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者情感需求对品牌定位的影响与案例分析

论消费者情感需求对品牌定位的影响与案例分析,第1张

消费者情感需求对品牌定位的影响与案例分析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商品和品牌已经无法取得长久的胜利。

只有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为目标消费者提供有别于竞争者的利益时,

这种产品或服务才

有可能在长期内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从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因此,

产品的差异化就成为了

品牌保持竞争力的一种必须而有效的手段。

这种差别化可以是功能上的,如海飞丝定位于“专业去屑的洗发液”。另一方面,差异

化也可以是情感上的利益,如金六福酒诉求于“福气酒”,迎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情感需求;

女性消费者用欧莱雅这一品牌来进行自己对时尚与成熟的情感表达。

这种情感需求与表达都

属于消费者的情感因素,

而本篇论文就将探讨消费者的这种情感因素与企业品牌定位之间的

密切联系。

品牌定位的概念

品牌定位是建立品牌形象的提供价值的行为

是要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相关的品牌形象

的过程和结果。

通俗来讲,

品牌定位就是指为某个特定品牌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位置,

使商品在消费者

的心中占领一个特殊的位置,当某种需要突然产生时,随即就会想到与这种需求相对应的某

一特定品牌。

品牌定位的目的

品牌定位的目的就是将产品转化为品牌,

以利于潜在顾客的正确认识。

成功的品牌都有

一个特征,

就是以一种始终如一的形式将品牌的功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连接起来

,通过这

种方式将品牌定位信息准确传达给消费者。

消费者情感因素对品牌定位策略的重要性

品牌定位的提出和应用是有其理论基础的。

消费者情感因素的差异就是品牌定位的最核

心依据之一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为市场上的所有顾客提供所有产品或服务,

处处兼顾的结果

一定会是处处失败。

凡是成功的品牌都有准确的定位。

品牌之所以成为名牌,

是因为其所营造的品牌个性影

响着消费者。

这种影响着消费者的品牌个性,

实际上就是迎合了特定群体的消费者情感因素。

消费者情感因素之所以对于品牌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原因如下:

1

)人们只看他们愿意看的事物,即与其消费者情感相称的产品

一件相同的产品会给两个不同的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

一些对于自身没有意义的细节,

只留下一些对我们有意义的内容。

这就导致了对于一个特定

的消费者群体,

一个产品与他们的自身特点相关性越大,

就能得到他们的关注,

从而得到这

部分消费者更大的青睐。

同样的道理,

如果一件产品的某个细节特征与某个特定群体的消费

者情感因素相悖,这个产品就会引起这部分消费者的反感。

2

)人们对同种事物的记忆是有限度的

这是个信息超量的时代,

产品种类的数量以呈爆炸式增长。

然而,

人们的记忆是有限的,

很少有人能准确列出同类商品七个以上的品牌,人们往往能记住能是市场上的第一、第二。

这就意味着在选择产品时,人们往往只会记住与其消费心理最为相称的一或两种。换言之,

如果一类产品不能在极大程度上迎合一个特定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者情感因素,

就很难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案例分析——世界顶级时装的品牌定位

普拉达、香奈儿、安娜苏、路易威登、古奇、迪奥、圣罗兰均是世界顶级时装品牌。这

些品牌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奢侈品市场中长久地占据一席之地并享有很高的地位,

离不开

其制作精良的产品。

但另一方面,

这些品牌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在此品牌定位基础上极有针对

性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密切相关。

在这里,

本文通过分析这七个奢侈品品牌的品牌定位所满足

的不同消费者情感因素,来更好地揭示消费者情感因素与品牌定位密切关系。

品牌衡量的标准是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这三个标准主要是针对产品和服务好坏的衡量标准。品牌知名度指的是潜在购买者认识到或记起某一品牌是某类产品的能力。

品牌知名度只不过是品牌美誉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誉度是市场中人们对某一个品牌的好感和信任程度,是现代企业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长期反复地购买使用品牌,并对品牌产生一定的信任、承诺、情感维系,乃至情感依赖而形成,这个就是品牌的忠诚度。

品牌心理效应与个性化营销策略探析

一、品牌与品牌个性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就是用来识别某种产品或服务的,

并使之与其他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名称及标志,通常由

名称、标志、符号、图案、色彩等因素组成。但品牌的最后实现

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的,消费者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一个品牌的

