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什么感情

回忆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什么感情,第1张

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情:热爱、崇敬和怀念之情。

读《回忆鲁迅先生》,回答:写作此文,作者融入了很多感情,这也是 回忆录的一个特点,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

1这种眼光是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2但还是展读这每封从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齐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3鲁迅先生坐在那里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4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的,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了起来,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5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象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答案

萧红1940年完成的《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对鲁迅的真挚悼念之情,对鲁迅充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鲁迅是萧红的长辈,萧红很尊敬他而且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力作

充满了尊敬和爱戴,

1 祝福

●课文鉴赏说明

一、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在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上,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二、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村妇女一样,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是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文化和冷漠的社会所拒绝。如同鲁迅所说,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祥林嫂年轻丧夫,不幸便从此开始。她在家里可能忍受不了婆婆的欺凌,或者不想像牲畜一样被婆婆卖掉,于是逃了出来。她被介绍到乡绅鲁四老爷家做工,工作繁重,工钱不多,她反而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她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利的。一旦嫁了人,就成为夫家的奴隶。夫家要卖掉祥林嫂,给小叔子准备结婚的钱。这在现在是违法和不可思议的事,在封建社会中,却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是夫家公然把她绑架走了。

祥林嫂被卖给了贺老六。她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一路只是嚎,骂”,“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然后她又“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最后被男人用强力成婚。祥林嫂为什么这么激烈地反抗?不是留恋自由的生活,也不是因为抗议夫家卖掉她,更不是贺老六的问题。对于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妇女来说,再嫁是最耻辱的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祥林嫂为了自己所谓的“贞节”进行了最强烈的反抗。

祥林嫂屈辱地再嫁后,竟然又过上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她“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现实生活的满足使她暂时抛开了精神上的负担。“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两年之后,祥林嫂的丈夫死了。丈夫死了,虽然不幸,但是还有儿子,这是她的希望。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是深固的,“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不幸的是,儿子又被狼吃了。祥林嫂没有了依靠,没有了立足之地,只好又回到鲁镇来。

祥林嫂又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是她现在已被她周围的人看作不干净的人了。嫁了两个男人,“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不仅深受理学影响的鲁四老爷认为她是“谬种”,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对她备加歧视。祥林嫂背负着这样沉重的精神负担,疑神疑鬼,恐惧无比。在捐了赎罪的门槛后,还是不能洗脱自己的“大罪名”,祥林嫂精神崩溃了,最终走向生命的毁灭。

三、祥林嫂所处的人文环境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祥林嫂人生悲剧之所以产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周围民众的冷漠、无情,甚至残忍。

针对祥林嫂的种种不幸,她周围的人是怎样表现的呢?

1.祥林嫂再嫁

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把祥林嫂卖掉。

祥林嫂被婆家绑架捆走,四叔四婶首先想到的是给自己家惹麻烦。

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

2.儿子被狼吃了

鲁镇的男人毫无同情心,听了这悲惨的事,“没趣的走了开去”。

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的调剂罢了。当阿毛的故事不再新鲜时,她们就“烦厌得头痛”了。

3.祥林嫂头上的疤

阿毛的故事对镇里人来说已味同嚼蜡了,从柳妈处又传出新的故事来。于是鲁镇的人们“发生了新趣味”,祥林嫂头上的疤又成了他们生活的调剂。祥林嫂说阿毛故事时,还寄希望于鲁镇人的善良,现在她已经绝望了,“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

4.祥林嫂的死

鲁四老爷的咒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对死人也不宽容。

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惊奇的。

“我”开始有些“惊惶”,“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心地已经渐渐轻松”。

“活得有趣的”众人,“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

再看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

1.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维护帝制。当时已经是共和时代了,他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对于祥林嫂,他开始只是“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感到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再嫁回来,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就不能容忍了,害怕玷污了祖先。正因为他对祥林嫂的这种歧视,才彻底毁灭了她生存的信心。最后祥林嫂被扫地出门,穷困而死,他还要骂一声“谬种”。

2.柳妈

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非常反对,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对动物“不杀生”,却主张祥林嫂“撞死”,不是自相矛盾吗?然后又把和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大家谈笑。她算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柳妈还一脸“诡秘”拿地狱来吓唬祥林嫂,当她看到祥林嫂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来”时,也许像那些“老女人”一样,心里很满足。

