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娘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这首诗的对比?
[学习目标] ;;短篇美文;诵读鉴赏;[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想象,诗中描绘的是一场风暴。诗人将风暴比作漫游者,可是这个漫游者,遇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橡树林,那狂暴的风暴,面对成片成片郁郁葱葱的橡树林,如同一头长着巨角的驼鹿,面对九月大海墨绿的城堡,显得无可奈何。风继续吹,但这场风暴什么时候能过去呢不怕,你听,橡树上空的星宿们,正在着急地跺着脚呢!诗人借助古老高大的橡树、花楸树的果子、九月的大海、长着巨角的驼鹿等意象来传达自己在风暴来临之时,以优雅的心态,去聆听大海的风暴。;;[作者简介]
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歌德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生于美因河畔法兰
克福富裕市民家庭。曾获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深受卢梭、莱辛和斯宾诺莎的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
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德意志统一,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早期重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5年从瑞士游历归来,应邀担任魏玛公国枢密顾问。1786—1788年间访问意大利,对古典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同时研究自然科学,进行文艺创作,完成剧本《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和《埃格蒙特》。后者以尼德兰民族独立斗争为题材,反映作者对异族压迫的憎恨。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德国进步的、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的力量之间的斗争,宣扬人道主义思想。重要作品还有自传《诗与真》,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所作抒情诗语言优美,内涵深广,是德国诗歌的瑰宝。其作品对德国和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如发现人类颚间骨,并著有关于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
杂诗三首其二与《迷娘》表达方式的区别
: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盛唐时期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的第二首。杂诗三首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他有妻子么?
百科全书上都没有记载他接过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贝多芬(1792年手册)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哲学,更高的启示。
握住命运的咽喉!!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放大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去世),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欧洲古典音乐作曲家。贝多芬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目录
[隐藏]
1 生平
o 11 死因
2 性格
3 音乐
o 31 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特点
+ 311 继承和创新
+ 312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313 德奥及其他民间音乐
+ 314 贝多芬对于交响曲的贡献
+ 315 贝多芬交响曲的一般结构
o 32 作品列表(按编号)
o 33 神秘的第十交响曲
o 34 影响
4 参见
5 外部链接
[编辑]
生平
1770年 出身于德国城市波恩一个平民家庭,祖父原籍荷兰,后移居德国,曾任当地宫廷乐长。他的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酗酒成性,母亲是宫廷御厨的女儿。贝多芬自小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他名字中的“凡”(van)并非德语中的“von”,并不代表任何贵族封号,而是显示了其家乡。“路德维希”也正是他的祖父的名字。
1774年 他的父亲为了使贝多芬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音乐神童,强迫年少的贝多芬学习音乐和长时间的练习钢琴。
1778年 八岁的时候就开始登台演出。
1781年 跟随乐队指挥奈弗学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和作曲。
1783年 任宫廷乐队羽管键钢琴演奏家
1787年 在维也纳与莫扎特会面。
1788年 在一支歌剧院乐队里作中提琴手
1789年 在波恩大学学习
1792年 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到奥京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1795年 他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曲目是第二钢琴协奏曲,由他本人演奏钢琴。演出获得了成功。
1796年 出现耳疾先兆
1803年 完成划时代的《第三交响曲》,并准备献给拿破仑。
1804年 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撕去了第三交响曲上写有献给拿破仑的扉页,而写上了一句话“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
1808年 同时发表了第五交响曲《命运》与第六交响曲《田园》。
1809年 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1815年11月15日,其弟卡尔去世,贝多芬成为侄子卡尔的监护人。
1815年-1819年 经历4年的创作衰竭期。他一方面受到当时欧洲封建复辟的影响,情绪低落,一方面去收集、整理欧洲各地的民歌。
1824年 完成第九交响曲并在5月7日首演,盛况空前。
1826年 侄子卡尔自杀未遂,贝多芬精神大受打击,健康日益恶化
1827年 3月26日逝世于维也纳。
1827年 3月29日两万名维也纳市民参加了他的葬礼,当局要出动军队维持秩序。
[编辑]
死因
对贝多芬早逝的原因,众说纷纭。
当时的医生下结论,死因是浮肿病。
有人认为他是死于梅毒。
经后世专家对贝多芬遗留下来的头发进行的医学化验,结果显示,贝多芬死于汞中毒。虽然这一发现对梅毒致死的推测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现在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工业污染了多瑙河的鱼,而贝多芬又很喜欢吃该地段的鱼,因此鱼体内的汞在其身上沉积而致死。并非是贝多芬为了治疗梅毒而将含汞的药物服用到体内所致。贝多芬性格方面狂躁,生理方面受慢性腹泻和腹痛的折磨,都是由汞引起的。
[编辑]
性格
最著名的贝多芬肖像画
放大
最著名的贝多芬肖像画
后人一向认为,贝多芬的一生,就是不屈不挠与命运,与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斗争的一生。自小受到酗酒的父亲的虐待,以及急功近利的训练。又及长大后,母亲过身,家庭的重担落在作为长兄的贝多芬的身上。对拿破仑的崇拜以及幻灭。中年时期出现的耳疾,侄子的不孝,生活拮据以及终身未婚,贝多芬都是逆来顺受,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心底里的抗争精神,从没有为三斗米折腰。他的名言“握住命运的咽喉”,是他一生精神的真实写照。据说他临终前,雷电交加,躺在病床上的他突然在直起了身,伸手抓向空中,好像要握住什么。这一情景,更是被后人认为是贝多芬自己对这句名言的形象化。
