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详细说明写作文的五个方面作用:
1 提高表达能力:写作文需要表达清晰、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和词汇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写作文,在表达方面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并对口头表达产生积极影响。
2 培养思维能力:写作文需要思考、分析,只有经过深入思考后才能产生出有意义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往往能培养出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 丰富知识储备:写作文不仅仅是一个应试技能,更是搜集、整理信息并加以利用,建立起更为全面的知识储备。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已知的内容,还能发现新的领域和问题。
4 增强语文修养:通过长时间的写作,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书写规范性和标点符号使用的严谨性都在不断提高,这就为提高我们的语文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发展自我:写作文可以激发产生更多的创意,显现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写作文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自我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性和人格特征表现能力。
总之,写作文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可以促进自身素质和才干的全面提升,并且也是人类交流、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1 怎样使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说“米”的重要可是,一旦找到了下锅的米,就自然应该考虑煮饭的问题了写作何尝不是如此,有了“米”——平淡的材料,就得设法把它“煮”成香喷喷的“米饭”——文章,也就是得把语言写生动些,让人“吃”起来津津有味究竟怎样才能把平淡材料写生动?仔细读一读王娅同学的《我为“象棋”掉眼泪》一文也许对我们会有启示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当“我”“棋”开得胜时,“喜上眉梢”;在决胜局中,小作者写对方“就像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派他的‘炮’来惹我的‘马’”,这些比喻十分生动,突出了“骄傲将军”的特征再看下面一段话:“我先派‘车’冲锋陷阵,扰乱敌营,然后遣‘炮’左移埋伏,接着就火速‘开炮’,顿时对方的一个‘象’便命丧黄泉”你瞧,一次平常的象棋对垒,通过拟人的表现手法竟写得这般有滋有味,多形象呀!说话风趣幽默也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文章开头,小作者在交代了外号“骄傲将军”的来历后,便写“我”这个象棋高手在上星期却“演了一场‘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悲剧”,这比写“这一次比赛我却输了”要生动多了又如,当炮“吃”掉了对方的一个“象”后,小作者写道,“我”的“炮”被他的“车”压得成了“闷炮”,“转眼就去向阎王爷报到了”,这比直接说“我的‘炮’被他的‘车’吃掉了”生动得多运用生活中常用的熟语(包括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也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写到“……我正得意”之时,小作者笔锋一转,引用了对手所说“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行”这一俗语,真是恰到好处,意味深长,读来也琅琅上口,把人物的形象、个性勾画得十分逼真,让读者如见其人。
2 怎样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对小学生来讲,初学写作往往有一定困难。
有些小学生写作文像挤牙膏,写几句,数数字数,字数若未达到要求就再写几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犹如记帐,读来枯燥无味。
要改变这种困境并非难事,小学生完全可以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有血有肉,让人读来朗朗上口。 要写好作文,除了要多看一些作文辅导方面的书,多利用节假日去旅游、参观,开阔眼界外,还可以试试几个实用易操作的妙招。
以一个小学生写《第一次炒鸡蛋》时一段文字为例,说说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 原文:我先把鸡蛋敲碎,放进碗去,用筷子搅拌。
然后放入了盐。再点燃煤气灶,锅里放了油。
过了一会儿,把鸡蛋打进锅子,不停地翻炒,过了几分钟鸡蛋就炒好了。吃着自己炒的蛋,心里乐滋滋的。
妙招一:层层追问法。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提问来扩展情节,把情节写具体。
也就是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 问题1:你是怎么搅拌鸡蛋的? 问题2:点煤气时心情怎么样? 问题3:你是怎么翻炒的? 问题4:自己第一次炒的鸡蛋味道怎么样? 。
修改后:我先拿起鸡蛋,轻轻磕在碗沿上,一下就把鸡蛋敲碎了。
将蛋黄蛋清放进碗去,用筷子搅拌。然后放入了盐。
点煤气的时候心里很紧张,生怕那火苗会蹿出来。锅里放了油,过了一会儿,把鸡蛋打进锅子,拿起铲子把蛋一会儿翻到这边一会儿翻到那边,不停地翻炒。
过了几分钟鸡蛋就炒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呵!稍微咸了点,可我吃着自己炒的蛋,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使用“层层追问法”时你一定要紧扣中心,在这个中心点上深入挖掘,形成作文的着力点。 妙招二:慢镜头回放法。
我们可以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就像**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用“慢镜头”逐一定格,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使作文写得细致又深刻。 定格1:我敲碎鸡蛋时。
(敲了几下?面部表情?。) 定格2:我搅拌鸡蛋时。
(左手拿什么?右手怎么搅拌?。) 定格3:放盐时。
(放了多少?放了几次?。) 。
修改后:我拿起鸡蛋轻轻地敲了一下,没碎。
两下,还是没碎。我想:哼,我还敲不碎你?我加大了手劲,重重地一敲,这下敲碎了,可蛋黄都溅到我手上了。
把蛋倒入碗里后,我左手端起碗,右手用筷子把蛋黄打碎。然后我想,该放盐了。
我先放了一小勺,想起妈妈炒蛋时好像是放两勺的,于是我又添了一小勺。之后我点燃煤气灶,锅里放了油。
等油锅发出“嗤嗤”的声音时,把鸡蛋打进锅子,不停地翻炒。过了几分钟鸡蛋就炒好了。
夹起一块一尝,味道不错啊!吃着自己炒的蛋,心里乐滋滋的。 使用“慢镜头回放法”时你一定要抓住几个主要的场面来定格。
妙招三:多感官记录法。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就是说要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写作文时也要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让作文“声、形、色、味”俱全。 第一次炒鸡蛋,我们的各种感官,会有哪些感受呢? 1、眼睛:视觉感受。
(炒蛋的颜色,前后有什么变化?。) 2、鼻子:嗅觉感受。
(炒蛋的香味如何?。) 3、耳朵:听觉感受。
(鸡蛋下油锅时发出什么声音?。) 4、舌头:味觉感受。
(炒蛋过程中尝了咸淡吗?炒蛋的味道如何?) 。
修改后:我先把鸡蛋敲碎,放进碗去。此时蛋清和蛋黄是分离的,我用筷子把蛋黄打碎,等到蛋清和蛋黄融为一体再放入一些盐,接着再打,把鸡蛋液和盐搅拌均匀。
这时,我点燃煤气灶,锅里放了油。等油锅冒烟发出“嗤嗤”的声音时,把鸡蛋打进锅子。
这下油锅唱得更欢乐了。我赶紧用铲子炒,炒了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
过了几分钟鸡蛋就炒好了。我把鸡蛋盛到盘子里,尝一口,香香的嫩嫩的,味道好极了!吃着自己炒的蛋,心里乐滋滋的。
