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在大学的校园里,不少青年男女手牵手行走在校园的绿荫大道。在操场在食堂都是如此的亲昵,甚至在自习室也存在的现象。虽说我们大学生在情感问题上不受学校和家人的反对,但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作出的任何选择,都要负一定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爱情观。
首先,大学生谈恋爱存在的一些心理特点。
1、自主性强
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2、恋爱动机简单化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
3、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4、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鉴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大学生应该不要冲动冷静的思考我们做出的人任何一个选择和行动。
其次,大学生对于情感方面闹出的新闻也是很多的,有的因为失恋而自杀,或者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的事例也是很常见的。如某高校的一名男生因为其女友因为某些原因解除了他们恋爱关系而导致这名男生杀死女友,就因为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从而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2、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3、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4、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5、失恋
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
恋爱观——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
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喋血事件。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脆弱的青少年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即将破碎的恋情。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笔,让社会在置疑: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 “性自由”。在这样的思想下,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婚姻,恋爱不是真情的表现。把恋爱当成毕业后发展的“动力源”;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社会、法律的约束和谴责。这样的想法又为大学生本应正常的恋爱涂染上了不光彩的一笔。让社会又质问:这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出来的吗?
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青年教师,在读大学的五年里(专科三年、本科两年)耳闻,目睹了大学生被情所困的痛苦为情所引发的种种暴力时件,因情而逝去的年轻生命……。因将来从事的工作将与大学生们经常交往,因此,如何去了解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们;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健康的成长,顺利的完成学业,走向成功是我的理想,是我的奋斗目标。想让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想让家长放心、社会放心,首要解决的问题即大学生恋爱观问题。这是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孤傲、感情脆弱,如何去开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感情的误区呢?让不必要的痛楚事件减少,乃至消失呢?
我一直都有着将恋爱问题深刻研究的心愿,借此毕业论文的机会,通过对青年性心理、性生理的了解,查阅了大量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籍;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事实案例;摘录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论文精髓;再加之自己五年来在校期间的耳听目睹,身边的事例,自己的领悟,完成这篇论文。
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目的在于从生理、心理上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恋爱观的认识与态度,列举事例分析由于不正确的恋爱观而引发的诸多问题,以及西方思想、社会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大学生能认识爱情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顺利的度过大学时期,取得爱情与事业的 “双丰收”。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问题探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国外的“性自由”、“性开放”的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成熟的阶段逐渐提前,但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得许多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产生。这种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心理、生理的成长;而且将影响国家对新世纪青少年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如同一个小型社会,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的不健康信息、社会的不良风气,使得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当代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也油然而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属于思想意识形态成熟的关键时期。二十多岁的大学生正处在花季年龄,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追求人生的美丽时刻,希望去了解异性并得到异性的关注。实际上,早在中学时期,青少年们就产生了对异性向往、了解的性朦胧期和性思慕期,但由于受到家长、老师和升学压力的“压制”,那种感觉只能被压抑。进入大学以后,家庭的约束力骤然降低,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机会增多,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爱情”便在大学生们的心理迅速产生、发展。