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或粽子的诗词,要说抒发了什么感情,要说什么

关于端午或粽子的诗词,要说抒发了什么感情,要说什么,第1张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1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2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在唐代,端午节十分隆重。在端午这天,皇帝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杜甫这首诗就记述了端午节这天,皇帝赏赐衣物的事情。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这个端午节,诗人对屈原的经历惋惜不已。

 端午节,人人怀念屈原,而诗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

4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5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苏轼在这首端午的诗中,首先描绘了端午的习俗,下片追叙屈原的故事。

 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哪一个不是再现历史的沧桑?这些词中之境,如诗如画,一唱三叹,让人叫绝。

6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这词主要写五月端午节的风物人情。

 上片描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营造了端午节喜悦的情绪,下片描写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饮雄黄酒驱邪的场景。全词反映出词人过节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7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南乡子·端午》

 宋·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 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南乡子·端午》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节的一种闲愁。整首词深婉含蓄,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

 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比较冷清,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

8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乙卯重五诗》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9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即事》

 南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这个端午节,文天祥借屈原表达内心的壮志。他渴望自己成为屈原一样的人物,为国家奔波矢志不渝。

10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这首词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

 在欢乐中,诗人联想到屈原的“空怅惘”,与端午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1、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2、己酉端午

元代: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也一样仰慕他。

扩展资料: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表达作者对屈原沉痛悼念之情。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

在其《端午》诗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同时更重要的是对那些昏君奸臣的抨击和鞭挞:“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表达了对屈原沉痛悼念之情和对昏君奸臣的鞭挞。

扩展资料

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端午节唯美诗句如下:

1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2殢人娇·或云赠朝云: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3己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4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资料扩展: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

端午节 快到,送你一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五月五的情怀!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句精选80句,欢迎阅读分享。

目录

  端午节的经典诗句

关于端午的诗句简短

端午节问候祝福语

端午节的经典诗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3、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7、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1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1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3、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5、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9、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2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2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2、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23、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7、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2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9、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3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33、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3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5、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36、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3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3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40、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

关于端午的诗句简短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5、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8、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9、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2、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13、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4、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6、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7、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8、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0、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21、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22、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23、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24、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6、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2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2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9、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30、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3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3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3、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34、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3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6、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37、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9、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40、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

端午节问候 祝福语

1、粽子绿外套,内装七彩馅,香甜鲜咸辣,五味任你选。肉香品幸福,枣甜尝快乐,海鲜细品味,咸是百味王。生活多色彩,乐趣其中藏。祝你端午节快乐!

2、端午节到,祝你:事业如高山登顶惊天,前途如龙舟顺风顺水,身体如雄黄百年刚强,感情如艾叶万里飘香,生活如粽子多滋多味。节日快乐,天天开心!

3、又是一年端午到,祝福统统来报道,祝你爱情恩爱到永久,生意富得直流油,身体健康壮如牛,事业名利双丰收,红运正当你的头,衰神也要绕着你走。

4、端午节到了,我用幸运米、开心果、美丽豆、爱心枣、美满仁、如意蜜、健康糖、无忧水、做一个粽子送给你,愿你的生活就像它的味道一样丰富甜美!

5、微风带来轻盈,清水带来温柔,薄雾带来朦胧,大海带来宽容,太阳带来热情,明月带来温馨,我带来真心的祝福,祝端午节快乐、事事如意,全家幸福。

6、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7、一丝真诚胜过千两黄金,一丝温暖能抵万里寒霜,一声问候送来温馨甜蜜,一条短信捎去我万般心意,端午节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8、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9、笑一下没忧愁,快快乐乐往前走;笑二下烦恼抛,欢欢喜喜唱小调;笑三下人不老,靓靓丽丽精神好;笑四下朋友多,热热闹闹喝美酒;笑五下薪水高,潇潇洒洒去旅游;笑六下吃粽子,香香甜甜舌尖绕;祝端午节快乐!

10、 送你粽子光粘牙,送你鸭蛋鸭没下,送你绿豆糕绿豆贵,送你红包太老套,疼得我一夜没睡好,决定花钱整一毛,祝福短信发一条,祝你端午节乐逍遥! 。

11、雄黄醇酒杯中情,交杯换盏过端午。香粽美汁鲜味溢,艾叶飘香吉祥照。身体健康福临门,佳节良辰心欢喜。河口江岸人沸腾,龙舟号子长调扬。祝你:端午节日喜乐美,幸福美满生活丽。

12、粘粘的糯米粘粘的情,粘粘的思念诉纷呈;长长的人生乐满怀;浓浓的节日浓浓的香。五月初五是端午,吃粽子,缅怀屈原吟古诗。祝福心意全送到:愿你粽是快乐,粽是微笑,粽是幸福,粽是美好。

13、端午到,开心祝福也来到,愿你的人民币粽数起来没完没了,愿你的幸福粽涨不减,愿你的容貌粽不见老,愿你的事业粽盛不衰,愿你的笑容粽是灿烂,粽而言之,粽子给你带来了好运,端午快乐!

14、关上烦恼的窗,躺上温馨的床,让幸福此刻蔓延;合上压力的书,踏上快乐的路,让轻松此刻连线;闭上劳累的眼,放上舒缓的乐,让美好此刻展现;送上问候的语,看上祝福的话,让深深的情谊此刻体验。朋友,祝你健康平安!

