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响:情感上排斥,行为上认同。
一、意识层面的表现
孩子需要认同父母,因为父母是跟孩子接触时间最长,也是孩子最先接触的人,孩子需要父母的保护才能够生存下去。因此,孩子都倾向于去认同父母的所作所为,即便父母的做法,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多数情况下,孩子只会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认为自己做的不好,所以才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是粗暴的对待。但即便是这样做,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受到粗暴对待之后,他没有情绪。他还是有情绪的,甚至他这种情绪还充满着敌意,甚至从情感上面,他对向他施加粗暴行为的父母的一方,比如说父亲(一般施加粗暴的,父亲会比较多一点),在情感上面会比较排斥,甚至可以说是厌恶他,这是情感层面,意识层面。但这种厌恶和排斥,又会让他感觉到深深的自责和不安: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人,我却痛恨他,怎么都说不过去。正是在这种纠结的情况下,我们又衍生出另外一种方式,去变相的认同自己的父母,即便他们的做法给我们造成了伤害。
二、原生家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上, 关于原生家庭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 是因为在家庭的三角关系中, 孩子是受教育者、接受者和学习者, 成长过程中, 孩子把父母当成学习的榜样, 并从父母那里习得一些个体经验与感受, 逐渐内化成自己特有的沟通方式、应对机制等生存法则。在不良环境的家庭中, 孩子会被卷入父母的不良行为模式、沟通模式和情感模式里, 在持续的不良互动当中, 孩子很难得到良好的自我分化, 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慢性焦虑。他们在这样的三角关系中逐渐习得了这些不良的、僵化的模式, 最后内化成自身应对外界环境的方式。并且,在大学生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接触比其他人少,其社会支持系统主要为家庭和学校。因此,原生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原生家庭与攻击性行为
长期以来, 许多已有的有关攻击与原生家庭的研究证明, 儿童的攻击行为与他的原生家庭系统存在着紧密相关, 攻击性行为是所有家庭成员与许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姜学清[5]的研究显示, 有攻击行为问题的儿童, 其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比非问题组多。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家庭冲突与暴力、父母消极的问题应对方式以及父母自身的行为问题都是导致儿童攻击行为增加的原因。郭梅英、魏广东等[6]探讨了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倾向现状及其与原生家庭、特质焦虑、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结果显示, 原生家庭与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倾向密切相关。文章进一步指出, 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的原生家庭健康程度来预测、评估其攻击行为倾向的大小, 即攻击行为倾向越高的大学生, 其原生家庭的背景越不健康。
家庭生活的质量对人的心情和性格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感关系和行为模式都可以塑造个体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和情感状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家庭氛围对情感的影响:一个关爱和热情的家庭氛围可以增强个体的自尊、自信和幸福感。例如,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表扬和肯定,孩子也会觉得被爱和支持,从而建立自尊和自信。相反,一个缺乏关怀和敬意的家庭氛围可能导致人格压抑,自尊心受损。例如,如果家里的亲人对你的言行不当,批评你、责备你、讽刺你等,可能会降低你的自尊心和幸福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自己的言行表现。
2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对情感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如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兄弟姐妹之间协作和支持的形式等,影响着个体情感的生成和表现。父母的情感支持和陪伴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如果家里的长辈经常关心子女的学习状态和生活难处,并给予帮助和建议,这将鼓舞孩子们进行积极的积累、完善知识和技能,是塑造积极情感的重要因素。相反,如果家里兄弟姐妹之间常常互相争吵,没有了沟通和支持,这将导致亲情切割,成为消极情感的因素之一。
3 家庭环境对个性特点的形成:一个家庭可以通过传承家族文化和传统使个体形成独特的性格或特点。例如,孩子在一个重视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家庭成长发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和指导,会培养出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情感支持的特质等个性特点。相反,一个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对个体发展的限制很多,这将导致他们习惯于固定思维,缺乏创造力和改变的思想。
总之,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是促进个体成长发展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家庭氛围的品质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都可能影响到个人的心情和行为,从而影响到他们能否成为完整、健康、快乐并有价值的人。
每
个人的一生都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后结婚成家,重新组建的家庭。其中第一个家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而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又变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经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而印度合一大学创始人阿玛巴关也说:“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都是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复制。所有人际关系都反映了你与父母的关系,所有关系都会真实反映你与父母之间所发生的事。”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早、最大、最久的就是原生家庭。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受到系统成员的影响。或许我们看不见,但那些父母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夫妻关系等又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从某种角度上说,原生家庭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原生家庭的第一大影响:亲密关系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与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最初场所。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长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经历中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往往会在成年后拼命加倍找回,甚至带入到未来的恋爱、婚姻中去寻找,给亲密关系带来困扰;而一个人在原生家庭被满足的部分,反而容易做出取舍。就像民国才女张爱玲,自小缺失父爱,被父亲嫌恶、否定、殴打,甚至叫她去死,于是她长大后就会把自己对理想父亲的渴望投射在伴侣身上。先后两段婚姻,胡兰成比她年长14岁,赖雅比她大29岁。而张爱玲自己也曾坦露自己的婚姻观:“我一直想着,男人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是十岁以上,我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这种择偶观的形成,其实就是她对父爱的追寻。张德芬老师也曾说过:“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会无意识地把爱人当成小时候的父母,继续和他完成我们未完成的课题。”原生家庭的第二大影响:性格特质李开复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在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短短一段话,道出了不同的原生家庭,会带给孩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质。认识一位姑娘,从小听话懂事,成绩优异。她的父母对她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对,就是一顿教训,甚至动手就打。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她一直不敢与他人交流,始终无法融入集体之中。因为她心中有着很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感,总觉得自己是不够好,是不被喜欢的。