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佛法化解婚姻的不顺利及实列

如何用佛法化解婚姻的不顺利及实列,第1张

佛教认为有缘就一起过 无缘就分开 都是很正常的!有这个缘分就两个人过 没有就一个人活 无所谓的·

一切因缘生 万般不由人 一般的事情都是早就定好的了

缘分有早晚 婚姻也是有长短 也不必如此 执着起心!一切自然而然为好吧!

外部世界是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来接触和感受外界刺激,然后在我们内心分别以色、受、想、行、识的五种蕴集的集合而生起综合判断,也就产生了七情六欲。所谓的情绪和心态,就是外界事物在内心的各种感受。这种感受是种种认知、判断、联想、心理和身体行为的一系列过程,就是说,对外界的喜爱、分别、执取,影响产生心中的爱和欲望,因为欲望而引出各种行为反应,从而使心理产生变化的情绪。

在佛法中,爱,是缘于自我的和欲望的贪和占有,由于得到或者得不到,从而产生痴迷、嗔恨等心理状态。无论所爱的对象是男还是女,终究仍是这样的规律。

所以倒推的话:烦恼是因为各种得与失的占有欲望;欲望是因为爱的过度,失去自我的心理控制,无论是人是物;而爱,是来源各种心理感觉和眼耳鼻舌身的感官功能对外界的认知,最后在心中集合成不同的意识,对这些意识产生喜乐忧伤种种感受;而所有心理与身体器官的功能缘于各种判断构成的行为驱动,而这种驱动的根源就是错误的判断和思维,即无明。

也就是佛法所说“无明是行(行为意愿)的根源,行是识(意识驱动)的根源,识是认识名色(世界)的根源,名色是由于六入(指身体与心理的感受器官),六入产生触(接触),触产生感受,受生起爱,爱产生占有索取,取的行为产生种种有(行为后果),有构成生老病死等等苦(苦恼、烦恼),而苦恼烦恼又成为无明的因,继续一个轮回。

所以佛法并不是让我们忘记感情,而是让我们知道怎样理解感情。爱不是错,执迷于得失、欲望的种种烦恼而不知道中道行事,则是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理解爱,无论爱的对象是谁,都需要由自己来掌握好尺度。由爱导致的占有欲望才会产生烦恼。

问世间情为何物-蒋扬钦哲仁波切开示

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谓的爱,除了爱情之外当然也包括亲情。

曾有人告诉我一个发生在巴黎的真实故事。一个年轻的高中女孩从小乖巧听话,是父母师长心中的好孩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她认识了一位男孩,这男孩自幼失去父母,从小在缺乏爱和关怀的环境下长大。他脾气火爆到处惹事生非,个性冲动的他,在学校里常因小事就对同学暴力相向,最后终於被学校开除。

女孩与他相恋之后,逐渐受他影响而与父母渐行渐远。男孩则因为逞凶斗狠的个性使得他无法谋得一份固定的工作,於是他想离开法国到国外重新开始新的人生。为了筹措旅费,男孩说服女孩以出卖肉体的方式赚钱,等存够钱二人一起出国重新开始。女孩被说服了,心想:只要二人能永远在一起,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女孩开始她的皮肉生涯,当她赚足旅费交给男友时,男孩却只买了自己的机票远走高飞。他告诉女孩,他已无法和她肮脏的身体相处。

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时有所闻的背叛故事。假设这个故事的发展是:二人一起出国开创新生活,而男孩却在他国另结新欢。这个为了爱可以抛弃父母、出卖肉体的女孩,为爱牺牲一切,当她知道男孩移情别恋时会有什么反应?如果这份爱是建立在贪着和占有的薄弱基础之上,那女孩的反应就会是勃然大怒而非诚心祝福。这也表示她所做的牺牲是为自己的贪念而非对方的快乐。这个结论很残忍,却是不争的事实。

男女相恋时海誓山盟,爱到至深至切时甚至可以为对方牺牲生命。我们一般认为的爱情定义就是希望对方能快乐,奇怪的是:当其中一人另有新欢时,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诚心献上祝福,而是不计一切代价想拆散对方挽回颓势。如果为了爱一个人连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不要时,当对方找到另一个可以给他更多快乐的人,我们为什么要生气、愤怒,甚至不惜两败俱伤呢?这样说并不是要给负心的人藉口,而是希望大家能真切反省自己口口声声说的「爱」是什么?

