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感教学_小学与新课标

新课标下的语感教学_小学与新课标,第1张

  语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语感教学业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话题。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知人论世,品悟语言的情境美

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感水平的重要前提。这种背景知识的介绍,也就是常说的知人论世。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清代学者章学诚说得更加明确:“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所谓知人论世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也就是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身世情况来进行。

首先,要做好课文时代背景知识的介绍。任何作品都是一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的时代状况。作品时代背景知识的介绍,对学生从宏观上理解作品,培养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如初唐诗人王绩的《野望》一诗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牧童趋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通过宏观背景的介绍,可使同学们认识到:诗的作者由唐入隋,是个隐者。诗的主旨也是表达一种隐逸的情怀。但是中间四句却从一个隐者的角度,无意间反映了在初唐统一时代背景下和平安定的环境和人民各得其所的心情。它使我们认识到,在政治清明,生活安定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还是充满着和平与欢乐的,这就是这篇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好地阅读和理解这篇作品了。

其次,要做好对作者情况的介绍。古人说“诗言志”,又说“言为心声”,作品总是作者一定情况下思想感情和生活状况的反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做好作者个人背景情况的介绍。举例来说,初中二年级有篇苏轼的随笔《记承天寺夜游》。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要指出,这篇作品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这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已经四年了。苏轼文中说自己是“闲人”,就是不能签署公事、被朝廷“闲置”起来的意思。他这时正值四十四岁的盛年,对于一个深怀经世济民理想,而又天才横溢、敏感多情的诗人来说,他是深怀不被“知遇”、难得施展的寂寞情怀的。文章就写于作者这样的个人生活背景下。而作者的可贵处,就是在困难的境况中始终保持一种超越的姿态,欣赏自然的美景。文章很简洁,却写出一种难忘的瞬间之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寂寞,而又写得行云流水,若不经意。他能看到别人在天堂也发现不了的美。通过这样的介绍和点拨,学生对苏轼其人了解增加了,对作品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受,语感当然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二、从生活入手,感知语感

联系生活经验,从感知入手,通过双向交流培养语感,也是语文中常用的手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越真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语感,非常重要。虽然课文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还是可以借助生活中类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去积极体味理解课文,从而更好地激发和培养语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名作,它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喜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能把不同读者的生活经验激发出来,参与进来,使作品生动而丰满起来,并实现作品在读者这里的最终完成。这篇作品虽然反映的是一个世纪前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少年的一段生活经历,但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读者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氛围还是能够理解,还是不“隔”的。老师在教学时,应该努力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起来,带着各自鲜活的生活经验融入到作品中去,以达到对作品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还要强调,鲁迅一生刚强忠挚,疾恶如仇,而整个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回忆自己的少年生活,却如秋水黄昏,一片柔情,这篇文章是其中的代表。谁都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总是珍贵而美好的,而年轻人的心灵也是最能相通的。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理智上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其语感的培养就比较容易而富于成效了。在教学古代诗文时,还有一个特点要向学生指出,就是中国过去一直是一个农业社会,许多作品都是描写反映自然世界和农村风物的。作为农村学生,理解课文有一种先天的优势,要把这种生活优势转化为语感优势。所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谓“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都有过似曾相识的经历和经验吗即使是出生在城市的学生,理解这些作品时也不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要像演员那样深入到角色中去一样,带着自己全部的生活感知去阅读、欣赏和理解作品,提高语感。语文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以课本为基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这个学习资源。生活经验越丰富,语感就越深切。如让学生平时观察大街上的广告牌、门柱上的槛联,摘录下来,读一读,比一比。诸如“滴滴稻花香,浓浓三峡情”、“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之类的广告语和“正是莺歌燕舞日,恰逢花好月圆时”等春联,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正是语感训练的好素材。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平时注意听广播,电视的播音(对白),尤其是多听电视散文,诗歌。叶圣陶说:“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揣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利用已有的语感去捕捉大千世界中的语感因素,不断地去听取、记忆、分析、比较,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感能力定会不断增强。

三、通过深度阅读,激发语感

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求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强调:“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理解力的提高,老师要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感能力。阅读不是单向的输入,而是作者与读者双方的对话和交流。通过阅读,特别是诵读,作品的丰富内涵连同声色情味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自己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会被激活唤醒。这样,作品的文脉就被打通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加深了。实践表明:大凡爱读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学阅读量的不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感,促进语感的培养。翻开中学语文课本,很多诗词作品都是传诵久远的名篇佳作,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好材料。这些作品,往往都是经过反复吟诵,千锤百炼完成的,更应该通过反复阅读特别是诵读来加深理解,培养语感。

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课文的音韵、节奏、气势诸方面的美感,让学生真正从感性、直觉和整体上去理解、认识、体验课文,增进对课文语感的培养和锻炼。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诗人作诗尚且要反复吟咏修改,以臻完美,我们更要通过反复阅读来增进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比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从头到尾,一路迤逦而下,表现出作者在安史之乱中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极度喜悦的心情,成为老杜“平时第一快诗”;而他的《石壕吏》却写出对一对老年夫妇的无限同情,表现作者的赤子之心,蕴含着深厚的人道感情。这样的作品,它的风格和作者的心情,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把握。笔者在教学《石壕吏》时,就要求学生带着感情,设身处地反复诵读,仔细体味。有的学生按要求反复诵读后,心灵受到很大震动,眼睛都湿润了。不但诗词,很多文章也是要仔细阅读,以达到“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目的。鲁迅的散文作品,往往极具诗的魅力,让人过目不忘,是需要反复诵读的。比如《阿长与》的最后一句:“仁慈黑黯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中永安她的灵魂”。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阿长何等缠绵、何等深厚的感情!而作者的一片温情,就涵在这特殊的用词和语调、节奏之中。这就是诗的语言,是最好的文字,只有反复诵读涵咏,才能深入理解体味作者的用心和深情。再如,同是古文八大家,柳宗元《小石潭记》,整洁精严,具见人力;而苏轼的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却宛转随意,自然天成,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面貌。对这些作品,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妙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的常谈,也是不易的真理。教师应不断变换训练方式,采用默读、诵读、引读、带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防止学生多读生厌。通过多读熟读,再辅之以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语感也就跟着提高了。

四、通过语境分析,促发语感

所谓语境分析,主要是分析文章中一些重要句子和词语的语境意义。通过语境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手段。

