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关系,因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习,也要关爱学生。
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化,最大的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发掘他们的潜力,适当的给予激励,对于犯错的学生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
遇到突发情况,老师应该要冷静的去处理,而不去不分青红皂白的劈头盖脸的责骂学生,而是和学生沟通交流。老师也要灵活的处理一些小问题去缓和气氛等等拉进与学生的感情。
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讲,师生是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从教育的理想追求来看,师生也应该成为平等的对话者。然而在实际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在体力、智力、学识、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师生关系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可能是许多人所不敢承认、不愿承认的,但它又是极其隐蔽而顽固地存在着的。
扩展资料:
教师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1、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
新课改强调教学要更加接近教学实质,师生之间应保持更加切实的沟通,要做到这一点,民主平等是师生沟通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性保证。
2、师生情感上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关爱在课堂外进行情感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起潜移默化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珍惜的人类之爱、感人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明的人文素养。
3、积极互动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质
教学具有双边性, 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二者的统一决定了师生关系的相互促动即互动性是其实质所在。教学的地位决定了互动亦成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于“对话”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谭学纯先生认为:“对话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在场的相互审视和相互认证。”①另一种观点认为:“说话与说话相对但并非保持不变,这一事实导致共同的意见。在相互谈话中,我们不断地深入到对方的思想世界;我们应对他,他也应对我们。这样我们就以一种初步的方式相互适应,直到平等交换的游戏――真正的对话开始。”②以上两种言论尽管角度不同,但它们的内核却是一致的。即:对话是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彼此发现、彼此提升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提倡的对话教学是在对话精神烛照下追求碰撞与融合的教学。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自我对话等。本文仅就师生对话谈一点粗陋之见,其余不一一赘述。
一、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开始以后,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受重视,对话这种方法频繁呈现于课堂,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然而对话也让人欢喜让人忧,笔者认为师生对话中尚存在着以下几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伪对话。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是新瓶装旧酒,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在对话的表象下回答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接受着教师认为无懈可击的答案,本质上还是教师专制型、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形式。
2.泛对话。在对话教学盛行的今天,有些不适合师生对话的课型也上成了对话课,忽略了语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需要阅读者个人体悟的特点。像学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这样的文章更多的是要朗读,要凝神静思。在方法层面上,我们不能只追求新奇而忽略了传统教育的优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故都的秋》就需要通过美读来感受时代风云于作者心头的烙印,感受作者深沉的忧思与落寞。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需有多种方法来提升,而不仅仅是靠对话。
3.浅对话。师生对话过程中只注重对话的量,不注重对话的质。对文本不作深层次的挖掘,只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在对话过程中,以机械化、程式化肢解课文,倾力于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割裂了文本浑然天成的审美境界。这种只注重表层知识的浅对话异化了语文教学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人这项崇高的教育使命,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二、提高师生对话效度的原则
师生对话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最基本的对话方式。在研读文本中要注重对话的有效性,使师生之间真正相互发现、相互提升、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对话场,实现教学相长,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性原则。平等是师生对话成功的先决条件。首先,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垄断走向民主与平等,这是新课程新理念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才能使学生放飞心灵,产生对话的欲望。其次,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学民主的必然。文本的丰富内涵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文学形象没有统一的诠释,语文教学不能强求“统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则为一家。(《语文教育百年论坛纪要》)。再次,学生的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又充满了对现实的追求,他们对新信息的敏感度高,接受快,敏于思索,善于质疑;他们兴趣广泛,追求个性。他们渴望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因此,对话中教师要摒弃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教学作风,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使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2.适时性原则。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好对话的时机,不可操之过急,在学生思维还未成熟时生吞活剥地去理解文本内容,急不可待地把自己思考成熟的“标准答案”以对话的形式强加给学生;也不能错过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在无效对话中坐失探讨文本核心内容的良机。因为文学作品都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阅读教学中诸多环节环环相扣,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阅读――思考――对话――再次阅读――再次思考――再次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在师生深入地研读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师生共同沉浸到文本中去,与文本的交流、撞击,对文本的补充、扩展,是师生思维自由流淌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思维的萌动,点燃思想的火花,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相互扣问、相互倾听,实现心灵的
