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中的梧桐的意象是?

《声声慢》中的梧桐的意象是?,第1张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像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

秋雨梧桐,它引起的是人们一种黯然伤神的共同情感体验,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型意象。李清照这里也是利用秋雨梧桐的意象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愁苦伤感。

梧桐陈毅或阳光或月光地面最浓阴的梧桐图。如果你曾经生活在风景秀丽的自然乡代理内存青瓦逃脱不了厚厚的绿色。 苍苍梧桐。漫长的古代叶如果碧慧仪优秀。 根在清远,天开紫英星座家禽,明其关闭。 世界上有嘉木,心,因为知情的钢琴,春季和秋季的声音:卧听夜雨,看雪青独立完整的,高耸的德荣。 梧桐树的丰富无法把握,圆润唯一可以接受的,因为他的怀孕之间隐藏 - 张古琴。不拘小节,其实聪明的风景,优雅和异国情调的外观。 梧桐具有音乐天赋,被认为是制作吉他的好木材。天然的资格,再加上一些赖纳万的经验,创造非凡的创造力和浪漫的梧桐。 第一场雨。宽叶出生的梧桐雨。春雨轻柔婉约,夏雨激烈的不羁秋天的忧郁缠绵击落所有打开的浸出之间流动提供各种妙韵,位位进口湖泊的生活。印度河湿,原来是如此饱和和滋养。 然后风声。北方的马嘶,龙南气氛老虎,东风聚集在胸前。有时分支将被打破,它是随风而舞的快感。 鸟。新的歌曲燕子,麻雀虽老调重弹的杜鹃的斑鸠土壤传言的民歌所有传统的木刻店。 秋叶的死亡。唯一的梧桐叶秋的天空,才可以完全呈现。 后来雪的声音中。扑扑簌簌,疏朗的叶子,整理。 当然有雷声,收取的拿手好戏。是足够?这样深厚的艺术修养,这还不够一台钢琴需要它?你看梧桐,清晰,完整的金唱片的年轮,记录了无数的乐谱。除了音乐,梧桐是什么?戒指,绿树成荫,还有什么呢?换句话说,音乐是梧桐的整个生命周期。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曲音乐官方,梧桐。他是有钱的,和美妙的音乐吸引了不忘回头重新排序。走,背负太多 - 只蟋蟀,他清泪方面,而草蜢,会令他热血澎湃。他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听着,听着声音的一天。听的喜悦地球。他听到谈话的河流,听到云叹了口气 另一位传奇人物:演唱会缺席炸弹,谁死了,孤独的的钢琴空的立场很长一段时间和化石天地滋润生活嘉树:弦乐器略,确定本木? 所以,有一天梧桐干地势:电梯,去树纯页脚,等弦乐器安排的河流冲你听吧,爱与恨的悲欢汹涌而出暴露的衣服 - 头发没有关闭。 梧桐,不使用钢琴,也将是一大憾事。 不幸的是, - 树梧桐已经成为我的办公桌上。禁止无期,如果囚犯默默忍受痛苦的命运。光油下可见的声波,乐澜隐约起伏。闲暇时间阅读,手指敲击,声音深宏,触及灵魂,那就是,爱国者不坚定的决心愤怒的慷慨悲歌之声,肝胆共振书剑同时转移!梧桐不幸已经成为了我巨大的财富。 梧桐茂密的,但最终的钢琴是为数不多的,有限的,因为炸弹的,气味过于单薄。梧桐梧桐,无论以后做什么,他们的性改变,并没有改变它的质量,它的纽约爱乐乐团的身体和灵魂模具。只要你的手,查询,我们将能够得到真正的答案。投入火中的碎片还发布了其可能会消失。这是一个真正的梧桐最高水平。变化(“散文”)14。 “是只蟋蟀,他清泪方面,蝈蝈,会令他热血澎湃”这表明,印度有什么精神?写的? (4)A:15。 “音乐是梧桐生活”的文本具体表现吗?根据上下文点概述。 (8分)A:16。 “叶秋写的部分枯萎,是否有特定的描述梧桐落叶的声音,为什么?(4)A:i7处理器。梧桐不幸的,但它成了我巨大的财富“和”我“的存在为目的的梧桐不论是幸或不幸的是,它告诉我,为什么?根据上下文。 (6)A:答案:14。梧桐的心,从消息灵通,爱与恨的情绪的欢乐和悲伤,非凡的创造力和浪漫。 (2)使用典型的细节,具体表现为梧桐丰富和美妙的音乐吸引了情况的淋漓尽致。 (2)15。广域网赖的需要满足①梧桐有一个音乐人才,造就了他非凡的想象力和浪漫;的②桐木做出解释人类的爱和恨的钢琴,在钢琴的快乐和悲伤的声音,提供各种情感;③如果不为钢琴,不管是做什么自己的性改变,质量没有改变,其爱乐乐团的身体和不朽的灵魂;④投资在火灾残骸,仍然发其可能消失。 (2分)16点。不能。 ①印度是主要的“采取满足万赖”,“雨”是满意的声音所采取的对象,将被写入到梧桐落叶混淆,采取的主要对象关系感到满意;(2)②这里写落叶的声音性能梧桐的怀里并不一致,与抒情基调全文搅拌不一致,本段的重点。 (2)(如果学生认为有意义也给分,但考虑到文章的基调和想法?两种方式,说明理由)17。幸运的是。音乐①我知道的灵魂和生命的梧桐,它的怀抱;(2)②弦的办公桌,我是能够识别这种木材,而不是抱怨相互联系的;(2)③我不但理解的梧桐爱乐乐团的性质,也追求奉献和卓越。 我不喜欢,但可以借鉴

