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格谈中西文化 文章

陈寅格谈中西文化 文章,第1张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再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中国人利用各种烹调技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则简单很多,他们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而更注重“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

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桌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有整体观念而西方人有个体意识。

其次,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他们认为,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因此,中国人崇尚热情,西方人注重理性。

再次,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因此中国人注重外形的美感,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

最后。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个性:情感和理智。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

中西文化在现象上的差异最本质的一点: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

在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中,中华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血缘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而西方的一切学说都始于哲学。哲学的定义即“爱智慧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都是智慧的产物。

(三)、中西文化差异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人希望对社会生活实行事先主动协调,在兼顾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个人前进的道路。无一事例不说明:整体至上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 而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是以理智为基础的。在追求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世界的资源稀缺问题上,中国大多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适应有限的资源。而西方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开发,以适应、满足人的无限欲望。

(四)、中西文化的特征比较及优劣分析

中国人这种忍耐与节欲的性格特征,缺乏对交换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虽然文化灿烂,却没有产生商品经济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几千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而在西方,私有观念根深蒂固,个人生存的满足需要人与人的相互交换,使商品经济应运而生。同时,西方人十分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的问题。

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以减少纷争;劣势在于: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觉的前提,最终要归结为个人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握,难以实施监督保障措施。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劣势在于:放任纷争。

小结: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西方人运用先进的科学征服了自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但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中国人克制自己以适应自然,但对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奋起直追。两种文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人类更幸福,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只有经过互相取长补短后,形成全新的文化体系,才能更合理的解决生存中的个体化满足问题,从而是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相处的境地。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表达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释义一: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释义二: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扩展资料: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长安亲友而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

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夜雨寄北

三光在这里相当于古诗中的意象。

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日月星辰之光,日光 月光 星光。在古人眼中此三光共天地不朽!

意象必有所托,这里所托的就是“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思想”。以此精神思想比拟于天地三光之永久光辉!

而这种精神与思想同样有所托。王国维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著述,更在于他对生命本质的反思,对人类情感的珍视。王国维先生的自由精神与独立思想也正是建立在此之上。

换言之,王国维对生命本身的反思与人类情感的慰藉,可与日月争辉!

转载的

陈寅恪《寒柳堂集》中《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一文说:“陈承祚著三国志,下笔谨严。裴世期为之注,颇采小说故事以补之,转失原书去取之意,后人多议之者。实则三国志本文往往有佛教故事,杂糅附益于其间,特迹象隐晦,不易发觉其为外国输入者耳。”

陈氏所指称者乃古今相传的曹冲称象故事和神医华佗开腹手术故事,分别见于《魏志》二十《邓哀王冲传》和二九《华佗传》。这两件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有名,现代儿童在小学语文课中都读过曹冲称象,而所有的中学生在历史课中都知道了神医华佗。陈寅恪通过详细的考证分析,认为曹冲称象出自佛经,“辗转流传至于中土,遂附会为仓舒之事,以见其智。”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有“以舟称象”条,其中提到:“陈寅恪先生…论证以舟称象乃天竺故事,流传中国,遂附会为仓舒之事。苻朗亦生于佛经大量传入之时代,上距三国及陈寿修史时皆不远,仍足以证成陈先生之说。”

至于华佗,陈氏认为,其“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自不容不信。然断肠破腹,数日即差,揆以学术进化之史迹,当时恐难臻此。其有神话色彩,似无可疑。”接下来陈氏从分析华佗名字读音入手,又举出佛经中所记载的神医奇术,佐证华佗故事与佛教传说的关系。最后,陈寅恪总结说: “总而言之,三国志曹冲华佗二传,皆有佛教故事,辗转因袭杂糅附会于其间,……夫三国志之成书,上距佛教入中土之时,犹不甚久,而印度神话传播已若是之广,社会所受之影响已若是之深,遂致以承祚之精识,犹不能别择真伪,而并笔之于书。”