传说有一次贝多芬和歌德走在小路上,迎面开来一辆贵族的马车。他们两人只好靠边站。但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歌德对在身旁驶过的贵族鞠躬问好,而贝多芬则严肃傲然。车上的贵族也很彬彬有礼的向两人问好。后来贝多芬怀疑歌德的为人,两者的友谊也因此破裂。
贝多芬深受当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明显可看到“自由,平等,博爱”的倡导性主题。序曲科利奥兰,英雄交响曲和合唱交响曲,甚至在歌剧《费德里奥》里面囚徒合唱一景,直白地“唱出”了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噢,自由啊,自由,你什么时候重归到身边??”。
在行动上,有一次,贝多芬听到要举行音乐会为贫困的人民筹集捐款,就立刻带病上场演奏,为他所同情的人们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贝多芬虽然严肃傲然,但并非没有爱。他也谈过恋爱,虽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催生了第四交响曲和小提琴协奏曲。他对兄弟的儿子卡尔十分慈爱,甚至溺爱。有一次为了带后者回家,贝多芬冒雨出门,最后因为雨水透身,得了病,健康大为恶化。
[编辑]
音乐
很多人都认为贝多芬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无可否认,他的确是其中最出名和最受爱戴的。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等。其32首钢琴奏鸣曲,包括《悲怆》和《月光》等被尊为钢琴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为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他早期的音乐,有着海顿和莫扎特的宫廷音乐风格,注重形式美,如第一交响曲。越是后期,越是表现出他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借音乐直白自己的理想和诉求。
贝多芬可以说继承了德奥作曲家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精髓,将古典主义音乐在形式方面做到了极限。
特别是他的交响曲,除了第六交响曲分为五乐章,其余的八部都是四乐章,遵照海顿莫扎特确立的交响曲结构,即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和第四乐章急板或快板写成的。而在第三交响曲开始,形式和内容开始统一,一个分明的线索主题或思想贯穿整部交响曲,这在第五和第九交响曲里特别鲜明,而这,是贝多芬之前的的作曲家没有做到的。这样的结果是,贝多芬的交响曲有更多的现实表现力和情感刻画。听众不再是单一地去享受美丽的旋律,而且需要去思考揣摩,作曲家的意图和动机。这大大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可以说,这也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
有人说,贝多芬一生创作下来的作品都是围绕着“英雄”这一主题。特别是九首交响曲,描述了一个英雄成长以及理想。
贝多芬的创作通常分为四个时期:
1 早期:从他学习音乐创作到32岁前后
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作曲家 就象大多数著名音乐家一样,他创作了许多到今天人们仍觉得很好听的音乐,同时他的音乐创作能力也很强,写悲伤写抒情都不错。
2 盛期:约十年时间
生活上他耳聋了,但思想上因为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将大量伦理思想写进他的音乐中。这一时期的音乐就是典型的贝多芬式的音乐。包括那些主要的交响曲,第五第六交响曲,几部著名的钢琴奏鸣曲,同早期相比,音乐变得富有思想,有自己的情感。
3 衰落:也约十年时间
贝多芬已经是维也纳社会名人,但他的创作却进入低潮,好象回到了以前一般的音乐家的时代,他个人意志也比较消沉。
4 晚期:最后的十年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突然又创造出了奇迹。晚期的作品,一部份规模庞大、宏伟壮丽,如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另一部分却进入抽象的境地。这时期的作品在音乐家眼里是宝贝。但由于通常很抽象,不如早期的那样好听,一般的听众可能难以理解。
[编辑]
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特点
交响曲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当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不仅贯穿其创作生涯的各个年代,也是最集中体现他音乐理想的作品。
[编辑]
继承和创新
贝多芬的创作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并发展了他个人的特色。对于贝多芬影响比较重要的作曲家有古典主义的海顿,莫扎特和巴洛克时代的巴赫,亨德尔。
贝多芬在波恩时期曾师事聂夫(Neefe,Christian Gootlob),Neefe是一位对位法专家,曾教贝多芬学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可能为部分)),在交响曲的创作中,贝多芬使用了复调音乐的技巧,常作为发展部发展主题的手法。在第三和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都有复调音乐;贝多芬非常欣赏亨德尔的创作,并吸收了亨德尔清新,刚健的精神;贝多芬的创作遵循古典主义的规范,继承了海顿,莫扎特的创作风格和形式。
[编辑]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音乐对于贝多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广场音乐和进行曲。广场音乐宽广的气息和大规模大编制的乐队的使用都是贝多芬交响曲的特点,而进行曲的影响表现在强烈的节奏感和乐曲中出现的军号声。
[编辑]
德奥及其他民间音乐
例如第六交响曲《田园》。
[编辑]
贝多芬对于交响曲的贡献
贝多芬的交响曲大大扩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1 节奏:节奏有时不按小节节拍,出现切分音,弱起,强弱对比强烈,这些都是贝多芬在节奏上的创新,不再严格遵守严整的节奏,而是随音乐的要求而相对自由。
2 歌唱性的管弦乐:贝多芬有着出色的旋律天分和技巧,善于创作如歌般的旋律。他丰富的配器也大大提高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
3 和声技巧的革新:贝多芬的交响曲中使用了不协和和弦,和非常规的和弦进行,强烈的戏剧性对比也是古典主义的规范中不可想象的。
4 乐曲曲式的变化:
第6交响曲有5个乐章,不同于以往的4乐章结构。
谐谑曲的使用替代了原来的小步舞曲。
慢乐章的位置变化(No9),消失(No5,7)。第9交响曲2,3乐章位置倒置,慢乐章变成了第3乐章;第5,7交响曲没有原来严格意义的慢乐章,只有小快板速度的第2乐章,旋律线延长而类似于慢乐章。
突破了奏鸣曲式的限制。主部副部的对比鲜明;发展部规模变大,可以占到整个乐章的1/3以上,在发展部当中出现了呈示部中没有的因素;引子介入乐章,出现在发展部和再现部当中,甚至参与发展部的发展;尾声很长。
1 配器的变化:新的乐器的使用以及交响乐队的规模变大。
[编辑]
贝多芬交响曲的一般结构
第一乐章:快板速度的奏鸣曲式,是交响曲的最重要乐章。
第二乐章:抒情性的乐章,通常为行板慢板,也有小快板速度。
第三乐章:快速的谐谑曲。
第四乐章: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变奏曲式,是欢呼胜利的终曲乐章。
可以说,贝多芬在交响曲当中,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阐述这个世界。
[编辑]
作品列表(按编号)
贝多芬最重要的作品包括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和晚期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作品的编号是由他作品的出版商编制的。因此,编号是按照作品出版的先后顺序,而不是按照写作的顺序排列。比如,1792年创作的木管八重奏为作品103号,而作品102 和104号分别创作于1815年和1817年。编号135号以前的作品为贝多芬在世时所出版。其他则是在他去世后出版的。
作品 1 no 1 (1795) 钢琴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调