命运。因此,研究品牌对消费者的心理效应对于品牌营销有

重要的作用。

与人一样,品牌也有个性。所谓“品牌个性”,是指其所具

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其实质就是消费者真实个性在某种商

品上的再现。换句话说,品牌个性是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的

人格化。企业通过对动态市场的准确认知和把握,把目标市

场的共同特征提炼出来加以强化,并与其他刺激因素结合,

以一定的生活方式、价格观与消费观等概念持续不断地向目

标消费者进行的传达,影响着消费者潜在的欲望和冲动,取

得目标消费者的认知与共识并建立感情,形成偏好和忠诚

度,最后形成认同自己品牌个性的消费群体。比如,人们提到

可口可乐就会联想到红色、快乐和热情奔放,提到百事可乐

则想起体育、奋发、激昂。

二、品牌的心理效应

目前中国服装出口居世界之首,年创200多亿美元,但

平均每件衣服仅为32美元。同样的服装如果贴上名牌商标,

在意大利、法国等地,就可以卖到几百美元一件,是品牌效应

让同样的服装身价倍增。品牌,可以让产品摇身一变而身价

百倍,可以让无名之辈一炮走红。品牌就像无所不能的魔术

师,而让它充满力量与魔法的,正是蕴涵于其中的品牌效应

这根魔杖。

1、品牌的差异效应

即简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品牌是一种识别系统,它是特

定产品和服务的识别标志,品牌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此品牌

与彼品牌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便于消费者区别不同的品

牌,根据品牌挑选自己满意的产品。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

天,品牌已成为同类产品相互区分的主要标志。在人们的购

买过程中,品牌充当着无声的导购员,对产品信息起着有效

的提示作用。通过对各种商品信息的浓缩,品牌揭示了该产

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消费者则依据自己的偏好、需求,

在众多产品中选择自己喜爱和信赖的品牌,简化人们的购买

行为。

2、品牌的光环效应

即减少消费者购买时的风险感知,增强购买的信心。它用

于消费者的经验定势,对品牌商品的品质有很高的认同和信

赖。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提供给消费者的选择多种多样。新

产品、新品牌的大量涌现,令消费者无所适从,品牌为人们提

供了购买理由。因为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代名词,它还涵盖

了企业声誉、产品质量、企业形象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给

消费者创造了消费信心,形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

诚,在心理上形成品牌高品质的美好光环效应。品牌就是承

诺,它能传递优良的品质感,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品牌为消费

者提供信心,消除他们对产品认知的不确定性,减少消费者

的购买风险。

3、品牌的情感效应

这是对品牌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定势。消费者们认同

品牌到信赖品牌,升华到喜爱品牌,达到对品牌的移情,产生

美好的情感效应。品牌注重一种情感精神的诠释。有多少人

能喝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区别但我们能清醒地辨认两

种可乐的品牌内涵:可口可乐洋溢着友爱和快乐,百事可乐

则代表一种体育精神,表现了奋发、激昂的生命力。这种文化

的情感精神就是一种情结,是将品牌独有的气质和人们一直

寻找的某种体验演变成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结,正是这种

情结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人们需要品牌

来显示自己的优势或掩饰自己的缺陷,表现自己的身份、个

性、修养、审美、品味,唤起美好的联想、记忆及情感。因而人

们喜爱品牌、追求品牌,对品牌情有独钟。

4、品牌的魅力效应

品牌给人以神奇的魅力,使人趋之若鹜。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任何消费,都是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志其社会地位、