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当、正确,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恋爱观念是必要的。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恋爱观是异性之间生理、心理和周围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植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恋爱是大学生心理、生理上相对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家林更茂和梅萍在其《析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对大学生性爱观的影响》书中,对上海十三所高校的1862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代大学生受西方观念思想的影响,在“性开放”中模糊回答的占343%;只要有爱存在,一切都没有问题的肯定回答占292%。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外界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新型”的恋爱观念。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爱情,是人类开发心灵潜能的学校。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小学生,懂得对方想要什么的人,是中学生,能使双方无遗憾的是大学生,再使双方都有成就的人,是研究生,不同层次的人,表明了人的心灵差异。”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思维、行为成长的阶段,能使双方无遗憾吗?多数大学生的恋爱是苦涩的、失败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表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度,由于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的缺乏,加之思想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完善。则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特点表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浪漫化。
1、恋爱过程简单化。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社会在快节奏的生活,大学生的恋爱也开始简单化,从思想上没有了以前固有的“审时度势”,恋爱观简单了起来。男生们已经不喜欢欲言又止,欲进又退的恋爱花招,他们想爱就爱、想恨就恨,嘴上不明说,行为却很直接,遇到憨沪封疚莩狡凤挟脯锚心仪的女孩,他们就会很快表示自己的爱意,追求的手段也由以前的“飞鸽传书”到现在的电话、短信、网络。女孩子们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当感觉还可以,不怎么讨厌的时候,便开始了恋情。
2、恋爱中片面化。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在一时的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有的同学则认为学习不紧张、空闲时间多,找个伴玩玩;有的大学生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则羡慕不已,自己也要寻求一份爱情,但想法都是片面的,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做事不计较后果的心态。
3、恋爱中浪漫化。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排成了时刻表,互相送礼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劳师动众的大摆宴席、精心准备让对方感觉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甚至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
4、恋爱中理想化。当代大学生在其心理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在思想上表现出理想化,在恋爱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寻找对象,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进行交往,如果有一点与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恋爱就即将失败,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和意识形态趋于成熟的阶段,歌德诗云:“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直青春后期的青少年们,在性思慕期和性爱慕期的趋使下,对异性产生了好感。但在性心理上,却体现出不成熟的表征。
恋爱观的排他性。恋爱观的排他性表现在对恋人的控制和占有上,两个人在相处的日子里,在思想上、意识上排斥一切与对象相接触的事物,尤其是接触恋人的异性,不允许自己的恋人与异性单独的接触和交往。恩格斯曾指出:“性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恋爱观的排他性经常表现在热恋时期及感情不稳定时期。拥有这样恋爱观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排他性来捍卫自己的爱情,维持自己的爱情,恋爱观排他性充分表现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恋爱观的冲动性。恋爱观的冲动性表现在两个人交往之间“性”问题和感情出现问题时的心理冲动。恩格斯指出:“如果不能结合或彼此分离,对对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不幸;仅仅为了彼此分离,对方甘冒很大危险,甚至拿生命来孤注一掷”使恋人为了爱而冲破一切枷锁和干涉,为爱付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在情欲高涨和性爱激发时,恋爱观又会冲破一切。冲动的发生越轨行为,而不考虑后果。
恋爱观波动性。恋爱观的波动性表现在交往两个人思想上的波动,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上比较孤傲和脆弱,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别人分担,表现出极端和消极。冲动性较大,恋爱观的波动性使当代大学生在恋爱中,表现出极其不稳定的状态。热恋中的男女,感情波动大。热时可达白热化,冷时可骤然降到零点;高兴时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懊恼时垂头丧气,对方的一言一行都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有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尤其感情脆弱的青年们,容易出现自杀、他杀等伤亡的后果。2007年4月16日就读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韩国人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哈珀楼为女友的分手进行XXX击事件,打死32人后自毙。