然而,陈寅恪对于华佗的分析在学界似未形成共识。与陈氏并称“史学四大家”之一的吕思勉在其《读史札记》(增订本)第五四八则“手术”条中专论华佗神技,考证纷繁,称“故世容有绝精之技,而必无独擅之学”,并无一语涉及神话传说与外来文化。陈氏之说颇有孤掌难鸣之势。

陈寅恪的这篇文章发表于一九三O年六月清华学报。而更早些时候,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中说:“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如晋人荀氏作《灵鬼志》,亦记道人入笼子中事,尚云来自外国,至吴均记,乃为中国之书生。”从陈寅恪鲁迅的判断来看,汉末魏晋间正是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互相融合的关键时期,佛教借中国文化以传播,中国文化借佛教文化以扩展,这期间彼此交融,相互借鉴的事例一定不少,曹冲华佗也许就是其中较早的两个例子。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中说:“佛教来华,在于汉之中叶。佛学始盛,约在桓灵之世。”“(魏晋)玄学之发达乃中国学术自然演化之结果,佛学不但只为其助因,而且其入中国本依附于中华文化之思想以扩张其势力。大凡外国学术初来时理论尚晦,本土人士仅能作支节之比附。及其流行甚久,宗义稍明,则渐可观其汇通。此两种文化接触之常例,佛学初行中国亦然。”

佛教故事不独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西方传统文化同样缠夹不清。钱钟书《七缀集》中那篇《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其中所说的故事就同时记载在佛经和希罗多德《史记》(通译为《历史》)中,考虑到释迦牟尼与希罗多德生活的时代相当接近,《生经》讲述的又是佛陀及其弟子们的故事,所以很难判断这个故事的原始出处,钱钟书说:“佛经和古希腊史曾结下这段文字因缘,很耐玩索,也许有人指出或考订过。”(希罗多德所述故事见《历史》第二卷第121章,商务印书馆1959年6月第1版上册第161-5页。)钱氏的末一句也许多少含着一点弦外之音,似有所指,要不就是我太过神经了。

情,无不让人幸福,也无不让人伤悲。

人世间:

路遥远情难断为之心想连;

路漫漫情缠绵为之谁思念;

数年前无意间与她相结缘;

交往着快乐着我们相依恋;

此时间心相容情缘已着电;

快乐欢笑幸福与我们相伴。

数日后已转变她却不在现;

心着急我无眠思绪万屡间;

天地间为我难相思苦我愿;

事实变我难断祈求她出现;

一天天时间短度日如一年;

音讯无人没见我的心不变;

在这里望苍天保你永平安;

我愿你健康快乐幸福相伴;

让它们带去我对你的祝愿!

关于情缘的句子

1、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每一段情感的终结都会让人心痛不已。知道会痛为什么还要去伤害彼此呢?知道自己已经付出了真心那为什么不去善待呢?网络人生的情感同样需要慎重选择,把自已的情感区分开来,选择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做为网络恋人,选择一群忠心祝福自已的人做为网络朋友。

2、网络情感,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操纵每一个角色的确是真实的人,角色与角色的对话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也许会比现实中来的更真实,这种交流不参杂现实的因素,不用考虑现实中的利弊影响,这种情感谁能否认它是不真挚的呢?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聊的来,遇到性格相似、脾气相投的人很难,所谓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习惯性地对他说出自已的喜怒哀乐,开心的时候喜欢与他分享;委屈的时候喜欢他的安慰,就算他不会提供主意但期盼着他会给自已一点点面对困难的勇气。彼此相处久了便会有牵挂有思念,也会随之而来的产生一种期待,不在时,期待着彼此的出现,出现时,又会期待着彼此的关爱。

3、真真切切地爱过,也被深深地爱过。在爱能继续的时候,让我们倾尽所有的依恋和期盼,去守一份难得的情缘,学会珍惜当初的拥有;在爱结束的时候,让自己笑着挥一挥手,彼此互道祝福,然后华丽地转身,留一个优雅的背影。这样的爱,永远是无悔!

