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疫情小知识问答

有关疫情小知识问答,第1张

1 传染病防治常识

尽量少去人比较多的公共场所!增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应该了解以下知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疫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及疫情发生以后的防疫措施。

一、一般性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如“三管一灭”等项工作);抓好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对托幼机构、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开展卫生宣教等。 在灾区由于卫生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居民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各种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应加强一般性预防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制订救灾防病预案。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好 参谋,根据当时当地灾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救灾防病预案,并且迅速恢复、加强三级卫生防疫网,在 领导下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2、搞好卫生宣教。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作好救灾防病卫生宣教工作,使救灾防病知识深入人心,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各项救灾防病工作。

3、加 生监督。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彻底清理环境,特别是对粪便、垃圾、污物等环境污染物作好处理,有组织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4、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居民中有针对性地普种疫苗,加强重点人群的保护。

5、强化疾病临测系统,保证防商信息畅通。

2 关于震后疫情防范的有关常识

地震发生后,疫情的预防控制成为重中之重。复旦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教授提醒受灾群众、救援人员以及志愿者,对于集中性的腹泻、发烧和咳嗽这三种症状,一定要密切关注,并尽快上报,交由专业人员及时鉴别。

姜教授指出,参与救灾的工作人员,应有疾病通报的意识,对疫情要及早发现,及早鉴别。目前最担心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包括:因不卫生的水和食物引起的细菌或病毒性肠道传染病,尤其是霍乱;由于住大帐篷引起的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由老鼠传染的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而几乎所有这些传染病都会令人体产生腹泻、发烧、咳嗽这三种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提高警觉,对症下药,才能尽早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链,更好地保护易感人群。他同时强调,发现可疑症状后,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应盲目判断,而须及时找到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鉴别并采取措施。灾区的疫情信息如果能够有效传达,疫情就应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专家也指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还可以将一些简便、有效的防病方法教给灾区群众,帮助他们自我保护。例如,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往往由水源的污染引起,而只需将水烧开,就可杀死绝大多数的病菌。另外,从自然界中取得的饮用水,可先加入明矾净化,一般每桶水加入花生粒大小明矾一块,搅拌至水变清后将清水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再用少量漂白粉精片,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同时,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直接接雨水,处理后烧开饮用,也比较安全。

3 当疫情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做

离开高望堆村,我们来到疫区毗邻的高良乡 大院,这里正在举办预防控制禽流感培训班,区里请来的专家正在向90多个养鸡大户讲解禽流感的防治知识。

参加培训的北良村和聂河村养鸡大户郑利民、聂峰利等村民对记者说:“这个培训班办得及时,办得好,使我们了解了预防扑灭禽流感疫情的科学知识,既保护了鸡,又保护了人。”5天内已5次到疫区指导工作的朱智生副市长高兴地对长安区领导说:“这个办法好,我们不仅要武装大家的装备,还要武装大家的头脑,一定要果断地采取一切措施将疫情扑灭在疫点。”

(人民网西安2月7日电)。

4 禽流感的小知识

禽流感防治小知识 人流感与禽流感的异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马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

现在有15种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种N子型病毒。 这些病毒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小突变。

这个过程称为“抗原飘移”。同时,这些病毒也可能与其它病毒交换基因,这个过程称为“抗原移型”。

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血凝素氨基酸的小变化出现,典型的途径是猪,它身上可能有禽类病毒和人类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见,但是它可能产生一种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免疫力。

B型病毒: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 C型病毒:这是最无害的病毒,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传染性禽类疾病,于100多年前在意大利首次发现。据认为,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物种的抵抗力大于另一些物种。

禽流感病毒有15个子型,其中两个子型(H5和H7)对家禽最有致命性。这两个子型也传染给人。

目前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H5N1病毒于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兽医死亡,83人染上结膜炎和其他轻度疾病。

第三个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发现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轻微病例。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何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

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

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粘膜的 ,对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禽流感我们怎样防护 重点防护人群 家禽饲养者:为了预防禽流感,饲养禽类动物的专职人员在与禽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

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处理禽类粪便时应戴手套,接触污物后应洗手。

禽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在疫区及周边地区,可选择上述1~2种消毒药对禽类笼舍进行消毒。 12岁以下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根据泰国出现的禽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护人群,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一般人群 在发现疫情的地区,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触摸活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鸟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会患禽流感 穿用羽绒制品这是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被加热到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或加热到60℃、持续10分钟时,也会丧失活性。

因此,吃禽肉和蛋类时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

但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21天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

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5 疫情该怎样预防呢

疫情预防四要素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家庭来讲,首先要保持室内外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进行两次室内通风换气,必要时还可以喷洒消毒液,但要注意保护好水源。

个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天气晴朗、风力小时,经常到室外晒太阳,活动身体,年纪稍大的孩子最好每天进行定量的锻炼;为了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要做到饮食有节,保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以粮食、蔬菜为主,适当添加肉食,不要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中小学生白天活动量大,消耗多,晚上睡眠早,胃肠需要休息,所以“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的传统不能丢。

