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指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完整特征。如注意、疲劳、紧张、轻松、忧伤、喜悦等。它兼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特点,既有暂时性,又具有稳定性。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联结的中介环节,构成一切心理活动展开的背景。
根据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状态的分类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状态上的表现,即心理状态的主要构成成分。以此为标准划分心理状态可以较好地概括各种具体的心理状态,把心理状态划分为认知的心理状态、情感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和动机的心理状态。
二是人的心理在各种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据此可把心理状态和其发生的基础即活动相联系而加以考察,可分为活动的动机和完成活动的能力两大类心理状态。
三是心理状态在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和活动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用单一的分类标准或只从一个角度去分类研究是很困难的,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应该根据不同领域、因素,用不同标准对心理状态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如以心理状态对活动效果的影响为标准,可将心理状态划分为最佳心理状态、一般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心理状态划分为相对稳定的、持续较长时间的状态(态度、兴趣、心境),另一种是情景性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心理状态(激情、应激状态);根据心理状态是否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可将其划分为周期性心理状态和非周期性心理状态;根据心理状态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心理要素,可将其划分为情绪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感知过程居多的状态、注意状态、积极的思维状态等;按照常态、异常可以把心理状态划分为正常心理状态、异常心理状态;按照整合过程的不同阶段,可把心理状态划分为待整合无序状态、整合过渡状态和整合有序状态。显然,这种多标准的划分方法可以对心理状态进行多角度的研究,还可以满足各个行业如教育、医学等部门的需要,所以这种划分更具有实践意义。
问题好深奥,我觉得情绪和情感都能够对个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个体作出不符合自身理性判断的行为。
情绪:a狭义情绪:指有机体/个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暂时的强烈的态度体验
b广义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情感)
情感:a 狭义情感:人(动物物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复杂的,稳定的态度体验
b 广义(包括情绪)的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定义同上广义情绪)
一下摘自《心理学》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但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大家知道,人是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当他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内心体验;当他采取否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愤怒、恐惧、羞耻和悔恨等内心体验。无论是对客观事物有肯定的态度或者否定的态度,我们部能够直接体验得到。因此,情绪和情感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常被混用,或者把它看作是同义词。但在心理学中,把原始的情绪看作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把情感看作是与社会性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所谓需要是指人的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生理的(对于食物、水、空气、温暖、运动和休息的)需要和社会性的(劳动、交往、艺术、文化知识上的)需要两大类。当然也可分为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
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当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则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喜悦);当饥饿、渴、疼痛时,则有明显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愤怒、悲哀、恐惧)。
人类最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这四种。如,人们见到黑暗、猛兽足以引起惧怕。当一个人看见危险而逃跑时,如有人阻拦他的去路,他必发怒、动武;无路可逃则悲哀;如能逃脱危险则快乐。这都是不学而会的。
所谓快乐,通常是指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愤怒往往是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受到妨碍情况下产生的;特别是在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地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引起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的情景或事物的能力。悲哀是与所热爱的事物失去以及所盼望的东西消失有关的体验。悲哀所带来的紧张的释放,就会产生哭泣。无论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又都有强度上的不同。譬如,愉快和狂喜之间的区别,愤怒和狂怒之间的区别就属于强度上的区别。
情绪也往往与低级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因此,它是个体意识发展的最初因素。例如,杂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整洁美观的环境使人好感;被人打骂时会很不高兴,被人爱抚地拍拍肩膀时却很愉快。一般他说,声音的感受较之光线的感受,与情绪反应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直接,它更能激起情绪的共鸣。正因为这样,音乐艺术陶冶人们的性情也就比视觉艺术更有力、更有效。
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但即使是人的最简单的情绪,也与动物的情绪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人的生理需要受制约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马克思曾经写道:“……一定的外界物是为了满足已经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的人的需要服务的。”①人不会贪婪地喝、吃、穿,他总要考虑适当的方式和现有的可能,在一定的社会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才享用食物。在饮食方面还要求有营养,有色、香、味,并讲文明行为。所以,人的情绪与动物的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人的情绪活动具有社会的性质。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同社会性的需要、与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着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带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某些涉及到阶级意识内容的情感往往带有阶级性。譬如,当前使人引以自豪的是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出力,能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牺牲自己的一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对劳动有一种光荣感,这是在旧社会的劳动人民所没有的。