热恋中的男女总希望二人能永远不分开,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对方绑在身边,只要一分开就感到痛苦,会用尽各种方法追踪对方的行动。虽然嘴上说是关心,其实不过是为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望,当贪念愈来愈多、多到无法满足时,我们就会因为达不到而产生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爱一个人愈深,痛苦也愈深的道理。

贪着就像是一种迷幻药,常有美丽的外表作装饰,当我们被以爱做掩护的贪着缠上时,就堕入五里雾中无法看清事实。热恋中的人很难用理智去分析眼前的这个人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眼里看到的尽是对方优点,因为分不清爱和贪着的界限,一心一意只想让对方完全属於自己,而结婚似乎就是满足这念头的唯一方法。婚后占有对方的贪念减少、激情慢慢消失,这时才会用理智看待生活,婚前对方的优点在此时完全消失不见,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抱怨对方与婚前判若两人。其实眼前的人并没改变,只不过当初并没有静下心来用理智判断而已。当生活中充斥着不满与抱怨,当初爱得你死我活的两人,最后可能落到对簿公堂终至分道扬镳的结局。

自己是个出家人,不曾品尝过爱情,但我也曾检视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爱和贪着之间的差别。记得到印度求学不久,我至亲的外婆过世。外婆以高寿往生,遗容安详,就佛法的观点,我应该为外婆的重生而感到开心。因为从许多迹象来看,外婆应该会转生到一个好的来世。在生前年迈的外婆不能自由行走,耳不聪目不明,身体就像穿了八十多年的旧衣,在生活上带给她极大的不便。而今她终於可以换上新衣,而我不但没有给她祝福却伤心不已。

后来我冷静下来看外婆的辞世,才发现我伤心是因为我再也不能享有外婆的关爱,我的痛苦完全是出於贪着那份关爱而产生,失去和外婆相处的种种,让我感到难过。当我分清楚自己伤心的原因时,我的悲痛很快地释放了。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爱情,不需要有爱的对象。人在这世界上必须有爱的对象,因为这是支持我们生存的力量,而是应视「爱」为一种尊重。也就是与某人相处时,所带来的种种美好回忆是来自於两人和谐的结果,所以快乐的一半功劳应归功於对方,加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快乐,所以尊重他人的立场是非常合理的。

与任何人相处时,如果对方脸上充满了愤恨或内心闷闷不乐,我们也无法自在地享受欢乐,他方与自方的安乐是一体两面的,所谓的「爱」或是「希望他人快乐」的理念,实在是具体的理由,况且获得最大利益的是自己。

内心充满真爱的人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以我而言,我爱的对象是这世上无量无边的众生,是我以外的每一个人,因为要让别人得到快乐,我必须更努力,这对象是支持我生存和努力的方向。

如果希望伴侣成为支持你的力量,理智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冷静地分辨爱和贪着之间的差异,观察对方是否真正值得信赖。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贪着的冲动超越理智,就无法看到对方的缺点,即使知道缺点,也可能因为过分执着而给予美丽的藉口,这往往是未来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观察到对方的缺点,而这个缺点是可以接受的,这种透过了解而产生的关系,将是未来稳定生活的力量,日后就不会因贪着、无法满足而痛苦了。

你要知道“四大皆空”是告诉我们宇宙万法的组成,由“地水火风”四种物质构成的,知道了就要明白一切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这就是无常法。

要说起来,佛法对世间情的看法的话,其实是没有看法,只有了知,谈不上看法。毕竟佛法的智慧就是为了破除世间的烦恼的一种智慧。

像这样的问题 我劝你还是先在家自己看看佛经和一些开示以后,实在不懂再来问。那样你会有更深的体会的。佛法说多了没用,还是看你的行持了。

阿弥陀佛!