4、人都是有感情的,人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缤纷绚烂的。情感是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在情感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网络里漫游久了的人,都能够深深的体会到“网络虽虚拟,但人的感情却真实”这句话的含义。

5、网络情感,更需要呵护,需要用心去经营。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相识到相知,从兴奋到淡化,从新鲜到厌倦,任何事物都要经历的过程,这种过程都不会始终处于一种不变的状态。网络情感需要一个很好的尺度来把握,不要把网络情感看的太重而让他存在压力,也不要把网络情感看的太谈让他感觉可有可无而怀疑对方;不要象pp虫一样粘着他,这样会让他觉得累;不要怠慢他,让他时常体会到至始至终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人在关心着他;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人,但要有恋人般的关心和了解,这种情感会比好朋友再亲一点,比切切实实的恋人要远一点。

6、网络中的相识是一种缘份,网络中的爱情便成了穿越时空的爱恋。不管空间的距离有多遥远,屏幕上对面的距离永远是那么亲近。也许有人说:“上网聊天的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网友,当你和他聊得很开心的同时,他会和很多人也会聊得很好。”我觉得有一句俗语说的很好“亲情有薄厚、友情有远近”。对待每一个人的感情不会完全一致的,遇到让自已心仪的人时便会把这份情感淋漓地表达出来,在乎他的感受,关心他的生活。脑海里经常会出现他的模样,回想说过的每句话,不经意间嘴角就会出现甜甜的笑容。心里面装载着他的故事,慢慢的享受着他所带来的幸福。网络人生里的喜悦可以使人变的神采奕奕,网络里的心酸同样可以让人心痛难过,这种情感是网络之外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大师的花木情缘

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故居栽满梅花,他将画室取名为百梅书屋。齐白石很喜欢画梅花,但他很少像一般文人画家那样,以梅花寓意冷艳高洁、孤清傲寒。其画梅诗曰:齿摇不识孤山月,每对梅花汗满颜。意思说,他到老也和隐于孤山号称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不同。齐白石年轻时曾典租过一个祠堂,房屋周围种满了梅树,他称之为百梅祠。他画梅花,常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齐白石画梅,深受吴昌硕影响,多以凝重的金石笔法画枝干,点花则喜爱用浓艳的洋红。

历史学家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康乐园的旧居,被世人称为寒柳堂。陈寅恪对寒柳情有独钟,论文集名为《寒柳堂集》,诗文集为《寒柳堂诗稿》,自撰家史为《寒柳堂记梦》。经考证,陈寅恪对寒柳的情有独钟恐怕与他对明末女诗人柳如是的特殊情怀有关。柳如是维护民族文化精神的思想行为与陈寅恪一贯强调的文化应当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的观念相吻合,使得他与柳如是这个如花真侠客成为穿越时空的知己。胡守为先生认为这正是陈寅恪穷十年之力写成绝著《柳如是别传》的文化动因。陈氏曾自嘲云:留命任教加白眼,著书唯剩颂红妆。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这首词得到陈氏厚赞,被其称为明末最佳词作。可以说,寒柳正是柳如是的化身和写照。

哲学家冯友兰的住所院子里有三棵松树,他晚年把自己毕生的著作命名为《三松堂全集》。冯友兰解释过得名的缘由: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这三棵树与冯先生朝夕相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以看作其最终人格的象征。

梁实秋爱草、爱花、爱枫树,因此其《雅舍遗珠》中有《哀枫树》《山杜鹃》等篇。他在《哀枫树》中深情地说:枫树在我们需要阴凉的时候,给我们遮阳。到了冬天我们需要温暖的时候,它又迅速地脱卸那一身的浓密大叶,只剩下干枝光杆在半空寒风中张牙舞爪。它好知趣,它好可人!

