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母亲徐五缘。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著名维新派人物。北京半截胡同41号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也是在这里被清政府逮捕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代表著作《仁学》,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其候刑时,据说曾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还据说这首诗被谭嗣同“篡改”过,原诗为:“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待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 留将公罪后人论。”
[编辑本段]生平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清政府户部郎中、甘肃道台、湖北巡抚等职。生母徐氏出身贫寒,作风勤朴,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10岁时,嗣同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有才华。他对传统的时文八股非常反感,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与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1877年,在浏阳,他又师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
1884年,他离家出走,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濡染,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思想富于斗争性。1888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深重的民族灾难,焦灼着谭嗣同的心,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百兆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妥协行径极为愤慨。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1897年夏秋间,写成重要著作《仁学》,它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他认为物质性的“以太”是世界万物存在的基础,世界万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而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的“好恶攻取”、“异同生克”。他把“以太”的精神表现规定为“仁”,而“仁”的内容是“通”,“通之象为平等”,“仁――通――平等”是万物的发展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他在这部著作中,愤怒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惨祸烈毒”和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摧残压抑。指出,封建纲常礼义完全是那些独夫民贼用作统治的工具,特别是君臣一伦,更是“黑暗否塞、无复人理”。因此,对于那些昏暴的专制君主,不仅可以不为其尽忠死节,而且可以“人人得而戮之”。1898年初,接受了倾向维新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邀请,回到湖南协助举办新政。他首先加强了时务学堂中维新派力量。自己担任了分教习,又安排唐才常任中文教习,协助任总教习的梁启超,在教学中大力宣传变法革新理论,“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败”。孔子改制、平等、民权等学说由此而乘风扬波,日益恢张。他还把《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含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书籍发给学生,向他们灌输革命意识,使时务学堂真正成了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
1898年3月,他又与唐才常等人创建了维新团体南学会。南学会以联合南方各省维新力量,讲求爱国之理和救亡之法为宗旨,“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为了加强变法理论的宣传,他还创办了《湘报》,作为南学会的机关报,由他任主笔。由于对湖南新政的尽力,使他以“新政人才”而闻名。光绪《明定国是诏》后不久,就有人向光绪帝推荐谭嗣同,光绪帝同意召见。8月21日,他抵北京。9月5日,光绪下诏授给他和林旭、刘光弟、杨锐四品卿衔,参预新政。次日,光绪又召见他,表示自己是愿意变法的,只是太后和守旧大臣阻挠而无可奈何,并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从。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和对维新派的信赖使谭嗣同非常感动,觉得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已经在握。他参政时,维新派与顽固派的斗争已是剑拔弩张。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谋,要在10月底光绪帝去天津阅兵时发动兵变,废黜光绪帝,一举扑灭新政。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袁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袁世凯假惺惺地表示先回天津除掉荣禄,然后率兵入京。袁世凯于20日晚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荣禄密报西太后。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他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1899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墓前华表上对联写道:“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林则徐
[编辑本段]生平介绍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青少年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父亲的谆谆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入官场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期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文学而潜修”。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往返陕南时,曾赴紫柏山张良庙、定军山诸葛亮墓、武侯祠凭吊。他在《定军山谒武侯墓》诗中写道:“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定寒沔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归首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
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道光十年(1830)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十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道光十二年(1833年),江苏大水灾,林则徐不顾报灾限期和朝廷斥责,详尽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漕赋,提出“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这对发展生产,苏息民困在客观上起了有利的作用。同时,他分析水灾原因是由于吴淞江、黄浦江、娄河及与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决定兴修白茆河、娄河,还修建海塘,这些在我国水利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林则徐对清王朝的财经政策、贸易政策提出异议,反对一概禁用洋钱,并第一次婉转地向道光帝提出了一套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度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这也是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林则徐整饬吏治,严惩贪赃枉法。“要正人,先正已”。“身教重于言教”,林则徐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在出任湖北布政时,入湖北发出《传牌》,禁止沿途阿谀奉迎,借端勒索。在总督任内,仍保持“一切秉公办理”的作风。林则徐办事兢兢业业,是当时官场中最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宫。
禁鸦片及之后经历
当时鸦片问题逐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鸦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到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虎门销烟场景展示(福州林则徐祠堂内)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17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市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
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
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在广州查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彼。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
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琦善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 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
林到任后下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他却因劳累成疾,只好奏请朝廷准假三个月,开缺医治。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 (11月27日) 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表达歉意与内疚的朋友圈句子篇一
1花自飘零水自流。几度徘徊,几番等待。轻许的诺言,在岁月的指尖轻轻地流转。相思谁与诉明月清风还是那一帘幽梦爱,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那份刻骨铭心。红尘无悔,相思独怜。孤灯残影独眠,天涯陌路相离,红尘再无忧。谁惹相思独怜轻叹!轻叹!暗夜眉间心上。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3人生总有太多的遗憾,遗憾会侵蚀你的心,会干扰你的现在;抛开它,别让遗憾缠饶你,忘掉曾经那些挥之不去的自责
4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要过于自责。
5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要过于自责。时间并非良药,任何事情都会有输给距离和时间的那天。
6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为心灵除尘,自省自责自悟自重……擦净心灵,即是一种自我重塑,也是一种品德纯化,既是对从前的一种跨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追求。
7内心有愧深感内疚心灵负疚无地自容又愧又悔知愧必悔
9你除了自责还会什么,就不能用行动表明吗,你知道我在乎你,再怎么自责心疼的不还是我
10无论在那里,心都应伴随左右,不离不弃。因为爱,就应为爱牺牲付出关心等待。即使长相厮守不了,也应理解包容,远远的关心和祝福。
11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
12不想再犯错了,每一步都让我觉得自己好没用,真心的因为自己的疏忽牵动了别人,很是内疚自责,唉,想大家,欠大家一句对不起。
13最终我们都输给一个"情"字。即便是东方不败。
14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牵挂,不计较,是是非非无所谓。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把握住自己的心,让心境清净,洁白,安静。放下不等于放弃,执着不等于坚持。
15口是心非的我每次吵完有多自责这些你都不知道
1620xx年最切实际的愿望就是,晚睡皮肤还好。我已经想明白了,真的,早睡比登天还难呢,你们懂不懂每天凌晨一点钟躺在床上自责自己为毛不早睡呢!多么痛的领悟。
17对于我来说,失恋只剩下回忆,但对于你来说,爱情的美好才刚刚开始。
18总是我不经意间的歇斯底里,触碰了你最终的'底线。自责已来不及,我深感内疚。
19当爱恨交织时,人会做出可怕的事情,一些过后会自责不已的事情。
20也许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之中。翻篇对我来说真的是太难总是觉得亏欠太多。别想太多随心就好。其他的交给命运。
21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生日,说实在话,我很愧疚,因为我没有记住自己母亲的生日,更不要说给母亲做生日。
22我知道自己错了,羞得满脸通红,想哭又哭不出来,我感到特别内疚和惭愧。
表达歉意与内疚的朋友圈句子篇二23成才的道路很多,并非只有上大学一条,可以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继续深造,抛开无谓的自责与沉沦,只要用心去工作,学习,就一定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24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25你我是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知己。我虽不是你,但真的是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所以看你痛苦,我也很难受,也很自责。因为我们是知己,知汝莫过于我,可我没有尽到知己的责任。
26一些悠远的记忆,一些渐远的足音,一些温暖又苍凉的思念会在那个时候填满我的心海,抚慰那一份淡淡的的哀怨。感觉虽然忧伤,但却很美。喜欢在幽深的夜里,独自欢喜或忧戚;独自微笑或流泪;独自思念,梳理心绪;独自抚平心底不断涌起的稠密的忧伤。
27我真的好想你, 却不敢打扰你。
28好久没我的消息有没有人在意我,生病了没有办法让你们看到我,真的很自责,但是我会好好保护自己让自己每天可以陪在你们身边,还有几个在等我?
29犯错了……心里这个自责啊!最关键的一点忘的一干二净。
30如果到最后厌倦了我,就一定要来告诉我,千万不要一声不吭地就疏远我。我太患得患失,所以我很怕是我做错了什么,然后会陷入无限的假想和自责,如果你还念及你我当初的情分,就放下所谓的面子来跟我说你累了,你让我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后果后,我就会让你走,绝不拖延,绝不留恋。
31老师,我真对不起您,我是多么后悔呀,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再重新开始吗?