对世间名言安立的法相,我们在了知的同时,也要随缘去度化有烦恼的众生,佛法讲的其实就是“如何断除内心的烦恼,并且帮助别人断除”佛菩萨是“自觉觉他”不但要令自己内心的到解脱,还要令别人解脱。

十二因缘,空观方面的佛经都可以。

宗萨蒋扬仁波切的《正见》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也挺合适的,我当初就是靠这两本走出失恋的。会觉得受伤基本是因为对方主动离开,怀疑自己不够好,我执作祟觉得受伤,可能还夹杂着对对方某些特质的贪恋(有这种可以辅助白骨观不净观和因缘观);还很多是因为觉得过去明明很美好,为什么对方不珍惜为什么不能停留在美好时刻。有这种疑惑痛苦,是因为无法认识到一切都是在变化的,所深刻执着的我相人相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简单说这就是因为愚痴造成的痛苦,世间没几个人能认识到诸相非相,所以世间人的幸福非常易碎,痛苦无数。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妙色王求法偈》

问题一:佛教开示是什么意思 对于佛教义理,如理如法宣讲、答疑解惑的过程,叫做开示。

问题二:佛教开示是什么意思 开示:佛门中,高僧大德为弟子及信众说法,称为开示。开示是对后学的起发式教育。

问题三:佛家开示是什么意思 公开讲解・・・・

问题四:佛开示是什么意思 佛开示是指,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令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趋佛证道,证佛菩提。

问题五:上部座佛教开示前念得礼敬佛陀的是什么意思 上座部把佛陀当成是一位大禅修者,所以礼敬佛陀的意思是表示对佛陀的尊重,纯粹是很感恩的意思。

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系统下,大乘佛法里把礼敬佛陀当成一种修法,观想佛陀放光等等,是为了得到佛的智慧加持。

这个地方,上座部和北传佛教是不一样的。

愿吉祥如意,准提心脉善嘉幢合十。

问题六:佛教讲的冤亲债主 冤亲什么意思?债主又是什么意思? 30分 佛教讲的“冤亲债主”是指宿世以来与我们结下恩、怨、亲、情等因缘以及形成了这四种关系的众生。

冤亲:包含了怨家和亲友两个方面。分为抱怨和报恩两种关系。

债主:是指施予众生或拖欠众生所形成的关系名词。分为讨债和还债两种关系。

“冤亲债主”又名“怨亲债主”。从修行阶段,俗谛来讲,有冤亲债主。从圣义谛,了义来讲,实无怨亲之分。冤亲债主狭义是指未投胎者的无形众生,广义上包括现实中的一切亲人等。

冤亲债主的化解方法如下:

1、吃素戒杀并回向冤亲债主 吃素是断杀戒杀的开始,从此不再制造新的冤亲债主,避免各种疾病灾难蔓延,建立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

2、诵经消业并回向冤亲债主:每天念诵《地藏经》或《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回向给读诵者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在佛力的加持下,使之得到超拔,业障逐渐消除,身心、家庭、事业等相应得到改善。

3、忏悔解怨并回向冤亲债主:真诚忏悔,在佛前顶礼,真诚祈请佛菩萨慈悲加持,至诚忏悔过去所造罪业、发愿断恶行善,从心中消除罪障。

4、放生还债并回向冤亲债主:放生就是还债,还累生累世以来无数的杀债,还杀债最快的方法就是放生。人类遭受疾病、各种灾难、诸多不顺大多都是杀业所致。放生可以培养慈悲心,彻底断掉杀生习气。

5、行善劝善杨善并回向冤亲债主:每日起心动念要为别人着想,起一善念,这是心行一善。每日言谈举止中说一句有益的好话,这是口行一善。每日身体力行中,做一件有益别人、有益社会的事,无论大小,这是身行一善。日积月累,身口意逐渐趋于纯善,这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根福德因缘资粮。