由于身体处于发育期,中小学生还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处于疲惫状态时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差。 2控制传染源 如果发现可疑的传染病病人或确诊为传染病病人的人后,应迅速向当地卫生院或防疫站报告。

要尽早对患病者进行隔离,防止其他人与之接触。不论别人还是自己,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状态,必须尽早接受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此外,还需特别注意的是,许多动物传染病也能传染给人,所以要做到人与家禽、家畜分居。对于不太严重且危害小的患有传染病的动物,可以先给予隔离治疗;对于患有强传染性的动物,如患狂犬病的狗,患炭疽的动物等,则应该杀灭、焚毁。

3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常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肠道传播、接触传播和虫媒传播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切断传播途径, 比如在夏天要防止被蚊虫叮咬,不要到未经许可的场所献血,不去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等。

4保护易感人群 有些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但有些药物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中小学生在用中药预防传染病时,应该以当时、当地流行的传染病情为标准,可以请当地或上级医院的儿科医生帮忙,拟开中药处方,对症用药。

9月27日零时至24:00,陕西省疫情又有了新的变化,新增本土病例7例以及3例无症状感染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过市级专家组结合9月27日新增新冠感染者活动轨迹综合评估,咸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9月28日零时起新增一个高风险地区,9个中风险地区。

具体高风险区为:渭城区毕塬东路华泰小区。中风险区有9个:1渭城区西藏民族大学3号学生公寓楼2渭城区毕塬路十字京小盒超市 3秦都区三号桥北口赵氏骨科 4咸阳市高新区高新一中 5渭城区北门口华润万家超市 6渭城区人民中路中央领域小区 7秦都区汇通十字聚饺天下鲜饺店 8秦都区汇通十字老潼关肉夹馍店 9秦都区汇通十字钱塘潮麻辣烫店。

之前的秦都区和渭城区也是风险地区,但目前风险已经解除,由高中风险区划为低风险区,在此地区的居民们可以自由出入,但是低风险区人员倡导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如果说是要跨市流动的话,必须要持有48小时以内的核算因性证明,所以说要求低风险区的居民们,最好是在本地区活动,如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高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的人们,居民们就居家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尽好自己身为公民的义务,守好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好自己的事情。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不论是国家做出的迅速反应,还是居民们的自我防御,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应对体系,所以说疫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大家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该居家隔离的居家隔离,该配合防疫的配合,防疫疫情总会有过去的一天。现在的阴暗总是短暂的,我们终将会迎来天明。

西安市27个新增中等风险区中,雁塔区8个,长安区4个,莲湖区3个,北林区3个,曲江新区3个,其余6个中等风险区分布在其他区域。西安市共有1个高风险区和40个中风险区。陕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刘峰表示,西安已隐匿传播,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

疫情已进入病例报告高峰。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36个本地病例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所有样本均为δ突变体,巴基斯坦入境航班pk854旅客中发现的海外输入病例高度同源。除了在对照人群中发现的例外情况外,在扩展核酸检测中也发现了阳性病例,这有社区传播的风险。如果对潜在传染源的调查不彻底,管理不严格,很难切断疫情传播链,公民就会有感染的风险,没有安全感。

在当前疫情防控最困难的时候,开展新一轮全时核酸检测十分必要和关键。隐性疾病是一种无症状的疾病。即疼痛是否疼痛,如无痛性心肌梗死;无乳腺肿块的乳腺癌。青光眼无眼痛、眼肿等隐匿性疾病,从轻到重,种类繁多,变化多端。一种疾病的诊断不能仅仅依靠某种检查方法、某种仪器检查和一个小的表现。

结合病史、家族史及相关检查,诊断应正确,必要时可到另一家医院复查会诊。有些疾病在体内是隐藏的、安全的、安静的。在没有症状和体征的情况下忽略它们,但不要掉以轻心。定期检查并注意其潜在危险。如果胆囊里有结石,不要总是怀疑这种疾病,因为害怕并发胆绞痛、胆囊炎、胆囊癌、胰腺炎和胆汁综合征,到处寻找秘方,这对疾病不好。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国家卫生健康委26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根据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当日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基础等因素,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

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的不同是疾病不同、管理方式不同。

1、疾病不同:

甲类传染病指的是霍乱和鼠疫,而乙类传染病分为27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百日咳,肺结核,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等。

2、管理方式不同:

甲类传染病是属于强制管理的烈性传染病,需要在发现两个小时之内立即上报,而乙类传染病是需要严格管理的疾病,要求城镇发现以后六小时内网络直报,农村十二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虽然乙类传染病也是传染比较强的疾病,但是致死率并不是很高,相对于甲类传染病并不会导致大范围的规模的死亡和暴发流行。所以乙类传染病是相对于甲类传染病比较轻的一种疾病。但是都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的,并且要彻底的消毒,预防传染。