首先,要揣摩比较文章的重点词语。如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时,就要想想作者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呢揣摩比较之后,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的“肥胖”相照应,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富有情趣,给读者一种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人产生联想,得到美的感受。在古代诗文作品中,经常遇到一些常用的词汇,如“木叶”、“落木”、“东篱”、“绿窗”、“板桥”、“杨柳”等。这些语汇,经过历史长河的锻炼,也都成为“语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它们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感情的密码,信息的载体,成为充满生命的东西了。老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这些词汇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比如,“东篱”常常想到古代高栖生活的隐者、“绿窗”总是给人一种家庭生活的温暖感受、“板桥”情味浓于“木桥”,而“落木”或“木叶”也比“树叶”给人更多的历史感。看似普通简单的词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启发读者无尽的联想。再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一句名句,这句诗的诗眼是“绿”。我们知道作者曾经对“绿”反复推敲,修改多次,最后才定稿为“绿”。一个“绿”字,反映了春回大地带来的变化和给人类带来的希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针对作品中重点的“诗眼”,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其次,要细细品味文章的关键语句。如叶圣陶读鲁迅的《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时指出:“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是并不寻常的说法,拗强而特异,足以引起人家的注意,而以下文章的情调差不多和这一句一致”(《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关键语句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这样的关键语句,在一些名篇中还有很多,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高度重视,仔细讲解,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的。

第三,要深刻领悟文章的点睛之笔。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仿佛诗中的“诗眼”,往往很简洁的几句话,就把文章的主旨说出,使文章“立”起来了。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尾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便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不仅道出了人与动物如何友好相处的几个准则,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冰心先生在推荐这篇文章时,说它“收得有味”,“其实,人和人,社会和社会,国家和国家之间,又尝不是如此呢?世界和平的日子,只有从彼此信赖中才能得到”。可见,领悟了文章的点睛之笔,也就能准确把握全文的中心。总之,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清晰、丰富深刻、敏捷和独特的语感品质。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中学阶段的语感教学,潜心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积极的精神活动,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语感就会油然而生。

天地之中建筑群及佛道儒一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世界从何而来,万物从何而来,不同的民族看法大不相同。在中华文化看来,世界是从什么没有开始的,也就是从无开始的,世界万物是从无演化生成的,这就是所谓“有生于无”。

道家讲无,佛家讲空,其实空也就是无,只是用词不同而已。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存在变化的万物都是从前边的事物生出来的,那么最初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初的东西是从什么都没有生出来的。并且老子在《道德经》中还使用“无极”这一概念,提出人修道的目的是“复归于无极”,也就是重新回归到无边无际的空无的状态。

强调世界万物最初产生于什么都没有,在这一点上印度和中国有相似的哲学观念,佛道两家的根本世界观并不矛盾,根本观念高度一致,这是佛教能在中国广为传播、广受信奉的最重要的原因。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佛教本来就强调无,而到了中国之后经过一个时期,到了唐朝发展出一个中国化禅宗流派,其代表人物六祖慧能有一首著名偈语,也就是谈佛说法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的意思是世界归根到底是“无”,佛教让我们悟到这个“无”,并不是在这之外给我们另外一个世界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而是让我们认识“本来无一物”这个根本,达到一种毫无牵挂的解脱。

儒家原本只是谈“仁”,并没有谈“无”。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根据道士陈抟《无极图》,在其所著的《太极图说》中对道家“无极”一词作了新的解说,把“无极”作为万物之本原,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命题,表达“有生于无”之意。这一哲学大大地影响了后来中国文人的世界观。虽然宋明理学和儒学在一些基本理念上有重大差异,但毕竟理学仍然举着儒家旗号,所以也可以说到了宋代,儒、释、道三家的世界观在根本上趋于统一了,对世界的解释归根到底都归于一个“无”字。

中华文化中的这个无就是空无,无极就是空无终极,但很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有和尚强调这种空又不是绝对的,所谓不是“顽空”,为此东晋时候研究佛教理论的僧肇,曾经专门写过一篇《不真空论》,强调“真空不空”。道家和理学的无极,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这就像是无限趋近于零,但又不是绝对的什么都没有。于是你可以在空无之中体会出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所以禅宗高僧让你听“空谷之音”,让你在体悟空无中去实现大彻大悟。

中华文化的世界观,除了物质世界之外还存在非物质世界,而且非物质世界还是很庞大、多层级的。中华文化中的无,显然不是指这种非物质的世界,因为非物质世界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属于“有”,用现代科学说法就是“暗物质”。无是指物质世界、非物质世界的共同来源、共同的根本。

因为尊崇无,而且认为“有生于无”,所以中国人的心灵领域并不局限于物质世界,而是非常重视物质世界之外的冥冥之中的世界,以及这种冥冥之中的世界背后的状态。中华文化并不简单地断言世界是某个造物主所创造,即使有这样的说法也认为是一种初级的神话,人们总是相信有一个不可知的、当然也是不可估量的未知世界的存在或价值,并且对它总是怀有一种审慎的敬畏和敬重,不敢简单地忽略或否定。例如,在宗教领域里,一般不会尊敬一个神而否定其他神的存在价值,这使得中国人对外来文化有一种难以想象的包容力,甚至对外来宗教的神因不了解而更有一种兴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共处的国度。

由于这种包容,似乎中国人对于宗教、文化和科学的态度,都显得近乎实用主义——谁能对自己目前关心的事物给出某种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方法,就倾向于相信、接受他的说法。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人的信仰很难做到坚信不疑。例如,人们相信科学,但是并不等于就是科学主义者,许多中国人依然对于科学所不能直接证明的领域抱有一份敬畏心,不会用简单、武断的推理去证明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就一定是什么。当人类用物质的手段了解太阳系时,中国人不会简单地相信世界都是由同样的物质组成;当感官只是感受到物质空间的存在时,不会简单地否定其他空间存在的可能。当然,上面所说的是指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的中国人。确实,有一些深受西方某些理论影响的中国人,已经远离了这些原则,那是因为这样的中国人尽管是黄皮肤、黑眼睛,但在精神世界里却已经没有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

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道”。“道”这个概念来自老子的《道德经》,孔子也使用过这一概念,不过他的使用也可能来自老子的影响。老子讲“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也就是说,“道”存在于有和无之间,既像有又像没有,却把有和无连接起来,打通了,从而体现了无支配万事万物的看不见的作用,背后是无在支配有的生生不息的运行。在中国人的意识中,越是隐蔽的世界,越是起到支配的作用。所以过去国人对于冥冥之中的命运和风水的相信,似乎更甚于其他国度的人。

既然存在道,就要努力认识和接近道,如果能得到道的真谛,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胜于得到人间任何东西。所以中国人向往“得道”。所谓“得道”,就是达到在有无之间自由行动、自由支配的状态,所谓出神入化。那么谁最为出神入化?中国人最喜爱的“得道”的艺术形象是孙猴子,其法名就是“悟空”,也就是了悟了空无的真谛,于是就可以在有无之间随心所欲,随意变化。当然,把孙悟空关在“老君炉”里的太上老君,还有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佛祖,更是人们尊崇的对象。