作品 1 no 2 (1795) 钢琴三重奏 No 2 G 大调
作品 1 no 3 (1795) 钢琴三重奏 No 3 C 小调
作品 2 no 1 (1796) 钢琴奏鸣曲 No 1 F 小调
作品 2 no 2 (1796) 钢琴奏鸣曲 No 2 A 大调
作品 2 no 3 (1796) 钢琴奏鸣曲 No 3 C 大调
作品 3 (1794) 弦乐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调
作品 4 (1795) 弦乐五重奏 降 E 大调
作品 5 no 1 (1796)奏鸣曲 钢琴和大提琴 No 1 F 大调
作品 5 no 2 (1796)奏鸣曲 钢琴和大提琴 No 2 G 小调
作品 6 (1797) 四手联弹钢琴奏鸣曲
作品 7 (1797) 钢琴奏鸣曲 No 4 降 E 大调
作品 8 (1797) 弦乐三重奏(小夜曲) No 1 D 大调
作品 9 no 1 (1798) 弦乐三重奏 No 2 G 大调
作品 9 no 2 (1798) 弦乐三重奏 No 3 D 大调
作品 9 no 3 (1798) 弦乐三重奏 No 4 C 小调
作品 10 no 1 (1798) 钢琴奏鸣曲 No 5 C 小调
作品 10 no 2 (1798) 钢琴奏鸣曲 No 6 F 大调
作品 10 no 3 (1798) 钢琴奏鸣曲 No 7 D 大调
作品 11 (1798) 钢琴三重奏 No 4 降B 大调
作品 12 no 1 (1798) 小提琴奏鸣曲 No 1 D 大调
作品 12 no 2 (1798) 小提琴奏鸣曲 No 2 A 大调
作品 12 no 3 (1798) 小提琴奏鸣曲 No 3 降E 大调
作品 13 (1799) 钢琴奏鸣曲 No 8 C 小调 "悲怆"
作品 14 no 1 (1799) 钢琴奏鸣曲 No 9 E 大调
作品 14 no 2 (1799) 钢琴奏鸣曲 No 10 G 大调
作品 15 (1795) 钢琴协奏曲 No 1 C 大调
作品 16 (1796)五重奏 钢琴和管乐器
作品 17 (1800) 圆号奏鸣曲 F 大调
作品 18 no 1 (1800) 弦乐四重奏 No 1 F 大调
作品 18 no 2 (1800) 弦乐四重奏 No 2 G 大调
作品 18 no 3 (1800) 弦乐四重奏 No 3 D 大调
作品 18 no 4 (1800) 弦乐四重奏 No 4 C 小调
作品 18 no 5 (1800) 弦乐四重奏 No 5 A 大调
作品 18 no 6 (1800) 弦乐四重奏 No 6 降B 大调
作品 19 (1795) 钢琴协奏曲 No 2 B 降 大调
作品 20 (1799) 七重奏 E 降 大调
作品 21 (1800) 交响曲 No 1 C 大调
作品 22 (1800) 钢琴奏鸣曲 No 11 B 降 大调
作品 23 (1801) 小提琴奏鸣曲 No 4 A 小调
作品 24 (1801) 小提琴奏鸣曲 No 5 F 大调 春("Spring")
作品 25 (1801) 小夜曲 D 大调 长笛, 小提琴和中提琴
作品 26 (1801) 钢琴奏鸣曲 No 12 降 A 大调
作品 27 no 1 (1801) 钢琴奏鸣曲 No 13 降 E 大调
作品 27 no 2 (1801) 钢琴奏鸣曲 No 14 升 C 小调 "月光"
作品 28 (1801) 钢琴奏鸣曲 No 15 D 大调
作品 29 (1801) 弦乐五重奏 C 大调
作品 30 no 1 (1803) 小提琴奏鸣曲 No 6 A 大调
作品 30 no 2 (1803) 小提琴奏鸣曲 No 7 C 小调
作品 30 no 3 (1803) 小提琴奏鸣曲 No 8 G 大调
作品 31 no 1 (1802) 钢琴奏鸣曲 No 16 G 大调
作品 31 no 2 (1802) 钢琴奏鸣曲 No 17 D 小调 "暴风雨"
作品 31 no 3 (1802) 钢琴奏鸣曲 No 18 E 降 大调
作品 32 (1805) 歌曲 - 致希望
作品 33 (1802) 七首小作品 钢琴
作品 34 (1802) 6变奏曲 钢琴 on an original theme, F 大调
作品 35 (1802) 15变奏曲和赋格 钢琴 on an original theme, 降E 大调 "英雄Eroica"
作品 36 (1803) 交响曲 No 2 D 大调
作品 37 (1803) 钢琴协奏曲 No 3 C 小调
作品 38 (1803) 钢琴三重奏 No 8 (Arrangement of the Septet 作品 20)
作品 39 (1789) 两首前奏曲 里面包括了12中大调 钢琴
作品 40 (1802) 浪漫曲 小提琴 G 大调
作品 41 (1803) 小夜曲 钢琴和长笛 或 小提琴 D 大调
作品 42 (1803) 夜曲 中提琴和钢琴 D 大调
作品 43 (1801) 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 序曲和芭蕾音乐
作品 44 (1792) 钢琴三重奏 No 10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降 E 大调)
作品 45 (1803) 三首进行曲 钢琴, 四手联弹
作品 46 (1795) 歌曲 - Adelaide
作品 47 (1802) 小提琴奏鸣曲 No 9 A 大调 克罗采("Kreutzer")
作品 48 no 1 (1802) 歌曲 - 请求
作品 48 no 2 (1802) 歌曲 - Die Liebe des Nächsten
作品 48 no 3 (1802) 歌曲 - 论死亡
作品 48 no 4 (1802) 歌曲 - 自然中主之荣耀
作品 48 no 5 (1802) 歌曲 - Gottes Macht und Vorsehung
作品 48 no 6 (1802) 歌曲 - Bußlied
作品 49 no 1 (1792) 钢琴奏鸣曲 No 19 G 小调
作品 49 no 2 (1792) 钢琴奏鸣曲 No 20 G 大调
作品 50 (1798) 浪漫曲 小提琴 F 大调
作品 51 no 1 (1797) 回旋曲 C 大调 钢琴
作品 51 no 2 (1798) 回旋曲 G 大调 钢琴
作品 52 no 1 (1805) 歌曲 - Urians Reise um die Welt
作品 52 no 2 (1805) 歌曲 - Feuerfab
作品 52 no 3 (1805) 歌曲 - Das Liedchen von der Ruhe
作品 52 no 4 (1805) 歌曲 - 五月歌
作品 52 no 5 (1805) 歌曲 - Mollys Abschied
作品 52 no 6 (1805) 歌曲 - 爱情
作品 52 no 7 (1805) 歌曲 - Marmotte
作品 52 no 8 (1805) 歌曲 - Das Blümchen Wunderhold
作品 53 (1803) 钢琴奏鸣曲 No 21 C 大调 "黎明 Waldstein(森林之石)"
作品 54 (1804) 钢琴奏鸣曲 No 22 F 大调
作品 55 (1805) 交响曲 No 3 降E 大调 "英雄Eroica"
作品 56 (1805) 三重协奏曲 C 大调
作品 57 (1805) 钢琴奏鸣曲 No 23 F 小调 "热情Appassionata"
作品 58 (1807) 钢琴协奏曲 No 4 G 大调
作品 59 no 1 (1806) 弦乐四重奏 No 7 F 大调 "拉斯莫夫斯基 1"
作品 59 no 2 (1806) 弦乐四重奏 No 8 E 小调 "拉斯莫夫斯基 2"
作品 59 no 3 (1806) 弦乐四重奏 No 9 C 大调 "拉斯莫夫斯基 3"
作品 60 (1807) 交响曲 No 4 降B 大调
作品 61 (1808) 小提琴协奏曲 D 大调
作品 62 (1807) 科里奥兰序曲
作品 63 (1806) 弦乐五重奏 ( 作品 4的整理版本) 钢琴三重奏
作品 64 (1807) 钢琴三重奏 ( 作品 3的整理版本) 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作品 65 (1796) 咏叹调 - Ah perfido!
作品 66 (1796)莫扎特主题“一位少女或一位女性”变奏曲 ,大提琴
作品 67 (1808) 交响曲 No 5 C 小调
作品 68 (1808) 交响曲 No 6 F 大调 田园("Pastoral")
作品 69 (1808)奏鸣曲 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3 A 大调
作品 70 no 1 (1808) 钢琴三重奏 No 5 D 大调 "鬼魂"
作品 70 no 2 (1808) 钢琴三重奏 No 6 降E 大调
作品 71 (1796) 管乐六重奏降E
作品 72a (1805) 歌剧 - 列奥诺拉 (序曲为列奥诺拉第二号)
作品 72b (1806) 歌剧 - 列奥诺拉 (序曲为列奥诺拉第三号)
作品 72c (1814) 歌剧 - 费德里奥
作品 73 (1809) 钢琴协奏曲 No 5 降 E 大调 "皇帝Emperor"
作品 74 (1809) 弦乐四重奏 No 10 降 E 大调 "竖琴"
作品 75 no 1 (1809) 歌曲 - 迷娘
作品 75 no 2 (1809) 歌曲 - 新的爱情,新的生活
