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驰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第1张

1 古文中“驰”是什么意思

驰[chí]在古文中有6个意思,全部用作动词:

1、车马疾走。

古文出处:周·佚名《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古文释义:驾起轻车快驰骋,回去吊唁悼卫侯。

2、消逝迅速。

古文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古文释义: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

3、追逐。

古文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古文释义: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4、向往。

古文出处:隋唐·魏征《隋书卷六三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古文释义:人在边境,但是一心向往朝廷。

5、传播、传扬。

古文出处: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诗:「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

古文释义:名声传播到了三江之外,高尚的节操远扬到了九霄云外。

6、施展。

古文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宋玉神女赋序》:「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古文释义:五色的光芒施展开来,看不清人的样貌。

2 初中文言文中“驰““从””出”的所有解释

驰chí① 驱赶车马奔跑。

《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木兰诗》:“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② 特指驱赶车马进击,追击。《曹刿论战》:“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③ 车马疾行;奔跑。《 后序》:“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又特指驱马进击。《垓下之战》:“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④ 疾速;快。《满井游记》:“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⑤ 传扬。《华阳国志·后贤志》:“辞章灿丽,驰名当世。”

(辞章:指文章。)从的文言文意思和发音cóng① 跟随;跟从。

《垓下之战》:“有美人名虞,常幸~。”《荷蓧丈人》:“子路~而后。”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又 使……跟从;让……跟随。

《鸿门宴》:“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

又追赶;追随。《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

《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② 顺从;听从。

《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之。”③ 参与。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及使之~政,则茫然不知其方……。”《琵琶行》:“弟走~军阿姨死。”

④ 依傍;紧靠着。《鸿门宴》:“樊哙~良坐。”

⑤ 副,与“正”相对。《魏书?官氏志》:“前世职次皆无~品,魏氏始置之。”

⑥ 行;做;处理。《教战守策》:“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事。”

《群英会蒋干中计》:“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事。”⑦ 任;任凭。

《论语?为政》:“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⑧ 由;自。

《鸿门宴》:“~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外来。”

《木兰诗》:“愿为市鞍马,~此替爷征。”⑨ 跟;向。

《项脊轩志》:“~余问古事。”zòng①通“纵”。

1① 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

王充《论衡?答佞》:“六国约~,则秦畏而六国强;三秦称横,则秦强而天下弱。”2南北方向。

《诗经?齐风?南山》:“衡~其亩。”(衡:东西方向。)

② 放纵。《汉书?王吉传》:“其后复放~自若。”

从良1封建社会奴婢皆有籍,被释放或赎身为平民叫“从良”。张鷟《朝野佥载三?韦桃符》:“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

2旧指 脱离乐籍而嫁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十:“新太守至,营妓陈状,以年老乞出籍~。”

从容不慌不忙;悠闲舒缓。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出每迟。”

从事1办事;处理事务。《史记?张仪传》:“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于易。”

2官职名。《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以一少牢告庙。”

从一而终《周易?恒》:“妇人贞吉,~也。”本指用情始终如一。

后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得再嫁。从亲合纵相亲。

《战国策?楚策一》:“故为王至计,莫若~以孤秦。”汉字 出 释义 chū①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又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狼”②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③出发《肴之战》:“吾见师~,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④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家”⑤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官二年,恬然自安”⑥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平伐其功”⑦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⑧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不~于西,则~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⑨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冯婉贞》:“敌~不意,大惊扰”⑩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⑾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罗汉”出贷出钱出合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出官京官外调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3 初中文言文中“驰““从””出”的所有解释

驰 chí ①驱赶车马奔跑。

《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木兰诗》:“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②特指驱赶车马进击,追击。《曹刿论战》:“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③车马疾行;奔跑。《后序》:“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又特指驱马进击。《垓下之战》:“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④疾速;快。《满井游记》:“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⑤传扬。《华阳国志·后贤志》:“辞章灿丽,驰名当世。”

(辞章:指文章。)从的文言文意思和发音 cóng ①跟随;跟从。

《垓下之战》:“有美人名虞,常幸~。”《荷蓧丈人》:“子路~而后。”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又使……跟从;让……跟随。

《鸿门宴》:“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

又追赶;追随。《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

《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 ②顺从;听从。

《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之。”③参与。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及使之~政,则茫然不知其方……。”《琵琶行》:“弟走~军阿姨死。”

