是缘,生死相随。人们都说那是韩凭与妻子的化身,此夫妇生死恩爱,忠贞不渝,不畏强暴令后人敬佩。 在三国魏的时期,有一姓荀名粲字奉倩,夫妻感情深厚。妻子寒冬生病发烧,为了给妻降温,他走到屋外先将自己的身体冻冷,再回到屋里用冷的身体贴近妻子的身体为其降温退烧,后来由于妻子病重死了,不久他自己也死了,夫妻双双驾鹤西去。唐李贺《后园凿井歌》:“情若何?荀奉倩。”此为古人之愚爱,不求同生,只求同死的缘份是前生的修炼。令人敬仰,值得同情与理解。 十六国前秦的窦滔,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妻子苏蕙想念他,用一匹锦织了一首长诗寄给他,抒发她的深挚的爱情。全诗八百四十个字,循环颠倒都成文意。真是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缘分不是诗,但它比诗更美丽。 相传唐宣宗时,舍人(侍候太子的官)卢渥在御沟里拾到一片红叶,上面写着一首诗:“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他就把它藏匿在箱子里。后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去选择配偶,选中的一名宫女,正巧就是在叶上题诗的人。此乃命中注定的缘分,茫茫人海中两人从红叶传信,到相亲相爱,这就是缘分,正如古人所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在唐代还有一传奇故事:有一个名叫崔韬的人,在旅途遇到一只虎,脱去虎皮变成美女。崔韬把虎皮扔进枯井里,把美女带回家结为夫妇,并生有一子,日子倒也幸福美满。若干年后,崔韬与美妻再次经过扔虎皮的井边,崔韬一时兴起想与妻子开个玩笑,从井里取出虎皮,让妻子披上。倾刻间美妻果真又变成虎,吃掉崔韬和他的儿子走了。夫妻相聚是缘,散也是缘。典故表明两人缘分已尽,并遭此恶运,令人腕惜。正如古人所云: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相传唐朝进士赵颜,从画工那里得到一幅美人画。画工对他说:画上的美人名叫“真真”,只要唤她的名字,不停地唤一百天,她就会答应;再用百家采灰酒灌她,她就会活。赵颜信了画工的话,并且每天按其吩咐的去做,真真果然活了,成了他的妻子,并生了一孩子,一家三口幸福美满,后来有人嫉妒赵颜,说他美妻是妖怪,并给他一把剑教他去杀美妻;真真发觉后,随即进入画里。那唤狗吃屎的赵颜提剑来找美妻,没找着,只发现美妻真真已回到画上,身旁还带了一个自己的孩子,那赵颜醒悟后懊悔不已。此乃有缘却没份,典故告诫人们:倘若随意听信别人的谗言挑唆,而破坏了自己的幸福家庭,世上是无后悔药可买的。 唐代有个复姓淳于保棼的人,家住广陵。他家院子有一棵老槐树,枝干长大。有一次他喝醉酒,梦见到了一个国家,叫大槐安国。国王把公主嫁给他,叫他当了南柯郡的太守。过了二十年,生了五男二女。他一觉醒来,走进院里,发现老槐树下有一个蚂蚁窝。所谓南柯郡,就是蚂蚁窝。此属有缘却无份,正所谓:做梦娶媳妇---想得美,虽是美梦,必尽梦中还是美好的。 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记载: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此段小文讲的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苏轼寓居惠州的定惠院,每当到他深夜吟诗时,总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当苏轼推窗寻找时,那她却已经**而去。苏轼却物色王郎之子与她为姻,在苏轼离开惠州后,女子就郁郁而亡,遗体埋葬在沙洲之畔。当苏轼回到惠州,只见黄土一堆,个中幽愤之情可想而知。于是,苏轼为了纪念那女子就赋了这篇著名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缘分不是酒,但它比酒更香浓。诗人苏轼当时已有六十出头,他的才华能被十六岁少女所痴迷,感觉这个少女好象是为苏轼而存在的,正如佛所曰:今生的擦肩而过,也许是前辈子的五百次回眸所致! 再说一则与飞禽情感有关的诗词,金代杰出的文学家元好问作的《雁邱词》,其中有小序说“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邱词》。” 故事说得是: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怪的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号曰“雁邱”,并作《雁邱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苦, 酒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邱处。 虽说是大雁间的情感典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现如今总算读出此典故的真谛,却依旧为它们不能“天南地北双飞客”而悲伤不已。佛曰:缘即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纳兰性德运用了多个典故,感情至深,清代著名名词人,四首蝶恋花,表达了思念爱妻的感情,爱妻的离去,他孤独落寞,这无尽的思念之情,我整理了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欢迎阅读。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1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都成 一作:长如;若似 一作:但似)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无那尘缘 一作:无奈钟情)

