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你是一个富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母亲,因为孩子的“双向”要休学而焦虑,对吗?从你呈现的信息来看,孩子在两家医院做了诊断,明确得到是一个是抑郁症,一个是双向,这两个症状可以合并到一起称之为“情绪障碍”。这些充分说明了孩子的确不适合继续上学,而需要休学治疗,所以我们需要做从长计议。孩子目前的症状可能跟家庭的教育,成长经历以及自己的性格特点有关,简要分析入下:
其一,你跟孩子的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通过复读的方式赢取了高考,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在剧烈的冲突中赢得高考的?一方面想着摆脱高中教育上一所大学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另一方面,还要顺从你们的意愿,而选择委曲求全的方式复读,从从而带着愤怒和无奈进行的复读,产生抑郁症也就无可厚非;
其二,孩子终于达到了你们期望的目标后,事实上丧失了一个学习和前进的动力,通过迷恋网游,补偿了学习生活丧失的兴趣和乐趣,但是挂科给他带来了创伤性的打击,激活了他内在的焦虑。
其三,不清楚你孩子是怎样的性格的人,如果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任何一方情绪不是很稳定,容易情绪化或者脾气比较暴躁,都可能带给孩子不利的影响,因为让孩子跟家人的互动中长期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状态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也就很自然了。
如何破局?
首先,涉及到孩子已经到了需要住院的地步,所以建议首先考虑医院的药物治疗,稳定住情绪,在考虑心理治疗。
其次,作为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必须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才是治愈孩子躁郁症的关键,否则。外在的压力源不解决,药物治疗非常的受限。
再次,如果孩子通过诊断,确诊具有精神病性的人格特质,或者边缘性人格特质,。可以建议家长跟孩子做系统的家庭治疗,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恢复以及人格重组。
最后,如果孩子情绪稳定一些,家长可以试着带着孩子做一些公益的社会活动,多参加社会沙龙,总之,一定要让孩子走出去,走出去,需要通过社会的影响来改善孩子的人际关系。
爱当然可以治愈人。
但是不是那种“一个人努力对某人千依百顺,尽量让这人心想事成成,万事如意”的爱。不是那种需要付出者自我消耗、自我磨损,把自己熬成汁苦汁,换取对方稍有喘息的这种爱。不是那种眼见得有损耗、可计算的不可持续的爱。
能治愈严重绝望和抑郁的爱,不能是来自有限的人的努力的,因为这只会导致人严重的依赖于“拯救者”的 健康 、富有和宠爱,依赖于人对于“拯救者”的道德品质的认可(甚至是崇拜)。
你得 健康 和富有,这样我才相信你有实力能解决我的问题。
你得对我宠爱,这样我才相信你有意愿解决我的问题。
你的道德得要完美,这样我才相信这不是我看不懂的陷阱。
健康 和富有倒也罢了,这是比较表象的——这意味着营造富有的假象因此成为一种极好的盈利手段。但这是次要方面,先丢开不谈。
真正可怕的是这些绝望和抑郁的人会在后两个方面有致命的变态需求——ta们会不断的要求确认你对ta们的宠爱;ta们会不断的试图把你设想成道德的圣人。
没有这两样东西,那种“随时可能失宠”或者觉得“我正在一个自己看不出问题的巨大的圈套”里的不安感每分每秒都是折磨。
由不得ta们不反复的去试探、挖掘、“验证”这两件东西。
而讽刺的是,这两件东西全是自我否决的预言。
当人用尽一切手段去想要证实自己得到的是牢不可破的宠爱时,人处在一种最招人憎恶的极恶状态。
试得多了,只会证明“这宠爱果然是假的”。
而当人要百般考察,来证实对方到底是不是“完全可信”的时候,得到的结论也基本不可能是心满意足。
尤其是,这两种行为都会对正在凭自己的力气,想要帮助ta拯救ta的人来说构成极其深重的伤害。
“我在为你、救你,乃至于奋不顾身,你在侵犯我、试探我、怀疑我。
请问,我欠你什么?我什么时候占了你一丝一毫的便宜?
你有什么资格这样子做?