空无用数字来表示就是零。因此也可以说,零是中国哲人认定的世界本原,零是中华文化世界观的根本,是中华哲学之根,是中华文化之根。零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不知道这一点,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华文化。

文章摘自《中华文化密码》

钟国兴,著名学者,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习时报社原总编辑,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专家成员。出版有《社会选择论》《重画世界——10种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升级才能生存》《从〈第五项修炼〉到学习型政党》《带着问题学——裸面学习法》《找点:精准高效的做事方法》《链式学习法——学习型组织的六级台阶》《孔子是个好老师》等著作。研究领域涉及哲学、管理学、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发表文章数百篇。另外,发表有散文、诗词、歌词等作品。多所高校、党校兼职教授,多座城市顾问,举办讲座上千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②春雨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春色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④春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⑤春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⑥春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⑦其他带“春”字的诗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2、绘秋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花》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

森林旧有高人隐,寻到梅花却系船。——明·马一龙《新丰夜泊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春在枝头飘绕

春在花间闪耀

春在燕翅声声歌唱

春在鸽哨翩翩舞蹈

春给西山一片绿涛

春给长河一串欢笑

春给田野沸腾喧嚣

春给古城百媚千娇

春雷擂响鼙鼓

春风奔走呼号

春雨播洒歌谣

春潮汹涌如涛

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染绿了人们的每个细胞

一只希望的鸟儿在北京人的心头

正悄悄地筑巢

《宋徽宗 天下一人》

作为宋代的超级明星,宋徽宗赵佶给自己设计的签名是“天下一人”。这一个字看起来像个没连上的“天”,有时候脚伸得特别长,有时候又特别短,像个得意洋洋的戴帽子的小孩,却怎么也不愿意“出头”,是最著名的“花押”。

(姚文翰/FOTOE)

宋徽宗赵佶(1082~1135)

时代主角

每年到了年底,就是徽宗赵佶最盼望的时间。赵佶是正统社交控,大派对的组织者,首都绝对的主角。他本人带头簪花骑马,让士大夫们在东京的夜晚更加自由。宋代本来就每年有三次大型庆典——“春、秋、圣”,各地老百姓从士大夫到农民无不游乐,繁华盛景吸引仁宗的宫女听到宫墙外的热闹还要抱怨宫里冷清。到了赵佶,干脆从每年的腊月就开始准备,一直嗨玩到正月底。

作为研究宋代开封最重要的叙事和图像史料——《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二者都是以宋徽宗时代为历史背景。后人对于宋代社会生活的论述和描绘,有意无意中也多以徽宗时代作为样本。郑振铎说中国绘画史必定以宋这个光荣的时代为中心。宋徽宗身上集中的光芒,在后世越来越彰显,以至于现在的任何一种流行美学、高雅的生活方式,都有宋徽宗的影子。身为人的个性和灵性,赵佶在皇帝的位置上不仅没有被压抑,还利用自己占有的绝佳公共资源,彻底大鸣大放了一回。

一切赏心悦目自始。

政和五年,也就是1115年,宋徽宗从十二月二十九就开始期待新年,大放元灯。他觉得观民风、察时态对于自己这位“有道明君”来说就是一个主要任务。到宣和五年(1123),鳌山灯一直从腊月初一放到正月十五,要提前一个多月准备,创下中国节庆史纪录。赵佶已经把“玩”变成了正经的口号,“宣和与民同乐”,大牌子就挂在灯山上,辉煌夺目。

赵佶19岁继承兄长的皇位,仅仅六周后,他就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开始了“不美”的抱怨。当时的宫墙用了翠毛装饰,如同珠宝首饰一样精雕细琢。这样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父兄的奢靡审美并不符合赵佶的品味。当时的北宋历经了“澶渊之盟”带来的百年和平,从欧阳修以降,到王安石、苏轼等著名的政治家们,不仅有许多出身平民的布衣宰相,而且都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青年一代”。

一个普通人在人间社会如何生存,这样精神层面的问题,儒教在北宋时还没有完全提供答案。后世人喜欢在“文艺复兴”的思路上寻找当时这些英才们的思想光辉。以“唐宋变革”来看,宋进入“近世纪”,不再是唐代贵族氏族社会,中央集权制里,皇帝本身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官家”这个称谓本身透露着并不高高在上的距离,皇帝成为官僚体制中的一员。

赵佶的人生尝试正是从这里出发的。北宋文人从程氏兄弟到王安石父子到苏轼兄弟,有一种摆脱黑暗,再现太古的黄金时代的气概。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者伊沛霞认为,这种风气是一种理想主义。“面向未来,治理现在。这是经济大好时代的表现。”从这时开始,无论新旧两党,都拼命赞美皇帝以尧舜为榜样,诚意、正心、修身这些品格,成了皇帝和士大夫们都需要的伦理道德。神圣王失去了市场,哲人王成为现实。皇帝成了上司,不是君临下界,而是与自己具有相同的人的本性,服从同样的伦理规范的领导者。王安石新法被认为是滴水不漏的严密制度设计,是对儒教的深刻理解和对宋代社会现实最华丽的改革。传统观点认为,断送这个中国迈向近代的步伐的是道学,但道学认为是“靖康之难”。

“靖康之难”是宋徽宗为政的必然结果,还是一次偶然?直到现在也无法做出判断。如果以寻找这个答案来作为看历史的依据,肯定看不到徽宗面对的时代的真正现实。2014年哈佛大学出版的《徽宗》被史学界认为是目前研究宋徽宗个人最全面的著作。站在当时的角度,宋徽宗完全符合一个时代偶像的要求,优雅、博学、多思,具有艺术气质而非强壮,乘坐轿子,收藏古董和艺术品。“男性的精致文雅的新潮流”,是宋代的一个“转向”:从追求“大丈夫”,到崇拜文人。而这个转向的代表人物,就是赵佶。

(FOTOE 供图)

《池塘秋晚图》局部,北宋 赵佶 作(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赵佶的日常

赵佶15岁封端王的时候,已经和开封最富有的收藏文化圈相互交流。神宗的驸马王诜,《西园雅集》的作者,和赵佶最好,送他梳头的篦刀,同时也送去了高俅。米芾、李公麟等都是赵佶的朋友,他少年时就已声名远播。“国朝诸王弟多嗜富贵,独佑陵在藩时玩好不凡,所事者惟笔砚、丹青、图史、射御而已。”赵佶十六七岁少年成名,作文词妙画,相比与他同时代的皇家子弟,“不凡”这样来自后世的赞美,对应的是他未登基时前朝宰相“轻佻”的批评。