32不管你今天处境怎么糟糕,一定有人比你差,反过来也是一样,你以为你拥有一切,但一定有人比你更厉害。事情做坏了,不要太自责,做好了也不要过分高兴,平常心是最重要的。我小时候家庭环境也很差,但我从来没有听过我父母抱怨过,所以我重来也没有觉得我有多不幸。
33我们分手了,我感到很内疚毕竟是我的不对,只要这条鲜花数量正好是520,我马上冲到你家门口向你道谦
34什么样的话语都代替不了我愧疚的情绪,我该怎样才能得到你原谅呢?
35无论是什么样的感情,能够遇见,就是一种缘分,即使最后没有达成你心里想要的结果,也不要过于自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曾有过快乐在你身边围绕,感情中没有太多的对错之分,能够彼此理解,彼此懂得就是莫大的幸运。
36不必过于自责 毕竟肉眼看不到人心 虽然信任和感情付之东流 但庆幸的是最终的看清和离开 不算晚 不算亏
37没有人真的在意你是不是难过,所以还是快乐一点吧。有些人是过往,只允许在记忆里反复放映。不了解自己的另一个表现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对待自己。或是溺爱放纵,或是自责苛求,总之就是不能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
38在每一个宿醉的清晨那种悔恨那种自责那种一定要戒酒的决心我都害怕。
39我怎么敢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40我终在飘零,没有港湾没有航向,追逐的却总是一潮潮,一浪浪的讽刺,不知还有什么理由能让我还活着,还有什么能让我去追寻。
41我的世界与我无关,因为你从来也不会为我的难过而难过自责。
42没有什么比半夜联系不到你和不能代你受罪让人自责和难过。
43我一直在自责,如果不是我犯错如果不是我内心做祟,会不会结果不是这样,可是早就结束了,往前走吧,可是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适合爬泰山发朋友圈的高级文案摘录四十三条适合爬泰山发朋友圈的高级文案(篇一)
1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2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3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4到了十八盘更是陡峭好似“天梯”啊!不得已我们买了一根拐杖一步一步往上走。石梯两边的郁郁苍苍的树木就像一个个穿着军装的战士守卫着泰山。走到了没有梯子的地方,我仰头一看上面写着“南天门”三个大字。
5这奇、美、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绝伦的图画。
6泰山显得更加壮丽,更加富有魅力,使我流连忘返。
7一个登山的人在悬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树;一个上进的人在人生险途,所急于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8它波光鳞鳞,银光闪烁,黄白相间,如同金银铺就,从西南至东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处。清代诗人袁枚在《登泰山诗》中对黄河金带描写生动而传神:“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9泰山,你生长的文化,是万古瑰宝。
10这儿的岩石,有的娇小玲珑,宛如破土而出的唇笋;有的精巧雅致,好似含苞欲放的睡莲;有的气势磅礴,仿佛飞流直下的瀑布。
11为爱而活着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为情而活着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为爱情活着的人是最让人羡慕的人。
12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13泰山之美,美在巍巍山体。
14泰山为名,云郁幽崖,日观赫开,舒为丹霞。
15泰山用树木青草作衣裙,用朵朵白云作头巾,用清澈的山泉洗脸用缕缕红霞作胭脂打扮的雄伟壮丽。
16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
17我爱你泰山!5、泰山以其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的一座大宝库。
18雨中登泰山,是烟是雾,兴致盎然。
19这次爬泰山,让我明白了人生不要惧怕任何挑战。
20上班、爬山、打球、健身房、一个人也还好,只是没有你而已。
21泰山是五岳之首。它不但历史悠久风景优雅碑刻众多而引人入胜,同时还因它日出的景色奇美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而闻名于世。
22每天像爬山一样活着吧,慢慢地坚持不懈地攀登,还要记得欣赏每一瞬擦身而过的风景。
适合爬泰山发朋友圈的高级文案(篇二)23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爬泰山让我领悟到,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心态决定了一切,人生,也是一样。
24爬到泰山顶才明白什么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我游览过四川的峨眉山,我游览西安的华山,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可是,我最爱峰峦雄伟的泰山!
26爬山的过程就是一种孤独的过程,因为离山顶越接近,到达的人便也越少。
27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太久没有爬山感觉腿要废了山顶的风景不错。
28第一次体验爬山4个半小时下山5分钟!风景宜人,值得一去。
29泰山之美,美在潺潺溪流。
30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
31时光静好,我想爬上山巅,看一看大海。
32未来的路不要去幻想,不要去猜测珍惜快乐的日子,忘掉伤心的往事,奔向幸福。
33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
34泰山那继而天空的云朵,赤紫交辉,瞬息万变,有的象万马奔驰,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凤凰展翅,有的象孔雀开屏……但见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
35到了半山腰坐着就希望再也不要起来了。
36每天像爬泰山一样活着吧,慢慢地、坚持不懈地攀登,还要记得欣赏每一瞬擦身而过的风景。
37泰山是五岳之首。它不但历史悠久风景优雅碑刻众多而引人入胜,同时还因它日出的景色奇美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而闻名于世
38爬泰山看风景,处处好风光,此处宜散心。
3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0一个人即使已爬山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41在玉皇顶上空,我看见一片瀑布,飞流直下,像一条条银色的巨龙。可是一会儿就不见了。爸爸告诉我说:“那是海市蜃楼。你看,那云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黄昏,显得更加壮观,更加美丽了。”
42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43我热爱生活,喜欢做饭,喜欢钓鱼,喜欢爬山,喜欢音乐,喜欢聚餐,喜欢运动,喜欢玩。
最新网络歌曲与文案分享四十三条最新网络歌曲与文案分享篇一
1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你来,我热情相拥。你走,我坦然放手。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2剩下的思念,藏着委屈,孤独的人,来不及伤感,错过的命运,一个人的心,一个人的情,分手读懂的心,总是无奈自己的情。
3音乐会把藏起的思绪牵引出来,那一万个想与你共度的浪漫扑扑扑的撞进千堆雪,长安街的水渠开始了流淌。
4你知道上帝为什么让我们每个手指之间都有缝吗是为了让那个特别的人出现的时候,可以牵起你的手填满你的指缝直到永远。
5也体现在这方面
6“生活就像随机播放的音乐,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首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
7人生最大的福气就是没有遇到灾祸,而人生最大的灾祸就是强求福气。
8待你我都苍老散半里的路,前尘就似轻于鸿毛,提及心里苦恼像自言自语,说他人是非多么好。——《绵绵》
9隔着屏幕轻易产生感情的你肯定很孤独吧
10音乐是陪我熬过那些孤独夜晚唯一的朋友。
11走不到的路就算了,我们永远停在这了。——陈奕迅《可以了》
12“音乐始于静默,最后又回归静默,就像旅程一样”
13听歌是一种解压,唱歌是一种释放,听的是音乐,唱的是心情,音乐使我快乐,它胜过任何语言的表达。
14我骑着自行车四下游荡
15宁愿清醒忍痛的放弃你,也不在爱的梦中委屈自己。——陶晶莹《太委屈》
16我要的爱是宠溺,是偏心,是首选,是例外,是自私,是占有,是独特,是唯一。
17任何外在力量的辅助终究只是暂时的,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会成为你强大的依靠和资本,愿你的每一天都在成长。
18闹剧己终 局外人终是局外人
19千万不要回头看,身后的千万盏灯火,都不是你的归处。
20你永远是流淌在我心底里的那一份浓浓的牵挂
21人这一辈子都在作,摔倒了才知道疼,撞了墙才知道回头,不多走几条路永远不知道哪条走得通哪条路上风景更好。
22已经远去的人,就好好告别,永远留下的人,才是真爱,感恩拥有,感谢缘分,让我们相遇在刚好的时间。
最新网络歌曲与文案分享篇二23搞不懂我自己,深夜听歌,差点把自己伤傻掉了,一脑子的多愁善感,既然要逃避,不贯彻到底就太没有原则了。
24与其去追星星 不如去成为像星星一样的人
25哪怕我们出一点动静
26我们都没错,只是不适合——蔡依林《柠檬草的味道》
27渴望每一次伸手都能握住一份真诚,喜欢每一次对视都能看到一份暖。面对生命,保持一种微笑,尽管有点傻乎乎。
28吃好些我想应该会好一点,睡好些我想应该会好一点,你站在这一面心在哪一边……《浮城》
29仰望到太高,贬低的只有自己。——王菲《给自己的情书》
30你邀我举杯,我只能回敬我的崩溃。——陈奕迅《婚礼的祝福》
31我不相信爱很难,没有一点温度残留下来。——卓文萱《一个人勇敢》
32总有那么一瞬间,情绪格外低落,什么也不想说。外人看来是我们冷漠,可是谁又能明白,我们承受的太多。只想一个人静静的沉默。
33我不难过,这不算什么,只是为什么眼泪会流,我也不懂。——孙燕姿《我不难过》
34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为自己代言。——魏晨《我为自己代言》
35无论有几多荆棘坎坷,互助守望,共渡风浪,纵使沧桑!——BEYOND《仍然是要闯》
36颓废混杂着烟味,我满脸胡渣。——《烟味》
37人越长大就越会觉得孤单,因为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忙。自己要慢慢的学会一个人,因为不再有人会随时的陪着你的左右。