文化品位、区别生活水准高低的心理特征的外化。一个人的

服饰、谈吐、闲暇时间的安排、饮食的偏好、家居、汽车的选择

等都是他自己的品位个性与风格的认知指标,根据对这些东

西的品味,人们就可对它们的主人予以解读或进行类型的划

分。品牌赋予了品牌消费者优越的身份认同,在品牌价值的

心理消费中获得了自信和自豪,表现了消费者的自我。品牌

的突出个性正是产品的魅力所在。

5、品牌的附加效应

人格化品牌形象塑造是为品牌附加一种特别的附加值,

而附加价值是指被消费者欣赏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的东西。

通过这种品牌附加值把某种类型的消费群体的性格、气质象征于某种品牌,使之既具有亲和力,使

该品牌与消费者在心理上、精神上有

一种贴近感,从而能培养消费者对该

品牌的心理归属和消费依赖。

三、针对品牌心理效应的营销策

略建议

1、运用提升品牌知名度心理技

术,影响或扩大市场份额

品牌知名度指目标消费者对品牌

名称及其所属产品类别属性的知晓程

度,即品牌在消费者心理的占有率。具

体表现为目标消费者再认和回忆品牌

各种属性的能力。品牌知名度越高表

明了消费者对其越熟悉,而熟悉的品

牌总是令人感到安全、可靠,使人产生

好感。所以品牌知名度越高,消费者对

其喜欢程度越高,选购的可能性也就

越大。在品牌喜欢程度相同的情况下,

品牌知名度越高,其市场占有率(市场

份额)就越大。

2、运用维护品牌忠诚心理技术,

提升品牌资产增值

品牌忠诚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满

意、喜爱和信奉,是品牌价值的核心,

其主要目标是夸大忠诚的顾客人群和

加强忠诚度。在消费行为表现上,就是

对该品牌产品的不同时期的反复购

买,即使面对竞争品牌在价格等方而

的诱惑,也愿意为该品牌付出高价。要

维护品牌的忠诚就必须从消费者心理

出发,要善待消费者,站在消费者角

度想问题。很消费者对某品牌的满意

或不满意态度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购买

行为。如果他们对标有这种品牌的产

品满意的话,在下一次购买时,他们

将极有可能继续购买该产品,并且极

有可能产生光环效应,使消费者忠诚

于该品牌。这些具有满意感消费者会

向其他人说该品牌的好话,这也是产

品品牌的最好的广告。

3、利用品牌情感效应,增强品牌

的联想度

品牌联想是指消费者由该品牌名

称所能联想到的一切事物,它包括顾

客的想象、产品的归属、使用的场合、

企业联想、品牌性格和符号,这些有意

义的组合就是品牌联想。品牌联想不

仅仅是产品品质印象,还包括企业所

创造品牌识别(商标、代言人、吉祥物

等)、品牌背后的企业、使用者形象及

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其中消费者的体

验联想是品牌独特的联想因素之一,

通过消费者使用某品牌的亲身体验,

使消费者的情感与品牌的诉求点想吻

合,很有可能使消费者产生对此品牌

产生亲切感和贴近感。

4、品牌个性定位以增强品牌的魅

力效应

所谓品牌定位,是指营销者根据

目标顾客的需求偏好,为一种产品或

一项服务设计并塑造一个特定的形

象,通过广告宣传把这个品牌形象传

达给大众,从而使这一品牌在消费者

心目中确立一个理想的位置。品牌定

位具有明显的策略性质,它是通过品

牌个性的确立,对消费者产生心理上

的影响。定位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创造

性的思维活动。定位并非对产品采取

什么行动,而是指要针对潜在的消费

者心理采取行动。品牌定位是勾画品

牌形象和提供价值、利益的行为,以此

使目标消费者理解和正确认识某品牌

的个性和特征,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

独特的形象,以使自己的产品与竞争者

的产品区别开来。企业品牌的定位是产

生品牌心理效应的核心,它好比车轮的

中轴,而企业的经营、营销、公关活动好

似辅轮,都应围绕这一核心。

四、个性品牌营销策略

1、针对消费者自我概念对消费者

群进行市场细分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消

费者之所以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是

因为该产品或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潜

意识需要、同时又总是试图与其自我

概念维持一致。一般来说,消费者自我

概念的每一个维度都对应着一个购买

动机,而且具有同样自我概念系统结

构的消费者会赋予同样产品或品牌以

同样的形象和意义。消费者会从品牌

中区隔自己;同样,品牌也从消费者中

将自己区隔出来。消费者在对品牌形

成偏好后再转化为消费习惯,由此使

品牌拥有了固定的消费群体。因此,我

们应该从消费者群体出发,根据消费

者不同的年龄特征或者不同的社会阶

层进行调查、分析、归类,研究和掌握

同类自我概念结构的消费者的消费态

度和品牌态度信息,通过消费者自我

概念对市场进行细分,并获得同类自

我概念结构特征的消费者群体。

2、寻找共鸣点,与消费者建立移

情联想

品牌个性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既要

与产品的特色相适应,又要能引发符

合目标消费者个性欲求的、心理上、情

感上的联想,这样才能激起消费者的

购买欲望。对此,品牌管理者既要要充

分挖掘出该使用人群的潜意识需要和

自我概念并为品牌的个性进行定位和

塑造,又要挖掘目标消费者的价值观、

需要、欲望和渴望,挖掘与消费者产生

共鸣的、并有情感说服力的信息来进

行广告宣传。在所有广告类型中,运用

情感诉求型广告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

共鸣,它从目标消费者心中已经存在

的感情出发,因势利导,使品牌的形象

能强烈地触发消费者心中的感情,并

与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引起消

费者的共鸣和认同,最终对该品牌产

生好感并忠诚拥护。

3、提升消费者自尊感和自我形象

人们在生活中总希望保持或增强

自我形象,并把购买行为作为表现自

我形象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的消费社

会里,人们的消费与其说是在消费商

品,还不如说是在消费形象。消费不仅

是物质性的消耗,更是一种对景象的

符号价值的占有与使用。消费行为学

家研究认为,消费者通过产品的使用

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形象或生活方式。

人们是通过被其他人见到的消费行为

及消费品来构建自己身份的。因此,消

费者一般倾向选择符合或能改善其自

我形象的商品或服务。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想象力的市场。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消费品市场,也正在从以前的产品导向时代向消费者导向时代转变,成熟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消费者成为市场经济大舞台的主角,选择权掌握在他们手中,消费者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