3.全面性原则。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感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只有进入到关注学生阶段才算真正成熟了。全面性原则是指师生对话教学中必须体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与每一位学生对话,与学生的“一切”对话。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力和独创性,每个学生都能以多种方式思维和学习,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的权利。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不同的方式与老师对话。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品味语言,依托语言充分自由地进入文本创设的情景,产生独特的体验,然后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表达。同时,师生对话中还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需要和谐发展的人,师生对话不仅是文本知识的表层对话,还是人格、性情、品位等深层次的对话。通过对话,使学生发现文本中蕴含的真善美,在感动中塑造灵魂,在鉴赏中发展个性,在品味中启迪智慧。
4.深刻性原则。师生对话要体现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是对文本内容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对话要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诠释文本,使文本内容立体化。在对话教学中对于文本中关键的问题、细节的问题要深入地探究,用全面的、历史的、科学的、发展的观点阅读文本,开展对话。如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分析“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中“中国人”的含义,“最坏的恶意”即最坏的估计、最坏的打算,尽管鲁迅先生对国民的劣根性针砭得非常透彻、不留情面,但下文写到的出乎他意料的并不是一般的中国人,而是那些下劣、凶残到使他难以预料的反动派及走狗,以此来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因此,句中“中国人”的含义非同一般。师生对话中辨析、析疑时要往纵深方向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师生对话中提倡具有深刻性、独特性、目标一致性的对话,提倡严谨务实、敏锐灵活的学风;要避免没有中心论域的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式的对话,杜绝脱离文本、信口开河的浮躁的学风。
5.时代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习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与发现。”所谓“常读常新”就是要求读者在忠实于文本的基础上以时代的眼光来观照文本,对文本延伸、拓展、创新,注入时代的血液,体现出文本的时代性特质。德国当代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姚斯在《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中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贯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③对话教学中体现出文本的时代性是文本解读的必然,也是文本存在的意义所在。因此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穿越时空,引爆思维,用当代的创造性的眼光去观照文本,真正实现文本的常读常新。
三、促使师生对话生成的策略
阅读教学中往往由于师生间阅历的不同、知识积淀的深浅、思维方式的差异等造成对话的障碍,在课堂上造成“失语”的状态。那么,如何跨越这一障碍,形成自然状态的对话呢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能运用一些策略,使对话自然生成。
1.情感激发策略。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实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也是一种很强的内驱力。我国著名的情感派教师于漪曾深刻说过:“语文教学‘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情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教学中如果没有了情感,就如美人失去了明眸善睐的双目,花容失色,面目狰狞。师生对话前教师可运用激情洋溢的导语,先声夺人;用抑扬顿挫的朗读,引人入胜;用自信从容的神情,使人凝思。从而引领学生进入“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达到师生间情感的交汇与共鸣,真正做到“入乎其中,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入乎其中”,是真情与真情的交融,“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故有高致”。
2.情境设置策略。情境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师生对话前教师要着力营造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音像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等。情境的创设会使学生从情境中逐渐消除文本与自己的隔膜,找到主观情感与文本的结合点,从中获得自主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找到师生对话的突破口。
3.话题探究策略。话题探究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教师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在熟悉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出开放性的并有导向性的教学话题,提供一个对话的核心。明确的话题和由此引起的对话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集中性、深刻性、敏锐性、独创性。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对课文作进一步探究。对话中教师也要珍视学生发现的话题,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使对话自然生成。
注:
①谭学纯《人与人的对话・前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②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转引自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第8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③姚斯《走向接受美学》,见《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26页。
(作者单位:绍兴县职教中心)
找病句: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情感的。
分析:属于两面和一面不搭配的病句类型。
应改为:
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情感的好坏。
一、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师生互动策略
(一)让思维随指尖自由飞扬
师生之间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双方需要建立在共同的知识背景下,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才会有互动的话语权和共同语,实现互动的默契与高效,教学目标的达成才会一帆风顺。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介入,师生之间的互动凭借不仅仅是书本、语言和黑板,而且还有呈现多形态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互动的载体,而且改变了互动的方式,因而师生适应这种新的互动环境和互动需要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否则,必然会造成思维的迟滞和互动的困难。因此,熟练地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找到信息技术载体上的师生共同关注点,让学生保持思维的紧凑性和流畅性,进行行云流水般的师生互动,就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例如,我们制作的课件应该简洁而醒目,通过大屏幕投影显示后,再配以激光翻页笔、体态暗示和语言提示,随着指尖掌控自如,使传统的互动方式与信息技术互动方式有机融合,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顺畅,师生互动复杂了,但却照样可以自然而协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进一步促成了师生与大屏幕之间的无隙交互,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呈现重点内容,通过熟练地圈划批注、点击滑动等亲密接触,与白板融为一体,在这种状态下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教与学浑然一体,师与生心心相印。随着手持技术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通过手指的点击、拖划手持终端,在最短的瞬间参与互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思维的外在屏障,缩短空间距离,实现隐秘的、自如的信息交流,互动在举手投足间完成。
