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常说的三种情绪,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常说的三种情绪,贪嗔痴是什么意思,第1张

  贪嗔痴在 佛教文化 中被称为是三毒,因为这是三种心病,而这三种心病一旦发作,就会引发熊熊烈火焚烧的炙热之苦。对人的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痛苦的来源。那么这三种情绪到底是怎么表现的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贪是指染着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着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佛教中的“贪、嗔、痴、恨”指的是四种基本的情绪或情感状态,它们是佛教修行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对象。

1 贪:是指对某种事物的过分追求和执着,包括对财富、地位、名声、美色等欲望的过分追求。

2 嗔:是指对某种事物或他人的不满和怨恨,包括对他人恶言相向、恶意中伤、怒目相视等行为的不满和愤怒。

3 痴:是指对某种事物或信仰的盲目和愚昧,包括对宗教、哲学、文化等方面的误解和偏见。

4 恨:是指对某种事物或他人的厌恶和仇恨,包括对他人恶意相向、恶言相向、恶意中伤等行为的不满和愤怒。

佛教认为,这些情绪或情感状态是导致人们产生各种烦恼和痛苦的原因,需要通过修行和自我控制来消除。

  从佛学的角度看,这个世界其实很荒诞。因为我们总是要先接受一些概念,然后用这些概念来解释世界和自己。但很少有人想过,这些概念是否合理。

    佛教把常常质疑这些概念的合理性,它把这些概念或者说观念,叫做相。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失恋这个相。

    “我失恋了”这句话包含了两个概念,一是我,二是失恋。

    先说失恋。失恋失恋,顾名思义,是失去恋爱的意思。可是真的有所谓的“失去”吗?

    你在路上扫一辆共享单车,骑上一路,但你知道单车并不属于你,你只是碰巧遇上一辆单车,然后租赁来短暂地使用,仅此而已。

    可是如果你买来一辆单车,你却会说自己拥有了一辆单车。其实你没意识到,这不过是一种更长时间的租赁。单车迟早会损坏的,你也不过是暂时地使用一下罢了。

    谈恋爱也是,你只是碰巧遇上一个人,这个人陪你走过一段路,仅此而已。只是走的时间稍长了,你便忘记了。你以为自己长久地拥有了。

    但其实,你始终不曾得到,也不曾失去。

    佛教常讲因缘,因是种子,缘是条件。你种下一朵花的种子,遇到适当的温度、水分、阳光它就会开花。等这些条件变了,花也就凋谢了。

    花开的时候,就注定凋谢。它不是永恒的。

    你永远不能得到一朵花,因为花只是缘起缘灭的表象罢了。

    你也永远无法得到一个人。

    悟澹在《解毒红楼梦的禅文化》一书中讲到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的时候,念到了:“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样的句子,被贾宝玉听到,贾宝玉就若有所思,流下泪来,因为他从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林妹妹再美,终究不属于他,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

      这里便是为贾宝玉日后的出家埋下伏笔了。因为他开始了悟缘起缘灭了。

      其实,不只是“得到”“失去”这样的表象是缘起缘灭的结果,就连“我”也只是众缘和合的结果。佛教把这个叫做“我相”。

    前几天,白水给我安利了一首韩东的诗,叫《三月到四月》,也写失恋,只是把两个人的分开拟象成了船离开小岛。

    其中有一段写得很有禅意:

    五月,我的房屋,

    要从水上飘走,

    像断木或新枝,

    我们中的一人,最终要成为

    另一人离开的标志。

    明明写的是船离开,诗人却做了角度的置换,变成了岛屿从水上飘走。是的,其实我们之所以有“得到”、“失去”、“离开”这样的概念,都是因为我们在看待世界时有我这个参照系。

      所以啊,如果没有“我”这个参照系呢?

