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有哪些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

莫言有哪些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第1张

你好,莫言的作品适合儿童读的只有这一部《大风》绘画本。

莫言当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我还在上八年级,这一消息还是从语文试卷上得知的。当时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从那以后就发现,莫言成了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常客。在我们的阅读杂志上,也经常看到莫言的文章。有一天,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十分动容地为我们读了一篇莫言的散文,题目是《卖白菜》,叙述的是他小时候跟随母亲去卖白菜的故事

在卖白菜时,他们遇到了来买菜的老太太。在莫言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令人厌恶的老太太。她因为嫌贵,就故意挑毛病,一会用干枯的手指戳着白菜说卷得不紧,一会又撕去白菜外面的干菜帮子。等把菜帮子撕光了,才让过秤算账。莫言因为看不惯这个老太太的,也心疼被撕掉的菜叶,就故意多收了一毛钱。结果,此事被揭穿。莫言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对他说:“你今天让娘丢了脸……”

在这篇散文中,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以及母亲的坚韧和伟大。可以说,莫言这篇散文不仅是非常感人的,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莫言有关回忆亲情往事的作品,大多都是这样,写的是苦难生活中的不易和坚强,以及人性的复杂。比如他回忆小时候跟母亲去捡麦穗,母亲被打。他长大后遇见了当年打母亲的人,要上去报仇,却被母亲拦住说这个老人不是当年打她的那个人。

尽管围绕莫言作品的争议比较大,但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作品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光练习册和试卷上有,语文课本上也已经有了。莫言的《卖白菜》就已经入选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成了学生们必须学习的课文。现在,莫言已经有小说被改编成了儿童绘本,专供儿童阅读。而被改编的正是语文阅读理解题中的常见篇目,《大风》

被改编成儿童绘本的《大风》写了什么?

莫言的《大风》只有不到五千字,是一个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萌芽》杂志。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我”七岁时跟爷爷去割草,归途中遭遇大风的故事。小说通过回忆展开,从爷爷去世,“我”回家奔丧开始写起。爷爷的突然去世让“我”感到意外和痛心,“我”幼年丧父,是慈祥的爷爷挑着家庭的重担。爷爷虽然是个“干瘦的小老头儿”,但身体还很硬朗,是村人眼中干农活的好手。

“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到家中,母亲告诉“我”,爷爷去世前一天还从外面割回了一棵草,嘱托母亲等“我”回来了拿给“我”看。母亲把草拿给“我”看,“我”便由此想起了七岁时跟爷爷去割草的往事。莫言详写了去割草的路上的环境,和割草回来的路上遇到大风的过程。在去的路上,因为是一大早,所以四周都很寂静,作者不吝笔墨地描绘了优美平静的环境。爷爷苍凉浑厚的歌声,回荡在寂静的田野中,显得很有生命力。

而这些描写是为了给后文的大风蓄势,让故事情节显得跌宕起伏,文本更加具有张力。在割草回来的路上,为了抻抻“我”的懒筋,爷爷让“我”拉车。走着走着,黑云遮住了太阳,一场龙卷风正在逼近。“我”大声惊叫,爷爷却只是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走进了大风中,“我”被风掀翻在地,爷爷为了不让风把车吹跑,“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大风过后,只剩一根夹在车梁榫缝里的老茅草。“我”有点懊丧,而爷爷只是说:“天黑了,走吧。”从莫言这篇小说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慈爱、坚强和淡然的爷爷。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不期而遇的大风,爷爷教会“我”坦然勇敢地去面对。爷爷去世前留给“我”的那棵草,不仅是爷爷不屈的象征,更凝聚着爷爷对“我”的爱与教诲,是连接童年、连接爷孙情感最厚重的回忆。

这本书适合孩子们看吗?

莫言这个短篇小说从故事情节上来看是非常简单的,结构也很清晰,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阅读障碍。当然,改编成绘本,更容易被小读者们接受。《大风》绘本由著名插画家朱成梁绘成,图画生动传神,动感十足且富有童趣,能够唤起孩子们内心的感动,激发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完整句子如下:

月亮升起来了,池塘变成了(银光灿灿)的,就祠堂里的那几只蛤蟆,仿佛也沾上了仙气,不让人厌烦了。

出自莫言《金鲤》原文句子为:“月亮升起来了,青草湖变成了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划出一道银色的线,鱼儿落水时,震破了银色的镜子,荡漾开一圈圈波纹。”

莫言金鲤赏析

展现金芝姑娘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美好品质,用神幻的方式表现民间社会对人性美好的充分肯定。以爷爷讲故事的方式引入,增强小说的历史沉重感和沧桑感。孙子在听完故事后深受影响,放掉了鲤鱼,强调金芝姑娘的美好品质得到了代代传承。

爷爷由眼前的金鲤想起人变鲤鱼的故事,想起为救人而不幸遇难的金芝姑娘,想起被批斗的女作家以及那个动乱的岁月,心情变得沉重,情绪也由网到鱼的喜悦变成“心不在焉”“不高兴”。

这里的“老实”“厚道”具有象征意义,借以表达对金芝姑娘美好品德的赞美,表达了爷爷对金芝姑娘以及金鲤的特殊感情。

莫言似乎表达了"坚强的中国女人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他用这种充满女性关怀的视角的解读,是不是获诺奖的原因下面是的我为你们整理的 文章 ,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莫言丰乳肥臀 读后感

看完了,终究是看完了,忍受着一种恶心、欲呕不能的痛苦,读完之后,竟似活吞了千百剂中草药,又似泡了一回醇酒澡,腥臭油腻、烟熏火燎,肚肠里翻江倒海般的绞心难受,让人欲哭无泪,欲笑无容,哭笑不得,只想干嚎。

这人太缺德了,有这么着写书的吗如果那张胖脸此刻突然出此刻面前,直恨不得冲上去搧他两个大嘴巴,然后再搂着这个狗娘养的猛啃几口,吮着他嘴里的味道,好好感受一下来自高密东北乡的奶腥味儿。

人不能够这样活,人不是万物之灵吗可在莫言的笔下,人往哪里逃,在这个充满腥风血雨、病痛饥饿、生死离合,又污秽不堪、屎尿不绝、阴森恐怖、魑魅横行的世界上,你往哪里逃。

人不能够这样死,那么多的冤孽未清,那么多的纠缠不明,那么多的不甘与悔恨,即便是死也难安生啊。莫言,你真是太残忍了。然而,莫言,你也真是太悲壮了呵。生死一线天之地,你赤身祼体、扯开喉咙、不知羞耻、极尽所能地张扬着、吆喝着:

活着啊,不如个死,死了的啊,回头说不定还得活,

生生死死你就别犹豫、别后悔、别后退啊,

生生死死你就别厌烦、别啰嗦、别认真啊。

死啊,不就是个死嘛,

看看吧,看看吧,有这么着死的,那么着死的,

死出来的好处竟然还是那么的简单,

所以,要活的那么复杂干什么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收起你们虚伪冰冷的面具,卑鄙下流的心肠,好好的去死吧。

于是,听者无不动容落泪,

于是人们收获着恶魔般的力量,

无视前后左右虎狼当道、神鬼设劫,

被感动着、被激励着,

朝着那人生那最后一站勇往直前、奋起而行。

莫言笔下的爱变态畸型却刻骨铭心,他煽风点火地勾引着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不惺焚身碎骨,也要让人们在爱的地窖里闻到腐臭流油却香溢百里的骚味儿。

莫言笔下的恨被默默的掩埋了,亦或是被我的读感掩埋了。

我竟然在文章中感觉不到恨意,只有莫名的悲凉,抑郁,痛心,无奈。

原先,人们的心是爱着的,原先人们的良心是被鬼吃掉才作恶的。

醒醒吧,看看我们的同胞兄弟姐妹,历史在前进、国家此兴彼亡、世道苍海桑田,你们、他(她)们、我们,哪一个不是赤条条来去世间,哪一个能钻出天地之外,要什么爱恨情仇耍什么阴谋诡计,造物者看着它的玩具在发笑,可怜的人们却在像狗抢骨头一样争夺不休。