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不可怜你,反而不必受这些侵犯和折磨。”
事情到这一步,这种凭个人一时怜悯,一腔热血要拯救ta人的抑郁乃至绝望的努力自然就要崩溃。
其实,“双相 情感 障碍”的发病周期和这个死结有极大的关系。
一旦得到了这类帮助,人会喜出望外,陷入巨大的幸福,亢奋得只想手舞足蹈,引吭高歌。
而一旦试探、怀疑经由救助者强烈的受伤害感触发了关系裂痕,又会恐惧、愤怒、焦虑乃至于暴发“报复欲”。
这种情形的发作不会是只有一轮,关系也不容易一次断绝,于是它会循环往复。
直到一方再也不能支撑为止。
这个死结之所以致命而且绝对有效,是因为痛苦绝望到令人同情的人会陷入这种“自觉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的困境,恰恰就是因为ta们长期坚信“这种牺牲自我,永恒宠爱,道德完美的东西才是爱”。
这种爱一次又一次的破产,ta们才会这么绝望。
ta们才惹人同情。
所以才会惹到不知道凶险,而又同样对爱无知、以为“爱就是对人宠着点”的人们屡屡轻易的踏入这个循环。
这“爱”的定义错了,模式错了,双方错到一起去了,得到的结论当然只会是“爱无法治愈”。
真正的问题,是被拿来当解药的那个东西并不是爱。
按照这个东西的逻辑,它本身就是引发这种障碍的原因。
世界上哪有能被病原体治愈的病?
那么,爱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爱其实是这个世界的一种安排。
它不是来自于人的,而是一种被内嵌在 社会 运转规律、内嵌在人的精神内核里的一套规则。
懂得顺着这规则而行的人,会自然而然的得到人类——乃至于物理意义上的客观世界——最大限度的帮助和安慰。
它的力量根本不是来自于某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恩宠,也不是来自于某个个人的“圣德”,甚至也不依赖于所谓人类 社会 的总体进步。
而是你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在别人面前凶恶的人,在你面前不由自主的放下凶恶;
在别人面前没有信用的人,在你面前忍不住要在意自己的信用;
对别人的死活懒得在意的人,对你的安危牵肠挂肚;
信不过别人的人,信得过你;
受不得别人一句重话的人,愿意受你的责备。
这些不是因为人们对你特别恩宠、或者人们的道德完美无缺、或者觉悟极高,而是因为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塑造,经过一切因素的磨练和拣选,磨练出了这样一种本能,一种内嵌在“人”的定义之中的绝对命令。
它是没有耗竭的一天的,也不依赖于谁对你的恩宠,或者谁的道德水平。
能治愈人的抑郁和绝望的,是指引人看到、了解、尝试、掌握这样一种爱的方法。
指引人学会随自己的心意和缘分,去获取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恒久存在的爱。
一旦人真正的意识到这份像光和空间一样无处不在的爱是如何可以像发电、种植那样,经过恰当的努力从任何人身上随时获得,这种令“私人的善意”望洋兴叹的抑郁和绝望就会自行灰飞烟灭。
在这个真正的爱面前,双相 情感 障碍并不是问题。
因为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不是自己去为对方提供安慰——“你别慌,我会如何如何如何帮你搞定”;
而是通过让对方看到客观上确实存在的ta没看到的角度、ta没有试过的方法、ta没有意识到存在的资源来得到安慰。
安慰ta的,不是你,而是 事实本身。
你所做的,只是指给ta看到了而已,一旦ta看到了,你就算跟ta关系破裂了又如何?ta看到的东西不会因此凭空消失。
你就算是罪恶累累又如何?ta学会的方法不会失灵。
是这个方法,和通过这些方法所引来 无穷的爱 可以救人。
总结一下,
如果你说的“爱”是一般流行意义上的那种恋爱剧里的卿卿我我,殷勤讨好,那救不了。
如果你说的爱是这种生产力无限的客观规律,那么当然可以救。
我是高一开始得的双相,而且我是最麻烦的快速循环型。现在三年了也看开了。放轻松,不要想太多,顺其自然,高考什么的不要太在意好好生活就是最好的,要尽量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多积极主动交些朋友,有什么烦恼和信任的人倾诉,对调整心理状态有好处。平时多培养些兴趣爱好,不高兴难受的时候做做自己喜欢的。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不要太在意,更不要对它心存恐慌,要勇敢的面对它,战胜它。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加油
精神病人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如果本人虽然有精神障碍,但是有足够的意识来进行自我控制,并不需要强制住院。但是如果这个病人有过自残或伤人行为的,亲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送到精神病院强制治疗,哪怕他本人可能拒绝。
1、精神病人有程度轻重之分,轻度患者只需要定期治疗、吃药即可,严重精神障碍者则需住院治疗。
其实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是“疯子”,有一些精神病人仅仅是有比较强的洁癖,影响到正常生活,还有的是情感障碍,比如抑郁发作等。
当然也有的是精神分裂、偏执性精神病这一类发作时候较为“恐怖”的精神疾病。因此,就算同为“精神病人”,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区分开来,不可一言蔽之。
曾经我的大学高数老师就是精神病人,发作的时候缺乏认知能力,不记得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也不会伤害人。后来病情严重的时候,也休课进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后来治疗一段时间,能够控制病情了,又回到学校了……
2、严重精神障碍者,应当住院治疗,如果不住院,则监护者必须做好看护管理,不然发生伤人事件的话监护人需要承担责任。有一些精神病人,发病的时候,没有辨认能力,没有自控能力,甚至对世界认知都是扭曲的,这样的人发病起来就是一场灾难……
5月初,就有济南一个精神病人持刀砍伤6岁女孩和7岁男童;荆门一精神病男子持刀在大桥巷沿路行凶砍伤11名群众……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可以说,这样的病人如果不加以管制,对于社会无疑是一颗颗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既伤害他们自己,也伤害了无辜的他人……所以要么住院治疗,要么就得家人看管起来,不能放任其在社会游走……
3、精神病人伤人需要进行鉴定诊断,并不会出现声称自己是精神病人就无罪的情况。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精神病人砍人,不犯法,很多人假装自己是精神病人来逃避刑罚怎么办?实际上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精神病人认定是需要通过专业医院诊断,整个流程中,有关于信度的考核,如果是在撒谎、演戏,是可以通过测试测试出来的。前后矛盾不符逻辑的地方,也很容易被查案的警察发现。
其次,哪怕是精神病人,也需要证明,自己在案发的时候,是辨认、自控能力出现了问题,不是在意识清醒、行为功能完好的时候杀的人……
最后,如果真的是精神病人的话,伤人之后肯定是要把强制住院治疗了。而精神病类药物,一般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4、精神病人治疗恢复到一定行为能力后,也需要经过亲人同意才能出院。