使用“多感官记录法”时你一定要写出自己独特、真实而合理的感受,这样能让作文在你的手下显得富有色彩,更吸引人。 妙招四:巧用好词修辞法。
准确地使用一些成语、好词,加入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可使你的作文更加形象、感人。例如:小心翼翼、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口味独特、回味无穷等。
修改后:我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壳敲破,鸡蛋流进碗里,蛋白是透明的,黏糊糊的,蛋黄是金黄的,蛋黄就像坐在荷叶上的小姑娘一样光彩夺目。第二步,我放入了一小勺盐。
然后用筷子搅起来,不一会儿就搅匀了。接着我点燃煤气,锅里放了油。
等油冒烟了我赶紧把鸡蛋倒进锅子,不停地翻炒。看着鸡蛋液慢慢地变硬,感到挺神奇的。
厨房里马上飘起了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真是口味独特,回味。
3 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写生动、具体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最终成果综述 从提出理论构想迄今,我已对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进行了长达七年之久的苦心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被专家评价为“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002年,该项目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现将其理论体系简介如下: 一、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引路 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
“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 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三、交给工具 四步成文 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
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
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展开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
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
4 教你怎样把作文写具体、生动写具体 我们的家长朋友也许没想过,其实自己平时只要很随意的几个言行,便可以让孩子的作文有很大的改观,甚至在前期比学校里学作文取得的进步还要大,家长平 时只用在和孩子聊天时多问孩子几个和下面相似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的能力,促使自己的孩子养成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自己和他 人心理活动的好习惯,使作文变得具体生动: 1、在和孩子平时说话时,多问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包括人物的动作,事件发生的过程,身边各种人和事物的小特点等等,并能在平时生活中很随意的做到,可以长期坚持。
2、遇到一些问题时,可以蹲下身来很和气和坦诚的和孩子说:"我知道你这样做肯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能不能告诉妈妈(爸爸)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在孩子初步回答后,问一些更细微的情况。 3、(指着某个人问孩子)"看到那个人的动作了没有,猜猜看那个人现在心理在想什么?"当孩子回答完成后,问他(她)是为什么这么说,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4、"你能不能把自己现在的心情打个比方(比喻)给妈妈(爸爸)形容出来?" 如果能每天有意又很自然很随意地在聊天过程中注意问到这些问题,孩子又能认真思考并回答的话,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孩子便会养成在作文中会有意无意地充 分表现人物内心的活动的习惯,孩子的作文也将变得更加吸引人,而且不知道不觉中,孩子的观察、认知、思考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很多作文能力的训练,不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作文练笔,而是孩子良好思维和表达模式的培养和改变。
而家长的参与,是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的重要一环。 写生动 家长朋友可以通过我们介绍的简单的操作方法,在日常生活和谈话过程中很轻松地有意帮孩子写好作文,消化和加强本节(怎样将人物写得生动形象)所学的内容,并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1、平时和孩子聊天时多问问身边的人都有哪些特点,每次问可以选择不同的方面,比如说相貌、衣着、行动、语言、神态、性格等。在谈到前几方面的特征在 谈到时可以让孩子口头表达出来,前期主要以前五个方面的特征为主,等后期再和孩子一起谈论某人的性格特点,并要求他举相应的事例来说明,每个阶段进行两个 月左右。
这种做法不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整体认识和思考水平,并将在以后的作文学习中起到良好的内在推动作用,学习和应用效果会明显好于其它人。 2、在孩子精力许可的情况下,要求孩子每周能写一篇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孩子心里面想好的,让孩子自己起个名字,如果一个系列故事每次都能达到四百 字以上,半年内能超过十二篇的话,将会对孩子在作文中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以及把握特定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征都有极大的帮助。
孩子们会在以 后的作文中比较自由灵活地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使得他的写人作文更加出色和与众不同。 3、孩子作文中人物形象写得不够具体生动,往往是因为前面虽然概括地说明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但在文章中并没有列举具体事例,或是列举的事例不够具体。
这种情况除了在学习学习以外,家长的帮助往往来得更快效果也要好些。 假设孩子提到他们班有个同学特好玩的时候,你可以反问一下"你那个同学是不是真的很好玩呵,你为什么这么说,能不能举个事例说明一下",在孩子不情愿 或例子举得不够具体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强调:"你不举出例子来,别人是没法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是那样的,而且举例时要具体些才好。
" 只要家长朋友坚持在孩子说明某人性格特点的时候让他列举事例进行说明,时间长了,孩子养成了习惯,只要前面概括地说明了某种情况,后面自然会引证说明,养成孩子说话时有理有据的习惯,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和作文学习都是十分有好处的。
5 写作文怎样才能写的生动具体让语言鲜活起来,小朋友一定觉得很奇怪吧。句子怎么会活起来呢?别急,先看看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聪明的你一定会恍然大悟的。
1、天上的风筝很多。
2、天上的风筝真多呀!你瞧,有的像美丽的热带鱼在游来游去,有的像漂亮的花蝴蝶在飞来飞去,有的像长长的龙在空中飞舞……
看上面这两句话,你一定有所发现了吧?第二句中向我们介绍了空中有什么样的风筝怎么样,是不是活灵活现啊!风筝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不仅多,而且形态也不一样呢!这样一写,语言不就鲜活了吗?你是不是也很喜欢这样的语言呀!其实这就要小朋友善于观察,并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你想象的联系起来,那语言就变得生动形象啦!你也来试试吧?