熙宁年,皇亲国戚的月奉7万多缗,官员4万多缗,还不包括公家报销。在赵佶身边,高官俸禄极厚,百万家财者比比皆是,很多东京的高楼、名园都属于私人,这里聚集了高收入群体。因奢侈的建筑、宏丽的花园比比皆是,木材市场兴起,《营造法式》诞生。赵佶本人也是最大的买主和收藏家。五代十国的宫廷画师在宋统一天下后都来到开封,尤其南唐宫廷画师画的壁画点缀着大量开封皇城宫殿、官府,以郭熙为代表的山水画,当时就是壁画之一。高收入和高消费使文化消费变成了北宋士大夫的日常生活,记载中显示,从建筑、宴饮、烹饪、旅游、花园、游戏等等方面都发展到了中国历史的高峰。赵佶尽管也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雄心壮志,但他已经迈出以规范来定义“美”的步伐。

在理学尚未禁锢人心的时候,宋是一个倡导心性和修养的时代。元代写宋史的脱脱写到赵佶时先写“诸事皆能”,意思就是不会当皇帝。到了目前伊沛霞的研究,1000年来对于赵佶的评价出现了新的论点。伊沛霞认为,赵佶这种对于艺术的极致追求,背后无不包含着政治和思想的诉求。赵佶面对的是一个升平之世,在他的时代,社会经济生机盎然,淡泊自然的理趣雅致,根植现实的道德伦理,构成了这一时代的底色和基调,中央集权对国家统治的纵深远远大于唐,文化影响的空间辐射远远超过宋政权的国土面积。

日本学者小杉一雄认为,宋瓷“才是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最美的器物”。

关于瓷最有名的诗句都来自赵佶对美的定义。“雨过天青云破处”是他做的一场梦,其实这首诗也可能是柴荣所做,可是大量的后世文献记载,都把这句话送给了极大提高官窑青瓷标准和质量的宋徽宗,因为他追求极致美感的形象深入人心。

探讨赵佶的日常,会被“兔毫连盏烹云液”的茶盏吸引。他的茶花打得出神入化,“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澹月”,确立了品茶的最高表现形式,突破了饮的界限。《大观茶论》要求茶盏青黑、有玉豪条达,茶瓶宜金银,清轻干洁的水,配合点茶技巧。北宋官窑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宋代官窑瓷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这就是赵佶的创举。严格按照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以仿三代青铜器和古玉器为主,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使产品件件有典、禀赋深义,成为当年“新成礼器”的一部分。这些带着文化密码的瓷器在当时只是皇家日用品,离赵佶眼中的艺术,距离非常遥远。

什么是美?如何定义?这样对于美前所未有的热衷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无论中国、日本还是全世界,有一种布迪厄所谓的“被身体化的嗜好”,很容易就追寻到赵佶身上。其实回到当时的现实,赵佶的书法和画作并没有普及的宣传途径,还得通过他利用资源主动推进。换言之,并不仅仅因为他是皇帝就得到了浅薄的奉承式的认可,虽然当时他经常赐给大臣大量书画,有时受赏者一次多达60人,一时间朝廷无不奔走相告,只求一观。后期南宋所藏他的书画已经寥寥无几,到清乾隆时认真求索,赵佶名下的画作、书法真迹屈指可数,而且大多藏于宫廷,世间难得一见。

什么是美的表现形式?赵佶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回答了这个问题。书法、茶、画、收藏、园林,中国文化现在被津津乐道之美,都在赵佶的日常里,他以自己的力量、标准和品味来发展艺术。这些美的表现形式,流传了漫长的岁月,一代接一代被文化精英、士大夫为主体的审美者乃至今天的平民百姓继承延续。即使赵佶是一个如此失败的皇帝,艺术史、收藏鉴赏史的力量,也逐渐积累下来他对文化的认知。

恒久典范的建立,对规范的追求,对秩序的重视,如果仅仅以“美学”来概括赵佶的作为,显然过于简单化。赵佶登基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管理帝国臣民的信仰。他对礼乐制度的建设有很高的期待,欲通过礼乐制度建设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延续了30年的党争进行到他的时代,新旧党用的已经是一套相同的极端话语体系来互相攻击“忠、奸、正、邪”,作为君王的赵佶却与他的祖父、父亲不同,希望走上古圣人的道路。神宗时期君王所关心的是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关心如何变法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到徽宗时期,君王所关心的已经更多地转向礼制文化,力求达到上古“圣王”的目标。

现在中国大部分神的性质、名称,都是《政和五礼新仪》里制定的,从朝廷到普通家庭采取的是完全同一的标准。如此详细制定礼仪规范的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过。王国维说:“凡传世古礼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赵佶第一次把古礼器集中定义,内府所藏青铜器达到800多件。中国文人阶层的收藏热至此开端。

创造和定义自我

对于美的空前热烈追求,为北宋人开辟了新的天地。赵佶在31岁时画的《瑞鹤图》。政和二年(1112),元宵节第二天夜晚,先有祥云佛郁,低映端门,然后一群瑞鹤光临,在门之上盘旋翱翔,如应奏节,经久不散。赵佶的日常生活里,在宫廷和艮岳里欣赏仙鹤的姿态很常见,而这个画面里,有几只仙鹤曲颈飞翔,这虽不是转瞬即逝的画面,但绝非静止不动,赵佶没机会写生,只能凭想象和记忆来构图,这样的祥瑞是赵佶艺术上的“作古”。

他喜欢的花叫“欧家碧”,是浅碧色白牡丹,北宋养花、爱花之风蔚为大观,从皇帝到农夫都懂得欣赏这种精神层面的简单美好。

在书法、绘画上,赵佶拥抱过去,开创了一大流派。他的书法学黄庭坚,又自成一法,写字速度飘忽快捷,“省墨水”,前所未有。伊沛霞认为,瘦金体作为一种书体,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秩序、精准、纪律,以及优雅、风格、精美与才能。“宋体”就是秦桧在仿照瘦金体的基础上,做出的“横细竖宽”的通行字体,至今仍是中国人电脑里最常用的字体。有一个关于瘦金体的评价叫“断金割玉”,它被认为是加入了极强个性、思维和情感的书法。现代人的看法是,菱形的笔画特别符合钻石切面的角度,与讲究“藏锋”不同,锋芒毕露,灿烂闪烁。伊沛霞认为,赵佶是用自己的书法,力图表明自己才是政治舞台的主角。这与赵佶以往被塑造的形象有了巨大的不同。