④依傍;紧靠着。《鸿门宴》:“樊哙~良坐。”

⑤副,与“正”相对。《魏书?官氏志》:“前世职次皆无~品,魏氏始置之。”

⑥行;做;处理。《教战守策》:“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事。”

《群英会蒋干中计》:“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事。” ⑦任;任凭。

《论语?为政》:“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⑧由;自。

《鸿门宴》:“~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外来。”

《木兰诗》:“愿为市鞍马,~此替爷征。” ⑨跟;向。

《项脊轩志》:“~余问古事。” zòng ①通“纵”。

1 ①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

王充《论衡?答佞》:“六国约~,则秦畏而六国强;三秦称横,则秦强而天下弱。”2南北方向。

《诗经?齐风?南山》:“衡~其亩。”(衡:东西方向。)

②放纵。《汉书?王吉传》:“其后复放~自若。”

从良1封建社会奴婢皆有籍,被释放或赎身为平民叫“从良”。张鷟《朝野佥载三?韦桃符》:“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

2旧指 脱离乐籍而嫁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十:“新太守至,营妓陈状,以年老乞出籍~。”

从容不慌不忙;悠闲舒缓。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出每迟。”

从事1办事;处理事务。《史记?张仪传》:“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于易。”

2官职名。《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以一少牢告庙。”

从一而终《周易?恒》:“妇人贞吉,~也。”本指用情始终如一。

后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得再嫁。从亲合纵相亲。

《战国策?楚策一》:“故为王至计,莫若~以孤秦。” 汉字 出 释义 chū ①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又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狼” ②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 ③出发《肴之战》:“吾见师~,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④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家” ⑤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官二年,恬然自安” ⑥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平伐其功” ⑦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 ⑧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不~于西,则~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 ⑨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冯婉贞》:“敌~不意,大惊扰” ⑩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 ⑾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罗汉” 出贷出钱 出合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出官京官外调 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4 文言文翻译,宋神宗说卿比平安好是什么意思

查了一下,这句“卿比平安好”是唐宋时期拟定诏书敕令的官方文书的一般用法。

意思应该是关怀臣子问候平安的意思。也就是应用文的固定格式之一。

很多唐宋时期的诏书敕令都有这一句唐宋时期公文拟制和誊录制度 (1)制敕 ①翰林学士起草,不准有凶恶文字, 敕书后不准留空纸。②宣召某官入宫:只准写被宣召者官 职、姓名,不得写明为何事。

③起草回复外藩奏表:文首具‘卿’ , 下言‘故兹密诏’ 。 ④赐诸王:文首具‘王’ 。

⑤赐新罗、渤海等国王:文首具‘敕 某国国王某某’ ,文尾具‘卿比平安 好’ 。 ⑥赐诸藩镇将领:文首具将职名。

……唐宪宗敕王真尚璀,至省所陈献,具悉卿职在藩条,诚存裨补,本乎道德之旨,参以理化之源,用究玄微,有兹述作,省阅之际,嘉叹良深。秋凉,卿比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二十九日)○敕新罗王金重熙书 敕新罗王金重熙:金献章及僧冲虚等至,省表兼进献及进功德并陈谢者,具悉。

卿一方贵族,累叶雄材,秉忠孝以立身,资信义而为国,代承爵命。日慕华风,师旅叶和,边疆宁泰,况又时修职贡,岁奉衷章,进献精珍,忠勤并至:功德成就,恭敬弥彰,载览谢陈,并用嘉叹。

沧波万里,虽隔於海隅;丹悃一心,每驰於阙下。以兹叹赏,常属寝兴,勉宏始终,用副朕意。

今遣金献章等归国,并少有信物,具在别录,卿母及妃并副王宰相以下,各有赐物,至宣领之。冬寒卿比平安好,卿母比得如宣,官吏将士百姓僧道等各家存问,遣书指不多及。

5 文言文中的驰与行各是什么意

驰chí① 驱赶车马奔跑。

《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木兰诗》:“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② 特指驱赶车马进击,追击。《曹刿论战》:“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③ 车马疾行;奔跑。《 后序》:“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又特指驱马进击。《垓下之战》:“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④ 疾速;快。《满井游记》:“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⑤ 传扬。《华阳国志·后贤志》:“辞章灿丽,驰名当世。”

