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傅雷觉得对傅聪儿时过于严厉,现在他要出国留学,不在身边了,所以会有愧疚感。
1954年傅聪去北京准备前往波兰留学,傅雷在信中忏悔似的写道:“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逝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傅雷这里指的是1953年父子之间的一次剧烈争执:傅聪认为贝多芬《第十小提琴奏鸣典》要比父亲肯定的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重要,傅雷勃然大怒,斥其狂妄;傅聪遂离家出走,住进小提琴家毛楚恩家中。一个月后,傅雷因姑父去世,感喟人生无常,才接回傅聪。
傅雷的教育思想
傅雷在教育实践中就非常注意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培养,在傅雷看来“只有独立思考,才有艺术个性、才有艺术灵魂”,他在教育傅聪时也是要将傅聪培养成独立思考和注重逻辑的人。
傅聪在这方面也如他父亲的期望一样,虽然在国内的时候,求学音乐的过程中有时缺乏指导老师,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习音乐,凭着自己的独立意识完成音乐学习。这与傅雷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傅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求他们对待生活和人生,都不要随波逐流,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建议,更是要在学习和事业方面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独立的个性。这才有傅聪在学习上的独立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 --傅雷
《傅雷家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体现了傅雷对傅聪离家的不舍但又不得不为的矛盾心理。
爱孩子,就让他向外发展,让他在经历风风雨雨后学会成长,傅雷夫妇对傅聪和傅敏的爱,是那么含蓄却又深刻。他们没有把他们宠成温室里的花朵,当傅聪遇到挫折跌倒哭泣时,傅雷并没有心疼地把傅聪扶起来然后跟他说“孩子,前面有困难,咱不前行了”,而是通过和风细雨般的鼓励让傅聪自己爬起来,然后勇敢地向前;爱他不等于包容他的错误,面对错误,他鼓励傅聪“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做人——不仅学会做一个有品德的人,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傅雷家书中傅雷先生对傅聪感情方面建议:
那么你就该用这个立场去分析你的对象(不论是初恋的还是以后的),你跟她(不管是谁)在思想认识上,真理的执著上,是否一致或至少相去不远?
每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扩展资料: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傅雷曾写给傅聪这样一句话,“只有不断与森林,小溪,花木,鸟兽、虫鱼和美术馆中的杰作亲炙的人,オ会永远保持童心、纯洁与美好的理想。傅雷对傅聪的培养过于严厉,这一点傅雷在书信中说了“对不起”,并表示要悔改。这是傅雷对孩子真性情的情感表达之一。
傅雷对儿子的管教有他母亲对他教育的影子,后来傅雷反思自己,认为这是自己性格上的缺点,无意中伤害到孩子,并道歉,表示与儿子要像朋友一样相处。
我们看到的傅雷不仅曾经是一位严厉的父亲,还看到他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教育上的缺憾,并向儿子道歉,并加以弥补。
这是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情。虽然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可也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会有的感情,他也会有;普通人会犯的错误,他也会犯。
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会做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傅雷诚挚地认识自我,并加以改正,并真心实意地对儿子以朋友间的友谊相待,才是家庭教育的根基。傅雷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不仅体现在生活上,书信中更为重要的是傅雷对傅聪的人生指导。比如要想做好艺术家,需要多涉猎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艺术创作,多开拓视野。
巜傅家雷书》精编本是将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精选骗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的部分重点书信,里面有傅聪从演奏钢琴成名成家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有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个性特征以及命运起伏,字里行间满载着父亲对儿子的希冀与挚爱,并饱含着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怀,楼世宜先生在《读家书,想傅雷》中评价他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关于傅雷给儿子写信的目的,傅雷这样写道:“长篇累牍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信的内容,不止有生活琐事,更多的是父子俩的艺术对谈,共同探讨艺术教育,以期使儿子具备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同时纾解人生困惑,并不断用中国文化的精神加以熏陶,让儿子成为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信中流淌的爱意也是丰盈又复杂的。爱子之情,自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对傅聪的爱在童年时是严格的,甚至是严苛的,等儿子去海外学习后,思念之情,又让他化身为朋友与知己。有时甚至有“卑微”的乞求,“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的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父亲的那些小心翼翼的话语引人深思。但即使这样,舐犊之情依然没有止于庸常的温情,而是始终将道德、艺术放于首位。
施蛰存先生在《纪念傅雷》一文中写道,傅雷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激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思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这个成功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些饱含爱国情怀,饱含艺术修为,充满舐犊情深,纯粹、朴质又令人动容的书信!
