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教育:让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妙招

学龄前教育:让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妙招,第1张

考 网 亲子教育 频道为网友整理的《学龄前教育:让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妙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成长导师,应该关注孩子成长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怎样做才能建立宝宝的健康心理呢

儿童时期孩子们身体发育,智力和性格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孩子身心是否健康,会直接影响到他日后的成长。同时,孩子的健康心理有利于锻炼他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现在的家长们都很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以孩子为重心,但是,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吗快来看看建立儿童健康心理的十大妙招吧!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一:不要过分关心孩子

情景:5岁的明明在家里倍受宠爱,吃饭前妈妈总要问他:“明明,今天想吃什么呀你要什么妈妈就做什么。”吃饭的时候总会先给明明夹菜,好吃的都给他。有一次,妈妈给明明夹完菜,又给自己夹了一只大虾,明明看到了,生气地命令妈妈:“不许吃!这是我的!”

从小家长总会处处宠溺着孩子,什么都是孩子为先,好吃好喝都让给孩子,可是爸爸妈妈这样一味的谦让,容易让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也不懂得尊重长辈,更不用说孝顺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父母宠爱孩子是好事,但是也不能过分溺爱,对孩子过分的关心会让他变得更加自私,而且长大后也不懂得照顾爸爸妈妈,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明明妈妈可以让明明选择自己喜欢的菜,但是不要一味地谦让他,要让他自己夹菜,而且也要鼓励他给爸爸妈妈夹菜,妈妈可以说:“明明,妈妈好想吃虾啊,可是夹不到,怎么办呢”这时候,聪明的明明也会学着妈妈,自己给妈妈夹一只大虾。这样慢慢地引导,他就开始懂得像个“小大人”一样照顾别人呢。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二:不要贿赂孩子

情景:刚吃完晚饭,上了一天班的妈妈好累呀,想让6岁的静静帮忙擦桌子,打扫一下家里的地板,可是静静却不理妈妈,自己高兴地看电视。这时候妈妈走过来,给了她一张五块钱,对静静说:“静静乖,妈妈给你五块钱,帮妈妈做做家务吧!”静静看到妈妈给零用钱了,才乖乖地帮妈妈干活了。

从小就用物质奖励来贿赂孩子做事情,像是每洗一次碗就有5块钱的零花钱等等,这些方法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激励孩子主动帮忙,但是贿赂的次数多了,孩子容易形成做什么事都要报酬的观念,以后到学校里,会不会连值日打扫教室也要报酬呢这样可不利于孩子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品德。

要让孩子乐于做家务其实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说妈妈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小比赛,比如哄静静说“静静,我们来比赛谁先把桌子擦干净好不好呀谁擦得慢明天就要继续擦桌子哦!”用这样一些小比赛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她快乐地帮助爸爸妈妈等等。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三:不要太亲近孩子

情景:乐乐的妈妈可宠着乐乐了,每天都要跟乐乐待在一起,和他一起玩一起看电视一起做作业……形影不离。有一次乐乐把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到家里玩,妈妈更高兴了,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而且还陪着乐乐跟他们一起玩“过家家”,可是小朋友们玩了一会就要回去了,乐乐也变得闷闷不乐……

爸爸妈妈亲近孩子是好事,但是不能一直“粘着”孩子,什么事情都要跟着他,容易让孩子觉得束缚,而且让他少了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的乐趣。乐乐和他的小朋友们之所以会觉得没趣,就是因为妈妈一直跟他们待在一起,他们觉得没有小空间了。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也需要常常和同龄的伙伴一起玩耍,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中孩子也能慢慢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于日后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乐乐妈妈应该学会“放手”,给乐乐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在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妈妈大可以忙自己的事情,让乐乐学会像“小大人”一样招待客人。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

情景:童童已经6岁了,可是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做,妈妈又烦恼又无奈。一听说邻居的小孩已经能自己拖地板了,妈妈也迫不及待要锻炼童童。晚上刚吃完饭,妈妈就命令童童去拖地板,还一直抱怨:“邻居家的孩子5岁就会拖地板了,你都这么大了,也应该会了!”童童只好笨手笨脚地搞起清洁,可是却把地板弄得到处是水……