在咱们“作文魔法课”专栏里,有许多优秀的作文。这里,我们就挑选其中的一篇,看看这位小网友是如何将作文写具体、生动的,好吗?
6 如何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生动“写不具体”可以说是小学生写作文时存在的最突出而又最普遍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一是指导学生积累素材,为写具体提供丰富表象;二是读写紧密结合,教给学生写具体的方法;三是精心设计练习,帮助学生突破写具体的难点。
[关键词]:写具体 写作素材 观察能力 小学生初学作文,往往犯内容空洞的毛病,而且有的学生到小学毕业了,还只能写三、四百字。其原因都是作文写不具体。
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具体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指导积累素材,为“写具体”提供丰富的表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说明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
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
1、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 丰富多彩的生活、千姿百态的事物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多观察。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脑子去想。
要求他们时时留心身边的人物和事物,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诵”,得心应手。
2、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观察 学生凭空想象,是写不出真实感人的作文的。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时,也可把观察的实物引进课堂,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边练笔。
一次在写植物的外形特点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内的花坛边,望着满花坛盛开的菊花,学生个个欢呼雀跃,我乘机引导学生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观察了菊花的茎、叶、花等各部分,又引导学生观察了花的形状、颜色等特点,通过仔细观察,再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学生入了门,上了路,改变了那种一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无从下笔的局面。3、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 小学生的阅历是有限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某中意义上弥补了这一局限性,有利于积累材料。
在活动中多观察,教师一定要现场指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然后,纠正观察的不足及语言组织的不足,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养成仔细观察,捕捉观察素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第二,读写紧密结合,教给学生“写具体”的方法。
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师应充分利用范文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学生逐步掌握写具体的方法。
如《鸟的天堂》这一课写作训练指导的侧重点是学习观察事物要注意静态和动态。在“读”的教学中,在分析“静”态时,先指导学生注意作者的观察顺序:远看“那是许多枝叶茂盛的榕树”、近看“真是一株大树”。
这里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部分又分层次:“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指导学生分析动态部分时,注意动词的运用和写法。先写“面”,“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再写“形和声”,“有的站在树枝上叫,另一只又飞起来。”
最后写“点”:“一只画眉鸟飞了起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特点之后,在作文训练中就运用所学进行仿写等训练,并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去进行写作练习。 再如,写人的文章,主要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人物具体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
记事的文章,一般按事情发展的过程一步一步具体地写好事情的发生、发展、 和结局;状物的文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把握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把事物的特征反映出来。其次,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帮助学生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掌握写具体的方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侧面描写、反面衬托等手法。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帮助学生突破“写具体”的难点。 教师应把观察、阅读与片断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指导学生片断训练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把所见所闻中得到的材料写具体,如在前面读写结合一题中所说的那样。 无论写“见”还是写“闻”,指导时都应力图使学生写具体,要重视“细节描写”。
如写“清晨,我看见老人们在打太极拳”,有位教师就用提问法启发学生思考:清晨的天气怎么样?什么样的老人们在怎样的地方打拳?打拳时动作、姿势及其变化情况怎样?问题中的“怎(么)样”就是为使学生先具体回忆观察所得,以利在写出来时不仅有情节程序,而且有细节描写。要使学生明白,没有细节的描写,要具体生动是不可能的。
而要细节描写,就必须运用具体的回忆联想以及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视,听现象。有些文章还要重视“色彩描写”,描写色彩对写景的作用很大,是把文章写具。
7 写描写的作用作文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
用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细节要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真实的细节,是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的前提条件。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必须建立在细节真实的基础上。离开了真实的细节描写,就会失去感人的艺术力量。细节还要新颖独特、有生命力。例如,茹志鹃的《百合花》(五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运用细节描写法两处写到了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前呼后应,把通讯员天真、纯朴、面临战争不紧张、热爱生活、爱好自然等品性活生生地写出来了。此外,通讯员肩上撕破大洞,新媳妇准备缝,通讯员不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牺牲的无比悲痛和深厚的军民鱼水之情。
细节描写分类:
服饰描写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1 写作文的好处
写作文的好处是说不完的,有很多很多。这里这只捡好说的几点说一说。
第一,能锻练您的组织语言的能力。使您说话更有条理性,逻辑性,表达得更清楚、重点更突出,也就是说别人更容易听得懂、理解得透您所说的意思。使您说的话更容易让人接受,使别人更爱听您所说的话。比如更好听、更风趣等等。
第二,能锻练您的思维。使您的思维更敏捷、更深邃、更清晰,想什么事情的时候想得更快更全面更明朗。
第三,使您更能抓住重点。因为作文讲究立意,讲究抓住中心,这样同样也锻练了您的这种思维,在您做其他事情时也一样能更好地抓住事情的重点,把握事情的主题。当然处理起事情来也就更容易了。
第四,使您更有艺术感。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作文写得好,艺术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第五,作文与得好能美化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有更美好的人生。
就说这么多了,其他的方面应该还有很多……
2 手脑演写作文的五大优势是什么易道手脑演写作文五大优势 1、帮助学生克服“怕写”的心理 将“表演”融入课堂训练,形式活泼新颖,学生喜闻乐见,课堂气氛活跃。
每次课中设置不同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和感受;演讲、辩论、相声、小品元素的加入,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信心、训练能力。老师在学生的表演和活动中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轻轻松松爱上作文课,高高兴兴学会写作文。
2、解决了写作过程中“没的写”的问题 每节课围绕一个“人人能体验,个个有的说”的题材,将普通的写话训练变成一堂堂生动的情景剧场,学生在老师制造的与作文话题息息相关的课堂情境中迅速进入角色,积极的参与其中,有了充分的认知机会和情感体验,在自己的体验和他人体验的互相碰撞中得到表达的方法和内容,文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话。 3、解决小学生作文“写不好”的问题 每节课“小演员培训班”部分设置理论讲解,针对学生的表演体验进行引导和总结,教师避开抽象的作文理论,循着学生写作的必经途径,以隐蔽的形式将其随机化入学生的认知过程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摸清写作的规律。