译文

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明月,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环一样的满月,其它时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如果能够像天上的圆月,长盈不亏,我将无惧月宫的寒冷,为你送去温暖。

无奈尘世的情缘最易断绝,而不懂忧愁的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我在秋日,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注释

一昔句: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玦(jué)玉玦,半环形之玉,借喻不满的月亮。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亏缺的。

不辞句:引用一则典故。荀粲之妻冬天高烧病重,全身发热难受。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卿,“你”的爱称。《世说新语惑溺》谓:“荀奉倩(粲)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借用此典表示总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春丛句:认取,注视着。取,语助词。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

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重阳前三日,亡妇百日之后,自梦中得句。谓临别之时,妇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妻子卢氏去世后,作者生活便长期痛苦悲伤,他用月亮盈亏喻人生的聚散,希望月亮夜夜明亮,长圆不缺。所以作者将天上的月亮,作为歌咏对象作词一首。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2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此阕为悼亡词。起首三句即以“月”之圆缺引发人生不圆满的感叹。然而月再辛苦犹能盼来一月一圆,人面临的却是永远的分离。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此为闺怨词。上片言离别:“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谓征人远去。下片言别后相思哀怨:“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雁声远向萧关去”两句点染边塞独有之秋景,极萧瑟又极辽阔苍茫,与行役之人的种种复杂情绪融合无痕,情景兼胜,意味深长。过片先云“不恨”,继云“只恨”,则词人心情之矛盾更趋显豁。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

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重到旧时明月路。

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此词句句惜花怜花,实喻词人自怜自苦之深意。纳兰性德英年,却频发才子衰老之叹,只因爱妻卢氏的去世,带走了纳兰性德人生乐趣之大半,徒增其生命无情流逝的悲戚。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3

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蝶恋花》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为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品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纳兰词既凄婉又清丽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蝶恋花》,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蝶恋花》

摘要:纳兰性德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其创作风格既不同于崇尚豪放的阳羡词派,也不同于崇尚婉约的浙西词派。他的词兼有陈维崧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率真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词见长,创作大量的悼亡词祭奠亡妻,以真挚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使人潸然泪下。本文在对纳兰性德进行生平及词作风格特点等作简要介绍后,将就纳兰悼亡词中的名篇《蝶恋花》做词作本身及翻译的剖析。

关键词:纳兰性德;蝶恋花;翻译

1文献综述

纳兰词研究是新时期清词研究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从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通志堂集》算起,到2002年为止,目前已出版有关纳兰性德诗词文献整理和研究著作有10余种。这一时期的研究论文更是数以百计,首都师范大学“国学网站”还专门辟有“纳兰性德研究”的专栏,介绍纳兰性德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1985年7月河北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还成功地举办过“纳兰性德学术研讨会”,1997年8月由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再次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研究是这一时期清词研究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2纳兰生平

纳兰性德,字容若,自幼聪颖好学。他的《通志堂集》有诗四卷,词四卷,文五卷。性德将夫妻之情看作对自身至关重要的情感,其妻卢氏亡故后,性德创作大量悼亡词表达思念之情。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纳兰的悼亡词不仅拓开了容量,更主要的是赤诚醇厚,情真意挚,几乎将一颗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心活泼泼地吐露到了纸上。所以是继苏轼之后在词的领域内这一题材作品最称卓特的一家。”

3词作特色——情真

纳兰词作最大特色即为情真。

纳兰词,抒写真情实意,语言优美流畅。唐圭璋认为纳兰性德“待人真,作词真,写景真,抒情真,虽力量未充,然以其真,故感人甚深。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者,亦以其词真也。”刘大杰说纳兰性德“他没有做作,没有虚伪,只是实实在在的吐露出自己的声音。这才是真实的诗……,纳兰性德词的价值全部在这地方。”

纳兰词作“真”,但他并不是平白的直述,他认为词作要重比兴、有寄托。就是感情的抒发应借用比兴,寄托自己的追求。

4《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珏。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作为一个倒装句,“辛苦最怜天上月”的意思是天上月亮的辛苦惹人怜惜。月亮为何辛苦的惹人怜惜因为它“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珏”。

“环”和“珏”分别比作满月和缺月。这句是说:在一个月中,月亮圆缺变幻,总归不是圆满的。一月三十日,只有一日见团圆,这等恨事,让人如何消得!