爸爸妈妈总喜欢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认为别人家孩子会的事情,自家的孩子也要会,所以常常不知觉地勉强孩子做一些他不能胜任的事情。像童童的妈妈,二话不说就让童童去拖地板,却没有教童童怎么做,结果只能一团糟,而且还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让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其实,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变得自卑。爸爸妈妈们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一些新的事情,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陪着他,教他怎么做才更好,孩子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下一次在放手让他去做,他不仅能做得更好,也能增加孩子的信心,一举两得呢。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

情景:丁丁的学习成绩可好了,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有一次,丁丁考试退步了,回到家里爸爸一见到试卷,就生气地边打边教训他:“你最近是不是不认真学习了,怎么成绩考得这么烂,这样下去你就变成倒数第一了!”丁丁委屈得大声地哭起来。

孩子无意间犯了一点小错误,或者成绩有所退步是很正常的,爸爸妈妈应该冷静地对待,不要对孩子太严苛,要求他什么都要做到,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要打骂他,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被羞辱的感觉。如果爸爸妈妈常常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长大后他可能会变得性格孤僻,对人缺乏信任,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等。

发现丁丁成绩退步了,爸爸应该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可以让丁丁自己分析一下这次退步的原因,然后告诉他:“丁丁平时成绩都很好,这一次退步是给丁丁一个提醒,提醒丁丁要更加认真学习了,知道吗”通过跟孩子的交流,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并认真地改正好,这样可比打骂更有效呢!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六:不要欺骗孩子

情景:下班回家,爸爸好累好累,想回房间好好休息,这时候安安跑过来缠着爸爸跟他一起玩,爸爸只好哄他说:“安安乖,爸爸好忙,要回房间看文件了。”安安只好放开爸爸,自己乖乖地看书去了。过了一会,安安又跑到爸爸房间,想问让爸爸教他认字,可是爸爸正躺在床上睡得可香了。这时候安安一脸疑惑:“爸爸怎么在撒谎呢!”

有时候,大人会无意中说谎,即使大人的谎言有时是善意的,但是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说谎是坏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也在撒谎,他们会觉得疑惑,或者以为爸爸妈妈也是在骗他们,这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也会慢慢地消失,更严重的是,孩子可能会学着爸爸妈妈撒谎了。

所以,爸爸妈妈即使为了哄孩子而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也要小心不要让孩子发现,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榜样,这样父母在孩子面前没有了信誉,而且也难保孩子有样学样。即使说谎被孩子发现了,也要及时地补救,比如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刚刚撒谎了,丁丁不能学他,我们要批评他。”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七:不要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情景:7岁的曼曼已经开始上学了,可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会不小心尿床,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办,见到邻居的阿姨就开始和她聊起来问她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曼曼刚好放学回家,听到妈妈跟阿姨的谈话,默默地低下头,觉得妈妈在嘲笑她,不喜欢她了。

很多父母喜欢跟亲朋邻居讨论家里小孩子的坏习惯,这种揭短行为也会使孩子对父母失去好感和信任,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以后也不跟爸妈那么亲了。更严重的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他幼小的自尊心。

其实,每一个人,即使是小孩子,都有他的个人隐私,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随意干涉。因此,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牵涉其个人私事或隐私,大人应予以尊重,千万别向外人揭短。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情景:小美从小就很乖巧,大人们可喜欢她了,做什么事都夸奖她。小美帮妈妈洗菜,吃饭的时候奶奶总会夸她:“小美就是棒,把菜洗得这么干净,更好吃了!”小美帮爸爸递公文包,奶奶也会夸她:“我们家小美就是乖,都懂得照顾爸爸了!”……因为疼爱小美,奶奶没事总会夸她几句,小美听到奶奶的夸奖,总是美滋滋地骄傲起来。

孩子做对了事情,大人们表扬他是没错,但是为了一点小事或者孩子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就过分的夸奖他,容易让孩子变得骄傲,沾沾自喜,甚至沾染上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这样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从小就为了收获荣誉而表现,长大后可能会变得虚荣,做什么事情都以名利为重了。