精神病人被强制住院之后,是不是只要他们经过医生的测验,有自知力,能自制了,就能出院了?这一点跟普通医院也不一样。
他们出院,还需要监护人同意才能出院。而出院后,一样需要监护人做好看管工作。
如果您是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出院的流程通常是:
医生会进行面谈和身体检查,确认您的身体状况稳定后,决定是否可以出院。
医生会向您详细解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需要遵守的医嘱,并开具出院证明。
您需要缴清医疗费用并结算所有费用。
您需要签署出院知情同意书,并离开医院。
如果您有其他需要,也可以与医生或医院相关人员沟通,寻求帮助和建议。此外,您也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康复计划或接受一些心理咨询帮助自己更好地恢复和管理情感健康。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 神经多样性 ,我是 喵君姐姐~
上一周我们具体了解了双相情感障碍~
科普 | 状态太好?!可能得了这种病
2022-01-26
再次回顾一下它的定义:双相情感障碍,也叫躁郁症,顾名思义,这是一种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时陷入 抑郁 状态的精神疾病。
尽管情绪状态在一段时间内是存在一定的波动的,但是躁郁症患者的情绪波动明显超过了正常的幅度。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慢性情绪障碍,以躁狂和抑郁交替或混合发作为特征,影响着世界上1%以上的人口,不分国籍、种族或社会经济地位,是造成 20 岁以下年轻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双相情感障碍一生都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率高达70%,而且病程可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可分为 I 型和 II 型,其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抑郁、躁狂混合发作。
今天,我们将从 认知和护理 二个角度带领大家走近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角度谈躁郁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会经历抑郁和躁狂的两级或交替发作。
与单纯的抑郁症不同的是,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发作通常比躁狂发作次数更多,时间更长,对患者的伤害也更大。
严重的抑郁发作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职业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还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自杀。
由于抗抑郁药物的单药治疗可能引起患者从抑郁向躁狂转换,并且在随访研究中表明,持续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出现快速循环和抑郁复发的概率大大增加。
不仅如此,截止到目前为止,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都不足以支持抗抑郁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抗抑郁药物是否应该被使用于双相情感障碍一直饱受争议。
根据近年的文献研究和综述文章,研究者对双相情感障碍中抗抑郁药的选择和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结果表明,在适用人群方面,抗抑郁药物应该尽量避免在混合抑郁患者、已有躁狂症患者和已经出现快速循环的患者中使用。
在药物的选择中,SSRIs和安非他酮应该优于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物,而三环类几乎不作选择;其中在 SSRIs 中,氟西汀单药治疗对II型双相情感障碍中的重度抑郁发作有较好的疗效,而与奥氮平联合用药适用于 I 型双相情感障碍。
总体来说,在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应用方面,抗抑郁药物还是以 新型的 SSRIs 和 安 非他酮类药物 为主,并且最好用于 II 型双相情感障碍中的病情稳定患者,特别是已经使用抗抑郁药物并且没有出现转躁的患者。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抗抑郁药还是作为心境稳定剂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辅助用药,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单药治疗引起的转躁。
冲动可能代表自身行为激活和抑制的失衡。
研究指出冲动是诊断躁狂发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躁狂发作期,冲动可增加诸多具有破坏性行为风险,说明冲动与躁狂症密切相关。
在急性躁狂发作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表现冲动行为增高,因此 冲动 是双相情感障碍发病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表现。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身精神状态认识的一种能力,包括是否能够辨识或察觉自身有病、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能否指出自身现在和既往的表现及体验是否为病态等。
文献报道,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 自知力 损伤。
研究结果显示,冲动组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得分和总分均低于非冲动组,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发生冲动攻击行为患者各项认知力水平较低。
经相关检验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得分和总分与冲动攻击行为 MOAS、BIS-11评分呈负相关。
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力水平越低,冲动攻击行为 MOAS、BIS-11 评分越高。提示认知力下降可能诱发冲动攻击行为。
进一步经回归分析证实上述猜测,结果证实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低下均可能是诱发冲动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证实认知力下降参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发生。
可见,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早期应关注其自知力水平,并对出现自知力水平下降的患者引起重视,给予合理干预,帮助其自知力水平提高,这可能对降低冲动攻击行为发生率、帮助双相情感障碍病情控制有积极意义。
