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母子逛超市,在逛的过程中,小男孩突然看到了前面货架上的车厘子,然后就向自己的妈妈表示自己很想吃车厘子,妈妈过来之后直接就告诉小男孩自己不会给他买车厘子吃的。
结果发现小男孩根本不听话,甚至赖在货架前不愿意走,这个时候妈妈已经很生气了,直接把男孩的手甩开:“你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它可是100多一斤的车厘子啊,我们家那么穷!没钱给你买这个,快走”最后小男孩黯然的看了一眼车厘子,闷闷不乐的走了。
生活中家长们经常遇到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当孩子在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长又不给自己的时候,就会在公共的场合和父母闹情绪,用哭闹的方式,逼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大多数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十分不耐烦,这种态度也往往让孩子的哭闹声更大。
一、大哭,其实是儿童悲伤情绪的发泄口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受不了孩子哭,有时候甚至看到孩子有哭的趋势,家长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尽办法停止孩子的哭声。
于是,家长们通常会有这几种做法:
可能这些方法在当时有用:孩子确实不哭了。或者在孩子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哭了,但是这些孩子却把这种原本应该发泄出来的情绪埋在了心底,之后再遇到事情的时候,再也不会选择相信自己的父母。
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尔·费利奥莎曾在书中写到:表面上不再有情绪的孩子,需要有人帮助他们从那个壳中走出来,勇敢地让自我得到重生。他越否认自己的痛苦,就越说明他内心的痛苦非常强烈。
也有心理学家指出:通常爱哭的人比不爱哭的人心理更 健康 。
因为哭闹很多时候是孩子的情绪的发泄口,如果孩子能将自己内心不良的情绪发泄出来,会更有助于孩子心理 健康 和平衡的发展。所以当家长面对孩子大声哭闹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制止孩子或者训斥孩子,而是应该耐心的搞清楚孩子哭闹的原因,了解孩子的悲伤,倾听孩子的痛苦,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之后和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孩子都是天生的 情感 操纵高手
有一个爸爸总是给孩子买玩具,有时候玩具的价格甚至达到了上千元,但其实他并不富裕,一个月也不过是拿两千多的工资,而有时候光是买玩具就会给孩子花去半个月的绩效。可是为什么他还是不停的给孩子买玩具呢?
其实很简单,他说自己见不得孩子哭,每次孩子一哭,他就特别的心疼,所以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他都会满足。
有很多时候,父母总是在孩子表达出负面情绪的时候破例,却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哭闹。
而孩子之所以用情绪来吸引父母的注意,无非就是想要借此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隐形攻击行为。
在《当爱变成了 情感 操纵》中曾经提到过隐形攻击:隐形攻击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卑劣欺诈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同时隐形攻击还能威胁别人后退、让步,甚至直接放弃。而这些攻击行为同时具备强大的操控力,是孩子对待父母时管用的策略。
1、不满足就哭
这是孩子经常用到的策略,一旦家长不满足孩子的需求,他就用最基本的方式“打动”家长的心。
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一个父母是不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感到心疼的,所以当孩子发现自己只要哭闹就能让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他们就会利用这个策略来让家长妥协。
2、通过闹情绪让父母帮助自己
当孩子因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闹情绪的时候,就希望父母能够看得见自己的情绪,因此来帮助自己。
这种方法在孩子幼年的时候经常用,比如孩子不想自己动手吃饭,又不想饿肚子,就通过哭闹的方式让父母为自己吃饭。
3、以哭闹逼迫父母妥协
当孩子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就会通过哭闹的方式逼迫父母妥协。比如“我就是想要这个玩具!”即使父母不想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面对孩子的哭闹毫无办法,最后也只能妥协。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在为了达到目的的时候就会采取一些选择,当这个行为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就会经常用这种行为来满足自己。
所以当面对孩子的 情感 表现的时候,父母不要觉得孩子是很单纯的,也许孩子已经发现了这种哭闹对他们有利,所以一直在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而斯金纳对于孩子哭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孩子的 情感 操控手段并非是一直延续下去的,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方法不管用的时候,就会有效的降低使用 情感 操控的概率。
面对孩子的哭闹,不同的家长也有不同的解决策略:
“老虎型”家长: 面对孩子的要求,这类型的家长通常表现他们的强硬。但是如果孩子长期被父母压制,那么孩子也会逐渐放弃和父母进行沟通,甚至变成“叛逆”的孩子。
“鸵鸟型”家长: 这类父母通常会采取无视的态度,任由孩子哭闹也不管。但是这样长期以往孩子长大后也可能变成忽略自己内在情绪的人。
