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歌曲《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把人的思绪带到那四十年前的北国边陲黑龙江,带到那朔风凛冽,冰封千里,白雪皑皑,寒风萧萧日子里。
歌曲《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创作于中苏边境冲突后的1971年,作品以1969年的珍宝岛之战为政治背景。
从1968年夏天开始,苏联军人首先在我国黑龙江省呼玛县鸥浦乡的吴八老岛地区挑起冲突,不准中国边民上岛。全副武装的苏军阻挡我边民小船上岸;我边民头顶上上不时有苏军直升飞机盘旋。面对身材高大,训练有素,执枪持棒的苏联军人,赤手空拳的中国的边民吃了很多亏。
更早,在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抓捕中国渔民,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苏联边防军置若罔闻,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的乌苏里江上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因状如元宝而得名。此岛位于主航道中心左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969年3月2日,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登岛巡逻。苏军70多人,乘装甲车、军用卡车,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苏军火力击中中国边防战士于庆阳的头部,他倒下后又顽强地站起,端起冲锋枪继续向苏军冲击,直至牺牲。副连长陈绍光身受重伤,仍然坚持移动到有利位置,打掉苏军火力点后,倒在了血泊中。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3月15日,苏军出动坦克、装甲车,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入侵中国岛内纵深地区。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中国边防战士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用火箭筒先后击毁击伤苏军装甲车。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苏联边防军的炮火急袭,击退了苏军的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
谷建芬,她的作品总是以情见长、以情动人。《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这首歌,便不是简单地对祖国的歌颂,而是一种深沉的祝福。谷建芬说:“这首歌写于建国40周年前夕,之所以不同于同类题材歌曲的昂扬明快,是因为我想到,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老百姓在想什么?40年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经历了许多风雨,老百姓最企盼的是生活的安定,国家的富强。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坎坷,我们对祖国的深情是不变的。这种思考转化成了我的音乐语言。”艺术贵在创新,这首歌传唱至今,也再一次证明了作曲家动情,作品才能动人。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背景: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情感:作者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是: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的表现。
如果还想要,希望你追问我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赏析]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特色]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姚明创作的歌曲《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等,可以所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一连串的京腔京韵十足的戏歌,许多人都猜测他一定是个北京人,但恰恰姚明确是咱东北汉子。今天请他与我们聊聊他与众不同的创作情怀。
朱文博:您是营口人?听说您六岁就痴迷上一把几块钱的二胡?可是您的母亲是制作小提琴的?你为什么你为什么没有学习小提琴而学二胡演奏演奏了那?是否应了你的一句话“我不能和别人一样”。
嘉宾:是的“我不能和别人一样”
朱文博:“一直在追求与别人不一样。”我记得你是1985年调到空政歌舞团,名人荟萃,有压力吗?
朱文博:在80年代初期流行歌和中期的《黄土高坡》《信天游》卷起了西北风,红红火火。社会上都在追星、跟风中怎样意识到要寻求自己的创作风格?。当时的流行音乐与西北风的盛行对你的创作有吸引和撞击吗? 有具象性的目标吗?
嘉宾:当时也创作了一些类似的作品,但都得不到流传。在很苦恼的状态中我意识到了,但没有确切目标,还在乎思冥想。
那么创作这种京腔京韵戏歌的意识是怎样萌发出来的?
嘉宾:我在为朋友的乐队改变京剧曲牌的时候认识了中国唱片社的刘磊编辑,她无意中说:“姚明你对京剧这么熟悉,能不能用京剧的曲目写首歌?”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回到团里马上就去找阎肃老师,请他写写北京。歌唱北京的个非常多,我们能有新的突破么?我们能超越以前的经典么?严肃老师提出异议,我说:“您就写写北京,写写北京人文,我想用京剧的曲调谱曲。”严肃老师一听觉得非常新鲜,经过一晚上的推敲,第二天他就把《故乡是北京》的歌词交给了我。
朱文博:拿到歌词,采用了京剧什么样的板腔作为音乐的素材?第一句是怎样出来的呢?(唱,举例)同歌曲思维和手段写完后,最初的反响如何?
嘉宾:当女演员安冬在录音间第一次唱出时,在场的所有的人都为之兴奋,连声称好。
朱文博:也就是说这种界定于歌曲和戏曲之间的一种新形式的“戏歌”,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是由李谷一演唱的?
嘉宾:1988年元旦前,阎肃老师要了曲谱推荐给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的导演袁德旺,出于对京剧的敏感得到了他的认同,《难忘1988》中央电视台晚会上,当李谷一用他那甜美声音把京腔京味的《故乡是北京》奉献给亿万电视观众,很快就风靡了华夏大地。
朱文博:这首作品成为了中国乐坛上一个里程碑。《北京是故乡》使你一夜成名,成为了戏歌的开山之祖。
嘉宾:我非常感谢刘磊老师,是它一语点破梦中人。
朱文博:一首好作品出自作曲家之手,发自于演唱家之口,但作曲家不一定很出名?
嘉宾:(举例)1、与李谷一的对话与玩笑;2、下部队的火车上发生的事。
朱文博:观众只认演员不认作者心理平衡妈?
嘉宾:不平衡时我会自嘲自己:“远看是个大敦敦儿、近看是个闹鬼的、仔细一看是个作曲的”。
朱文博:前些年听说你的名片正面写着音乐打工仔,背后一首打油诗。
嘉宾:对。“五线蝌蚪虫,大吕加黄钟,儒门弄风雅,其实是打工”。
朱文博:应该说是你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找到感觉和创作的立足之地,作品相继而出,《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等作品相继发表后赢得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朱文博:你的创作也让人难以理解,东北人却在你的作品里却深深的蕴涵着一种对北京民俗文化的一种眷恋?
