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加强幼儿情感教育

浅谈怎样加强幼儿情感教育,第1张

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人在接触现实的时候,对现实中的对象和现象总是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产生着不同的情绪、情感、并逐步地演变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幼儿情感的发展对其以后心理的发展影响是大的,特别是幼儿情感的个别化即幼儿情感的某种倾向性,对幼儿将来的个性形成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而 幼儿期是人的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对于提高其社会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我们幼儿园的教师来说,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中,在幼儿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各种交往中,都可以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上的“单一”概念,确立整体意识。

长期以来,幼儿情感教育未被人们所重视,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技巧传授,轻能力、习惯、兴趣、情操的培养。以往,我们在设计、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时,多是单纯追求各学科教学的工具性效应,忽视了在品德、情感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目的。例如,在“认识春天”的教育活动时,多半限于让幼儿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的变化,使幼儿感觉衣服的增减等,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只是知识。在更新教育观念后,在组织教育活动时,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注意了情感教育,如春天到了,带小朋友到户外春游,观察春天的景象以及池塘里的蝌蚪的变化,并根据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启发幼儿:“小朋友,春天到了,池塘里的蝌蚪也出生了,它们的妈妈是谁呀?为什么它们长得跟妈妈不一样呢?”孩子们通过思考和讨论,知道春天里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接着,我又用拟人的手法问:“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有的说:“小蝌蚪伤心地哭了,”有的说:“没有妈妈照顾,小蝌蚪会生病的。”这时,我便说:“让我们帮帮小蝌蚪的忙吧!”孩子们的情绪明显高涨,有的说:我们帮它找妈妈;有的说:我把它带回家照顾它;有的说:我们要爱护它,让它感受到我们的爱。孩子们说了很多各种各样充满爱心的想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既领略了知识世界的内容,又进入了情感世界,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关心他人和同情、帮助弱小者的品质的熏陶。

二、对幼儿要爱严结合,循循善诱,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热爱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无爱便无教育。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年龄越小,作为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爱”的情感交流越发显得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就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从情感、行为等方面去了解幼儿,分析他们的语言行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对待幼儿要爱,但热爱不等于溺爱、迁就、纵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感情用事,失去理智,忽松忽紧,而要前后一贯,始终如一,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孩子的情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尽管是极其微弱的发光点,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这可增强幼儿战胜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幼儿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注意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园有目的的活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认真地设计并组织活动,才能将情感有机地渗透其中,但要避免手段和方式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例如:过去在组织讲故事的活动时,经常在故事结束部分提问孩子们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向故事中的谁学习?学习他什么呢?”并引导幼儿说出:“学习他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都没有跳出说教的圈子,孩子们虽然当时能对答如流,但在生活交往中是否能真正体现,就不一定了,因为孩子们并没有把知识的获得深化为思想感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一)结合节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各种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和主要的涵义,如“三八”妇女节、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清明节、元旦等等,将幼儿对节日的认识情感从不同方面作进一步的提高,如三八节,五一节到了,让幼儿通过绘画“我的妈妈”、“我的爸爸”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来表达幼儿对父母热爱的情感,鼓励幼儿帮助爸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洗袜子,穿脱鞋袜,收拾玩具,摆放碗筷,为大人递送用具等,养成幼儿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关心他人的情感。清明节前组织幼儿谈话,帮助幼儿理解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人们为了怀念他们,每年春天都要去看望他们,并让幼儿懂得看望烈士时要做花圈、花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花圈,把孩子们用皱纹纸做的纸花扎在花圈上,组织幼儿到烈士纪念碑扫墓,献上花圈,低头向烈士默哀,体验怀念烈士的心情,并请家长代表向孩子们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扫墓活动结束回来后,我们又通过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画画、折纸、看谁讲的英雄人物多等形式,强化了幼儿的情感。