3.鲁四婶

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之后她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自己的佣人都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蹰”,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留下她。但是祥林嫂不像过去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成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来看。

四、作者批判的封建思想观念

1.贞节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越加保守、僵化、反动。此时理学出现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杀殉葬,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2.秩序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人都不允许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3.妇女的“三从”

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4.封建祭祀

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一个方面。血缘制也是封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四老爷对祭祀非常重视,像已经是“罪人”的祥林嫂这种人,不配在仪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色。

五、祥林嫂的思想观念

1.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深受封建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心怀恐惧。

2.迷信思想

迷信思想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灵魂。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可怕的社会了。

六问题讨论

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

这首先要看反抗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是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社会秩序,她一点反抗意识也没有。祥林嫂是遵守封建道德的,她为了守节不惜以死抗争。再嫁后心里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鲁家不让她参加祭祀,她没有一点不平和抗争,而是去捐门槛,以求获得宽恕。她从未对压迫她的封建思想提出什么疑问,更不用说进行什么反抗,而是顺从地承认自己的“罪过”,希望得到饶恕。

2.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迫害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解题指导

一、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情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快乐与幸福 苦难与不幸

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满足,有笑影,白胖了

被婆家卖掉

拼死反抗

再婚:没婆婆,丈夫有力气

有自己的房子

生了儿子

胖了

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

她又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被鲁镇的人歧视(阿毛、额头上的疤)

被鲁四老爷鄙视

对地狱的恐惧

捐门槛赎罪

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参加祭祖仪式被拒绝

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

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而死

二、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1.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连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同时,作者用“祝福”为题,包含了反讽的意味。鲁镇家家祝福,“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而被众人歧视迫害的祥林嫂,却在这一时刻死去。在这样美好的日子死去,对众人来说是祥林嫂最后的“罪过”,所以鲁四老爷骂她是“谬种”。祈求“无限幸福”的众人,在众神给予“无限幸福”的时刻,扼杀了一个不幸的妇女。

2.祥林嫂初次来鲁镇时,还很年轻,“顺着眼”,是一个本分的农村寡妇的形象;第二次来鲁镇时,容颜衰败,眼中还带着泪痕,已经没有过去的神采了,说明她饱受生活的折磨;而临死的祥林嫂,脸上呈现的只有麻木,眼睛也只是机械地转,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她已经被冷酷的社会摧毁了。作者写祥林嫂这样的变化,主要是表现祥林嫂在精神上所受的迫害。

3.小说的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冷漠的社会环境,与祥林嫂人生悲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作品的批判锋芒也蕴藏在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之中。同时,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也随着她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丰满起来。作者关于新年气氛的渲染,反衬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色彩。

三本题主要让学生品味小说的语言,了解其深层含义。

1.要注意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祥林嫂的形象的。要让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用括号中的写法。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但要指出,原文修饰语后置的写法确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摧残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自私和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通过鉴赏他人的痛苦来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

3.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对民众冷漠麻木的心灵的批判和激愤之情。

4.①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二次她已经捐了门槛,认为自己已经“赎罪”了,可以被“宽恕”了。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她的精神崩溃了。②“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两句话的语气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

四、设计本题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一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意义。

●教学建议

一、鲁迅要以文学作为启蒙的工具,唤醒民众。因此,他的很多作品的主题都是批判封建思想的。教师要联系鲁迅的思想和他的作品整体的倾向,来指导学生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要把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的关系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鲁镇的民众对祥林嫂为什么那样冷漠、残酷?从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国民劣根性?

三、对于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可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四、建议用讨论的方式完成练习,让学生各抒己见。