(二)对话是信息的自然流露
互动包括语言形式的交流与非语言形式的交流,而“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形式交流,实现互动的最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师生双方在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要想在课堂中进行对话互动,特别是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的对话互动,师生双方必须建立在共同的话语平台上,而且还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对称前提之下,否则,就很难实现平等的、一致的对话互动。在现实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之间的悬殊是必然存在的。就指定的学习内容而言,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搜集材料,其掌握的信息的丰富程度也不是学生通过预习所能比拟的。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富含“营养”的学习情境,让所有学生获得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对称信息,对话互动成为信息的自然流露;二是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设计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学习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形成和谐的师生对话互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的第3自然段时,首先播放一段介绍国际互联网上丰富内容的Flash动画,拓展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接着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又以自己在网上购买翻页笔的经历,边解说边再现演示购买过程;既而又投影出示“网上下棋”“网上订票”“网上交易”“网上会诊”等和提示语,启发学生用“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说话表达;最后又进一步启发“突然有一段时间,国际互联网突然中断不能互通信息了,人们原本打算……但是现在只能……”。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网上生活的丰富信息,而且完全沉浸在真切的情景中,特别是创设的虚拟对话活动,让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进入“话”思如泉的境界,有效达成了“体会互联网的奇妙以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教学目标。
(三)动态调整来自准确反馈
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是无目的的随意互动。特别是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目标,带着目的实现有意识的互动,并且是在预设基础上的、不断进行教学调整的互动。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师或学生往往容易会迷失教与学的目的,实现的师生互动也就会偏离预定方向。所以教师就需要摒弃干扰因素,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学习的教学调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继续运用察颜观色、巡视交流等传统手段来搜集学习情况信息,而且需要认识和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搜集和利用学习情况信息的重要作用,以便更有把握地进行动态教学调整和实施后续学习的师生互动。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习作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时,先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出示四幅喜怒哀乐的脸蛋图,并辅以与神情相一致的音效,激发学生回到丰富多彩的记忆中去,搜寻习作的题材。接着,让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题材后,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附带的投票器,对自己选择的题材作出“喜”“怒”“哀”“乐”四个选项的投票。教师在当场瞬间获得学生的选择统计结果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侧重于“喜”“怒”“哀”“乐”某一方面进行范文评析、用词造句推敲和语言材料提供等。显然,由于投票器的使用,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到了学生在题材类型方面的选择,作出相应调整的后续学习,能够给更多的学生以直接的影响与指导,也为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紧密互动提供了依据。再如,利用投票器等手持终端,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几种典型习题的选择练习,从学生作出选择的即时反馈中,教师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哪一类题型或哪一方面存在学习困难,以便继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和后续练习。有些学习内容,如量角器量角、温度计测量温度等精细活动,可以通过大屏幕来放大显示,有些学习内容,如归类推理等较隐密的思维活动,可以通过电子白板上的拖动圈划来外显,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学生之间互动的可能。
二、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师生互动策略
(一)用学习记录让时间定格
师生之间围绕学习活动实施的互动,并不局限于结果的得失,往往还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考察,甚至回到之前的时间段,延续学习过程的再展开。这种时间跨度式的过程学习,固然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再次回到之前的学习情境中,但就此实施师生互动,受学生个体差异的限制,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流通也必将受到限制。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轨迹,并能根据需要储存下来以供随时调用,有效地方便了师生之间互动基础上的对话。储存学习记录,能够让学生在其它时间段迅速进入储存的学习定格,既有利于师生快捷地进入相应的思维状态展开对话与师生互动,又利于学生整体思考,不断推进学习进程,发现知识结构。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春联》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记录学习轨迹的功能,实现时间跨度式学习。我们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介绍,通过口述来体会两副春联在用词上的对仗特点。然后在白板上出示三幅上下联分开的、排列散乱的春联,让学生依据对仗特点,在白板上通过拖动来给春联组合配对,并标记对仗的词语。接着,我们继续围绕课文展开后续学习,并引导学生通过揣摩《声律启蒙》和春联的尾字的声韵,发现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的规律。至此,我们并没有急于进入新的学习活动,而是把白板切换到之前学生进行春联组合配对的、记录了阶段学习结果的画面,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学习轨迹记录面前,继续把组合配对好的春联,根据平仄特点按上下联的顺序排列好。由于学生是在原有学习轨迹上的再学习,师生互动甚为顺利,这既是对前面学习活动的推进,又是学生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明白了春联的两个决定要素:对仗和平仄声律。
(二)学习方法是直觉的感悟
