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敕勒歌 表达作者什么情感,第1张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 ,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散文《夏日草原》就诠释了席慕蓉对草原的认识和感情作为诗人和画家,席慕蓉描绘出一幅天堂般的迷人画轴,从视觉上的舒展、云影与天光、难以形容的芳香、天堂般的美景、清澈的溪流等五个方面,展现了蒙古的草原如诗如梦的迷人景象:草原平坦开阔,一望无际,又“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它的曲线美“总会引诱你想稍微快走几步”,好发现前方新的美丽风景;草原上依序飞过的云朵,使草原忽而金光闪闪,忽而凉风习习,“人好像走在梦里”;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所发出来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困顿”;夏日的草原,旷野无人,阳光静好,青草繁茂,风声轻柔,鹰雕低飞,蚱蜢、草虫在弹跳和鸣叫,这一切给人置身天堂的感觉;草原上的小河流蜿蜒伸展,清凉澄澈,河中长长的水草轻轻摆荡,让人想起几千年来游牧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

席慕蓉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从平视、仰视、俯视等观察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描写了蒙古草原的迷人景象,令人心驰神往但她的感情显然不仅仅在于对草原的热爱和向往文章两次出现“我的祖先”,可见席慕蓉的胸中更激荡着对祖先的怀想和对家乡的热爱席慕蓉的这种原乡情结,是她的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

敕勒歌诗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扩展资料: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

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些游牧民族,都对狼有着深深的敬畏和崇拜。这些民族把狼作为他们本民族的图腾,对于狼的崇拜也深深影响了这些游牧民族人民的行事风格、情感思想。“狼图腾”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草原民族的精神,甚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历史上曾经所向披靡地攻占了其他王朝的民族如蒙古族、西哥特人、鲜卑族、满族等,均为游牧民族。在蛮荒的草原,对于生活在野外的原始人类来说,攻击性强的狼绝对是非常可怕的动物。它们往往集合成群,无论捕食还是对付侵犯之敌,都 协同搏斗,凶猛而富有灵性。人们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就是 狼图腾崇拜的开始。狼是十分有智慧的动物,它们顽强、团结、忠诚、执着、有耐力、勇于拼搏,这些优点都促使草原民族去学习和崇拜它。另外,有 些民族认为狼是他们的祖先,可以保护他们并使他们获得超凡的力量,所 以他们敬重并崇拜狼。如《汉史》记载,古代突厥系民族高车族认为他们是一个美丽的匈奴公主和一匹狼的后代。

在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结构中,华夏区域农耕民族的礼仪文化相对发达,并由衍化出相应的礼仪和等级伦理序列。而北方游牧民族一直信仰原始宗教,祭祀文化并不发达,也就难以产生跟农耕社会旗鼓相当的文化资源,以及促进族群认同和国家构建的强大的精神纽带。

北方少数民族

农耕社会“尊老”的价值取向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技术和经验居于主导地位,而老人无疑是知识与经验的载体,由于老人在农业生产中掌握丰富的生产经验,代代相传,尊重老人自然就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礼记·乡饮酒义》:“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通过礼仪等级序列的形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充分肯定老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完全按着岁齿来规定尊崇之程度,这是农耕社会的一个显著特色。

尊老是农耕社会的显著特色

在《左传》中,许多老人都是作为智者的身份出现,作者将尊老的传统凝结于史实之中,并以此表达华夏这一价值的合理性。周代礼仪方方面面都照顾老人,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保护老人的地位,“周人贵亲而尚齿”,不但强调族内孝悌,也强调族外尊老。尊老是礼仪文化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耕社会的主流婚姻制度也受到过“郑卫风*”的动摇

在婚姻制度上,农耕社会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为了确定继承人而设立的,可以保证嫡长子继承制度得以顺利进行,从而避免王朝更迭时继承权上发生的动乱和冲突,确保政权的稳定性。