(二)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极好教材,例如,我利用我班钟楚略小朋友即将随爸爸妈妈到英国去读书,将要和全班小朋友分开了这一时机来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开展这一活动呢?我发现,教师亲切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和创设。一开始,我用亲切的语调和幼儿交谈:“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将要离开我们班,你们知道是谁吗?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班呢?”小朋友们一下被吸引了,纷纷想知道是谁,情绪被激发以后,我向大家讲明了原因,孩子们又关心地问:“那钟楚略什么时候回来呢?”我表示遗憾地说:“我也不知道,也许很难有机会回来了,”接着我又启发他们:“钟楚略要走了,你们想他吗?你们怎么想他呢?”孩子们有的说:“打电话,”有的说:“写信给他,”有的说:“我们画一幅画送给他,让他不忘记我们,”于是我们决定全班小朋友一起画一幅画送给他,我构思了全班小朋友手拉手的画面,全班孩子每人在画纸上都画上一个人代表自己,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每个孩子还对楚略说了一句祝福的话。当家长来接孩子时,我们把这幅画和祝福送给楚略父母时,他们都非常激动。楚略到英国后,还给我们寄来了信和卡片。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友爱产声相互交流的作用。

(三)注重一日活动的情感培养

幼儿的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情感教育并不是一次活动或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将一日活动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教育。如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强化爱的情感教育等。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都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要注意随机教育,发掘出着眼点,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使孩子们行成良好的情感素质。

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用爱作为纽带连接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努力创设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和谐环境气氛,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和谐的健康发展。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幼儿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易表现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情感习得的启蒙学校。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和自然感受的体验中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  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情感共同体,父母是家庭情感氛围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父母之间的关系。 如果父母能互敬互爱,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表现得乐观向上,这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获得爱与尊重的体验,从而产生主动积极的情感。如果家庭关系紧张,会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要把握好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不和谐甚至会导致其长大成人后情绪控制能力的低下。在大多数家庭生活中,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主要表现为溺爱:父母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极易形成以“我”为核心的优越感,形成自私、骄横、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还有一种是粗暴之爱: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一味地服从。久而久之,孩子良好的情绪发展受到潜在的阻碍。  与孩子共同设置合理的规范  面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家长要客观分析,满足其合理需要,拒绝不合理要求。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幼儿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可能表现出某种过激的情绪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预先与孩子共同设定一些规范,逐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在实践活动中用这种能力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做出价值判断。只有当幼儿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价值判断时,才具有实现情绪调控的可能性。  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与游戏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同伴交往,幼儿如果长时间独处,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孤独感,渴望交流又得不到交流的状况可能导致慢性的情绪压抑。尽管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不免会发生一些小冲突,但正是这些“茶壶里的风波”使孩子学会如何与别人协调,如何压制自己不合理的愿望,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等。孩子有喜爱游戏的天性,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他们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角色分配,服从规则要求,要想参加就必须约束自己行为,否则就会遭受排斥、失去参加活动的机会。这有助于训练并逐步形成幼儿的情绪控制机制。  教给幼儿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由于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不一定很长,这也表现出一种对情绪的无意识调节。面对孩子的过激情绪,父母可以讲究一些策略,如冷处理、设法转移幼儿注意力等。同时家长又应该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如教给幼儿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告诉他们,当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暗暗说“不能打人”,“不能摔东西”,或者在不愉快时想想一些有趣的事情。  此外,家庭生活内容的丰富与否也会影响幼儿情绪的正常发展。家庭生活单调乏味容易使幼儿产生消极情绪,反之,丰富的家庭生活内容能使幼儿生活得快乐、满足,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因而有利于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

 幼儿情绪是他对外面世界的情感流露,当一个孩子的情绪处在积极状态时,快乐向上,乐于学习,思维灵活,想象大胆、丰富并具有创造性。

如何帮助幼儿调节情绪1

 一、幼儿不同情绪表现反映出的问题

 孩子有很多情绪反映:如哭;撒娇;害羞等,每个情绪后面都有不太一样的原因,现就主要的几种幼儿情绪表现,分析其中原因。

 (1)幼儿表现出打人、咬人的情绪反映,原因一是可能是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老师和家长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二是不喜欢别人打扰的意思,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对这样的要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三是家人或老师行为的影响,孩子会把这样行为影响反加到别人身上,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2)幼儿表现出爱插话的情绪反映,孩子爱打断别人的谈话,大体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二是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三是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针对不同情况,我们应该注意处理方式。一要“因事制宜”。

 即家长和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导。二要“相机诱导”。即家长和老师要利用一切可以用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对孩子加以启发和诱导,特别要注意运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启迪和提高。三要“言传身教”。即做家长和老师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行”,这给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较强,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父母应树立起一个礼貌地与人交往的榜样。