作品 75 no 3 (1809) 歌曲 - 词:歌德浮士德从前有一个国王
作品 75 no 4 (1809) 歌曲 - 格雷太尔的警告
作品 75 no 5 (1809) 歌曲 - 致远方的爱人
作品 75 no 6 (1809) 歌曲 - Der Zufriedene
作品 76 (1809) 6变奏曲 钢琴 on an original theme, D 大调
作品 77 (1809) 钢琴 幻想曲
作品 78 (1809) 钢琴奏鸣曲 No 24 升 F 大调
作品 79 (1809) 钢琴奏鸣曲 No 25 G 大调
作品 80 (1808) 合唱幻想曲
作品 81a (1809) 钢琴奏鸣曲 No 26 降 E 大调 "告别"
作品 81b (1795) 六重奏 降E
作品 82 no 1 (1809) 歌曲 - 希望
作品 82 no 2 (1809) 歌曲 - 爱之怨
作品 82 no 3 (1809) 二重唱 - L'amante impatiente
作品 82 no 4 (1809) 歌曲 - L'amante impatiente
作品 82 no 5 (1809) 歌曲 - 生活的享受
作品 83 no 1 (1810) 歌曲 - 忧郁中的欢乐
作品 83 no 2 (1810) 歌曲 - 渴望
作品 83 no 3 (1810) 歌曲 - Mit einem gemalten Band
作品 84 (1810) 艾格蒙特 (序曲和情景音乐)
作品 85 (1804) 基督在橄榄山上
作品 86 (1807) C 大调弥撒
作品 87 (1795) 三重奏 两双簧管和英国号 C 大调
作品 88 (1803) 歌曲 - 友谊之幸福
作品 89 (1814) 波罗乃兹 C 大调
作品 90 (1814) 钢琴奏鸣曲 No 27 E 小调
作品 91 (1813) 威灵顿公爵的胜利 ("战役" 交响曲)
作品 92 (1813) 交响曲 No 7 A 大调
作品 93 (1814) 交响曲 No 8 F 大调
作品 94 (1815) 歌曲 - 致希望
作品 95 (1810) 弦乐四重奏 No 11 F 小调 "Serioso"
作品 96 (1812) 小提琴奏鸣曲 No 10 G 大调
作品 97 (1811) 钢琴三重奏 No 7 降 B 大调 大公("Archduke")
作品 98 (1816) 歌曲 套曲 - 致远方的爱人
作品 99 (1816) 歌曲 - 守诺的人
作品 100 (1814) 歌曲 - 纪念石
作品 101 (1816) 钢琴奏鸣曲 No 28 A 大调
作品 102no 1 (1815)奏鸣曲 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4 C 大调
作品 102no 2 (1815)奏鸣曲 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5 D 小调
作品 103 (1792) 木管八重奏 降E
作品 104 (1817) 弦乐五重奏 (钢琴三重奏 No 3 的整理版本)
作品 105 (1819) 6套变奏曲 钢琴和长笛
“槌子键钢琴”奏鸣曲手稿
放大
“槌子键钢琴”奏鸣曲手稿
作品 106 (1818) 钢琴奏鸣曲 No 29 降B 大调 "槌子键钢琴"
作品 107 (1820) 10套变奏曲 钢琴和长笛
作品 108 (1818) 25首苏格兰歌曲
作品 109 (1822) 钢琴奏鸣曲 No 30 E 大调
作品 110 (1822) 钢琴奏鸣曲 No 31 降A 大调
作品 111 (1822) 钢琴奏鸣曲 No 32 C 小调
作品 112 (1815) 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合唱和乐队)
作品 113 (1811) 歌唱剧 - 雅典的废墟
作品 114 (1822) 进行曲和合唱 - 新屋落成典礼
作品 115 (1815) 序曲 - 命名日
作品 116 (1802) 声乐三重奏,乐队伴奏- Tramte, empi tremate
作品 117 (1811) 歌唱剧 - 史提芬王
作品 118 (1814) Eligischer Gesang (合唱和乐队)
作品 119 (1822) 11首新小曲 钢琴
作品 120 (1823) 33变奏曲 钢琴 主题“Diabelli的一首圆舞曲”, C 大调 (迪阿布里变奏曲)
作品 121a (1803) 钢琴三重奏 No 11 (“我是卡卡杜裁缝”主题变奏曲)
作品 121b (1822) Opferlied (合唱和乐队)
作品 122 (1824) Bundeslied (合唱和乐队)
作品 123 (1822) 庄严弥撒 Mass D 大调 (Missa Solemnis)
作品 124 (1822) 序曲 - 新屋落成典礼
作品 125 (1824) 交响曲 No 9 D 小调 "合唱"
作品 126 (1824) 六首小作品 钢琴
作品 127 (1825) 弦乐四重奏 No 12 降E 大调
作品 128 (1822) 歌曲 - 吻
作品 129 (1795) 回旋曲 随想曲 钢琴 G 大调 (Rage over a lost penny)
作品 130 (1825) 弦乐四重奏 No 13 降B 大调
作品 131 (1826) 弦乐四重奏 No 14 C升 小调
作品 132 (1825) 弦乐四重奏 No 15 A 小调
作品 133 (1826) 大赋格 降B 大调
作品 134 (1826) 钢琴 大赋格 四手联弹
作品 135 (1826) 弦乐四重奏 No 16 F 大调
作品 136 (1814) 康塔塔 - 荣耀的一刻
作品 137 (1817) 弦乐五重奏 (赋格) D 大调
作品 138 (1807) 序曲 - 列奥诺拉第一号
[编辑]
神秘的第十交响曲
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后,就开始构思创作第十交响曲。他在笔记中以及给别人的书信对话中提到过这部作品,他说,该交响曲描述的是一种大综合,空间方面上至天下到地。时间方面则是古往今来到未来。可以说是一部宇宙交响曲。最奇怪的是贝多芬曾经表示,第十交响曲已经创作完成。但在他逝世后,人们根据他的指示,却没有找到总谱。
1844年,贝多芬的助手的安东·辛德勒发表了一篇关于该交响曲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当时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从那时起,有关这部交响曲的新发现的线索和推测就层出不穷,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甚至还有人说自己听过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但并无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巴里·库珀博士(Barry Cooper)根据各种搜集得到的稿件,重构了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但该作品并没有得到音乐界的普遍认可。
[编辑]
影响
如上所述,贝多芬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从此之后,经过舒伯特,门德尔松,瓦格纳,罗伯特·舒曼,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的等等作曲家的努力下,浪漫主
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俄国19世纪文学中第二个“多余人”的形象——毕巧林,其以敏感细察的心理剖析与放纵无端的行事作风为“多余人”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增容。在国内关于《当代英雄》的相关研究中,主要集中与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多余人”形象的角度出发,或爬梳此类形象出现的社会现实环境与精神来源支撑,或梳理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的谱系,或将中俄文学中出现的“多余人”形象比较,研究其异同;二、从书中次要人物形象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文本中的作者形象、女性形象、除毕巧林以外的男性形象,探究其与毕巧林的形象的对比互生关系;三、从不同理论资源出发,或以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研究毕巧林形象的文本意义及社会意义,或以符号学的角度来考察文本的叙述层次及内在蕴含,或以叙述学的角度来探究文本的“声音”及叙述技巧,或从翻译学角度来对比译本之异同及对人物形象心理流脉呈现的影响,或以现象学角度看人物形象个性的社会文化认同等。以往研究者对于《当代英雄》灌注了很高的研究热情,从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理论资源对其文本中的不同方面给与了关注,但大多论者关注的是文本外部研究及理论资源与文本的对接上,而对于文本内部的叙事技巧及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则关注不够,本文拟以“毕巧林的爱恋”为视角,重新爬梳其与女性的纠葛在文本中的结构性关系,勾勒出毕巧林“爱无力”的精神形象。
