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情感表达

诗歌里的情感表达,第1张

诗歌的思想内容

常见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

(一)边塞诗(建功报国类)

唐诗多为:

1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描绘将士英勇无畏、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

4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5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6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

7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8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9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10对腐败无能的将领的愤怒和对士兵痛苦生活的同情;

11盼望爱兵如子、英勇善战的将领出现。

宋词常有:

1山河沦丧的痛苦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2壮志难酬的怨愤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痛苦;

4对投降派、主和派及小人当道的愤懑;5对异族统治下人民流离失所、痛苦生活的同情。

风格多为:悲凉慷慨、雄浑豪放、奔腾俊伟等。

(二)忧国伤时类(与上一类多有重复)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6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三)送别诗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前途艰辛的担忧;

2重在劝勉、鼓励、安慰

3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

(四)山水田园诗

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1描写自然风光;

2农村景物;

3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诗风格为恬淡宁谧,山水诗风格为清新优美。

(五)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六)思乡怀人类诗歌

1羁旅愁思;

2思念亲友;

3征人思乡;

4闺中怀人。

写作上:

1触景伤情;

酬唱送别之情

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杨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例如:柳永的《雨霖铃》,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思乡怀远之情

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然而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例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诗句: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咏物感遇之情

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坚贞不屈的感慨。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松竹梅菊、黍离、历史事件、名胜古迹便成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号。例如:王安石的《梅》,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情爱婚姻之情

对爱情的渴望,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宫怨闺怨,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情感。莲、红豆、连理枝、比翼鸟便成为表达婚恋之情的暗号。例如: 白居易的《长恨歌》,诗句:在天愿做比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闲适恬淡之情

古人超于现实之外,寄情山水,流连田园。所写之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便成为象征归隐之情的暗号。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边塞行役之情

古人常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边塞关隘、通都大邑等。有感于兹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便成为见证行役之情的暗号。例如: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

关注诗的题目

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题材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在京口北固亭。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结合诗歌的背景,我们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诗了。

2

注意诗歌的创作背景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3

注意关键词句、情感词

在诗歌中,作者往往会通过某些词语或者句子来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这就是直抒胸臆。想要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就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句子和词语。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勉励之情。

4

对于诗歌来说,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当时的心境也就是说,跟当时诗人心情有关系,如果诗人心情轻松愉快,那么,无论是景还是物,在诗人的眼里都亲切可爱,所以,诗的基调比较明丽,愉悦,如果诗人当时不得志,抑郁,或者受排挤,甚至遭到迫害,他的诗格调就比较低沉,表达的感情自然沉重、压抑、落寞、无奈等情感

1、《油菜花》

从南到北,一片黄

从西到东,一片黄

随着春风的吹动

像金色的大海洋

海浪一浪还比一浪高

像徜徉在妈妈的怀抱

2、《桃花》

每当我推开窗

四处张望

你都会张开嘴巴

大声歌唱

只见你拿起你的粉色喇叭

吹出一首动听的歌曲

好像在开心地诉说着什么

我想了好一会儿

原来你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

3、《树叶》

二月三月

树叶青青绿绿

五月六月

树叶密密浓浓

哗啦哗啦掉下

变成光头

那又是什么时候

扩展资料

体裁特点: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有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三、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6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09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