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者认为该袭击目的是布什政府自导自演为维护美国的国际地位,达到霸权和平目的,以便控制世界。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
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9·11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虽然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
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动军事进攻。
政治民意
9·11事件后,美国人几乎在顷刻间将一切可以保卫美国的技术手段都“神圣化”了。民意调查显示,2001年8月,支持政府尽快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人数约为54%,而到9月25日,这一数字升至80%以上。
此外,美国朝野团结一致、共同将反恐作为国家安全首要目标的状况下,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本来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也几乎瞬间消失了。
布什政府本来是一个“弱势”政府,在布什总统的执政初期,其政府前景并不看好。“9·11事件”发生后,共和党政府成为了“准战时政府”,确实也表现了出色的危机管理能力以及当机立断的行动反应。激发了美国的“超级民族主义”情感,提升了受“9·11事件”重创的国民情绪。
以上内容参考 ——9·11事件
随着第五期《为歌而赞》的热播,由张碧晨、小鬼、太一组成热歌阵营,廖昌永、胡彦斌、裘德组成新歌阵营,两大阵营强强对决,让节目热度持续高涨。有着“一直不开心的歌姬”、“苦情歌代表”之称的张碧晨选择一改往日歌风以一首甜度满满的热歌《星光剪影》打破大众对她的印象。诠释好心情,燃沸全场。
张碧晨1989年9月10日出生于天津,深受母亲喜欢唱歌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张碧晨不顾父母的反对,瞒着父母偷偷地去参加各种唱歌比赛,2012年张碧晨参加了中韩建交20周年外国人唱韩文歌活动获得了中国赛区的冠军和韩国总决赛的亚军。她被邀请参加韩国音乐节目《音乐银行》。节目导演非常看好她,推荐张碧晨到韩国的一家经纪公司做练习生。然而进入公司以后,张碧晨才发现公司给的承诺跟当初的完全不一样,小小的练习生,根本不受重视。咬牙坚持几个月后,她在2013年7月25日加入韩国女子组合“sunny days”,在韩国正式出道。让张碧晨没有想到的是出道后日子过得更惨,她受到队员的排挤、冷落。张爸爸去韩国看望女儿,结果发现孩子在韩国过得很惨,不惜一切把她带回了国内。
回国之后,张碧晨参加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她和那英相遇了。并且通过导师那英的指导,获得了当年的冠军。2014年11月11日,“2014全视频之夜”现场,两名为音乐而生的年轻人相识了。他们一起参加了辽宁卫视的春晚、央视的中秋晚会。真人秀节目《唱游天下》让两个人的感情也快速升温。在节目播出以后,两人之间就传出了恋爱的消息。
2016年8月4号,张碧晨在自己的微博发文:如果感情能迈过阻碍 ,变得无坚不摧, 那我愿意用所有去交换。现在看来似乎是感情出现了问题。张碧晨举办了一场名叫“极光”的演唱会,随后“消失”了。当时有人传言声称张碧晨得罪了谢娜,被封杀了,当张碧晨深陷和张杰的传闻时,那英直接表态:“姐相信你,那些乱七八糟的都跟你没关系。”现在看来是跑去国外生娃了。
2019年3月1日,消失半年的张碧晨在社交平台发文:辛苦了,今年继续一起吧。
2021年1月21日,有人爆料看到张碧晨在给孩子上户口,而孩子的父亲是华晨宇。华晨宇的表哥当天晚上就进行了辟谣。可是1月22日下午5时,华晨宇竟然承认了这个消息在社交账号上发文: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
随后,张碧晨跟进,承认了她和华晨宇的恋情,她说她在2018年秋怀孕,因为不知所措,她选择了和华晨宇不辞而别,跑到了国外在华晨宇不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孩子。但是随着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她觉得不能剥夺孩子拥有父亲的权利,并且华晨宇对她说很遗憾没有陪她度过孕期,并表示要给孩子 落一个完整的户口。
最后不由感慨生了孩子,也绑不住一颗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到国外留学人数的迅速增长,且留学生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国外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包括自杀、他杀、交通事故、灾害事件和其他的意外人身伤亡事件)与日剧增。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留学生人身意外事件频发?留学生又该如何自我保护呢?本文结合实例对这两个问题予以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醒留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更多的自我保护方法。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意外事故频发的具体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轻生