红学家俞平伯初入北平时,因院内有一株古槐,遂以古槐书屋为斋名。他还以书屋的名义写了三本书:《古槐记梦》《古槐书屋词》《槐屋梦录》。每每有人问起槐树的事,俞先生就闭目凝神,半晌答曰:此树比这宅子都老,早已阅尽世上沧桑。此地此景已经成为他北平生活的烙印之一了。

诗人胡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北京,曾在自己院里栽种了四棵树:一棵梨树,一棵桃树,一棵白杏,一棵紫丁香。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四树斋,以后在所有文章的结尾都署名四树斋胡风。谁知道这正是一语成谶。他感慨万分地说:什么四树斋,我是在四面树敌啊!

北京的茅盾故居中有两棵高耸入云的大杨树,可以与作家的名篇《白杨礼赞》互相呼应,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景观和标志。茅盾还题诗云: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努力工作句子:惜光阴百日犹短

1、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2、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3、艰苦奋斗不仅是历史上的成功宝典,更是现在成功的指引灯。

4、十几年的奋斗,给了我崭新的生活;十几年的奋斗,给了我冲向顶峰的动力。正如富强的中国一样,我,与许多不计辛劳的人,一起跨入梦想的殿堂。

5、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过去的懒惰,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

6、员工是公司雇来的,却是为直接汇报的老板工作的。

7、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

8、生活的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

9、一般都认为幸福存在于闲暇。不管怎么说,我们为争取闲暇而工作,为生活在和平环境而战争。

10、别带着情绪工作,没有人会可怜你,反而令人生厌。

11、成功,这是至高无尚;振奋与喜悦;勤劳与汗水的代名词,有多少人为它而不断奋斗,有多少人为它而不断成长,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2、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

13、奋斗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4、自我控制应当成为生活的基调。美好生活是由理性来指导的,并且紧紧抓住崇高的理想。

15、对待平凡的工作要用不平凡的态度去面对。

16、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17、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18、如果你不努力向上司学习,就虚掷了升迁及更好的工作机会。哲学家从犯错的人身上找出人类所犯的错误。

19、一个人要么掌握很好的专业技能,要么掌握在生活中无孔不入的本领。这两者都是生财之道。

20、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

2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22、努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一个人都曾会为了一件事付出过很大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收获了喜悦与幸福。我也不例外,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关于做一道数学题的事。

23、人生需要不停地奋斗。一个不懂得奋斗的人,注定成不了大事,过着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犹如失去的了灵魂后仅存的空空如也的躯壳,机械地重复着每天的生活,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为了不碌碌终生,我们需要奋斗终生。

24、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出空间。

25、如果一个人说不是钱的问题,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26、搞科学工作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行不通的。

27、运气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

2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29、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30、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31、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先有根茎,再有枝叶,尔后花实,好好劳动,不要想太多,那样只会使人胆小懒惰,因为不实践,甚至不接触社会,难道你是野人?

32、当你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当你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

33、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34、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午是评议,人生之夜是祈祷。

35、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36、大方一点,不会就学大方一点,再不就装大方一点。

37、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的心作怪,这会令你思考发生短路。如果你不是步步踏实,就容易掉入不切实际的赌注。

38、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39、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40、梦好漫长,在梦里似乎没有任何感觉,一切都似幻似真,阳光也若隐若现。没有了目标,梦就俞加真实,便不去想什么时候会醒来。

41、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美好。

42、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人生坎坷不平才有价值。有赢就有输,有成就有败,有得就有失;要成就必须去承担,要光明必须接受黑暗,要事业必须去付出。

43、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44、当你意识到是你决定了自己的未来时,你就能更充分地体验人生。当你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失败或胆怯归罪于他人,你就会为未来的圆满人生打下了基础。

45、你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来理解你的工作,也不能因为努力没被肯定而失去工作热情,因为生活需要工作。