而消费者总是“言非所意,意非所言”。其实,“言非所意,意非所言”背后所体现的是思想与行为的矛盾共同体——消费者潜意识,只有真正洞察消费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才能做到“察其言,观其行”,把握住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1.千万不要和消费者的内心对着干。

要知道消费者内心对产品的期望,洞悉其隐藏在心中潜意识的真正想法,这是品牌能够使消费者达成牢固的品牌忠诚度和情感依赖度最有力的法宝。

全球知名的“可口可乐”品牌也遭遇到轻信消费者一面之词的市场调研的结果所导致的悲惨下场。当时,“可口可乐”决定推出一种可口可乐的升级换代版——全新的可口可乐,并动用上千名调查员走访 10 个城市,调查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新的可口可乐?在调研问卷中的问题是:“可口可乐配方中将增加一种新成份,使它喝起来更柔和,你愿意吗?” “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调查数据显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会适应新可口可乐,这就表示顾客们愿意尝试新口味的可口可乐的想法。基于此,“可口可乐”公司便决定启用“新可乐”取代传统可乐,并停止了传统的可口可乐的生产、销售。此一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一些忠诚于传统可口可乐的人们开始组织游行、抵制“新可乐”,从新还原美国传统正宗的可口可乐的生产线和销售,在美国大部分民众的心中只有可口可乐最能代表美国。原来声称喜欢“新可乐”的顾客有一半以上的人又改变了原来的态度,“新可乐”的销售量也不见起色,公众的抗议愈演愈烈,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恢复传统配方的生产。这就是基于消费者的调查问卷所引来的营销灾难,最终又是以传统可乐的回归平息此事,验证了消费者在市场调场中给出的结论与其内心的真实想法的差异与内心变化的复杂性。

2.难以琢磨的消费者行为

20 世纪 80 年代初,麦当劳和肯德基几乎同时准备进入中国。市场调查人员在研究中国消费者饮食结构的调查中,麦当劳觉得中国人饮食习惯相当固定,不容易接受外来的洋快餐;但肯德基却判断中国是个广阔的快餐消费市场。 1987 年,肯德基最大的快餐店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时至今日,市场结果证明肯德基的市场预测是对的,在全球市场不敌于麦当劳的的肯德基,在中国大陆已遥遥领先。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文化的国度,中国人善于喝茶、品茶,在人们的惯常的意识里都知道冷茶、隔夜茶是不能喝的,年长的人总是教育年轻的人不要喝冷茶或隔夜茶,这样对身体不好。但台湾人大胆创新,把茶当饮料来卖,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于是,“康师傅”、“统一”、等茶饮料一下子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对草药茶和水果茶概念的调查研究表明:英国的茶类消费人群绝对不会接受并喜欢这些“古怪可笑的茶”。但是,事实上当这些新产品推向市场很快得到消费者认可并接受。国外的研究机构做出的预测也是失误的。

可见,无论是外国或是中国市场,都存在调研中对消费者言行不一的失误预测。

3.消费者“消费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在日益倡导健康生活的当今,牛奶越来越受到每个家庭的重视,当年某企业要推出新的利乐枕牛奶外包装,便在一项关于牛奶外包装的调查问卷中设问题:“牛奶装在塑料袋里,您会喝吗?”而大多数主要负责采买牛奶的家庭妇女都是回答 “不会”。但企业还是决定大胆一试,推出利乐枕包装的牛奶,想看看市场反响到底如何!因为包装成本的降低,利乐枕装的整箱牛奶的售价也相应的降低了。于是,利乐枕包装的牛奶在所有牛奶品类中便成为家庭妇女最受欢迎的首选。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结论又是与消费者实际纷纷抢购的现状完全背道而驰。归结原因是普通大众消费家庭都是以家庭妇女为主要的产品决策者和购买者,她们在选购任何产品时,都会喜欢选择价格便宜并可以讨价还价的东西。这样,她们就可以和其他家庭妇女在聊天时显示一下自己持家有道、会省钱、会过日子的“女管家”的形象,表达了在她们内心其实真正关心的是“价格”。

再比如,某知名咨询企业在过去对于手机的市场调查中,并没有预知到促使该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背后真实原因——社交价值。但现在,手机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它实际的功能用途,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的一种纽带。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手机是一种与外界联系密切的通信工具,俨然已经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手机的,会使人在心理上觉得恐慌,就像没有氧气的感觉会使人窒息。同样,他也会感觉到像是被整个社会遗忘或抛弃一样惴惴不安!