丹青可以说是赵佶最擅长的。当时的画家大都选择入内供奉,“艺术类”考生得到了俸禄和地位,也第一次形成了“院体”风格。张择端、李唐都是画院出身,然而题材、画法却没有局限。“笔墨天成、妙体众形”是赵佶画作里的和谐感。2004年,《桃鸠图》在日本公开展出。赵佶画的瞳子是“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这幅画藏于日本,被评价为“诗性与再现性写实的融合”。眼睛如此鲜活的鸟儿,让《萤火虫之墓》《风之子》的导演高畑勋看后写道:“从侧面捕捉其姿态的鸠鸟,眼睛溜圆,本来很容易流于平面,成为刻板的图案,但作者有意地从这个角度去描绘,显然正是要借这种不以正面呈现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装饰趣味和不流俗的美感。对鸟喙的精妙刻绘, 的鸟腹显示出体态的俊俏丰满,这些都让人感受到鸟儿切实的体温与生命活力。”

花鸟表达的是人,特别是大自然和人的关系。“人物鬼神,睛活则有生意。先圈定目睛,填以藤黄,夹墨于藤黄中,以佳墨浓加一点作瞳子,须要参差不齐。”赵佶用桐花烟来制墨,墨才够薄,每研磨间,其光可鉴。但他也被诟病“一两墨价值一两黄金”。作为动物爱好者,估计赵佶恢复的皇家动物园玉津园不比今天任何一个动物园逊色。他做端王时就喜欢养动物。宋代宫廷本有麒麟、灵犀、神羊、大象之类从天竺、交趾等国进贡而来的动物,但是赵佶是真心喜欢这些动物,他的白鹰和五色鹦鹉之所以画得那么神妙,和这样的心性不无关系。

在赵佶以前,书画尚未能融为一体,但赵佶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确立了文人画的形式。文人画,自此成为了中国文人永恒的精神追求。

国家财力使赵佶把自己品评艺术的能力推广成范本。看看《宣和画谱》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赵佶喜欢的是五代及宋的画作,其中又特别喜欢花鸟和山水,每一个类型他都有特别喜欢的画家。“竹锁桥边卖酒家,乱山藏古寺。”以意境来考核绘画,赵佶还是第一个人,此后奠定了文人画审美的方向。

回到当时那个年代,最早能对赵佶的画做出描述和赞赏的,只有比他大20多岁的权臣、书法大家蔡京。《雪江归棹》是蔡京亲身看着赵佶画的:“水远无波,天长一色,群山皎洁,行客萧条,鼓棹中流,片帆天际,雪江归棹之意尽矣。”蔡京的字美,这样的杰作上升到神智与造化之上,属于两人的神交。

赵佶自己的宣和天厩养着御马。“龙种之与世马不同如此。”“宋徽宗的马”绝不是模拟展子虔而来。一直处于主战派前沿的李纲,收藏了两幅赵佶画的马,李纲在“靖康之难”中独担大任,却终遭罢免。他为徽宗“非行非立非驰逐”的画法所展现的纯粹的高贵之美而深感震撼,“如马一毛,如地一尘”。尽管他的心情是“小臣凄愤”,发出“空留此马落人间”的叹息,因为赵佶已经坠入一去无消息的“胡尘”之中。

快乐的底色

看看宋徽宗的行走路线,除了“北狩”,他一生几乎都留在了京畿地区。对于宋朝皇帝,他们大多一生留在宫禁中。而与此相对的,宋朝文人开始了大量山水游记和绘画创作,在更广阔的社会里,旅行在宋朝成为最流行的生活方式。这是宋徽宗人生中唯一未曾涉猎的领域。伊沛霞观察到,“的确,徽宗发现了许多方式,使其生活不需要通过远行也能变得有趣和愉快。他的宗教和审美诉求,都是为了使自己的世界不至于太小。道教的宇宙图景绝非狭隘和限制的。假设徽宗能够有规律地出巡,以检阅他的军队和在现场同他的将军们交流,也许他将会对于如何同女真的统治者阿骨打协商,有一个更好的直觉,又或者他可能会对哪一位将军能够胜任有更好的感觉”。

金明池春天开池,徽宗让蔡京扩大了明池,更加大张旗鼓地娱乐起来。每年三月一日一开池,他的车驾就天天准备好前往,一般三月二十日是他的固定前往日期。水嬉活动在汴梁,有点类似今天的拉斯维加斯、杭州西湖上的著名表演。马戏是以马为辅助表演各种惊险动作,乐舞、百戏、杂剧共组成九项表演。水上百戏今天看起来仍然面熟,“大旗、狮豹、神鬼、水秋千”,水秋千类似今天演员从秋千上跳水的活动,水上歌舞都是普通表演。徽宗带着后妃们出去玩,在自己身边设彩棚。金明池最初修建,是太宗用于操练水军,以35万人力建成,引入金水河;后失去其军事意义,逐渐演变成一个市民游乐园,主打节目为“水嬉”——即具有表演性质的水战。“澶渊之盟”后,天子游幸金明池和上元节宣德楼观灯等一道,成为了雷打不动的国家级盛典。到了赵佶的时代,金明池的旅游纪念品是小龙舟模型,这里也成了各种故事、传说和乐趣的发生地。

整体社会的氛围尽管物质奢侈,却不是颓丧,而是绚烂辉煌。斯坦福大学的汉学家艾朗诺发现,在徽宗近300首关于宫廷生活的诗篇中,几乎没有反映宫廷妇女生活苦闷,即所谓“宫怨”方面的题材。赵佶把后宫生活描绘得富贵、快乐和悠闲,他有八十几个子女,“后宫宫女无多少,尽向园中笑一团”。我们能看到的是他的宫词里,宫女们学习射箭、打球,玩选仙,这种被赵佶写下来的理想化的宫廷生活,艾朗诺认为有其“先发制人”的用意。在赵佶看来,对善与仁的追求,本身即体现了美。

日本学者小岛毅认为,身体与宇宙同步,人理追法天理,是赵佶对于音乐创作的指导思想。赵佶规定黄钟律管长度是自己的三根手指,三分损益法的十二律管生成,以黄钟为标准,以音响物理学决定音调。24岁时赵佶已经开始创造整理音乐。北宋对此前流行音乐加以总结,做出了新牌调,和词形成了乐府词,此后制定的格律法度,一直影响了宋以后的词曲。大晟乐由宋徽宗创作,还赐给了高丽,完善了高丽音乐。“靖康之难”后,金国向宋朝要求了大量的歌舞人才,始有丝竹之声。

有很多赵佶和道士、骗子们对话的故事,听起来都很玄幻。阴阳、明暗、生死、梦与现实,仿佛如今的怪谈。他积极关心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自己的内心,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不过伊沛霞认为,徽宗追求道教尤其是后期的神霄派,有其凌驾于一切宗教之上的宗教信仰的目的。佛寺改宫观,释迦成了大觉金仙,很是混乱了一阵子,与其说他在扶持道教,不如说他想统一三教,构建一个君临其上的王权机构。考察当时妖异浪漫的传统,向新的现代世界过渡的桥梁,不能以启蒙姿态和科学眼光来看待。

