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第1张

  落实高中生物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运用体验的方法。体验是指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它是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思想等方面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体验作为一种方法,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承载,而生物实验活动是学生获得各种体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自我体会、自我感悟。高中生物实验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生物实验是学生认识主体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检验和发展假设的实践基础,是使生物学知识达到真理标准的基本方法。学生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生物学知识,推导和验证生物学假设,从而形成真实的、科学的理性认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在生物实验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谨慎的学习态度和细致入微的学习方法。

  如观察池塘水中的生命世界、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些实验都要使用显微镜,学生使用显微镜时,往往急于想观察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经常出现因不注意而把玻片标本压碎的现象。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操作的规范性: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后再进行调焦。眼睛看着目镜,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象。加强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如果操作不规范,还会出现视野内有气泡、染色不全面、污染镜头等现象。

  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落实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规范、熟练、灵巧的操作,整洁、美观的演示,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些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都具有耳濡目染的作用。

  2学习生物学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生物学上有许多经典实验,如:挑战自然发生说的一系列实验、探索光合作用本质的实验、探究DNA结构模型的系列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实验原理、实验设计过程、实验结论、实验优缺点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老师向学生介绍这些科学家历经千百次失败实验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史实,学习生物科学史能够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3分析失败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高中生物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等,这些实验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实验现象也不是一时就能出现,有时甚至出现异常的实验现象。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找出问题所在:有的实验进行缓慢,性急不行,要有耐心;有的实验一次不成功,需要进行几次,这就要有毅力,不怕困难和麻烦。教师经常在实验课上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历经千百次失败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史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鼓励并适当引导学生,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实验,体会实验成功的乐趣,塑造自己刚毅顽强的科学态度。

    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1分析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学经典实验中有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多位科学家分工合作所取得的。

  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合作的结晶。沃森和克里克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 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经过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合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相互合作的史实,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要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

  通过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通过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这些探究实验,课前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大家制定本组的实验计划,包括:各组员间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得到数据后又怎样处理等。

  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各小组选一名组员站起来发言,公布本小组的实验结果,看看哪一小组的结论更全面更深刻。通过这些实验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实现经验共享,又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高中生物教学要培养的观念主要是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对这些观念,学生可以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实验过程中加以渗透和形成。

  如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真核细胞模型、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就渗透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再如,在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实验中,通过实验观察,判断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综合得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群落中生物及其环境间的依赖性,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个体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在化肥与池塘富营养化这个实验中,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树立辩证的科学自然观。

  当然,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可能不深刻、不全面,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对蕴含在实验中的观念形成明确的认识,并逐渐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用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教育学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客观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    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如:在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脂肪吗、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只要取一张洋葱表皮就够了,不必取大块。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DNA的粗提取这些实验中,对于丙酮这类有毒的药品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以免它流入环境,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如擦镜纸、吸水纸、大头针和各种试剂等也要节约使用。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不按照实验所需的量滴加,经常随意加量,在实验中我们也提醒学生,这样的后果一来实验现象不明显,二来浪费试剂。在实验中,不能多用也不能少用,跟学生解释原因,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对于实验:制作真核细胞模型、模拟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模拟染色体的结构变异、设计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些实验鼓励学生废物利用。比如:学生能用方便面盒做细胞轮廓、用废旧塑料袋做细胞膜、用鞋袋折叠出精美造型做成内质网

  通过课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对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爱护环境是一项社会公德,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有利于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1)应用情感教育的原则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教育有三条原则—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

(2)转变以验证性为目的演示实验教学方式。科学规律的发现,一般要经历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实验检验—实验总结”的环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

(3)多利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使用自制的“科学”器具,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

(4)开展好课后物理探究实验。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师是指导和参谋,学生自己决定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结果也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情感的产生  

(一)人脑是产生调节情感的物质基础  

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层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建立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叫动力定型。一般来说,动力定型得到维持则产生愉快、高兴的情感;而动力定型受到破坏,则产生痛苦不愉快的情感。另外丘脑、下丘脑等部位以及网状结构对情感产生也有重要作用。有人通过实验发现,在这些部位存在着“快乐”和“痛苦”中枢。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就会产生感情。心里或者身体很疲惫的时候  当人在很疲惫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一个人在身边可以照顾,可以安慰。  两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处,非常容易产生感情。

(二)人的需要是产生情感的内部动力  

人对于各种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常常决定于该事物是否与人的需要相适应。如果某一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人则采取肯定的态度,从而产生愉快、高兴的情感,反之则产生厌恶憎恨的情感。而人的态度是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主观的体验,没有对于事物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认识深化了,情感也随之变化加深。  

(三)客观事物与实践活动促进情感的发生变化  

人的情感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发生与变化的,它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积极肯定的情感如爱国主义感﹑集体感﹑责任感等,能使人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反之则后退。脱离了客观事物,什么样的情感也不会发生。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这次SEL儿童社会情感进校园,我们不同于以往和三四年级的学生们一起开展活动。因为了解到陈分实验的大多数老师学习过正面管教,所以想让孩子们通过学习SEL儿童社会情感课程,和老师、家长共同培养孩子们的七项感知力,即:1我能行;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4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5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6我能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7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

本次课程的对象是学前龄的孩子们,所以我们选择了孩子们更容易切入的“情绪管理”——《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想让孩子们了解情绪,并且知道当情绪来了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课堂刚开始,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快乐轻松的和孩子们约定课堂暗号,让孩子们了解一下课堂的互动模式。让孩子慢慢的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的。

接着带领孩子们一起宣读课堂宣言,“我能贡献;我能倾听和分享;我能尊重自己和别人;我有能力”。

通过“掌中大脑”的手势讲解和大脑盖子之歌,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掌中大脑”,怎样可以让自己的大脑盖子合上。

接着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绘本阅读《杰瑞的冷静太空》,再次把“掌中大脑”的知识复习了一遍。

在“头脑风暴”中,孩子们各抒己见。很多令他们生气、愤怒的事情都被他们罗列出来,在老师的引导、带领下,我们一起做了一个班级的愤怒选择轮。之后并邀请孩子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愤怒选择轮,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分享。

结束时,带领同学们一起宣读了课堂结束宣言,“谢谢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和我自己!我们学习,我们成长!我们享受乐趣!”也希望孩子们能通过朗读宣言明白课程的意义。并邀请孩子们回家可以把课程内容分享给自己的家人,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并能够正确引导孩子。

记得在课间休息时,孩子们都特别热情的跟我们三位老师互动,有跟老师说悄悄话的,有坐在老师腿上不愿意离开的,有抱着老师的脸亲的不撒手的,还有很多小朋友跑来给老师分享自己的加餐,分享他们和同学之间、爸爸妈妈之间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的……

短短的课堂时间里,孩子们由好奇到被吸引,由挑战到想要贡献,由激动到慢慢平静下来……我们相信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只要我们教会他们这些可以应用的技能,他们可以自己发展出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力和收获。

研究表明,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技能,否则他们学习起来就会很艰难,并且纪律问题会越来越多。在正面管教的课堂中,我们带领孩子创建班级指导原则,制定班级惯例,认领有意义的工作,开展班会。带领孩子们学习自我调节,沟通技能,相互尊重,建立合作。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力量,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价值感,归属感就是这样逐步建立。就如同我们宣言里所说,“我能贡献;我能倾听和分享;我能尊重自己和别人;我有能力”。

额叶切除手术,通过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脑前额叶,使人无法产生感情,变得麻木,曾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安静下来。

这项技术由于违反了人伦道德,已被全世界禁止,它的创始人是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医生,在里斯本大学进行的研究,后被德国纳粹进一步深化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82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