东北乡的母亲是伟大的,上官鲁氏的一生是壮观无比。

上官司马家族的儿女是悲惨世界的缩影,他们人性的善与恶、劣与美,顺着他们的血脉流进每个活人的血脉里,隐此刻你你我我的背后,躲藏在冰冰冷冷的面具下,时不时的燃起诡异无比的莹火。

当上官金童象只小猫喵喵叫着活过来时,我乐了;当金童玉女的名字如血一样的渗透我的心时,我无语;当马洛亚神父象鸟儿一样降落时,我哭了。

当大姐上官来弟(投降日本人的沙月亮之妻)、二姐上官招弟(国民党司马库之妻)、五姐上官盼弟(***鲁立人之妻)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你来我往,不遗余力地互相倾轧时,三姐上官领弟疯了化作鸟仙从悬崖飞身而下;四姐被卖进了窖子里,学着那杜十娘,怀抱着卖一次也是卖,卖十次也是卖,还不如卖个够,贱到家也要挣个万贯家财不再让亲人挨饿受冻的远大理想,最终挣来了满琵琶肚子的宝贝无数,却被无耻的公社干部没收,终至疯狂而终;六姐被炸死、七姐被胀死、八姐因眼盲不忍拖累母亲而自尽,金童一辈子没活出女人的乳房外。母亲呀,你这一辈子为了给那个脾气古怪恶毒的婆婆生个孙子,四处借种生来的子女,让你操碎了心,也伤透的肝肠,然后谁都没你腰杆挺直,谁都没你活得认真,谁都没你看得明白,管你天皇老子当家作主,谁来问百姓苦难,命运的手不紧不松、不轻不重地拎着众生,善恶到头终有报。

这样的作品,我想骂,却忍不住肠子里的赞扬之声;我想撕了,却只能望书兴叹,最终保有一本藏在书架某处。

别让我轻易碰到它,否则打翻了酸甜苦辣,呕得肝肠寸断。

然后,无论如何,它不会被看过的人忘记,因为它的使命,是让生命之歌谐奏光明颂曲,传扬千里,以饕世人。

莫言丰乳肥臀读后感

作为一个女生,还有点腐什么口味都能来者不忌的女生,对一个归类于冠冕堂皇的作家能摆在台面上卖的书起这种招摇的名字总还是有点厌恶的——犯的着这么搏眼球么于是一向只是听说,从没打起念头翻开。这次读完,史诗一样的 故事 确实压得住这俗名,但是整篇只见丰乳少见肥臀,猜测名字就应是最后起的,风格合了正文,毕竟有点刻意牵强。够出位的名字,额外多吸引了些人,也额外多拒了一些人,可无论读与不读,都让人印象深刻,够莫言。

一辈子断不了奶的金童

这是最魔幻的么没读完过百年孤独,看过半本铁皮鼓,觉得更像那个打着铁皮鼓仰望着旁观犹太苦难史长不大的小侏儒了。一向不介意看网上文章的,但对这种现实主义魔幻主义满是器官的写法还是无感+厌恶,只能强忍着看完。大概我太不文学了,要讲个故事注入点感情和思想必须非得这样写吗理想的小说仍是基督山伯爵那样衣冠楚楚流畅简明的。

魔幻现实

中学课本完全相反的近现代史观不出所料的又一次在书中得到印证,并且更加惊悚。但是疑惑了,小说打了魔幻的招牌,那么这些是真的历史实情还是有所夸张的呢真的荒诞到这种程度么

不值钱的生命再怎样强韧的生命在洪水中也只能听天由命,只是机会会稍大些。更多的人就那样莫名消失,反而是常态。于是惭愧此刻可耻的幸运和虚度光阴。

隐喻

尝试编排下,坚强柔韧的母亲,象征绵延的中国礼貌8个女儿继承母亲强韧品格最终都不是真正上官家种,又嫁给各种强悍女婿,女婿们互相争斗替换却千丝万缕,可做历史上不同朝代族群。更替本常事,只有不顾亲缘赶尽杀绝改头换面最终还是回来母亲身旁。那个断不了奶母亲走头无路借了西洋种的金童,见证了整个历史却在“”中间改革初期被关起来缺席的软弱男子,算中国知识分子么

莫言《丰乳肥臀》读后感

因为莫言获奖了,所以才想翻翻他的书。看了一点《檀香刑》,觉得没意思,之后就开始看这本。

看完莫言的《丰乳肥臀》,他主要写了上官家的女人们。其中,主人公是上官鲁氏。上官鲁氏为了不再受婆婆的虐待,而努力想生儿子。但是她的老公又没有生育潜力,于是她借了很多男人的”种“,但无奈,前面七个都是女娃,于是就有了上官来弟、上官招弟、上官盼弟……直到最后,鲁氏借了瑞典传教士的种,才生下一对龙凤胎。她最后有儿子了!但是在她分娩的时候,日本鬼子进村了,杀死了她的公公和丈夫,留下了一个疯癫的婆婆。但是,她最后心想事成了。她的儿子叫做上官金童。虽然金童是全家人的宝贝,但是,在我看来,金童在全文中只是作为一个叙述者,一个线索人物,来串联整个故事。

真正的主角是他那些美丽而命运多舛的姐姐们。他的姐姐们有嫁给土匪的,有嫁给国民党高官的,有嫁给***的,有嫁给美国人的,有沦落风尘的,有被卖给白俄当女儿的……。女儿中有有女土匪、官太太、女***员、留洋大学生、妓女等等。贵贱都有。国民党打土匪,国民党打***,***打国民党……姐夫们互相残杀,姐姐们相互帮忙或者敌视,故事跌宕起伏。一部家族史,居然写了整个波澜壮阔的现代史。到了改革开放后,金童的侄子侄女们有生意人,有官员,有富豪……一部家族史,又变成了改革开放史。从金童出生到母亲死去,从抗战到改革开放后,一个家族的变迁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变迁。

在莫言的笔下,女人是勇敢而坚毅的,她们看似是站在男人身边的配角,但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主角。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上官鲁氏,她是比郝思嘉更郝思嘉的人物。或许如简介所说,莫言把她当成了”圣母玛利亚“,整个故事以她为核心。她看着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互相残杀而无能为力;一个寡妇挑起了一大家子的重担。她的无奈,她的坚强,她的痛苦,她的悲哀……都透过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莫言有点像曹雪芹,对中国的坚强独立的女性充满同情和赞美,甚至在低处仰视着这些美丽而高贵的灵魂;但对男性的态度就比较鄙夷了。他们利欲熏心,他们残忍狡诈,他们嗜血好战……没有他们,就没有罪恶。而上官金童就像贾宝玉,贾宝玉虽然被一堆姐姐和女性长辈们宠着,但是终究没成大气。金童和贾宝玉一样,书中被妈妈和8个姐姐宠爱着的主人公上官金童,跟贾宝玉同样的软弱无能,同样的多愁善感,同样的不成大器,永远地倚仗着他人的庇护。其次,他们都在至真至纯的女人堆里打转,但只能作为一个见证者,看着一个个看完美的灵魂逝去,但自己无力拯救,只能看着花朵们被风雨摧残。