恋爱观幻想性。从15~16岁之后,青少年则进入了异性向往期。在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同时,形成了一个或几个的异性“理想模式”,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赖和爱慕,产生了恋情。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会建立异性友谊。因此,在初中、高中阶段的青年们,在老师、家长和学业的压力束缚下,抵不住对异性的好奇,萌生了爱情。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年们开始了恋爱,这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恋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呈现出了低龄化。年轻人的心理永远都有美丽的幻想,想象着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当他们确立关系后,便常常独自一人或两个人在一起幻想着未来,憧憬美好的明天,编织他们理想的梦,甚至开始了性幻想。但有时却与实际脱离,当幻想醒来的时候,发现和幻想中的不同,发现原来在对方的身上还有那么多的缺点,这时感情出现问题,两个人的感情逐渐淡化,慢慢走到尽头。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当代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虽然基本成熟,但他们的心理发育相对滞后,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学业基础还不够牢固,社会阅历还相对缺乏,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大学生已到达恋爱的时期,但未必能很好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引发出许多争议问题,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恋爱观形成的时期是在性心理和性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加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熟的同时,形成的恋爱观念。青少年在青春后期即二十岁左右即进入了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青少年在大学生求知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在逐渐的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恋爱是大学生性心理和性生理发展的产物,恋爱是追求爱情的行为,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一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只有当性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的。但恋爱观则是性心理的具体表现,因此大学生恋爱观形成的时期即性心理开始的的时期,即青春期开始的时期。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用爱情转移思想上的空虚。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生新的理想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出现了理想的真空地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当的动机,出现错误的心态。
2、恋爱观上表现出择偶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他(她)能不能给我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他(她)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思想上不成熟、不稳定出现矛盾冲突。两个人确立恋爱关系以后,经常会出现争吵的现象,这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互相猜疑和不理解、不包容所导致。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里人和周围人的关心和宠爱,不能容自己有一点的被伤害,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思想上往往更多的是索取。当对方的举动和语言或是行为有不当之处时,就会毫无顾及的开始争吵,这是恋爱观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自己不信任的态度。
4、好奇心较重,存在试一试的想法。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5、只在乎爱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在毕业之前,很坦然的提出分手,理由也自然是相当的简单,“我对你已经没有感觉了”、“我们俩不合适”等坦然的话语,对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6、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7、认为爱情与事业不相冲突。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8、把物质条件看成爱情的基础。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9、认为爱情本身是一场游戏。新型的恋爱观逐渐把恋爱的场所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恋成为了新的恋爱方式。在网络中,可以隐瞒自己的年龄、性别、地点、长相。这种隐蔽而又可以解放自己情感的方式,吸引着无数的青少年。网恋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时尚的活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往往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而陷入网恋不能自拔。空闲的时间多了,上网方便的大学生自然对这样方式的恋爱趋之若骛。
大学生网恋包括了游戏型、感情寄托型、追求浪漫型、表现自我型、追求时尚型、随波逐流型。任何一种类型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抛弃了“恋爱是为了缔结婚姻”,把恋爱当成一种网络游戏,在游戏中进行情感交流,可以把社会统统抛在脑后,以模糊的性别和身份,把所有的事情当作游戏。
(二)当代大学生不当恋爱观的形成原因
大学生恋爱现象在全国各高校比较普遍,大学生谈过恋爱的或正在恋爱的比例高达80%,认为谈恋爱是正常的身心需要的占46%,而且认为只需要两厢情愿,一切都没有问题。这些数据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促成大学生恋爱与爱情观念转变的因素很多。
1、升入大学后,思想上的自由感和孤独感决定的