国际性知名的服装品牌如 Chanel 、 LV 、 Dior 等在其时装发布会上的 T 型台上都会让纤瘦的模特穿着时尚、前卫的服装走台,引领着最新潮流的趋势,吸引着无数充满梦想、追求时尚感觉的所有做梦的女性群体。虽然她们在看到曲线玲珑的服装模特表演的时候,心中难免会对自己的身材产生自卑,产生贬低自身价值的心理感受。在一项调查研究中,走访普通女性对时装模特的看法时,得出的结论是:希望能看到与平常生活贴近的普通女性形象出现在广告和时装表演中。但如果在实际中一旦采用身材臃肿或平常无奇的普通女性出现在某个服装品牌的发布会现场做 SHOW ,就等同于此品牌给人的形象就是没有美感、没有时尚,与“以瘦为美”的社会审美趋势逆转,反而不得人心,也不会有人再去看了,而此品牌的时装也不会得到认同,销售量也会直接受到连带影响!

再比如,无论是大型的国际车展或是国内车展中都能看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一辆辆豪华车旁边总会有一个摆着各种诱人的姿势不停的在名车旁边搔首弄姿漂亮的美女——车模。虽然车展都是以豪华车、概念车等作为展会的最大看点,每次车展都会人流攒动,但参观的人多以男性观众居多,他们在享受顶级的名贵豪车所带来的视觉震撼的兴奋之外,再顺便看看漂亮的车模带给他们心理上的愉悦,两者兼而有之,何乐不为呢?

在中东某国曾举办过一次车展,名车虽然很多,由于宗教等的原因没有漂亮的车模助阵。结果可想而知,参观车展的人数骤然下降,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所有的国际或国内车展中都要在每一辆豪华车的旁边放一个魅力十足的车模,根据核磁共振造影仪( MRI )的测试,男人看到名贵跑车和美女时候兴奋度峰值都是一样的高。所以,香车一定要配美女,否则是没有看头的。

卡尼曼是唯一一个以研究人类心理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这足以证明人类心理学对社会经济学的巨大影响。例如,一个经济学家以他所擅长的经济学角度客观的去分析买车的利弊。他刚刚前脚分析了一定要买性价比最合适的车,然后等他真赚到很多钱之后决定买车时,回头就买一个性价比不合适的名牌豪华房车。为什么给别人分析起来头头是道,而到了自己身上却不是那么回事了呢!这也就表明无论是经济学家或是普通消费者,表面上都可以用理性的思维去正确的分析判断事物,但其内心的价值判断则从感性的角度去直线思考事物。一个人在行为和内心存在着本质的矛盾对立体,他在做决策时往往是内在情感占上风。

有一个企业专门做女士连裤袜的产品,他的老板说女士连裤袜最讨厌的是脱丝,他说我们经过研究发明了一种绝对不会脱丝的很结实并且舒服的连裤袜。其实,女孩子内心中期望连裤袜真正带给她们的是什么感觉?我们来看过去连裤袜发展的历史:尼龙丝袜是杜邦公司发明的,一下子风靡了整个欧洲和美国。接下来便遭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用于制造尼龙丝袜的材料全部转用于军需,导致了市场上尼龙丝袜买不到。当时就出现了一种职业:专门在女孩子腿上画袜子的行业——像现在的纹身一样。二战结束后,女孩子们终于可以排队买到一双尼龙丝袜了,她们会兴奋的在大街上当众穿上它。 在好莱坞的**中,女明星对连裤袜是没有好感情的。影片中常见的镜头是,好莱坞的女星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高跟鞋一甩踢掉,把连裤袜团成团掷到墙角,如果是很舒服的东西为什么这么痛恨它?首先,穿上连裤袜肯定不是图舒服,第二肯定不是图结实。女人穿上连裤袜内心真正的需求就是散发性感,以期吸引异性的关注和赞美,借由别人给予她认可、欣赏所透射出的目光,以便找到肯定自己的理由,从而更增添内心的自信。如果是这样一种情况,你就不要和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对着干。女人不希望一双袜子穿的那么结实,而且一双袜子很便宜,脱了丝随便在哪个商店都可以再买一双。所以,袜子一定不是卖舒适、卖结实,你的袜子诉求卖舒适、卖结实一定是错的,以消费者内心真正需求为诉求点才是策略正确的关键!

速溶咖啡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过去喝咖啡非常麻烦,要现磨才可以喝。所以,速溶咖啡的利益点就是便利,随时随地很方便的可以喝到一杯咖啡。但是,销售结果并不理想,家庭妇女内心会觉得随便一冲就给老公一杯咖啡,这是一种偷懒的行为。于是雀巢改变了定位,不再卖很方便的就能喝到一杯咖啡,而是改为卖咖啡的纯度,强调良好的口感,芬芳浓郁的醇香,真正的速溶咖啡从此打开了市场。