 (3)幼儿表现出爱撒谎的情绪反映, 其实儿童“说谎话”的种类繁多,想象谎话、愿望谎话、无知谎话、游戏谎话、辩解谎话、方便谎话、友情谎话、吸引注意力谎话、复仇谎话、以及欺骗谎话等等。

 幼儿的大部分谎言来自想象、愿望、游戏和无知,偶尔有出自辩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无论哪一种都不属于真正的谎言,如果不能充分理解这一点,就谈不上正确的处理办法。我们应该认清隐藏在谎话背后的儿童心理,采取与其心理状态相符的办法解决。

 (4)幼儿表现出嫉妒的情绪反映,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

 孩子嫉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是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别的孩子时,二是别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受到教师的表扬时,三是别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好时,四是别的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健康成长。

 (5)幼儿表现出爱哭的情绪反映,儿童爱哭的心理是,哭的行为是一种结果,是某些问题表面化的结果。哭有时是悲伤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时因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觉到痛或热而哭泣。

 特别是爱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于想让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赖心理所致。此外,爱哭的孩子都是胆怯的孩子,当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不和他玩,不适应朋友关系或集体生活时,就会哭起来。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要忘记爱哭的孩子,多半是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仅仅劝他停止哭泣的行为,而不解决他内心的感情问题,是止不住哭的。

 (6)幼儿表现出爱撒娇的情绪反映,遇到这种情况,做父母和老师的首先是要学会区分孩子的撒娇哪些是合乎情理的。另外,专家认为孩子也有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时也容易撒娇。这些撒娇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是亲子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父母都应予以理解,并给予安抚。但是对那些因不顺心、不讲道理而故意发脾气撒娇的孩子,父母就不能听之任之、百般迁就、百依百顺了,否则会养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

 二、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合理表达情绪

 幼儿的情绪发展关系其将来的发展,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增强对积极情绪的愉快体验,对于幼儿的情绪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人的情绪是一种主观的内在的体验,就情绪本身而言,它是一种自然的真情流露,并无好坏是非之分。所以,对孩子的情绪我们不应抑制,而应给予理解、接纳,使孩子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遇到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但并非所有孩子都能表现出来。过去,我们倾向称赞那些不表达自己消极情绪的孩子,然而,根据精神健康方面的知识,我们应树立新的观念:能够宣泄自己情绪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承担消极情绪而又不能表达,必然会产生压抑感。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他们的各种情绪。

 (2)帮助幼儿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情绪

 父母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有许多孩子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就成了调皮捣蛋的“人来疯”,虽然这是他情绪极度兴奋的表现,可其行为却让大家很烦躁。此时,就需要家长以平静、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一味打骂只能伤害孩子。可以在肯定孩子感受的同时,告诉其表达方式的不妥并教给孩子一些待客之道:通过快乐的表情,热情的语言,同样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使客人感到受欢迎,而不一定非用肢体动作上蹿下跳,手舞足蹈。

 (3)帮助幼儿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

 对于情绪波动大的孩子,父母除了对他表示理解和关心外,还要尽量分散他的注意力,引导他做些愉快的事。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往往把孩子的宣泄行为视作“有意使坏”,因而严加训斥与制止,迫使孩子强行克制已经酝酿发作的脾气,长期如此,孩子得不到宣泄的机会,对身心健康相当不利。孩子的发脾气是释放积压在胸中的怒气,是一种情绪的自我调控,所以,不妨让孩子发发脾气,但请别忘了给予正确的引导。

 (4)应帮助幼儿增强对积极情绪的愉快体验。

 幼儿直接经历过的情景比起故事、来更能引起他的情绪共鸣,也更能印入其心灵深处。多次强化以后,孩子今后在同样情境下就能正确表达情绪,并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情绪定势。

 总之,情绪是幼儿与他人沟通的一种方式,用来与他人交流,他不仅情绪影响幼儿认知发展,影响幼儿身心健康,还影响着幼儿人格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认识分析各种幼儿情绪反映,针对不同的幼儿情绪反映,合理疏导,始终使他们在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中成长。

如何帮助幼儿调节情绪2

 1、做事有条理

 训练小孩在睡前将脱下的衣服、裤子叠好,按脱下的次序摆在椅子上,起床时就可按摆放次序重新穿上,并指导他,如:“衣服叠好了吗?”“应该怎样摆放”等。训练他懂得怎样按次序放自已的东西。培养他工作条理有序,不乱扔乱放的好习惯。