导致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恋爱并非志趣相投、兴趣相吸、身心相悦,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精神上的空虚,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学习的环境大多是初中、高中在“家门口”接受教育,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考上大学以后,则开始了异地离乡的求学道路。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因此,恋爱可以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寄托和情感的满足,在自由而充满时间的空间里,异性交往逐渐增多,也逐渐将异性之间的友谊转变成了爱情。当郁闷的时候有人陪在身边,也有人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青少年从初中就开始了异性的向往,渴望被异性关注、与异性交往。但那时也是学习最关键的时刻,在“家门口”接受教育,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家长的高压强制下,谈情被视为雷池,不能跨越一步;在学校,只要与异性多一点交往,就会被老师扣上“早恋”的帽子,家长和老师的双高压抑制着学生的情感正常发展。此外有着升学压力的学生们,心里也怕自己在情感上出现问题,影响了自己的未来。进入大学以后,生活、学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更,属于自己的空间有了,时间多了,爱情的闸门打开了,爱情开始了。
2、独生子女的孤傲、任性的性格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中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家一个孩子,父母把所有的爱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一个人的身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已经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更多的是物质上的,只要孩子想要的,父母都会尽力去满足。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则养成了孤傲、任性的性格。他们往往不懂得什么是理解和宽容。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是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共性。在情感上,他们表现出来的也同样是任性与孤傲。开始恋爱的他们,则会用从小到大养成的“脾气”来与对方交往,在思想上只要求对方付出,不懂得奉献;在行为上只会索取,不会互助。因为一句话而大打出手,提出分手的比比皆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听到“我愿意”。在这样孤傲、任性的性格下,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也呈现出波动性、幻想性、排他性、冲动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极端和消极;在争吵和失恋后,处理的方法往往让人不能想象,甚至出现伤亡事故。大学生的任性使得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愿意与家长进行沟通,但恋爱是个很严肃而重要的问题,家长的意见会给孩子起决定性作用,同样家长的做法与态度也将影响孩子的恋爱观念。一些世俗的门当户对、外表长相、工作家庭充分的表现出了家长的主观意愿,表现出了择偶的不符合现实和恋爱中思想的的纠纷。在从小宠爱的同时,也会给孩子以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大学寝室的生活里,不服输的心理也伴随着大学生寻求伴侣。从众心理、依赖心理也油然而生。
3、社会外界的不断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信息中的垃圾信息对学生道德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增多,网络信息则迅速、及时的感染着学生,当然网络的主流上好的、健康的、积极的,但不能否认,网络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消极颓废,**下流的信息,侵害着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的大学生们,使他们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性解放”“性自由”,这些错误、庸俗、虚假的未经过过滤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们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感觉到一切都是新的,经过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学府,憧憬着未来的同时,也同样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同寝室的几个人逐渐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每到休息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孤身在寝室,走在去教室、图书馆的路上,看见的都是成双成对的同学们,这时候思想上的反思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学生还会承受不住周围人的冷嘲热讽,“某某能力太差,某某水平不行,都这么久了也没有人要”之类的话语更是刺痛着学生的心,“告别单身”成为了他们的爱情宣言,在这样的心态下寻求的爱情,怎能成功!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大学生的扩招,就业难成为了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功利性、权利性的社会风气也进入了大学的校园。现在的大学生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把“现实”摆在首位。在谈恋爱的时候,大学生也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了自己寻找的“另一半”身上,让自己少奋斗几十年。“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中比例也日益增多。在我的同学里就有这样一个女孩,在某一重要考试之间找了一男友,在男友的帮助下,顺利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在拿到通知书的同时提出与男友分手。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性”是“恋爱”的基本保证和基础,既然爱了就一切都可以放弃,不考虑后果和影响。有的女孩为了留住自己的爱人,用贞操换永远。这样的结果只有枯涩和悔恨。社会不良风气中还有享乐主义,有的女同学为了让自己“美起来”他的恋爱观模式成了谁有钱我就和谁好,年龄、家庭都不重要。用自己所谓的爱去换取物质,这样的恋爱观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爱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字眼,也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象征着纯洁、忠贞、美好和神圣。是男女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最热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爱情以人的性生理发育为前提,以人的具有社会内容思想感情为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虽然基本成熟,但性心理还有许多不足,人生观不够稳定,学习基础不够牢固,但大学生迫切渴望爱情,但不能正确理解恋爱的含义。因此,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使大学生减少走“弯路”,进“死胡同”是必要的。
