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在对待他二叔朱高煦的问题上,前后的对比实在是太大了。
朱瞻基的爹朱高炽当皇帝才一年多一点,就由于身体太胖,承受不住去世了。朱高炽去世之前,通知在外地就藩的朱瞻基,赶紧进京继承皇位。可是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却派杀手埋伏在半道上,准备刺杀他。好在朱瞻基命大,躲过这一劫。朱瞻基知道那杀手是朱高煦派去的,不过也没有处罚。朱瞻基当了皇帝以后,反而让他到地方上当王。
但是朱高煦却不老实,不久后,他就举兵造反。朱瞻基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把他抓捕回京城。但朱瞻基依然没有杀朱高煦,只是把他废为庶人,看管起来。而且,朱瞻基还时不时要去看一看他这个二叔。如此看来,朱瞻基是不是非常宽宏大量呢?
也就是在朱瞻基去看朱高煦的时候,朱高煦突然伸出一只脚,勾倒了朱瞻基。朱瞻基一下就冒火了,站起来,让人把朱高煦盖在一口大铜缸之下,在铜缸周围堆满了木炭,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烤死。
说起来,刺杀皇帝、造反在古代都是谋逆大罪。犯了谋逆大罪的人,是要被“诛九族”的。朱瞻基虽然不太适合对他的二叔朱高煦“诛九族”,但是凌迟处死是少不了的。可是,朱瞻基竟然都轻饶了他。而勾倒朱瞻基,多多少少有点开玩笑的成分,但朱瞻基竟然不接受这个,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掉他二叔。
那么,朱瞻基的性格反差,前后为什么会这么大呢?
我认为,其实并不是朱瞻基的性格反差大,而是朱瞻基本来就有阴狠的一面,不过,他刚上台的时候,把这种性格隐藏起来了而已。
他为什么要隐藏呢?因为他的爹朱高炽是一个很仁慈的人,而且是真正的仁慈。当年朱高煦曾多次谋害朱高炽,但是朱高炽都以德报怨,饶过了他。而朱高炽的这个美德,也被当时朝中的大臣广为传扬。朱高煦去世后,他的庙号都被大臣们议定为“仁宗”,就是对他夸耀的表现。如果朱瞻基一上台,就严厉打击朱高煦,那他不是和他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吗?而这种鲜明的对比,必然会让他在朝廷大臣,以及天下人面前,得到很不好的评价。朱瞻基是聪明人,他可不愿意落入这样的境地。所以,他对他的二叔朱高煦是一忍再忍。
不过,当朱瞻基已经坐稳皇位,而朱高煦也已经被抓起来,废为庶人,好好的监管起来以后,朱瞻基不需要表现仁慈了。他反而需要做另外一件事情了,也就是立威。
朱高炽确实当了仁慈的皇帝,但是朱高炽却也让整个国家有点散,并不是很拥护中央政权。朱高煦的造反,就是一个例子。
朱瞻基要立威,打击朱高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历史上并没有写朱高煦为什么会勾倒朱瞻基。大家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存在就是合理的。朱高煦之所以要做这样的事,并不是他神经短路,发疯了。必然是当时他遇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呢?由于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因此我们也无从得知。
会不会是因为当时朱瞻基去看朱高煦的时候,用言语或者行动羞辱朱高煦,让朱高煦实在受不住,脑门充血,所以才做出了这样荒唐的事情呢?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或者就算朱瞻基没有用言语或者行动羞辱朱高煦,但朱瞻基多次去看朱高煦,可能已经让朱高煦受不住了。这是一个胜利者在失败者面前的耀武扬威!