《当代英雄》篇幅不长,却塑造了一系列以毕巧林为中心的鲜活生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在这组人物群像的展开上,其背后的叙事动力机制却是毕巧林与四个女性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情感纠葛。文本中几乎每一个故事中都是以毕巧林和一个女性的交往为中心,而其他人物则是作为故事的环境及衬托而相应展开描写的。文本中的可贵之处之一即是在这种“顺带描写”的过程中,将次要人物在详略有致里刻画得性格鲜明、辨识度极强。作者之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获得“四两拨千斤式”的成功,其故事设置的有意错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事文本分为五个故事:《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宿命论者》。从故事叙述策略来看,第二个故事是现行时序发生的故事,后三者则是运用了毕巧林本人的“日记体”展现出来是发生在过往的高加索山区故事,而第一个故事表面上看是现行时序发生的故事,但文本的内核却依旧延续着过往时序。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有意地谋篇布局、设置错序,关键在于他何以如此安排故事顺序呢?事实上,有关这一点作者在开篇就已言明。他认为一些读者“一般并不关心道德的宣扬和道德上的攻击”的序言,而是希望看到“寓言背后的训诫”,方能看得懂故事。但作者反其道而行之,不仅通过“日记体”的形式将“序言”放在了中间而让读者不得不读,又让故事最后结束时没有“训诫”——充分运用了“日记体”形式的灵活。这样一种并不“讨好”读者的做法,却带来了极好的文本阅读效果:作者通过把故事打碎的手法将一个故事(《贝拉》)“前移”,而接下来让现行时序发生的“我”与马克西姆、毕巧林相遇的故事作为连接其与过往时序的后三个故事的桥梁,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与窥视欲,又顺理成章地使得故事“有头无尾”——或者说,其将文本的“结尾”已穿插到了了文本中间。
因此,“结尾”并未获得故事线性行进的一般过程,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等,而是作为“腰斩”的一部分“胎死腹中”,使得文本获得了某种另类的温婉难言的“悲剧效果”。从而,从作者对于文本结尾的“草率”态度来看,其并不把结尾视为他想要表达的重心、或宣扬训诫的载体,而是把毕巧林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过程作为其中心谕旨——重要的是并非是人物的结局,而是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经历过程。 毕巧林的大部分经历都是与女性们的情感纠葛,他似乎是作为一个“情场高手”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实际上,我们通过他与贝拉、维拉、梅丽公爵**以及走私女子的交往中,我们并未发现其作为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凌驾于两性关系之上,恰恰是通过女性的交往体现其人生的挫败感。以往众多研究者重点考察毕巧林这个人物形象出现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原因,但却忽略了其文本正是通过凸显其情感经历而表现出来“多余人”的特征。综上所述,《当代英雄》正是借助了有意的“文本拼贴”式的叙事策略使得毕巧林的故事呈现出不同的叙述维度,将“过去的故事”一分为二,并通过“现实的故事”将“过去的故事”重新粘连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正是在这样的叙述策略下,“毕巧林的情感纠葛”成为文本的中心结构性事件,在此中心事件下毕巧林的形象在多重叙述者视域下呈现出来。
文本展示了毕巧林的几次情感经历:首先,其在大都市邂逅了一生所爱——上流社会的有夫之妇维拉,与其经过苦痛纠缠后,其因不能给予维拉以实际的精神与生活安属而远走避离,留给维拉无尽的情感伤痛;随后,在《塔曼》中,他描述他因为好奇而误入了走私贩子的生活,其为走私女所迷,在不谙水性的情况下随其上船,却险些被其淹死,但也因此破坏了走私贩子们相对均衡和谐的生活秩序;而在《梅丽公爵**》中,他成功对梅丽展开了攻势,极尽挑逗之能事,然而他并不爱梅丽,并在拒绝了她的爱恋后再次远走;最后,便是开端的故事《贝拉》,他在领略了大都市少女**们的风情后,一度灰心丧气,但意外邂逅了高加索土著领主的女儿贝拉,其通过卑劣手段将贝拉绑架至自己住处,并通过长时间的感化使得贝拉最终接受了他的求爱,然而他始乱终弃,最终招致了贝拉身死强人之手。在毕巧林这些情感经历的梳理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方面,他与女性们的交往并非“互惠互利”式,而是“两败俱伤”式——所有与之交往的女性不但没有尝到爱情的甜蜜,并且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与之同时他也并非是“两手逍遥”的甩手掌柜,而是在每一次情感经历中看到灰暗的人生底色,感受到人生的挫败感与幻灭感;另一方面,在其所追求的每一个女性身边都相应有另一个男性在场,在文本中很难区分他是真正因为感受到了爱意萌动而展开攻势,还是因为在竞争过程中其征服欲望占了上风。
毕巧林是真正的“过程体验”者,从他四段或长或短的情感经历中,他心神愉悦的时刻正是他追求这些女性时、尤其是与他们周围的男性(“潜在情敌”)斗法时,而一旦俘获这些女性的芳心后(走私女除外),他就觉得这一切“索然无味”,根本不是他想要追求的结果,但他又不知道他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结果——这或许也是《当代英雄》“没有结尾”的原因。
在这四段感情中,与维拉的感情是作为故事的“前文”略写的,呈现在文本之中时便已是他与背负情感创伤的维拉再次相遇了。 二人旧情复燃,但忌惮于维拉丈夫的耳目,只能以梅丽公爵**的客人的身份制造见面机会。在此过程之中,正是因为有维拉丈夫的存在,使得其不能自由顺畅地偷情,使他们见面的时间变得有限和珍贵,反而让他们再次陷入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他们深知,现在的一切与过去依旧没有改变,两人同样不可能有一个完善的结果,但是这种有“第三者”在场的感觉使得他们遮蔽了这段感情的现实性限度,而飞蛾扑火地对其进行仪式化浪漫化的“加冕”——维拉的丈夫在此维度上变成了他们的情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质素。在其同时与梅丽公爵**交往时,年轻的士兵生格鲁希尼茨基正热烈地追求着梅丽。从毕巧林与梅丽第一次见面便对其进行的客观样貌描述来看,毕巧林根本无意于梅丽公爵**,可就是在格鲁希尼茨基的百般谄媚与挑衅中,毕巧林开始蓄意引起梅丽的关注。虽说后来因为与维拉的重逢使得与梅丽**的交往呈现出了功能性;但不可忽视的是,毕巧林与梅丽的交往并非毫无乐趣可言,而这种乐趣很大程度上却是建立在挫败格鲁希尼茨基的基础上,建立在自己强大的征服欲的基础上——因此,格鲁希尼茨基便像一剂催化剂成就了毕巧林与梅丽的这段相识。在和贝拉的见面上,毕巧林的确被贝拉那羊羔般纯净的眼睛所打动,但其采取行动却是在出现了一个彪悍勇猛的竞争者卡兹比奇之后,于是他利用贝拉的弟弟嗜马如命的短处,偷了卡兹比奇的马换来了贝拉,并费尽心机地让贝拉爱上了他。然而好景不长,他不久就对贝拉产生了厌倦,而这时卡兹比奇的再次出现使得他将注意力稍稍转回贝拉,最终贝拉被卡兹比奇刺死,才唤回了他对贝拉最初的感觉——他对贝拉的每一次情感变化都与卡兹比奇的出现息息相关,贝拉在卡兹比奇的映衬下才凸显出可贵之处。同样地状况也发生在走私女身上:在《塔曼》中,他意外发现了走私贩子中的一名白色少女。这名少女首先引起他注意的就是她的歌声,她的歌声里唱出了海上扬帆的景象,更重要的是,她在歌声中表达了她对帆船上的男子的爱恋。随后,毕巧林开始认真观察这名少女,发现了她眼睛中的“光芒逼人”与“勾魂摄魄”,紧接着才发生了他鬼使神差地跟着少女来到了海船之上、差点葬身鱼腹的事件。在对这几个女性的描写上,作者出乎意料地对这个走私女的面貌描写极其用心:这名女子的美是一种动态的美,她的美在行动上,在歌唱与身体的律动上,在她与鞑靼人夜晚的冒险上——若没有这样一个凶猛勇敢的鞑靼人,怕是这名少女的美也是打了折扣的,怕毕巧林也未必能对这样一个乡野少女青眼有加。