雀巢咖啡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量远高于麦氏咖啡,但在中国台湾市场,麦斯威尔是第一品牌,其广告语是“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但是,在20世纪80 年代麦氏和雀巢共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时候,委托不同公司做市场调查,麦氏委托国际性的大公司调查的结果是中国内地居民向往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才会尝试喝咖啡,因为咖啡是舶来品。于是,广告语非常文雅——“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相反,雀巢咖啡发现20世纪 80 年代初,上海市女大学生最喜欢嫁的人的职业是什么?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女孩子第一希望嫁的人是出租车司机。那时候,出租车司机的平均工资是当时教授平均工资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雀巢咖啡就明确的知道目标消费者绝对不是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因为当时大学教授一个月的工资才 100 多块钱,而一杯雀巢咖啡的价格是 20 多块钱。只有那些发了财的个体户才会喝咖啡。并且,雀巢当时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喝完雀巢咖啡的人都会把雀巢的罐子带到办公室当茶杯用。几个月过后,罐子上雀巢的标志还会保持的非常好,让人感到我买得起雀巢咖啡。

这样一来,雀巢一个本来在国外非常普通的品牌,在中国却变成了一个炫耀品牌。所以,雀巢咖啡的广告语非常简单——“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炫耀其香浓诱人的味道,也洞察到消费者想炫耀自己是买得起、享用得起咖啡这样的高档饮品的身份的内心想法。其实,咖啡的味道并不好喝,尤其是对于喝惯了以茶为主饮的根深蒂固的悠久茶文化国度的中国人来说。但是,它的广告语天天暗示你:“味道好极了”!天天在人脑海中进行灌输和心理暗示,习惯成自然,自然就习惯的认为雀巢咖啡味道就是好。就像“农夫山泉”的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跟雀巢咖啡的“味道好极了”有异曲同工之妙。久而久之,雀巢咖啡就等同于味道好极了的代名词,抢占到了目标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使其在20世纪80 年代先期刚进驻中国内地咖啡市场便取得了无可替代的位置。麦氏咖啡错失良机,没有找准目标消费者内心对咖啡品牌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永远只能屈居于雀巢咖啡之下,其广告语“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在当时播了半年还有很多人认为是卖清香油的,要听懂这句广告语至少大学毕业才行,才能领会麦氏咖啡所要传达的语言意境。所以,唯有真正了解到目标消费者的内心是如何看待此品牌的真实想法和心理感受,才能抢占市场先机、稳坐翘楚地位。这就是为什么雀巢咖啡在中国市场上能够遥遥领先于麦氏咖啡获得成功的肇始所在!

4.洞察消费者内心需求的方法

(1)焦点深度访谈

此种方法是市场调研中非常实用和有效的定性方法,它具有一般的问卷调查所无法达到的效果。焦点小组座谈会的精髓在于透过倾听来了解消费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不仅仅是听到一些表面似乎是真实的东西。

首先,你必须仔细筛选目标人群来进行交流,运用面对面深度沟通的谈话方式,通过直觉来判断不同态度背后的想法。比如说,如果找一定量的男性群体进行面对面的谈话,说 “男人最在意什么?”他们一定会说:“责任、事业、家庭、朋友……”全世界男人的回答也许都一样,但这仅仅是男人表层回答上所能告知的。如果长时间与目标消费者进行发散性的深入的访谈,调查男人内心潜意识当中最喜欢、最在意的是什么。题目是开放性思维的,例如“请描绘出你最开心的瞬间、最幸福的时刻?所有男人表述的都是一样的情景:辽阔的大海、波涛汹涌的浪花翻卷和帆船在大海上航行,空旷的景色象征着男人喜欢无拘无束的性情,不愿被别人牵绊的随性而为的形象。男人的骨子里喜欢的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生活写照。

以啤酒为例,啤酒卖的并不是口味、质量、轻爽或其他什么,而是卖男人的梦幻。啤酒为什么是卖梦想?一个男人喝完啤酒希望看到非真实的自己,变成放大的自我、超越自我的幻觉。

以国内的雪花啤酒为例,其突出的是情感定位,其目标消费者是 20~35 岁的年轻人群,雪花啤酒觉得年轻人最在意的是“成长”,所以广告语就是“雪花啤酒、畅享成长”。

一个人单独喝啤酒的时候比较少,一般是三三俩俩的好友汇聚在一起分享畅饮。所以,雪花啤酒所宣传的“畅享”是非常好的定位。

(2)洞悉数据—数据是重要的,但对数据的判断更重要。

调研中获得的数据很重要,是我们参考的依据,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判断则更重要。数据判断时有个思维的方法叫“逆向思维”。美国在 20世纪60 年代时生产电视机是不赚钱的,因为据当时调查得知看电视的人数很少,所以就得出投资生产电视机是无利可图的。但随着电视台在节目编排日渐丰富,连带的促使电视机的增长空间不断上升。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分析的话,并不是观看电视机的人数减少,而是观看的电视节目的数量和质量相应匮乏。并不是电视机和观看者的关系,而是电视节目的稀缺才造成观看者数量的减少,才导致电视机的购买量相应的减少。