●有关资料

一、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杨剑龙)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鲁迅这样深刻而又具体,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鲁迅这样执著而又犀利。鲁迅一针见血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特征的同时,鲁迅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具体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鲁迅以偏执的发展观孜孜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弊病的揭示和批判,“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致尤炳圻》),因而鲁迅在他的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对国民性的卑怯是深恶痛绝的,他一再针砭在中国传统文化浸*下国民性的卑怯,他说:“……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以中国古训中教人苟活的格言如此之多,而中国人偏多死亡,外族偏多侵入,结果适得其反,可见我们蔑弃古训,是刻不容缓的了。”(《北京通信》)鲁迅的乡土小说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卑怯者的世界。李长之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和奴性”。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将儿子的命运寄寓在人血馒头上的懦弱的华老栓(《药》),一心想跻身于长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孔乙己》),因丢了辫子被女人当众辱骂的忧愁的七斤(《风波》),在多子、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故乡》),都是乡土社会中的卑怯者,他们对于身受的压迫忍辱受屈逆来顺受。《祝福》中到土地庙捐门槛赎罪的祥林嫂,《在酒楼上》中敷敷衍衍模模糊糊无聊地生活着的吕纬甫,《孤独者》中亲手选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的魏连殳,《离婚》中慑于七大人威光的爱姑,也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卑怯者,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命运和人生也有过不平和抗争,但最终都屈服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鲁迅将国民的卑怯视为国民性的主要病根之一,他以决绝的姿态予以抨击。鲁迅极力反对卑怯者半死半生的苟活,他深切地期望人们能挣脱文化传统的禁锢,有真正的人的生活,他说:“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忽然想到·五》)

鲁迅先生对于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更为痛恨,他曾愤愤地指出:“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杂感》)鲁迅在其乡土小说创作中一再针砭揭示卑怯者的凌弱。《孔乙己》中咸亨酒店里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奚落哄笑,《药》中老栓茶馆里茶客们对夏瑜的斥责讥嘲,《明天》中鲁镇上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对单四嫂子的欺凌,《阿Q正传》中遭假洋鬼子棒喝的阿Q对小尼姑的侮辱,《祝福》中鲁镇人对祥林嫂悲剧故事的学舌、对祥林嫂额头伤疤的嘲弄,《孤独者》中寒石山村人们对魏连殳关于其母丧葬仪式的胁迫,都可看出鲁迅对乡村社会中卑怯者的恃强凌弱的深恶痛绝。鲁迅曾愤然地指出:“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之节烈观》)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鲁迅对封建节烈观念和等第思想十分憎恶,在《我之节烈观》中,鲁迅将封建节烈观念视作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他说“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鲁迅在其乡土小说中就描述了在封建节烈观念的影响摧残下,“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的乡村社会的人们。《明天》中的寡妇单四嫂子执意守节,将儿子宝儿视作她人生的惟一寄托和希望,宝儿的不幸病逝,使她失落了明天。《祝福》中的祥林嫂守寡后又被婆婆强行嫁到贺家墺,一心守节的祥林嫂全力反抗,竟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被称作善女人的柳妈竟认为当初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并劝祥林嫂去土地庙捐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封建的节烈观念成为摧残乡村妇女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因而精神上受尽折磨和摧残的祥林嫂在容不住她的社会里只有走向死路。鲁迅认为应该追悼中国历史上为节烈观念迫害致死的人们,并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之节烈观》)

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这种吃人是建筑在封建的等级制度上的。鲁迅指出:这种吃人的筵宴,“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灯下漫记》)鲁迅对这种封建的等第思想是极为憎恶的。他说:“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论“他妈的!”》)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第严格的礼治秩序成为几千年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准则和处世方式,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对这种森严的等第思想作了生动的揭示。《孔乙己》中去咸亨酒店喝酒的人们,长衫客和短衣帮泾渭分明,短衣帮们是靠柜外站着喝酒的,而长衫客则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慢慢地坐喝,而落魄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始终未能跻身于长衫客之列,最终脱下了长衫,穿件破夹袄,盘着两腿来喝酒。《故乡》中回乡寻觅过去的记忆与情感的主人公“我”,在被岁月和生活压迫得麻木了的闰土一声“老爷”的称呼中,感到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童年时相处得无拘无束的小英雄闰土消失了,只有辛苦麻木得像木偶般的闰土了。鲁迅十分深刻地将人之间的这种隔膜归为封建等第的缘由。他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各不相同。”(《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