38我非你杯茶,也可尽情地喝吧。——陈奕迅《浮夸》
39要知道每个人的梦想不同
40其实我脾气超不好 如果我整天对你哈哈哈 又有时说脏话 有时候特别温柔 那一定特别喜欢你
41熟悉的那一条街,只是没了你的画面,我们回不到那天,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脸,挥手寒暄,和你坐着聊聊天。——陈奕迅《好久不见》
42我对你设置了特别关心,你却对我设置了访问权限,这就是距离。
43呆呆的望着黑夜,数落满地的月光,确依旧心慌得无法入眠。满脑子的混乱模糊了一个身影。
有关吐槽宿舍的朋友圈语句集合四十三条有关吐槽宿舍的朋友圈语句篇一
1天太冷了,我冻醒了立马给舍友掀了被子。心情不好,就是要拽一点才行,没地方发泄。
2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获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题:一是坚决,二是忍耐。
3推宿舍开门,满目狼藉,满地的垃圾无人打扫,简直就像垃圾场。所有关系变淡的原因:一个不说,一个不问或者一个问得尴尬,一个答得敷衍。
4天太冷了,我冻醒了立马给舍友掀了被子。总有很多东西无法挽留,比如走远的时光,比如枯萎的情感;总有很多东西难以割舍,比如追逐的梦想,比如心中的深爱。人生路上有很多未知因素,时时改变着我们行进的方向。
5天太冷了,我冻醒了立马给舍友掀了被子。如果你经历过真正的孤立无援,你会明白,眼泪是最无用的东西。
6冬天的宿舍里太阴冷了,单身狗要出去晒太阳。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7宿舍里像是刚被原子弹发射过似的,凌乱不堪。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8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9推宿舍开门,满目狼藉,满地的垃圾无人打扫,简直就像垃圾场。 忍耐,是人的一种情感,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同时,忍耐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
10我准备改造宿舍,把宿舍打扫的干净卫生,让他们流连忘返。
11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一个人可以不用长得太好看,懂太多事,明白哪只手夹雪茄更迷人,对所有红酒的年份倒背如流,但你得有自己的气场,这很重要。
12冬天的宿舍里太阴冷了,单身狗要出去晒太阳。仔细一看,原来陪伴的是自己的影子。
13天太冷了,我冻醒了立马给舍友掀了被子。藏在心底的话并不是故意要去隐瞒,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呐喊。
14当晚我在宿舍睡得冷得直哆嗦。忍一时风平浪静。
15当晚我在宿舍睡得冷得直哆嗦。忍耐是一种成熟,一种理智,是非自清,平和达观,在磨难挫折面前坦然豁达而不灰心气。
16我们的宿舍又乱又脏,简直不堪入目。做明理的智能人,做欢喜的快乐人,做奉献的爱心人,做有力的忍耐人,做融和的大度人,做共生的地球人!
17宿舍在月光的照射下,隐隐约约有些白光,整个地上都是乱糟糟的,好像是很多银器反射的亮光,只是,那些看似华贵的东西总透着丝丝阴冷的气息。
18冬天住在宿舍,天太冷不想洗衣服,攒了一大堆准备带回家。遇到烦心事,要学会哄自己开心。
19推宿舍开门,满目狼藉,满地的垃圾无人打扫,简直就像垃圾场。别太容易为别人掏心掏肺,因为弄到最后你只能够落下一个没心没肺。
20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从未失败就意味着从未成功:从未挫折就意味着从未胜利:从未反思就意味着从未经历:从未跌倒就意味着从未登顶。
21冬天住在宿舍,天太冷不想洗衣服,攒了一大堆准备带回家。我们总是习惯去伤害离自己最近的人们。因为我们的能力也只限于伤害那些身边的人。所以,谢谢你能够这样的忍耐我。
22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我明知道结果但还是输给你我的不甘心。
有关吐槽宿舍的朋友圈语句篇二23梁斌 《红旗谱》四一:“ 张嘉庆 穿在身上,浑身上下干净利落。”
24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总是在迁就别人,什么时候才能做一回你自己。
25如果不太小心,地上的那个快要烂掉的大桃子可就要在我脚下变成烂泥;如果再不小心,就会把宿舍中间的电线给踢到,导致桌边的那个漂亮的小台灯摔得痛苦不堪;如果第三次不小心,就会把那些盆子给踩到,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26宿舍里像是刚被原子弹发射过似的,凌乱不堪。当你觉得某人神秘时,会被吸引:当你觉得某人浪漫时,会爱上:然而这都转瞬即逝。只有当你觉得某人成为习惯时,生活才开始。
27冬天住在宿舍,天太冷不想洗衣服,攒了一大堆准备带回家。好身体是锻炼出来的,好头脑是三思出来的,好习惯是养成出来的,好品德是自律出来的,好才艺是磨练出来的,好脚板是行走出来的。
28我们的宿舍又乱又脏,简直不堪入目。事物是辩证的,当你得到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失去另一些东西:当你失去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
29我在黑暗中摸索,捡到了一片羽毛,我将它扔在一边,又一阵狂风袭来,我竟回到了宿舍门口,手中是那片羽毛,那片黑色的羽毛。
30学校宿舍的水房兼职就是污水处理场。任何投资都需具备智慧性的忍耐力。
31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 忍耐加和蔼就是力量。
32当晚我在宿舍睡得冷得直哆嗦。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如果你命运里注定需要忍受,那么说自己不能忍受就是犯傻。
33宿舍里像是刚被原子弹发射过似的,凌乱不堪。积极人生看到的世界是一片阳光,消极人生看到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积极人生感受到的生活是无比快乐,消极人生心里感觉到的仅是一丝丝悲凉。
34冬天的宿舍里太阴冷了,单身狗要出去晒太阳。如果把摄像头对准一个人,摄录下他的所有言行,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剪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或坏人。
35四个人的宿舍,住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忍耐,是人的一种情感,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同时,忍耐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
36学校宿舍的水房兼职就是污水处理场。只想和你好好爱,不求多贵和多财。一日三餐粗饭可,辛勤工作把力卖。相互之间多忍耐,莫要琐事恶语害,自古和气把人聚,几世轮回爱还来。
37我们的宿舍又乱又脏,简直不堪入目。一切的烦恼都是自找,因此也只能自己解决,不要找朋友哭诉,找他们去打球。
38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我咋就不能给人舒适的感觉呢,说话做事让人很生气呢。
39学校宿舍的水房兼职就是污水处理场。忍耐可以避免纠纷,使社会变得更加和睦。
40四个人的宿舍,住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
41学校宿舍的水房兼职就是污水处理场。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42天太冷了,我冻醒了立马给舍友掀了被子。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43学生宿舍变冰窖,暖气片成摆设!再烦,也别忘微笑,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别忘爱惜自我。
谁是首辅的续弦妻顾临渊
顾临渊,是个名字听上去就让人感觉亲切的女孩。她是谁呢原来,她是清朝嘉庆年间著名的文人,也是当时著名的续弦妻子。她的清丽秀美,才情出众,深受世人喜爱。
顾临渊的人生经历
顾临渊出生于富裕的家庭。她的父亲是嘉庆年间著名的文人,为人正直,深得人们爱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顾临渊自然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顾临渊聪明机智,眼光独到,很快就成为了文坛上的佼佼者。嘉庆二十四年,因为她的诗文《寄戴阮芳美》而被嘉庆帝嘉奖。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个清丽秀美的文学才女。
不久,她与当时的首辅董鸣山结婚,成为了董鸣山的续弦妻子。这次婚姻对于顾临渊来说,无疑是一次既幸福又有压力的历程。但是,她并没有被这种压力压垮,而是一直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并且在文学上更加出色。
顾临渊的文学成就
顾临渊的文学成就可谓是举世闻名。她的诗文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内涵派”代表人物。
她曾作有《玉楼春雪》、《水仙子·鹧鸪天·一夜独眠》、《暮雪》等诗作。其中,《水仙子·鹧鸪天·一夜独眠》尤为著名,通篇洋溢着清雅、委婉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顾临渊的诗文更是受到了嘉庆帝的赏识。据传嘉庆帝曾多次召见顾临渊,与她进行有关诗文的交流。在那个时代,能够得到帝王的垂青,可谓是非常少见。
最后的离别
顾临渊的一生虽然充满着风光和荣誉,但是她最后却渐渐远离了文坛。嘉庆二十九年,董鸣山在任期结束后离开了北京,他辞别了嘉庆帝和南书房的诸多友人。顾临渊离开了她的丈夫,离开了她的故土,去了广南的思南府,安享晚年。
近百年后,人们依然能够从她的诗文中感受到那份内涵、那份文化底蕴,也能够感受到她深藏于心底的坚韧和执着。她的一生虽然平淡,但是留下了我们众多的佳作,被后人推崇,传颂不衰。
结语
顾临渊是清朝嘉庆年间著名的文人,也是著名的续弦妻子。她在文学上的表现可谓是异常出色,成为了当时文坛上的佼佼者。她的《水仙子·鹧鸪天·一夜独眠》等诗文流传至今,广受人们喜爱。虽然她并不是那个时代的画家,但她的文学成就依然被我们所铭记,她的才华也被我们所推崇。
感谢提问,挺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嘉庆的能力不行,却还是被选为皇帝呢?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引入一个故事。
慈禧清朝末年,慈禧和权臣当道,对内而言,民不聊生,对外而言,饱受敌国欺辱。然而,在这个国库空虚的时候,慈禧还要大摆寿宴,许多人对此颇为不满,并对此加以指责,认为慈禧能力不行。
试想一下,就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一个老妇人身上承担着整个王朝的命运和责任,她的行为是只顾自己享受、不负责任吗?显然不是啊。因为如果慈禧就只有这一点肚量的话,怎么能从众多的嫔妃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王朝最尊贵的太后呢?