“绵阳型”家长: 对于孩子的要求,总是想尽办法进行满足之后孩子会渐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入 社会 之后,没有了父母的保护,很可能会受到 社会 的打击。
“袋鼠型”家长: 对于孩子的需求有共情,具有同样的感受,也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但还是无法达到完美。
这也存在一些弊端:仅仅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却不知道怎样进行处理,最后也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妥善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的类型,那就是 “牧羊犬型”家长。
“牧羊犬型”家长: 当他们面对孩子的哭闹、情绪失控、伤心难过的时候,会帮助孩子进行引导处理自己的情绪,设立规矩但是却尊重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但是却不约束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处理孩子的情绪时,能够更全面的对孩子进行一个合理的引导,已经是接近“完美型”的父母了。
而家长们也应该学做“牧羊犬型”的家长,能够张弛有度,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进行一个适量的引导,和孩子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有些时候,当孩子遇到问题,或者是哭闹的时候,家长们其实不应该立即“插手”孩子,特别是面对以下的情况时,孩子和父母应该先调理好自己的状态,再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 当家长和孩子都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
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表现的更加暴躁,更加缺乏理性思考,而父母和孩子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进行消极的解决问题会更加破坏亲子关系。
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曾指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对孩子感到生气或沮丧时,一个常见的反应就是对孩子发火,或者采取其他攻击性行为。
这些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受到威胁。所以当你在管教过程中感到愤怒或紧张时,就要抵制管教的冲动。
★ 当家长和孩子身体异于平时的时候
当家长们处于一些非正常的状态时,家长们很可能失去耐心,做出一些应激的反应,这个时候家长们并不能想出很好的方法进行管教孩子。同样,处于非正常状态的孩子也无法专注家长正在教导他的内容。
所以当双方处于饥饿、寒冷或者生病等状态时,并不是立即管教的好时机。应该等双方的身体处于正常的状态,都进行冷静的状态时,再进行处理问题。
★ 当家庭成员一起吃饭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其实正是一家人难得相聚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进行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往往会破坏难得的温馨。
医学研究证明,胃酸分泌及胃消化的作用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情绪低落的时候进食,不利于人的 健康 。
所以吃饭的时候经常管教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消化不良甚至食物进入气管,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 早晨刚醒和晚上睡觉前都不适合
每一天的清晨都是每个人最好的状态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教育孩子,会让双方的心情都感到压抑。
弗洛伊德指出,在临睡前发生的事情和信息,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如果在睡觉之前批评孩子,就会让孩子情绪低落,睡觉的时候也很容易惊醒,不能进入深睡眠的状态,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 划重点:公共场合不适合
如果家长们认为在公共场合进行管教孩子,可以让孩子迫于外界的压力,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公共场合进行训斥孩子,会让孩子感到更加的屈辱和尴尬,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且孩子更多的会把注意力放到尴尬、屈辱的情绪当中,并不会关注到管教的内容。
所以家长们在面对以上的情况时,尽量还是不要进行管教孩子为好。遇到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采取“第三选择”进行解决。
柯维在《第3选择》一书当中提到: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生命不是网球赛,只能有一方赢球。当双方共赢、能够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父母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
父母对于孩子无私的爱是父母最大的弱点,而孩子就是最懂父母弱点的人。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两个点:
①不要做孩子的“姆妈”
作为父母总是想要把孩子的事情安排的尽善尽美,但是父母也要知道,孩子终有一天会自己成长,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父母们应该选择对孩子放手,让他们自己自由成长。
②要对自己有信心
父母总是感觉自己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少,会不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父母大可不必这样自卑,因为无论怎样,父母总是比孩子多走了那么多年的路,所以父母应该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父亲、母亲,可以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2家长们应该正确识别孩子的思维和标注操控策略