(一)充分认识到爱情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情虽然甜蜜,但也会带来复杂、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成为最容易产生心理困扰的领域之
(一) 选择的困惑与调适
选择的困惑是大学生恋爱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中较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形。
1、不知道应不应该谈恋爱。这部分大学生应首先树立对爱情的正确态度。如果自己还不知道该不该谈恋爱,那说明在你的心里还没有自己喜欢的异性,只是因为看到许多同学都在谈恋爱,才产生了自己是否谈恋爱的想法。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此刻应有明确的态度。当真正的爱情还没有来到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去寻找爱情。寻找的爱情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
2、自己爱上了别人,但不知道对方是否也爱自己,想表白心迹,又怕遭到拒绝,左右为难。对于这样的困境,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对方对自己的情感。如果经过观察甚至巧妙的考验,发现对方根本就对自己没有那个“意思”,就没有必要向对方表白自己的心迹。因为你的表白不但得不到回报,而且会使对方为难;如果两人是同班同学,还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果经过观察,发现对方也对自己有一定的感情,就可以大胆的向对方表白自己的心迹了。
3、不知道如何拒绝对方的求爱。面对他人的求爱,当你不准备接受时,一般应当在不伤害对方自尊心的情况下,委婉的拒绝,如果对方进一步追求,而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对方的爱情,那就应该明确的拒绝。另外,大学生也应当注意,不要为了害怕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或者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在自己没有产生爱情的情况下,盲目接受对方的爱,因为这不但会伤害对方,而且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
4、在恋爱的过程中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而对方还依然爱自己,不知道如何提出分手才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明确爱情是不能强求的,如果一方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而准备结束恋爱关系,也无可厚非。当然,最好是让对方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比如,用一些暗示性的语言表明两个人不合适。在对方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再提出分手,对方可能好受一些,感觉到的伤害也会少一些。
5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并缺乏对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中的科学认识。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审视、调整自己的择偶标准,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二) 单相思的苦恼及其调适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的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如果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
1、 形成单相思的原因
(1) 爱幻想。这是造成单相思的主观因素。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适应正常的恋爱生活,爱幻想者往往依据丰富的想象力,在幻想中得到异性爱的一切满足。
(2) 信念误区。单相思者往往以为爱仅仅是投入,不要承诺,不要回报,不顾一切的精神恋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恋爱。
(3) 认知偏差。有的单相思者是由于自己的认知偏差造成的,不能正确地对待被拒绝的事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其实是虚荣心),就强迫自己追求到底。
2、 单相思的调适方法主要是认知领悟和心理分析。在具体的心理调适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1) 如果是自己有意而对方并不知情,而且觉得对方有很大的可能也爱自己,就可以大胆地向对方表白自己的感情。当然,也应做好对方不接受自己的情感的心理准备。
(2) 如果觉得对方就没有可能爱自己,就没有必要表白自己的情感,因为这种表白既可能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也会使两个人的关系显得不自然。有些情况下,适当压抑一下自己的感情还是必要的。
持久的单相思会给个人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学会尽快地从单相思中解脱出来。
(三) 失恋的痛苦及其调适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失恋者可以尝试运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适当运用酸葡萄心理效应。当一个人失恋之后,如果总是回想过去恋人的种种优点,就会越发怀念过去的恋人;同时也就越发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情绪越来越消沉,心理越来越压抑。当一个人失恋之后,如果难以从失恋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不妨运用酸葡萄心理机制。所谓酸葡萄心理机制,就是对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降低好感和对自己的重要性,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失恋之后,可以尽量多想想过去恋人的缺点,少想或者不想过去恋人的优点,心理就容易平衡。
当然,一个人对酸葡萄心理机制的应用必须适当,酸葡萄心理机制毕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若过分运用酸葡萄心理,容易形成一种不符合实际的观念。久而久之,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思维方式,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一个人具有足够的心理强度,即使在失恋的时候,也能够客观的分析对方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通过在不贬低对方的优点的情况下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才是心理的强者。