那慈禧大摆寿宴的目的究竟为何?「虚张声势」这个词听过吧,通过显示自己很强大,而使敌国不敢轻易来犯,这样不费一兵一卒,何乐而不为呢?或者说是「狐假虎威」,这样不比冰刃相见好一些吗?尤其是当时的王朝力量相对而言比较弱小,硬打怎么能打过呢?
所以说,慈禧当真如大多数人所言的那样,能力不行吗?显然不是啊。同样的道理,嘉庆也是如此。
嘉庆对于嘉庆而言,他是当真能力不行吗?
其实并不是如此。当年嘉庆登基之后,由于权臣当道,言路堵塞,皇帝很难知道百姓的疾苦。后来,嘉庆罢免了权臣和珅,顺便把和珅的家给抄了。
就单单从这件事情上来说,嘉庆还是做的不错的,杀一儆百,杀鸡儆猴。如果再不给权臣一点颜色瞧瞧,怕是权臣还当嘉庆是一只「小猫」呢!
另一方面,当时嘉庆并没有将和珅的案子扩大化,维持了当时局面的稳定,这也可以说是嘉庆的聪明之处。
所以说,嘉庆的能力当真不行吗?其实并不是。我们很多时候不能老是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问题,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上发生的人和事,其实这样是不客观的。
嘉庆称帝然后再来说一下嘉庆当皇帝的事情。
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嘉庆的母亲魏氏出生,后来嫁给比她年长16岁的乾隆。因为魏氏长得十分漂亮,而且心地善良,所以乾隆十分喜欢她。再后来,嘉庆出生,因为对魏氏的喜爱,乾隆自然爱屋及乌,对嘉庆也是十分喜欢。
另一方面,当年乾隆到晚年的时候,可供选择的传递皇位的人选并不多, 而嘉庆的能力和品行相对而言还算不错的,最重要的是晚年的时候的乾隆并不想放权,而嘉庆又唯父命是从,所以乾隆自然将皇位传递给了嘉庆。
小结从事实判断上来说,嘉庆的能力也并不是不行,在其位,谋其责,如果换做是当下的任何人去处理嘉庆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可能会比嘉庆处理的更好,毕竟家境所受到的教育可是当时最顶尖的教育,所以嘉庆登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其中原因还是有很多的,而其中之一就是皇帝虽然说作为国家最高的掌权者,但他所做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牵连的。而嘉庆皇帝后宫大多数的嫔妃,可以说都不是他自己所选择的。可以说嘉靖皇帝跟他很多的嫔妃都是毫无感情的。
我们都知道乾隆所活的时间是非常久的,可以说乾隆在位的时候连自己的儿子都熬死了很多。而当初嘉靖皇帝在继位的时候都已经36岁了。所以说在嘉靖皇帝继位的时候,可以说他的妻室已经非常多了,而这些生活上面的东西,其实有很多都是乾隆皇帝对嘉庆的安排,而不是嘉庆皇帝自己的选择。这就导致嘉靖皇帝对于这些嫔妃们来说是没有太多的情感的,自然也就没有关于他们之间太多的故事流传出来。
另一方面,当时的清朝可以说,虽然说已经是非常的强大了。但是乾隆皇帝在位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长的。一个国家达到鼎盛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走向衰败,乾隆当时可谓是大兴土木,而这个时候嘉靖皇帝去接乾隆的烂摊子,自然而然可以说是忙的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去操心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嘉靖皇帝并没有太多的心思,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把自己的时间放在对待自己后宫的妃嫔们的身上。
综合来说总结下来嘉靖皇帝的妃嫔们之所以不出名的原因,一是在于身为皇帝他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二是在于身为皇帝不能一味的只顾自己,更重要的还是国家,这就导致了国家为先自己为后。
如果要说起中国的园林史,曾有着万园之园称号的圆明园,就是园林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清朝最负盛名的园林——圆明园的营建,集结了几代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智慧结晶,耗费倾国之力的财富,还有无数奇珍异宝为之点缀装饰,才有了万园之园的富丽堂皇和美轮美奂。
然而,由于清王朝的软弱无能,让这百年累之在一朝毁灭,后人只能看到曾经金碧辉煌的皇家御园留下的断壁残垣。
对圆明园的了解,大家要么是靠**《火烧圆明园》的零星片段,要么就是靠对圆明园遗址走马观花的 旅游 ,但对圆明园真正的认知,远远不及故宫、颐和园,乃至承德避暑山庄。
这座能够代表清朝兴衰史的皇家御园,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帝王的掌上明珠,其实并不为人们真正熟悉,甚至是忽略的。
圆明园是清朝皇帝非常喜爱和依赖的园林,即便是最不爱出门的雍正帝,从他做皇帝后去圆明园居住的时间,也累计47次2314天,平均每年为4次210天,每一年在圆明园的时间都超过在紫禁城的时间,只有郊祀、斋戒和视朝那样的大典时,才回到宫中。
可以说,很多改变清朝乃至中国 历史 的大大小小的众多指令都出自圆明园,嘉庆帝和咸丰帝也是在圆明园出生,而雍正帝和道光帝则是在圆明园驾崩,五代天子有四个与圆明园有生死关联。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北京史地和清代皇家园林研究的刘阳老师的新作《朕的圆明园》一书,就结合典籍与 历史 ,系统的介绍从雍正帝到咸丰帝,五位清朝皇帝和圆明园的关系,以及发生在圆明园的重大事件,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讲述清朝的兴衰。
有万园之园之称、兼容中西式皇家风格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春 熙院 组成的,号称圆明五园,后来熙春园和春熙院被割分出去,才定型为圆明三园。
圆明园历经五代皇帝营建,是古代经营时间最长、花费人力、物力最多的皇家御园,堪称清朝的园林之最,但他最初的规模只是皇子胤禛的私人花园。
康熙四十六年(1707)之前,康熙帝在畅春园附近分别赏赐给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一块地,让他们各自建造花园,胤祉的赐园就是后来归附圆明园的熙春园,而胤禛的赐园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圆明园。
经过胤禛的苦心营建, 就在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圆明园已经初具规模 ,可以恭请康熙帝驾临了。 康熙四十八年(1709),花园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由康熙帝御赐的“圆明园”三字匾额 ,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
“圆明”有什么含义呢?雍正帝后来解释说:“圆明”二字取自儒家经典《中庸》之“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就是说“圆”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雍正帝的言下之意,大概就是说他爹早就属意于他,并对他寄托了明君的希望,让他以后做皇帝要明智洞察,这小作精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这点纯属个人揣测撒)。
因为圆明园的赐号,让自诩喜佛好道的雍亲王也给自己取了个“圆明居士”的道号(取号来由这点也是个人揣测),并有《圆明居士语录》。