      今天的我和三年前的我,十年前的我是同一个我吗?不是,因为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相比,不曾遇到一些人,不曾有过一些经历。

      甚至这一时刻的我和一小时前的我也不同了——我又多打了一些文字。

      我其实也只是众缘和合的结果。这个世上并不存在一个恒常的,封闭的我。

      从这个角度讲,所谓失恋,不是谁离开了谁,谁失去了谁。因为那个人,作为因缘,已经成为了你的一部分。

      是那些共同度过的岁月成就了现在的你。

      他或她,既然来过,就从未离开。

      星云大师在《禅师的米粒》里,讲了一则小故事,叫夫人的画像。

      有一个大富翁的妻子得了绝症,就要去世了。富翁请来一个画师,请他为夫人画遗像,留作纪念。等画师来了,夫人却嘱咐画师,请他为她画上镶满钻石的华丽衣裳。画师很奇怪,问她为什么。妻子说,等她死后,富翁肯定会再纳妾的,她为富翁积攒的家产都要归那小妾使用,她气不过,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富翁和小妾设置障碍。因为小妾看见她画像上的衣服镶满钻石,一定会质问富翁,为什么她有而我没有。他们便会争吵,便会永无宁日。

        显然,这位妻子是因为占有欲和嫉妒心而痛苦,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希望别人得到,才如此痛苦。

        很多时候失恋的我们,也是如此。

      “希望她以后过得不好,这样才会时时想起我的好”——即便离开了还想继续占据她的内心,甚至期盼她过得不好。

        “祝你们幸福是假的,祝你幸福是真的”——其实只要你幸福,祝你们幸福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时候,占有欲、嫉妒心都是爱的副产品,但它们终究不是爱。爱是无条件的施予。

      希望她在我的身边,希望她想我,这些想法都是自私的,是爱自己。

      很多人说我好爱他,所以我好痛苦。

      其实你不是因为爱他而痛苦,而是因为爱自己才痛苦。

      在豆瓣上看到一则曹操的趣闻,觉得很感动,摘录在这里。

      曹操第一任妻子丁夫人因为养子的死怨恨曹操,跑回娘家去了。后来曹操  亲自去接她,所有人都出门迎接,但丁夫人就在房间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理会。曹操走进去,抚着她的背,让丁夫人跟他一起坐车回家。丁夫人还是不理会,后来曹操就打算走了,到了门口,又停下来,问她,真的不能和我一起回家吗?丁夫人还是不理他,曹操才说:“这是真的要诀别了啊。” 后来两人算离婚了,曹操让丁家可以改嫁丁夫人。

    曹操的这则故事让我想起一句话,“多少浅浅淡淡的转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深情”。

    如果你真的爱,你就该放下。那既是成全他,也是在成就自己。

贪,就是要告戒你做人要知足;

嗔,就是告戒你千万别随便动怒;

痴,告戒你做事时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

恨,就是要你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恶,就是要让你知道凡事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人;

欲,则是让你在关键时候压制自己的欲望

脑子一热,就容易坏事。两个人多少都有摩擦,如何控制不经大脑的情绪,这又是一门学问。我肯定还是个新生,不是争辩而是争取,这或许就是错的。前几天看了一个段子,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你该不该不耐烦?不该!这是作者给出的答案。该与不该都在选择的权衡中已经作出了选择这个动作,就该承受动作所带来的结果。而另一面便是,打工者似乎很有创新,但菜鸟们都知道,菜鸟们不能“专注”!因为他要打杂,无论身在什么岗位,你都要经历一段来自老人们的恶意或者善意的折腾,再然后你变成老人们的时候,重复这些动作,不知不觉中,你在失去,不仅是自我还有梦想那么如何独善其身又融入贯通?人都是群体动物,做不到遗世独立脱离红尘的生活,那就是在做着选择的这个因,必然该去承受那个果。

莫贪莫恨莫作恶,七情六欲如何掌控,如何不贪不忘,不离不弃。

佛曰:不可说也。

人生靠领悟,无同一条红尘路,无可模仿可借鉴的生活,人,终归要为自己而活!

人人皆不是我,修行靠自己,红尘莫问前程路,修行漫漫独自行。

皆是虚妄!

撒一把红尘,

念一篇往事,

我与你,

终归尘土。

何来情绪

何来念念不忘

何来前世今生

何来七情六欲

何来因果

皆为虚妄

那,我因何而来

又,因何而去

发泄情绪实际上就是耗散自己的精气神,本身的能量会减少,所以佛教提倡忍辱目的就是要保护自己的精气神不要做无谓的损耗,可以用到克服修行面临的种种磨难上去,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谓,忍辱就是对一切境界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大起大落,所谓发泄情绪也是对自身能量精气神的耗散,不压抑情绪观察情绪也不发泄情绪才是正确的,可以保持自己的威势和福德,无量寿经所谓威势无几随以磨灭。尽量让情绪自然平息下来,而不是发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45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