鲁迅针砭了中庸思想和瞒骗行径。被称为儒家最高美德的中庸思想倡导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中和主义,这成为人们道德修养和处世行事的基本准则和方法。鲁迅将中庸视作国民性卑怯的根由和阻碍中国人进行改革前行的巨大阻力。鲁迅指出:“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无声的中国》)在散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鲁迅就抨击了聪明人的中庸思想、推崇傻子的改革精神和批判了奴才的奴性性格。在散文《立论》中针砭了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鲁迅在乡土小说创作中,也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明天》中的王九妈,面对单四嫂子询问宝儿的病情,她只是“端详了一番,把头点了两点,摇了两摇”。这种不置可否不负责任的回答,与《立论》中既不谎人也不遭打的回答如出一辙,这显然是为鲁迅所鄙弃的。《祝福》中回归鲁镇的游子,在祥林嫂关于灵魂地狱有无的叩问中,只能以“也许有”,“也未必”和“说不清”搪塞,这种中庸之道的处世态度,鲁迅在小说中阐释道:“‘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这显然是为鲁迅所针砭的调和折衷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摆脱责任和道义的中和主义。《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在社会和环境的压迫下,从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敢作敢为的青年,变为一个教教“子曰诗云”敷衍模糊无聊随便的弱者,他以中庸之道调和规范自我的人生。这显然也是为鲁迅所不满的。

鲁迅憎恶中国人的奴性性格,更憎恶他们以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论睁了眼看》)鲁迅憎恶他们能以瞒和骗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鲁迅的《阿Q正传》立意写出国人的魂灵,阿Q是以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的典型人物,不管处于何等不利和不愉快的境地,阿Q都能从中摆脱出来,处于精神上胜利的不败之地。《故乡》中麻木辛苦生活着的闰土,在香炉和烛台里寻觅人生的希望,寻求精神的寄托和慰藉。《祝福》中受尽折磨的祥林嫂,到镇西头的土地庙捐门槛赎罪,求得精神的平衡与解脱。《孤独者》中作茧自缚的魏连殳,躬行其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其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在失败中找到了精神上的胜利。鲁迅深深地憎恶国民的奴性性格,真诚地期盼能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真正争取到做人的资格和权益。

(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有删节)

二、关于祥林嫂的死(唐荣昆)

我认为,祥林嫂的死,是《祝福》情节发展的主线,可以说,《祝福》的整个情节内容,都是围绕着一个“死”字开展的。这样,也正好体现了鲁迅所指出的,短篇小说艺术表现的特点:“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且看,小说的开头便这样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话从表面看似有语病——同义重复;其实,它是有深刻的意义的。联系下面关于鲁镇年关祝福习俗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便可以使读者体会到,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城乡每一块土地,都是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而这一点,往往是在旧历的年底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

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鬼神宗教观念,这种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辩护的,极端野蛮、荒诞的意识形态残害致死的。

可见,小说开头的关于“祝福”气氛的描写,就为祥林嫂的死,提供了一个最恰切的环境。

接着介绍了人物所赖以生活的这个家庭。其主人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厅堂的布置,几案的摆设,处处显示出令人窒息的死气。要知道,中国的宋明理学对于处在封建等级制最底层的劳动妇女来说,是最残暴最苛虐的一种思想体系。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稍有触犯,则赐死、沉塘。各地志书、家谱的记载,以及《烈女传》《儒林外史》等书中关于烈女、节妇的血泪故事,至今使人不寒而栗。

祥林嫂不幸生活在这样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观念和习俗如此浓重、强烈,真如泰山压顶的环境里,还有什么生路可言呢?她的死,是必然的了。

果然,在追叙人物一生几次重大的波折之前,作者便让我们预先知道:祥林嫂已经死

你的文字如同你刚进的短发,是一把把匕首有着犀利的锋芒,闪电般发布了漫漫黑夜。赞扬的是鲁迅先生批判现实。

致民族魂——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

原文

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

何平

你以母亲的姓为笔名——

那是令你魂牵梦萦的《故乡》

是“百草园”长满童年记忆的花木

是辉映过《社戏》水上舞台的月光

你放下手术刀拿起“金不换”

用蘸着血泪的笔墨为人们麻木的灵魂疗伤

为“奴隶的起义”运送思想的弹药

让沉默的中国绝不能在沉默中灭亡

你的文字如同你刚劲的短发

似一把把匕首有着犀利的锋芒

闪电般划破那漫漫黑夜

让点点星光不再《彷徨》

你是肩扛黑暗闸门的“叛逆的勇士”

放孩子们到那“宽阔光明的地方”

在“可诅咒的地方”击退“可诅咒的年代”

让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看见“微茫的希望”

你“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

让“吃草”和“挤奶”成为双重变奏的生命乐章

迎着血雨腥风丢下钥匙走出家门

使被压迫的民族懂得该如何挺起脊梁

你手指夹烟的姿势

定格着一个思想者的形象

五千年的历史凝于浓重的眉梢

把写有《呐喊》的匾额挂在饱经沧桑的脸上

你深信路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上下求索着路在何方

当几支头戴红星的部队会师于黄土高原

你终于看到照亮中国前途的曙光

扩展资料

鲁迅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祝福》编导阐述:

