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5-7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同时也是一群DISCer报名参加大师级教练Paul Jeong博士《商业教练》面授课的时间。我用虔诚地尊敬先人的态度来学习教练的哲学。3天的课程日期,5号、6号的上课时间更是到晚上9点,但人依然沉浸在课程内容中,沉浸在Paul博士的课程呈现中,沉浸在思考自己是否会有遗漏的知识点……让我在第一天晚上就失眠了,若不是因为第二天早上有精彩的“中心练习”不能错过,真的就想一直沉浸其中,不想自拔。
大家是否好奇,Paul博士的课程究竟有什么魔力、魅力、吸引力,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呢?我非常愿意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接下来,我就分享几点课程的感悟:
1、你有万分痛恨的哪个人么? 你有从小时候到现在还深深埋藏在你心底的不好的情绪么?等等。情感表达、情感释放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博士使用通俗易懂的工具、确切有效的医学方法,让我们来了一场“自我认识情感”的心灵旅程。我持续地被博士的情感组合拳给震晕了。在旅程的开端,我在一句话里得到了共鸣—“我爱你 接纳你 100% 无条件的”(你指的是自己)。的确,即便被全世界抛弃,但自己爱自己,内心还是感到温暖,感到希望,感到活着的动力。这种从自我内心发出的赋能,是如此的正面,如此的强大,如此的坚固。
旅程继续,感受到自我赋能的状态下,接下来的体验更是击中心灵深处—给父母写一封信。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是个含蓄的民族,我们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借此给我们自己借口,掩盖自己不愿情感流露。父母是我们的至亲,是我们的港湾,我们习惯性地向他们索取,然而我们似乎忽略,父母也是需要情感呵护的。感谢这次课堂里提供了这次机会,我写下了对母亲的一封信,并打电话给母亲念出这封信。说实在,在打电话前,我担心自己会激动得出不来,担心母亲听了之后不知所措而使气氛尴尬。但是,博士的话鼓励着我—不要自我判断,只看事实。结果,通话过程中,我虽然略带哽咽,但还是顺利地将信读完;母亲一边听着信,一边憨厚地笑着,气氛反而变得融洽、和谐、自然。打完这通电话,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内心是满满的,能量是足足的,情感是充沛的。
旅程即将进入尾声,我们需要一个完整地健康的心灵情感。我们从小到大,会经历过一些影响深刻地不愉快的事情,这些记忆可能已经尘封已久,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刻意将它不断下沉下沉,放在心灵的深处,却不代表已经消失不见。博士运用了医学领域也临床使用的“EFT”,意为“情绪释放技术”。不要欺骗别人或自己,因为你的身体会出卖你的。这个演示操作发生的一幕,我真的是被惊呆了,被震撼了,被折服了。到我自己体验后,能量被释放后,又重新被赋能,感觉就是都过去了,都翻篇了,都只不过如此而已,我依然健康快乐地活着。“我爱你 接纳你 100% 无条件的”。
2、这3天的课程,我有时会怀疑:我是否报了舞蹈班。博士这种“体验式”的授课风格,也是给我很大的启发。由于授课的方式是体验式,而且是全方位感官体验。眼:我看到一位拥有丰富教练哲学的大师级教练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地授课;耳:我听到一位大师级教练在循循善诱地讲授教练哲学;口:我根据教练的要求,读出一句句富含赋能的话语,感受着教练哲学;身体:我们通过实操演练体验着教练哲学。
经历了这场视觉盛宴,我领悟到上课的风格可以影响到授课效果,而怎么样的风格会舒服、自然又能达到效果呢?这种全身心体验式的授课风格,又是这次课程带给我震撼感的知识点之一。
看完我以上文字的伙伴,是否已经感受到了Paul博士课程的魔力、魅力、吸引力。也可以理解为何第一天的全天课程结束后,我依旧处于兴奋的状态,久久不能也不想入睡。
面对同样的批评,有的人会感到深深的自责,有的人满不在乎,有的人激烈反抗,有的人则毫无反应;面对同样的困难,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止步不前,有的人得过且过,有的人淡然处之
相同的境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会认为这主要是性格因素造成的。
那又是什么造成我们性格上的千差万别呢?