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是多次客观影响的结果,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比如,幼儿需要玩具、图画书;儿童期需要结伴游戏、学习;青年需要成家立业,重理想;成年人重事业。需要不同,情感也有区别。
由于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同一事物可能以其不同的方面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因此,人的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引起相反的情感体验;或者在同一时间内,人可能处于交织着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之中。如,失散多年的父子相逢时,既喜悦,又悲伤;当听到亲人壮烈牺牲的消息时,既有为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的荣誉感,又有丧失亲人的悲伤感。“悲喜交加”、“百感交集”,说明了人具有“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中有快感”
的矛盾的情感。
产生情绪和情感的触发原因乃是客观事物本身,而不是主观需要。任何情绪和情感都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的,都有其客观原因。人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例如,愉快感可能是由爱抚或亲吻所引起,也可能由来自身体的运动器官的感受(如有节奏的舞蹈、体操运动和唱歌)或者由外界事物的结构、颜色和形象、声音、味道、气味等所引起。恨可能是由于别人突然弄脏了你的衣服,或者是自己犯了某种错误所引起。没有客观现实,便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只是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在不同的时间里,由于各种对象和现象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而会产生这种或那种情绪体验。如,在一般情况下,为了止渴喝下一怀水就能带来愉快;如果他不感到口渴,而强迫他喝水,那末只能感到气愤和不愉快。但在特殊情况下,那怕口再渴,也要把这口水让给比他更需要的同志去喝而感受到内心的愉快。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带存情境的性质。当某种情境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所以它是不断变化着的一时的状态,是比较现象的东西。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它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约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例如,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当祖国受到敌人的蹂躏和侵犯时,会无比的愤怒和激动;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情绪。
由于情感常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有关,情绪则常用于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的(各种典型情境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转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就必须依靠情绪共鸣逐渐地达到,它不能迅速、随意地被唤起。
三、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
象其它所有的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是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复杂的。概括地说,它是在大脑皮层起主导作用下,皮层和皮层下的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而且,一般认为,皮层下部位参与情绪反应,皮层部位参与情绪体验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现代生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证明,情绪反应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丘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
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它在情绪反应中有着重要地位。研究证明,下丘脑与怒反应关系密切。美国的奥尔兹(Olds)等实验还表明,老鼠在有活动杠杆的箱子里,如果得到对脑的刺激,它会按压杠杆高达每小时数千次,它们按压15~20小时,直至精疲力尽,睡眠后又再次按压。几乎在脑内所有部位都能发现这样的一些点,但在下丘脑特别明显。因此,近年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下丘脑里存在着“快乐”中枢。刺激另外一些部位,动物会按压杠杆去截断电刺激,这些部位就被标志为“惩罚”或“痛苦”中枢。把这样的刺激运用于病人,病人好象也喜欢这种引起愉快感觉的刺激;当给予刺激时,他们出现高兴和微笑,并愿意去按压给刺激的杠杆。①
边缘系统是多机能的综合调节区,它调节着皮层下的呼吸、心血管的血压、消化道、瞳孔、排泄等低级中枢,调节着整个内脏活动。因而调节着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的机构。现已发现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反应的关系十分密切,切除双侧杏仁核,多半引起凶暴情绪反应降低。
林斯利(D B Lindsley)提出了一个激活的学说,这个学说突出了网状结构的作用,他认为从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来的感觉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的侧支进入网状结构,在下丘脑整合与扩散,兴奋间脑的觉醒中枢,激活大脑皮层。激活作用包括对情绪的激活,使情感的冲突尖锐。所以网状结构的作用在于激起,它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
研究还证明,皮层下各部位的机能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着人的情绪和情感。或者说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四、情绪的学说
有关情绪的学说从古到今约有数十种,在这里主要介绍下述三种学说。
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
十九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James )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相似的情绪理论,后来被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这种学说基于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詹姆士说:“我以为: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底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①由此出发,他说:“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 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①这样,根据他的观点,哭泣,打人、发抖都是产生情绪的原因。兰格认为,“……任何作用凡能够引起广泛的在血管神经系统功能上的变化的,都有一种情绪的表现。”②他把情绪看作是一种内脏反应,如果“让他的脉搏平稳,眼光坚定,脸色正常,动作迅速而稳当,语气强有力,思想清晰,那么,他的恐惧还剩下什么呢?”③
