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梦溪笔谈》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第1张

梦溪笔谈》这本书总结了他的前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是一部内容无比丰富的古代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对于今天来说,它的价值在于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北宋时代中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历史图像。它记录了当时已出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新发明和各类知识,对普通平民的创造和社会地位高的人的成就给予了相同的重视,这一点无疑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建筑师喻皓(五代末宋初人)的《木经》和建筑成就、毕A的泥活字印刷术、水工高超(庆历年间人)的合龙堵口方法等都被他认真地记录下来。

这类书,还是纸质书好。每一种都足够借以名家,每一种都有若干专家之著,需博览众家才能成就你这一家。如《文心雕龙》就有范文澜,王元化,郭晋稀,吴晓如,周振甫等先生之译校注,而又各有所长。

驾车路线:全程约171公里

起点:中心大酒店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G205行驶138公里,右转进入S326

2沿S326行驶15公里,左转进入汇峰路

3沿汇峰路行驶790米,右转进入梦溪园南路

4沿梦溪园南路行驶850米,左转

5行驶50米,到达终点

终点:梦溪小区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沈括(1031-1095),宋钱塘人,字存中。嘉佑间擢进士,累官翰林学士、三司史。博学能文,通天文、历算、方志、音乐等。制天文仪器,造新历,为后世所采用。创隙积、会圆两术,补《九章算术》所未及,开后世垛积术及弧矢割圆术之先河。著作除《梦溪笔谈》外,另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还有《长兴集》等。《宋史》有传。

《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见解和见闻的笔录,内容有故事、辩正、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十七类,总结了沈括多年来对科学技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劳动人民在工业、工程上的杰出发明,如布衣毕升创造的活字印刷技术、有关中世纪指南针的装置方法、喻皓的建筑技术、陕北鄜延境内的石油等等。保存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据考证,《梦溪笔谈》最初刻的三十卷本,内容比今本要多,但早已散佚,仅二十六卷本经宋元明清刊刻,流传下来。宋代有扬州刻本,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今皆不存,所以目前最古的版本就是现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元大德九年(1305)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书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独具特色。

陈仁子,号古迂,南宋度宗咸淳十年举漕试第一,后五年南宋灭亡。入元后发誓不再出仕,筑别墅于茶陵东山,专事讲学、著述和刻书。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总结了元代书院刻书的三大优点:1,负责掌管书院的山长多精于校雠,使书校勘精审,版本价值高;2,经费充裕,版刻铺陈,非常讲究,印书质量较高;3,书版藏在书院,印刷起来极为方便,便于流通。这些优点在东山书院刻本的《梦溪笔谈》中得到了比较突出的体现,也让我们对东山书院刻《梦溪笔谈》的大开本、小版框的铺陈有了更多的理解。