“不辞冰雪为卿热”是《世说新语》里的一个典故,是说荀奉倩和妻子的感情极笃。荀奉倩在寒冬腊月脱去衣服,为发烧的妻子降温。虽然妻子还是死了,却由此成就了一段佳话。

燕子不曾改变,一万年前和今天是一样的。对于燕子来说,性德的忧伤于它们是不存在的。于是,“无那尘缘容易绝”是“我”,“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是“物”,以“我”之短暂相对于“物”之永恒,以“我”之悲伤相对于“物”之冷漠,对比之下更显悲情。

来自李贺诗“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的这句“唱罢秋坟愁未歇”抒发了性德心中难以排解的悲愤之情。“我”是“唱罢秋坟愁未歇”,下一句“春丛认取双栖蝶”是“物”,再一次由“我”到“物”的转换,再一次悲伤之情的加深。

所以,“春丛认取双栖蝶”这一句,用明媚欢快的景象反衬了性德的悲伤情怀。

5译本赏析

Piteous the Moon

(To the Tune of Dielianhua)

So piteous the moon seems:a full circle keeps waning,Waning into half a circle,and then,all over again,night after nightIf only you could recover likewise,from the half to the full,your body,cold as ice,as snow,would be brought to life by the warmth of mineIrrecoverably ,you left meThe swallows twitter lovingly,as before,on the soft valance hooksIt does not alleviate my agony to sing through the "Autumn Elegies"Oh that we could be a pair of butterflies flying amidst the spring flowers, in the next life

译者并未直接使用Dielianhua作为这首词的题目,而是巧妙借取第一句“辛苦最怜天上月”分解出“Piteous the Moon”作为题目的翻译,“piteous”有“哀怨的,可怜的”之意,与“moon”组合在一起,使月亮这一意象有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月亮怎么会是哀怨、可怜的这一题目为整首词奠定好苍凉、凄清的情感基调。  “A full circle…after night”这句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处翻译。这句翻译读来,着实让人感觉“纠结”,

“circle”和“waning”两词的重复使用,本来是“a full circle”,经过“waning”,又变成“half a circle”,再加上 “all over again,night after night"的强调,那种月亮周而复始的多缺少缺的可怜状态生动的呈现在眼前,也清晰的透出一种总归不圆满的无奈之情。这一句巧妙而真切的解释了“piteous moon”原因,正是因为“waning” “all over again”“night after night”等的出现,才能使读者抓住那种感伤月亮不圆满的无奈情绪。

接下来的“If only…the warmth of mine”可以说是对“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直译。悲痛在于月亮虽总不是圆满的,但好歹有那么一天它是完完全全圆满的,于是有了“if only…”这样荒唐而又感人的假设,如果你可以像月亮一样,那我愿意用我的体温换回你的生命!

“Irrecoverably ,you left me”是本人觉得略微暗淡的一处翻译,其气势远远不敌“无那尘缘容易绝”。这一句包含了性德多少的辛酸泪和无奈苦,岂是简单一句“you left me”可以替代的此处,本人斗胆加一句自己的理解翻译,即“Irrecoverably ,destiny dooms, you left me”正是因为命运判决你要离开我,所以才会惹得“我”这般伤心。一种无奈“尘缘容易绝”的心情也由此出现了。

“The swallows…hooks”以及“It does not…Autumn Elegies”都是直译,在这里不作具体赏析了。而最后一句的翻译“Oh that we…in the next life”却有较大变化。原词只是把“孤坟”和“双碟”用来作对比,体现出“物美满”而“人孤单”的凄凉意境,而这一句译者明显译出寄托美好祝愿的意味,翻译出“让我们来世做一对在花丛中流连的蝴蝶吧”的意思。在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里,悲伤的结局总是有美好的祝福存在,像“化蝶”和“孔雀东南飞”,都是人们善良心灵的外化,所以本人认为这一句的翻译从这一层面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很有必要的。

李商隐的锦瑟中用到了杜鹃啼血的典故,望帝春心托杜鹃。鲛人泣珠的故事,沧海月明珠有泪。庄生梦蝶的故事,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玉生烟的典故。蓝田日暖玉生烟。

运用这些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对他所倾慕的女子的思念之情。

“情以何堪” 这个词是少数底层老百姓缺乏文化的情况下对古文的谬读。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情何以堪”。两个词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情何以堪”最早出自南宋时期《世说新语》,意思是:感情又怎么能承受这种打击呢