徽宗热爱园林,一方面是对于石头的狂热。在一块石头里看出大自然正是当时的人最热衷的信仰,宇宙、神灵寄托于此。在个别事物里体现宇宙,也成为此后日本“枯山水”的源流。

徽宗在宫城东北造庭的一个原因是求子,其实他当时已经有了继承人,但还是希望多生儿子。他对东京没有山这件事耿耿于怀,自己造了座山——艮岳。政和五年(1115),艮岳开始修建,7年后宣告完工。艮岳突破了原有宫城的范围,进而又突破了内城的城墙,面积达到周围十里之大,山高九十尺,上面常弥漫着人造的烟雾,有如仙境。徽宗不无得意地夸奖自己一手打造的艮岳,说它集合了“天台、雁荡、凤凰、庐阜(山)之奇伟,二川、三峡、云梦之旷荡,四方之远且异,徒各擅其一美,未若此山并包罗列,又兼胜绝”,实际上这些地方他哪个也没去过。

在徽宗替蔡京向世人辩护时,称其为“太平宰相”。太平是徽宗快乐的底色。按照宋代的人口、经济数据,徽宗在位的25年是北南两宋的一个过渡阶段,宋朝的经济还没有在这个时期出现滑坡与低谷,直到艮岳建好六七年以后,曾以为用之不尽的国库第一次显出了空虚。徽宗尽管下场悲惨,北宋灭亡后被囚9年,至死未能返国,各种文本或夸张或隐晦地记录了他的苦难,他自己的文词中却只有无尽的臣服和谦卑。最终留在世间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秾芳诗帖》,“秾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荧屏热播古装剧《大唐荣耀》聚焦唐代由盛转衰的一段历史,讲述了吴兴才女沈珍珠在历经家族灭门、后宫争斗、安史之乱后与广平王李俶情深意重、坚守家国大义的故事。李俶便是后来改名李豫的唐代宗,而沈珍珠正是史上的睿真皇后。这位在安史之乱中消失的皇后,史书虽对其着墨甚少,却极富传奇色彩。该剧不仅有年轻化的审美、**级制作团队加持,其中也展现了不少中华传统文化。

一、诗言志,诗缘情

《大唐荣耀》第一集中,沈珍珠去私塾看弟弟,孩子们吟诵着“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此段内容出自先秦《五子之歌》,背后是夏朝太康失国的故事。夏启的儿子太康即位后骄奢*逸、大兴土木,沉迷狩猎。最终被后羿夺取政权后,其弟赋诗表达追悔反思之意。而《大唐荣耀》所处的历史时期,唐玄宗沉湎声色,专宠杨贵妃,“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在朝政大事上重用杨国忠、安禄山等人,这首《五子之歌》可视为对当时政治的影射与暗讽。

编剧设定李白是沈珍珠的师父,因此李白的诗句在剧中频繁出现。男女主人公初会斗诗,李俶援引《侠客行》中的“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借雄奇豪放、意气赫奕的游侠精神委婉表达了自身渴望铲奸除佞、建功立业的抱负。沈珍珠嫁入广平王府,为李俶真情所感,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剖明要放下过往、珍惜眼前的心迹。

唐代书法家李邕因个性耿直、敢于直谏而仕途坎坷,天宝年间因得罪李林甫而被打死在狱中,李白愤而作诗曰:“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在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这首檄文为屈死的忠义之士鸣不平,痛心疾首,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之情。

二、婚俗与民俗

剧中大婚当日,沈珍珠在新房内以团扇掩面,这是始于魏晋南北朝的“却扇”婚俗。团扇障面既为遮羞,也为辟邪,是大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就在这天,李俶看到新娘便是他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喜不自禁,场面情致流动。及至南宋时期,程朱理学兴盛,原本装饰为主的团扇演变为红盖头,大唐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也就不复存在。

沈珍珠小时候前往市集凑热闹,遇到的驱傩仪式是唐代流行的年俗。傩戏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乐舞祭礼,神秘而古老。驱傩之人头戴象征神灵的面具,身着熊皮,载歌载舞,富有宗教艺术色彩。唐代驱傩的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超之前的朝代,孟郊在《弦歌行》中描写这一喜庆欢乐的气氛:“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敦煌出土的《除夕钟馗驱傩文》则表明了钟馗在唐代傩文化中的主角地位,剧中驱傩仪式里就出现了钟馗,应该是剧组严格考证的结果。

三、器物之美,工匠之心

《大唐荣耀》中沈珍珠为表心意,亲手为广平王李俶缝制香囊,一针一线满蕴温柔。香囊又名香包,在唐代作为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十分常见。香囊之中装填朱砂、雄黄、艾草、菖蒲等中草药和香料,而唐代有不少珍贵香料来源于异域贡品。小小的手工艺品承载着先人的智慧,美好的香味诉诸于感官,传递着情感密码。随身佩戴这样的香囊是高贵身份的象征,同时还是避邪驱祟之物。

唐代关于香囊还有一个悲伤的传说。安史之乱爆发时,杨贵妃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马嵬坡,直至西京收复,唐玄宗命人将其遗体迁葬,发现胸前还系着一枚完好如初的香囊。玄宗睹物思人,怆然涕下。诗人张祜感念于此,写下《太真香囊子》:“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剧中广平王舞剑,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把剑大有来历,寄托了玄宗对孙儿的殷切期望。太阿剑,亦作泰阿剑,位列古代十大名剑第四,相传为铸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共同铸造,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为楚国镇国之宝。

根据《越绝书》的记载,晋国为夺取太阿剑出兵伐楚,楚国粮草已罄危如累卵。楚王于城破之际拔剑迎敌,但见剑气磅礴、飞沙蔽日,晋军立时阵脚大乱,全军覆没。此剑后来落入秦始皇手中,之后便下落不明。剧中回纥可汗默延啜说:“太阿看似温润,实则坚韧无比,剑气凌厉”,犹如持剑之人的性格。但关于太阿也有成语“太阿倒持”,比喻将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预示着唐王朝今后藩镇割据、四分五裂的命运。

虽然《大唐荣耀》的剧情比较套路化,却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出大唐的文化自信与文化精神,与那些胡编乱造的雷剧不可同日而语,这可能是其豆瓣评分不低的原因之一。在今天怎样用历史的正能量表达中国梦,也是所有古装剧创作者面临的课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争吵两千年 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之谜