父母应该了解和认识一定的操控手段,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倾听孩子的思维,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符合某些操控策略。应该立即进行识别并标注,以便之后进行应对。
其实对于孩子的行为只要父母的反应合理不要过多的进行操控,以一个客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就可以了。
3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力量之源,即是你自己的行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家长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行为上。
当父母和孩子产生冲突的时候,其实父母有时候都很难影响改变孩子的思维和行为。这个时候父母其实可以进行改变自己,利用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
①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设立个人的边界
当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设立边界之后,就会了解到自己不能忍受的边界是什么可愿意进行改变的边界是什么?设立好这两个边界之后,父母和孩子之间都会感觉当时可控的,并且更有利于取得双赢的局面。
②把握当下
人们很容易被过去和未来所操控,容易对过去抱有的遗憾面对现在的生活,然后在未来又发现现在变成了过去的遗憾。所以当家长面对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做到不翻旧账,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将过去的事情抛之于脑后,也能够更好的取得双赢。
③不接受孩子的任何借口
每一个结构都是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进行一种否定,使其攻击策略的一种。所以当孩子发生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家长请做到直接拒绝,不要给孩子找借口,要明确孩子没有做好的事情,找到事情问题的解决办法。
④家长们需要做的是判断行为,而不是判断意图
因为家长永远无法了解孩子真正的意图在哪里,所以在和孩子进行沟通当中,对孩子的行为本身进行一个判断才是最重要的,而当家长做到这一些的时候,孩子也可能会对家长袒露心声。
教育学家陶行知利用四颗糖让孩子意识到成功的问题 ,并让孩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因为在孩子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没有打断孩子的思路,最后反而建立起了与孩子的 情感 连接,让孩子主动告诉了他事情的经过和想法,反而让孩子得到了成长。
⑤不要威胁孩子
直接了当的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要求是什么,并且在过程之中不对孩子进行威胁和敌意,能够不让孩子产生抗拒的情绪。你能够让孩子更能够理解,父母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⑥和孩子达成协议
家长们应该制作一项家庭的协议,用协议来归属和管理孩子攻击性行为,并且在协议当中要求所有人按照协议约束自己,并且协议长期有效。在制作协议当中让孩子参与到其中,更能够让孩子接受协议并且执行。
4选择让冲突顺其自然
如果家长和孩子还是无法避免正面冲突的,不妨让冲突顺其自然的发展,家长也放弃掌控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选择承担后果,这样也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有时候孩子在公共场合闹情绪的时候,其实也显现出孩子掌控 情感 的过程,家长们应该在生活中经常的和孩子进行沟通,及时的改正孩子不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用死来威胁家长的孩子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缺乏安全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或者认为只有通过威胁自杀才能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关心。
这种行为并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他们内心深处的问题和情感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作为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尽可能与孩子进行沟通和理解,建立亲密关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的问题,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以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表达
1、 尊重孩子的情绪
索菲·布奎特-拉比在《仁的教育学》一书中写道:''当我们被教育去压抑或否认自己的情绪时,它们就会变成病态:恐惧会变得偏执或麻痹,攻击性会变成暴力,悲伤会以抑郁的形式压倒我们。''
情绪为我们服务,但是它们绝不能被否认。
面对孩子跌倒了,然后大哭,通常家长会说''没什么'',''没关系'',''别哭了''……
以这种方式反应的成年人是在否认孩子的情绪,否认他们的疼痛。孩子也会因此不能理解自己身体里发生了什么,这可能会导致自卑、顺从或叛逆。
走进孩子的情绪:家长3种做法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不发脾气
当一种情绪被否定,被贬低,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孩子就不能再把外部事件和他内心的感觉联系起来。
尊重孩子的情感就是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谁,让他在此时此地意识到自己。尊重孩子的情绪就是允许它与我们不同,把孩子当作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物体。