而这本书为什么叫《丰乳肥臀》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丰乳肥臀”是上官家女孩子的典型特征。作者多次突出强调了她们家的这个特征,从一个方面来说,她们的完美跟丑恶的现实构成了鲜明的比较,主角们的越单纯完美,现实社会越丑陋不堪。此外,这样增强了她们最后的命运的杯具性。其次,上官家的女孩子都是完美的,或许“丰乳肥臀”也是上官家女性完美品格的象征。而”丰乳肥臀“是最典型的女性特征。新中国建立之后,政府号召女人要顶起”半边天“,所以一个个丧失掉女性特征的钢铁女战士成了主流媒体赞美的对象:她们跟男人一样,上山下乡,在农田里,在工厂里,在矿井里工作着,还要做跟男人一样的工作量。那时的姑娘们已经丧失了女性特征。但是我们需要这样的女战士吗或许,女性更就应回归她们的本来社会主角,而女性温柔、纯真等特质并不可鄙,“柔能克刚”,书中的女人们绝大多数是温柔而完美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她们不坚强勇敢。“春兰秋菊,各有所长。”“丰乳肥臀”也是呼吁女性主角的回归吧。

最后, 说说 这本书的缺点:

1虽然故事情结不错,但是节奏稍嫌拖沓,过多的关于农村和农民生活的不精彩的细节描述,让一个cityborncityraise的孩子不胜其烦。虽然我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但是依旧很喜欢路遥《平凡的世界》。路遥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描述得很棒。

2抗战到10年自然灾害之间的故事很精彩,但是改革开放后的故事就显得俗套而无趣了。所以,这本书我算是啃下来的了。

莫言《丰乳肥臀》读后感 作文 精选三篇 相关文章:

★ 莫言《丰乳肥臀》读后感作文精选三篇

★ 《丰乳肥臀》读后感范文5篇

★ 莫言《丰乳肥臀》读后感作文

★ 《丰乳肥臀》的读后感1000字作文

★ 丰乳肥臀读后感范文精选

★ 檀香刑读后感作文

★ 莫言《丰乳肥臀》经典语录精选

★ 读《丰乳肥臀》有感范文:母亲

★ 丰乳肥臀莫言小说读后感语录

★ 莫言《红高粱》读后感范文5篇

喜欢读国外的一些小说,看国外的一些**,但总觉得不是很入流,有点乱读书、乱弹琴的感觉。

读到莫言的这篇演讲稿,看到书中出现《红楼梦》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书名,因为都读过,不陌生,所以就很认真的读了两遍这篇文章。

之前从来没读过莫言的作品,想来汗颜,如今拿起来,就放不下。曾经以为爱读书,便是爱上文学,其实不然。真正的文学是有深度、宽度、厚度的,但读来却不晦涩,不脱离生活,莫言的文章就是如此。

曾经看过央视纪录片《当紫禁城遇到卢浮宫》,很喜欢看。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莫言在德国的这次演讲中,同样提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文学是世界的,文学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我喜欢看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学与艺术的碰撞,就好像我们在一个四维度或是五维度里,冷眼旁观着那个时期的异彩纷呈。

莫言写到:

“一个民族的文学有一个民族的文学个性,这种个性将此国家、此民族的文学与彼国家、彼别的民族的文学区别开来。但文学之所以能突破国家、民族的障碍,被别的国家、民族的读者所接受,并引起情感的共鸣,就在于好的文学作品必然地描写了、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共同奥秘,揭示了超越种族和国界的普世价值。”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伟大的小说,为此还读了很多衍生的作品,比如《蒋勋细说红楼梦》、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等,但从未与国外的同时期作品比较过。仅仅是为了读故事而读。

莫言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洋溢着反抗封建统治,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精神是相通的。这是两部形态完全不同的小说,但都是世界文学的经典。

如果那个时候,把《红楼梦》翻译给外国的读者去读,把《少年维特之烦恼》翻译给中国的读者读,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莫言的这个演讲,突然感觉打开了我的视野,再读书的时候,我们不防纵横交叉的读。

比如读国外关于二战的作品《偷书贼》、《安妮日记》等等时,我们国家也在如火如荼艰难的抗战,这个时候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丁玲、萧红,一大批优秀作品问世,这样更能让我们接近历史,感知世界史。

文学是世界的。好,那就让文学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的交往中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吧。

何为“长篇胸怀”?这并非笔者的创造,这个概念出自莫言在2006年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的一篇名为《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的文章。在文章中,莫言从创作者的角度系统阐释了他本人关于长篇的长度、密度、难度的一些看法,并盛赞长篇是一种伟大的文体。莫言独爱长篇那种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认为“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

莫言的“长篇胸怀”是否重构起了当下社会的“宏大叙事”呢?是否符合“史诗性”小说的标准呢?笔者认为他的每部作品可能并未完美的展现“史诗性”品格,然而他作品中展现的理想性、深广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这都是宏大叙事所追求的,而且在当下社会去追求古典意义上的史诗也是不切实际的。接下来,笔者将从莫言的文本出发,探讨莫言一直以来在“长篇胸怀”上的追求,对“宏大叙事”的向往和开拓,以及其作品对“史诗”品格的追随和背离,从文本之中考察其创作的是非得失,力求给予其“长篇胸怀”更为细致而客观的解读。

莫言将故乡留给他的苦难记忆和压抑结合传奇志怪故事转化为一种“狂欢”性质的情感宣泄,破除了一般意义上进步与落后、野蛮与文明、古老与现代的传统二元对立,将乡村从五四以来“被启蒙”的文学传统中解放出来,着力于以“狂欢”形式表达古老的东北乡土中那种善恶杂糅的真实生命,“宣泄出‘极端仇恨’与‘极端热爱’的强烈情绪”,塑造了独特的文学地理世界——“高密东北乡”,正是在这片闭塞粗犷的土地之上,草莽流寇杀人越货,泼辣女子敢爱敢恨,坚韧农民负隅顽抗,形成了莫言式的“农民英雄主义”,这也正是莫言的“理想生命体”。

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之中,莫言的“农民英雄”又表现为两种生命体,一种是野性的强力生命,寄托了莫言酣畅淋漓的“大精神”;一种是坚韧的民间生命,他们默默无闻却又生生不息,寄托了莫言的“大悲悯”。

所谓野性的强力生命指的是发端于余占鳌的草莽英雄,凛然赴死的罗汉大爷、放荡不羁的司马库、慷慨就义的孙丙皆属此行列。司马库火烧 滑稽可笑,孙丙迷信鬼神,都有其“农民式”愚昧的一面,然而愚昧的背后支撑着的是野性的生命强力,男子汉的铮铮铁骨让他们在残酷的战争和死亡面前忠于侠义,他们都为捍卫男人的骨气和尊严选择慷慨赴死,有着壮士的悲凉与伟大。跳动的肠子、腐烂的皮肉、横流的鲜血在莫言笔下被赋予神经质的狂欢气息,在遍野的哭声和悲凉的茂腔中成就刚强勇敢之生命,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中成为一道美丽神话。我爷爷余占鳌更是这类“草莽英雄”中的佼佼者,他杀人越货却又精忠报国,率性而为蔑视法规,心狠手毒却又侠肝义胆,成为一方乡土领袖。与这些草莽英雄共同恣意人生的是高密东北乡上的奇女子,她们敢爱敢恨,与草莽流寇于颠鸾倒凤之中成就英雄人生。我奶奶是一位爱得自由,爱得大胆,爱得狂妄的奇女子,她冷笑着践踏封建道德的匾额,无视忠贞不渝的婚姻训诫,与我爷爷在高粱地里背天违德的野合,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战争中的死亡更是让她成为抗战的烈士,永垂不朽。与我爷爷沉醉于肉体狂欢之中的恋儿姑娘,为情与欲飞蛾扑火的上官家的女人们,风情万种而敢爱敢恨的眉娘,无不是我奶奶的追随者。她们都有着年轻健壮的身体,彪悍泼辣的性格,风情万种的姿态,她们都爱得轰轰烈烈,这爱情之中却又始终燃烧着浓郁的情欲气息,风流又痛快。性与爱让生命爆发出绚丽的华彩,让高密东北乡的土匪“儿子”和“女儿”活得淋漓尽致,流光溢彩。生命在青春勃发的最美的年华绽放得轰轰烈烈,放肆的颠轿,疯狂的野合,纵情的饮酒,热烈的逐爱,生命本源里所蕴含的原始野性和蓬勃生长的人性在莫言的笔下被那种五彩斑斓、泥沙俱下的语言洪流烘托出“诗”般的神圣光彩。死亡更是成就了这些恣意人生的草莽英雄“红高粱式”的野性生命,为高密东北乡浓墨重彩的历史增添一段血色浪漫传奇,残酷又动人!