更有老师一对一的辅导和点评,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在反复的训练下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得到快速提高。 4、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手脑演写作文摈弃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及内容,可以给孩子们学校课堂中所得不到的情感体验,将表演、阅读、辩论、习作、口语交际等形式穿插在教学中,每一种教学方法都给学生增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有趣自主创新的课堂氛围中一学多得!体验式的新型作文教学中,孩子可以是导演,可以是编剧,可以是记者,可以是任何生活中出现的角色,在完全自主的环境中,以日常生活片断的演示作为内容,可以帮助儿童逐步积累生活知识和常用词语。
这些内容又反映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它们引进课堂,可以创设诱人的情境,使儿童有话想说,有情想抒,并且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演写不仅帮助儿童解决文字表达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
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想象、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5、特别的成功体验和自信感受 自信来源于对于成功感受的积极体验,易道手脑演写作文将培养孩子自信心放在第一位,“让爱想的孩子能说,让能说的孩子会写”,开发出每位孩子的潜能。
教学中采取分组比赛、作文竞赛、汇报表演、辩论赛、故事大会、和有关少儿读物联手举办征稿等活动,让参加演写作文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拥有多重成功的体验,增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自信心,并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手脑演写作文的五大优势是什么易道手脑演写作文五大优势
1、帮助学生克服“怕写”的心理
将“表演”融入课堂训练,形式活泼新颖,学生喜闻乐见,课堂气氛活跃。每次课中设置不同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和感受;演讲、辩论、相声、小品元素的加入,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信心、训练能力。老师在学生的表演和活动中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轻轻松松爱上作文课,高高兴兴学会写作文。
2、解决了写作过程中“没的写”的问题
每节课围绕一个“人人能体验,个个有的说”的题材,将普通的写话训练变成一堂堂生动的情景剧场,学生在老师制造的与作文话题息息相关的课堂情境中迅速进入角色,积极的参与其中,有了充分的认知机会和情感体验,在自己的体验和他人体验的互相碰撞中得到表达的方法和内容,文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话。
3、解决小学生作文“写不好”的问题
每节课“小演员培训班”部分设置理论讲解,针对学生的表演体验进行引导和总结,教师避开抽象的作文理论,循着学生写作的必经途径,以隐蔽的形式将其随机化入学生的认知过程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摸清写作的规律。更有老师一对一的辅导和点评,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在反复的训练下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得到快速提高。
4、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手脑演写作文摈弃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及内容,可以给孩子们学校课堂中所得不到的情感体验,将表演、阅读、辩论、习作、口语交际等形式穿插在教学中,每一种教学方法都给学生增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有趣自主创新的课堂氛围中一学多得!体验式的新型作文教学中,孩子可以是导演,可以是编剧,可以是记者,可以是任何生活中出现的角色,在完全自主的环境中,以日常生活片断的演示作为内容,可以帮助儿童逐步积累生活知识和常用词语。这些内容又反映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它们引进课堂,可以创设诱人的情境,使儿童有话想说,有情想抒,并且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演写不仅帮助儿童解决文字表达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自己。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想象、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5、特别的成功体验和自信感受
自信来源于对于成功感受的积极体验,易道手脑演写作文将培养孩子自信心放在第一位,“让爱想的孩子能说,让能说的孩子会写”,开发出每位孩子的潜能。教学中采取分组比赛、作文竞赛、汇报表演、辩论赛、故事大会、和有关少儿读物联手举办征稿等活动,让参加演写作文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拥有多重成功的体验,增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自信心,并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写作文的好处长大后你就会知道这对你今后的写作(有时要写些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不会语无伦次~明明想说什么却表达不出来或是表达得很不顺这样~ 在此我告诉你一个技巧 写作文的方法技巧: 一 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
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
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
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
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
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
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
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 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
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 “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
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
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 “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
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 “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
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说假话”的习惯。
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 的绝症,作文的前。
5 读书的好处,至少写5个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休闲娱乐。
阅读虽说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
阅读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良好伴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历来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
开卷有益 · 读书可使人愉悦,增加文采及充实才能。 -培根
古人说,「开卷有益」,就是告诉我们阅读有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成就。多阅读可以充实自己,多读书可以增加知识,多阅读更可以增广见闻
1) 阅读是一种乐趣,可以纯享受
2) 丰富和补充知识
3) 了解时事,增广见闻; 「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4) 学习做人道理
5) 陶冶性情(诗词古文)
6) 阅读同时可以 大脑神经的发展,使你的大脑不会退化 ,增强思考能力
7) 知识就是力量。 - 培根
8) 提升考试成绩
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高尔基
10) 逻辑推理
11) 「书中自有黄金屋」
12) 作文能力的加强 –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高低,与他读书的多少成正比
13) 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14) 研究发现义大利文盲和读过五年书的老人,在老人失智症上的比例是十四比一,也就是说,没有阅读的老年人得老人失智症的机会比有阅读的人多了14倍。
15) 加强和帮助人际沟通的学习
16) 增加自己受挫折的能力,减少心理上因无知而造成的恐惧感。
17) 变化气质:阅读能学习他人成功、失败的经验,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态度,待人处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实个人的内涵。
18) 培养优秀的人材
19) 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丰富别人偷不走,抢不掉的知识。
6 写日记能带来什么好处 小学生写日记的十个好处给人生留个证据!
书写蹩脚文字,反映真诚人生!