在春秋时期,婚姻关系出现了保守与开放并行的格局,一方面人们遵守礼制,严守贞操,另一方面也有着相当自由的空间。《诗经》中记载了大量婚姻自由、男女私奔的情节,说明在下层社会流行自由恋爱之风,相对于贵族婚姻的政治联合,平民的婚恋主要还是建立在两情相悦的情感基础之上。

《诗经》中记载了大量古代男女的爱情故事

东周以后,出现了父亲去世以后,儿子娶生母之外的父亲妻妾的情况,贵族旁系不同辈分的男女也有侄子辈娶婶母辈的。但这种情况在周礼传统盛行的华夏地区并不具有合法性,也不是十分常见。主要在晋、卫、郑、齐、楚这些深受蛮夷之风浸*的地区流行,古人有郑卫之风*的说法。晋人同戎狄社会联系亲密,楚人在南方长期不被认为是华夏族群。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男女礼教上也就不是那么严谨。

武则天也算是李治的后母

娶后母、寡嫂是游牧民族的婚姻制度

在游牧民族中这种事情就很普遍,甚至被定为制度。他们把这种“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称做是“转房婚”,跟“贱老”一样是一种争取族群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当年王昭君就嫁给了匈奴王父子三人。解忧公主嫁了乌孙国的兄弟两代国王。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绯闻也是基于满族也有族内转婚的传统。

王昭君嫁给了匈奴王父子三人

“转房婚”可以使得妇女和小孩在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下获得保护,维持家族利益,包括人丁和财产。这种婚姻制度是游牧民族面对残酷的自然挑战时的合理选择。在游牧社会中,妇女的生育能力就是社会中最珍稀的资源。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里妇女生育的成活率比较低,如果让育龄妇女守寡,就是对整个部族生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人口对于部族的兴衰意义重大,不管是娶后母还是娶寡嫂,都是在家族血缘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人口,为的是维持家族的稳定,是游牧民族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社会价值和道德的自然选择。

水草丰盛、牛羊肥壮、其乐融融的景象。

南北朝·佚名《敕勒歌》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话释义: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写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见录于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一般认为是敕勒人创作的民歌。它产生的时期为5世纪中后期。

在史书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寿撰的《北史》卷六《齐本纪》:公元546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

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谁,各界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认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1关于文明的诗句大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关于文明的诗句

九歌 礼魂 屈原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奉和皇帝上( 一作丘 ) 陈子昂

大君忘自( 一作物 )我。

应( 一作膺 )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

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

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

东堂会百神。

云陛旗常满。

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

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

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

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

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

歌舞颂维新。

君子行 齐己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

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饲蠹骸,俦匚煜氯伲,耻必为天下耻。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

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3关于“文明”的诗句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

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为人结白皙,

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

4游牧文明有哪些特点

游牧文明的特点在于动。因为变动性大,不利于手写文字的产生,文化的积累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无法形成如农耕文明那样发达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组织,在话语权上始终无法胜过农耕文明,因此留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落后和应改造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游牧文明始终存在着一种活性因素,它遵循着自然规律,热爱自然、感恩自然,拥有与自然相近的豪爽而开放的性格。蒙古有句谚语“被牲畜采食过的土丘还会绿起来,牲畜的白骨不久被扔到那里。”就用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了牧民对牧草枯荣,牲畜的生死等自然循环、生物再生原理的深刻理解,并且认为“凡有生之物皆无常也。”无常,包含变化、运动之意。当《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格言,随着农耕文明的生根和发展越来越严密而消逝时,游牧文明中这种活性因素却始终张扬着,并且和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性格结合起来,成为保持草原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文化因素。