所谓坚韧的民间生命指的是植根于泥土之中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母亲旺盛生殖力与蓝脸默默坚守皆属此列。“生生不息”之中可能并未有激越辉煌的时刻,但是却始终涌动着生命的气息,如风中的烛火,随风摇曳却又执着的燃烧着。《丰乳肥臀》里的母亲也好,《生死疲劳》中的蓝脸也罢,他们都是滚滚历史洪流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然而却在浩劫之中顽强地存活下来。女性往往被比喻成大地之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生殖并哺育了新的生命,让人类得以延续。而莫言更是在《丰乳肥臀》里将女性的这种生殖能力不断的强化,“母亲”如同一台机器为了上官家的“乡火”延续不断的生育了九个孩子,并用其强健的体魄和甘美的乳汁将自己的孩子乃至孙辈养育成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灾人祸让人始料未及,然而就是在无情的天道面前,母亲迎着炮火“调头向西南,回家去!”的果敢让脆弱又顽强的生命得以延续。白雪皑皑的一片广袤天地下,匆匆归家的踉跄身影也许就是生命不息之真谛,一颗子弹、一枚炸药也许就是上官一家人生命的终点,然而他们却又是如此奇迹的在炮火之中生存了下来。在历史的车轮之下埋着皑皑白骨,是小人物无声的呜咽,他们无能为力,只能以沉默反抗,以忍耐度日,正如《生死疲劳》中月光之下与老牛相依为命的蓝脸。面对合作化的大势,势单力薄的他无力改变,但是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土地是他一生的信仰。因此,他选择放弃阳光,在暗夜之中踽踽独行,以无声反抗喧嚣,以沉默反抗呵斥,皎洁的月光、孤独的身影却涌动着不息的力量。这是一位高贵的战士,他以信仰为盾,默默忍受着四面八方呼啸而来的刀光剑影,经过漫长的30余年的困顿挣扎,终究获得胜利。信仰是朴素的,蓝脸甚至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然而就是这种“一根筋式”的坚持,让他获得众叛亲离的勇气,用韧性铸造人生。莫言让笔下的这些小人物顽强地存活下来,不再受到剥皮割肉的酷刑,何尝不是作家的一种“悲悯”呢?

莫言笔下“理想生命体”洋溢着浓烈的抒情意味和驰骋的想象力,独具“诗”的品格。这也是他早期长篇小说的重要特点,气势是宏大的,然而其过于浓重“骚赋气韵”让叙史的厚重感被消解。甚至于莫言而言,叙史并不是他所关注的部分,历史只是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那些草莽英雄、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和狂欢生命更具文学价值,因此《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这两部家族小说只是中短篇小说的“拼凑”,谈不上长篇文体的自觉追求,只是文本之中洋溢的“诗”性色彩刚好暗合了其对长篇胸怀的追求。但是,就莫言本人的创作实践来看,他是有着强烈的写史冲动的,从《丰乳肥臀》开始,莫言的长篇小说在“诗”的基础上有了自觉地对“史”的追求,他将人物的命运放置在更为深广的历史场域之下,甚至通过数部的长篇表达其对共和国历史的思考,有了长篇的“大容量”、“大苦闷”与“大感悟”。而他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也可视作其叙史努力的三部曲,共同完成了共和国历史的全面书写,小人物喧闹不息的生命被融入到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有着莫言式的滔滔不绝的波澜壮阔。

《檀香刑》里莫言将刑法这门阴冷变态的艺术描写得淋漓尽致,极端的残酷与极端的狂热交织于文本之中,大批读者大呼恐怖。这种暴力场景虽然极度悚人,然而其戏剧化的实现形式,最终演变成“万人空巷、争相欣赏生命庆典的文化广场,是统治者满足 之乐、刽子手实现艺术化理想、犯人展示生命最后辉煌的剧场”。

从《丰乳肥臀》开始,莫言笔下的人物就陷入苦难的阴云,生命在枷锁中困顿挣扎。战争、炮火、饥荒、动乱接踵而至,飞扬的个体一个个的在历史无情的碾压之下走向死亡。上官家的女儿们一个个飞蛾扑火式的丧命,母亲只能眼睁睁地送走自己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熬过这难熬的岁月。最为可悲的是,她差点丧命生下来的儿子上官金童本该是上官家唯一的希望和救赎,有着“圣子”的神圣光辉,却是一个孱弱无力的永远无法长大的恋乳癖。在残酷历史暴力之下他毫无反击能力,甚至从未想过反抗。他畏缩的躲在母亲的怀里,吸干母亲的 亦或说是生命,屈辱的在历史洪流之中颠沛。《生死疲劳》延续了《丰乳肥臀》的历史暴力批判主题。《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里,莫言对人物的处理往往以死亡作结,接二连三的密集的死亡让人备感压抑,然而人物心理描写是相对粗疏的,只是凭着朴素的执拗在抵抗困顿的生活。到了《蛙》,莫言开始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意识,“忏悔”、“罪感”主题十分明确。莫言以更为成熟的方式处理苦难,开始关注更为隐秘的心灵世界,人物不再惨兮兮的被暴力处死,但是暴力的后遗症——心灵的伤痛却如影随形。姑姑是一名乡村妇产医生,同时也是一位坚定地 员。计划生育的政策之下,医生和女人的天性让她热爱每个新诞生的小生命,党的信仰却要求她必须残忍地将许多胚胎送命。那些失去自己的孩子甚至一起送命的母亲是可怜的,但是难道姑姑就是罪孽深重吗?姑姑是一个如此努力生活的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倾尽全力,然而到了晚年,她却要为自己付出了大半心血和全部青春的事业备受折磨,曾经坚定的信仰也几乎崩塌,她陷入强烈地自责甚至为了终生未能得到的孩子“疯魔”,这种心灵的折磨何尝不是一种残忍的刑罚呢?作为国家机器微乎其微的一颗小螺丝钉,姑姑的苦痛和折磨又该向谁诉说呢?计划生育在人 炸的年代似乎必须为之,然其用国家意志强制剥夺掉的生命也确实残忍,这又是谁之过?历史的荒诞感也油然而生。

从“诗”性的狂欢张扬到“史”的雕琢审视,最终达到“诗”与“史”的平衡,莫言以越来越纯熟的技巧和广博的胸怀完成其“史诗性”巨著的写作。然而,正如评论家担忧的那样,在这个众生喧哗、价值多元的年代,宏大叙事的构建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莫言的尝试也有许多未尽之处,令人遗憾。