所以,大人们的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而且要有根有据,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是什么,同时感到大人们的赞许是真诚的,而不是虚的、哄他的。真诚的赞许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做了好事受到表扬,他以后也会更乐意去做好事的。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情景:周末到了,爸爸妈妈准备带着萱萱去郊游,一大早,妈妈就高高兴兴地叫萱萱起床,还温柔地亲了一下她的小脸颊,对萱萱说:“萱萱赶紧起来,洗脸刷牙,我们要去郊游噜!”过了一会,妈妈回到房间,发现萱萱还在床上,眼看就过了一个小时了,妈妈忍不住大声的训斥她:“都几岁了,还赖床!还不赶紧起来,怎么那么不听话呢!”藏在被窝里的萱萱被妈妈的呵斥吓到了,只好乖乖地爬下床洗脸刷牙去。

萱萱妈妈这样前后的态度变化,足以给萱萱一个下马威,让她不敢再赖床了。可是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总是这么喜怒无常,前一秒还有说有笑,下一秒就翻脸生气,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变得脆弱,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等。

其实萱萱赖床的时候,妈妈可以尝试着跟他讲道理,比如可以拿她跟她熟悉的卡通人物作对比,说:“萱萱总是赖床可不是好孩子哦,就跟灰太狼一样,总是被喜羊羊教训,萱萱要变成灰太狼吗”用这样的小技巧,让她意识到自己错了,然后自己乖乖地起床,改正自己的小毛病。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

情景:濛濛的小学同学来家里找她抄作业,濛濛妈妈一听,马上教育濛濛说“抄作业的坏学生的行为,濛濛不能这样做!”看到邻居的小孩总是不爱干净,妈妈就马上跟濛濛说“不讲卫生的孩子是坏孩子,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濛濛不要学他哦!”……

爸爸妈妈总觉得主动帮孩子解决难题,,可以让他少走一些弯路,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学坏。但是仔细想想,父母这么主动地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不让孩子思考就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了,这样做只会束缚他自己的思维,而且很容易让孩子更依赖父母。

其实爸爸妈妈不用那么急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应该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在慢慢地帮他分析他的处境以及如何处理问题。比如说妈妈可以在一旁看着濛濛会不会把作业借给同学,事后在慢慢地教导她“抄作业是坏学生,濛濛不能学同学这样做哦!”多锻炼孩子判断是非的思维,这样他长大后才不会轻易犯错呢。

1哭

新生儿的哭主要是生理性的,幼儿的哭主要是社会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儿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周围成人对儿童的适应性也逐渐改善,从而减少了儿童的不愉快情绪;另一方面是儿童逐渐学会了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愉快和需求,取代了哭的表情。

2笑

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主要有:自发性的笑(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成为内源性笑,这是一种生理表现,不是交往的手段)、诱发性的笑(反射性诱发笑在婴儿第三周时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例如轻轻地触摸或者吹其皮肤敏感去4-5秒他就会微笑)、社会性诱发笑(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对社会性物体和非社会性物体的反应不同,人的出现以及人脸、人声最容易引起婴儿发笑,这表明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3恐惧

本能的恐惧(恐惧时婴儿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

怕生(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

预测性恐惧 (随着想象的发展,2岁左右的儿童出现了预测性恐惧,例如:怕黑/怕坏人)。

学龄前的儿童心智逐渐开始成熟,这时期家长们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的变化,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情绪、情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质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情感和情绪的受调节性差。学龄前期是儿童心理成长和情感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对于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此时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所以家长要科学合理地应对,提前了解孩子心理变化的特点,当孩子出现一些相应行为时,你才能从容地正确应对。下面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学龄前儿童心理特点的变化。

(1)渴望参加社会活动的心理需要和独立活动的经验与水平不足之间产生了矛盾。通过教育,不断提高社会活动水平的过程,促进心理水平的发展,又使他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是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突出规律。

(2)随着心理过程的不断发展,学龄前期儿童即可具有最初的对事物的分析、综合与抽象概 括的能力,这使他们在游戏等湖动中,初步学着运用逻辑思维。不过,在此时期由于知识少、经验不足,还不能经常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因此,心理的稳定性还较差。

(3)学龄前期的个性特征已开始形成(儿童的个性倾向在幼儿期萌芽,在学龄前期就可形成较为明显的个性倾向)。

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亲人、父母之爱,应该鼓励孩子学会自尊,让他们学会自信,给予适当的表扬;给孩子平等的生活,让他们学会公道。调查证明,父母对孩子教育不良,父母溺爱或态度粗暴,或家长本人情绪严重不稳定,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都会使孩子出现心理偏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9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