此书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书在元代曾藏宫中,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得之,贻与太子朱标,后又归宫中“文渊阁”。清代从宫中流出,为汪士钟的艺芸精舍、松江韩氏先后收藏。时私家藏书多秘不示人,曾见此书者屈指可数。此书后为著名藏书家陈澄中收入囊中。陈澄中移居香港后,于1965年有意将包括这部《梦溪笔谈》在内一批珍贵善本出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避免这批珍贵文物外流,亲自过问,责成文化部指派专人前去洽办,在国家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斥巨资购回,成为书林佳话。1976年文物出版社曾影印出版,2003年“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也制作出版,为大众使用提供了方便。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史料笔记中,宋代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可以说是个少有的异数:它 是为数不多的得到国际汉学家高度评价的笔记作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之为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它又是被中国学者整理得最为深入的笔记作品,著名文献学家胡 道静先生耗费了几乎大半生的精力,为这部笔记编纂了近百万言的《校证》。《梦溪笔谈》 因此而为学人们所熟知,饮誉学界。为了便于一般读者使用《梦溪笔谈》,胡道静先生还在 《梦溪笔谈校证》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简要读本——《新校正梦溪笔谈》。这个读本的初版, 距今已经近半个世纪,因为种种原因,原出版社也没有考虑对这个版本修订重版,要使用《 梦 溪笔谈》的读者一直缺乏一个好的本子。在此期间,《梦溪笔谈》的选注本却是出了几个, 据笔者所知,质量较好的有科学出版社版的李群选注本、安徽人民出版社和安徽科技出版社 共同出版的中国科大选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选注本,但这几个选本的出版距今也有 二三十年了。胡道静先生自己还主持编写过《梦溪笔谈导读》(巴蜀书社出版)和《梦溪笔谈 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不过这些本子都替代不了作为一般通行本的《梦溪笔谈》标 校整理本。最近,上海书店出版社在该社“历代笔记丛刊”中出版的《梦溪笔谈》,弥补了 这个缺憾。尤为难得的是,该书的整理出于胡道静先生的受业弟子金良年之手。据该整理本 “后记”称,金氏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在胡道静先生指导下研读《梦溪笔谈》,并 参加过胡道静先生主持的《梦溪笔谈导读》和《梦溪笔谈全译》的注释,在此基础上,为了 让老师整理《梦溪笔谈》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以《新校正梦溪笔谈》为蓝本,吸取近年来 的各家研究成果,整理了一个新的本子。经初步翻阅,笔者认为这个新整理本有以下几个特 点:�

首先,这个本子基本汲取了《新校正梦溪笔谈》的整理成果,并在校勘记中一一标明来由, 弥补了读者寻觅《新校正梦溪笔谈》不得的缺憾。�

其次,这个本子把胡道静先生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化为了现实,那就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收 归北京图书馆珍藏的元刊本《梦溪笔谈》26卷,在编纂《梦溪笔谈校证》和《新校正梦溪笔 谈》时无法利用,珍本既然现身,自当用来对过去的成果进行重新梳理。新整理本贯彻了胡 道静先生夙愿,在《梦溪笔谈》前26卷的整理中,采用了元刊本作为底本,进一步提高了整 理《梦溪笔谈》工作的质量。从校勘记中可以看出,前26卷改用元刊本做底本,不仅减少了 许多纠正后来刊本讹误的校勘量,同时,从元刊本的字形讹误中得到规律,连带是正了许多 过去有疑问而不敢轻易改动的地方。�

第三,新整理本广泛吸收了对《梦溪笔谈》的研究新成果,使读者在使用时免于东寻西找之 苦。尤其是,胡道静先生整理《梦溪笔谈》时,因为当时思想观念的限制,对于笔记中术数 方面的内容基本不予深入,而新整理本则在这个方面弥补了过去的薄弱环节。《梦溪笔谈》 的内容非常广泛,据笔者所知,金氏是古典文献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科技史有一定程度的 涉猎,做过李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分册和《亚洲古兵器图说》的责任编辑, 对神秘文化也抱有很大的兴趣,这些知识背景,对于校勘《梦溪笔谈》来说是非常必要而且 有益的,只嫌其少而不嫌其多。�

第四,新整理本继承胡道静先生在文献校勘方面“校算”的传统,对笔记中的数学、天文和 乐律方面的数据材料做了进一步的复核。在一些地方,新整理本还审慎、得当地采用了“理 校”的手段,解决了一些文字上的疑难问题。�

最后,新整理本为《梦溪笔谈》的全部条目拟写了标题,重新编制了索引(《新校正梦溪笔 谈》没有附索引,《梦溪笔谈校证》只做了人名索引,而新整理本则将书中的人名、文献名 和年号全部编为索引),这些小附件对读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到现在为止,古代笔记的整 理本已经出版了不少,但为之编制索引的却为数不多,在此也希望古籍整理者和出版者能为 读者考虑,尽可能地为整理本古籍附上索引。

公交线路:301路 → 1路,全程约131公里

1、从梦溪小镇步行约550米,到达梦溪小城站

2、乘坐301路,经过17站, 到达中绿广场站

3、乘坐1路,经过1站, 到达火车站(也可乘坐226路)

4、步行约220米,到达九龙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3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