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从来就没有一个皇帝,多次去看他那个被拿下来的政敌。所以,朱瞻基去看朱高煦,其行为也是比较反常的。
如果朱瞻基是故意为了激怒朱高煦,好通过杀他立威的话,那么朱瞻基的心思就太过阴狠了。
朱高煦成为阶下囚还敢伸腿绊倒朱瞻基,这说明明王朝的藩王们已经到了无知无惧的地步。朱瞻基不杀鸡给猴看,这些藩王们就会没事来个造反,明朝的江山就算不乱,也得累死。
朱高煦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为了造反而活,他的前半生追随父亲朱棣,造了建文帝的反,最后成功将建文帝拉下帝位,朱棣登基后,他也成为了皇子。可惜他不是皇长子,最后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再加上曾经朱棣也暗许过他太子之位,所以他一直对储君之位耿耿为怀。既然名正言顺继位不太可能,那他就只能造反登基,反正他老爹朱棣就是这么干的,他也曾经造反过,还成功了。有一就有二,朱高煦有了指导思想后,就立刻付之行动。
在朱棣还活着的时候,他当然不敢造朱棣的反,于是便开始频频向朱棣说太子朱高炽的坏话,然后自己还死皮赖脸不愿意去藩国,朱棣也由着他。后来他胆子越来越大,公开越制,使用与太子一样的车驾与倚仗,反正就是太子用什么,他就用什么,而且没事就揶揄太子几句,太子朱高炽也不跟他计较。可朱高煦折腾了好几年,不仅没有坐上太子之位,朱棣还得了一个好圣孙,很多年都放纵他的朱棣,突然就开始要严惩他的不法行为,还要问罪他。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在太子朱高炽求情中,连哄带骗的地被赶到了封地,他就莫名其妙地彻底出局了。
等他反应过来,朱高炽都已登基为帝。不过没关系,这朱高煦早就做好了造他哥哥朱高炽的反,所以一早就在京城布满了眼线,就等着时机成熟,起兵造反。可他大哥朱高炽这边,早就摸清楚了他的底,一边忙着给朱高煦高官厚赏,一边还得跟弟弟说这些他都知道,于是朱高煦的这次造反就胎死腹中。不过朱高煦很幸运,朱高炽才坐了十个月的帝王就薨了,当时朱瞻基在副都南京,朱高煦想半路派刺客弄死朱瞻基,他就可以带兵杀入皇城登基为帝。结果朱瞻基又事先知道,平安回到京城登基为帝。为了安抚朱高煦,不仅又给他加官进爵,还厚赏他许多金银,于是朱高煦又一次造反计划死在路上。简单点说,这朱高煦后半生的造反之路就没有顺利过。
他在朱棣还活着的时候,就差敲锣打鼓告诉所有人,他要造反,夺他哥哥的天下,所以后来他的造反才会每次都被朱瞻基父子知道。他这不是阴谋造反,简直就是阳谋明抢,而且还是打不过的那种明抢。朱瞻基父子一次次的容忍,主要是因为朱高煦这种造反太可笑,根本不能成事,所以这父子两也没放在眼中。而且朱高炽也比较仁厚,既然朱高煦又不能真的动得了他的帝位,所以他也就由着他胡闹。可是朱高煦不明白,怎么前半生造反这么顺利的他,后半生怎么就不能成功?他越是想不明白越是在造反的路上死磕,最后朱瞻基将他捉拿,朱瞻基也没想怎么着他这个叔父,不然也不会去狱中探望朱高煦,结果朱高煦嬉笑怒骂他不说,还伸腿扳倒了朱瞻基。
朱瞻基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天子威严尽失才会恼羞成怒烤死朱高煦,主要是这朱高煦无知到狂妄。朱高煦敢戏谑他,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朱高煦以为他朱瞻基不敢问罪他,那些藩王们看到了,会怎么想?原来三番五次造反的结果不过如此嘛,新君羸弱到还能在牢中被阶下之囚打,即便如此新君都不问罪,那大家没事就造造反,反正新君仁厚到羸弱。朱瞻基可以不惧藩王们这样搞笑的造反,因为也不会成事,但是如果藩王们的内心是如此小觑朱瞻基的话,那么明王朝的江山还怎么能内部团结?朱高煦非得作死,那他就只能成全他,让他的死给藩王们好好上一课,所以朱瞻基才会烤死朱高煦。
明宣宗朱瞻基刚刚登基没有多久,他的叔叔也就是汉王朱高煦便谋反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高煦之叛。可是这场叛乱还不到一个月便被镇压了。那么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是如何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的?第一是派人安抚。第二是皇帝亲征。第三是重重围困。第四是采取劝降的攻心政策。
第一
对于自己叔叔造反,侄子皇帝是不忍心动兵的。所以他在得知朱高煦造反的时候,并没有立刻派兵去攻打,而是给朱高煦去了一封亲笔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二叔罢兵。可见,他跟自己的父亲一样,是不忍心对自己叔叔下手的,可见其仁爱。而他这么做,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自己刚刚登基,不愿意就这么直接刀兵相向,他是希望占据道德高地。
第二
面对自己的叔叔冥顽不化,明宣宗决定御驾亲征,其目的也为了震慑。不过明宣宗和他的儿子明英宗不同,在亲征的时候,还遣指挥黄谦,同总兵、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防止汉王朱高煦南逃。同时,他还认为朱高煦不会进攻南京,而是会固守乐安。他对自己的叔叔也很了解,认为是轻视他刚刚登基,年少无知。认为会派大将前来。果不其然,朱高煦一听说皇帝亲征,顿时没有了脾气,也没有了注意,就这么在乐安束手待毙。
第三
大军很快就把乐安四面包围,但没有发动攻势。他还是想要给他的叔叔一个机会,也是为了动摇其军心。所以他命人放箭书到城中,劝降。朱高煦不为所动,可是城中很多人倒是想把他给俘虏了。朱高煦也害怕了。朱高煦其实不得人心,他自己还手段非常残忍,所以这样的叛乱是最怕攻心政策的。
第四
面对大军压境,层层包围。朱高煦自然自己一切都完了。所以他便出城投降了。可以说,明宣宗不费什么力气,也没有什么损失,就镇压了这场叛乱。可以说,朱高煦也是受形势所迫,他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