 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斗争。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耐人寻味的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却是旷日持久,长达两千余年,其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学术论争。

 本文的“经”即指儒家经典部分,古老的经书内容深奥,主要靠经师的传授得以流传。由于讲授者对经书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经学。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秦初,秦始皇实行x民政策,大搞“焚书坑儒”,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官方认可的统 治思想,可是,西汉流行的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而是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由习经生们记录下来,他们记录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汉通行的隶书,属当时代的“今文”,故而这类经书被称之为今文经。

 从表面来看,今古文经学之争主要表现在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一般来讲,解经时,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今文学派竭力把经书和神学迷信相联系,特别在西汉,今文经学家为迎合统治者的喜好,解经时喜欢掺杂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他们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把经书说得神乎其神,古文学派虽然还未能完全摆脱神学迷信的羁绊,但却反对讲灾异谶纬,注重实学。

 汉代的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非常尖锐。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王莽改制失败后,东汉光武帝又废古文经倡今文经,但古文经仍在民间有相当的影响,随着今文经学研究的日渐走向繁琐,其影响也日益衰退。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发展,并压倒今文经学。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堪称大师级的古文经学家,值得一提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本是马融的高足,属古文经学派,但他不拘泥于师说,也兼通今文经,并善于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一些学说,从而使古文经学更加完善,也使得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在西汉时期,受政府支持,属于官学。古文经则是“在野巨儒”的私学。古文经学也要想争为官学,以期取得与今文经学相对等的地位,从而打破今文经学家垄断学术乃至政治舞台的局面,这自然为今文经学家所不容。在这里,今古文经学之争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学术之争的范围,而成为政治统治的需要在经学领域的延伸。

 东汉以后,今古文经学之争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时起时伏。东汉至唐,基本上是古文经学占据优势。宋代,以怀疑而著称的“宋学”兴起,宋学一反古文经学的训诂、传注传统,主张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这一时期,正统的古文经学告衰。明代,经学进一步衰落。清代前期,古文经学复兴,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而达到全盛时期。嘉庆、道光年间,古文经学进入尾声,今文经学却又兴起。魏源、龚自珍及康有为等人主张变法,他们吸取了汉代今文经学派主张改制的思想,极力提倡今文经学。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长达两千多年的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消亡。

 1下列对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今古文经学之争是始兴于汉代的一场派斗争,它在儒学内部进行,长达两千多年,终止于清王朝的覆灭。

 B、今古文经学之争表面上看,主要表现为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

 C、今文经学把经书说的神乎其神,解经时专门喜欢讲谶纬灾异,生硬地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用神学迷信羁绊人们,这种做法完全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喜好。

 D、今古文经学之争发展到汉代,成为政治统治的需要在经学领域里的延伸,这已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学术之争的范围。

 2下列理解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所谓“经学”,就是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儒家经典深奥,经师们在讲授时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传授,使得人们对经书的理解各有不同。

 B、“文”就是记载经典的文字,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靠经师口授相传,他们记载经书所用的文字, 就是今文,之前的都是古文。

 C、今文经学在汉代属于官学,古文经学是私学,到了宋代,一反古文经学训诂、传注传统,主张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的“宋学”取代了正统的古文经学。

 D、到了清代,魏源、龚自珍及康有为等人极力主张今文经学,他们吸取了其改制的思想,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消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古文经学之争旷日持久,如果只是学术流派之争,完全属于正常现象,但作为政治斗争,就值得我们对这段两千多年的历史进行反思,可见历史上的其他学术流派的争论现象的背后都有其政治因素。

 B、虽然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不断完善古文经学,使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但在今古文经学之争中,两种学派也是不断相互借鉴吸收的。

 C、秦始皇当年大搞焚书坑儒,实行愚x政策,才促成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诞生,所以说,是秦始皇造就了今文经学。

 D、今古文经学之争的进程中,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成的变化时起时伏,特别是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55分)

 (一)文言文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有志操。正德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十四年,诏将南巡。应轸抗言:“自下诏以来,臣民旁皇,莫有固志。临清以南,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其言切中于今。夫谷永,谐谀之臣;成帝,庸暗之主。永言而成帝容之。岂以陛下圣明,不能俯纳直谏哉”疏入,留中。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 。跪阙门,受杖几毙。

 教习竣,拟授给事中。有旨补外,遂出为泗州知州。土瘠民惰,不知农桑。应轸劝之耕,买桑植之。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由是民足衣食。帝方南征,中使驿骚道路。应轸率壮夫百余人列水次,舟至,即挽之出境。车驾驻南京,命州进美妇善歌吹者数十人。应轸言:“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臣向募有桑妇,请纳之宫中,传受蚕事。”事遂寝。

 世宗践阼,召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起,兖州,流入畿辅、河南境。应轸奏言:“弭盗与御寇不同。御寇之法,驱之境外而已。若弭盗而纵使出境,是嫁祸于邻国也。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 。”报可。在科岁余,所上凡三十余疏,咸切时弊。以便养,乞改南,遂调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京,方议追尊献皇帝。雅知应轸名,欲倚以自助。应轸与议不合,即奏请遵礼经、崇正统,以安人心。不报。

 嘉靖三年春,出为江西佥事。居二年,具疏引疾,不俟命而归,为巡按所劾。诏所司逮问。应 轸自陈亲老,鲜兄弟,乞休侍养。吏部为之请,乃免逮。久之,廷臣交荐,起故官,视江西学政。父艰归,病卒。(选自《明史汪应轸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民旁皇,莫有固志 旁皇:通“彷徨”,犹疑不决

 B教习竣,拟授给事中 竣:完成,完毕

 C廷臣交荐,起故官 交:交换,更替

 D事遂寝 寝:停止,平息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汪应轸直言敢谏的一组是( )(3分)

 ①临清以南,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

 ②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

 ③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

 ④臣向募有桑妇,请纳之宫中,传受蚕事

 ⑤奏请遵礼经、崇正统,以安人心

 ⑥所上凡三十余疏,咸切时弊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汪应轸出任江西佥事两年后上疏称病,不待复命便立即 返乡,被巡按官员弹劾,后经自陈实情,又因吏部求情才得免罪获释。