甲类传染病之霍乱

霍乱主要是由霍乱肠毒素0139群、01群霍乱弧菌引起,是因为食用了被污染的水、被污染的海鲜、被污染的谷物、被污染的水果和蔬菜而引起的病变。霍乱发病时比较急,通常会出现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

甲类传染病之鼠疫

主要是因为感染了鼠疫耶尔森菌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主要是流行于旱獭、鼠类或者其它的啮齿动物。是因为鼠疫耶尔森菌经过皮肤入侵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复制,并引起机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如寒战、高热、呼吸急促等,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意识不清等不适症状。

乙类传染病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般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是由SARS冠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所致的传播。2003年疾病在我国爆发,引起了大家的恐慌。这种病的临床表现,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往往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者弛张热,热程多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等。疾病3-7天后会出现干咳少痰或有血丝痰,这个时期容易发生继发感染。

汉中、西安等地区。陕西,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截止2022年9月2日,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例,汉中4例、西安1例、渭南1例、榆林1例、延安1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其中渭南2例、西安1例、商洛1例、榆林1例。出院8例,解除隔离医学观察18例。

感染风险评估种类主要包括:①病例风险评估;②病种风险评估;③部门(科室)风险评估;④机构风险评估;⑤感染聚集、流行和暴发风险评估。

一、病例风险评估、病中风险评估内容主要包括:

风险等级、可改善的危险因素提示、风险评估结果、危险因素状况、个人信息汇总表。

二、部门(科室)风险评估、机构风险评估内容主要包括:

①组织架构风险: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导致的风险;

②经济决策风险: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机制不科学,决策程序不合理或未执行导致的风险;

③人力资源风险:单位岗位职责不明确、关键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等导致的风险。

三、感染聚集、流行和暴发风险评估主要内容:

①核实诊断:感染监控人员对来自于临床医生的报告进行核实;

②建立病例定义:根据症状和体征制定病例定义;根据病原体制定病例定义;提出初步假设在收集和初步分析首批流行和暴发病理原始资料同时;确定监测目标;现场调查、查找病例、查明传染源及传播方式;调查资料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并评价措施效果。

一、什么是疫情高中低风险地区

1、高风险区域:一般是指该地区新冠病例超过了50例,而且十四天内是有聚集性疫情出现。

2、中风险地区:14天以内有新增确诊的病例,累计新冠确诊病例不会超过50病例;总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了50例,14天内并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3、低风险地区:目前没有确诊新冠病例,或者持续14天没有新增加确诊病例。

第二、风险地区划分标准

1、地域:以街道跟乡镇为基本的单位。

2、时间:以新冠的最长潜伏期14天为单位。

3、疫情:总计多少病例、有没有出现聚集性疫情。

总的来说,疫情高中低风险地区划分标准是按照一个街道或是乡镇在14天以内有没有新冠病例、有多少的新冠病例,来进行划分高中低风险等级地区,同时具体划分标准还应该依据新冠肺炎疫情的趋势,进行调整。

三、应对策略

1、高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的措施,连续竭尽全力做好进出管控工作。如高风险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有序的增大复工的范围。

2、中风险区域可以实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措施,可以尽快有序的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相关的组织人员可以有秩序返岗,进行指导用工企业严格执行疫情防护措施,同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复工。

3、低风险地区实施“严防输入、统筹兼顾”的战略,取消道路和居住区的通行限制举措,并且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疫情的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地区健康码颜色说明

一、健康码的颜色

绿色健康码表示在体温检测显示无异常并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正常出入;

**健康码代表着需要实行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最后红色健康码代表需要实行集中隔离,即需要到指定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

二、健康码颜色变换

健康码三种颜色会依据持码人员进出的疫情高中低风险等级地区而变换颜色。

1、持绿码者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条件下进入到低风险区域,健康码不会变颜色,即正常的绿色;如果持有绿码人员进入到中、高风险地区后,待上一个小时且手机可以正常接收通讯漫游信息,那么健康码会自动变色,由绿码转为黄码或是红码。

2、持有黄码或红码人员进到低风险区之后,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自动的记录抵达低风险区域时间,等到隔离14天以后且持码人没有变成密接者或者是病例,那么健康码会自行转变为正常的绿码。

3、假如持码人成为了密接者或者确诊病例,经持码人员自行上报信息给赋码公司平台,那么赋码公司平台就会将持码者的绿色健康码变换为红色。

4、如果持码人确诊为病例及疑似病例,那么从病愈出院当天开始28天后,赋码平台就会把持码者的红色健康码转变回绿色健康码;对于密切接触者,从接触当天开始到28天后,假若没有变成病例,那么由赋码的平台把红色的健康码转变为绿色健康码。

但大家要知道的是不同地方的健康码可能会不一样,多留意自己所在区域需要使用到的健康码。此外疫情高中低风险地区的划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因此大家需要按照自己所住区域的疫情情势,改变自己的出行,从而减少新冠肺炎的感染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