  一、正视三难

  要把鲁迅的名作《祝福》改编为四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首先就要正视这是一次艰难的创作。难者有三:

  一难:此时正当对《阿Q的故事》等鲁迅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大兴挞伐之时,本来改编鲁迅作品就很难,此时更添难度,更有压力。

  二难:《祝福》早有袁雪芬主演的越剧改本《祥林嫂》成名在先,又有夏衍的**改本《祝福》扬威于后,要想跨过这两道高坎,那就比《二月》之与**《早春二月》,《潘张玉良》之与**《画魂》更有难度。即使做到避同求异,也非易事。

  三难:当然,我们有主要的优势,那就是黄梅戏的抒唱。乍一看,黄梅戏那带着淡愁浅悲的唱腔与祥林嫂的悲情苦泪是非常贴合的;其实,仔细想来,鲁迅的笔墨是高度精炼的,人物是非常典型的,祥林嫂是悲连着苦,苦连着悲,很少透出一点亮光。这就与黄梅戏洋溢着青春、亮丽、温馨的风格,又相去甚远,乃至格格不入,还是一难。

  但是,既然要做,就不能被难倒,需要换一种精神,换一个视角,也许难也有难的好处。

  比如,如何对待名人的名著?诚如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王伟国同志所说,只要我们尊重鲁迅,尊重原作的现实主义和典型化的精神实质,便正好是对当前随意乃至胡乱编改鲁迅等大师佳作之风的一种“拨乱反正”。不是用理论的批驳,而是以艺术的实践来证实。

  又比如,前面已有越剧《祥林嫂》(始演于1946年)和**《祝福》(始映于1956年)筑成了两座高峰,但他们是从他们的时代感受出发,向上攀登;事过数十年,我们是否可以从当今的时代感受出发,寻求我们的攀登之道?只要我们真诚学习和探索总会找到自己的特色。

  再比如,就黄梅戏的艺术风格和《祝福》的艺术风格的融合而言,我们已经做过多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积累了一些经验,尽管这部戏又增加了一个原作与改作之间的风格统一的难题,但是,只要精心求融合,也还不是无路可通。

  人常说:许多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对这部戏来说,实事求是,认识困难,鼓足信心,克服困难,应是贯穿始终的一种精神。

  二、搭建三桥

  只有精神,当然不够,真要把困难转化为积极的因素,还在于艺术实践中的苦思、勤作与巧为。我们体会把名著改编为戏曲电视剧,就是在搭“三座桥”。

  第一座桥:名著与时代的心灵感应之桥。改编名著,人们总是说:“吃力不讨好。”夏衍说他:“我虽则没有‘讨好’的念头,但是‘吃力’却是亲身体会到了。”(《夏衍论创作》第375页)尤其是像改编鲁迅《祝福》这样的名人经典,更真的又如夏衍所说:“我改编《祝福》时,稍加一点也是战战兢兢的。”(同上书,第406页)但是既要“改”必有动。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所以能成为名著,既是它那个时代出现的一座丰碑,又是一条可以随时代而流淌的溪流,可以与时俱进。故而,名著的改编,就是为名著和当前时代搭一座桥。这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因而如何正确地对待名著,就有三个层次:一个是尊重。这是决定是否能做好改编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审慎的态度。第二个层次是理解。理解越深,越能真正地尊重。第三个层次是感悟。有了在理解深度基础上的感悟,便会闪出具有创造性的变革与想象的火花,而这样的火花,就不会烧毁原著,而可能更使原著亮起新时代的光华。夏衍在改编《祝福》时的想法是:“改编鲁迅的作品要尊重原作者的朴质的特点。《祝福》的气氛是相当沉重的,我曾考虑:解放后的观众看这个戏,是否会心情太沉痛了?究竟需要不需要?后来想,毕竟这是过去的事了,过去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让今天的观众知道一些在封建社会里,她们是怎样走过来的,有好处。但也不需要使观众感到太压抑,乃至太感伤。因此,我加了祥林嫂砍门槛的细节,表现人物在半疯状态下的反抗。”(同上书,第413页)可见,夏衍是站在那个年代为《祝福》与时代的沟通苦思着架一座心灵的桥梁。他看到祥林嫂这个人物藏着“反抗”,也是深刻地理解,因而有了“砍门槛”的创造性发挥。同时他想到时代的差距,便在影片的前、中、后加了解释性、引导性的“旁白”。处处见到他为名著与时代寻求沟通的苦心。那么,我们在事隔近50年后,再来改编《祝福》,当然要有更深更新的理解,搭起它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座新桥了。