现在,出国留学普遍趋于低龄化,不少刚刚高中毕业甚至没有毕业的孩子都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留学,但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生活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能够承受单独在国外生活、学习的压力。
在家长们的一手安排下,年轻学子来到向往已久,又一无所知的外国,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经常感到无所适从,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和朋友可以倾诉自己的苦恼,一切的不如意在心底堆积得越来越多,却没有方法去释放,当这些心理疾患达到极限时,这些年幼的孩子往往会用极端的方法——自杀去终结。在欧洲某国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悲剧:一名不满18周岁的中国少年,因为出国留学3个月了,还没学会做家务,生活不能自理,觉得自己没出息,一气之下跳楼自杀。
一些家长为了尽快让孩子出国留学,在语言或专业知识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仍然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不遗余力地把孩子往国外送。没想到孩子真正到了国外,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听不懂当地的语言,所掌握的外语连日常交流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去学校听课了。
在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下,造成一桩桩悲剧的发生。2004年10月,中国留学生张某在宿舍内非正常死亡。当地警察局经多方调查并进行尸检,确认其系自杀身亡。据了解,张某平时就性格孤僻,事发之前他没能通过语言考试,这很可能就是导致他自杀的直接原因。
二、结交朋友不谨慎酿成恶果
现在的留学生,基本上是直接从国内的校园走到国外的校园,很少接触过社会,非常缺乏待人处事的社会经验,很容易被别人利用。例如:两名在马来西亚留学的中国女学生因帮人携带的行李中藏有毒品,入境时被我国海关查获,并被刑事拘留;2000年9月22日,在日本筑波大学留学的许某被同学薛某杀害;2001年6月26日,女留学生程某被害。上述这3起案件均是所谓的“朋友”所为,包括最近发生的林俊被害案,也系交友不慎酿成的悲剧。
三、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激化矛盾
近年的留学生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的留学生很多是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家里都备受宠爱,习惯于家人对他们的谦让和照顾,在同他人打交道时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出现自己不合意的事情,常常唯我独尊,与人交往中容易发生摩擦。例如:有两位共居一室的中国留学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遇事互不相让,都想让别人顺着自己,因此产生出很多矛盾。在一次谁先谁后使用卫生间的问题上再次发生冲突,矛盾被激化,两人在争斗中,一人失手将另一人杀死。
四、个人情感处理不当走向极端
留学生身处海外,谈恋爱、甚至同居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他们年轻,心智不成熟,身边又缺少家人、朋友,一旦出现感情问题,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容易采用简单过激的手段。像2004年4月,在德国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中国留学生张某仅仅因怀疑另一留学生追求自己的女友,二人在厨房发生争吵,结果张某用刀将另一留学生刺死;2003年9月16日,澳大利亚某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葛某从其居住的9层楼窗户跳下,坠楼身亡。事后警方获悉,从葛某住所的衣橱中发现其女友的尸体。
五、日常安全意识淡薄频发意外
一些中国留学生,把国内的不好习惯带到国外,往往因日常安全意识淡薄,酿成惨痛的后果。例如:一名留学生在骑自行车时闯红灯,没能及时发现迎面驶来的一辆运输货车,被其挂倒,当场即昏迷,成为植物人;另一名留学生坐车未系安全带,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事故,被抛出车外,当场死亡;还有一名留学生因无视当地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到湖中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六、炫富成为盗抢目标遭到洗劫
去年,英国的一家媒体曾报道,在伦敦Hendon地区,7名中国留学生合租的一栋3层楼房被洗劫一空,失窃的财物包括大量现金、数台笔记本电脑、iPad、iPhone、照相机以及鞋类、箱包、化妆品等。一名当地媒体人士透露,中国留学生喜欢“炫富”,让身边的英国人觉得中国人“富不可测”,可能是导致此类案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