由以上得知,毕巧林对于女性的“美的发现”与“美的攫取”都是在“第三者”参与的情况下才得以发生,他个人对于女性其实是缺乏基本的尊重态度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瞧不起女人是为了要不爱她们,要不然的话,生活就会成为太可笑的情节剧了”。 他对于与女性的恋爱持一种虚无的态度,正如同他对于世界的态度;与其说其爱上了女性,不如说他爱上了征服女性的过程,爱上了在征服女性过程之中挫败了“男性第三者”的快感之上——这征服欲与成就感才能使其日渐麻木的心收获到一丝丝的人生滋润。
在这场与女性的角逐中,如前文所说,毕巧林并非是一个胜利者,他在征服欲和成就感的驱使下进行的“猎艳行动”一次次给女性带来灾难,同时,也给他自己带来愈来愈深重的人生挫败感与幻灭感。何以如此呢?因为毕巧林并非是一个十足的坏人,相反他出身贵族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英俊潇洒、机敏风趣,他并非是有意地去伤害这些可爱的女性们,他只是不知怎样去爱她们。换言之,在与女性们的交往中,毕巧林也在进行一次男女两性关系的“情感教育”之旅。在这场旅行中,他对于“爱的尝试”与“爱的能力”呈现出背反的关系,这便是他人生挫败感与幻灭感的来源。
他遇到的女性先后顺序应为:维拉——走私女——梅丽公爵**——再遇维拉——贝拉。 与维拉早期的风流韵事已然被略为故事的“前文”无法可考,只能从走私女开始来探索他的“情感教育”之路。《塔曼》一章篇幅不长,走私女形象的描写却相当密集且瑰丽,忽而如鱼美人,忽而如水妖,忽而如迷娘,极尽魅惑销魂之色——直观地以“性诱惑”和“性魅力”冲击了毕巧林年轻的男性心理与生理。毕巧林此时对这种刺激所产生的行动即是不顾一切、神魂颠倒地想要占有她,将她像一匹马一样地据为己有。然而当一切发生后,他却懊悔地觉得,“我心里感到很难受。为什么命运要把我投到一伙规规矩矩的走私贩子的宁静生活中来呢?”——这是其爱恋的初级阶段:由性吸引引发的短暂性迷恋很快被现实所冲醒。而到达五峰城之后,他再次遇到了“他无法欺骗的唯一的女人”维拉,他们很快无法自已地旧情复燃。在维拉身上不仅存有一种病态的美,更带有一种阅历性和持续性的情感可能,毕巧林除了给她带来过痛苦,什么都无法交付,但她依旧无法自持地再次与毕巧林重温旧梦,正如毕巧林自白,“哦,我多么喜爱这种感情啊!这是青春带着它那荡涤心胸的狂风暴雨回到了我的身上吗?或者这只是她诀别的一瞥,留作纪念的最后一件礼物呢?……”两个人的感情建立在无功利性和无未来现实性的基础上,产生了浪漫化的“灵肉相合”幻象——这是其爱恋的高潮阶段,成功地遮蔽了现实性限度,将爱情笼罩在浪漫化的想象中无法自拔,并在爱恋逝去后长久地陷入幻灭与无力。在同时与梅丽**的交往中,毕巧林将全部身心投在了维拉身上,而能给梅丽的只是仪式化的“英雄救美”与程式化的调情招数,但不幸的是,这个涉世未深的姑娘很快就被毕巧林扰乱了心神,但毕巧林就在这时拒绝了她的爱意,狠下心来将可怜的姑娘的最后希望打破——这是其“爱恋”阶段调情技巧的集中展示,既无性也无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社交场做法:向女性展示自己的优越条件,占有一颗年轻的心灵,然后又弃至敝履地将其抛弃。至其与贝拉交往时,则是其整个恋爱理想的一种“回光返照”:以各种殷勤打动这个山区姑娘,爱她的美如同爱着她的淳朴,希冀以她的爱之纯与美挽救自己满目疮痍的心灵,然而他很快就失望了,“野姑娘的淳朴无知也和贵妇人的卖弄风情一样使人厌倦”——这是其爱恋的最后阶段,也是幻灭阶段,他试图以有天然的灵肉结合式的爱情拯救自己,然而再一次失败,他发现自己比女性更可怜,因为再没有什么可以使他的心灵激越。
由此,毕巧林的情感轨迹被清晰地呈现出来:单纯的“性吸引”——浪漫化的“灵肉结合”——“无性无爱”的调情——天然式的“灵肉结合”。“情欲不是别的,而是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属于青春的心灵的。” 在这本该单纯的青春阶段爱恋,在毕巧林的境遇里却呈现出了某种不同步的现象——对于现实因素的倚重。而在经历了最初的情欲阶段后,他期待的是一种有情有义、情感的战栗与肉体的结合一致的爱情,于是与维拉展开了一段难以磨灭的爱恋。此时他抛弃了现实性干扰因素,在一种浪漫化的想象中达到了爱恋的高峰,以为他的心灵将在此“情感教育”中获得永恒的“平静”。“但这种平静往往是一种伟大而潜藏力量的标志:思想感情一旦丰富而深刻,就不容许疯狂的冲动。”但毕巧林远远达不到这种平静的维度,其表面上“平静”实质上是一种虚无的“冷漠”,并且与他无所不在的冲动与任性结合起来,在无法处理浪漫与现实关系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毁灭性的力量:既毁灭他人,也毁灭自身——梅丽与贝拉即是生动的注脚。综上所述,随着毕巧林的阅历愈广、年纪愈大、受到的“情感教育”愈多,他的爱的能力反而在不断地退步——“爱的能力”与“爱的尝试”呈现出背反的关系:他爱的欲望愈是强烈,其爱的能力便愈是减弱,到最后在现实与浪漫的关系中彻底迷失了自我。由此,人生的挫败感与幻灭感便纷至沓来,使其最终走上了“宿命论”之途,成为一个彻底的“爱无力”患者。
《幻灭》是巴尔扎克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悲剧。今日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幻灭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借阅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幻灭读书心得1
巴尔扎克的幻灭一书,问世已有百年,同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他的文章也是不朽的。我所看过的同类文学著作中,能在文笔、深刻、逻辑等方面胜过巴尔扎克的,少之又少,读过他的书之后,突然就很容易找到其他书的弱点,或是景物描写的渲染力不足或画蛇添足,或是人物刻画不够深入,再或是情节发展过渡不平滑,或是人物过于完美、不够真实,等等。巴尔扎克是位文学巨匠,他似乎天生就是写小说的,他脑子里仿佛充满了无数的故事,无数的人,而他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们移到纸面上来。
要说我最崇拜的小说家,他可以居首,但他那大腹便便的外形让我总想找出他的缺点,所以看了一些他的书,看完后发现,这个人如果活在今天这个时代,那就是位全能选手,是小说界的达芬奇,天才型的百科全书,他所涉及的领域多而杂,每一本书中都有一个世界,而这每一个世界都各不相同,山中的贵族,市井的小人物,一个畸形的家庭,一家小小的旅社,他通过不同的人物,将刻画的每一个世界构成了一块独立的拼图。而这些拼图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人间了。我常常不敢相信,一个人能有这样的创造力,路遥写成一部《平凡的世界》,已经耗费全力,然而巴尔扎克传世之作不可胜数,一己之力创作了人间喜剧,还有比这更伟大的奇迹吗。
之前看过潘光旦对冯小青的心理分析,如果来分析巴尔扎克,可能会是一个想象充斥大脑的幻想者。但实际上他却是为了还债和养家糊口而写作,金钱果真是最大的动力,也许金钱的引诱对其他人是恶魔,对他却是缪斯女神的化身。
其实幻灭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些冗长,人物也缺乏吸引力,我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虚荣心流于表面的人,另一种就是性情浅薄不成熟的人。吕西安首先占了第一种,虚荣心过强,出身又撑不起他的虚荣心。他长得美,然而美却没有气质和内涵,真的比丑还让人难受。能让我看下去的只剩下那个世界的表面的光鲜、内里的污浊,让我也同吕西安一样,看不见很多东西了。也略微能理解他的无知和失败,却无法原谅他的愚蠢,不知悔改和自大。一个人没有做好全部的准备,靠着天真和外表,这个世界会接受他吗。 很多已经知道的事,可不像书里那样明显和夸张,但是很多观点我不能更认同,一个品质优良的人,并不会得到比品质低劣的人更多的尊重,这种已经成为毒鸡汤的东西,正是我们逃避的真相。真诚待人,相信他人,这样的自己可笑而可怜,狡诈、趋炎附势、搬弄口舌,这样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获得容身之所,一旦依靠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地位后,除非碰到更加卑劣的人揭露他,又有谁会在意他做过什么,这个社会就是如此,很多时候不想承认,希望给自己创造一个理想社会,但实际上不过飞蛾扑火。理想幻灭,畸变成蝶,都是年轻时常常面临的选择。一开始觉得吕西安可气、无能又意志脆弱,后来想他不就是一个作者塑造出来的好高骛远、贪图享乐的年轻一代的典型吗,读着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会像他一样自以为是,一步步被人带入火坑,细细想想,如果自己身处其中,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么。