由此,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密切相关 ,且自知力水平低下可能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性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可根据自知力水平变化,及时对其进行攻击性防御。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精神共病与躯体共病中,主要以双相情感障碍躯体共病的问题较为突出,共病具有治疗周期长、治疗较为困难的特点,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的风险,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明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有研究结合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国际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
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的精神共病率为33%, 共病焦虑障碍 是较为常见的,其共病率为24%(=4203,P< 005)。
双障碍患者的 躯体疾病共病 率为 16%,其中主要以头疼和偏头疼为主,共病率为 10%( =3458, P < 005)。
患者中出现共病的病例中,存在吸烟史、饮酒史和心理障碍家族史等因素,而且存在的共病的患者中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没有出现共病的患者组(P< 005),且性别同样会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共病率造成影响(P< 005)。
由此可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精神及躯体共病率影响因素较多,治疗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药物质量,还需要重视导致共病的其他因素分析。
社会角度谈躁郁
年龄 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重要因素和高危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下降,而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则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 。
提示在日常的临床护理中,应更加关注病程较长、年纪较大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年纪较小、起病时间较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倾向。
对<35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5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投入更多的护理精力和给予更多的护理资源,定期进行自杀风险测试,动态关注其自杀风险的变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尚处于发病机制未获完全明确状态,遗传、社会、生物学及心理学等诸多因素均与之呈现相关性,以躁狂与抑郁交替反复出现为主症,抑郁发作次数可达躁狂发作次数数倍之多。
药物干预为该类情感障碍者首选疾病控制策略,但双相情感障碍者用药低依从性普遍存在且不易扭转。
特别是居家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者其用药低依从性问题尤为突出,成为该类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瓶颈所在,故向双相情感障碍者提供积极见效的院外用药指导督促支持具备重大的意义。
延续护理 指借助于系列化的护理行 动设计与实践,使护理对象自医院至家庭均有机会获得具备连续性特征的专业照护支持。
不同的延续护理策略可指向差异化的延续护理效果与结局。
常规式定期化电话延续护理干预,以健康疾病控制知识的传播与护理对象疾病控制现状的了解为主,将家庭照护者置于护理支持的从属地位,忽略了家庭照护者在家庭疾病控制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与职责,未能充分发挥家庭照护者特殊疾病控制功能。
有研究采用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者家庭施加干预,高度重视家庭照护者在情感障碍者家庭疾病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及家庭亲情支持在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过程中的独特效用。
将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同时纳为延续护理主体进行干预,关注家庭环境与氛围、家庭功能与关系在双相情感障碍者居致力于让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均充分参与家庭疾病控制过程之中,认知到遵医嘱用药与按时复查重要价值所在。
构建治疗协同化家庭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照护者治疗协作者与治疗督导者作用,形成高效和谐、互动通畅、支持充分的家庭疾病控制核心单元,使护理对象治疗行为与家庭照护者照护行为间和谐共振、共同进步,自源头控制与消弥双相情感障碍者用药与复查依从性负面影响因素,促成其按时足量用药行为与按时复查行为。
生活质量系个体生活状况的综合性反映指标,亦是对护理对象行全面健康评价与监测的重要手段。
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 在双相情感障碍者中的应用,扩大化了居家疾病控制管理队伍,引领家庭照护者深度有效参与双相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管理过程,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在疾病控制实践中同步成长。
双方发生情感碰撞,增进彼此理解与接纳度,修复家庭关系,重建与促升家庭功能,增进用药与复查依从度,使双相情感障碍者同时获得生理症状改善与心理情感有效支持,在和谐关爱家庭氛围中康复,促进心理与社会、环境与生理等各领域生活质量的提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是消极情绪,有许多不良心理,如悲观和绝望。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学中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躁狂症和抑郁症交替出现,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有必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研究表明,给予 合理的心理护理 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躁动情绪和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在一项研究中,对照组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心理护理组双相情感障碍在常规护理同时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