2、 帮助孩子表达他的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他们会使用尖叫和打击来表达愤怒,使用眼泪来表达失望,用大笑和癫疯来表达喜悦。这些反应可能会干扰家长或老师,然后,成人们会试图通过各种策略来抑制甚至阻止孩子情绪的表达:敲诈、胁迫、威胁,或者给他们不想要的东西。
但是当我们知道情绪表达的作用和重要性时,我们就更容易接受它们。父母要采取仁慈的姿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情绪,这有利于孩子的和谐发展。
通过告诉他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孩子感到被倾听和理解。他理解自己,这也有助于他继续前进。
走进孩子的情绪:家长3种做法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不发脾气
3、 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如果大人倾听,友善地跟孩子沟通,教会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就会记录下这种态度,并接受它。
心理学家伊莎贝尔·菲丽奥莎在她的《儿童情绪的核心》一书中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为了我们的孩子和他们以后的幸福,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识别、命名、理解、表达、积极地使用情绪,克服成为情绪的奴隶的痛苦,这是当务之急。''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情绪冲动性还常常表现在幼儿会用过激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例如,幼儿看到故事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
(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
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如,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大班儿童除去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的笑、偷笑、嘲笑、苦笑等。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是与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
(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幼儿的高级情感是指由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和孩子出现对抗的时候,父母总是用强硬的态度直接压制孩子,或者采用威胁的口气,“你如果不怎么样怎么样,那就会怎么样怎么样”,逼着孩子顺从的大有人在,孩子暂时的妥协是有,时间久了,对孩子内心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孩子会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反感这样的相处模式。
闺蜜的儿子小涛脾气比较急,遇到一点困难或想要做一件事,没有得到父母的满足他会马上翻脸,要么摔掉手里的东西,要么哭闹,如果父母和他讲道理,他甚至脾气会更大,有时还会打人。
这让他的父母很是头疼,于是他们没办法,就经常和孩子说,“如果你再哭的话,就要把你的玩具全部收走”这样的话语,孩子才会暂时的恢复平静,于是之后每次这样的事情发生,貌似孩子都会马上停止,因为担心自己的什么玩具被没收,但是渐渐的,闺蜜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喜欢亲近父母了。
其实小涛这样的大有人在,很多父母都曾威胁式的告诫孩子,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但是孩子可能觉得自己被父母威胁了,于是会渐渐的远离自己的父母,那么对于威胁式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1、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正常沟通孩子一旦被父母威胁过,就会觉得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方式来强迫自己听话或者顺从,而不是爱他们,甚至会伤害到他们,因为他们当时的举动就受到了威胁,觉得在父母面前并不受尊重,而且也不会再有平等的沟通,于是孩子可能会隐藏自己的不满,但是这样的不满积多了,日后可能就会满出来。
2、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家长们对孩子长期的恐吓和威胁会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尤其是孩子越长大越能展现出这种状况,因为这样的教育给孩子的既定印象就是,你如果不按照父母要求的做了,那就有可能导致某种不好的后果,甚至可能会让自己失去什么东西。
长期的恐吓和威胁,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精神的不良刺激,并且这种刺激会一直存在孩子的脑海里,所以做什么都得思前想后,小心翼翼,这样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孩子失去自我,变得不再自信。
3、造成孩子的心里问题家长们的“威胁式教育”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有些孩子甚至是完成自闭,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为孩子长期遭受来自家长的的“威胁”,孩子内心有恐惧的成分会不断的增加,甚至失去安全感,只要家长出现较强烈的语气,孩子的“害怕”程度就会得到强化。
久而久之会有心理阴影。有了心里阴影之后,孩子在家长目前再也不敢提出任何要求,压制自己的想法,因为担心被威胁,不被认同,慢慢的所有的情绪都积压在心里,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既然威胁式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这么大的不利因素,那么作为家长应该要如何避免自己陷入威胁式的教育中呢?