1、写日记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完善文学功底,帮助写一手好文章
2、写日记能让我们知道过去的某年某月某日我们在干什么,让我们记住时光流水,珍惜我们的美好时光
3、写日记教会我们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学会感嗯
4、写日记能帮助我们珍藏回忆,即使我们忘了也不要紧,因为当我们翻开日记的时候,往日就会重现
5、写日记能让人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学会用有理性的思想,感性的任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6、写日记能让人抒发心理的感受有利于心理的健康
7 写同桌的作文 要有5个优点的我的同桌
他,高高的个子,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蛋,有时调皮中带着可爱,有时顽皮的令人讨厌。这就是我那性格多变的同桌——沈建一。
上课时,他总是一言不发,安静地像一个含羞的小姑娘。老师让我们齐读课文时,这就不一定了。高兴时,他便凭着自己的心情,有时低音读,有时高音读;不高兴时,他就不读,捧着书本坐在那里装样子,这可都逃不过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下课了,他便恢复了男孩子应有的性格,嬉戏、打闹是他最爱的课间活动。可是上课 一响,他就又被施了魔法,变成了女孩子的性格。如果老师还没来,他便会跑到教室门口,来一个迪加奥特曼变身,把我们引得哄堂大笑。
调皮的同桌还有更滑稽可爱的一面。他自创了一套打蚊子的秘诀:一斜二竖三拍。对着蚊子做完一连串动作之后,还会加上一句:“蚊子必死。”不仅如此,他还会改编诗人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我去上厕所。举头拿毛巾,低头擦 。每次都会惹得我们啼笑皆非。
不过我的同桌也有令我生气的地方。当我认真写作业或看书时,他总是使一些小伎俩来引起我的注意。有时会不停地摇晃桌子,有时会故意把铅笔或橡皮丢到我的面前。当我请他停止这种恶作剧时,他还趾高气扬地反咬我一口;当我继续认真学习时,他不但没有听取我的劝告,还变本加厉。真希望我的同桌能改掉这个令人讨厌的毛病。
亲爱的同桌,我多么希望能和你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啊!
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叫王文翰,今年两岁半,大大的眼睛一转,就不知道脑子里又冒出什么鬼主意。
“翰翰也要笑”
有一天中午,我和舅妈在客厅里玩,我讲了一个笑话,逗得舅妈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候,翰翰已经躺下准备睡午觉了。可是,他听见我和舅妈在客厅里哈哈大笑,就立刻坐起来,对正在躺着的小姨说:“咱不睡了!”然后,光着脚丫,飞一般地跑到客厅里,大声说:“翰翰也要笑。”说完,就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飞毛腿”
弟弟喜欢跑步,一抬腿就跑,我们大家叫他“飞毛腿”。不管谁和他出去玩,总是一溜小跑跟在他身后。姥姥年龄大了,没办法,就只好骑自行车跟在他后面。据小姨统计,一个晚上,他就能跑十几千米呢!
弟弟跑起来的时候可好玩了!小胳膊一甩,脚下生风一样。小姨说,除了指甲以外,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动了起来。你看,说不定,我弟弟将来又是一个刘翔呢!
勤学好问
别看弟弟这么调皮,他其实挺爱学习的。
有一次我们吃西红柿炒鸡蛋,他突然问舅妈:“鸡蛋用英文怎么说?”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们被他逗笑了。
我们带他出去玩,他也总是问个不停。“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去利群超市,他已经熟悉了里面的每一件商品。好玩的是,当姥姥不让他乱买东西的时候,他就说:“这个有防腐剂,我们不买!”那语气,坚定着呢!
怕姨妈
弟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大姨妈。
每次吃饭,如果他不好好吃,妈妈一瞪他,他就赶紧挺直腰板坐好,嘴里含着饭,还不停的说:“唉,对了!”
如果妈妈不在家,他调皮的时候,自己就对小姨说:“你叫姐!”然后,他自己就大声叫起来:“姐!姐!”
真是笑死我们了!
这就是我的弟弟——聪明、可爱的王文翰。
1 多感官作文
文章的写作可以调动多种感觉描写景物,也可以不用视觉。
人的感官包括:嗅觉——鼻子、视觉——眼、味觉——口和舌、听觉——耳、触觉——身体的诸多部位。如此说来,除去视觉,还有诸多感觉,也可以写出美妙的文章。比如,柳宗元的《秋声赋》描写景物基本上是付诸听觉。李肇《李牟夜吹笛》“李牟秋夜吹笛于瓜洲,舟楫甚隘。初发调,群众皆息。及数奏,微风飒然而至。又俄顷,舟人贾客皆怨叹悲泣之声。”这里的景物,皆付诸听觉。
盲诗人周嘉堤,失去了明亮的眼睛,却把这个世界看得更透彻。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诗人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人的各种感觉互相借用、互为沟通。诗人的感觉器官在诗中应该上互相开放的沟通的。正像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无穷”。诗人在感情奔涌的时候,他的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的联系变得十分紧密与灵敏。于是,在诗人神游的世界里声音有了形状,花朵有了歌唱,香味有了颜色……
在修辞学里被称为“移觉”或为“通感”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作者变触觉到的春风为视觉“绿”的形象,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春光的妩媚。
“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似的声音。”(《荷马史诗》)声音变形为流动的有百合花香味的液体,诗人为状写声音之美妙借助了视觉形象。如果不是借助其他感官的感觉,使诗歌的形象变形,声音简直是不可名状的。
2 用多种感官写150字敢于秋天的作文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色却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枝叶茂密的夏天虽然迷人,可是,金叶满树的秋色却更爽气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雪皑皑的冬天固然可爱,但是,瓜果飘香的金秋却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来到了树林里,从远处看,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对的金色的蝴蝶,它们飞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头上、脚上。把我的思绪从绿色的夏日带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地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急完全退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秋天来到了果园里,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撑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或豪放。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土豆的兴奋也许太高了,把它那绿色的嘴巴笑破了,露出了**的舌头。秋天来到了花园里,这儿成了菊花的乐园。它们也许是喜欢这沉甸甸的金色,才选择在秋天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菊花的颜色真不少:**、粉红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卷发的小姑娘。流连菊园或独自欣赏一盆艳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 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秋风,清凉如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
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我喜欢有花叶扶疏、朴实无华的菊花的秋天。
我喜欢这独一无二,灿烂辉煌的金秋景色。
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割草机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们的谈笑声这些声音融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首《金色的秋天》的交响曲。 秋姑娘悄悄地来了,田野里金**的稻谷像秋姑娘的长发,在秋风里翩翩起舞。还有那绿绿的小草,在秋姑娘的吹动下也渐渐变黄,大地穿上了一件金**的衣服。
秋姑娘也来到小河边,水面上波光粼粼,一条条鱼儿在水里嬉戏,有时会越出水面,好像也来迎接秋姑娘。 秋姑娘还来到果园里,果树上散发出一阵阵香甜的气味,让人垂涎三尺。你瞧,苹果像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挂满了枝头。果树旁边的几棵枫树被秋姑娘羞红了脸,红红的枫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着,好像在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远处的大山也被秋姑娘染成了**,一眼望去像金色的海洋波浪起伏。
夕阳西下,整个大地好像被涂上了五彩缤纷的颜料,像一幅巨大的图画。
秋姑娘带来了丰收,带来了喜悦,带来了快乐。