乾隆帝第一次见祖父康熙帝,也是在圆明园牡丹台,就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三月二十五,康雍乾三朝天子在圆明园共赏牡丹,这事后来被乾隆帝吹了一辈子。
雍正帝继位后,因为园居理政的需求,开始扩建圆明园 ,他在位时期,圆明园至少已经有三十三景成型。 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帝,在雍正四年(1726),被赐居圆明园后湖西北方的桃花坞,他登基后改名武陵春色。
雍正七年(1729), 乾隆帝又被赐居莲花馆 ,在那里他居住了六年,因为雍正十一年(1733)被他爹赐号长春居士,所以在 他登基后,把莲花馆改名长春仙馆 。
乾隆帝喜好奢华,他在位的六十年里,对圆明园的增建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大概在乾隆十年(1745)前后,他又在圆明园东侧、原大学士明珠的故园怡园故址上新建长春园 ,并在园中诸景成型后、于乾隆十六年(1751)正式设置管园总领。
自从乾隆十六年初次南巡后,见识了江南园林的乾隆帝, 开始在圆明园和长春园改建、增建、仿建江南的名园名景,还在长春园北界修建欧式园林建筑群。
因为儿时随祖父去承德避暑山庄,被赐居在静佳室(即万壑松风的鉴始斋)的缘故, 乾隆帝就在乾隆三十年(1765),把万壑松风题名为“纪恩堂”。又在次年(1766)将他第一次见到爷爷时的地点,圆明园镂月开云的牡丹台,也改名为纪恩堂,并撰写纪恩堂记, 以纪念康熙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从这两件小事上,可见乾隆帝对其祖父有多么的崇拜和热爱。
乾隆三十二年(1767),成亲王胤祉削爵后、被没收的园林熙春园(就是和圆明园同年建造的花园)也正式归入御园。
先是怡亲王允祥赐园的交辉园,后来改赐给大学士傅恒的 春和园,也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正式归入圆明园,被赐名绮春园, 他就在圆明园和长春园之南,三园平面呈倒“品”字形。
而早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就已经存在的 淑春园,不确定什么时候成为圆明园的附属御园,但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才设置八品苑副一人,并于四十七年(1782)改赐名春熙院 。至此,鼎盛时期的圆明五园就此定型。
如果说圆明园是雍正帝营建的,长春园是乾隆帝营建的,那么 绮春园就是嘉庆帝主要营建的,他在嘉庆四年(1799)和十六年(1813)在绮春园西边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即成亲王永 瑆的 西爽村,与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 嘉庆帝还效法皇父把圆明园归纳为四十景一样,把绮春园归纳为三十景。
但是,也是 从嘉庆帝手中,让圆明五园变成圆明四园的,嘉庆七年(1802),嘉庆帝把春熙院赐给第四女庄敬固伦公主(后避讳慈安徽号改为庄静) ,让春熙院成为圆明五园中存在寿命最短的御园。
道光帝继位后,对绮春园、长春园以及圆明园都有过改造,并把嘉庆时期皇帝游憩的寝宫绮春园敷春堂一带,转变为太后和后宫女眷的寝宫。
道光二年(1822),道光帝又将熙春园分成两块,东半部即原中、东二所,赏赐给三皇弟惇亲王绵恺,园名依旧,后被咸丰帝改赐名为清华园;西半部则赏赐给四皇弟瑞亲王绵忻,取名近春园。
至此,曾盛极一时的圆明五园(四园)最终定型为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的三园格局。
到了咸丰帝继位后,即便国事糜烂,大臣们也拦不住咸丰帝常驻圆明园的心,在江南烽烟四起、内忧外患之时,咸丰帝还在圆明园和四春娘娘嬉戏,直到咸丰十年(1860)八月,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的前夜,这个软弱的天子逃离北京,也把曾经眷恋不舍的圆明园抛弃在身后。
从雍正帝到咸丰帝的五代帝王,经常带着宫眷驻 跸 圆明园,皇帝所在即是朝廷,在圆明园自然也发生不少重大事件。
雍正五年(1727),雍正帝四次会见葡萄牙使臣 麦德乐 ,就有三次安排在圆明园。雍正八年(1730),雍正帝下令在圆明园栽种红薯作为皇室御用品。也是在该年十一月,他开始在圆明园秀清村生火炼丹,直到十三年(1735)八月,59个月中,共传用炼丹所需物品157次。
乾隆十八年(1753),葡萄牙第三次派使臣来大清,乾隆帝也是在圆明园、两次接见使臣 巴哲格 ,并请他观赏端午龙舟。四十五年(1780)七月,接受邀请的 六世班禅 来到承德朝见乾隆帝,并于九月初一进驻北京西黄寺,在六皇子永瑢和 章嘉国师 的陪同下,在圆明园游玩了三天。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乾隆帝在圆明园勤政殿宣布册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为其改名为顒琰,命其即日移居大内毓庆宫。嘉庆二十一年(1816)七月初七,英国使臣 阿美士德 来到圆明园,因为行礼事件,故而没有入园觐见。
圆明园对这五代皇帝来说,比紫禁城更像家,嘉庆帝就生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而咸丰帝则生于圆明园九州清晏的澄静斋。雍正帝和他宠爱的年贵妃、以及不受宠但后福无穷的崇庆太后都死在圆明园;乾隆帝前期宠爱的高贵妃和后期有宠的容妃也都在圆明园离世;如果不是碰巧是年关必须得回宫,恐怕老乾隆也要死在他最钟爱的圆明园里。
这样美轮美奂的清帝夏宫, 却在咸丰十年(1860)10月18日遭遇劫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由五代皇帝耗费巨大财力营建、增建、修缮、翻新、规模盛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万园之园就此毁于一旦 。
圆明园作为清朝五代皇帝驻跸的行宫,自然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康雍乾时代皇室收藏的书画藏品,很大一部分曾经收藏在圆明园内。
特别是长春园含经堂后面的淳化轩,是书画藏品最为丰富的一处,但不幸的是,淳化轩大多数藏品,都在咸丰十年(1860)的劫难中遗失。
根据乾隆帝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前后,由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经实地描绘而后、工笔精制而成、每一幅都分别附有工部尚书庄有敦所书的乾隆帝《四十景对题诗》、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和淳化轩的藏品一样,在咸丰十年罹难,被法国人杜潘上校掠走。
杜潘回到法国后于1862年3月1日公开拍卖,后来以4000法郎的价格被卖给巴黎书商,又被帝国图书馆(今法国国家图书馆)以4200法郎的价格购进,成为该馆藏品。
20世纪20年代后期,安徽人程演先生漫游欧洲时,偶然看到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经过多方协调,才获得馆方许可,用摄影术全部传实而归,后由中华书局用玻璃印刷成《圆明园四十叶》于1928年公开向全国发行。
中国人修建的圆明园被歪果仁烧了,致使后人无缘看到他的美丽,即便是想一睹他的盛况,却需要借助这套被歪果仁抢走的图册,来认识这座皇家御园,想想也是蛮可悲的事。
历史 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作为清朝兴衰史的见证者,圆明园经历了清朝的鼎盛,又目睹了他的衰落,甚至成了他的陪葬者,毁灭在人心的贪欲之下,也是莫大的悲哀,那么美丽的园子,那些人怎么下得去手哟!