嘉宾:京籍作曲家开玩笑:说咱们的活儿,怎么叫东北老哥给盘了?
朱文博:戏歌的创新,应当说引起了全国音乐界和戏曲界的关注,一时间也是褒贬不一,但却是愈唱愈火,如今这些作品都成为艺术院校的教材。正中了那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知道这些年您除了戏歌还有许多其它的创作?
嘉宾:艺术歌曲《大黄河》;影视剧:《西游记续集》词、曲;**:《一乡之长》作词;《小井胡同》、《朱元璋》;春节晚会:舞蹈音乐,《醉鼓》、《黄豆豆跳》等。赵本山小品,《红高粱模特队》获作品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作曲一等奖。“桃李杯”《母亲河》我喊你一声妈妈!、金钟奖等。
朱文博:如果说姚明对北京有不解的情结,他对东北家乡更是情有独钟,几年前赵本山的小品《红高粱摩托队》中的音乐,是你创作的?也可以感受到东北人火辣辣的豪爽性格。还有赵本山的电视剧《一乡之长》中的音乐和歌曲。
朱文博:艺术歌曲《大黄河》?有四个亥C。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李双江戏言:我的学生唱不了《大黄河》不能毕业。“姚明把我的男高音党钢炮使!
朱文博:这些年不仅歌曲和晚会、下部队,也创作一些电视剧作品?
《西游记》续集,你包揽了词曲《通天大道阔又宽》的创作,成为成为全国最高收视率,观众最喜欢的节目。《朱元璋》、《小井胡同》、《大栅栏》、《百味人生》等
朱文博:二胡与你以后的创作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那时候,1990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京腔京韵自多情》春节晚会上20多首与北京人息息相关的歌曲。《唱脸谱》《烤白薯》《四合院》等10首歌都是姚明创作的。这些歌京剧曲牌、现代节奏、具有史上的风味。
朱文博:那酣然淋漓、潇洒尽兴的京腔京韵的戏歌,还在我们的心里荡漾徘徊,它讲述了北京的风俗,它弘扬了国粹,同时他也道出了姚明东北人桀骜倔强的情怀。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收看!也谢谢您姚明老师!观众朋友,赏析音乐讲述故事,让我们下周再见!
1、背景
作者创作《简·爱》时的英国已是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但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女子的生存目标就是要嫁入豪门,即便不能生在富贵人家,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女性职业的惟一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好母亲。以作家为职业的女性会被认为是违背了正当女性气质,会受到男性的激烈攻击,从夏洛蒂姐妹的作品当初都假托男性化的笔名一事,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作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而《简·爱》这一经典名著就是在这一被动的背景下写成的。
2、简介
《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3、影响评价
《简·爱》是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书,百余年来,简·爱的形象是不朽的,而这部小说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专家们也多给出了好评。出版商在1847年10月就出版了这部作品。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次年印行第三版时,《评论季刊》上提到“《简·爱》与《名利场》受到同样广泛的欢迎。乔治·艾略特则深深地被《简·爱》陶醉了”。欧仁·福萨德评价《简·爱》“充满生气勃勃的个性”。但有不少人抓住了《简·爱》的瑕疵,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认为“《简·爱》的结尾过于圆满了,甚至脱离了那个时代女性不具备地位的社会特点,它是‘败笔’”。此外,小说中男女主人公诗歌般的抒情的对话对此后的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其语言特色更是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青年读者,而其社会现实意义尤其是妇女解放方面更值得深思。
王小欢的后花园:my memory
lark in the clean air
城市二十一点:kiss rhe rain
我觉得电台里就这些情感节目的背景音乐最好听,比较伤感~~~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②
我劝天公重抖擞,③
不拘一格降人材。
作者
1792-1841,字璱人,更名巩祚,号定庵、羽岑(左应加王旁)山民,仁和人。 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有《定庵全集》。自珍为近代学术思想的启蒙学者, 其诗能开拓新宇,气势磅礴, 色彩瑰丽, 影响清末诗界革命派及南社诗人。 “同光体”首领沈植亦称之为“奇才”,以为“定庵之才,数百年所仅有也。”
注释
①己亥: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作者四十八岁,因不满于清朝官场的黑暗, 辞官去京返杭。后因接眷属又往返一次。这一年往返京杭道中,共作七绝三百 一十五首,统名《己亥杂诗》。这里选录的一首,原列第一百二十五首。作者 自注:“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无数,道士乞撰青词。” ②万马齐喑:语出苏轼《三马图赞序》:“振鬣(马鬃)长鸣,万马皆喑。” 喑:哑。 ③抖擞:奋举,振作精神。
品评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自传式的大型组诗,是宋末汪元量以后这一诗 歌体式的新发展。程金凤评赞说:“行间璀璨,吐属瑰丽”,“声情沉烈,恻遒上,如万玉哀鸣。”这和青乔《咄咄吟》内容集中反映鸦片战争甬东之役者不同,也和后来黄遵宪《己亥杂诗》的风格有异。这一首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最突出的一首,最能体现作者的精神及对时代的要求。作者就眼前赛神会的玉皇等形象,巧妙地联系到“天公”、“风雷”进行构思,表现了清王朝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十分压抑,社会一片死寂的“万马齐喑”的现实。这一现实是“可哀”的,作者在召唤着巨大的社会变革风雷的到来,期待着生气勃勃的新局面的出现。新局面是不可能自动出现的,他要依靠人才去破坏旧世界,缔造新世界。而人材需要多种多样,不应嵌在一个框子里。这首诗的重心,前半提出了“生气”问题,后半提出了人材的“不拘一格”问题,这是个新问题,作者要求人们去重新考虑,振奋起来,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诗的启蒙意 义就在于此,两诗句当然是健笔拿云的。
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220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满意望采纳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