蒙古族的民间诗歌中,有这样两句诗:“牧人爱宇宙/宇宙赐给我们幸福,牧人保护宇宙/苍天交给我们的任务。”而《十三首阿尔泰之歌》中也有“吉祥安康的阿尔泰山啊/所有宝物、资源供牧人享用,辽阔无边的美丽壮观/富饶的阿尔泰山啊/牧人永远保护您安康。”的诗句。如此直白地表述人们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的话语,在农耕文明中是绝难找到的。即便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最倾向于天的道家,也不能如此自觉而清晰地表达出人应当保护自然的观念。这还是在农耕文明的惰性因素没有完全强化,原始采集狩猎文明遗留的及与游牧文明交互影响而存在的活性因素仍旧占有一席之地的先秦时期。秦汉之后,随着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定胜天的观念和消极企求神灵保佑的世俗观念逐渐盛行,明确提出要保护自然的声音,除了宗教的影响外几乎就不再能够听见。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蒙哥于1251年登上蒙古大汗宝座时,在发布的登基诏书中说:“要让有羽毛的或四条腿的,水里游的或草原上生活的各种禽兽免受猎人的箭和套锁的威胁,自由自在地飞翔或遨游;要让大地不为桩子和马蹄的敲打所骚扰,流水不为肮脏不洁之物所玷污。” 这样的言辞,中原农耕文明中,哪一个帝王能够说得出来?难怪有学者慨叹,西方文明的血统来自于游牧文明,只有游牧文明的活力,才能发展出对自由的强烈追求。

而游牧文明的习俗同样表现出相当强的生态保护意识。“极为了解土壤荒芜结果的蒙古人,为保全牧场付出很多心血。例如怕秋季野火烧毁牧场而警戒,不耕土地或挖坑穴,……结果确实是避免了牧场的荒芜化。” 不仅如此,丧葬文化中也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点,重生轻葬。他们或野葬,将死者装入白布口袋,或白布、土布缠裹全身,载于牛车,送至荒野,任狐狼、野鸟啄食;或火葬,即以火焚尸。将死者驱车适野,置于空地上,覆以干树枝干草,点火焚之。烧尽后,将白骨碎块抛撒四方;或土葬,尤其古代蒙古贵族行深葬。

《黑鞑事略》亦云:“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无论野葬、火葬、土葬,均不修坟冢,“使生从土中来,死亦归土中去”,完整地实践着自然循环、生物再生的生态学原理的领悟。

5关于文明的古诗句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扩展资料: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体裁范围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格律特征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参考资料:

古诗-

6求2首关于蒙古族民风民俗的古诗

蒙古民族对马的特殊感情是其他民族无法理解和比拟的,史诗《江格尔》中的人与马的情感、战马的人格化,表现出了蒙古人对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新疆蒙古族的“江格尔齐”说唱《江格尔》时,刻画、描绘最多的是马的形象。例如对英雄江格尔的坐骑“神马阿兰扎拉”的介绍,对洪格尔的铁青马、阿拉坦策吉的大红马、萨布尔德栗色马的描述中,都有真诚的赞美,表现出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文化。如对“阿兰扎拉神马”听觉形象的描述:

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快,

像火花似的闪耀,

气势磅礴。

像万马奔腾,

像万牛怒吼。

让那公牛和大象吓得心惊胆战。

人们一看那漫天的红尘,

就知道是阿兰扎尔神驹来临。

对洪格尔铁青马听觉形象的描述:

铁青马听了洪格尔的话语,

放开四蹄疾驰如飞。

两条前腿一跳,

跳过三座高山。

两条后腿一蹿,

蹿过无数的丘陵和平原。

对阿拉坦策吉大红马的听觉形象的描述:

在魔王的国土上,

这骏马是驰名的千里驹,

它的毛色如火炭。

四腿脚间,

臀肉滚圆。

蒙古地区普遍传唱的一首《蒙古马之歌》,生动地讴歌马与人的关系以及战马在战场上如何保护受伤的主人的情景。歌中唱到:

护着受伤的主人,不让敌人靠近;

望着牺牲的主人,两眼泪雨倾盆。

仁慈的蒙古马呦,英雄的蒙古马呦。

7游牧民族的中国的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恰恰是因为游牧文明与北方草原的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谱写了一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历史上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一度在中原建立了政权,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涤荡,他们一部分西迁、一部分在历史中消亡,一部分融合入其他民族,一部分仍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 匈奴部分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族消灭,剩余一部分南下到河套地区,成为羌胡,另一部分西逃往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羯,匈奴的一部分,公元4世纪灭绝。