  我们想最主要的,当然还是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她是旧社会封建礼教“吃”掉的“人”这个命运结局是不能改变的;她那集旧社会妇女苦难于一身而忍之、受之、叹之的典型性格,当然也是不能改变的;因而,那个黑沉沉如牢狱的典型环境,自然也不宜大变。

  但是,祥林嫂的内心是藏着怨、恨、怒的,是有着美好的向往与改变命运的诉求的,而且,也有反抗的行动:听到卖她时的“逃”,初入贺家洞房的“碰”(喜案),为求解脱的“捐”(门槛)和那最后含怨的“人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只不过这些都是微弱的光,很快都为苦雨悲风吹熄了。夏衍并非臆造,而是看到了原著中祥林嫂潜在的反抗性,又为了与那个特定时代的沟通,才为祥林嫂设下了“砍门槛”的“半疯状态下的反抗。”但是,由于这个大动作与前面祥林嫂的心理和行为显得太跳,又与人们熟知的那一声反问:“究竟有没有灵魂?”太隔。一直就存在尖锐的争议,这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但未必要仿效。

  由此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关于悲剧定义的名言:“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善良的、美丽的、高尚的,当然都是有价值的;而且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写得愈好愈美,当它们被毁灭时,便愈能令人惋惜、感动、生悲,并转而对毁灭者的恨愈益加深。这大约就是悲剧美学的效应。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也正是这样的人生。只是惜墨如金的鲁迅,还未把祥林嫂已经具有的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充分抒发出来。而这正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需要张扬的,也是戏曲、特别是黄梅戏展示抒唱的天地。

  因而,我们想把祥林嫂写成美的形象,是站在冷风中的一枝翠竹,泡在泪水中的一块碧玉。要创造一些空灵地带来展示她对生活的渴望与诉求,她不能只有哭声没有笑声,只锁愁容不展眉头。我们将抓住戏中几次大的情节转变,来营造大起大落、悲喜交织的情境。

  总之,想在透不过气来的悲剧压抑之中,开出一些透亮的窗户来,让向往美的情感抒发出来,反衬悲剧的深沉。让现在的人走进祥林嫂的时代,也让祥林嫂走进现在的时代。表达出这样的意愿:一个女人的命运,常常是一个时代的风标。为了不再有祥林嫂,需要永远记住这一个祥林嫂。

  第二座桥:戏曲与电视的艺术融合之桥。这是我们在一连多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创作中,一直艰难建造的一座桥。最大的难点,自然还是戏曲之虚与电视之实如何更好地糅合、融为一体?应该说,我们有过探索,也有收获,但并未完善。这一部戏怎么做?当然还是沿着“诗、情、美”的融合沟通之路,继续探索。但正像我们前几部戏一样,每一部都要重新思考,在重复中寻求不重复。这一部《祥林嫂》,更应有其独特思考。

  从“诗”说,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凄风苦雨中渴求光明的热烈而悲愤的诗;好似藏在深山里的溪泉曲折流淌,挚着而含蓄的诗。她是直面人生而呼喊,面对冷风而吟唱,是冷调子中的真言热语。因此,这首诗的风格,包括唱词和音乐,都将追求质朴、纯真、民间的山野之风。

  从“情”说,这部戏的情,也是含蓄而深沉的。是由善良的人渴望获得幸福而残酷的现实却压制直至毁灭了这种美好向往的冲突所激起的情潮。而在那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祥林嫂所受到的一切折磨与厄运,却又都显得很“正常”,这是鲁迅先生观察与表现的深刻性。因而这部戏的情是流淌、撞击、奔腾在人物、尤其是祥林嫂的内心世界里,几度涌起哀情、凄情、悲情。这种悲剧的基调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要把她内心中渴望幸福和爱美之情同时充分地展现出来,并不是为了消解其悲剧性,而是为了反衬和加深其悲剧的感染力与艺术美。因此,这部戏的音乐将是很吃重的,可能会形成一种既重情节,更重音乐的风格。将以揭示人物内心情怀的“独唱”为主,展示各种形式,浅唱低吟,充分发挥黄梅戏的音乐优长,唱出一个祥林嫂来!