原句出自南宋庾信的《枯树赋》是“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释义:当年我在汉南种下的依依杨柳,是多么袅娜动人;而今的江边潭畔,如眉的柳叶片片摇落,让人感到多么凄婉悲怆啊。时光匆匆而逝,树木尚且敌不过春秋的更替,人又怎能逃得过岁月的沧桑呢?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也有提到:“花易谢,雾易失,梦易逝,云易散。物尤如此,情何以堪。“

释义:花容易凋谢,雾容易消失,梦容易逝去,云容易散去。没有思想的事物尚且如此,人的感情又怎么能承受得这种打击呢?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意思是:庾信刚从南朝到北方的时候,北方的文士大多都轻视他。庾信把《枯树赋》展示给众人后,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取笑他。

其实庾信入北以前,他的文名已经震动大江南北,不可能出现文中所说的被轻视的情况。所以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当小说来看。但这也反映出北朝至隋唐的文士视《枯树赋》为庾信代表作的看法。

而《枯树赋》在写树之荣枯时,奢丽宏衍,恣肆夸炫,且极力征事用典,以显文思富赡,也使此赋在情感充沛、气骨清健的风格中,带有齐梁文学的华丽面貌,是庾信文风集南北大成的体现。从本文看,其情调之沉痛与绝望情绪,更接近其晚年颓唐的心态。

-情何以堪

第二节,写海底的神人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岸边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成语: 触景生情 成语简解 编号 : 1318 成语 : 触景生情 注音 : ㄔㄨˋ ㄐ|ㄥˇ ㄕㄥ ㄑ|ㄥˊ 汉语拼音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参考词语 : 触景生怀 反义 : 无动于衷 近义 : 见鞍思马 , 睹物思人 , 抚今追昔 , 触景伤情 释义 : 看见眼前景象而引发内心种种情绪。语本元.戴良〈钱氏三楼诗序〉。 △「见景生情」、「 睹物兴情 」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触景生情”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元朝戴良有一篇〈钱氏三楼诗序〉,一方面是钱氏兄弟盖了楼替他们高兴,一方面是因为喜爱栖碧、揽秀、玩清三座楼的名字而写作。文中「诗人见景而生情,触物而起兴」二句,指出诗人往往因为看到眼前的景象而引发内心的情感波动,并将感受透过诗文表达出来。后来「触景生情」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看见眼前景象而引发内心种种情绪。亦如清人赵翼《瓯北诗话.卷四.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意指浅显易懂的诗,大多是因为看见眼前的景象而引发内心种种情绪,或是因为事件而兴起的意念,读起来让人感受深刻,意味深长,值得再三玩味。 典源 : 元.戴良〈钱氏三楼诗序〉(据《九灵山房集.卷二一》引)夫所谓栖碧、揽秀、玩清者,李太白之诗云然也。太白以天才冠世,不得志于朝,思欲放浪江湖之上,浮游山林之间,而为是发愤自遣之辞。……则仲仁兄弟之三楼,固与安期羡门王乔之居相掩映,而谪仙人不在于太白,而在仲仁兄弟矣。况仲仁,诗人也。诗人见景而生情,触物而起兴,兴尽则情尽,情尽则人景俱忘。 书证 : 01宋.王质《诗总闻.卷一○.南山有台北山有莱》:「春夏之交,草木繁茂,诗人触景生情。大率占国占家,皆当以气象观之;而其气象,古人多即草木而观,〈旱麓〉、〈皇矣〉之类是也。」 02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03《飞龙全传.第七回》:「那匡胤于路,不觉触景生情感物动念,口中不住的短叹长吁,低头闷走。」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看见眼前景象而引发内心种种情绪。 使用类别用在「景物触情」的表述上。 例  句 <01>妻子死后,他搬离两人共同生活过的住所,避免触景生情。 <02>看到父亲生前所使用的物品,他总不免触景生情,悲从中来。 <03>这是他回乡后触景生情所写下的一首诗,里面充满著伤感的情绪。 <04>他回故乡探亲,走到小时候常去玩的地方时,不禁触景生情,想起许多往事。 <05>离开学校已经十几年,如今再度返校,触景生情,心里竟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 成语接龙

“情”字开头的成语

情不自禁 情投意合 情随事迁 情不自胜 情投意洽 情不自任 情亲意合 情不自持 情投气合 情不可抑 情孚意合 情不自堪 情不自已 情同意洽 情猨意马

“触”字开头的成语

触类旁通 触目惊心 触景生情 触类可通 触目崩心 触而即发 触类而长 触目骇心 触面崩心 触景生怀

“情”字结尾的成语

触景生情 见景生情 即景生情 看景生情 漠不关情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触景生情。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触景生情”分成的单字详解:

触, 景, 生, 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62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