描述无奈的诗句: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年代:北宋

作者:张耒

作品:夜坐

内容: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乐

内容: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乐

内容:

春去秋来,

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祝

酒阑人散草草,

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

依前黄叶西风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破阵子

内容:

燕子欲归时节,

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

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

微凉渐入梧桐

多少襟怀言不尽,

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撼庭秋

内容:

别来音信千里,

怅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

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

天遥云黯,

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

心长焰短,

向人垂泪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采桑子

内容: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行香子

内容:

晚绿寒红,芳意匆匆

惜年华、今与谁同

碧云零落,数字征鸿

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

流波坠叶,佳期何在,

想天教、离恨无穷

试将前事,闲倚梧桐

有消魂处,明月夜,粉屏空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忆秦娥

内容: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保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温庭筠

作品:更漏子

内容: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郊

作品:列女操

内容:

梧桐相待老,

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

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内容: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古风

内容: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1],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2]

年代:唐五代

作者:曹邺

作品:早起

内容:

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

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

1 关于梧桐意象的两联诗句

关于梧桐意象的两联诗句 1古代关于桐的意象及诗句

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诗句有: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2有关酒,风,雁,雨,梧桐,黄花意象的诗句及其含义(各两句)

一、酒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含义:一种人生真实慨叹,借酒销愁之意)

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含义: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二、风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含义:以理驭情,具一副心胸,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含义:获猎之意一开,先做到声势俱足,猎获之意见于言外)

三、雁

1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含义:侧面记叙反映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2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含义:宽阔自信的诗笔,也是一种非战思想的表现)

四、雨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含义: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含义:一反悲秋的格调,语言清丽)

五、梧桐

1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含义:形容已到深夜,环境凄清)

2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含义: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

六、黄花

1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含义: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

2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含义: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

另:如果是作业,不提倡这种提问的再次出现。但希望你能记住这些诗,谢谢!~祝圣诞快乐!

3关于宋词中梧桐的意象

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苏轼在元丰五年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桐木也可指品行高洁。“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孟郊《秋怀》)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平淡幽细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耿玉真《菩萨蛮》)萧索之秋梧桐叶落,人去京师,闺中人怎不怅然失望?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

诗人常借其他秋景共同谱写秋的韵味。“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秋光渐老,一片苍寒。“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高观园《菩萨蛮》)桂花、秋雾、西风,一派自然天成。

古人常在傍晚或清晓时分汲水。梧桐与井、辘轳并举,点明傍晚时令。“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以井边梧桐秋深夜黄破题,点明季节、时令。李煜《采桑子》中写“辘轳金井静,梧桐晚,几树惊秋”。