在豆瓣评分86的《 情感 依附》一书中,医学博士亨利•马西和精神分析师内森•塞恩伯格,通过记录76个婴儿从出生起到30岁的成长过程,全面分析和呈现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孩子核心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家庭关系不仅意味着爱、包容和理解,还包括紧张、痛苦和冷漠,孩子在亲子关系中不仅感受到快乐,也感受着痛苦。 当孩子感受到痛苦时,他们会寻找方法进行缓解。
1、无法建立联结
在佛朗克婴儿期时,父母无论是在给他喂食、洗澡还是换衣服时,都很少与他说话,也没有笑容,互动也非常少。他们还会在孩子安静时去打扰他,这让佛朗克一直都处于紧张的状态。1岁后,佛朗克变得易怒、很难安抚,他经常感受到挫折,不知要干什么,也不愿意与人接触。
达芙娜的母亲每天都很手忙脚乱,她总是大声地说话,大声地笑,还会做鬼脸去逗孩子,很少让孩子安静地待着。她也很少注意到达芙娜的需求,她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照顾孩子。在达芙娜1岁后,她也会拿着香蕉对母亲做鬼脸,就像母亲以前逗弄她一样。
凯文的父亲和外婆都不赞成生下他,母亲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照顾孩子显得有些压抑并且无法理解孩子的需求。当孩子想休息时,她认为孩子饿了;当孩子对外面充满好奇时,她又觉得孩子很吵。她总是笨拙的去安抚孩子,母子两个像是对方生活的入侵者。半岁后,凯文有些抑郁,很少有东西能吸引他。
以上三个案例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 父母与在孩子的婴儿期没有建立联结,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出现了问题。
早期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包括目光的注视、 情感 的传递、肢体的接触,语言的表达等。孩子用眼睛、哭声、表情、肢体等一系列方式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通过父母的回应方式来感受爱和照顾。
他们的大脑神经元在父母一边照顾他们一边跟他们说着话中快速建立;每次对他们笑容的回应,就完成了一次 情感 的交流;当他们的需求及时得到满足后,一次交流联结完成。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疏忽和他们的交流,最初的联结在孩子出生后就开始了。
2、无法玩在一起
孩子自己玩着玩具,父母在旁边玩着手机,这不是玩在一起;孩子尝试着弄明白一个新玩具如何使用,父母在旁边指手画脚,不停说教,这不是玩在一起;孩子在尝试让轨道上的小 汽车 倒着跑,父母赶快纠正,这不是玩在一起。
没有共同的思考,不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思考和感受快乐,就不能称之为玩在一起。父母和孩子玩在一起,与孩子的交流才能进一步加深,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理。
3、无法理解孩子
愤怒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坏”的,是有意为之的;过度控制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操纵别人。父母将自己的认知与情绪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孩子,否认了孩子真正感受和需求。
爱干净的父母喜欢家里一尘不染、整整齐齐,他们不允许孩子把家里弄乱,不允许孩子把自己弄脏,他们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孩子需求的前面,他们不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不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无法感受到爱,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
4、将痛苦外化
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他们的适应能力也不是无穷的,他们无法承受痛苦时,不良的行为特征就会出现。
6个月~1岁间:问题开始出现,活力减少,易怒,多动,很难平静
2岁:愤怒、狂躁、紧张、更具有破坏性
4~7岁:这是症状转化最重要的时期,不良症状越发的明显,注意力涣散、社交能力差、不成熟、低自尊、焦躁不安、行为多动、尿床
7~18岁:孩子的行为已被驯服,可他们失去了生气和活力,内心也逐渐枯竭。
与将痛苦外化的孩子不同,他们不良行为很少,也很少和父母发生冲突,他们将问题指向了自身。
1、复杂的爱
诺兰的父亲有点焦虑,缺乏耐心,喜欢指责妻子,控制欲强,经常对妻子和孩子的生活细节发表各种意见;母亲 情感 疏离,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容易烦躁。他们会旁若无人地摇着婴儿床,行为有些刻板,也无法给孩子足够的反馈。
乌拉的父母离异,父亲只负责赚钱,很少照顾她和她沟通;母亲经常把对父亲的怨恨转移到她身上,她会在喂奶时使劲地拍打孩子的后背,会让孩子哭20分钟不管,自己去喝咖啡,不愿和孩子交流。
芯娜的母亲快乐却过于忙碌,她对孩子说话大声,态度生硬,还容易激动。她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但又会经常不打招呼的突然离开。父亲因自幼丧母,虽然 情感 丰富,却不善表达。