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双相情感障碍改善的时间、双相情感障碍从就诊到病情稳定出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均更好,且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
综合文献以及研究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 减轻躁狂、焦虑和抑郁 。
认知药物以及社会角度对于躁郁的研究和进展,都更好推动了人类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问题解决,也更好地说明了人们在追逐美好的幸福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们了解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
参考文献:
[1]王嘉薇,尚靖,陈嘉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1, 36(03): 628-632
[2]徐丹,周广玉,夏海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的相关性[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01):79-82
[3]沈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9):109
[4]王维婷,李刚,张雪,赵艳丽,谭淑平,郭巍,李丽娜不同年龄阶段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及精神护理差异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21,19(07):448-451
[5]郑妙玲,郑桂珍,黄妮娜,郑桂彬,吕小霞,沈后荣,陈淑娴,钟志兰,王秀艳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支持在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24):3395-3397
[6][1]张娟双相情感障碍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202-203
排版:华努力
校对:喵君姐姐、咩咩
您好。
双向 情感 障碍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表现有躁狂症,轻度躁狂症,情绪高涨但变幻莫测,精力旺盛,活动增多,思维加快,活动增多,轻度挥霍,行为鲁莽,妄想等表现。
又有抑郁型, 情感 低落,精力下降,兴趣减少,活动减少,快感缺失,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种心境障碍,抑郁和躁狂可以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出现。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双向 情感 障碍症在精神疾病类属于很严重的一种精神病。他们有两种精神病组成,一种是抑郁症,另一种是狂躁症,两种病叠加起来压迫得人喘不过起来,本身有抑郁症病史后有得上狂躁症,整个人如果说;一发病自己被折磨的痛苦不堪外,大肆狂叫一会儿停下来,马上有开始抑郁胡思乱想,等一会儿有开始狂叫起来。反反复复,来来去去,家里亲人们新酸痛也没有办法,只有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这个双向症很难好经常会复发。
双相 情感 障碍,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躁郁症),是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复杂性疾病,因对患者本人的心理 健康 及 社会 功能均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故也越来越受到了 社会 的关注和重视。
双相情感障碍是常见病,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病,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和钟摆病)是一种躁狂和抑郁并存的疾病,一般指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并存的一种心境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很大,往往导致人际关系不佳,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家庭生活,甚至导致自残和自杀。
如果你知道著名作家海明威和伟大的印象派大师梵高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当南派三叔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时,你可能不会那么惊讶。但不要以为“双相情感障碍”只针对天才。专家说,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疾病中的常见病。此前在河南省进行过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100人中有9人符合双相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神经抑郁症)的症状标准。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或同时混合出现,会直接损害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流能力。但是,如果把“双相情感屏障”和名人的艺术成就割裂开来,那就是一种残酷的心理疾病。患者抑郁时有抑郁、自责和焦虑、消极和自杀情绪,躁狂时有冲动、易怒、精力充沛和自负情绪。这种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同时混合出现,会直接损害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流能力。
1当他情绪稳定时,告诉他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病情。如果不吃药,病情会加重,增加住院、入狱、自杀、暴力的风险。2与患者建立合作关系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倾听你爱的人的恐惧,无论是围绕诊断的恐惧,还是违背他的意愿住院的恐惧。3同情心。不要忽视病人的意见或情绪。让病人谈谈你面前发生的事情。4多关注他认为比你认为重要的东西。作为一个照顾者,你可能会认为幻觉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但你爱的人可能会认为睡眠不足是最大的问题。和他讨论他的问题将有助于增进信任。
5一起规划如何应对急性双相发作,尤其是患者出现失认症的时候。如果你不能让他相信他病了,不要灰心。重点帮助他坚持自己开的治疗方案。如果你帮他回忆一些在他拒绝接受药物之前发生的负面经历,对患者服药是有帮助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