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李清照的《永遇乐》这首著名的词。
先看这首词的原文: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1150年,此时李清照已65岁了,流落江南,寓居杭州,此时宋金已经议和,南宋临安也恢复暂时的平静与繁荣,但萦绕在词人心头的痛逝去。当别人都沉浸在元宵节的快乐中,唯词人有意躲避在冷清的角落,慢慢平复创伤。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夕阳如同熔化了的金子般光彩夺目,闪耀璀璨,暮云如无暇的璧玉,静穆皎洁,强调夕阳的绝美,又强调暮云的沉静,动与静的结合,是黄昏十分最吸引人的时刻,何况又是元宵佳节,夜晚的降临,便是盛大节日的开启,这八字将节日的自然之美营造得壮丽而祥和。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特别的节日里,姑娘们个个盛装打扮,插金带翠,整整齐齐,纷纷竞艳,何等亮丽!何等尽兴!这几句写尽昔日北宋时元宵节的盛况。用词很是秾丽精致,沉浸故国往昔的热闹。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如几许”:但见眼前绿柳如烟,朦朦胧胧,春意添得几分。这八个字的含蓄与凄美,与开头“落日熔金”刻意的渲染与遣词截然不同,更符合李清照温婉清丽的词风。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虽是元宵天气尙好,但谁敢说不会风云突变呢?看似写天气,实则写际遇。原本幸福的生活,哪一件又是事先有征兆的?正如这个美丽的黄昏和暂时的热闹,只是表面的繁华,词人的深思,尽管酒朋诗友相邀,词人又有何兴致而前往?
“如今憔悴,风鬟霜鬂,怕见夜间出去”:如今风烛残年,面容憔悴,发髻蓬乱,鬓发如霜,害怕在这繁华之夜出去让人笑话了。这句话很是心酸,词人却似调侃,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凄怆苦楚,一句苦笑而终,令人动容。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还不如待在家里,透过帘儿听他人的欢声笑语。以他人之乐写自己之苦,虽是寻常话语,俏皮活泼,娓娓而道,却有说不尽的情怀,蕴涵的况味。
今昔对比,刻意强调昔日的盛与眼前的乐,是为了表现个人的悲,既有个人遭遇的感伤,亦有家的概叹,既有人乐我悲,老无所归的心境,更有经过人生的悲欢离合之后渐趋于平静的无奈。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更多李清照宋词赏析请关注诗词库的李清照专栏。
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扩展资料:
原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释义: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时而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时间约在公元1150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同时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慨叹英雄难觅;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草率冒进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一个报国��无门者、一个大英雄泣血的内心独白!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伤今之作!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上片怀古抒情。第一、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
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先在京口建“京城”;
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
而后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作者漂泊江南在元宵节日就其生活感受而写成的。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作者饱经忧患后的苦寂心情,表白了作者对故乡故国的眷恋,隐含对屈辱求和、苟安一隅的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和谴责。此外,如《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添字采桑子•芭蕉》等词,也都在对故乡故国的怀念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承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情境遇,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