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引用已较为成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酸恻动人的意象婉转地描述了杨玉环死后唐太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景中有情,情景浑涵,合成一片,不露痕迹。以梧桐表闺怨的集大成者应是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不断叠加,意境逐步沉郁,写景议论自然交融。

梧桐秋雨滴落,声声催人断肠。以秋声来衬托寂寞,更能突现心境孤独。“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只是一滴雨露,不知多少离愁,声声叶叶,离愁到明也难以释怀。这种用以动衬静的方法,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梧桐雨除表怨情外,还在怀友人,述矢志,叙飘零中时有闪现。姜夔写给友人的《八归》中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刘过在《贺新郎》中道“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正愁煞人。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述写了飘零之苦。

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染笔,后人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的况味。但梧桐不仅仅是凄凉的代名词。“梧桐”意象应用较广,因而含义复杂,上文只是简单的归纳。梧桐深深深几许?“梧桐” 意象中更深的况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析。

4关于梧桐在古诗词中的意象研究

1;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生性高洁。蝉所栖之高的梧桐,其形象高洁也就更加卓茕不凡。由于梧桐孤然傲立、品性高洁,所以人们将它与松柏放在一起,称为美材。

2;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3;梧桐落叶早,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囚禁生活中的南唐帝王,自是有一番愁苦,而这清冷的月光照着光秃的梧桐树,愈加增添了院中人的愁怨。

4;借助“雨”意象的凄冷的氛围,以衬托出孤枕不眠的离愁客愁,莫过于摹写静夜雨声。当夜幕垂下后,人们对雨的听觉非常敏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特别具有穿透力,直人深夜未眠人的心里。为了追求夜雨更加清晰的声响效果,古代文人们往往借助于梧桐树叶写雨之声。著名的有晚唐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借三更时分梧桐冷雨的一叶叶、一声声,烘托出闺中女子的一怀离愁别怨,极为凄婉动人。温庭筠此词中的“梧桐雨声”作为一个特写的意象,一再出现在以后的宋词创作中,它由个体意象成为公共的意象,带有渲染离情愁怀的特定色调。

5宋词中描写梧桐的意象以及赏析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是化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温庭筠 虽为化用,但词人却善于融化前人的语句,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

6关于描写梧桐树的诗句

常见诗句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这里我列一首:

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7关于“梧桐”的诗句有哪些

1、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唐·孟浩然 《句》

2、十二珠帘卷秋月,霏霏凉露下梧桐。——元·萨都剌 《赠来复上人四首 其四》

3、芳草满庭飞燕子,晚凉和雨在梧桐。——明·文徵明 《晚雨饮子重园亭》

4、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5、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唐·李白 《效古二首 其一》

6、四十日秋无点雨,谁将消息到梧桐。——宋·方岳 《秋热 其一》

7、台越还闻走麋鹿,墟吴真见有梧桐。——明·沈周 《读吴越春秋》

8、白纻乌纱青宝玦,紫鸾黄鹄碧梧桐。——宋·杨万里 《和章德茂少卿拉馆学之士四人访王德脩提干》

9、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明·何景明 《雨夜似清溪二首 其一》

10、离情满江汉,秋色入梧桐。——明·黄瑜 《送张九衢都帅北上时镇惠潮》

11、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唐·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12、晓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唐·卢纶 《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

13、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唐·杜甫 《遣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363393735闷奉呈严(一本有郑字)公二十韵》

14、麒麟游甸苑,凤鸟集梧桐。——明·祝允明 《都门赠吴渊父》

15、满耳蛩声秋唧唧,玉阶寒露冷梧桐。——清·杨淑贞《秋夜》

17、16、玉醑金钗香梦断,归来晴月挂梧桐。——宋末元初·方回 《饮商氏普安堂(大震)》

18、斜照尚多高柳少,明年更欲种梧桐。——宋·葛天民 《小亭》

19、绿苔侵杖屦,秋色近梧桐。——宋·刘敞 《庶几堂》

20、仰看阳光只见空,不如影里看梧桐。——宋·杨万里 《小憩揭家冈谛观桐阴》

8宋词中描写梧桐的意象以及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李煜 朝代:南唐 体裁:词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有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前言: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赏析: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8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