对于儿童面言,学习方法不能像知识那样通过抽象的讲解来掌握,而必须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启发,逐步感悟和发现。这样掌握的学习方法,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教师为达成学习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不能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直觉感悟而形成元认知策略。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侧重于在关键点上捕捉学习过程,并形象呈现给学生反思,再通过合理的师生互动,学生才能更轻松地提炼出元认识策略,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方法的应用意义就会更有效地彰显出来。我们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便利的优势,在巡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使用手机等便携设备捕捉学习关键点,并发送到电脑大屏幕,开展基于具体事实的师生互动。由于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依赖可知可感的多媒体一手资料,超越了纯粹的口头表述,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展开对话,在师生互动中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和教学目标达成度。
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布置自学任务后,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机拍摄来搜集学生在做笔记过程中的典型学习画面,并通过无线技术即时把拍摄的发送到电脑大屏幕上。学生面对多张同学或自己的学习画面,在生动的比较和互动中,就会提升做好学习笔记的直觉,形成自主建构的元认知策略知识。其实,在课堂中,像这样珍贵的学习情景还是比较常见的,只不过有时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听之任之,放弃学习资源的捕捉。比如,数学课上学生学习用圆规画圆时的操作画面,小组学习过程中分工合作学习的情景,科学课上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杯中水的温度等实验画面等等,我们都可以选取典型场景抓拍下来发送到电脑大屏幕,在此基础上开展师生互动,针对性强,基于事实画面对话,学生的触动也大,利于学习方法的直觉感悟与抽象概括。
三、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师生互动策略
(一)情感是维系师生的纽带
课堂上,教师在师生互动的生命历程中,只有关注学生生命的意义,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才能显现并成就自身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往往由于学科知识教学的功利主义,造成片面追求知识的积淀,忽视人作为生命的意义,忽视人作为情感的需求。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易夸大技术的力量,忽视技术作为物的本质,忽视技术本身在情感上的不存在。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课堂上,极易造成情感上的双重缺失,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阻碍开展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有效互动。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教学目标的存在,情感也是师生得以有效互动的前提,课上必须注重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其次,教师不能剥离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一体意义,让信息技术替代教师去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有其受限的作用点,只有使信息技术与自己融为一体,才会增强教师与技术的整体教育力量。教师甚至有时需要限制信息技术在学生面前单独呈现的时间和夸大的作用,不让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隔膜,以免造成教师作为生命体的生命意义的减弱。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槐乡五月》一课时,由于上课教师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所以就没有采用电脑光盘来朗读全文,而是教师边范读全文边随音乐展示一组,教师通过自己朗读时的表情和音调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在三分多钟时间里,学生面对的不是冰冷的电脑,而是声情并茂、随时用眼神交流的老师,师生之间的情感始终在维系着。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使用3分钟左右的、展示槐树槐花的配套视频,而是有针对性地呈现几张不同形态特点的槐花图,用“有的……有的……”句式来欣赏、想像、表达槐花的多姿多彩,随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体验着师生一起学习的融融快意。虽然两个3分钟在平时看来,并不是多长的时间,但是对于40分钟的课堂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断裂,往往会导致学生情绪的低落和学习专注的转移,因此,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注重把自己的生命意义和情感沟通融入到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师生互动才得以顺畅。
(二)震撼力来自情感的渲染
学科教学也有其育人价值,并且更多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来体现。但是学科教学受学科特点限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也就有共同点和侧重点。例如,语文学科侧重于通过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数学学科侧重于通过数学符号、音乐学科侧重于通过音乐和歌曲、美术学科侧重于通过美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又有共同之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教师更容易打破学科壁垒,运用各种形态的素材来进行情感渲染,促进某一学科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时,我们可以运用音乐、图画等来增强情感渲染;学习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图画等来增强情感渲染;学习音乐或美术作品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数学符号等来增强情感渲染,进而在情感的驱动下实现真情流露的师生互动,促进良好学习态度和积极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船长》一课时,如何设计学习活动来学习“船长哈威尔徐徐沉入大海”一段文字呢?固然可以通过咬文嚼字来体会船长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但这样的学习活动显得情感单薄,感染力欠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于是,教师作了这样的调整: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哈威尔船长巍然屹立舰桥的画面,并以稍大的音量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相应的文字段落慢慢从下往上升起,同时,教师用深情的话语朗诵这段文字。稍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哈威尔船长如果能够跟大家说一段话,他会怎样说呢?获救的人们看着眼前的一幕,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相信,在这样震撼人心的情境之下,师生在互动中就会由衷地生情,还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触动。
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是一名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课堂师生互动,有其特殊性,既需要师生熟练把控信息技术的性能,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在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观照下,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运用,虽然课堂师生互动复杂了,却还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地,那么,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才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师生互动,是一名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前提和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