从《丰乳肥臀》到《蛙》,莫言的狂放虽较早期有所收敛,然其相对节制的文本依然还是莫言式的喧闹不息,人物来来去去,如一场大戏 迭起,但是痛苦和压抑依然穿透这嘈杂,直击读者的心灵。可惜的是,莫言似乎止步于历史暴力的批判和袒露,批判之后的构建仍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如果作家本人的内心世界并未有一个坚执的精神世界支撑自己,那么他的生命浓度又何以为读者构建一个具有宗教意味的终极世界呢?这也就是莫言所说的“大悲悯”。《丰乳肥臀》里的上官金童孱弱无力,英俊高大的皮囊下住着畏缩的恋乳癖;《生死疲劳》的蓝千岁世故苍白,作为 的产品生来就畸形古怪;《蛙》里面甚至连可以承担救赎力量的人物都不再出现,故事在一场荒诞的审判之中戛然而止。文本之中很难看到救赎的希望,困顿的命运找不到出路,莫言早期作品那种“理所当然”的纯粹的“理想性”消失不见,伴随着种的退化,曾经飞扬的生命都坠入到尘土之中,唯有地母般宽厚的母亲和土地般质朴的蓝脸带来一丝微弱的星光,这丝微弱的星光在芜杂的现实面前却是相当无力的。从文本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莫言对失去“共时性”的当下的把握更为混沌。新时期的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我们进入一个多元共生、瞬息万变的时代。作家本人又与时代紧密的粘连在一起,很难完全剥离时代的影响对当下做出准确而全面的把握,何况只是在时代的精神危机之下保持自身的清醒就已足够困难。因此,莫言的笔触一旦延伸到当下社会,他塑造的暴富的司马良、上官金童,金碧辉煌的乳罩公司、**公司都充满惊人的同质化,呈现出被权力和金钱异化了得荒诞当下。莫言对现状的表达不能说不准确,然而过分的贴地而行又让文章略显肤浅,缺乏精神层面的超脱。莫言本人也在文本之中极力寻找出路,或尝试用佛教的“慈悲”为救赎的力量,以求达到“身心自在,少欲无为”的“清净”状态;或寄托于呱呱坠地的新生命,诚挚地感叹“我听到了一个最神圣的声音的召唤,我感受到了人类世界最庄严的感情,那就是对生命的热爱”。然而,莫言本身并非一个虔诚地佛教徒,他笔下的生命向来不缺造反精神,西门闹的“放下”之中作家也并未提供身心宁静的内在逻辑,反而有着浓烈的对于恩恩怨怨的厌倦和疲惫,对于轮回的恐惧,缺乏“超脱”的意味;《蛙》之中对于生命的礼赞也更像作者写到激动处的情感炸裂,文本之中并未构建出连贯而完满的逻辑。“一切来自于土地,一切归于土地”,莫言式的救赎里仍旧有着挥之不去的宿命感的悲哀,缺乏烛照人心的热度,这也导致他后期的长篇有些虎头蛇尾,缺乏饱满的生命浓度。正如温儒敏评价的那般“莫言的叙史既酣畅淋漓又世故,却未能给读者类似宗教意味的那种悲悯与深思,而这正是中国文学普遍缺少的素质”。

本栏责编 孟 骋

邮箱:sdwhmc@163

1 我的故事作文500字 莫言说过:“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在我的身边发生过许多事,比如:同学们互相打闹、纪晴帮助别人……,但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

这是五年一班小文和晴晴发生的事。五年一班的同学要争“老大”,这是一个体育项目,看谁跑得快。

说开始的时候,大家跑起来,真不巧,晴晴不小心把小文碰到了水泥地上,腿都跌破了。晴晴赶紧把小文扶起来,说:“对不起”,可是小文把晴晴推到了一边,“为什么要这样呢?”晴晴问。

“这叫一报还一报。”小文说。

俩人正说着,上课 响了。在进教室的路上,晴晴几次向小文道歉,都被小文拒绝了。

晴晴只好回到了座位上,她坐在座位上,样子很伤心。就这样,过去了每一份,每一秒,晴晴想:小文为什么不理我呢?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小文和晴晴不像以前那样有说有笑了。

2 莫言说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讲故事的人(节选) 莫 言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3 根据莫言所讲的八个泥瓦匠的故事写一篇800字议论文

《会唱歌的墙》描写的是作者莫言的故乡——高密东北乡。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莫言对家乡的热爱。“如果挖一块这样的黑泥,用力一攥,你就会明白了这泥土是多么的珍贵。”故乡的泥土定然是珍贵的,哪怕它再普通、再古老、再充满苦难,也是我们的乡土,我们心灵的港湾。

为什么,邓稼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回到中国?为什么,居里夫人在功成名就之后,把所有的奖金都捐给了战争中的法国?为什么,在汶川大地震时,无数走出汶川在外打拼的游子,都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危险的家乡?因为故乡在心中的分量最重,故乡连接着人们炙热的心!

作为一个远离了家乡,在重庆读书的学生来说,一提到家乡,我心中总有一种奇特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那一节政治课,政治老师在电脑上给我们展示了各班同学的政治作业——新闻评论。当放到一位同学的作业时,我一下子愣住了——“梁平发生了……水灾?”我小声叫起来。那可是我的家乡啊!我的心被揪了起来,脸上失去了原有的表情,神情也恍惚了。直到周末,得知家乡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异常状况后,我那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4 莫言的三个故事的感想,作文求

莫言,想必听到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就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得奖之后,莫言却之言“惊喜而惶恐”。从莫言的获奖感言中,我们便可以看出莫言许多优秀的品质。

莫言的一句“我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就让我感到十分地羞愧。我写作文从来就只有在老师布置作业,考试,参加作文比赛的情况下才会写,而且是把它当成任务似的完成。这是我应该好好反省反省的地方,我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莫言他是我的榜样。

莫言在得奖时还说过:“很多作家都具备获奖的资格。”当然,莫言也具备这种资格,从这里可以看出莫言是有足够自信的。而我就连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这种小事也不敢,总是没有足够的自信。有时,自己想的答案已经和老师的答案差不多了,我也不敢发言。真不知道是该说我胆小,还是说我不够自信。在这方面难道我不应该多学习学习莫言吗?

5 莫言和他的妈妈的故事的作文

我们都是听故事长大的,有些人长大以后变成讲故事的人。他用自己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社会的种种看法。用自己的故事来歌颂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这就是会讲故事的莫言。他将故事从高密乡讲到了全中国,如今又讲到了全世界。从此地球人都知道中国有个会讲故事的人叫莫言,都喜欢听他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

他讲故事的才能可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他的母亲分不开。人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而莫言,他的后面是他的母亲,一个裹着小脚的不识字的女人。

莫言从小长得丑,话多,所以高密乡的左邻右舍当年并不是很喜欢他。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喜欢听故事,乡里有说书的,他就逃学追着说书人走村串乡,四处去听人家说书,回来就给母亲讲。

无数个夜晚,母亲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莫言就在旁边声情并茂地把听来的故事讲给母亲。开始母亲也嫌烦,但是听着听着,母亲就入迷了。因为在讲的过程中,莫言加进了自己的想象。他任意发挥,将故事讲得出神入化,不仅吸引了母亲,也吸引了家人。家人围着他,听他神乎其神的大讲特讲。就这样,母亲和家人的喜欢,成就了一个会讲故事的莫言。他就用集市上说书人的方式,用爷爷奶奶,村里老人讲故事的方式,讲出了自己的诺贝尔文学奖。

后来莫言辍学了,母亲没有逼着他返回课堂,而是容许他去倾听大自然的故事,“用耳朵阅读”人生社会这本大书。不识字的母亲,只是每天静静地在灯下听他讲故事。

母亲的倾听成就了莫言,所以他说他最想感谢的人是他的妈妈。他专门写书献给他的母亲也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这就是《丰乳肥臀》。我已经买了一本,准备这个月看完。

6 阅读下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倾听灵魂的声音,远离名利的折腾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就是生命和灵魂,人活着就得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的生活,并且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即使圆满的。

让生命回归单纯,活出生命的品质,这是多么朴素的愿望啊!耶稣也说过:“除非你改变,像小孩一样,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活出自己生命本身的特质,倾听自己生命本身的声音才是。

但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听不到自己生命的声音,更听不到灵魂的声音了。我们在世事纷扰的生活中,应该找到自己合宜的位置,真心真意的做自己,让生命充满内在的意义。

人在世上,不能整日昏昏欲睡不进行思想,而要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思想者。而要做一个快乐的醒客,倾听灵魂的声音、保持心态的淡定是必由之路。

当代人把对财富无止境的追求作为嗜好,原以为这样可以成就人生。生态遭到破坏,子孙的福分被祖先预先享受,人人尔虞我诈。

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就这样被糟蹋了,“北京咳”成了刚跨入新年的时髦词。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真正的生命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伟大的精神行为。