46、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47、不要以为你的努力可以一劳永逸,权当做你始终一无所有,将原杯中的残留倒掉,以一种空杯的心态接收新的事物,思想观念总是需要不断更新的。

48、人有了信念和追求就能忍受一切艰苦,适应一切环境。

49、绿叶丝毫不嫉妒花朵,而且为花朵的美丽勤垦地工作着。

50、任何的工作本身都是没有未来的,工作的未来掌握在工作者自己的手中。

51、击败不等于击倒,跌倒了,爬起来,想一想,为什么跌倒了,然后继续努力,把让自己跌倒的石头搬掉或绕过去,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52、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53、三十年星移斗转,似正在倏忽之间,万万人斗争不息,今昔沧桑剧变。

5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5、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5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57、我把奋斗当作珍宝,我在奋斗的微小的快乐中收集我的宝藏,最后,我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58、为了把明天的工作做好,我们必须把今天的工作先做好了,不要给明天的工作找麻烦。

59、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60、只有没出息的思想,没有没出息的工作。

61、欲看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62、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

63、世界不会因为所知给你勋章,而会因你的善行而给你荣耀。善行不需要言语的粉饰。

64、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

65、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66、假如你希看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顾问。

67、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68、成为真正的领导者之前不可或缺的一项经验就是失败。

69、奋斗之路不可能都是坦途,它的上面有时布满了荆棘。

70、永远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是在你难过的时候,说不定哪一天有人会因为你的笑容面爱上你。

71、每一位人想要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必须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才行,就像蝉一样努力奋斗一生而成功,像海伦凯勒一样身残志坚而成功,像史泰龙一样面对多次失败永不放弃而成功!

7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73、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74、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75、运气永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

76、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77、不应该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句子大全/,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

78、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79、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80、你经历的所有的困苦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要承担重任的先兆。

81、为了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8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83、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84、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85、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86、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87、在任何时候都可做的事情,总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做的事情。

88、聪明的人依靠自己的工作,愚蠢的人依靠自己的希望。

89、惜光阴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

90、只要你有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91、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92、因为有悔,所以披星戴月;因为有梦,所以奋不顾身。

9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长生殿》中,李杨情爱“至情”的书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刻意设计情节关目,呈现理想化的爱情。

二、在书写李杨之间不断深化与升华的情爱过程中,重置历史人物形象。

这种“至情”核心,主要表现在三处:

第一,《长生殿》中,杨玉环是因钦命与李隆基结合的,与李隆基并非一见钟情,剧本一开场第二出《定情》就直接塑造了多情的李隆基以赠受钗钿将二人的关系确定下来,反复吟唱“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不铺叙爱情的曲折,直接把圆满团圆的结局展示给观众,看似缺少了情感期待的空间,实则为后来书写李杨之间不断升华的情爱奠定基础,也突破了常规帝王情感世界的理性刻画。

第二,在书写李杨之间不断深化与升华的爱情过程中,以俗常的情爱必有的嫉妒和分离来刻画人物的至情追求。

第三,化用织女牛郎故事作合李杨的天上之情,彰显至情的爱情结局。

        写李杨天上人间离别相思之情的,以《长恨歌》为早。如陈寅恪所言:“畅述人天生死形魂离合之关系,似以《长恨歌》及《传》为创始。”

        李杨情爱蕴涵的精神内质,较之与前代写同一故事的文学作品明显不同为:剧中对“情”这一全剧的核心作了充分的描写和反复的渲染,并把故事的结局,写成一方虽死,尤抱痴情,一方虽生,而痛不欲生,共守前盟,因此感动天地鬼神,得以共生仙宫,永久团员。虽然“情”本是杨、李故事的中心,但《长生殿》的写法,却有把“情”从故事中抽象出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生死的力量来歌颂的。正如剧本开场曲写道:“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即点明这一主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0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