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解释台阁体和茶陵诗派

请解释台阁体和茶陵诗派,第1张

台阁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其倡导人号称“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内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

约永乐至成化年间形成的“台阁体”,体现了洪武朝以后一段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其主要人物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先后都官至大学士,而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

台阁体大体与这样的几种因素相关联:一是密切结合官方意识形态即程朱理学,故表现的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二是反映着上层官僚的生活内容,故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三是与当时(特别是永乐之后)政治平静、人事结构稳定的状况相对应,表现出陶然悠然的满足心态(如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杨士奇的“太平宰相风度”)。他们要求文起到“施政教,适性情”的功能,内容上要“歌颂圣德,施之诏诰典册以申命行事”(王直为杨荣《文敏集》所作《序》),在表达一己的感情时,要“适性情之正”,抒写“爱亲忠君之念,咎己自悼之怀”(杨荣《省愆集序》)。总之,这是一种由压抑的道德和平庸的人格出发的文学,既缺乏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艺术创造的热情。台阁体文人大都追慕宋人的文学风范,如董其昌所说:“自杨文贞而下,皆以欧、曾为范。”

(《重刻王文庄公集序》)但这种追慕,更多地以程朱理学为前提,距宋人的文学成就也遥远得很。而由于这些文人的社会地位之高,他们的影响也格外大。如果按照这一方向走下去,无疑会把文学引向绝境。

但台阁体发展到后期,也渐渐产生了一些变化。如江南地区出身的馆阁大臣徐有贞、王鏊的诗歌,所表现的人生感受要比“三杨”来得复杂一些。被称为茶陵诗派领袖的李东阳(1447—1516),在成化、弘治年间以台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其诗风大致仍在台阁体的范围。但他论诗,一是强调宗法杜甫,一是比前人更多重视诗歌语言的艺术。在其《怀麓堂诗话》中,比较细致地分析了诗歌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等方面的问题。这看起来好像是细枝末节的议论,实际上对恢复诗歌的抒情功能,却有一定的效用。他提出“宋诗深,却去唐远;元诗浅,去唐却近”,也表现了对宋诗的不满。

所以,后来李梦阳等人对于他既有严厉的批评,同时却也继承了他的某些观点。

茶陵诗派

明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于是以李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李东阳官居相位,并主持文坛,门生众多,其诗论诗风堪称一代之盛,成为台阁体向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之间的过渡。但因李东阳生活圈子平静狭小"四十年不出国门",其诗多是题赠之作和咏史之作,内容大体不出宫廷、馆阁的生活,诸如"坐拥图书消暇日,梦随冠盖入新年"之类,故使茶陵诗风并未脱离典雅工丽的台阁体的影响。茶陵诗人还有彭民望、谢铎、张泰及"李门六君子"邵宝、何孟春、石珤、顾清、罗玘、鲁铎等。

茶陵座落在罗霄山脉西边,井岗山的山脚下,洣水河从南边和东边绕城而流,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自宋朝成城以来,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现在的茶陵因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所以也是一个红色旅游县,那茶陵有那些地方值得玩的呢?现在给大家慢慢道来。

1、首先推荐大家去的是县衙门。这里同时也是中共第一个红色革命政府旧址,现在看到的虽是已翻新了的,但深庭大院,威武庄严,依然仿佛是标准的古时官府办公之地。

2、出县衙往洣水河边走,这一带沿河而修的城墙是宋时保存是比较完整的古城墙遗址,现在虽有修缮,不过大体都保存了原来的样子,包括条石,城砖都是以前的原貌,从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千年沉淀。墙外就是洣水河,城头河边铸造有一头大铁牛,是宋朝时期铸来镇河妖的,这也是茶陵人自己觉得最值钱的古物,去过的人基本会留影。

3、看过古迹,就该去看茶陵的山啦,茶陵县城在云阳山脚下,从县城走上山,半天可来回,在山上可尽览全城。在山腰有个老古庙,是南岳古庙分迁过来的,另外茶陵这名字的也是结缘炎帝,因为他来过过茶陵,并葬茶与此,故名茶陵。因此在云阳山脚下,近年新建茶祖公园,另外有一个超大的炎帝石雕,也可是一观。

4、茶陵还有个东阳湖,是个面积很大的人工水库,很美,去茶陵可以去看看,此外茶陵的还有卧龙谷,千佛洞,光 泉都可以去玩。

首联、颔联写景,近景、远景结合,画面富有层次,意象苍茫,凝重含蓄,使人顿生茫然若失的沉重感,表现了国破家亡后人民的悲惨生活。此两联写景为下半篇因景生情,表现亡国遗民无家可归的主旨作了渲染和铺垫。颈联由眼前景过渡到写心中事,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进退两难的困境。尾联总摄全诗,表达诗人无处安身立命的悲怆愁苦。

试题分析:一般的,诗歌和词的结构思路都表现为景和情的处理关系。大部分诗歌和词作采用的是先写景后抒情的办法,当然,也有一些纯然写景,毕竟这些诗歌是少数。从情感的产生原因上看,我们也好理解,人总是要受到外界的某些刺激或者影响才能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至于写什么样的景,表什么样的情,那就看诗人、词人自己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生际遇,生活经历了。结合本诗创作的大背景,我们可以在上述框架的基础上理出构思的脉络。

点评:难度较大,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诗歌架构的基本认识水平和对本诗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GhdydUuDdrOMrHLEgMygVJrVg43G4-xgnSxdCktIkNCHyshJEGhwATD3zIKyyJD8gcywkQKUn6B3_9liVHus4e-dGBIODIdSc1Vg9UQFvLq

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

稻草火龙又名“客家火龙”。“客家火龙”源于南宋淳熙年间,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在茶陵县桃坑、湖口、_舫等乡镇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广泛流传,形成了以桃坑为中心,并辐射到周边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客家火龙”属于本土民间文化,经过整合与交融,已成为包容音乐、舞蹈、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的民间文化的集中代表之一。火龙的制作工艺简洁,舞起来优美而不繁杂。“客家火龙”一般在喜庆节日、乔迁或久旱求雨时进行表演,尤以春节、元宵为盛,意在驱除魔邪瘟疫,祈祷年岁吉祥,寄托希望,融洽感情。

茶陵客家人舞火龙的习俗源于一个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条火龙飞过这里,它喷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得特别茂盛,五谷丰登;它一路飞过的村庄,家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于是,老百姓就用稻草和竹蔑扎成火龙,用纸、绸糊上,照着火龙的模样,用彩笔描画把火龙绘得活灵活现,十分威武雄壮。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扛着火龙游街串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欣鼓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106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