而财富只是外物在我们身边暂时的寄存,这财富会随着我们年纪的增大而成为他人所有,对不义之财的追求又多可笑!在内心深处享有纯洁的灵魂并与这个灵魂对话,倾听的是智慧,享受的是生活。这样,我们不孤独且幸福!生命由灵魂把握就有欢乐。

现代大多数的人们忙忙碌碌地弄钱、花钱,生活中充满了欲望、焦虑、争斗、烦恼,心灵也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堪?其实,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简化生活、心态宁静、注重内心的丰富,追求适合自己天性的活法。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生活,也不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我们的灵魂。

生命的灵魂一旦敞亮,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让生命回归灵魂的单纯,这是生活的艺术,而且是一种精神修炼。

这种生活艺术和精神修炼在今天的时代弥足珍贵且不可或缺!寻回生命的本真天父耶稣曾说过:“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子一样,否则你们绝不可能成为天国的子民!”的确,当越来越多的人汲汲于名利;当浮华开始侵入我们的生活;当欺骗、虚伪之风愈乱愈烈……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诘问:“如何才能在世俗中找回自我,又如何才能找回生命的本真?”寻回生命的本真,首先需要我们内心的宁静与朴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生活朴素却愉悦,艰苦却令人神往。

的确,我们的快乐来源于心灵而非物质。不禁想到了荣获诺奖的莫言先生,他的创作生涯历经数十年,也许外界的喧嚣曾使他动摇;也许写作的艰苦曾使他彷徨,但他选择了坚守,坚守自己灵魂的朴素与宁静,用对生活的观察与对人性的思考充实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以中国诺奖第一人的身份笑傲文坛。

显然,要想寻回生命的本真就必须先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在内心的愉悦中生活。寻回生命的本真,亦需要我们拥有淡泊名利的胸怀。

站在历史的海岸,领略古今名人的胸襟,我们看到李太白高声吟唱:“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他爽朗的笑声中,我们听到的是对“名利”二字的鄙夷,是对权贵的嘲弄。

居里夫人得奖之后将奖章送给孩子当玩具,她如是解释:“荣誉名利这类东西最终只能像玩具一样,万万不可看得太重。”淡泊名利,你不会功于经营;淡泊名利,你不会活在忧愁与烦恼之中,如此,才能找回生命的本真!寻回生命的本真,还需要我们的刚直与正气。

陶渊明生活困顿却毅然高呼:“不为五斗米折腰!”宋朝人张孝祥面对权力庞大的秦桧依旧怒喝:“知他权势大而惧他,我举进士干什么?”李白亦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声声呐喊振聋发聩。这是生命的呐喊,是灵魂的本色!刚直与正气,你方可无愧于天地;坦荡做人,才能寻回生命的本真!然而,我们痛心地看到,在这个越发纷繁复杂的社会,正如周国平所言:“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有几个能听到生命的声音,至于灵魂的声音,就更别想听了。”

是的,能听见自己灵魂声音的人越来越少了;相反,投身名利场的人越来越多了;坚守朴素宁静的心灵少了,盲目虚伪的心灵多了。长此以往,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心灵的诘问、时代的考验?朋友,从你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寻回生命的本真,脱身于名利之场,活出自己的精彩、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吧!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理解这则材料的关键是理解莫言的最后一句话“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立意:一、宽容。不能因为人家与众不同,就将其排斥。

要用一种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允许他们的存在,甚至是支持他们的发展。二、尊重别人的个性。

尊重别人的个性是一种美德,世界是七彩斑斓的,不是一个色调,同样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特点,对待。

7 求写一篇作文《莫言》,议论文800字

莫言

当我从头至尾看完他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视频后,我为他鼓了掌,而且我的鼓掌是由衷的,完全没有他所讲的某些小学同学不哭装哭,甚至用唾沫当眼泪的表演成分,因为鼓掌时只有我一人在家,表演给谁看?我为他鼓掌也不是因终于有了一位同胞能站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的自豪,也不是因为他的镇定自若,言简意赅,我鼓掌的理由是因他演讲的形式和所传递的人间之关爱、人和自然之关爱。

首先,令我感动的是他演讲的形式和平淡无奇的口气,如此新鲜,完全出乎我所料。不同于曲啸、司马南之辈的附庸风雅、空洞说教;没有于丹等辈的自我标榜、油嘴滑舌、哗众取宠;他的演讲没有说教,没有口号,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八股,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听起来是那么入耳,那么亲切,那么能令人动情,又从中受到那么多的教育和启迪。由此让我终于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演讲,怎样去给人作报告。

其次,令我感动的是他对小说家的描述,小说家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又是个编故事的人,又是具备讲故事、编故事天才的人。多么贴切!多么谦卑!完全不像某些人一旦有了点荣誉就不知天高地厚,自我吹嘘,自我夸大,从而使我对莫言产生了由衷的敬慕和崇拜。

再者,莫言的演讲最令我为之感动的是听似平淡,却处处涌动着爱的波澜和容忍的浪花,让人受益匪浅。

爱是感情动物的共性,正因为世间有了母子之爱、亲戚之爱、乡邻之爱才能构成千万个家庭和人类社会,才能使家族得以繁衍、社会得以延续,才能产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才能给作家创作提供无穷的动力和丰富的源泉。莫言母亲对儿子的爱,莫言本人对亲人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家乡的爱,都成了他小说的素材;他所爱的家人、亲戚、乡邻也成了他小说中人物的典型。莫言之令我感动,就是因为他所讲的故事看似波澜不惊、平平淡淡,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身边无处不在的小小故事,却透彻心扉,让人体会到了大仁大爱、大慈大悲。无疑,传播爱,颂扬爱,就是莫言这次演讲的目的和主线。

听完莫言的演讲,深信我以后会耐心地读一下他的书,当然,不是他的强迫,而是受他《讲故事的人》所感动。

莫言,你是好样的!

8 在文章《莫言的故事》“2、小学生的作文,成了中学生的范文”莫言

莫言只是小学毕业,没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学生的课堂里宣读,作为一种学习的范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记得第一次引起老师注意的作文,写的是一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学校篮球比赛。每逢“五一”,小学里就举行体育盛会,有乒乓球、标枪、跳高、赛跑。写作文的时候,同学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流水账一样把各种运动项目都写一遍。他另辟蹊径,别的比赛一笔带过,把绝大部分笔墨专门写篮球比赛,写怎样抢球,怎样运球,怎样投篮,受到了老师赞扬,当作范文全班宣读。

莫言受了表扬,一下子兴趣就上来了,天天盼着上语文课,因为那是他出风头的时候。后来,他经常在作文中虚构故事,而他的小学作文还被拿到中学里宣读,给中学生当范文。他回忆说,自己文学的开窍比别人多了一份觉悟,那就是对“虚构”的重视。

小时候推10圈磨才准看1页书

莫言嗜好读书,小时候冒着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甚至出力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获准看1页书。在访谈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倩问:“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页书吗?”莫言大声说:“我愿意人家不愿意啊!”

莫言仍然记得读《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书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须还书。怎么办,他跑到一个草垛上躲了起来,放羊这个“本职”工作被放到了一边,羊儿饿的咩咩叫,他读得忘乎一切,气得母亲要打他。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莫言读遍了周边10多个村庄的书籍。一天之内读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记忆清晰,还记得书中的一些段落。回想以前,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感慨:“那些回忆都变成了我宝贵的资源。”

你们用眼睛看书时我在用耳朵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授奖词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这种熏陶从莫言的幼年就开始了。拿他的话说是:恐怖故事听多了,经常感到恐惧,吓得割草都割不着。可是,越恐怖越想听,越想听越恐怖。

漫长冬天,无以为乐,他就在村子里、炕头上听恐怖故事,听多了自己都乱寻思。恐怖故事方面,比如,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在桥头走路,听到背后有人嘿嘿笑,可是回头又没有人。自己乱寻思方面,比如,一天晚上,莫言在自己的大门口,仿佛看到远处田野里有一个橘**的球,被两只狐狸抛来抛去。

当然,还有很多土匪豪杰的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传说,最后都成了莫言创作的素材。一位幼时伙伴说:“咱小时候听到的那点儿事儿,都上你的书里去了!”在与同行交流时,莫言曾骄傲地说:“你们在用眼睛看书时,我是在用耳朵阅读!”