3 每一个感官一篇作文小学生的作文常常给人干涩、空洞的感觉于是,老师就要求他们多读书,多动笔练习,而这两点却不容易做到小学生具有孩子应有的天性,他们的心智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老师除了读写的训练之外,还应该教会孩子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来增加作文的可观性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写作的兴趣和减少写作过程的痛苦 常人都有视、听、嗅、触、味五种感觉方式让学生利用这五种感觉来写作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小学作文多为命题作文,不外乎:记事、写人、写景这三类 以作文《秋游》为例小学生喜欢玩,喜欢新鲜事物,喜欢那些平时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他们喜欢大喊大叫、疯狂奔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动手去采摘,心里一定会美滋滋的老师只需要教会他们安排作文结构就可以了 作文开头用视觉:看天,秋高气爽,太阳温暖、灿烂,天空一碧如洗,几片云朵飘飘悠悠,有的像…… 接着用听觉:听野地里的风声,听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听风卷树叶的声音,听鸟儿的歌唱,听小脚丫踩在枯草、落叶上的声响,听大家的欢声笑语…… 再来触觉:秋天风儿吹在身上很舒爽,头发和衣服在飘动,捡起一片落叶,摸摸上面的叶脉,轻拂粗糙的树干,找一片草地坐下野餐,感觉阳光和大地带来的温暖和踏实…… 文中嗅觉、味觉不必多,出现的时机也很自由看天时,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在草地上可以有野花的香味,走在落叶满地的林间,可以隐约闻到泥土的芳香,坐在草地上吃东西,那美味的食物必定会深深诱惑你的鼻子,并让你的味觉得到极大的满足 感官在记事和写人的文章里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听人言、观人行、说自己的话、想自己的事”,这都需要调动小作者的五官 记事的文章多要用视觉和听觉眼睛见证事情的发展,耳朵记载他人的言语,加上心理活动的描写,作文就不会太生硬 写人要注意细节,细节出自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感觉,用脑袋去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总结一下,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要动用所有的五种感觉,五种感觉的出现顺序也不是固定的,感觉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通过大脑加工而产生的心理作品,如:用鼻子嗅到阳光的香味) 教小学生用感官来写作会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 多一种技术,多一份精彩嘛。
4 关于写作的好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各种器官感知外界事物,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相互交错。
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感觉到的效果却能够互相转化,彼此沟通,不分界限,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官上。汉语修辞学中就把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通感”或“移觉”。
如: “风来花底鸟语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风随柳转声皆绿”,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颜色;“鸟抛软语丸丸落”,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一通感是建立在感觉转移或奇特想象基础之上的,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抒发和传递思想感情。
通感能让读者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感受审美对象,从文中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如: ①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郭风《叶笛》) 你听,那笛声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阳光的明媚!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那笛声是多麽悠扬,多麽撩人情思! ②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
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吴伯萧《歌声》) 歌声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要辨识它不能凭借视觉、嗅觉和味觉,只能凭借听觉。
作者把歌声比喻成有形的东西,不但能“摄下”“影片”,而且还能“绘制色彩”“绘制形象”“绘制感情”,还能“一幕幕放映起来”。这就是借助通感手法,才把“歌声”刻画得如此具体生动,如此绘形绘声绘色。
③“呢呢儿女语,恩怨相汝尔。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白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听颖师弹琴》) 琴声初起,低微柔和,如少男少女切切私语,倾诉柔肠;陡然高亢洪亮,如勇士扬鞭跃马奔赴疆场,所向披靡;后又飘渺微茫,似浮云柳絮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随风流散飘扬;接着琴声错杂,如百鸟和鸣,忽然看到一只孤立不鸣、卓然不群的凤凰;最后奏出最强音,如梦登奇崛险峰,寸步难上;收音则陡然下跌,戛然而止,如登高失足,一落千丈。
诗人在大胆、新奇的想象与联想中,把听觉形象变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视觉、触觉形象。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那琴声细微轻柔与高昂雄壮,感受到飘逸悠扬、错落有致与独立孤高,感受到强音直上与低音突降的节奏美与和谐美。
二通感一般要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激发人们的合理想象。如: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愁”是抽象的情思,“春水”是具体的事物,两者似无关联,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沉重、无穷无尽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们仿佛都能看得见。 ②“便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晏殊《玉楼春》) 人到春天的思绪乱得象飞云一样飘忽不定,世态人情轻得象飞絮一般不可琢磨,在这里诗人把主观情感视觉、触觉化了,仿佛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③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鲁彦《听潮》) 作者在描写潮落时的大海景象时,着重描写了“那声音”。在描写“那声音”时,又以比喻从各种感官来描写:“温柔”是写触觉,“芳醇”是写嗅觉和味觉,“微风拂过琴弦”是写听觉,“落花飘零在水上”是写视觉。
本来是诉诸听觉的“那声音”,作者却从触觉“温柔”,嗅觉“芳”,味觉“醇”,听觉“微风拂过琴弦”,视觉“落花飘零在水上”五种感官相互交错起来集中描写,因而使其审美形象显得异常优美和鲜明。 ④方鸿渐看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钱钟书《围城》) 不笑的“笑意”是写视觉,“余音”是写听觉,“甜”是写味觉。这是由视觉通过听觉,又通过味觉来描写唐**的笑意,联系许多女人都笑得很甜,更确切地做到了表情达意。
三自然巧妙的运用通感修辞手法,能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如: ①“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 流动着的光与影,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光与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把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光和影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
另外,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衬托,也是意象的升华,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
写作文对我们的好处有很多,因为写作文的话,他们能够锻炼我们的语文的能力,如果是英语作文的话,还能够锻炼我们的英语连词成句的一个能力,也能够巩固我的学习成果。
首先,写作文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因为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锻炼我们的字词句的一个锻炼凝聚的能力,然后能够加深我们对他们的印象,还能够熟练的掌握运用它们。其实写作文,就像我们说话一样,运用他们的能力。
第二,写作文能够帮助我们熟悉字词句,因为写作文的话,需要我们运用到各种情况的一个字词句,所以能够帮助我们掌握这些支持据的运用。同时,能够帮助我们学会去书写这些字词句,更加深刻的记忆。
第三,写作文能够锻炼我们的语感,因为作文的话,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语感,就像在朗读当中能够培养语感和书画中能够培养语感是同样的道理。写作文,他需要长篇大论,需要富有逻辑的去组织语言,所以能够锻炼我们的语言。
最后,写作文能够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因为在写作的时候需要我们借鉴别人的一个写作经验,借鉴别人的一个字词句。如果我们有大量的阅读和背诵的一个经验,有这样的基础,那么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从而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
在我学习的时候,我就通过写作文掌握了很多的知识,据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感以及说话和表达的能力。因为其中的逻辑通过你对字词句的一个锻造的话,也能够让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表达,能够提升一个档次。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这是因为,外貌
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起着很
重要的作用。
外貌描写包括静态外貌描写、动态外貌描写两种。怎样把人物的外
貌写具体呢?
