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说起对过年的感触与感情,作为一个70后,虽然已经有不小的年纪了,但每逢春节来临之时,内心深处总会有一股喜悦感和期待感,在小时候,过年可以说是最快乐的日子了。
相信很多70后的人大都会相同的体会,因为这一代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能够深切感受到7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得大概四、五岁时,过年吃得最好的就是 豆腐了,其它的时间很少有肉吃的,平时家时也有喂猪,但那是农村人家所说的“积钱筒”,就是储钱 的意思,杀猪卖的时候,家里只能留猪红(猪血)、一些猪杂之类,好卖的肉好像吃不起的样子。然后,把猪红、猪杂煮一大锅,左邻右舍和亲戚各家分享一小碗,之所以现在还记得那么清楚,那是小时候,我是家里专干这个工作的。可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的经济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回忆过去,觉得那时的过年近乎每一次都有新的变化,就是过年可以穿新衣服了,过年的餐桌上越来越丰富了。而且,人们的手中有闲钱了,给小孩子发红包也 渐成为了风气,那对儿童来说,无疑是无比开心的事了。
还有一个感触就是觉得小时候的过年人情味比现在要浓厚很多,当然有这种感觉是年纪多了,生活经历也多了,比这方面就比较敏感的 故吧。小时候过完除夕,初二开始就要去窜亲戚了。那时交通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亲戚们常年也难得见过一次面。每当过年亲戚来了的时候,自然是欢天喜地的样子,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对比现在的年轻一代,过年只是个形式而已,在他们的心中,恐怕和平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也许情人节之类的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时代不同,经历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觉是不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