我看到野草燃起来,心里就高兴

在接受专访的时候,莫言透露了自己的一个爱好:喜欢到田野里,河滩上,把枯草烧成灰,一来让它们变成灰肥,二来也满足一下自己“想做点儿坏事的冲动”。莫言说:“在田野里烧草,既很快乐,又不犯法!”

这种独特的快乐,其来有自,绝非偶然。莫言从饥荒年代走来,“记忆最深的就是饿”,没粮食的时候,村民都挖野菜吃,有人因此得病、死亡。不仅粮食匮乏,连烧火的野草都是一个大问题,都弄不到。所以,今天的莫言回到乡村,看到田野里的秸秆,河滩上的野草,都枯萎在那,没人收捡,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感慨:“哎呀,这些东西怎么都堆在哪里没人要?”

所以,当莫言走近这些昔日的柴草,他就喜欢点火。他说:“我看到野草燃起来,心里就高兴。”

夜渔

莫言

经过很长时间的缠磨,九叔终于答应夜里带我去拿蟹子。那是六十年代中期。每年都涝,出了村庄二里远,就是一片水泽。

吃过晚饭后,九叔带我出了村。临行时母亲一再叮嘱我要听九叔的话,不要乱跑乱动,同时还叮嘱九叔好好照看着我。九叔说,放心吧嫂子,丢不了我就丢不了他。母亲还递给我们两张葱花烙饼,让我们饿了时吃。我们披着蓑衣,带着斗笠。我拎着两条麻袋。九叔提着一盏风雨灯,扛着一张铁锹,出村不远,就没了道路,到处都是稀泥浑水和一棵棵东倒西歪的高粱。幸好我们赤脚光背,不在乎水、泥什么的。

那晚上月亮很大,不是八月十四就是八月十六。时令自然是中秋了,晚风很凉爽。月光皎洁,照在高粱地间的水上,一片片烂银般放光。吵了一夏天的蛙类正忙着入蛰,所以很安静。我们拖泥带水的声音很大。感到走了很长很长时间,才从高粱地里钻出来。爬出了一道堰埂,九叔说这就是河堤,是下栅子捉蟹的地方。

九叔脱了蓑衣摘了斗笠,又脱掉了腰间那条裤头,赤裸裸一丝不挂,扛着铁锹跳到那条十几米宽的河沟里去,铲起大团的盘结着草根的泥巴截流。河沟里的水约有半米深,流速缓慢。一会儿工夫九叔就在河水中筑起了一条黑色的拦水坝,靠近堰埂这边,开了一个两米的口子,插上双层的高粱秸栅栏。九叔把马灯发挂在栅栏边上,便拉我坐在灯影之外,等待着拿蟹子。

我问九叔,拿蟹子就这么简单吗?

九叔说你等着看吧,今夜刮的是小西北风,西风响,蟹脚痒,洼地里蟹子急着到墨水河里去开会,这条河沟是必经之路,只怕到了天亮,捉的蟹子咱用两条麻袋都盛不下呢。

堰埂上也很潮湿,九叔铺下一件蓑衣,让我坐上去。他裸着身体,身上的肉银光闪闪。我觉得他很威风,便说他很威风。他得意地站起来,伸胳膊踢腿,像个傻乎乎的大孩子。

九叔那年18岁多一点,还没娶媳妇。他爱玩又会玩,捕鱼捉鸟,偷瓜摸枣,样样都在行,我们很愿意跟他玩。

折腾了一阵,他穿上那条裤头,坐在蓑衣上,说,不要出动静了,蟹子们鬼得很,听到动静就趴住不爬了。我们安静了,一会儿还盯着那盏射出温暖的**光芒的马灯,一会儿盯着那个用高粱秸栅栏结成的死城。九叔说只要螃蟹爬到栅栏里就逃脱不了了,我们下去拿就行了。

河水明晃晃的几乎看不出流动,只有被栅栏阻挡起的簇簇小浪花说明水在流动。蟹子还没出现,我有些着急,便问九叔。他说不要心急,心急喝不了热黏粥。

后来潮湿的雾气从地上升腾起来,月亮爬到很高的地方,个头显小了些,蛋光辉更明亮,蓝幽幽的,远远近近的高粱地里,雾气团团簇簇,有时浓有时淡,煞是好看。水边的草丛中,秋虫响亮地鸣叫着,有蠼蠼(应为口字旁)的,有吱吱的,有唧唧的,汇合成了一支曲儿。虫声使夜晚更显得宁静。高粱地里,还时不时地响起哗哗的趟水声,好像有人在大步走动。河面上的雾也是浓淡不一,变幻莫测,银光闪闪的河水有时被雾遮盖住,有时又从雾中显出来。

蟹子们还没出现,我有些焦急了。九叔也低声嘟哝着,起身道栅栏边上去查看。回来后他说:怪事怪事真怪事,今夜里应该是过蟹子的大潮啊,又说西风响蟹脚痒,蟹子不来出了鬼了。

九叔从河里的一颗灌木上,摘下一片亮晶晶的树叶,用双唇夹着,吹出一些唧唧啾啾的怪声。我感到身上很冷,便说:九叔,你别吹了,俺娘说黑夜吹哨招鬼。九叔吹着树叶,回头看了我一眼。他的目光绿幽幽的,好生怪异。我心里一阵急跳,突然感到九叔十分陌生。我紧缩在蓑衣里,冷得浑身打战。

九叔专注地吹着树叶,身体沐在愈发皎洁的月光里,宛若用冰雕的一尊像。我心里暗自纳闷:九叔方才还劝我不要出动静,怕惊吓了蟹子,怎么一转眼自己反倒吹起树叶来了呢?难道还是一种召唤蟹子的号令?

我压低嗓门叫他:“九叔,九叔。”他对我的叫唤毫无反应,依然吹着树叶,唧唧啾啾吱吱,响声愈发怪异了。慌忙咬了一下手指,十分疼痛。这说明不是在梦中。伸出手指处戳了一下九叔的脊背,竟然凉得刺骨。这时,我真正有些怕了,我寻思着想要逃跑,但夜路茫茫,泥汤浑水高粱遍野,如何能回家?我后悔跟九叔捕蟹子了。这个吹树叶的冰凉男人也许早已不是九叔了,而是一个鳖精鱼怪什么的。想到此,我吓得头皮发炸,我想今夜肯定是活不过去了。

天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朵**的、孤零零的云,月亮恰好钻了进去。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这么大的天,越来那个有的是宽广的道路好走,为什么偏要钻到那云团中去呢?