 2、讲礼貌

 带小孩去朋友家作客时,事先要求宝宝讲礼貌,如进门见人问声好,接受食品或玩具时要说声谢谢,不能乱翻乱动人家的东西等,养成作客有礼貌,行为有分寸。

 3、交往

 在与他人交往中,训练孩子做完整的自我介绍,并且能倾听小伙伴的自我介绍,增进交往能力。

 4、家务劳动

 教小儿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择菜,拿报纸,倒果皮,培养爱劳动、爱清洁的习惯。

如何帮助幼儿调节情绪3

 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这同其生理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幼儿的神经纤维髓鞘化未完善,神经兴奋强于抑制。幼儿的自控力差还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如果周围成年人经常溺爱他、迁就他,任其所为,那么孩子必然失去自控力。自我控制力是儿童意志发展的基础,坚强的意志是人才的必备条件。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注重情感教育,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

 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消极情感,影响其以后的发展。首先要对人情绪情感有所识别,知道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相对应的面部表情,要让幼儿识别到什么会引起各种情感。其次,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感对幼儿的行为有巨大的推动、调节作用,培养幼儿正确地是非观念,对幼儿的发展起巨大作用。

 要让幼儿了解基本的表情,可在活动区建成幼儿自己的情绪角,幼儿可以时刻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评定。教师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对于出现消极情绪的幼儿,及时地询问原因,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由于情绪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产生情绪的情境,对其情绪的判别非常重要,可利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幼儿通过故事情境去理解情感状态。并通过角色扮演来表演,让他们真实的体验某种情境下的特定状态。亦可渗透在孩子们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不仅可以通过自我表现更好的认识基本的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可以充分体验游戏本身带给他们的快乐。这种快乐体验不仅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表达,而且使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基本的信赖和信心。

 2提高幼儿觉察自身情绪变化的能力

 一个人只有能够觉察、分辨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来源,才有可能以适宜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帮助幼儿觉察自身情绪的变化,如:幼儿观察不同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请他们说一说这是什么表情动作,想想在什么情景下,自己或他人会出现这现这样的表情。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具体活动,如美术活动《不同的表情》,幼儿通过绘画来反映脸部的表情,并描述出不同的心情;再有,利用或创设某些环境,让幼儿明确感知他在这种情境中的情绪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为提高幼儿认识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成人还应帮助幼儿认识那些没有显露出来的、正在感受的情绪。如:妈妈带幼儿去游乐园,但下雨了,没去成,孩子悻悻地回到家,母亲看到后说:“你好像很失望。”孩子说:“是的。”母亲说:“因为下雨去不成了,只有另选时间了。”孩子说:“只好以后再去了。”由于母亲的积极引导,孩子不快的情绪很快消失了。

 3引导幼儿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1 帮助幼儿调整对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认识。

 儿童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理解。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分析该情境,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如:某幼儿由于生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幼儿园。当他回到幼儿园时,在某些方面跟不上同班的小朋友,时常闷闷不乐。他有时对同伴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回到家对妈妈说:“我比别的小朋友笨。”整日看他闷闷不乐的。教师主动找他谈话,打了比方说:“有红绿两辆汽车一起开,开到一半时,红车拐弯了,而绿车还在继续向前开,当红车拐回来时,同绿车已经有了一段距离。这时候,红车再追绿车就吃力了。你能说红车马力不足吗?”孩子摇摇头。教师说:“你现在的情况就像这辆红车,并不是你笨赶不上其他小朋友,而是因为你离开了一个段时间,只要你开足马力,一定会赶上其他小朋友的!”之后,这名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变得十分积极和自信。正是在教师的帮助下,他正确认识了挫折情境,成功经历了从自我否定性情绪向自我肯定情绪的转化,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