第一、静态外貌描写:就是像描写一幅画、一张照片那样,去描写
整个人物的外表,包括描写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身材(高矮胖瘦)、
服饰(穿着打扮)、年龄、性别等。在具体描写静态外貌时,要注意以
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具体描写。
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不同,人物的外
貌也定会有所不同。静态外貌描写,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决不等于要
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人物自身外貌中与众不同的特征进行具体刻画,
做到写谁像谁(即依照文字,能够顺利找到对应的人)。这样才能给读
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具体方法:
①注意抓住容貌特征进行具体描写。在这方面,又要特别重视“画
眼睛——写内心”。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
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头
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如:
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儿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
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呢!
这段外貌描写仅两句话,便把穆老师善解人意的特点写出来了。
②注意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风俗、爱好、性情不同,人物
的服饰往往也就不同。因此,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是省俭地画
出一个人特点的又一重要方法。如: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劲上套一个明晃晃
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
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少年闰土》)
寥寥数语,不仅描写出了人物的外貌,还展示出了当时浙江绍兴一
带的风俗民情,同时写出了父亲对闰土的爱心。
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真实、有选择地具体描写,就能使笔
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就能有效地避免外貌描写“千
人一面”(都是“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儿,一笑俩酒窝儿”)的现
象。
(2)要有顺序地进行描写。
外貌描写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写前也要先想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
然后逐一写来。比如我们打算从长相、穿着两个方面去写一个人的外貌,
如果在长相描写中插入穿着描写,就会令读者费解。这样杂乱无章的外
貌描写是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怎么办?
①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即先描写人物的全貌,再描写人物
局部的“特写镜头”。可以先写人物身材怎样,是高大魁梧,还是瘦小
枯干,然后再对头、身、四肢等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写人物的脸,可以先从整体上写这张脸什么样,然后再对额头、眼睛、面颊、鼻子、嘴、
下巴等部位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如:
风雪中,一位老战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
他浑身落满了雪花,神情十分镇定、自然。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单衣,布
片像枯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丰碑》)
这段外貌描写先从整体上描写老战士的全貌“好像一尊塑像”,然
后再描写他的神情、身上穿着,顺序清晰,栩栩如生。
②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写。即先描写某些部位所具有的明显突
出的特点,然后再写人物的全貌。如:
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
友们都很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这段外貌描写先写他的脸面、脑袋、身子,然后再描写他的全貌像
个“小萝卜头”,有序、简练而生动。
③按照不同方面的顺序写。即从容貌、身材、服饰、年龄等不同方
面,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如:
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
的络腮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的
响亮,走起路来地皮也踏得忽闪忽闪的。(《老水牛爷爷》)
这段外貌描写,按照“容貌→身材→声音→走路样子”的顺序进行
具体描写,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动态外貌描写:就是刻画人物在特定情形下的神态表情。人
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活泼、呆板、暴躁、文静的性格,都会在神
态表情上流露出来。因此,动态外貌描写比静态描写更能揭示人物的性
格特征。
在描写人物动态外貌时,最好与静态外貌描写相结合,与人物的语
言、行动描写相结合。这样写,不但具体,效果也好。如:
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
(《忆铁人》)
这两句话,把描写神态(“睁大了眼睛”)与描写语言相结合,真
实具体地表现出铁人得知事情真相后吃惊异常、急于向阿姨赔礼道歉的情景。
写人记事时,常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是心灵的“门户”,
语言描写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这就
需要我们掌握把人物语言写好、写具体的方法。
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好、写具体呢?下面的这段话,会给我们许多
提示:
我哭着,哭着,听到有人走了进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继父,便把
头扭向一边。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丽敏,
你的心情我理解,这都不怪你。以后我哪儿做得不对,你尽管提出来,
别闷在心里。不过,我相信我会做一个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的爸爸。”
听了这些话,我张嘴想说点儿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1)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
等不同,所以语言的风格、特点也一定是不相同的,这就如同每个人的
长相一样。语言描写,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
象。所以,描写语言,就一定要真实、准确,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和特
点。这是把人物语言写具体的重要前提。例段中的小作者,就很好地做
到了这一点。她所描写的继父的语言,合情入理,与当时的情景很贴切;
真诚坦直,朴实无华,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身份;善解人意,饱含爱抚
之情,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为人的特点。
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同腔”,或不
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
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
其实,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
错误的。
(2)描写语言,不但要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怎么
说的。
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既注意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又重视具体写出
人物是怎么说的——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神态、动作等。这对刻画人
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有用的。如:例段中,“他在我身边
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这是小作者在描写继父说话时
的动作、神态。这些语句,与说的内容互相映衬,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
继父对“我”的关怀、爱怜。
行动,包括动作、行为两个方面。动作,指人物一举一动的活动,
如:抓、拉、扯、跑、踏、看、听、闻、说等;行为,指人物一连串的
动作,表现为一个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
行动,是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看一个人,不
光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做的。因此,行动描写是直接刻
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
怎样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呢?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否悟