(2)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当一个人失恋之后,如果总是责备自己,觉得自己不好才导致分手,就只会使自己越来越压抑。这时应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如用“幸亏他(她)现在提出分手,如果他(她)结婚后才提出分手,岂不更糟”;“他(她)不爱我,并不说明我不可爱,只是说明两人的性格和观念不合”以及“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3)转移注意力。失恋后如果总是想着失恋这个沉重的打击,那就很难尽快地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时,就应当设法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失恋这件事情转移到自己比较感兴趣、能够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事情上去。例如,听听音乐、看看**、跳跳舞、打打球等,以冲淡内心因失恋而造成的挫折感和压抑感。
(4)升华法。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恰恰是受到失恋的打击后而发奋追求事业,从而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大文豪歌德如果不是失恋,也许就写不出《少年维特之烦恼》。因此,把因失恋而产生的挫折感、压抑感升华为奋斗的动力是十分有益的。一旦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项更有意义的事业中去的时候,你定会觉得因失恋而痛苦不堪的往事之好笑和不值一提。
(5)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命,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德,是一个大学生应当有的态度和人格,也是恋爱的重要原则。要做到:不报复、不打击、不伤害、不破坏对方的名誉和人格,不破坏对方重新建立生活的努力。失恋不失命,爱情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非全部,因为失恋而毁掉自己的生命是愚蠢的行为。人生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美好的东西,爱情虽离你而去,事业却永远伴随着你,只要你有追求精神,爱情之花迟早还要为你开放。失恋不失志,不能因为失恋而丢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理想是个人进步的动力目标,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逐渐平复由失恋而造成的心理创伤,就会重新获得幸福的爱情。
2
(一) 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1普遍性。据北京性健康研究会新近完成的全国高校学生(包括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性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已考虑谈恋爱或已在谈恋爱,“从未考虑”或“对学习期间谈恋爱反感”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一封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间有过谈恋爱的经历。
2低成功率。我们这里讲的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是以最终结合即结婚标准而言的。调查数据显示:希望毕业后结婚的仅占到03%,而在校期间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手的比例竟高达817%。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压力时,一两个月间的分手率竟暴增至136%,这表明“大学恋情”的脆弱性,就像温室里的牡丹,放到显示环境中不堪一击。
3低年级化。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一份在南京高校中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谈恋爱的学生在同年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40%、60%、80%。
4公开化。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教室、图书馆,还是马路上、田径场都有大学生谈恋爱的身影,一双双,一对对,随处可见;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接吻的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果说,以前的大学生谈恋爱是怕别人知道,那么,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
5世俗化。大学生谈恋爱的世俗化有俩种含义;一是大学生谈恋爱中的性冲动明显增多;二是恋爱的非责任化倾向明显。所谓非责任化,就是不少大学生对谈恋爱更多地抱有游戏的态度,而不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用大学生自己的话讲,就是“玩世不恭”而已。在这里,享乐主义和玩世不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是有明显影响的。玩物丧志,玩物丧德,对待恋爱游戏的态度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追求趋于低俗,客观上也使那些对恋爱抱有严肃态度的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伤害。
(二)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征
1恋爱心态健康,择偶标准个性当先。最近华师大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现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中,他们最看重的既不是经济能力,也不是社会地位,而是个性和能力经济在他(她)们心目中排名落后,大学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是什么样子?在他(她)们的眼中,学历、外貌、金钱、能力哪一点最重要?针对“选择男(女)朋友时的条件地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外表、个性、学历、经济、能力等多项条件中,不论男生女生,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个性”择偶的最重要标准,其次则是“能力”。“经济”和“学历”因素,反而并没有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尤其是经济排名最后。在个性要求中,女生对男生的性格要求,首选“专一”;而男生则最喜欢“温柔体贴”和“乐观”的女孩子。对南京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两情相悦”仍然是80%以上学生对爱情的选择。这表明金钱并非恋爱中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恋爱的心态基本是健康的。
