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特别是感情文,我喜欢拟花为景,与情作思,特别喜欢那春意绵绵,万绿盈新,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因为这种含苞姿绽,玉露芬芳散发出来的是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特别是在那温暖的阳光照耀下,那些妈红斓紫特别的鲜艳璀璨,另人神怡心往。
我爱春天,喜欢那馥郁甘香的气息,在那悠悠的风里,如芳菲润泽绵雨中,象是洁白在温阳映射下无瑕,鲜艳夺目的花,带着它的蜜意柔情,带着它的豪怀与浪漫,在娇艳的阳光中自然绽放。
由于生性的思想豪怀,对春的钟爱情热,对芳香馥郁的偏好,我从不因为你的珊珊来迟而奥恼。因为我知道心音难找,知己难求,能荣遇你,是上天给我今生最好的赏赠。相遇懂自己,惜自己的人,实在太难!所以,我除了对你珍惜外,没有了其他要求。
人生于世上,我认为:喜欢、自然、洒脱、 健康 是活着的一种心态,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不奢求自己过多的拥有, 情感 上,只要是喜欢,是真爱,心灵惜度,思想互通,生活观点同向,就是今生的最好。带着这样的一种思想观,这样的心,我从不将就的心,迎来了寻寻觅觅,苦等千年的你。
仿佛是在绵绵春雨中,在温阳泽暖里,你带微笑,带着轻盈,带甜蜜珊珊而来,给我一种神秘,一种惊喜,犹如千年一等,三生的相待。你带着优雅的古朴风彩,出现在我面前,但对我来说,这是天缘赏赠的奇遇,是地造的巧合!认识你,我忘乎了所以,痴迷了情心。我觉得象是所有的美丽,所有的幸福都向我袭笼,非常满意,也很知足!
唯物主义者的我忠于情,重于爱,讲现实,讲真理,豪怀洒脱,思想狂野而开放。所以,爱你既浪漫也痴狂,为求心灵度,知音两同畅,足行柳烟绿,人处香娇媚,心赏碧河水,眼看艳红辉。那样的柔情畅意,不到我不痴醉神荡。虽然我不富于幻想,也从不奢求。但对未来的每一天,我都充满憧憬,装满希望。想着与你一起的美丽幸福,也想着开心快乐,和谐共对的日子,我也会幻影绚丽,想旭日黄昏的夕阳的绚丽!
高阳如炽的七月,我依然带着豪情,回眸春菲,想那花红馥郁绽放,紫燕低飞,跃鱼浅水,莺歌鹂语,蝶舞花田蜂飞尽,葱绿碧影蚀香魂!全因为我把你当成春晖红晕,生命里的最后一春,缘分里致真致纯的爱。满载着希望的心,期望相思早别,真爱早来,那时我们便可卿卿我我,人行天地,花月伴影,唱尽流辉,舞尽清幽雅悦,同画名山秀水,诗题和谐心曲,章谱万世芳流。
盼心至上,真情如一,我把芳菲写成万千思念,把美丽谱成诗篇,等待着和你缱绻共度,痴守流年。
无论诗歌与散文,主题是第一要务。没有主题的诗与文,不管其读起来是多么华美,唱起来是多么动听,那也不过就是一堆死文字,毫无意义。
一、谈主题
主题也叫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是一条贯穿诗文始终的主线,是一条让所有音符都围绕其上下跳跃的主轴,所有意象都要环绕着这根看不见的主线,才能化成所谓意境,进而感动读者,引人共鸣。
诗歌是形象化的艺术,意象就是组成诗歌最基本的元素。意象本身是客观的,但不同的人将它提取时,总会有不同的眼光,进而形成不同的情感色彩,所以诗歌又是形象化、情感化的艺术。
意象的对立面就是概念,意象是跳跃的,概念是固化的;意象是捉摸不定的,概念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意象是诗歌活的灵魂,概念则是诗歌僵化的根源,要让诗歌活起来,就必须多一些意象,少一些概念。
如何让我们能提取的意象活起来,进而形成一定的主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先要做的第一步:
二、立意和格调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进而形成不同的格调,而格调的高低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产生所谓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就是一个如何立意的问题。
就说蜜蜂吧,是各类艺术家的最爱和歌咏的主题,人站立的立场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格调,所表达的主题也就大相径庭。如:
不分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为谁辛苦为谁忙,这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蜂》,前面感叹蜜蜂占尽风光,后面却感慨为谁辛苦,透露出诗人一片悲悯之情。
衔脂窃粉笑蜂忙,只为微躯急聚粮。
念到蜜成无己份,何如花底剩余香。
这是早年读过的一首《蜂》,不知出处,格调就大不如前一首,对蜜蜂大加挖苦和嘲笑,有点象智叟笑愚公的味道。
**《江姐》有段唱词:
蜂儿酿就百花蜜,只为香甜满人间。
只为香甜满人间,格调就完全不一样,反映了革命者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诚然,诗人不是政治家,但嘲笑劳动者、同情劳动者还是歌颂劳动者,明显就能看出一个人内在的本质,品德高下立判。
三、境界与造境
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诗词美学著作,他认为,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以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为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与理想故也”。
他还说,境界有两种,一种是“有我之境”,一种是“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作者在描写的景物和营造的意境中,带有明显的个人自我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笑脸看花花自笑,泪眼问花花必哭嘛!另一种是“无我之境”,就是在所描写的事物和景物中,你分不清哪个是景物,哪个是作者,就是把自我完全融入到境界之中。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很难分得清作者到底是在写景还是在抒情?因为作者将全部情感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之中,是最为高超的造境手法。
当然,我们只是业余爱好者,要达到这一步还很遥远,但要想更进一步,必先学会鉴赏,在前人的诗句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同时,王国维这本《人间词话》当为必修之课。
今天得一五律,自认为还过得去,敬请友友们给点宝贵意见:
《五律·郊野初冬》
山鸡鸣小径, 旷野有荒村。
柏树闲僧院, 游人出荜门。
云霞飘峻岭, 水浪漫桥墩。
萧瑟徘徊处, 吟哦赏月痕。
与向来诗文上秋含义不同秋天的况味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秋得惬意的,舒适的,有气势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诗文中的秋天是萧索的,凄凉的。秋天的况味表现在秋天景物和色调的磅礴气势,谦虚内敛,温和宁静,深远旷达等方面。