詹姆士和兰格的共同论点是: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全部的情绪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而詹姆士则认为情绪大部分或主要地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总之,他们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通常称之为“情绪的外周说”。
2.巴甫洛夫的情感学说
按照巴甫洛夫的说法,情感是在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假如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型得到维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他举过很多例子,比如有一个有癖好的人得到渴望已久的珍品(如集邮者得到一枚珍贵的邮票)便感到高兴;亲人的团聚,观点一致者谈话的投机所产生的欢乐,都是大脑皮层原有的动型得到维持的表现,而相反“在习惯的生活方式产生改变时,例如,失业或亲人死亡,信仰粉碎时,所经历到的沮丧情感,其生理基础大半就是在于旧的动型受了改变,受了破坏,而新的动型又难于建立起来”④。当然人的各种动型往往是相互制约的,某些次要的动力定型虽然是遭到了破坏,但由于与人的思想意识相适应的更主要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和发展,因而也会引起愉快的情感。
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都会引起皮层上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作用使引起或改变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当皮层下中枢接受了皮层传来的兴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内脏器官和腺体等活动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加等),并通过躯体神经引起骨骼肌的相应活动。所有这些变化又发出传入神经冲动,从皮层下中枢反馈到大脑皮层,并与正在进行着的动力定型的变化结合起来,这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各种情绪。
3.现代的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
现代心理学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情绪,强调了情绪的发生依赖于整个有机体过去和现在的认知经验,以及人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料想的性质。比如: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的情绪评定——兴奋学说。她强调了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例如在森林里知觉到一头熊引起惧怕,但在动物园里知觉到一头关在笼子里的熊却并不惧怕,这就是个体对情景的认识和评价在起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合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某人在过去经验中遭遇到某种险境,但能平安度过。当他再经历这险境时,回忆过去经验,便泰然自如,并无恐惧或惊慌。也就是说,当现实事件与过去建立的内部模式相一致,事情将平稳地进行时,人将无明显情绪。而当现实事件与预期和愿望有足够的不一致,或预料为无力应付时,就会打乱已建立的内部模式,产生紧张的情绪。情绪和情感正是通过认识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见图9一1)。
美国的斯比斯曼(Speisman)、拉什鲁斯(Lazarus)、摩德科夫(Mordkoff)和戴维森(Davison),1964年的实验同样说明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他们用皮肤电反应来测验正在看一部紧张的**的四个不同的组。对第一组用声音来加强所看到的银幕上的残酷的画面;对第二组则用声音来否认此画面情境中的痛苦;对第三组只出现一个超然的理性的描述;第四个组是观看无声的**。结果如图9—2所示,显然,紧张的声音会增加对**的情绪反应(皮肤电反应较明显)。否认和理性描述的声音会降低对**的紧张情绪反应(皮肤电反应较低),而且比肃静无声地观看**组的紧张情绪反应还更低一些。①在拉什鲁斯看来,每一种情绪反应,都是某种认知或评价的功能。
五、情绪的机体状态
情绪和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而且有一定的客观表现。例如,悲伤时流泪,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痛恨时咬牙切齿,惧怕时手足无措,虔敬时合掌低头等,这些都是机体表现。
由于情绪刺激物的作用,可以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外部腺体(汗、泪)与内分泌腺活动(肾上腺素、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也可以引起代谢(血糖升高或降低)和肌肉组织(手舞足蹈等活动)的改变。因此,人在发生情绪时,在机体内部和外部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据研究,人在愤怒时每分钟呼吸可达40~50次(平静时,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突然惊惧时,呼吸会发生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会有呼吸痉挛现象发生(图9一3)。人在笑的时候,呼气
1.高兴一一每分钟17次:
2.消极悲伤一一每分钟9次;
3.积极地动脑筋——每分钟20次;
4.恐惧——每分钟64次;
5.愤怒——每分钟40次。
快,吸气慢,呼吸的比率低(约是030);人在惊讶时,吸气约是呼气的两到三倍;人在恐惧时,呼气和吸气的比率从一般状态(约070)上升到300或400。人在吃惊和恐惧时,心跳每分钟约增加20次,血压也会增高(妇女比男人高一倍)。
人在吃惊、恐惧、困惑或紧张时,皮肤电反应最为显著。皮肤电阻的变化是由于情绪状态中皮肤血管收缩的变化和汗腺的变化所引起的。一般地说,人在等待一些责任重大的活动时,皮肤电阻会降低;活动之后,它降得更低。如果皮肤电阻增大,则说明过度疲劳,或由于活动前有不利的紧张状态。
一个被试在看**时,当银幕上出现两个扭斗者从悬崖上滚到急流中去时(28),他的皮肤电阻降低至最低度(如图9一4)。
此外,人在紧张和忧虑时,脑电波α波幅减低,波动甚大,呈低振幅快波——β波(图9一5)。如果有病理性的情绪障碍,则会出现高振幅的慢波——θ波。所以,为测定人的情绪反应,人们常用生理多道仪来记录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皮肤电反应和脑电波。
有关情绪的机体表现以面部的研究为最多,其次是身段和言语表情的研究。面部表情动作,包括眼、眉、嘴、颜面肌肉的变化,是最能表示一个人的情绪的。例如,喜悦与颧肌,痛苦与皱眉肌,忧伤与口三角肌有特殊的关系。达尔文曾经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调查,写出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指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和姿态是人类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即就其发生史来说,最初乃是适应对机体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情境而产生的。例如,愤怒时的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等表情是人类祖先在行将到来的搏斗中的适应性动作。因此,那些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全人类性的。美国的埃克曼(Ekman)、弗里森(Friesen)和埃尔斯沃思(Ellsworth)在1972年对六种面部表情(图9一6)作了测定,也确实发现不同