2重视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首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爱恋只是获得经验”,这种观点或者在校园中还并非主导,但已开始被越来越多学生提及。为获得经验而爱,这份代价是不是太大了?是不是使纯洁的爱情变味了?“好聚好散”可以成为一段爱情的开场白,但分手时真的可以做到从容的说一声“谢谢你给予我的成长” 吗?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恋爱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一些大学生则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还有极少数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璇,搞多角恋爱,但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3恋爱行为失范,恋爱承受力弱。大学生谈恋爱本来无可厚非,适当的亲近行为也并非不可,但现在的大学生相识没有几个月就进入热恋阶段,在校园里搂搂抱抱,甚至上课时也有亲昵行为;有的进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作出越轨的事,甚至认为结不结婚都无所谓,只要满足需要就行了。即使摒弃道德方面的考虑,这些行为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令人担忧:未婚先孕频频发生。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成眷属”者少,这样就产生了以支失恋大军。感情挫折后出现一个时期的心理阴暗是很正常的。失恋时,不少大学生对自己和对方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立下誓言:“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有少数学生因失恋甚至自杀等。因失恋而失志、失德者,虽属少数,但影响很大。
(三) 大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因素。
满足性冲动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大学生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性意识的发展有一个萌生、疏远异性、向往异性到恋爱的过程。随着性意识的发展,性欲需求会日益强烈,性意识发展过程中弥散化的性冲动会逐渐投射到选定的特殊对象上。出于性冲动的驱使,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这就是恋爱。由此可见,生理需要对恋爱中的青年十分重要。
2心理因素。
(1) 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的影响。性意识的发展要经过崇拜者的“牛犊恋”阶段。此阶段的青年常常把某个异性长者当作终生恋人并理想化、偶像化,只敢远远的看而不敢真正接近。此时的相思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向往,性成分被压抑。在恋爱的开始,许多青年不是追求性欲的满足而是着重于精神上的向往,这本来是一个正常阶段,但如果长久陷于这个阶段,致力于用精神压抑性冲动就不正常了。有些人在整个恋爱阶段坚持认为爱情是神圣纯洁的,从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对恋人的性要求,这是有害的。性冲动是生理现象,它不会随压抑而消除,只会在压抑中积蓄力量发动下一次冲锋。长久的压抑会造成剧烈的心理紧张、焦虑和抑郁。
(2) 亲密关系的需要。处于青年前期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近,而是有意识的街角一些个人密友。出于此阶段的青年正处于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相互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会难过。道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汇,对青年的交友影响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不过,由亲密关系导致情爱可能会出现一种危险:即把亲密关系需求与爱情混为一谈。青年(尤其是刚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很强烈。当他及其缺乏亲密关系时,某个异性与他交往便满足了他的愿望。这时的青年不一定能分清亲密关系与爱情的区别。友谊一类的亲密关系表现为亲近、信任和互惠,爱情亦是如此。混淆爱与友情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单相思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父母之外,青年人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所比不上的。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吧孤独的青年引向恋爱时极其自然的事。心理学家沙利文指出,亲密关系和性冲动最终结合成人类的情爱。
(3) 归属和服从的需要。归属和服从的需要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之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人从属于社会,总要归属于某个群体,得到他人的承认。即使完全脱离社会,一段时间内不能与社会交流的人也会在自我认识中保持某种归属感。如鲁滨逊的十年荒岛生涯就是把自己看作拓荒的白人社会中的一位英雄而渡过的。他甚至在那儿建立起模拟白人社会的小天地。马斯洛把归属感和爱摆在一起,认为它是在人的安全需要之后的精神层面的高一层次需要。由此可知其重要性所在。
归属需要促使青年向群体认同。群体活动增加了男女青年的交往机会,对群体的共同归属(尤其是一些很小的群体)又增加了两人之间的人际吸引力,进一步的发展便可能导致爱情的产生。在恋爱中,恋人能感觉到自己属于另一个人或被另一个人爱抚关系的滋味。两人共同分享所有的东西,财产、感情、秘密。恋爱能直接满足归属和服从的需要。
有时候,对群体的归属需要也会对恋爱产生破坏作用。因为归属需要要求青年得到群体的认同,仅仅在恋爱的二人世界里是不能满足的,于是恋爱中的青年男女还需要投入到各种群体活动之中。但恋爱具有排他性,恋人有求对方只属于自己。如果双方归属的群体不一样(这在男女之间很容易出现,两人的爱好不可能完全一致),就可能会产生矛盾,引起一方的不满而危害两人关系。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文学作品的影响。文学作品经常渲染爱情的纯洁神圣,加强了青年把爱情理想化的倾向。许多人投入恋爱的目的是为了尝试一下早已向往的被诗歌、小说吟诵的甜蜜爱情。他们从诗歌、小说中悟出,纯粹的精神追求比低级的肉欲重要百倍,于是追求高尚的精神,贬低肮脏的肉欲。
(2) 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方式的作用。禁欲主义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供精神力量,压抑肉欲。例如宗教提供的是原罪和上帝;哲学则提供理性;成人社会友总是向青年灌输性有罪的观念。这些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青年的恋爱。
如何处理好来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是大多数恋人的艰巨任务,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紧张和压力。此时求助于长辈和心理咨询医生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益处的。
大学生们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儿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谈恋爱利弊
利:
1在校大学生往往都是离家在外,生活上失去了家人的关心,两个人情投意合走在一起,首先在生活上就会互相帮助,关心彼此。
2爱情是人格上的相互映衬,志趣上的相互认同,双方有相同的人生理想。很多在校大学生会一起准备考研或者一起学习,可见谈恋爱是能够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智慧。
3责任也是在校大学生谈恋爱时会学会的一样品质。古今中外,人们所赞颂的爱情无不体现着恋人之间忘我的付出,这种自愿担当责任的品质,提升了爱情的境界。