最近看的东周列国志,想到老子曾说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所谓“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初读时觉得十分美好,民各安其家,罢兵修业,人人恬淡寡欲,真是大同了。但春秋列国里,哪个小国不是靠依附大国苟延残喘,而大国为了称霸,屡屡拿小国立威,再读老子的这几句话,才发现老子的理想主义在当时真可谓是梦里也梦不到的幻想了,最后成为道家尊奉的得道成仙、白日飞升的经典,也不奇。也更可以看出,所谓理想与世俗所隔的距离,在任何时代都是难以弥合的。理想不可以没有,但要分清理想和幻想,这世上能做到的几人,要分清,至少要清楚,自己、社会、结交的人、现在、未来、人性,简单来说,人情世故,你自己是什么底子能适应社会这个壳子么结交的人可信么现在的状况你清楚么未来的选择和出路明晰么你对人的本性有足够的了解么……
依靠天真和小聪明,走不了多远的路,虽然我打心底里不想让天真变成否义词。但这本书不仅让天真成了不好的词,也让诗人这个桂冠变得浅薄,特别是那些莫名其妙的诗句,也许是中文的审美让人欣赏不了,或许是巴尔扎克不擅长写诗,总之,毫无美感,溢满了一个无知的年轻人的所有虚荣和自以为是。再看看爱伦坡写的诗句“仙子摘下轻纱,纷纷起身,脸色刷白,双目茫茫”,虽然也翻译的欣赏不了,至少营造出了一种恐怖、黑暗的氛围。
书也许会说,我承载了太多的悲欢、无奈、有用无用的思想,你透过我能看到千万个世界,有美好也有污浊,但没有一种世界是真实的,真实的世界在你面前,你却告诉我你无力承受,我让你变成了诗人,一切都能转化为优雅的文字,你看到了别人的丑恶,却不知丑恶从何而来,并以诗人的姿态回避他们,轻视他们,到头来你兴许就变成了他们。对恶的轻视就是恶自身,对恶的同情才是善的起源。同情不是原谅,而是了解生而为人的悲戚。
幻灭读书心得2
第一次读这么厚的小说,巴尔扎克对环境的描写不厌其烦,把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一点不含蓄。读《幻灭》就像读武侠小说,新闻出版界的斗争惊心动魄。但是武侠片大都会给人一个满意的结局,好人大仇得报,或得名或归隐,恶人总会因着读者要求到最后全部死光,一派浪漫主义色彩。巴尔扎克却是现实主义大师,没有一点梦想,不留一丝希冀,无论你怎样担心,隐隐中,你已经看到好人(巴是道德观念很强的作家)的结局。斗争的结局,是坏人用奸诈获得好人的发明,然后风生水起,而好人却要说:就这样吧,我们不是做生意的料。每每想到大卫的辛苦发明被库兄弟俩占有,我就觉得心痛。但事实只能如此,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真切的现实社会中,同小说写的一样,艺术家、科学家、诗人,他们的纯粹和专一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在社会结构中周旋,周旋需要精明、狡诈、自私,被巴尔扎克称为堕落。
一些高贵的灵魂拒绝堕落,如阿泰兹那个小团体,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过着隐忍、克制的生活,但是隐忍无异于天天都在自杀,这句是巴尔扎克说的,却更符合存在主义学说。19世纪之后,人类要挣脱道德束缚的愿望已经达到顶点。
为了免遭诟病,我们既不能问道德规约是否有用,也不能说存在即合理,那么,道德价值观为什么要存在
或者只是一种需要,不能褒贬。(昆德拉说整齐划一的道德观念只会泯灭人的个性,巴尔扎克自己也说贪婪、自私才是人性最真实的底蕴,他所批评的是否又是他所怀疑的)那么,巴尔扎克的宣扬、托尔斯泰的说教、雨果的讽刺挖苦,是不是有违“人生只是一场戏,何必演得太投入”(巴语)的名言呢
科学家做不成科学家,诗人做不成诗人,所以才有幻灭,也是人性的扼杀。所以,看起来总有一些人要为成就另一些人而牺牲掉自己的追求,这就成了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生生不息的进化,自然规律而已,似乎是不需要道德的。
有人说(我以前也这样说):在不伤害别人的利益下保持自我。可是这句话多么虚伪,经不起推敲,软弱无力,纸上谈兵,因为事实上,他人即地狱。人和人之间,是无休止的无终结的冲突。
大多数人满意的标准,和我对大卫与吕西安的心痛,又证明了什么呢这属于伦理学的范畴,却也正是叔本华的“永恒的公道”。原来道德性不是宣扬和规定的,而是自发的,从多少世纪以前就有了,柏拉图关于正义的探讨便是。
也许如此层层推进的思考最终会逼近答案,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布洛克最终都没有证明上帝是否存在,我也无法把道德放在一个精确的刻度杯里测量、分析。张爱玲说,世界是混沌且丰富的。寻找答案不过是上帝无聊时分配给某些人的精神游戏而已,人的存在是非理性的,充满随机性、偶然性。
追本溯源,人性的起始到底是什么性质尼采的利己主义证明道德只是社会发展到每一阶段的需要,叔本华和性本善说证明正义是自发存在的,萨特、波伏瓦、达尔文等人又说道德规约只是一种束缚,结论如此矛盾却又无法觉得各有各的道理。或许可以归结为:善与正义和利己主义原本是自发存在的,在人性的根子上,但是人出生之后,由于环境的左右,让这两者产生了矛盾,产生了争斗,人群开始往两边倒,或者具有了道德性,或者成为排他的利己主义者。社会为了保持平衡,开始制定规约,想让排他的那一部分归于忍让,而规约发展到一定程度束缚了人的时候,又有一些人站出来指责道德,再次摆出人性的另一面。
幻灭读书心得3
《幻灭》是巴尔扎克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悲剧。它的成功,与巴尔扎克另外几部如《邦斯舅舅》一样,是对十九世纪早期法国社会的罪恶、阶级的矛盾的揭露。在我看来,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幻灭》是最为黑暗的一部。在本文中,我将重点阐述我对“罪恶的界限”——即“什么算是罪恶”与“罪恶的极限是什么”的看法。
先看看故事主线:大卫与吕西安是知心朋友,大卫的父亲是一个极吝刻、毒辣的印刷厂老板,吕西安是药房老板之子。他们各怀有远大理想:大卫要发明低成本的优质纸,吕西安要登上文坛。但吕西安爱上了特·巴日东太太,并随这贵妇远走巴黎,却终被抛弃。在记者罗斯多的引诱下,吕西安离开了由高尚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小团体,投身腐败的报界,终因自己的放荡与旧情人的算计身败名裂。大卫一方面受父亲盘剥,另一方面与对手进行着不平等的竞争,最终丧失发明专利权。
你可能发现,在作者叙述的故事中,有一些角色的虚伪、贪婪、残忍是格外令人发指的。但如果认真总结分析一下,你会发现,除了大卫、夏娃以及几个知识青年以外,所有的人都有丑陋的一面。例如,罗斯多的口是心非、唯利是图,发展到了可以在一分钟内由扶助吕西安转变为妒忌他的才华。但他也有人性的一面,它向吕西安吐露对腐败报界的鄙视,他在困苦中也为吕西安准备“斗争”的武器——象征地位、博取贵妇好感的漂亮衣服。像这样亦正亦邪的人,还有高拉莉、加缪索等等。但还有一批人,巴尔扎克用较高的智力与不同个性去妆扮的,是纯粹的阴谋家——戈安德、大卫之父、斐诺等,在这难以计数的恶人面前,你会对罪恶的定义产生疑问——难道因为谋生需要写违心的文章,无意中打压到了真性情写作调查天才,就一定有罪吗——我们不是拥护言论自由吗难道通过争夺贵族芳心步步高升就是耻辱——这并没有损害无辜者。反观我们的相关法律法规,实在不足以应对“人之初性本恶”的社会。而当执法者与被执法者同时去损害法治,当道德成为假道学家的武器,原本不够严密的法律便会成为可笑的道具,只是伤害尚存一点良心的人。什么算罪恶这不是法律问题,遵纪守法只是罪恶的一面墙垣,更多方向上,是信仰、舆论、传统道德在围堵人本性的罪恶。当然,他们有时候会帮倒忙。所以,罪恶本是一切触犯个人操守的行为甚至想法。设若你的操守已经不存在,道德已经成为一个空壳,那毋需行动,就是恶贯满盈。
那罪恶的极限呢前文提到了许多角色,那么罗斯多就比戈安德罪孽轻微可不能因为阶层或团体划分罪恶的类型。譬如,巴日东太太的邪恶是贵族的轻浮、专横,她直接导致了吕西安与大卫的灾难。但从另一方面讲,无产者塞利才背信弃义、朝秦暮楚的本性就比巴日东太太洁净从本性、结果、社会影响各方面看,才能发现罪恶的种类之“丰富”。你也可以明白——没有最黑暗,只有更黑暗。
《幻灭》用几个年轻人的落魄,惊醒每一个读者的心与脑。它是残酷的,让我们观赏命运的恶毒游戏;它又是慈悲的,用堕落去呼唤升华。
幻灭读书心得4
很早以前就想看巴尔扎克的这本书,一直到现在才付诸行动。其实想看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小说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幻灭这个词语,我有一种由衷的青睐,故事中那些野心的幻灭又将我深深的拉入了思想的漩涡。
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小人物的奋斗,看见了每一个青年对于功名的渴望,看见了一个个在繁华的闹市中迷失了灵魂的个体,更看见了人与人之间爱的付出与奉献。这是写给每一位青年的警示录,更是一个真实社会的缩影,让我们在唏嘘感叹中读懂人生。这又是贫苦大众奋斗的血泪史,他们浑身是血的向上攀爬,却终究要被残酷的贵族和资产阶级蔑视和拒绝。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是围绕两个有理想的外省青年展开的,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性格却迥然不同。大卫为人正直善良,脚踏实地,勇敢坚强,为了朋友和亲人可以牺牲一切;吕西安情感炽热,向往虚华富贵的生活,聪明却自命不凡,喜欢不劳而获,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人生道路的差别。大卫守在外省的土地上,和同样平凡善良的夏娃结了婚,为了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提供舒适的生活,致力于研究纸张制作过程的改良。而吕西安则借助于贵族,借助于自己俊美的外表,走进了巴黎,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奢华生活。