出一些方法。
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
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
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小磊,怎么又回来
了?”妈妈问。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屋子
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
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
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台上了。他提起瓶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
原来瓶子里的鱼死了,已经泡了好几天了。小磊赶忙把臭水连鱼一块倒
掉,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屋子里柜子张着嘴,椅子翘
着腿,抽屉伸着舌头,都在责骂小磊不把它们放好。小磊冒着满头大汗,
一路上也不住地责备自己。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时,校园里早已鸦
雀无声了。
(1)描写人物行动要准确。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
活实际。这是把行动写具体的首要条件。
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
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很简单的事例:男生
吃西瓜的行动,和女学生一定是不同的;三伏天,半天又没喝到一口水,
此时吃起西瓜的行动与平日也一定是不同的。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
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
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
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
如:例段中“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
身就往家跑”,“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抄起桌上的笔墨,
夹着瓶子奔出家门”等,这些行为、动作描写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地
刻画出一个既淘气又毛手毛脚,生活和学习缺少条理的同学的形象。
(2)描写人物的行动要细致。
①人物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若干连续的动作组合而成的。
要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首先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解”、展开——
先怎样,又怎样,最后怎样。想好以后,再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
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当然,描写要有目的,事先要想好
为什么写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而不能一股脑儿全写出来。
如:例段中,作者把小磊回家取写字用具的经过分成“发现没带用
具、回家去取→找柜子、翻抽屉→返回学校”这三层,每一层又都将行经过既顺畅,又具体。
②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
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
态、语言、心理等。“做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做”和“怎么做”,
这些都是人物动作描写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写清楚,人物的动作描写自
然也就具体了。
如:例段中,“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气喘吁吁地跑
进校门”这两个短句,“奔回”、“跑”是写做什么,“三步并作两步”、
“气喘吁吁”则是写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做。这样,把动作写具体了,
人物急促、慌乱的形象也就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了。
心理,又叫心理活动,指的就是人物想些什么,是怎么想的。心理
描写,就是对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
心理活动状态,是直接刻画人物、把人物写真写活的又一重要方法。
描写人物的心理,又分描写自己的心理和描写他人的心理这两种形
式。
(1)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作文时,无论是主要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是写自己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往往都需要描写自己的心理,用来展示自己心理
活动的经过,或是为了烘托主要人物,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心里想些什么、怎么想的,自己最清楚,所
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直接采取“我想”的方式写出
自己的心理活动。只是要注意:描写时,既要写出自己“想什么”,还
应写清“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样,就把自己的心理活动
写清楚、具体了。另外,要写出深层的、真实的心理,避免口号化,表
面化,遮遮掩掩。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
体的:
正当我和爸爸谈论着马路上过往的一些名牌小轿车时,只见一位看
自行车的老奶奶正艰难地弯下腰,去捡我刚才扔掉的冰棍纸和软包装盒。
这一举动顿时使我惭愧不已,想立刻跑过去对老奶奶说些什么,可又实
在觉得不好意思。唉,算了吧,下次不再随便扔了不就行了。我心里默
默地想着。此时,我也无心再去观赏那些名牌小轿车了,只是往前走了
几步,端详着这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奶奶。
她身子比较单薄,背有点驼,但显得很精神。我在想,这么大年纪了,
还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着贡献,真了不起;再想想自己,只图
个人方便,却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惭愧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这段话记叙的是小作者看到老奶奶艰难地弯下腰,去捡“我”扔掉
的废弃物时,心里想的内容。作者不但写出了自己想什么(想认错可又
不好意思→只此一次,不能再扔了→老奶奶真了不起→自己图方便,给
他人带来麻烦),而且写清了怎么想的(心里默默地想),为什么这么
想(见老奶奶捡自己扔掉的废弃物,惭愧不已),真实地表达出了自己
内心的思想活动。
(2)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因为我们不可能钻到人家的脑子里,所以要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就
比较难了。怎样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呢?尽管他人头脑中是怎么想
的,我们无从知晓,可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从他的表情神态、言谈话
语、行为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具体描写他人心理活动
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表情神态来反映
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特别是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自言自语”,让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内心
世界;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动作,来揭示
人物内心隐蔽着的微妙的感情。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描写人物幻景的方式,来具体展示他的心理活动。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
体的:
有一次,我正在做功课,亮亮看见我手里的钢笔,硬要拿。我说:
“亮亮,钢笔不能玩,小姨给你看一张画吧。”他又摇头又甩胳膊,“不
要,不要!”接着就哭起来。妈妈看见了,对大家摆一摆手,大家就若
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捂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
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看,看大家是不是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
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我竭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
把大家扫视了一遍,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以后我再做
功课,亮亮也不要钢笔玩了。
这段话,写亮亮先是撒娇,继而以哭为手段要大人答应他的要求,
最后见哭不能生效,只好“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作者通过具体描
写小孩的行动(摇、甩→哭)、神态(捂→偷看→移),逼真地写出小
孩的心理特点,反映出亮亮真是个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