诗词中会运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但表达技巧是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而内容就是诗词的思想感情。诗词思想感情的鉴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如唐朝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此诗是干谒诗,属表达自己心怀壮志、想建功立业之作。首联、颔联写景,把洞庭湖写得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澎湃动荡,充满活力。颈联、尾联抒情。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于是他向张丞相发出呼吁: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用比喻,又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不露痕迹,把那种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求援引,出来做一番事业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二、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一句中“中断”一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有了巨大生命力,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又如郎士元的《柏林寺南望》:“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特别是第四句,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三、诗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李白总是关心现实,他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作者把历史典故、眼前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对词语、诗句的含义理解,一定要注意分析它们是否使用了“双关”,如果使用了双关,一定要分析出它们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如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诗用双关,表面写的是白云泉,实则寄托的是自己的一种愿望。白云悠悠,随风飘荡,泉水潺潺,自由流淌。泉水何必急急忙忙地奔泻下山,更加给纷扰多事的人世间增添波澜呢?这无疑是作者想过悠闲自得的生活、不愿在人间招惹是非的心理写照。
四、思想感情。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二)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
(五)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如北宋黄庭坚的《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钓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这首词没有题目。但黄庭坚的生平却给人们透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老师苏轼一样,他一生缕遭贬谪。词写渔父生活。孤舟上一个蓑笠翁,垂钓于寒江之上,钩入水动。为了钓得深水中的“金鳞”,他不惜垂丝千尺。但仿佛感觉那鱼儿吞饵又吐饵,迟迟不上钩。这何尝不是作者对官场政治的怀疑?下阙后三句辞色清朗,写满目青山,一船明月,景象澄静淡远。可见,渔父志不在鱼,而在享受这种置身江天、脱离尘滓的逍遥生活。这是作者几遭贬斥,有感于人生的坎坷,在心中幻想出的一个逍遥超脱的境界,所谓“渔父家风”是也。
五、感情倾向。把握感情倾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具体为:1从褒贬触摸作者态度;2 从冷暖感悟作者的悲喜。
(二)从题材分析一首诗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三)从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从诗句内容的转换把握整首诗词的思想感情脉络。:
如唐朝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尽去,春来还发旧时花。”这首诗辞色偏冷,用以表现“梁园”的荒凉。用拟人,说“庭树不知”,将“人尽去”和“庭树”“还发旧时花”对比,抒发了憎恨战乱的思想感情。作者久在边塞,对战争的危害感触颇深,写来更加真切。又如袁正真的《长相思》:“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 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降。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北迁元都。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真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饯行,并赋诗相送。袁正真这首词即作于此时。这首词从题材、风格,乃至语言辞色,都很像一首描写男女相思的情诗。但从生平背景看,男女相思只不过是作者租用的一种形式而已,其深意在于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思国之苦。从上阙对“湖山图画”的描写中,也能揣摩其意图。作者起笔自然,结笔高明,写景写事,娓娓道来。双关妙语,亮出心曲。多用比喻,委婉曲折地表达出家国之恨,故土之思。
六、思想内容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思想内容鉴赏题作题时,应从三个方面去组织答案:
(一)定性。即用解释性语言来阐释某一词语或某一诗句的含义,或者用概括性语言简述诗词的思想感情。
(二)写作方法及修辞方法。因为思想感情涉及到形式,所以要答出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及修辞方法。
(三)分析。对诗词中某一词语或某一诗句相关的内容加以解说,或者具体分析诗词是如何表现思想感情的,并要分析写作方法及或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如南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如果题干这样要求:同是对“江楼月”,词中主人公既“恨君不似”,又“恨君却似”,对此该怎样理解?请作具体描述。“参考答案”可为:词中主人公希望对方像月亮,不论在天空哪个方向,都能与自己相随相伴;同时又不愿对方像月亮,因为月亮总是亏缺,只有暂时的团圆。这里用比喻,以“江楼月”作同一个喻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设喻,表达思念对方、渴望团圆的同一种感情。
思想感情鉴赏主要就是以上六个方面内容。它常常和语言、表达技巧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当然,作题的关键是对诗词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正确把握住诗词的思想感情,并掌握了解题思路,那么,作题时一定会妙笔生花。
一、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二、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三、思妇闺情诗
鉴赏要点: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
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清明 唐(杜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诗经》中的《关睢》这首描写爱情的著名诗篇,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诗句,通过采荇菜表现爱情。所以,“牵荇叶”这一笔既是实写水乡风物,也有隐喻、象征的意义。 三、四句,以人物的行动揭示他们的热恋之情。沉浸在欢乐爱情中的恋人,忽然看见江面上游来一对相互追逐的鸳鸯。这对鸳鸯于是成了他们爱情的象征。他们不愿意任何人打扰自己的恋爱,自己当然也不愿意将这一对鸳鸯惊散。因此,他们怀着爱怜、欣喜的感情,轻轻地划动船桨,悄悄地离开了。这一个细节非常富于情趣,它含蓄婉转、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人对美好爱情的珍惜,表达了他们深沉的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