  从“美”说,为了追求戏曲的美和电视的美的融合而构建戏曲电视剧和谐的美,我们一直在苦苦探索。这一部戏,我们期盼更有成效。

  这是一部悲剧,一部极有个性的悲剧。她是冷峻中藏着温暖,严酷中闪着亮色,屈辱中含着反抗,幽谷中一条冷溪。前面已说到文学与音乐顺此追求深化其悲剧美;同时也希望表演、美术、摄像都能融入这种风格的美的创造。

  正如“立项报告”所说,这部戏将“继续探索戏曲电视化的美学追求,强化黄梅戏本体艺术特有的戏曲程式美。”这一点,我们早已注意,基本上从音乐上改变了“常规电视剧加唱”的印象;并且也想在表演上增强些能歌能舞的色彩,强化些戏曲表演的神韵。在《潘张玉良》中就有过这样的表现,也体会过这方面的困难。这一次我们将借助这部戏内心冲突激烈,和唱段情感丰富的特点,更好地营造出空灵地带,让黄梅之花伸开她那轻盈飘逸的丰姿。

  在景色环境上,我们希望有深深的山、静静的溪、翠翠的竹、淡淡的花。不希望营造那一种“古道、西风、瘦马”的单一的凄凉色调,而是希望有冷与暖、喜与悲,山花与白雪的交织与反差。

  当然,更希望在我们已经愈来愈流畅的“镜头语言”上再下功夫,更有创造性地把“虚”与“实”和谐地糅合起来,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美。

  我们希望这部戏,既能建造起一座祥林嫂的命运寒桥,也能搭起一座更结实的戏曲与电视的艺术鹊桥。

  第三座桥:戏曲电视剧与观众的审美沟通之桥。戏曲电视剧的诞生,是基于戏曲要生存与发展的需求,电视要拓展与丰富的需求,观众既想守着电视,又想看到戏曲的需求。在这三大需求中,观众的需求是决定性的。

  这个特殊的观众群体,自然是既喜爱戏曲艺术又喜爱电视艺术。我们必须接通观众这两种信息来调整创作的思路。他们要欣赏好听好看的黄梅戏,也要看到“常规电视剧”的生动情节,完整故事和多变节奏。正像王伟国同志说的:“常规电视剧中有的,‘戏曲电视剧’中都要有,还要加上前者没有的,后者必备的戏曲特色与词曲”。而且这一切还要和谐地、互动地融合在一个结构的整体中。没有结构,一切空谈。所以,首先要扣住《祥林嫂》的结构主线,并力求生动地表现。

  总的原则,我们是以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主体,回到原作的基础上复读深思,展开构想,并在各种改本中,寻求借鉴与启示,但属于各类改本的“创造”,均将不作直接采用。

  依此,人物方面,作出一些调整:祥林嫂已如前述,贺老六将更加憨厚可亲:婆婆也不是恶婆婆,她也是忍着内心的悲苦而做着世俗之事;堂伯也不是有意害人,甚至认为是在“助人”中谋点小利;乃至鲁四老爷也并不是“恶人”,他们只是“恶世”中各种生态的真实的人。这里要着重说一下三个新增或强化的人物:一个是同在鲁家作佣人的吴嫂,她是一个既为生活所苦,又对生活有爱的人。她对祥林嫂唤起生活企望是一个贴心的同命人。还有就是祥富小夫妻。祥富即祥林之弟,在原著中,没有名字,只称“小叔子”。唯一的行动,就是帮着按住祥林嫂与贺老六拜堂,在越剧与**中取名“阿根”,改为帮着祥林嫂逃走的好心人,但无发展;现在我们让他延伸和丰富起来。他的妻子二丫,在小说中只在卫老婆子向鲁四太太叙述祥林嫂婆婆时提到一句:“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说明祥林妈确实已用卖祥林嫂的钱给二儿子买了个妻子。当然,她既无名,也无形象,由此也可说是新增人物。而她正是用卖祥林嫂的钱买来的,由此而使这两个女人的情感与命运紧紧扣合起来,同悲同喜同心同歌。想由此而把那个时代妇女命运的阴影有所延伸,以增强其社会性的厚度。同时,也使黄梅戏的抒唱,更多形式,更加丰满。但是,由于改编《祝福》这样的名著,增删人物必须慎之又慎。因此,这个戏文学本的多次改作,主要一点就是改动二丫这个人物,一步步使之更能融入悲剧的氛围,始终处于“宾”位,是祥林嫂的“伴”者。这在二度创作中,也是需要很好把握的。