 B汪应轸出任泗州知州时针对土地贫瘠、百姓懒情、不懂农桑的具体民情,采取买桑劝农、募工教织的措施,使得泗州百姓丰衣足食。

 C汪应轸为奉养亲老,请求调任南京,但与张璁、桂萼商议追封兴献皇帝尊号一事意见不合,立即上疏奏请世宗皇帝尊崇礼经与正统,以便安稳民心。

 D汪应轸曾用谷永劝谏汉成帝的 典故当面劝止皇帝南巡,却因讽喻失当,招引圣怒,继而被罚跪宫门,遭受杖责几乎丧命。

 7课内翻译(10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帝不许,命銮入直文渊阁。銮初入阁,一清辅政,既而孚敬与桂萼入,銮皆谨事之。孚敬、萼皆以所赐银章密封言事,銮独无所言。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①之有。”帝心爱之。一清、萼、孚敬先后罢,銮留独秉政者两月。其后李时入,位居銮上,銮亦无所怫。帝数召时、銮入见,尝问:“都察院拟籍谷大用资产,当乎”时曰:“所拟不中律。”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帝曰:“大用乱政先朝,正奸党也。”銮曰:“陛下,即天也。春生秋杀,何所不可。”帝卒从重拟。丁生母忧归。服阕,久不召。夏言居政府,銮与谋召己。会帝将南巡,虑塞上有警,议遣重臣巡视,言等因荐銮充行边使。二十一年,言罢,銮为首辅,进少傅、谨身殿。严嵩初入,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嵩下,而嵩终恶銮,不能容。会銮子汝俭、汝孝同举二十三年进士,嵩遂属给事中劾其有弊。帝怒,下吏部、都察院。銮疏辨,引西苑入直自解。帝益怒,勒銮父子为民,而下主考及乡试主考诏狱,并杖六十,褫其官。銮初辅政,有修洁声。中持服家居,至困顿不能自给。其用行边起也,诸边文武大吏俱郊迎,恒恐不得当銮意,馈遗不赀。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又为其子所累,讫不复振。逾三年卒,年七十。

 (节选自《明史翟銮传》)

 [注]①献替,即献可替否,给君主提出建议。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B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C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D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累迁”也可说是迁累,都指多次升迁,在古代多指变动官职,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变化情况。

 B“服阙”指守丧期结束,脱下孝服。

 C“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在秋八月举行。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称贡士,第一名叫解元。

 D《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至明崇祯二百多年的`历史。它虽有曲笔,但仍得到后世史家的好评。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翟銮深受赏识,得到皇帝的重用。廷推阁臣时,皇帝意在张孚敬,但群臣不赞成,皇帝要求再次推荐,翟銮得以被任用,后入直文渊阁。

 B翟銮为人谦抑,对皇帝多有顺从。李时后入阁,地位却高过他,他没有不满;查抄谷大用资产一事,他始终赞同皇帝看法,认为可以重惩。

 C翟銮地位虽高,仍遭到严嵩打击。他作首辅大臣时,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严嵩指使别人借此弹劾他营私舞弊,以致他们父子被勒为民。

 D翟銮有修洁声,但未能始终如一。他在居家守丧时,贫困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被起用为行边使后,接受文武官员的馈赠多得无法计数。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5分)

 译文:

 (2)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3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四)14(1)女也不爽, 。 ,二三其德。

 (2) ,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 。

 (3)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三、课内文言知识(8分)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苟余情其信芳 /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 采之欲遗谁

 D适得府君书 / 少无适俗韵

 16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2分)

 A长余佩之陆离 B少长咸集

 C亦余心之所善兮 D千万不负全

 17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2分)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马之千里者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怨灵修之浩荡兮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句是( )(2分)

 A昼夜勤作息 B否泰如天地

 C我有亲父兄 D便可白公姥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给人冰清玉洁的美好印象,让家也更显得温馨浪漫了。

 B11月8日,广州正式取消亚运公交地铁免费乘车措施,公交和地铁客流回落、秩序良好,许多市民称政府能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整措施,是群众众望所归的务实行为。

 C中国文化的 现实状态并不让人满意:余秋雨先生本着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把厚重的知性化成明快浅显的线条,以期广大读者能够接受,结果很多读者却不知所云。

 D小村官之所以变成大硕鼠,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是土皇帝土霸王思维,二是家族意识,三是“村里的就是俺家的”,四是监督部门尸位素餐。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首部裸眼3D儿童舞台剧《安徒生密码》在全国各大剧场上映,最为经典和浪漫的童话世界场景及演员精彩的表演,让观众都目不交睫。

 B我,15 岁,一个中学三年级学生,在读了许多报刊文学之后,心血来潮,见猎心喜,也学写了一篇小说,冒失的向文学刊物投稿。

 C 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省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冬温夏清,较之往年是难得的好年景。

 D古人讲“自古逢秋悲寂寥”,秋的萧瑟与悲凉,成了古代文人一脉相承的情感基调。与古人相比,近现代大师眼中的秋天则清新亮丽多了。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育儿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经验,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B《澳门日报》日前刊出社论说,围绕着是否应该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人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因而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屡禁不止,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C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安理会改革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愿与各方保持接触,通过广泛、民主协商,共同努力,改革朝有利于维护联合国整体利益和会员国团结的方向发展。

 D北京卫视推出的《忐忑》百人合唱版成为兔年春节网上转帖最快的视频之一,百位翻唱者中有的是龚琳娜的粉丝,有的是选拔出来的网友,有的来自合唱团,年龄跨度涉及到各个年龄层。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批年轻人拥有1200余项检验资质,检验实力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没有满足现状,仍不断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B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界,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翅的需求,在未来10年内,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

 C工信部近期将在成都、武汉等7个城市增设国家级互联骨干直连点,它们建成后将极大提高互联工作效率,有助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

 D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部落的文化。 。

 ①它变成了一种亚文化的现象 ②将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的帖子炒出来

 ③这就是“无聊的力量” ④潜伏在网络世界中的一拨人共同发力

 ⑤最终呈现了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 ⑥曾记否,贾君鹏一帖发布后

 A⑥②④⑤①③ B⑥④⑤②③① C⑥④②⑤①③ D⑥④②⑤③①

 2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文思敏捷”“学富五车”是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从事口头传承行业的人,如操弦乐师、戏曲艺人等都被划定在“没文化”之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们常常思索,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

 ②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

 ③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

 ④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⑤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

 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

 A⑤③②①④⑥ B③②⑤④①⑥ C③②⑤①④⑥ D①③②④⑤⑥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学年12月月考语文答案

 1C 2D 3B 4C 5B 6D 8C 9C 10B 15C 16B 17D 18B 19D 20D

 21A 22C 23D 24B

 7(1)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

 (2)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

 11(1)(5分)(1)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陛下圣明,我要顺从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

 (2)(5分)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的行装装了千辆车,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

 12(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壮志难酬。

 (2)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四句诗中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

 13(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将眼前的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与感慨身世时世的悲慨之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而虑及人生时局,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2)直接抒情。如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一句,直接写出了中秋寂寞独处、无人与共的内心的凄然。

 14答案:

 (1)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2)何方圜之能周兮 忍尤而攘诟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作文: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48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