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两首词的韵脚,说说它们对抒发感情有什么关系。

分析两首词的韵脚,说说它们对抒发感情有什么关系。,第1张

  参考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是:物、壁、雪、杰;发、灭、发、月。这首词,气势豪雄,风格飘逸,让人想象拍板高唱之时,一定能使江波鼎沸!这雄伟的气势当然来自命意,但韵脚激越短促的入声,用在怀古的题目下,有助于造成寂灭激切的气氛,结尾押“月”字,呼应“梦”字,更有飘逸出尘的感觉。

 《定风波》中“声”“行”“生”“迎”“晴”,押同一平声韵;“马”“怕”,押仄韵;“醒”“冷”,押另一仄韵;“处”“去”(古韵同部)押又一仄韵。其特点是:(1)上片为二平二仄一平,下片为二仄一平二仄一平的韵脚。(2)五句押平韵一韵到底,在每一个仄收句后跟二字衬句,与仄收字同韵,一共三处,三韵三转。这首词用韵句的平仄声韵脚交替出现。平仄交错,平韵为主,很好地表达了那种自在洒脱之情。

 提示: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押韵、平仄等方面。因此,鉴赏诗词的平仄,特别是押韵的情况,体会它与诗词情感的关系,就是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刚接触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一定的声韵知识,注意从这方面多加分析,也不困难。

  押韵 首推十三韵 这是公认的分法

1、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同音字如杀、家、涯、妈等,收声归韵都是啊音,这个音属于大口型,响点在上口盖中部,收声时“点”的大小因情绪而定,直到落音仍应保持原位置(待续)

2、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同音字如婆、哥、错、薄等,这个辙口容易发音,声音又响亮但如果不注意口型又容易变成啊音“uo”音的位置应要控制在上口盖前方,一直维持到落音,面部肌肉不能放下来,否则声音就移位了

3、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同韵母的字有绝、血、月、界、姐等这个辙口的声音效果很好,既有响度又有亮度,它的位置在硬腭前面上牙龈后面,这个“点”赋予它一优越位置京剧常把言前辙巧妙地移位到这个辙口托腔,既发挥了声乐的优势又制造了强烈的艺术气氛,大展了演员的技巧,又把人物内心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许多人不太留意这个音托腔落音的位置,经常把“ie”音由上门齿外面移到上牙后面甚至硬腭中部反响,发成了“ue”音口型的微弱变动就改变了字音,成了别字,应该特别注意这个辙口较窄,亦不多见,唯在《探监》中,冯彦的唱段一辙到底,如托腔收声的音位控制得当,声情统一,是耐人寻味的

4、一七辙:i、ü、er同音字有衣、立、妻、迹等,这个辙口型较小,托腔时注意适度地打开口腔,但声音基本位置不动

5、姑苏辙:韵母是u同音字有古、孤、苦、伍等这个辙口为撮口音,口型深归韵不要完全依照“u”的发音位置去唱,要用“嗷”的感觉去唱“呜”音,即可改变声音的响亮度,发音也比较容易

6、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同韵字如埃、哀、埋、怀等这个辙属声音最响的宽韵之一,“ai”音位置居口腔中前部,有较理想的声音效果但收声要有“收”的感觉,要逐渐收敛,以防强音到底

7、灰堆辙:韵母是ei和uei(ui)同音字有梅、谁、回、雷等,这个韵的“ei”音,位居上腭中部,口形稍深,音色较暗凡遇到时值短促的腔,可按原位置唱如有稍长的落音,应适当予以移位,用“ai”的感觉唱“ei”音,可增加声音的亮度

8、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同韵母的字有庙、飘、瞧、娇等自然形态的的“嗷”,由于双唇外鼓,增加了口形深度,托腔以至收声,从感觉上移位,增加声音的洪亮度

9、由求辙:韵母是ou和iou(iu)同韵母的字有楼、愁、柔、忧等,这个辙的韵母“ou”音,首先使双唇呈撮口状,加长了发音管体,口形深了,音位稍后,缺乏洪亮度托腔时可用“ao”的感觉,下意识移位唱“ou”音,但不可过分,否则变成“遥条”韵京剧处理这个韵是很巧妙的,比如《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甩腔明快潇洒,就是在不伤害字意的原则下,从感觉上移位,使深口形的“呕”音加入了“嗷”音的成分,以洪亮飘逸的声腔充分体现了杨 子荣“壮志未酬誓不休”的英雄气概

10、 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üan这是常用的宽辙韵,同韵的字很多,如监、天、边、满、唤等此韵虽属宽韵,但“按”音口形大,带有鼻音,如不注意音位会使软腭下降,把较多的气息挡入鼻腔,影响发音的能力

11、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同韵字很多,亦属宽辙如魂、沉、真、今等,这是带鼻音的字音,演唱时可借“哀”音给以感觉上的移位,但不是发“ei”音

12、 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如乡、强、扬等,韵母ang属鼻音字,但比“中东”辙音位靠前“昂”音口形略显宽大,位置稍后,遇到甩腔时可适当加入“啊”音给以音色上的调节

13、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韵母“eng”属后鼻音,同韵字很多,如声、惊、听、兵等托长音时稍打开口腔

从秦腔经常使用的韵脚来看,除了十三辙之外还有几个小辙如须遇、知世、资此、花儿等

诗歌的传播需要发声。关于韵脚的选择,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声音,它跟随诗歌创作形式和手法也在更新换代。它选择的目的在于发出最大的声音。但是,这个最大声,在吟诵的时候应该满足足够清晰,足够平静这两个特点。白话文诗歌处在100年的探索过程中,其实,我们都是探索者。需要积累的东西,现在谈还比较早。你给出最好的声韵,是可以留名青史的。

个人认为,韵脚更多的是在古典诗词里体现得多一点。因为古代的诗词,对韵脚,音律的要求更严格一些。文人学士从发蒙一直到终老,都是浸*于此间,从小就要求背《白水韵》,滚瓜烂熟,每个韵的平仄更得要熟记于心。当然,韵脚是为了,让一首诗词在一定范围内抒情,喻物,绘景,更大的作用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所以个人愚见,只有懂得规则,继承传统,才能创新。

格律由押韵等组成,押韵则带出了韵脚,但是,情感变化才是通领格律的,这是韵脚与情感变化的内在关系。一味去讲韵脚押不押韵,有时文字就会显得不但矫作,同时表达不出情感精准的变化;如果能够忠诚于情感的变化表达,那么即使在押韵方面做的没那么圆满,然而还是在整体境界上达到圆满的。

声韵的确同情感有关,在词牌中用韵就是明证,建议比较下几首叶入声字韵的词牌,感受一下,不展开了。关于音韵,无须强求,语言是在发展的,宋人设平水,到了清朝,学子们押十三元也是头疼,因为已经变化很大,分不清韵部了。

当然,提到学习入声字对于古诗词赏析习作的确是很必要的。但是也不用一东二冬地背韵书,平常读诗词注意积累,习作的时候翻翻韵书,假以时日,存储到一定量就可以了。

一点芹献,俟哂而已。

押韵,又称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

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

在汉语里,一个字也可以算作词语。

辨析词性

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近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同义词的辨析

从构词成分上辨析。从词义的轻重不同上辨析。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上辨析。从词的使用上辨析(要注意词的搭配对象)。从词的情感色彩上辨析。

押韵是指在诗歌或歌词中,两个或多个词语的结尾音节的发音相同或相近,以达到音韵的和谐、协调和美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押韵在中文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增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加深诗歌或歌词的情感表达力和艺术效果。在英文文学中,押韵同样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于诗歌、歌曲、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0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