6、念佛修佛成佛并回向冤亲债主:修行的目的是成佛。在每天的生活中,心想佛、耳听佛、口念佛,甚至将佛号带进呼吸中,以此断妄念,得定慧,早日蒙西方三圣接引成佛。

7、行善、孝顺自己的父母,热爱国家 :在你行善的同时,也能够影响到身边的亲朋好友。把爱的种子传播出去,让善的种子遍地开花结果。

8、劝善、助印经书并回向冤亲债主。

问题七:佛教真修是什么意思 真修,就是不是只在理论上讨论,或者了解,而是真正按佛所讲的道理去实践。

比如因果律,是真是假是讨论不出个结论的。只有实践,学雷锋三年五载,看是不是自己的心量会发生变化,是不是自己的周围环境以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大不一样?或者放生三五年试试,看看自己是否命运发生改变?这就是真学真修。

又如念佛,或者参禅打坐,或者诵经持咒,真正按要求去做个三年五载,看看是不是有效?这就是真修。

问题八:佛教所说的冤亲债主指的是什么意思 冤亲债主又名 怨亲债主 一词在《大般涅经》中出现,这个词是密藏,故不外显。佛陀开示的是四种微妙关系。那就是讨债,还债,怨家,亲友。

债主就是债主,和现在的词义相同。 泛指,施予众生或拖欠众生,所形成的关系名词。分为两种关系,讨债和还债的关系。

怨亲则包含了怨家和亲友两个方面。综述佛说,怨、亲、债主是指宿世以来与我们结下恩、怨、亲、情等因缘以及形成了讨债与还债,亲与冤(怨)这四种关系的众生。

现在用这个词,侧重于指与某人有讨债与怨仇的关系的众生。

问题九:佛教所指的“如”是什么意思 如果只是一个字“如”那么多半是指真如

所谓“如之一字,众妙之门”

又云:无非一个如字。

这里的如,都是指真如而言。

当然,佛教词语很多,具体你要结合上下文

就譬如我问你,中文里的果是什么意思。?

但是果,可以是如果,可以果实,可以是果然,可以果断,每一个果都不一样。

你要上下文结合。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现代人似乎更喜欢笼统地提“七情六欲”,而不把七情六欲作具体的区分。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就叫“七情六欲”,歌词记不太清楚了,但有几句印象很深,说什么“醉了吧反正清醒更断肠”,“陪你走过一段七情六欲全都品尝/爱你的苦不要你扛泪不要你挡/七情六欲打翻/笑着哭哭着笑去想你的模样;……”具体哪七情六欲歌者虽然没有说清楚,但却把现代青年失恋后醉生梦死的心态和感觉唱得淋漓尽致、死去活来了。 说到这里,情与欲似乎已经得到了统一。也就是说,情与欲是不能分开的,没有情哪来的欲?没有欲又哪来的情?没有情,没有欲,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悲欢离合,这样的人不是尼姑、和尚,就是神仙、鬼怪了。 由此观之,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性基础的基础,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但人与人并不一样,七情六欲的表现也就有五花八门,正所谓七情六欲人人有,千差万别各不同。正因为如此,如何表现人的七情六欲,就成了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气象万千的话题。然而情毕竟不等于欲,在现代汉语概念里,情与欲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同的领域。其次,情与欲互动互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但如果非要对情与欲排个坐次,分个先后,不妨展开一场辩论,那么正方和反方恐怕都可以振振有辞,说得头头是道,讨论起来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热闹而有趣。不信你去问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虽说身临其境,但肯定很难说清楚情与欲到底是怎么个关系。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无情无欲,恐怕就不成其文学艺术了,但如果你想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找答案,可能就更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稀里糊涂了。 不过科学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说法。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可以把一切分为矿物、植物、动物三大类。矿物是没有生命的;植物有生命但没有欲觉,只有接受而没有感受;动物有生命有欲望,而且知道“感受”。人是动物,当然具有求生存的基本欲望,所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但人毕竟不是禽兽,而是高等动物,是“万物之灵”,比起禽兽的欲望当然要高级得多,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能接受信息,感受信息,而且还能因授受信息而感动、激动、冲动,并理智地加以节制或处理,把动物的欲望发展到情感和理智的高度,而普通动物的欲望和感受只停留在本能的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艺术就是表现人的七情六欲的艺术。看一件文艺作品的精粗、雅俗与高下水平,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作品表现人的七情六欲时,究竟达到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情感和理智的何种程度或高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0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