《朕的圆明园》一书就详细的讲述了圆明园的故事,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绝伦的藏品,让人不禁感叹,果然是举国之力供一人享乐,做皇帝真是太享受了,在美丽的御园里扯什么为君难,怎么看都觉得矫情。
作者刘阳真不愧是搞园林研究的,对圆明园诸景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对圆明园的典故介绍的系统又详细 ,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史实性的失误,笔误之类不提,单史实性的错误就有三处。
其一,在149页,乾隆“降旨亲自定大行皇后谥号为‘孝贤纯’”。这错犯的跟“我孝庄”一样,孝贤是富察氏的谥号,“纯”则是乾隆帝的谥号,要到乾隆帝死后被儿子追上之后,孝贤皇后才能袝谥称为“孝贤纯皇后”,但在乾隆活着时,她只能是“孝贤皇后”。
其二,在177页,乾隆先后立过三个皇太子,第一个叫永琏,第二个叫永琮,“永琮福分也不够,立了两年就得病夭亡。”众所周知,乾隆一生只立过永琏和顒琰两个太子,永琮一个小奶娃只不过是个皇子,从来就没有被立为太子过。
其三,在179页,顒琰童年像下面的备注推测:和小顒琰同在画中的女子多半是陆庆妃,推测的理由是顒琰生母“魏佳氏很早便离开了人世”。而事实上,陆佳氏比魏佳氏还早死半年,陆佳氏死在乾隆三十九年七月,魏佳氏死在四十年正月。
虽然这么精美的《朕的圆明园》却犯了一点史实性小错误,看上去有点不走心,但并没影响本书的整体性,《朕的圆明园》还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图文合辑,如果你对圆明园的故事感兴趣,那这本入门的基础小书就不能错过。 @清华大学出版社
就是这样。
一、负笈远游的穷学生
宋湘(1757~1826),作为清代中叶一位有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他与惠州丰湖书院的关系,由于其诗集《丰湖漫草、续草》,及《西湖五别诗》题刻与书院石刻门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的流传,早已为人们熟知,但他与广州尤其是与粤秀书院的密切关系,却甚少为人提及。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宋湘是嘉应州(今梅县)人,27岁时在广州粤秀书院肄业。在书院,文思敏捷的宋湘很快在同学中崭露头角。“每课艺出粘堂壁,同舍皆惊讶,以为古人文”,并且获得师生称赞“文中骐骥”的美誉。但由于资用乏绝,宋湘还需在课余卖文自给同学,生意亦颇兴隆,请他写字作文的纸张常常堆满了桌椅。不过,生性浪漫的宋湘并不以温饱为满足,其“风流才子”习气时有显露,经常出入于歌楼酒馆,他在《忆少年七首》之三、之四的诗中曾言及: 跌宕文坛十载强,中间顿挫一衿凉。 家无儋石同刘毅,身有空拳似李阳。 斩蛟射虎气难囚,快事平生一马周。 命酒市楼常独坐,出门一掷ht裘!
二、与诗书画家的交游 宋湘在广州时,结识的诗人墨客有黄丹书、黎简(二樵)、郑炳昌、李鸣盛、张思齐、张维屏、阴东林、陈昙、吕坚、吕翔、叶梦龙、冯敏昌等,其中与黄、郑、李数人相交尤深。
黄丹书,字廷授,号虚舟,顺德人,擅书、画,尤工诗,与张锦芳、黎简、吕坚称“岭南四家”,著《鸿雪斋诗抄》、《胡桃斋诗余》。郑炳昌,字颖超,号晓园,香山人,廪贡生,后为澄海县学训导,工诗画,著有《丛书阁遗草》。宋湘寓居郑家两年,与之同游共读。宋离郑家后,一度任广东学政陈桂森的幕客。乾隆五十七年(1792)郑炳昌特在广州租房,与宋湘同住,准备一起应试。是年乡试主考为初彭龄(号颐园),文题《梓匠轮舆章》,诗题《赋得鸿毛遇顺风》,结果宋湘高中解元(全省第一名举人)。一登龙门后,他写了两首诗述怀记事:“海日扶轮出,霞标百丈高。腾天皆虎气,得路果鸿毛。十载围灯火,来朝看锦袍。人声潮水沸,何德忝称豪。”“两点龙门额,青衫十五年。只今三破的,敢诩不空弦。远大男儿志,生成雨露天。一枝何足道,稍得慰堂前。”这是除试帖诗外现存有年月可考的宋湘最早诗作。见其亲笔札中,不载于诗集。 宋湘中举后,辞学政幕归乡,黎简赋诗为他送行:“从容长揖驾短棹,摆落美游宁恶归。竹雨池亭药洲石,梅关蝴蝶麻姑衣。窗鸡星尽汝先起,风o天长吾退飞。今日@堂南弟子,去年北雪到门稀。”(《寄怀宋孝廉芷湾》)宋湘对黎简亦十分倾服。宋还结识了诗人李遐龄。李字芳健,一字菊水,香山人,时方授徒于郑家。黄、宋两人一见其诗,诧为异才,遂与之订交。遐龄后为嘉庆贡生,著《勺园诗抄》、《容安堂全集》。宋湘后期在广州结交的还有李鸣盛。李字佐廷,一字尧山,南海人,附贡生,工诗能文,擅画竹,著有《春雨楼稿》。与宋湘交谊尤挚。鸣盛曾画竹寄湘,附诗云:“凉t动翠筠,云烟回忆十年身。屋梁落月参差影,留得虚心待故人。”湘亦有“留赠”警句“世上葛藤需快剑,心中风雨有深卮”传诵一时。
三、重返母校
嘉庆八年(1803),48岁的宋湘又回到粤秀书院,以堂堂院长的身份去执掌教席。本来院长一职另有人选――由广东巡抚瑚图礼聘江西学者汤藩(价人)担任。但汤至广州时,瑚已离任,而新督抚倭什布、孙玉庭与汤素无交情,故对之不大理会,汤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于是,当局便延请当时已赋闲的宋湘担任此职。宋湘在粤秀书院讲学两载,至嘉庆九年(1804)冬,才北上赴京辞去教席。
两年中,他夙兴夜寐,为发展广州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深悉“寒窗”之苦,所以对穷学生特别关照,加之褒贬公正,故在学员中享有崇高威望。梅州乡人更是闻风竞起,从学者众,院舍几不能容。从此梅州文风渐振,学人辈出。人们公认:“程乡先辈之所以得衣被士流,变转风气者,肇始先生,而后来李绣子太史(李黼平)继之。” 宋湘主讲粤秀书院时,适值冯敏昌亦掌越华书院教席,两院相距不过一公里,于是两人时相过从,论学谈文。冯氏殁后,其门人梁炅携冯诗册稿本至京师,请在京的翁方纲、吴嵩梁、秦瀛、陈寿祺、宋湘等斟酌选定,得四百余首,即传世的《小罗浮草堂诗集》。 纂香书室位于东莞市凤岗镇凤德岭上村,约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6),由上村张姓十七世祖张超群用千金所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在纂香书室举办培训班,并开办“纂香女子学校”,是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室坐北向南,宽1986米,进总深2009米,建筑面积399平方米。头门面宽三间12米,进深二间,硬山顶,碌灰瓦,龙船灰塑正脊,门额为宋湘题“纂香书室”四字;中进大厅横梁架“思敬堂”匾;后进厅设高125米长形供台。整个书室的檐棂。山墙都饰有花鸟图室,或彩绘或灰塑。2004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居民为客家人,主要由福建,广东梅州地区迁入。书室的创办人为凤岗上村的张超群。清乾隆年间广东才子宋湘在书室讲学。书室周围民居林立。
纂香书室与宋湘有密切的关系。追溯乾隆中期,约1782年,上村财主张应中(张应中,字时行,生于乾隆癸酉年,即1753年,儒林郎历职布政司)到广州经商,邂逅宋湘,发现他有博学之才,于是招之回乡,后聘为书室教师。相传宋湘在开馆之初,出示广告,上写“即日开张”,乡民见了无不掩口而笑,宋湘不恼不怒,挥笔写成“即日开张摆出尼山杂货,他人托贱馆招天下英才”,这二十个大字笔走龙蛇,气势磅礴,洒脱古拙,夭矫不群,众人见了无不叹服。此后,纂香书室,学童莘莘。
宋湘被称为对联奇才,他曾为上村天后宫写一对联:“大庙庙神灵庇佑,尚村村老少平安”。此外,还有“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等等对联,在当地传为佳话。
宋湘在上村任教多年,他一边教书,一边勤奋学习。张应中见他聪明颖悟,学问广博,不愿耽误他的仕途,于是资助他到南澳深造,后来他高中广东第一名举人和第十一名进士,从此宋湘仕途坦荡。
纂香书室与宋湘有不解之缘,然而鲜为人知的张超羣胸怀远志,热心公益,崇尚文化,其孙张应中发扬祖德,慧眼识才,聘请名师,培育英才,以及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一、生平著述 东坡若解西湖乐 早解朝官住惠州