A 表示在焦虑状态下,α波消失的脑电图记录。
B 表示在正常状态下,规则的α波的脑电图记录。
民族对这六种面部表情的判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见表9一1)
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诸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顿足捶胸,惧怕时手足无措,狂喜时捧腹大笑,虔敬或沉痛时肃立低头等表情动作均为身段表情动作。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在语言的声调、节奏速度方面的表情。一些研究(埃克曼等,1976年;克劳斯等,1976年)表明,当某人扯谎时,平均音调(或基音)比说真话时要高一些。不过,这些区别一般人是听不出来的。但如果用电子仪器来分析声音就能准确地把谎话与真话区别出来。这类表情动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具有社会性的机能,即它已成为社会上通行的交际手段。所以说,情感的表现方式——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制约。外周的生理变化与特定的情绪活动之间并没有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例如,同样是两个人的目光接触,可以表示爱情、热情和极大的关心;也可以用来吓唬人。这两种表面上矛盾的含义——友谊和威胁,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关系。又如,男女都有悲哀之情,但由于男孩子从小受到一种特殊的教育和培养,“男孩子嘛,不要抽抽泣位的”,所以男人是不轻易哭的。再如,中国古时的见面礼是作揖,现在是握手,外国人大多是拥抱、亲吻。欧洲人用耸肩表示遗憾或惊奇,日本人以微笑表示抱歉,中国人以拍肩表示关心。总之,人可以自觉地利用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当然,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把情绪的外表活动控制住,不予表现
自我意识训练
1.自我意识及其意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 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 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 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由于个体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的
成熟被认为是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 体的社会化。
由于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 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采 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我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 我们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2.自我意识训练内容。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 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 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 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 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 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 方面:第一,让我们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 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 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 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 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 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 份,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对我们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 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 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 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 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对我们进 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 满,随着年龄增长让我们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
(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 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 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 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 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为提高我们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 制转变。我们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 ,比如只有教师要求做完作业后检查,你才会进行检查。针对这种现象,你应学 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
心理素质,是靠长期比赛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比赛的经验成正比 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 人心理关
总是过不了。但是,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
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 么心里 面自然就会比较踏实稳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实力去向强手挑战,就需要 在一定的 比赛经验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还 是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质的资本。在实力并没有到达一定程 度的时候 谈心理素质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说双方实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谁可以发挥得好 一些,这 个时候就靠自己的状态的调整了。 先说几个影响发挥导致失败的原因。
1 求胜心过重。心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这就是很多业余的爱好者遇 弱不强, 遇强却不弱的原因(心理放松,没压力,技术能充分发挥)。
2 练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点、打控制的,这样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证,在未练 球(包括 练球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大失水准。