作者:晨曦橙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记得第一次看《傅雷家书》时,还是刚刚初中,对于这本书的记忆也仅仅是学校老师督促下来的课后作业。
那时,我对这本书的感悟不大,虽然喜欢着傅雷先生与儿子书信中的广阔蓝天,但是,也仅仅这样想着而已了。
直到长大,让我对人生的解读和生活的阅历有了新的体悟,使我比曾经那个13岁的小姑娘,有了进步的地方,也更加感动于傅雷先生对傅聪的谆谆教导。
我才透过笔墨,看透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无尽思念,对异国他乡孩子的担忧,但又克制着这种情感,只为不去干扰儿子的未来之路。
这就是一位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傅雷对自己儿子小时候的教育,是严格而严肃的,在傅聪几岁时,父亲的好友楼适夷前来看望,送给了傅聪一支金水笔,结果却被傅雷没收,让傅聪狠狠哭泣了一场。
在傅雷看来,对孩子过多的物质满足是无益的,所以他拒绝这样满足儿子,反而让他学会处理磨难和痛苦,每天好几个小时的弹琴,枯燥而无味,傅雷会亲自指导,也会严格地旁观。
这样严格教育的背后,是傅雷对孩子的爱。
望子成龙,严格培养,这些无疑是中国父母都会执行的准则,正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宋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为后辈做了最好的指引,他写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前辈留给后辈最好的财富,是磨难和痛苦打磨后的真理,傅雷一生为学,一生赤子,他在给远在海外的儿子写信时也提到过: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何不是呢?
对于傅聪,傅雷寄予厚望,他在傅聪不断的求学之路中,一直起着领路人的作用,他教育傅雷要真诚、谦逊、赤子、热忱。这每一声恳切的呼唤,都是傅雷满满的父爱,都是傅雷本人践行之后的结果。
所以,对于傅雷,我是敬佩的,这样一位父亲,永远是儿女心中的表率,是他人眼中的丰碑。
世间的父母虽然千姿万态,但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多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孩子胜于爱自己。
傅雷在儿子久未来信时,袒露了自己的焦灼和担忧,害怕孩子与自己生疏,也害怕因为地域的原因,自己鞭长莫及。
这样焦灼的体验,就像身为父母给孩子批改作业时,气得七窍生烟,同样让人感叹。
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比自己更出色,希望孩子的未来能够不像自己那么苦,不像自己要看着脸色行事,忍着非议成长,所以,他们会急,会愤,会悲,会喜,这是有了孩子后,拥有的权利。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因为调皮不完成作业,被母亲打,后来哭着完成了作业,却发现一旁的母亲,已经泪流满面了。
这一生的记忆,或许都冲刷不掉那一刻的震惊,因为我那时才知道,母亲动手打我时,她比我更疼!
这是身为儿女的体悟,也是母爱之下的合理产物,并且,我要一生记得这个画面,不敢随意辜负了上天的美意和母亲的厚待。
所以,每当我看有的新闻里,叛逆的孩子和父母大打出手,兵刃相见的场面,都会唏嘘不已,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不该是这种结局,也不该因为细小的矛盾,成为上一辈子的仇人,这一辈子的陌生人。
而每当看到那些不负责任又奇葩的父母,我同样感觉义愤填膺,孩子是张白纸,怎样涂抹他,不是父母的自由,而是需要深思熟虑后,完成的艺术品,所以,因为个别的人,害了一锅汤的社会,真的让人难过!
傅雷对于孩子的教育,真的是本教科书,是楷模和典范,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拜读的作品。看了《傅雷家书》,我看到了身为父母的不易,和陪伴儿女长大过程中,父母的艰辛和焦灼、期盼和谨慎,如行走在薄冰的江面,父母害怕自己的一点举动,而改变儿女的成长曲线和最后结果。
做父母不易,当儿女的学会宽容,而身为父母,也尽请包容儿女的无奈和不懂事。
生而为人,谁不是第一次呢?
对于磨难,没有跨不过的坎儿,也没有渡不了的河,除非是有一颗不愿意改变的心,所以,孩子不必揪着父母的小问题斤斤计较,而父母,也不用守着自己的舒适圈,不愿改变,双方一起向前走一步,关系才能进一步呢!
—The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