宋湘于嘉庆六年(1801)应惠州知府伊秉绶之邀,曾任惠州丰湖书院院长,在惠州生活了两年,他对惠州西湖的湖光山色和风土人情十分热爱,经常游览西湖景点,访问惠州市民,将所见所闻写成诗歌。
丰湖书院是伊秉绶一手扶植起来的。惠州大学校内残存的丰湖书院遗迹都是伊秉绶时代的。现存的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其实是宋湘为丰湖书院的二门所题。丰湖书院头门上的楹联是伊秉绶题写的“学焉得其性之所近,览者将有感于斯文”。丰湖书院修好后,伊秉绶请来当时的著名诗人宋湘主持丰湖书院。
他还与宋湘一起制订了丰湖书院的规章制度。宋湘的诗集里有《丰湖草》和《丰湖后草》各一卷,都是在书院担任山长的两年时间里写的。在丰湖书院期间,宋湘钟情惠州山水,从他的诗歌里,可以看到一个非常迷人的丰湖和同样迷人的书院:敞敞亮亮的一大片水,清清静静的一座院落,清风明月,春绿秋白的芦苇,那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画卷。
二、散步黄塘村 欣然写下《黄塘村晚》 宋湘游览永福寺,寺僧慕他才华,向他索取墨宝,他欣然命笔,写下《永福寺》;他散步于黄塘村,见炊烟初上,牧童回家,便用诗句绘出一幅惠州农家乐图:“桐叶榕叶碧相映,竹鸡水鸡春共声。贪看黄牛骑水过,不觉远寺钟齐鸣。”(见《黄塘村晚》);宋湘居住在丰湖书院内,日日与湖水相伴,对西湖更是情有独钟。他写下《湖居十首》,下面摘录一首:“洒洒两湖风,满山开刺桐。木棉吹作絮,蝴蝶展如篷。野笋穿篱白,江鱼出网红。倾城人上冢,都在水西东。”本报曾介绍惠州才子江逢辰的《惠州西湖棹歌》九首(2008年3月29日《东江时报》5版《“得人胜获百琼瑰”》一文),而早在江逢辰写西湖棹歌的前76年,宋湘就已写下《西湖棹歌》十首,其中一首是:“卢橘杨梅烂不收,荔枝龙眼出城头。东坡若解西湖乐,早解朝官住惠州。” 宋湘在惠州生活两年,成诗195首,平均每年成诗近百首,他把在惠州写下的诗结为《丰湖漫草》及《丰湖续草》。是苏轼、唐庚和今释之外,可将寓惠作品结为专集的又一诗人。 一、为官清廉 任职云南13年 最受尊敬称赞
宋湘曾出任云南省曲靖知府,在云南任职13年,期间曾代理广南、永昌、大理、顺宁、楚雄等地知府及迤西、迤南道尹。他在云南为官清正廉洁、勤政亲民,常勉励自己“要与民间验辛苦”,鼓励人民勤于耕牧,并把自己大部分薪俸用于兴办当地公益事业。
二、民无衣穿 购纺车让妻教妇女纺织 初至曲靖,正逢当地水患之后,灾民遍地。宋湘积极带领当地民众修城治水,很快将水患制服,受灾百姓得到了安置。后到马龙州,见当地边民不会纺纱织布、穿衣无着,便将自己的俸银购新纺车500架和木棉一批,让妻子王素云教妇女纺织,所织之布为当地人民称为“宋公布”。在广南府时,见百姓用水困难,他捐款并亲自勘测水源,凿东、西两塘引水至城,供百姓饮用。代迤西道尹时,所属地域饥荒、瘟疫流行,他捐俸银抚恤并组织百姓生产自救,还自购松籽三石,指导群众植树造林,使原来光秃秃的点苍山成为一片翠绿。他本人也亲自到翠峰山种了一片青松,人称“太守林”。在云南大理一中南花厅内,珍藏着一块古雅庄重的大理石碑——宋湘手撰的“种松诗碑”,记载了他任职期间组织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的历史。碑中有“一粒丹砂一鼎封,一枚松子一株松。何时再买三千石,遍种云中十九峰”之句。 在永昌府时,见郡中书院失修,又捐俸银170两,修复书院,使文教渐兴。
三、文武皆能 生擒匪首安定一方秩序 宋湘不但能文,而且能武。他任永昌府知府时,因府属境内湾甸一位土司死后无嗣,土司族人景在东趁机篡位,欲聚众千余人扬言要攻打永昌城。宋湘获悉后,在组织乡民操练同时,派人秘密潜入湾甸。经精心策划,宋湘率领乡团突袭土司衙门,生擒匪首景在东,安定了一方秩序。
云贵总督伯麟见宋湘业绩显赫,誉他为贤吏,并向朝廷极力推荐。道光五年(1825),宋湘升任湖北督粮道。第2年病终任上,时年71岁。由于宋湘大部分收入都捐赠给公益事业,以至他去世时家徒四壁、存银无几,惟诗文墨宝颇丰,这在清代官僚中实属罕见。当地百姓极为感念宋湘恩德,为其塑像建祠,立碑奉祀。在《云南大理图书馆记》中有这样的评价:“明清两代人至云南的外省人当中,宋湘是最受人们尊敬和称赞的一位。”
四、诗歌赞云南 江山到处我题诗
宋湘不只是一位耿介奉公、勤政有为的清官,也是诗书俱佳的诗人和书法家。光绪《云南通志》卷一百三十九《循吏·宋湘传》记述:“湘才气豪爽,工书能文,诗尤火速,每有所作,落笔立就,时称为真才子。历官皆着治绩,而奖掖后进,成绩尤多,至今士林传其遗事觉得佳话。”他在公务之余,颇好写诗,所到之处,对当地的名山胜水或光景奇花,往往付之笔端。其后,宋湘把在滇诗作编成《滇蹄集》三卷计157首。这些诗作记述了宋湘在云南的行踪和心迹,以及他与当地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他对云南的感情。
“马蹄今日踏滇山”
嘉庆十八年(1813年)秋,宋湘出任云南曲靖知府,一路南下,弃舟登车,过安顺,出盘县,风尘仆仆,终于在一天下午抵达黔滇交界的胜境关。宋湘一行人在界关木牌坊边的山脊上稍事休息。当他抬头遥望四周莽莽群山时,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在驿站墙壁上题写了《滇南胜境题壁》七律一首:
马蹄今日踏滇山,山在乾坤何处边。
汉使石坛金碧气,佛门铃塔祖师禅。
封疆六诏开荒服,道里中原认斗躔。
回首十年香案直,退朝满袖只炉烟。
诗中记述了宋湘路过胜境关时的感受。首二句笔力遒劲,气势壮阔,把视线一下子延伸到遥远的群山,给萧寂的荒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令人心情为之振奋。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高度概括了自汉唐以来,云南与中原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结句回忆在京任职时的心境。
据史料记载,宋湘到曲靖后,当地正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上任伊始,宋湘身先士卒,率士民百姓赈灾救困,通过治水、筑堤、修路、补城等举措,治理了水患,并使当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取得了有口皆碑的成效:“……郡民走告我,今岁谷增万,鱼鳖化为禾,洪波消荒甸;荒荒马龙州,男女骬不线,使君慈母心,女手扦扦劝,五百新纺车,织染兹亦遍。闻之岂不欢?百不了一愿,边荒多艰难,救民先救困。兹行复如何,区区心一寸。”(见宋湘《滇蹄集》卷一《之广南道中述怀四首》之三)。宋湘在曲靖的业绩,受到云贵总督伯麟的嘉奖。
“江山到处我题诗”
嘉庆十九年(1814年)夏天,宋湘到昆明述职。其间,他先后游览了大观楼、黑龙潭、西山等名胜景点,被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所感动,即兴挥笔题诗。且看《题昆明池大观楼壁二首》:
江山到处我题诗,况是登楼放眼时。
此水自从闻汉帝,昔人谁实见滇池。
碧鸡金马今黄土,段诏蒙酋古复棋。
欲唱竹枝三百首,遍传骑象戴花儿。
空翠波光入酒杯,大风环佩亦仙才。
杜陵眼老旌旗失,蛮徼云深关塞开。
万里星辰依北极,百年草木上春台。
君看一带山河影,浩荡蓬壶月照来。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怀之作。作者面对眼前如画江山,引发对历史的回顾与怀想,意气风发,神思飞扬,也流露出建功立业的抱负。传说,其时宋湘游兴未尽,又应邀在大观楼写下“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名联。此联与上述二诗,在立意上一脉相承,在意境上相得益彰,以怀古入题,以景抒情,以形象对格,以数词量词组句,构成一副妙手天成的佳联,抒发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五年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春天,宋湘从京城返回昆明,重游大观楼,又题写了《春日重题大观楼二首》:
楼上春云住又飞,楼前春水绿生肥。