无论是从正面思维的角度抑或是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事物的结果,都要树立共同意识:数据很重要,但对数据的判断更重要。国内市场很多行业存在裂变式、爆发式、跳跃式发展的机遇,市场的发展呈现不规律性,随时都会有暴增的机会点。这也是国内市场最迷人的地方。在欧美成熟的市场上,这种机遇非常少,而在中国则非常多。

1990 年,第一部手机在我国投入使用时,政府有关部门曾放胆预测:到 2000 年,中国手机的用户将达到 80 万户。事实上,到了 2000 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到 8700 万户,是预计数字的 100 多倍。而到了 2002 年,中国手机用户迅猛增长到 206 亿。当时,市场调查公司在调查国产手机的市场前景时,常会直接问消费者“您会买国产手机吗?”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不会”。甚至还会遇到被调查者强烈的抵触——“你才会买国产手机呢”。然而,时至今日,国产手机凭借设计创新与渠道创新,已抢占了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从手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领略国内市场的壮阔场景。

(3)企业家精神——“直觉”

我们在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多数是从消费者调研的途径去思考问题。但由于国内市场发展的特殊性,企业家对市场直觉的判断有时也是很重要的。这也需要企业家拥有判断的胆识,所谓胆在识前。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说过:“我从不相信市场调查公司,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宗庆后做出的决策很专断,只相信自己对市场的直觉。宗庆后在做决策之前的一个绝招就是深入一线与经销商、消费者聊天,深入了解消费者内心真实的需求,这也是他为什么如此自信的底气!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的要素中,除劳动、资本、土地之外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的精神。在知识经济下最活跃的智力资本就是人本身。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关于人力资源的研究中指出:在美国 1929 ~1957 年近 30 年间的经济增长中,资金的投入以及土地、厂房、设备等的投入所得到的经济增长率是可以量化的,但另一部分的经济增长率——人力资源的成本是无法量化的。比如,同样的厂房、技术、设备、资金等有形资本,交给不同的人管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究其原因,企业领袖对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4)洞察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多问几个“为什么”?

无论做任何形式的调研,结果都不能保证完全的周密性和可靠性。对消费者的信息反馈也不能一叶障目,应去不断挖掘消费者内心真正的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

20 世纪 70 年代,百事可乐针对可乐行业霸主可口可乐发起了一次颇具杀伤力的策划——“口味大挑战”。百事可乐请参与者品尝各种没有品牌标志的饮料,然后要他们说出哪一种口感更好,在参加品尝者中, 2/3 挑选了百事可乐,百事可乐以事实赢得了成功,这次口味实验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成为百事可乐攻击可口可乐最尖锐的武器。然而,30多年过去了,两种可乐的口味都没什么变化,但可口可乐还是拥有更多不离不弃的品牌忠诚者。难道消费者的口味发生了变化,或是那次可乐口味实验有什么内幕问题,种种疑惑使人们不断探究其背后的真正原因!

2003 年,美国贝勒医学院神经学教授们又做了一次口味实验。这次,他们采用了最先进的核磁共振造影仪( MRI )来监测记录受试者品尝无记名可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时大脑的活动状况。

结果显示:百事可乐倾向使大脑的腹侧核产生更强烈的反应,而这个区域是大脑产生强化奖赏情感的区域。在实验初期,选择百事的受试者喝百事时,其腹侧核的活跃程度是可口可乐支持者们喝可口可乐时的 5 倍。

接下来,实验组织人员又开始测量可乐的品牌形象影响力。这一回,受试者被告知实验样本是可口可乐。

形势随即扭转了,几乎所有的受试者都表示他们更喜欢可口可乐。非但如此,连他们的大脑活动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情形,他们的大脑中区前额叶皮层也有活动。而这个区域正掌握着大脑里高水平的认知能力。百事却未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当被告知品尝样本为百事可乐时,说更喜欢百事可乐的受试者相对要少得多。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拜 MRI 所赐,品牌的竞争力得以被最直接的测量。

相隔 30 年的两次实验都证明:相比之下,可口可乐并不见得更好喝。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口味并不代表一切,在人脑这样一个精确的神经认知系统中,特殊的品牌力量操控了人的味蕾。

在消费者内心意识中,对品牌的情感偏好决定了其最后的选择。产品的好坏并不能最终决定什么,消费者内心的真实需求往往决定最终的选择。

(5)建立微弱信息搜集机制

微弱信息搜集机制,有利于我们从不同途径更细致的了解消费者。

大多数企业对微弱市场信号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收集机制,随着竞争的多元化、同质化的加剧,企业明显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各企业对目标消费者的聚焦呈现重叠化。而在信息流通日益透明化的今天,消费者心理构建的防范意识更强了,欲得到真实的信息也比以往更难了,所以众多企业决胜的终端就是在一些细微领域的竞争。

常见的信息搜集途径:

①从公司内部人员进行搜集。有时,内部员工也是消费者,所得到的信息反馈同样能接近真实的状况。

②从竞争对手的资料进行搜集。竞争对手也是在有针对性的了解目标消费者,这样能使我们更加全面的收获一些没有意识到的重要资讯。

③从出版的资料与公共文献中搜集信息。以往的资料同样对现在、未来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社会的发展同样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当时会有那样的行为,继而解释人们内心的心理变化。

(6)评察调查问卷

调研中,人为主观所设计的问卷选择项有时候并不能客观的代表消费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想法,有时就连消费者自己都无法表述内心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要有洞察力去分析、挖掘、找出并引导消费者隐藏在心中未被唤醒或连他本人都还未意识到的真实需求,这必然要求策划人员要比消费者自己还要了解消费者。

请看一个调查问卷:

①请问您的月收入是多少? A 1000 元以下 B 2000 元 C 3000 元 D 4000 元 E 5000 元以上

②请问您会选择 1000 元以上或更高档的内衣吗?(开放题) ③如果商场出现同档次的服装,更便宜您会买吗?(开放题)。

消费者的思考过程及其回答大概为:

①不想让你认为我穷,偏选个高收入, 5000 元以上,实际为 2000 元;

②身材走样了,不多花钱买点优质剪裁、修身的好衣服遮挡身材的缺陷,免得我那个男朋友又说我水桶腰什么的!这怎么能写上啊 “ 有品位 ”。

③哼!还嫌我没钱,就算买也不买你的,“不买”。

调查最终答案:

①E 5000 元。

②有品位。

③不买。

可能,你会觉得这都是消费者伪心的假话和不真实的答案,最终费时费力得到的却是对企业一无是处的废纸一筐。

有时,你不能完全责怪消费者不诚实的回答,调查公司在设计问卷中应先检视一下,是不是把自己主观的思想强加给了消费者,在有限的问卷选项中能否触及到消费者的内心深处。自我设问式的问卷无形中隐蔽了消费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果调查人员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所得到的答案会和消费者相契合,并且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企业在做市场调查研究时,应避免调研员以自己主观的思想去强加给消费者,问卷的设计也应考虑被调查者在回答时可能会遇到的非理性(会揭开消费者不愿说的真实想法——产生尴尬、不好意思、隐私)回答的问题,问卷设计中应尽量做到换位思考,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设计问题,开放题也应灵活掌控。

所以,企业不要和消费者内心对着干。在市场调查中不要低估消费者的智商,也应避免受到消费者表面所反馈信息的误导,对其判断需要营销人员具有洞察的先机。

如何洞察消费者内心深层次的需求,是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的重中之重的基础环节,也是品牌建设中与消费者重要沟通的第一步。

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多次表现出来对某个品牌有偏向性的(而非随意的)行为反应。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决策和评估)过程。品牌忠诚度的形成不完全是依赖于产品的品质、知名度、品牌联想及传播,它与消费者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靠消费者的产品使用经历。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扩大市场份额极其重要。

品牌忠诚度是品牌价值的核心。

它由五级构成:

1、 无品牌忠诚者

这一层消费者会不断更换品牌,对品牌没有认同,对价格非常敏感。哪个价格低就选哪个,许多低值易耗品,同质化行业和习惯性消费品都没有什么忠诚品牌。

2、习惯购买者

这一层消费者忠于某一品牌或某几种品牌,有固定的消费习惯和偏好,购买时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如果竞争者有明显的诱因,如价格优惠、广告宣传、独特包装,销售促进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试用。让其购买或续购某一产品,就会进行品牌转换购买其他品牌。

3、满意购买者

这一层的消费者对原有消费者的品牌已经相当满意,而且已经产生了品牌转换风险忧虑,也就是说购买另一款新的品牌,会有风险,会有效益的风险,适应上的风险等。

4、情感购买者

这一层的消费者对品牌已经有一种爱和情感,某些品牌是他们情感与心灵的依托,如一些消费者天天用中华牙膏、雕牌肥皂,一些小朋友天天喝的娃哈哈奶,可口可乐改配方招致了游行大军等等,能历久不衰,就是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朋友,生活中不可缺的用品、且不易被取代。

5、忠诚购买者

这一层是品牌忠诚的最高境界,消费者不仅对品牌产生情感,甚至引以为骄傲。如欧米茄表、宝马车、劳斯莱斯车、梦特娇服装、鳄鱼服饰、耐克鞋的购买者都持有这种心态。

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与购买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新媒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渠道,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品牌,从而对品牌产生更加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

一方面,新媒体平台提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品牌的特点和形象,从而对品牌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例如,品牌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分享品牌理念和文化,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也会影响其购买行为。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自己对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度来决定是否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如果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体验比较积极,往往会更加倾向于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反之,则可能会选择其他品牌。

因此,品牌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加强品牌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增强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体验。同时,品牌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3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