心理学上认为:孩子的自信,以及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都是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或者发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必须听话,必须懂事,必须做得足够好,才能得到父母的爱。那么,哪怕他之后取得再大的成就,他的内心也始终是匮乏的。所以,那些从小与父母亲密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更有自信,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反之,孩子就很容易自卑,出现社交困难等状况。原生家庭的第三大影响:亲子关系我曾经看过一幅很有意思的漫画。孩子犯了错,爸爸拿起鸡毛掸子就要打儿子,这时候,爷爷一手拉住儿子,一手抄起鸡毛掸子就喊道:“爸爸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打你儿子!”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就在这种强大的延续性。如果我们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和成长,那么就很可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演悲剧。就像有些父母对孩子脾气很差,动不动就是又打又骂。孩子长大了,发誓自己绝对不对孩子发火,结果每次孩子一做错事,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坏情绪。还有些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关系冷淡,等他们长大后,想要和孩子亲近,却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对孩子好,而是因为他们不曾在原生家庭体会到好的亲子关系,所以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好好相处。想要改,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成长。就像国际顶级家排导师伯图•乌沙莫所说:父母能够自然给予孩子的爱,通常是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爱。作为一个父亲,如果我从我的父母那里得到很多爱,我对孩子的爱就会很自然地流动;如果我没有从自己的家庭得到足够多的爱,那么就很难把爱自然地给予孩子。原生家庭的第四大影响:金钱关系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一书中列出了一些“与钱过不去”的限制性信念,包括:钱是丑恶、肮脏、邪恶的;我很穷,但是我很清白;我永远不会找到好工作,永远挣不到钱;赚钱是很困难的;我不够好,不值得拥有……通常情况下,那些在物质上过得拮据,或者是拥有财富也始终感到匮乏的人,大多都有以上的某种或者几种限制性信念。而这些信念,往往都是在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里塑造而成的。就像有些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节俭,总是跟孩子说“赚钱不容易,你省着点花。”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不配得感,不敢花钱,不敢对自己好。甚至变得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还有一些人,因为童年一些遭遇,会对金钱有一种强烈的抓取欲。总觉得只有金钱才能带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得到更多财富。就像《人民的名义》当中的赵德汉,贪污两个亿,一分钱不敢花,就只是因为穷怕了。金钱的意义应该是让人过得更幸福。但是对于这样的人而已,哪怕他从外在得到再多,也始终无法填补内在的匮乏。如何疗愈原生家庭创伤,活出爱与力量?原生家庭会影响人的一生,如果童年时受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那么就会让成年后的我们依然陷在这个限制之中,并且越陷越深,苦苦挣扎。所以,出于对自己负责,提升生命质量的目的,疗愈原生家庭创伤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幸而,原生家庭之痛也并非无药可解。萨提亚认为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第一次出生,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亲把我们生下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家庭系统;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者。对于前两次出生,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是第三次出生,却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每个人都倾尽一生,在找寻自我的定义。或许探寻内心的路远比走向外界的路更加艰难,但我们都需要一些勇气去疗愈心中的那个“家”。穿越原生家庭中的爱与痛,与内在父母和解,然后完成那个追寻幸福快乐的自己,重塑自己的人生。
原生家庭4大影响,每种都会影响你的一生!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后结婚成家,重新组建的家庭。其中第一个家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而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又变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早、最大、最久的就是原生家庭。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受到系统成员的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说,原生家庭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
1、亲密关系。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与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最初场所。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长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经历中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往往会在成年后拼命加倍找回,甚至带入到未来的恋爱、婚姻中去寻找,给亲密关系带来困扰;而一个人在原生家庭被满足的部分,反而容易做出取舍。
2、性格特质。
李开复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在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短短一段话,道出了不同的原生家庭,会带给孩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质。心理学上认为:孩子的自信,以及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都是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
3、亲子关系。
如果我们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和成长,那么就很可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演悲剧。就像国际顶级家排导师伯图·乌沙莫所说:父母能够自然给予孩子的爱,通常是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爱。
4、金钱关系。
通常情况下,那些在物质上过得拮据,或者是拥有财富也始终感到匮乏的人,大多都有以上的某种或者几种限制性信念。而这些信念,往往都是在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里塑造而成的。
泰戈尔说,“房子是壁与梁的组合,家庭由爱与梦想构成”。
家庭是人生旅途中的栖息之所,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情感和精神动力之源泉,应当充满温馨和快乐。
但现实中,家庭却往往并不完美,不仅如此,往往充满了各种问题,甚至带来巨大的伤害。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家园,让我们的生命有一个温暖的港湾,不让家庭成为个人成长的阻力,甚至带来伤害的地方呢?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作者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解读家庭关系的情感模式,阐述了家庭当中各种主要的关系,以及背后的运作机制,阅读之后对我的启发很大。
家庭中最主要的三大关系,即夫妻、婆媳、子女关系,本文就其中一些感触颇深的心得分享如下:
一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第一位。
家庭中涉及很多关系,父母关系、夫妻关系、子女关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夫妻关系。
曾奇峰则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健康家庭的夫妻,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
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是异性父母的成年配偶,去做一些和他这个年龄段非常不相符的事情。而他长大后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如果父母相爱,家庭则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
如果夫妻关系有问题,无论是父母关系,还是子女关系,都很难良性发展。所以家庭中居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
海灵格强调,“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应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也不可为了父母而忽视妻子。
如何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呢?