  依此,戏以祥林嫂命运的巨大转折为契机,以三次情感的奔放与三次情感的跌宕的交织与反差来构成情节主干和情感主线,也就是结构的主体。

  第一次情感的奔放,是“逃”出祥林家。逃之前,既展示出祥林嫂的秀美形色又揭示出她内心的凄苦、无望的诉述……及至她闻得婆婆要将她卖到贺家的消息,她虽然没有自己掌握命运的想法,但她不能忍此屈辱,在祥富帮助下,她拼死而逃了。

  真的逃了出来,她突然感到外面是这么陌生又这么开阔,心中升起了一种新的生存的欲望。尽管在鲁四老爷家她只是一个受歧视的仆人,但她和仆人们的相处很融洽,受到邻里的赞许,她胖了,她美了,她笑了,面对河水,随着细细水浪的漂动,她的心丝也飘动了……

  但是,就在这时,她被抢走了,还是卖到了贺家坳!这就出现了第一次的情感跌宕,出现了“碰喜案”的强烈动作,心内积累起来的美好的思情,一下破灭了。尔后,就像跌落到谷底的水流,又涌起了浪花。贺老六那不会谈情的真情,那不会说爱的真爱,燃起了那无名的火种;祥富和二丫那一种独特的、苦涩的受益的歉意与谢意,竟然使祥林嫂升腾起第二次情感的奔放,而且一直延续到生子、即将还清债务,夫妻对生活充满了一种朴素的希望之时,贺老六死了!接着儿子又被狼叼去,她心中的希望之光都掐灭了。

  于是,便形成了第二次情感的跌宕。这一跌,就真的只能在幽谷深底游走。已经淡了生前的欲望,只留死后的思虑。及至柳妈向她提出了一个避免“死后分尸”的妙法:捐一条庙门槛。她又有了一种虚幻的解脱的欣慰,形成了第三次的情感奔放。在今年的“祝福”中她要享受一下平等的欢乐,从衣着到行为,都令人惊目乍舌。也许这不仅是感到自身“解脱”的轻松,也是长期受歧视的一种“报复”。因此,她受到的责备、歧视和羞辱,自然也就比历次更严重,她被赶出了鲁家。形成了她第三次情感的跌宕,而且是跌入了死谷。

  这就到了结局。鲁迅的《祝福》是第一人称的叙述。开篇就是“我”在回到鲁镇过年时路遇已成乞婆的祥林嫂问他:“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有了地狱,“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就这样,祥林嫂的死,在鲁迅的笔下是无声无语无叹息的,只有不解的疑问,留给人们深沉的思考和欲解疑问的想象。这是小说叙事的高明。但是在影视剧中,祥林嫂的死,必是重重一笔,不能没声音、没行动、没形象。

  于是,就出现了哀愁诉唱,砍门槛,门槛化作“铡刀”等各式各样的结局。

  我们也非常慎重地处理结局,并已几经修改。基本上是想回到鲁迅小说《祝福》的意境中。从那两个疑问展开想象。因为有第一个有无“灵魂”的疑问,她不能真砍门槛,但她有报复的冲动,一念欲为,又一念而收。因为有第二个“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疑问,所以她有想象,有诉求、有向往,最后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结尾:在强烈的控诉之后,在万家“祝福”的鞭炮声中,她唱起了“人说死后家还美,似闻亲人唤我归,”接着是一连串的“还我……”她在苦尽之时,绝望之时消失了;她在向往之中,回“家”之时消失了;她在冰冷的风声中和热闹的“祝福”中消失了……

  我们想扣住这三起三落的主线,似乎能把鲁迅未说出来的话说出来,而不是把我们想说的话加给他。这是我们必有的“尊重”。我们还想扣住这三起三落的主线,能够以更加写意的手法,在导演的表现上有所创新。当然,我们更想通过三起三落的主线,扣住观众的欣赏之弦,搭起沟通观众之桥,求得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4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