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桃李园图的作品赏析

春夜宴桃李园图的作品赏析,第1张

在画幅中间偏下部位,大桌上杯盘佳肴,桌旁红烛纱灯,几上放着诗篇画卷。四位诗人,围桌而坐。右边的两位,一个举杯,一个提著,似乎正在对饮;左边的一位,脸朝外面,正举目欣赏着桃花、夜色,或者诗己酿成,正在斟字酌句。而背向着外的一位,低着头,正要举杯畅饮,并若有所思。诗人们深深地沉醉在春、酒、诗的怀抱中。因为李白深解“古人秉烛夜游”的兴味,所以要在此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尽情地“高谈”、“咏歌”,“开琼筵以坐花,飞流觞而醉月”。

诗人周围,有九个男女僮仆在辛勤地工作着。近处有斟酒的,有持盘前趋的,有站立待侍者。远处有一僵仆,正背负着什么东西。画面下边的石板桥上,还有一个僮仆打着灯,提着酒坛,从园外或宅中急急赶来,给主人添酒。右边三个孩子则正蹲着开槽取酒。这一切,都说明了主人们对酒的兴趣,烘托了夜宴的热烈气氛。

这幅画,可以代表仇英的典型风格。仇英很善于驾御层次丰富、结构复杂、人物众多的画面,运用疏密和空白的穿插,主次分明。《春夜宴桃李园图》的处理手法就是这样。此图虽然环境很大,人物较小,但是环境的渲染,加强了情感、主题的表达。画面上林木、花、石繁多,人物又多至十三人,但条理井然,主体突出,陪衬得当。这幅画笔线刚健,设色艳丽,继承了宋代赵伯驹、李公膀的优秀绘画传统,具有明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这个的话,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结合当时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去更好的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现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可以的话

麻烦采纳一下答案,谢谢

本文可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媲美,并读方见其长其新。与王作相比, 李作第一点不同是:王作思想是老庄玄学的,基调是伤感嗟悼的;李作思 想是儒家的、人世的,基调是青春的、明朗快乐的。李作虽有道家影子,开 头议论一节全是庄子套语,但“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 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贯穿的是春风舞雩、鸢飞鱼跃、乐山乐水、“兴于 诗,立于礼,成于乐”“亲亲者仁也”的思想,表现的是对大自然之美、生活 之美、亲情之美的陶醉与愉悦情怀,以及审美鉴赏自由超越式的积极快乐 情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2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