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表达的逻辑程序大致是:当人通过一种或几种感觉器官把某事物的刺激信号接收并传递到人的大脑之中,大脑就会把以前存储在“价值观系统”中该事物的“主观价值率”提取出来,与自身的“中值价值率”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就会在大脑中的边缘系统(该组织决定着情感的正负)的“奖励区域”产生正向的情感反映(如满意、自豪);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就会在大脑中的边缘系统的“惩罚区域”产生负向的情感反映(如失望、惭愧)。
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
[第一组(按诗体分类)]
(一)咏史诗
思想情感
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鸟衣巷》、姜夔《扬州慢》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
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
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
(二)边塞诗
思想情感 ’:
示例
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
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
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
(三)山水田园诗
思想情感
示例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
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
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
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
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陶渊明《归因田居》、王维《山居秋暝》
(四)离别诗
思想情感
示例
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李煜《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
舍之情。
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
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
渐》
4.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
(一)忧国伤时
分类
示例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官绝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旗剪婆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二)建功报国
分类
示例
1.建功立业的漫望。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
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
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的窘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心情。
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分类
示例
1.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四)生活杂感
分类
示例
1.寄情山水、田园的
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永遏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五)送别之情
分类
示例
1.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藤野先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革命 。
白描手法
在描写人物方面,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如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