 32 帮助幼儿学习以适当的方式宣泄消极情绪。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有消极情绪,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求幼儿一味压抑、控制消极情绪,而是帮助他们学习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这种情绪。 因此, 把情绪表达出来很重要,鼓励幼儿“说出来”的方法为幼儿缓解心理压力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所以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机会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4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鼓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能用积极的方式评价他人,看待他人所做的事情。如,“娃娃家”里,乐乐和万万两位幼儿闹矛盾了,万万去向老师告状。教师经过了解,原来是乐乐拿着注射器到娃娃家给告状的幼儿“打了一针”。教师马上对这件事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乐乐小医生今天上门服务,来为娃娃家的小朋友打预防针了。”听老师这么一说,万万消了气,又和小朋友在娃娃家高兴地做游戏了。当幼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发现事情中隐含的积极因素,鼓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并能乐观地看待它时,孩子们的生活中就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是幼儿心理自我保护的重要方面,是幼儿对客观世界的积极态度及浓厚兴趣的动机,是幼儿对社会大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积极因素。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引导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从而保证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情绪情感

你知道如何培养幼儿情绪情感吗?丰富的情绪情感能够让孩子体会到更多这世界上的情感变化,对与孩子的思想与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如何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培养幼儿情绪情感1

一、以积极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感染幼儿 幼儿的情感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

他们的情感容易受周围人们尤其是成人的情绪所影响。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要以自己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去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对此,我认为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每一天的问候做起。

即教师每天与幼儿见面时,要以满腔热忱,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幼儿问早、问好,从而激发幼儿对教师、幼儿园的好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当幼儿刚入小班不久,我就试着从多渠道去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结果效果很好。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老师问早、问好、说再见,还会跟别班老师问好。但是由于幼儿情绪的稳定性比较差,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就渐渐差了,有些幼儿对问候流于形式,有些幼儿甚至对教师的问候无动于衷,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采取主动的方式来影响幼儿,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每天当我见到幼儿来园或走进教室时就高高兴兴、认认真真地先向他们问好,他们也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向我问好,而且脸上的表情和情绪总是跟老师那么相仿。就这样,日复一日,幼儿每天一进园,就能置身于愉快的环境气氛中,产生了欢乐的情绪。

2、在关心和抚爱中培养。

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关心、抚爱是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如果幼儿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生活照顾不周,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而如果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如感到老师不爱他,小朋友骂他,有人抢了他的玩具……,也同样会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时刻关心抚爱每一个幼儿,尽量避免幼儿发生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关心幼儿的冷暖,及时了解其在家的情况,在幼儿表现不愉快时就告诉他:“老师是你的朋友,有事情讲给老师听,老师会帮助你的……”。当幼儿遭受同伴攻击时,要及时给予安慰,并请打人的小朋友向被打者道歉,以消除幼儿受欺凌的不良情绪。

3、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

实践证明,教师对周边人的良好态度和情感能对幼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教师同家长或其他来园参观学习的客人进行友好的招呼、轻松愉快的谈话,都能引起幼儿对教师尊敬热爱的情感。每当新老师来园了,我都向幼儿一一介绍每一位新老师,让新老师给幼儿说几句话;幼儿也一一向新老师介绍自己的姓名。通过这样友好的礼貌的沟通之后,说也奇怪,小朋友总是会记住每一位老师是姓什么的,这就是因为幼儿在情绪高涨时,对新老师十分热爱的情况下记得最快的,对其教育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二、为幼儿创设愉快、友好的环境 情绪本身是具有情境性的,而幼儿的情感的培养是深受外界情境所支配。

因此,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能引发幼儿产生愉快、友好情绪的软硬环境,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如何培养幼儿情绪情感2

1、通过活动、游戏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

2、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多开展正面的情绪自控示范。

3、给孩子经常阅读一些积极情绪培养的比较有趣的故事,帮助幼儿控制情绪,教给孩子自我情绪调节的技术等。

4、经常鼓励孩子们,但不是溺爱。孩子做得好时给予一定肯定奖励。

5、孩子情绪不好时,适当时候用说别人孩子的方式或编故事方式教育他,让他意识到,而且又容易接受。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帮助幼儿控制情绪。教会幼儿调节情绪的方法。3、促使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幼儿期是情感活动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活动和情感品质的培养都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幼儿从原来简单的满足和不满足所带来的愉快和不愉快的肤浅情绪反应,开始出现比较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如对人、对物的了解态度,有选择地喜欢和他亲近的人交往,对喜欢的玩具玩得兴致勃勃,并在与亲人交往中产生愉快、幸福的内心体验,逐渐产生对他人的同情感,这时家长要给予幼儿良好的情感活动的培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85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