3 打法相克。业余爱好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其实以己之短,遇彼之长是非常常见 的事,这 就取决于个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了,而这一点往往是业余爱好者最欠缺的。
4 不合适的器材。业余爱好者也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 么拍子都 差不了很多,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除非对不会打球(没有丝毫手感可言)的人来 说什么拍 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细腻的人,对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坏决定了一 个人水平 的高低。
5 思想包袱。这一点和第一条有些类似,往往生在领先,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 最容易出 现心理的变化。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无论业余或者专业)。金泽洙也一样在 20:16的 时候把握不住自己,丢掉了几乎到手的胜利,何况我们业余爱好者。
所以自身状态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的胜利。调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比 赛一 开始就全力以赴,认认真真地对付每一个球;赢了一个球就握紧拳头叫喊一下, 振奋一下 ,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个球,让自己冷静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赛。这些都 可以很好 的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排除杂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杂念之一:想 赢怕输。 比赛没人想输,但比赛时脑子里老想这个就影响你打好球。求胜心切,容易蛮干 ,关键时
候手脚又放不开;怕输就更没戏了,先一个怕字你还能干什么?胜利是一分一分 赢得的, 不用多想结果,就想把每一个球都打成好球。杂念之二:环境影响。陌生的地方 陌生的人 ,让你孤单无助;拉拉队(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闹,不习惯的场地条件,让 你头昏眼
花,心烦意乱。没关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要太在意观众,这会儿你是主角, 这是你的 舞台不是他们的,打好你的球要紧,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比赛来不断的获得,因 此多打 比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阵不同打法的对手来丰富自己的
阅历,提 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1.吃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正常速度吃完一餐饭,说明内脏功能正常。
2.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况良好。
3.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4.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睡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5.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良好,说明胃、肠肾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可用"三良好"来衡量:
1.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情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洞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他人的关系良好。
心理状态有注意、疲劳、紧张、轻松、忧伤、喜悦等。
心理状态的分类如下:
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状态上的表现。以此为标准划分心理状态可以较好地概括各种具体的心理状态,把心理状态划分为认知的心理状态、情感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和动机的心理状态。
2、人的心理在各种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据此可把心理状态和其发生的基础即活动相联系而加以考察,可分为活动的动机和完成活动的能力两大类心理状态。
3、心理状态在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和活动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用单一的分类标准或只从一个角度去分类研究是很困难的,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应该根据不同领域、因素,用不同标准对心理状态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和研究。
心理状态特点:
1、直接现实性
人的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以至高级神经活动等,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现实的心理状态中被包含着和被表现出来。了解自己或别人的心理生活时,直接观察到的便是在一定情境时存在的心理状态,作为了解自己或他人心理活动的指标,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直接现实性。
2、综合性
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各种心理活动的复合表现,任何一种心理状态既有各种心理过程的成分,又有个性差异的色彩,还包括许多复合的心理过程,不止是心理过程的简单的拼合,而是由这些心理过程所构成的具有新的特性的复合物。
尽管这些成分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但心理状态始终是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
3、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当主体进入或处于某种心理状态时,若无必要强度量级的动因起作用并达到改变原心理状态的临界度以上,原来的心理状态就会持续稳定或长或短的时间,至于某一心理状态能持续多长时间,就要取决于许多可能起作用的相关因素及其力量的组合与对比。
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该心理状态下各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强度。
4、流动性和趋变性
心理状态具有变化不居的特性,也可叫动力性。任何心理状态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时可能由于种种无法避免的内外动因的作用而发生量变和质变。从整体上看,心理状态虽然不如心理过程那样流动,具有一定时间的延续性,但也不像个性心理特征那样具有时间上与情境上的一贯性。
由于内外部现实的影响构成心理过程的不断变化,使复合的心理状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一种心理状态会随时被另一种心理状态所替代,而某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5、情境性
这里所说的情境指主体的感官在一段时间内接受到的全部信息,既包括注意的范围,也包括注意范围以外的,但作用于感官的其他事物对主体产生的未必全被主体意识到的心理影响。
而心理状态往往与某种情景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情景或受到情景的一定影响。心理状态受客体、客体的背景、客体的关系等整个为主体所感知的事物及其环境的很大制约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