15、端午赛龙舟,三龙湖上走。金龙快快游,祝你壮如牛;银龙快快游,祝你财源流;铜龙快快游,祝你没哀愁。三龙伴随你,天天大丰收。端午快乐!

16、端午节,吃粽子。糯米,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但是吃粽子有三大忌:一、忌未熟先吃。二、忌保存太久。三、忌大量进食。祝您端午节快乐!

17、一份清香的绿豆,一份开心的花生,一份美丽的红豆,一份快乐的调料,包成一个开心粽子,送给你,提前祝贺端午快乐!

18、今天是端午节,我收集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以友情为外衣,祝福为丝带给你包了一个粽子,愿意你吃后,粽是身体棒,粽是工资涨,粽是心情好!

19、我是棕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消息,不然棕子噎死你!

<<<

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句精选80句相关 文章 :

★ 表达端午节经典诗句精选80句

★ 形容端午节的经典诗句精选80句

★ 描写端午节诗句精选80句

★ 关于端午节文艺句子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集锦

★ 端午节的经典诗句

★ 关于端午节的谚语汇总80句

★ 关于端午节诗句鉴赏大全

★ 关于端午节的唯美诗句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ce392d37f1927da32ec8079e842a198";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2、端午日

[ 唐 ] 殷尧藩

原文译文对照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乙卯重五诗

[ 宋 ]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4、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 宋 ]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5、端午即事

[ 宋 ]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6、和端午

[ 宋 ]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7、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 宋 ] 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译文

情人手腕上系着五色丝线,篆文书写的咒语符篆戴在头上,以避邪驱疫。在天青色纱帐中,她睡得格外香甜。在庭院中花树下摆好酒宴,在窗前轻摇彩扇,当歌对饮,往日的美景历历在目。当时曾在她的石榴裙上题写词,今天窗外的石榴已经凋残,曾经的欢乐已逝,光阴似箭,沙洲上柔嫩的蒲草在风中摇曳,茫茫如一片青烟,请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春风和煦中燕子已生小燕,连绵细雨中梅子已渐渐黄圆。正午的骄阳正烈,美人是否也在幕帘中沐浴香兰?想她一定会回到绣楼,剪下菖蒲浸酒,自饮自怜。怅望中我仰望苍空,看那一弯新月冉冉升起,那清淡的月光伴随着我,来到这海角天边。

8、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 唐 ]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译文

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9、小重山·端午

[ 元 ]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10、己酉端午

贝琼 〔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

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11、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2、端午三首

赵蕃 〔宋代〕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译文

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13、同州端午

殷尧藩 〔唐代〕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译文

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14、南歌子·游赏

苏轼 〔宋代〕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译文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15、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明代〕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译文

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青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16、午日观竞渡

边贡 〔明代〕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译文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17、摸鱼儿·午日雨眺

纳兰性德 〔清代〕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译文

雨后水涨,嫩绿的水面已涨至半篙,蒲柳和荇叶无数。亭台楼榭迷蒙一片,柳枝暗沉,白鸟衔着鱼儿飞掠欲舞。画桥外,路幽长。画船齐发,箫鼓阵阵,在水中央流连。随着轻柔的划桨之声,船早巳拂过新荷,沿着河堤忽转,冲破新荷出生时所下之雨。

长满芦苇的洲渚,丝毫不亚于潇湘深处。雨纷纷而下,迷迷蒙蒙,如雾一般,恰似鲛人的眼泪,亦如正作赋投江以凭吊屈原。愁意难以谱写,只是用彩线缠裹香菰以纪念屈原的习俗,千古流传。一片伤心,沉默不语。记得那日在酒楼中,待到水上游戏做罢,人群散尽,我饮酒至半酣,迎风而行。

18、澡兰香·淮安重午

吴文英 〔宋代〕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译文

情人手腕上系着五色丝线,篆文书写的咒语符篆戴在头上,以避邪驱疫。在天青色纱帐中,她睡得格外香甜。在庭院中花树下摆好酒宴,在窗前轻摇彩扇,当歌对饮,往日的美景历历在目。当时曾在她的石榴裙上题诗写词,今天窗外的石榴已经凋残,曾经的欢乐已逝,光阴似箭,沙洲上柔嫩的蒲草在风中摇曳,茫茫如一片青烟。

请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春风和煦中燕子已生小燕,连绵细雨中梅子已渐渐黄圆。正午的骄阳正烈,美人是否也在幕帘中沐浴香兰?想她一定会回到绣楼,剪下菖蒲浸酒,自饮自怜。怅望中我仰望苍空,看那一弯新月冉冉升起,那清淡的月光伴随着我,来到这海角天边

19、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权德舆 〔唐代〕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译文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20、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苏轼 〔宋代〕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译文

乘坐小轿任性而往,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

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蒙蒙细雨时作时停,清幽小窗更显妍丽。

这里四面环山,如坐盆中,难见太阳,草木自生自长,苍然一片。

登上寺内最高的塔,放眼观看大千世界。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烟波浩渺,浮天无岸。

像卞山这样深厚沉静当然喜欢,也喜欢太湖吞吐云天,无所不容的旷荡气度。

游兴还没有结束,但村落中已经出现袅袅炊烟。

归来后记下今天的游历,心中挂怀无法入眠。

道潜也没有睡意,孤灯古佛,同参夜禅。

端午有关屈原的诗有《端午即事》、《和端午》、《小重山端午》等。

1、《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赏析: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2、《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3、《小重山端午》(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赏析: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05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