亲密的夫妻关系至关重要,但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却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完全左右另一个人,因为对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和需求。
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二 婆媳关系 —儿子是关键
婆媳关系在中国是一个普便存在的家庭问题,也是家庭矛盾的的关键点。
婆媳关系看似是婆媳两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婆媳和儿子的三人关系。婆媳关系的核心是争夺家庭的主导控制,问题的关键则在儿子身上,儿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吴军在《见识》一书中,写道自己家庭和和父母岳父岳母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很少争执和矛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共识,“在我家,我和妻子是主人,他们是客人,他们没有发言权,而如果去了他们家,他们是主人,我们是客人,我们没有发言权。”
所以在婆媳关系中,要努力达成共识,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维护妻子作为女主人的地位,儿子不能和母亲站在一边,也不能逃避,这样会让妻子感到孤立和心寒。
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多么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严重的恋子情结和糟糕的婆媳关系,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与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他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这时,这个婆婆会祝福媳妇,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
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如果是儿子,就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三 亲子关系——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现在小孩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就卯足了劲,妈妈成了一个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
网上就传出,很多孩子,从小一年级就开始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从没过过周末。早晨6时走,晚上11时休息。
这些“全陪妈妈”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尽管出现了明显的负面效果仍不肯停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是极端的“有劲儿就往孩子身上使”,一些妈妈把业余时间全部拿来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除了工作外,她们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有一刻空闲,必须拿出全部精力去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看似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实质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情况下也是自我心理投射,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能去实现。孩子是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是自己也实现了。具体有三种常见类型
父母把焦虑转移给小孩
有一种最普遍的情况,父母会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进步,没有办法去适应社会,所以他会把自己的期望转嫁在儿女身上。
这些父母花所有的时间,参加各种培训班,不停的提高,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全部附加子女身上。
并且因为付出很多,所以他期望也很高,稍有挫折,自己和小孩的压力和挫折很大,有时弄得整个家庭鸡飞狗跳。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慢慢对学习没了热情,甚至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证明家长自己优秀
还有一种家长自己很优秀,也希望孩子优秀,所以孩子成了他证明自己的一种工具和方式,而忽视了孩子独立的个体和成长的意愿,孩子则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独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
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会觉得很丢脸。
家长把理想投射到孩子
还有些家长把理想的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很多知识分子便是如此。
著名教育家徐国静说,她发现工人妈妈们对孩子的发展很满足,她们说,我儿子学习不错,要考大学;女儿成绩不怎么好,但她有梦想,将来一定有出息。但“知识妈妈”们对孩子的标准普遍苛刻,因为她们比的不是孩子有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有没有考上清华、北大,是否去了哈佛,成为社会上的精英他们才能够满足。
马丁伯格将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她钱一种是把一个人视为完全平等的一个人,尊重他的个性和独立意愿,而后者的特征是把他当成了一个物体,当做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工具和对象。
很多父母就是忽视了孩子的独立性和选择,而让还自己成为了实现自己意愿的工具。
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太早实施所谓的精英教育,争夺起跑线上的优势,很多家长用力过猛,导致自己焦虑过度,孩子压力过大,甚至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适得其反。
更重要的是会养成孩子单一的价值取向,认为学习和成绩就是一切。很多小孩的个性和品格都受到严重后果的影响,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抑郁,甚至自杀。有些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自私骄横,社交能力差,不与能与人建立关系,都是这种模式的副产物。
孩子是天使,父母则是守护者。
学习很重要但不是一切,社会是多元化的,生活是丰富的。学习知识,建立完善的人格,有自己的主见,有健康的价值体系,能够认识世界,能面对生活的各种问题,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
这个世界并非一边是优秀而高压力,另一边是平庸而轻松。实际上,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小结
家庭式关系的核心,是每个人生命成长的原动力。原生家庭的影响,无论好坏,都会持续一生。
原生家庭每个人都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反省,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持续不断的改善提高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因素,实现自由和幸福。
我们可以从自己开始,尽力成为合格父母,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让给我们的子女能够生活在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中,让家庭成为他们成长的坚强后盾,让他们的生命能够灿烂绽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