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遥望南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饮酒至醉之后,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全诗情味深永。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山岚的笼罩之中,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采菊东篱。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在晚霞的辉映之下,不可分割,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有几人不羡慕、向往、陶醉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近几年,人们对田园“归隐”生活趋之若鹜,在城市的钢铁森林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种真正的寄托,更多的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回到乡村田园,回归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的心之所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现实生活中戾气的回避。
在凡事必言商,人情看利用价值的现代社会,对金钱的欲望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衡量这件事情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或者带来利益的多寡。亲人朋友之间为了金钱利益翻脸无情的比比皆是,一个人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他人的认可,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最真实,也是最无奈的写照。如此这般,人心浮躁。浮躁的后果就是无尽的焦虑。
我们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回避这种戾气。怎么做呢?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归田园。也许,现实中的田园生活并非我们想象的样子,但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田园:那里风景如画,生活简单,邻里和谐,人心善良。
其次,传统的意识的惯性使然。
中国在几千年来一直是农业社会为主,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时间并不长。有句俗话讲“往上数五代,谁都是农民”,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的父祖辈们,对农村更是有极其深厚的感情。明朝著名文人唐伯虎有诗《桃花庵歌》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下坐,酒醉还需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最后,一些人对田园归隐生活的向往,是对自我的放弃。
现实生活中的诸般压力,着实压的人透不过气来。大部分人选择迎难而上,坚强的生活;也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不负责任的退却,甚至是对自我的放弃。放弃需要理由安慰自己。所谓的“归隐”就是最好的借口。
我们无处归隐,心安即是田园。相信我们所有人,都会找回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的盛世锦园,过上向往的生活。我们无处归隐,心安,既是田园。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原文:
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首先要明确:⑴: ① 喧:吵闹的声音。② 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③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④ 辨:说 ⑤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从而不难得出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的虚伪、黑暗,从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本诗表达了陶渊明弃官归田之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调。既反映了他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陈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后六句写隐居乐趣,重在表达诗人理解人生真谛后的愉悦。全诗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语言平淡质朴,不假雕饰,但含蕴丰厚,富有理趣。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生真谛
饮酒,作者为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约365年—427年)所作,他号五柳先生,又名潜(入刘宋后改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本诗表达了陶渊明弃官归田之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调。
朗诵李白的《将进酒》,首先考虑李白当时的心情,在官场失意后,有几分悲怆,找朋友饮酒泄愤,却有几分慷慨与豪迈。所以在朗诵时把握:1朋友相聚畅饮机会不多,喝酒喝得尽兴开心;2人生苦短,不必计较太多,要快乐;3做人要大方,正确处理得与失。
思想感情: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饮酒二十首》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 :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2)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3)尔:这样。
(4)日夕:傍晚。
(5)相与﹕相伴。
(6)见在这里读音为:“jiàn”,看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