将痛苦内化的孩子生活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感受到的爱都是复杂的。 他们平静地忍受着痛苦,有的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开心。从小被父母讨厌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出现矛盾的 情感 ,空虚等问题,这会导致他们通过自恋的方式来弥补这种空虚感。
2、将痛苦内化
与痛苦外化的孩子相同,将痛苦内化的孩子也有不良的行为特征,只不过他们的行为不明显。与其他孩子交往时,他们会表现得消极、疏离和惶恐;他们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情绪单调、行动拘谨;有的孩子会经常做噩梦;有的孩子出现发育迟缓;有的孩子慢慢变得自恋
多数父母在要孩子前都会做一些准备,戒烟、戒酒,锻炼身体,大量物质上的准备,寻找更好的教育资源等等。其实, 在养育孩子之前,父母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父母。
1、信心
父母对孩子有信心,才能养育出自信的孩子。有信心的父母乐于寻求和接受建议,而不是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有信心的父母会为孩子的积极表现表示出认可和骄傲;有信心的父母会对孩子的独立性感到喜悦,会欣赏孩子精力充沛的大笑大闹。
2、乐观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了乐观,是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的基础。乐观的父母会给孩子机会成长,用安静的方式让孩子承受挫败。
3、镇静
镇静的父母可以理解孩子的行为、缓解孩子的紧张,以一种促进孩子成长的方式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回应。
4、共情
共情不是同情,需要父母以爱为动力,洞察孩子的行为,让自己投入到孩子的体验中去,理解孩子的状态和情绪,掌握孩子的需要。
5、自律
父母自律,成为孩子的榜样,不靠处罚孩子来完成管教。自律的父母有足够的定力,不会轻易被孩子操纵。他们会通过自身的自律行为让孩子明白如何节制自己的行为。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作为家长,给孩子留下巨额的财富,想方设法让他变得优秀、有才华,都不如给他一个幸福的童年,让他可以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上的各种困难与痛苦,用足够的幸福来治愈自己的一生。
工藤优作、毛利兰、阿笠博士、芙莎绘·坎贝尔·木之下、詹姆斯·布莱克、琴酒都已经被青山否认了,还有毛利小五郎、铃木园子这些出场率高的也不是boss,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不可能是阿笠博士,青山创造这个角色是为了对应《福尔摩斯》里的华生,说白了就是当新一的助手,作者说他画阿笠博士去救柯南的剧情就想向读者澄清阿笠博士不是boss。关于近期最火的乌丸莲耶,他在之前就被作者否认了,现在提出的乌丸莲耶一看就知道是烟雾弹,他可能是组织的创始人,但绝对不是现任boss,现任boss是乌丸莲耶的后代或借用乌丸莲耶的名义发号施令的人。
我觉得不要等他了吧!因为这一程“陪读”长跑,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一、冲突:学业繁忙,付出缺席博士生的学业往往十分繁重,没有规律的休假,很难抽出充足的时间陪伴自己的伴侣。
而与此同时,紧迫的科研任务和沉重的毕业压力使得他们时常生活在焦虑之中,自己的情绪尚且难以管控,更不要说充分顾及身边人的情绪。
除此之外,国内的在读博士大多收入有限,有些可能还要依靠家人或是伴侣的“补贴”才能过好生活。而反观博士们的同龄人,则大都拥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时,两相对比,带来了更大的心理落差感。
时间上无法顾及,情绪上缺乏照顾,经济上难以支撑。多重现实压力的叠加,使得博士们很容易成为感情中的付出缺位者。作为博士的“陪读”伴侣,在承受更大的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风险。尤其是是陪读博士男友的女生,面对更严苛的社会言论与年龄压力,陪读风险也更大。
从读博到毕业,一般需要整整3-5年,除非是有着足够坚实的家庭背景支持学业,或是极为坚固的爱情基础,否则感情很容易在一日日的失望中裂缝、变质,并最终走向无法挽回的结局。二、背离:消失的共同语言与渐远的爱情
读书的也许会觉得对方从学生时代的“珍珠”变成了汲汲于世事的“鱼眼珠”,从满目星辰大海到满地鸡毛蒜皮;工作的也许会觉得对方明明年纪已经不小,却还是天真得很,在象牙塔中用高人一等的姿态指指点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这样的境况下,面对身边“志同道合”,“并肩作战”的其他伙伴,是否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念头呢?
也许直接断言有些偏颇,但至少这段关系中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之外,还有更多个别性的原因,让一段段的“陪读”感情难上加难。
但无论多难,现实生活中的伴侣们都不太可能像帖子中的回复一样,说分手就分手。
毕竟感情这种事情,自来就带着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
情感咨询分线上心理辅导和线下心理咨询两种形式,是很难进行排名的。各个老师的风格也都不尽相同,可以选择几个知名的了解对比下,目前行业里名气比较大的有河南星恋心理咨询,十几年一直专注情感咨询的研究,有自己的理论和行业经验,星恋老师都是具备心理从业资格证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心理学博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