清冷的光辉被阻挡了。河沟、原野都朦胧起来,那盏马灯的光芒强烈了许多。这时,我突然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幽香。幽香来自河沟,沿着香味望过去,我看到水面上挺出一枝洁白的荷花。它在马灯的光芒之内,那么水灵,那么圣洁,我们家门前池塘里盛开过许许多多荷花,没有一枝能比得上眼前这一枝。

荷花的出现使我忘记了恐惧,使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洁白清凉的情绪中。我不知不觉地站起来,脱掉蓑衣,向荷花走去。我的腿沉浸在温暖的水中,缓缓流淌的水轻轻抚摸着我的大腿,我感到快要舒服死了。离荷花本来只有几步路,但走起来却显得特别漫长。我与荷花之间的距离仿佛永远不变,好像我前进一步,它便退后一步。我的心处于一种幸福的麻醉状态,我并不希望采摘这朵荷花,我希望永远保持着这种荷花走我也走的状态,在这种缓慢的、有美丽的目标追随中,温暖河水的抚摸,给了我终生难忘的幸福体验。

后来,月亮的光辉突然撒满河道,一瞬间,我看到它颤抖两下,放射出几道比闪电还要来那个的灼目白光,然后,那些宛若玉贝雕琢成德花瓣纷纷落下。花瓣打在水面上,碎成细小的圆片,旋转着消逝在光闪闪的河水中,那枝高挑着的花瓣的花茎,在花瓣凋落之后,也随即萎靡倾倒,在水面上摇曳了几下,化成了水的波纹……

我不知不觉中眼睛里流淌出滚滚的热泪,心里充满甜蜜的忧伤。我心中并无悲痛,仅仅是忧伤。眼前发生的一切,宛若一个美丽的梦境。但我正赤身站在河水中,水淹至我的心脏,我的心脏的每一下跳动都使河水轻轻翻腾,水面上泛起涟漪。荷花虽然消逝了,但清淡的幽香犹存,它在水面上漂漾着,与清冽的月光、凄婉的虫鸣融为一体……

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我的脖颈把我提出水面,水珠一串串,像小珍珠,从我的胸膛、肚腹、蚕蛹大的小鸡鸡上,滴溜溜地滚落到水面上。我听到河水被两条粗壮的大腿趟开,发出哗哗的巨响。随后,我的身体被抛掷起来,在空中翻了一个筋斗,落在蓑衣上。

我想一定是九叔把我从河中提上来,但定睛一看,九叔端坐在堰上,依然那么专注痴迷地吹着树叶,。诶有一丝一毫移动过的迹象。

我大叫一声:九叔!

九叔叼着树叶,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目光完全是陌生人的目光,并且那目光中还透出几分愠恼,好像嫌我打扰了他的吹奏。有了下河追随荷花的经历,恐惧竟离我而去,我已不太在乎九叔是人是鬼,他似乎只是一个引我进入奇境的领路人,目的地到达,他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样想着,他吹奏树叶的声音也由鬼气横生变得婉转动听了。

马灯的昏黄光芒向我提示,我们是来捉螃蟹的。一低头,一抬头,就看到成群结队的螃蟹沿着高粱秸栅栏往上爬。螃蟹们的个头很整齐,都有马蹄般大小,青色的亮盖,长长地眼睛,高举着生满绿毛的大螯,威风又狰狞。我生来就没见这么大、这么多的螃蟹集中在一起,心里又兴奋又胆怯。戳九叔,九叔不动。我很有些愤怒,螃蟹不来,你着急;螃蟹来了,你吹树叶,要吹树叶何必半夜三更跑到这里来吹?我又一次感到九叔已经不是九叔。

一只软绵绵的手摸着我的头颅,抬头一看,竟然是一个面若银盆的年轻女人。她头发很长、很多,鬓角上别着一朵鸡蛋那么大的白色花朵,香气扑鼻,我辨不出此花是何花。她满脸都是微笑,额头正中有粒黑痦子。她穿着一袭又宽又大的白色长袍,在月光中亭亭玉立,十分好看,跟传说中的神仙一模一样。

她用低沉甜美的声音问我:“小孩,你在这里干什么呀?”

我说:“我在这里捉螃蟹呀。”

她哧哧地笑起来,说:“这么小个东西,也知道捉螃蟹?”

我说:“我跟九叔一块儿来的,他是我们村里最会捉螃蟹的人。”

他笑着说:“屁,你九叔是天下最大的笨蛋。”

我说:“你才是笨蛋呢!”

她说:“小东西,我让你看看我是不是笨蛋。”

她回手从身后拖过一根带穗的高粱秆,在河沟中的两道栅栏间一甩,那些青色的大螃蟹就沿着秆儿飞快地爬上来。他把高粱秆的下端插进麻袋,那些螃蟹就一个跟着一个钻进麻袋里去了。瘪瘪的麻袋很快就鼓胀起来,里面嘈杂着万爪抓搔、千嘴吐泡沫的声音。一只麻袋眼见着满了,她从脚前揪下一根草茎,三绕两绕,把麻袋口缝住了。另一只麻袋也很快满了,她又用一只草茎封了口。

“怎么样?”她得意地问我。

我说:“你一定是神仙!”

她摇摇头,说:“我不是神仙。”

“那你一定是个狐狸!”我肯定地说。

她大笑着说:“我更不是狐狸。狐狸,多丑的东西,瘦脸、长尾、满身的脏毛、一股子狐狸臊气。”她把身体凑上来,说:“你闻闻,我身上有臊气没有?”

我的脸笼罩在她的那股浓烈的香气里,脑袋有些眩晕。她的衣服摩擦着我的脸,凉凉的,滑滑的,十分舒服。

我想起大人们说过的话,狐狸能变成美女,但尾巴是藏不住的。便说:“你敢让我摸摸你的屁股吗?要是没有尾巴,我才相信你不是狐狸。”

“咦,你这个小东西,想占姑奶奶的便宜吗?”她很严肃地说。

“怕摸你就是狐狸。”我毫不退让地说。

“好吧,”她说,“让你摸,但你的要老实,轻轻地摸,你要弄痛了我,我把你摁到河里灌死。”

她掀起裙子,让我把手伸进去。她的皮肤滑不留手,两瓣屁股又大又圆,哪里有什么尾巴?

她回过头来问我:“有尾巴没有?”

我不好意思地说:“没有。”

“还说我是狐狸吗?”

“不说了。”

她用手指在我脑门上戳了一下,说:“你这个又奸又滑的小东西。”

我问:“你既不是狐狸,又不是神仙,那你究竟是什么?”

她说:“我是人呀。”

我说:“你怎么会是人呢?哪有这么干净,这么香,这么有本事的人呢?”

她说:“小东西,告诉你你也不明白。二十五年后,在东南方向的一个大海岛上,你我还有一面之交,那时你就明白了。”

她把鬓角上那朵白花摘下来让我嗅了嗅,又伸出手拍拍我的头顶,说:“你是个有灵气的孩子,我送你四句话,你要牢牢记住,日后自有用处;镰刀斧头枪。葱蒜萝卜姜。得断肠时即断肠。榴莲树上结槟榔。”她的话还没说完,我便睡眼蒙眬了。

等到我醒来时,已是红日初升的时候,河水和田野都被辉煌的红光笼罩着,哪一望无际的高粱好像静止不动的血海一样。这时,我听到远远近近的有很多人呼唤我的名字。我大声地答应着,一会儿,我的父母、叔婶、哥哥嫂嫂们从高粱地里钻出来,其中还有我的九叔。他一把抓住我,气愤地质问我:

“你跑到哪里去了?”

据九叔说,我跟随着他出了村庄,进了高粱地,他摔了一跤爬起来就找不到我了,马灯也不见了。他大声喊叫,没有回音,他跑回家找我,家里自然也找不到,全家人被惊动了,打着灯笼,找了我整整一夜,我说:

“我一直跟你在一起呀。”

“胡说!”九叔道。

“这是两麻袋什么?”哥哥问。

“螃蟹。”我说。

九叔撕开缝口的草茎,那些巨大的螃蟹匆匆地爬出来。

“这是你拿的?”九叔惊讶地问我。

我没有回答。 今年夏天,在新加坡的一家大商场里,我跟着朋友为女儿买衣服,正东挑西拣地走着,猛然间,一阵馨香扑鼻,抬头看到,从一件试衣间里,掀帘走出一位**,她面若秋月,眉若秋黛,目若朗星,翩翩而出,宛若惊鸿照影。我怔怔地望着她。她对我妩媚一笑,转身消逝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她的笑容,好像一支利箭,洞穿了我的胸膛。靠在一根廊柱上,我心跳气促,头晕目眩,好久才恢复正常。朋友问我怎么回事,我心不在焉地摇摇头,没有回答。回到旅馆后,我突然想起了那个帮我捉螃蟹的女人,掐指一算,时间正是二十五年,而新加坡也正是一个“东南方向的大海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50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