吕西安初识德•巴日东太太,因为外貌而受到邀请时,经历了对大卫的第一次背叛。当吕西安激动地跑到大卫面前说德•巴日东太太同意见他时,他从野心出发的想法却是自己的前程能否一帆风顺。无疑,面对着野心,友谊已经居于了次要的地位,欲望侵蚀着他的情感、良心甚至灵魂。吕西安对大卫的第二次背叛是他和德•巴日东太太逃离外省,奔赴巴黎时。他是那样的急迫而奋不顾身,抛掉了妹妹夏娃和大卫的婚礼,去追逐自己的巴黎梦,这时他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中心位置。吕西安对大卫的第三次背叛是他做上记者,在巴黎叱咤风云、纸醉金迷之时。当他挥金如土,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花花公子时,他忽视了大卫、夏娃和母亲的付出,独自享受着巴黎的繁华与奢侈。吕西安对大卫的第四次背叛是他在极为落魄的时候,以大卫的名义签下了三千法郎的期票。这是他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困境,而丝毫没有思虑大卫的处境如何,他的自尊与虚荣绑缚住了他对亲人的关切。
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觉得吕西安身上一无所取,只是他从小到大一直在接受母亲与妹妹的付出,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迫切的想摆脱贫困的生活、卑微的社会地位,所以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他整个人的思维与行动都变得极为混乱,以至于他不惜牺牲别人去解决自身的危机。但是当危机感逝去之后,人性与良知又不断的鞭挞着他的灵魂,使他深陷于悔恨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并想尽一切方法去弥补伤害。当他迫切想改换姓氏并终于迎来了德•巴日东太太的示弱时,他想到了柯拉莉的爱与付出,拒绝了曾经的情人;当他和柯拉莉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时,他仍然没有背叛困苦时相互帮扶的小团体,哭泣着去寻求阿泰兹的帮助与原谅;当他意识到自己给大卫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时,迫切地要去承担责任甚至想要死亡,并最终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卖给了西班牙外交官的秘书,换来了一万五千法郎去弥补自己的过失。他不过是这样一个平常人,不够坚强、充满欲望,却终究稍显稚嫩,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其实都有吕西安的影子,不是吗
我们以为巴尔扎克会给大卫一个最为完美的结局,因为他是那样善良而理想的一个男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个名副其实的发明家终于研究出了低廉的制纸工艺,却被库安泰兄弟设计夺走了辛勤取得的果实,让人忍不住叹息和愤怒。巴尔扎克的小说是这样真实,他用这份不完美揭露出了法国大革命之后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崛起,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角逐愈发激烈,大卫这样心无城府的人又哪里有取胜的机会呢可喜的是大卫和夏娃对金钱与名利的热衷并不狂热,他们接受了这个事实,静静地在乡间经营着自己的产业。
除了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我们还在这本书里看到了文学艺术商品化和新闻界黑幕重重的现象。作为吕西安入门导师的卢斯托,带领着他一步步走进了新闻界暗黑的河流深处,为我们揭开了新闻的面纱。吕西安凭借着漂亮的外表和出色的口才赢得了自己在新闻界的一席之地,紧接着就在卢斯托的指导下玩弄文字,攻击自己的敌人甚至朋友。借助一篇篇或攻击或赞美的稿子,他们可以使印刷商、书商、剧场老板、演员甚至政府俯首称臣,他们可以决定一本书的销量、一个人的前途、一个店的收益。
刚入巴黎的无名小卒吕西安的小说和诗集无人问津,而在新闻界叱咤风云的吕西安却借助一支笔使印刷商乖乖的奉上了三千法郎。在巴黎落魄的吕西安遭到了贵族夫人的抛弃,舞动笔头的吕西安却逼的巴日东太太和夏特莱伯爵进退不得、如坐针毡。四处碰壁的吕西安觉得小团体有才华有抱负,被笔杆的力量诱惑的吕西安深觉小团体过于迂腐。吕西安的野心触碰到了奢靡的生活、虚浮的名声,更兼有新闻赐予的巨大力量迷惑了他的双眼,于是他的自尊心彻底膨胀了!这就是新闻的力量,在那个资产阶级迅猛发展、新闻业尚缺乏管制的时代,掌控着新闻的人就掌控了舆论,掌控了舆论也就掌握了地位和金钱,拥有这些的人想要守住自己的操守与准则又是何其的艰难啊!这也就注定了吕西安的结局,他不明晰贵族的手段,又不明白党派报刊之间斗争的利害,最终成为了战争中的炮灰。
印刷界和新闻界狼狈为奸,使得许多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遭到冷遇和抨击,质量不够的书籍却登上了文学的高台,这是时代的悲剧,更是文学艺术史的悲剧。新闻界需要自由,更需要规范;文学需要创新,更需要真实;理想需要奋斗,更需要理智。
幻灭读书心得5
《幻灭》是一部值得推荐给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读的书,我非常喜欢,一是巴尔扎克朴实的文风,二是巴尔扎克在处理吕西安结局时的神话般的手法。
巴尔扎克是一位伟大的写手,毫无疑问,他在法国文学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的《高老头》曾节选入我国中学课本。巴尔扎克一生从事过不少职业,可惜都不成功,他笔耕不辍,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成果--《人间喜剧》,也或多或少因此最终累死于写作。《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构成,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部分。《幻灭》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系列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三部。主人公吕西安最终的命运安排在另一部书《烟花女荣辱记》(也称《交际花盛衰记》)中。
在《幻灭》中的几位主人公中,我谈不上喜欢谁,讨厌谁。我喜欢大卫赛夏的塌实肯干,喜欢盲从的爱情,却不喜欢他过分地迁就朋友。我喜欢夏娃对爱情的执着,喜欢她在危机时刻所表现出的女性的果敢与干练,却不喜欢她过分地迁就哥哥。对于吕西安丝毫谈不上什么喜欢,倒是也不厌恶,非但如此,从他身上恍惚可以看到一些自己以前的影子。
不再谈什么感想了,仅将一些经典的富于哲理的语句和生动的描写摘录于下,让巴尔扎克自己来说吧!
"除了聪明没有别的财产的人,时间是的资本。
"在某些人心中,不在眼前的人总占着第一位。
"你(吕西安)思考问题的时候冠冕堂皇,表现你很高尚;做出事来偏偏不大正当你永远不能满足跟你自己一致。就算荒唐,宁可思想荒唐,行为还是要正派。
"你(吕西安)想到一句俏皮话就觉得非说不可,便是叫你的朋友伤心也顾不得。
"一切要靠机会,最要不得是有了聪明才智,孤零零的守在冷角落里。
"作品越好,卖出的机会越少。优秀的人总是比群众高一等,他的作品要过相当时间受人赏识以后,才能风行。
"穆罕默德叫山走过来,说道“你不过来,我来!”
"法国成语:时间是个了不起的老师。
"佛洛丽纳16岁,身材瘦削。她的美像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只有喜欢稿本胜过完工的图画的艺术家才赏识。这个迷人的女演员相貌之间处处流露出秀气,很像歌德笔下的迷娘。
"只要能挖掉他的“好”朋友的一双眼睛,他自己挖掉一只也愿意。
"两个小韦尔努难看得像树上长的疮。
"这等女子(柯拉莉,吕西安的情人)能抓住男人心中最软弱的地方,有一套百依百顺的软功,迎合男人的懒散的习惯,她们的力量就是从这一点上来的。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说过:真理藏在井底,深不可测,很少希望掘出来。
"拙劣的草图经过修正,点铁成金的实例,永远比理论和批评更有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