4心怀包容,正确的处理情感问题,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等,学会理解对方,学会包容他人。
5提升了自己的价值观,两个人真正相爱时,无论对方处于逆境还是顺境,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会一如既往地陪在心爱的人身边,这正是体现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6学会了尊重人格品等,恋爱的双方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都有给与爱,接受爱,拒绝爱的自由,放纵自己的感情或者是强迫对方的感情都是不正确的。
7男女之间的恋爱因为性爱将它与其他之爱分开,这种特殊的爱,不仅仅会让彼此得到情绪上的愉快,而且会让彼此变得更成熟。
8谈恋爱更能给双方带来精神上的激励。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恋爱时双方都焕发出热情来克服生活上的消极和颓废。
弊:
1误导了人生目标,应该以学业为主的大学生往往会整日卿卿我我而耽误学习,虚掷光阴,这些在大学里都是很常见的。
2片 利:
1在校大学生往往都是离家在外,生活上失去了家人的关心,两个人情投意合走在一起,首先在生活上就会互相帮助,关心彼此。
2爱情是人格上的相互映衬,志趣上的相互认同,双方有相同的人生理想。很多在校大学生会一起准备考研或者一起学习,可见谈恋爱是能够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智慧。
3责任也是在校大学生谈恋爱时会学会的一样品质。古今中外,人们所赞颂的爱情无不体现着恋人之间忘我的付出,这种自愿担当责任的品质,提升了爱情的境界。
4心怀包容,正确的处理情感问题,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等,学会理解对方,学会包容他人。
5提升了自己的价值观,两个人真正相爱时,无论对方处于逆境还是顺境,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会一如既往地陪在心爱的人身边,这正是体现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6学会了尊重人格品等,恋爱的双方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都有给与爱,接受爱,拒绝爱的自由,放纵自己的感情或者是强迫对方的感情都是不正确的。
7男女之间的恋爱因为性爱将它与其他之爱分开,这种特殊的爱,不仅仅会让彼此得到情绪上的愉快,而且会让彼此变得更成熟。
8谈恋爱更能给双方带来精神上的激励。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恋爱时双方都焕发出热情来克服生活上的消极和颓废。
弊:
1误导了人生目标,应该以学业为主的大学生往往会整日卿卿我我而耽误学习,虚掷光阴,这些在大学里都是很常见的。
2片面的看待爱情。把爱情当游戏,违反道德规范,不仅伤害对方,而且伤害自己。只重视过程不重视后果。
3功利化的看待恋爱。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只片面的追求外在的形象,或者只看重经济条件,再或者就是只把爱情看成是摆脱孤寂的方式。
4因为恋爱而脱离集体,把双方都禁锢在两个人的世界中,脱离集体,疏远同学,妨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5很多在校大学生为了爱情忘记了自己的大爱。不仅有恋人之爱,还有父母兄弟姐妹之爱,更有对社会的爱。
6错误的爱情观,奉行爱情至上主义,不能正确的处理感情。因为失恋或者第三者或者是求爱不成,从而情绪和行为失控,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导致严重的后果。
7很多恋人在公共场所忘记他人,在言谈举止上有失大学生的风范,对他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8太过迷信文艺作品中的虚幻爱情,不现实的追求梦幻中的感情。
在暨大中,我听到很多关于现实恋爱的观点,比如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华侨学府只是为了让孩子找港澳的,有钱的人做老公,或面的看待爱情。把爱情当游戏,违反道德规范,不仅伤害对方,而且伤害自己。只重视过程不重视后果。
3功利化的看待恋爱。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只片面的追求外在的形象,或者只看重经济条件,再或者就是只把爱情看成是摆脱孤寂的方式。
4因为恋爱而脱离集体,把双方都禁锢在两个人的世界中,脱离集体,疏远同学,妨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5很多在校大学生为了爱情忘记了自己的大爱。不仅有恋人之爱,还有父母兄弟姐妹之爱,更有对社会的爱。
6错误的爱情观,奉行爱情至上主义,不能正确的处理感情。因为失恋或者第三者或者是求爱不成,从而情绪和行为失控,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导致严重的后果。
7很多恋人在公共场所忘记他人,在言谈举止上有失大学生的风范,对他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8太过迷信文艺作品中的虚幻爱情,不现实的追求梦幻中的感情。
在暨大中,我听到很多关于现实恋爱的观点,比如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华侨学府只是为了让孩子找港澳的,有钱的人做老公,或者是家里是农村的就不许和他谈恋爱,再或者是所谓文凭不配不许谈。我不知道现实生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直到现在我只知道我的恋爱一定不会是在乎这些,而是两个人心心相印的感情。
大学生常出现一些恋爱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就可能会变成心理问题。这些常见的问题有异地恋,感情出现幻觉,恋爱动机不纯,失恋等。
1、异地恋。大学生有很多都是异地恋,有很多都是网恋,两个年轻人不能长时间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比较大,就会在恋爱过程中产生矛盾。异地恋非常难经营,很多异地恋的大学生会产生情感问题。一段好的爱情需要两个人相互经营,有很多异地恋成功的例子,需要两个人共同付出。
2、对感情出现了幻觉。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在谈恋爱时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要分清楚单相思和恋爱的区别,不要因为爱情影响了学业和人际关系。大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和对方交流,了解对方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只有双方都同意才能恋爱,否则就是单相思就会很痛苦。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美好的爱情会获得快乐,不会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之上。大学生的爱情充满了阳光,会让彼此感到幸福。
3、恋爱动机不纯。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人在大学谈恋爱就是想爱慕虚荣。恋爱动机不纯,完全是在利用别人,所以最终他不会得到幸福。一段好的恋爱就是两个人深深的吸引着对方,两个人是彼此靠近,不会在乎家庭背景,也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如果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纯了,就会导致这段爱情出现种种问题,会给恋爱双方带来困惑。找一个合适的人,谈一段幸福的恋爱,这才是每个人向往的美好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