一、家长应该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意见。当家长发现孩子的一些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规定的时候,试着用平等商量的口气和孩子说,让孩子自己自愿的放下,从而从心里去说通孩子,而不是用强硬的态度去强逼孩子,和孩子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彻底的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并且才能了解孩子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帮助孩子改变目前的现状。
二、家长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所以面对孩子的时候,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说到做到,在孩子面前做个言而有信的家长,这种方法不仅能令孩子们信服,也能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增强自己对孩子的耐心。
比如:孩子不吃饭,那么家长不应用“你再不吃就不给你……”等威胁式话语来强迫孩子改正,而且应该有技巧,有方法的对孩子说:“今天的饭菜都很好吃,妈妈全都吃完了!好好吃饭的宝宝大家都喜欢,妈妈全部吃完了,大家都喜欢妈妈,如果宝宝也吃完了,大家也会很喜欢宝宝的”
类似这样温柔而具有教育意义的话语更能打动孩子。
三、将这种威胁式的教育转变成倾听。当孩子出现反抗情绪的时候,不要去压制,而是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且从这些想法中家长耐心的和孩子们分析这种想法的一些不合适,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看孩子是否接受,如果暂时不能接受的话,就给予孩子考虑的时间,相信孩子在冷静真后会有个正确的辨别,所以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才能彻底去帮助孩子,改变他的不良习惯,去慢慢的完善孩子。
“威胁是教育”是教育方式中最低级的一种,恐吓和威胁未必能让孩子心服口服,而是他们暂时的服从,如果长期如此,家长只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而已,而且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家长要知道养育一个孩子最主要的就是保留他的天性,如果父母严格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培养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的丧失自我。
但是,如果家长能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和尊重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甚至在共情的方面,用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去说服孩子,让孩子产生共鸣,原来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曾经也是和自己一样,但是后面也慢慢的改变了,这样的一些代入感比较强的沟通,孩子的理解也会比较快,甚至可以说是分享经验,让孩子去理解去消化自己的抵触心里,慢慢的去接受父母给出的建议。
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性格,温和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如果总是简单粗暴式的教育,那么孩子的一切行为和思维也会是简单粗暴的,所以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严格的把控自己的言行,并且在孩子面前做个表率作用,树立良好的父母形象,努力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循序渐进的帮助的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
1、现在的孩子太过于结构化,大人都把他们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他没有自己的时间,所以他的自主性是没有地方去盛放的。2、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主性会比较强,也会更自我,但有他他不懂怎么样去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懂竞争,那么这个到了学校里面,或者到了工作的时候,这些可能都会成为问题。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有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在青春期占到5%-8%,10-13岁 (4-6年级) 小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32%,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0%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一种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潜力的幸福状态,可以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并且取得成果,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心理健康对良好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快乐和自信的儿童、青少年更有可能把这一点贯彻到成年,从而加强其面对环境的韧性。
目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够普及,地区间差异非常明显,许多地方没有建立儿童精神科或儿童心理科,导致很多儿童心理问题还不被人了解,甚至很多地方的医生对于儿童心理障碍都不了解。
尽管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已经引起了社会的足够重视,但是儿童心理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儿童的抑郁症、多动症、分离焦虑症等还不为大众所熟悉,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普及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年人的某些精神或心理问题,很多是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因为认知的问题,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最后逐步发展成心理疾病,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灵创伤经常伴随人的一生。
大部分成人的心理疾病,医生在分析询问患者之后,都会发现有儿童阶段的问题甚至婴幼儿养育问题。所以儿童时期的心理卫生关爱是最重要的,如果对早期有心理问题的儿童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治疗,那么今后也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四大类:厌学、网络成瘾、高考心理咨询和亲子关系。
“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给孩子创造一个清单式的童年。”
孩子们没有自由玩耍的时间, 因为每一分钟都要好好利用,课外活动、兴趣爱好都为美好的未来(进一个好大学)服务。这样的后果是,我们剥夺了孩子为自己负责,自驱型成长的机会,创造了我们满意的“傀儡人生”。
在中国式亲子关系中,“你不懂我”是最绝望的控诉。情感忽视是亲子关系中最常见,同时非常隐蔽的一类问题,指父母没有充分,并且适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的情感被忽视,他会觉得无助,只能自己解决问题,他可能就会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变得封闭,或是从其他地方寻找安慰,比如游戏。
在长大之后,这样的孩子也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不自信,没安全感,总是心里感觉“空”,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在他们的内心,有种深深的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情绪从未被看到过。
他们想听的,是安慰和理解,而不是再教育。了解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心里的感受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即使是30多岁的大人,也没法做到百分百的情绪稳定对吧
每一种情感都是很有用的工具,它们的作用是传达信息。基于这些感受,我们可能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评判情绪。
孩子的情绪问题,既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坎坷,也取决于我们大人如何做出示范,帮他们成为情绪稳定、身心健康的人。
原生家庭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有些时候也会反其道而行之。
一个强烈的经验感受也许影响一生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
童年时不良的经历是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唯一的,最大的,未能解决的公共健康威胁。
少给孩子制造点“童年阴影”,手/口下留情,其实就是当好父母的核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