东胡部分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乌桓被曹魏消灭,鲜卑拓跋部入主中原建立北朝,其余部分演化为吐谷浑和柔然;柔然建立汗国,后被突厥击败,主体向西迁移,在东欧形成阿瓦尔人,余下的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契丹建立辽国,其后被女真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建立西辽,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蒙古建立了辽阔的帝国,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其主体一直生存至今,即现代的蒙古族。突厥部分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曾归柔然统领,后灭亡了柔然,建立了大帝国。

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肃慎部分原称肃慎(商、周时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先秦肃慎之后,在汉魏为挹娄, 北朝时是勿吉,隋唐为靺鞨,建立过渤海国,其后女真和满族皆出于此后为女真、满洲,在融合相当数量的辽东汉族和蒙古族后,现代满族形成。羌藏部分羌,一直生存到今天;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唐朝初年吞并了羊同和孙波两部形成吐蕃国;党项,羌族的一部分,宋朝时在西北建西夏王国,后被蒙古人灭亡; 氐,古人常氐羌合称,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

五胡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成汉等政权,南北朝以后逐渐消失。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

之后回鹘汗国与唐帝国关系良好。回鹘国内衰败后,向四周迁移,曾在宋朝时于甘肃新疆一带建立黄头回纥部落以及高昌王国,后来分别归降西夏和西辽,在与南疆的土著居民融合后,形成今天的维吾尔族。

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各个民族在矛盾中不断地了解、在矛盾中不断融合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王朝——秦帝国。

秦帝国的疆域内涵盖了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只是蒙恬将军曾击匈奴以收复河套平原。公元前202年刘邦推翻秦帝国建立西汉王朝。

自从西汉立国开始,崛起于北方的匈奴就凭借它的军事优势,不断对中原施加军事侵略与政治压力。公元前200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率四十万骑兵把出兵抵御匈奴入侵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包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刘邦被迫采纳臣下的建议,对匈奴采取了妥协政策,听从陈平计谋贿赂单于阏氏得以脱险。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这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与中原汉族政权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对峙,事实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在匈奴一方。

汉帝国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汉高祖、文帝、景帝执政的六七十年间一直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每年送去大批财物,但始终无法满足匈奴无止境的的贪婪欲望。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执政。

汉帝国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空前强大,汉武帝为了宣扬汉民族的威力,解除匈奴对汉的威胁,摆脱匈奴贪得无厌的敲诈勒索,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战争,通过一系列战役给匈奴以致命打击,将其驱逐到大漠以北,从此 “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公元207年,东汉丞相曹操北破乌桓,将东胡各少数民族迁徙到河北地区;公元216年,又将北方降汉的匈奴安置在并州,分五部加以统治。

这对促进民族融合,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虽然匈奴作为国外敌对势力被汉帝国驱逐了,但这些降汉的匈奴部族仍保留着凶悍好斗、残忍嗜血等游牧民族的天性,他们学会了汉人的政治、军事韬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冶炼技术。

曹操的这些举措为日后北方游牧民族彻底灭亡中原汉族政权埋下了隐患。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又黑暗的王朝。士族统治集团既腐朽不堪,又激烈争权夺利,爆发了影响巨大的“八王之乱”,国力空前衰败。

由于中原战乱,汉族居民大量流徙江南,中原汉胡势力的分布和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匈奴见有机可乘,开始策划“兴邦复业”,起兵反晋。公元316年,匈奴军夺取长安,西晋灭亡,撤退到长江以南的西晋贵族建立了东晋政权。

北方民族在中原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前赵(匈奴304-318) 后赵(羯319-350) 前秦(氐351-394)前燕(鲜卑337-370) 后燕(鲜卑38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58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