举头莽荡身何处?骊酒苍茫醉未非。
三岛游仙他日梦,五湖垂钓几人归。
球场牧马将军老,谁话天山雪打围。
湖花湖柳此依依,天下春光两燕飞。
好水自头连尾看,诸山从古到今围。
百年作客原如寄,竟日登楼只不归。
此曲莫传王粲和,怕教游子泪沾衣。
诗中除了赞叹滇池的美景外,却少了前时的意气风发,多了怀旧的思绪,隐含着宋湘慨叹暮年难酬昔日壮志的心情。这二首七律,首二句似信手拈来,语言清新流丽,为全诗增添了不少艺术魅力。宋湘两次游大观楼写的4首七律,无论是诗的立意,诗艺特色,抑或是引典用词的缜密,对仗的工整,以及音韵节律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多年来一直被后人推崇。而且在同一景点上,同时保存一个诗人的三件作品,这在诗联界尚属少见,足见其具有不可低估的审美价值。
“何时泉边见梅树”
春城昆明四季如春,不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亦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奇花异卉,是历代文人骚客心仪的休闲之地。宋湘多次途经昆明,公干之余,曾慕名前往附近的景点游玩,每有所感即题诗壁上,以抒怀记事。请看《初夏独游龙泉观访古梅,题诗而返》:
何时泉边见梅树,传闻封殖自唐年。风雷战斗壮士老,烟霞骚屑将军眠。高搴参天汉柏雨,低绕扑地秦松烟。白摧朽骨何盘盘,苍皮远出青可怜。春天花开大如盏,云中之君下来翩。古香蓊勃遮远天,兰房蕙幕相新鲜。美人石肠青铁肝,中有万古相思魂。问君此情香何处?结子满枝空掩关。吁嗟客心何可言?为官万里纷忧煎。荒山野水走皮骨,蛮烟瘴雨沾衣褌。狂游岂少阮孚屐,清梦久隔罗浮村。角巾东第定何日?手版西山聊暮云。青鞋布袜古箧存,心迹要与林逋论。举头万丈青天月,题诗壁上花应闻。
这首七言古诗,前半部分叙述黑龙潭边唐梅宋柏的来历,突出了梅花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袭和磨砺后,仍保持着非同寻常的风韵。作者以比喻夸张的表现手法,逼真地描绘出古梅虬曲高大,历千年磨难而不屈不挠的风骨,以及春天到来时梅花璀璨动人的风姿,讴歌了古梅坚忍不拔的形象。后半部分抒发诗人昔日在广东惠州罗浮山下无忧无虑赏花游玩的日子,思乡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两句把全诗的立意推到了极致,耐人寻味,久读不厌。
后来,宋湘的好友沙琛(字献如,号雪湖,大理人,乾隆举人,曾任知县,著有《点苍山人诗钞》)游黑龙潭时,见宋湘的题壁诗,也步其韵写了一首唱和诗《黑龙潭值老梅盛开,感怀旧游,用壁间芷湾太守韵次之》(见《点苍山人诗钞》卷七。诗略)。
“云南茶花亦迷离”
云南素有“茶花甲天下”的美誉,且看宋湘游昆明西山云安寺时写的赏茶花诗:
天下茶花无甚奇,云南茶花亦迷离。入院突兀见此本,九州万古空春姿!高火伞,低摩尼;红者玉,紫者泥;十万灶,一军麾。日亦不敢出,月亦不敢窥;朱霞青天,雷电齐飞。何年所植何物为?花叶不到处,精焰犹交驰。才大有如此,独立隘两仪。世人纷纷说少态,蚍蜉撼树真群儿。吁嗟乎!种花须种一千载,看花须看一千枝,饮酒须饮一千碗。君不见挥刘伶,斥李白,云安寺里人题诗。
宋湘在这首诗中,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首二句就突出了“云南茶花甲天下”的语境,使之达到美压群芳的地位。接着,作者满腔热情地盛赞云安寺里的茶树高大,茶花美若云霞、璀璨如火的绚丽多彩的形象。诗人在尽情赞美茶花壮观、丰美、灿烂的景象时,没有忘记为韩愈伸张正义,针对那些诬陷忠良的小人情不自禁地喊出“蚍蜉撼树真群儿”的心声。全诗笔墨酣畅淋漓,诗语形象生动,节奏明快跌宕,音韵铿锵有力,情感高昂激越,立意高峻拔卓。当时诗坛名家吴嵩梁(字子山,号雪兰,1767年生,江西东乡人,嘉庆时曾任内阁中书)看了宋湘这首诗后,发出由衷的称赞:“定光寺(即云安寺)里红山茶,雷火烧空十丈花,看花君载千湖酒,醉胆轮囷大如斗。万古茫茫两谪仙,太白子瞻谁抗手?”(见《香苏山馆全集》卷十二)。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春,宋湘时隔五年再次重游云安寺,还想饱览茶花盛开的美景。当他站在茶树前,注目茶花,心驰神往,用神来之笔写了《重题云安寺茶花二首》,赞美茶花。其二为:
神仙无醉亦无醒,昨夜东皇觞百神。
来路岂真狮子国,番风长压牡丹春。
梦中彩笔传名士,天半朱霞立异人。
难怪外间桃李笑,此花肝胆大轮囷。
当时,有人说茶花是从海外传到云南的,宋湘对此提出质疑并否认。云南茶花本来就是本土所产,何来外来之说?若以番风压牡丹那样贬低云南茶花的存在,则太不应该了。这里的茶花鲜艳夺目,就像素有神来之笔的江淹那样光彩照人,其品德是多么高尚纯洁啊!最后,作者在茶花如此炽烈的氛围中,精神上得到了慰藉,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深情。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善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引典用语似信手拈来却自然娴熟,毫无斧凿痕迹,是一首艺术品位较高的七律佳作。难怪宋湘的同乡好友黄钊在《读向华堂诗集》中称赞这首诗:“读到千枝球放句,朱霞天半照云安。”
“我是何人须是我” 宋湘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忘年十载此长安,阅尽荣华耐尽寒。我是何人须是我,真诗莫与外人看。”不论为官还是为文、为诗,他都用一颗真心去做;不论当多大的官,他都保持着一个“真我”,不被浮云蔽眼。宋湘在云南为官13年间,“要与民间验辛苦”是他的格言。他所到之处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恤民情,有的放矢地为当地解决首当其冲的问题,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实事抗灾害,寻富路,除恶徒,兴文教,捐俸禄,绿荒山,题诗联……他一心奉公不计个人得失,“得失千秋一片心”。《云南大理图书馆记》《清史·列传》《广东通志》《嘉应州志》均记载宋湘始终如一地过着俭朴生活,把薪俸大部用于振兴地方公益事业,百姓都真心感佩铭记他。
宋湘离开云南时,送行的人群排成长龙。人们还在他任职过的地方,自发筹钱建祠立碑来怀念他。 宋湘一生清廉,道光六年(182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他逝世于湖北任上时,竟然无钱安葬,是当地的百姓父老募捐帮其料理后事。 清代嘉庆年间,一帮广东才子结伴北上赴京赶考,渡韩江,过梅岭,一直来到长江南岸。
一日,他们正待渡江的时候,忽然有一艘官船顺流而下,正好被渡船挡住去路。船上官兵大声吆喝:“f渡船!渡船!别挡道!这是官船,你们挡道,该当何罪!”
过河的这批人全是秀才举子,一来踌躇满志,二来人多势众,三来怕误时辰,再说又不知官船坐的是什么官人,便不理睬官兵的吆喝。
却说官船上坐的是新任两广总督。他见官船被挡,便走出船头看个究竟,见是民船拦路,正待发作,忽见这些人全是赴考的才子,心里就多了个心眼。他想:这帮秀才说不准哪个这次考中状元,以后成了气候,于自已不利。因而不敢贸然得罪。但官威被灭又不甘心,于是,他大声喝道:“喂,你们要想先过河也不难,我出一副对子,你们当中谁能对得通,就让你们先过。”
接着,他就信口出了上联:“万马立青霜,将军出朔方,东之广,西之广,总督两广!”他道出自己的身份,目的是吓这帮秀才,使他们给自己让路。
果然,秀才们一听是新任两广总督,就有些怕了,谁也不敢应对。
这时,人群中突然闪出一个身穿苎麻衣的秀才。他分开众人,喊道:“我能应对!”
大家都转眼望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知他能对出什么对子。
只见秀才不紧不慢地说:“手持七寸管,挥成大文章,中解元,中状元,连中三元!”他语出惊人,正中两广总督的要害和顾忌,总督大人只好赞此人才气不凡,同时也为自己找了个下台台阶 ,就让他们的渡船先过。
这个秀才不是别人,正是后来一举成名,被称为广东才子的宋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