(辞章:指文章。)行xíng① 行走。

《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 出行。

《肴之战》:“为吾子之将行也。”③ 运行。

《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④ 传布。

《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行,难已。”⑤ 实行;做。

《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⑥ 动作;行动;举动。

《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⑦ 品行。

《屈原列传》:“其志洁,其行廉。”⑧ 将;即将。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⑨ 遍;次。

《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háng① 道路。

《诗经·七月》:“遵彼微行。”② 行列;队伍。

《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③ 辈;辈分。

《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 指成行的事物。

《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行xíng① 行走。

《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 出行。

《肴之战》:“为吾子之将行也。”③ 运行。

《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④ 传布。

《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行,难已。”⑤ 实行;做。

《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⑥ 动作;行动;举动。

《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⑦ 品行。

《屈原列传》:“其志洁,其行廉。”⑧ 将;即将。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⑨ 遍;次。

《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háng① 道路。

《诗经·七月》:“遵彼微行。”② 行列;队伍。

《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③ 辈;辈分。

《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 指成行的事物。

《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简单的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舍己为人”。它表示一种敢为别人牺牲,一种经世济民的精神,也是一种勇猛精进,拯救人心,改造社会风气的精神。

  解释

  大乘佛学本来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敢精神,这是佛教救度众生脱出苦厄积极入世的一面。如民间最常说的“十八罗汉”即是已修成正果,但不住涅槃的人物,他们受释迦摩尼佛祖的嘱托,常住世间,为众生福。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生存危机,佛门子弟也有处于末法时代之感。面对如此大灾大劫,岂个“遁”字了得?作为士大夫文人来讲,懦怯无为、因循保守、言而不行的群体性格,就是使这个社会长期得不到改造的一种消极因素(但本人认为这种性格也有积极的一面,但处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下,就需要做出改变了)。应该代之以为救度众生甘愿入地狱的大无畏佛教精神。当戊戌变法失败,面临生命危险的紧急关头,谭嗣同拒绝逃生机会,可见,他正是以这种捐躯的壮烈行为,来唤醒民众的觉悟的。

  其后的章太炎也指出这种勇猛精进的大无畏精神来自坚定的信仰,梁启超进而认为: “佛则有一绝对无限的大欲在前,悬以为目标,教人努力往前进……佛对于意志,不仅消极的制御而已,其所注重者,实在积极的磨练激励之途。”

  这里指出学佛者的修习,并不仅仅是消极地克制欲望情感,而是在于积极的磨练意志,激发志气。这种佛学精神发扬到革命事业中,就是要彻底去除一切私欲。只有这样,才能勇往直前,没有任何缚累牵挂。对于革命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威胁危险,不但不可惧怕,而且要视为磨练激励的好机会。佛门常说,有因无缘不能结果。如果说普救众生是因的话,那么艰难困苦即是缘,只有因缘和合,修行人才能开悟,也才有可能取得正果。同样,革命者虽有献身民众的宏大志愿,如果不经历种种艰险危难的考验,也不可能百炼成钢,成熟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家。

  在此一时期,杨度还提出“新佛教论”,他虽然曾经主张君主立宪,但后又支持国民革命,晚年又加入中国***,究其一生,总还是以寻求真理为主。总合章杨二家之说,都是主张了却生死,去除我执,从而树立无缚无累的彻底革命精神。只有众人都奋不顾身,一扫怯懦自保的习气,社会才能得到彻底的改造。换言之,人们在改造自己的同时也挽救了广大众生。

  1926年,国民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时,不少佛教徒也投身其中。当北伐军出师湖南时,湖南的民众佛教协会就曾经提出过以 “ 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精神努力革命”口号,他们还组织了一千多僧人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战争中, 一些僧人还献出了生命, 实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舍己救世宗旨。

  佛教的慈悲观对中国文化影响尤广尤深。利他主义的慈悲观渗透在全部佛教教义中。慈悲就是怜爱、怜悯、同情。慈是给人以快乐, 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 慈心是希望他人快乐, 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 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 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的布施视为一种出自慈悲喜舍心、清净菩提心、广大平等心的道德行为, 不能期待报酬、期待功德, 与民间佛众的福田求报不一样。

  佛教慈悲主张博爱而众生平等,以己度人,尊重一切生命的同情心,自利利他的博爱心 ,是要普度众生 , 脱离生死苦海 , 所谓慈航普度。所以菩萨行是大乘佛教的理想人格 , 地藏菩萨有“地狱未空 ,誓不成佛”的大愿。我不下地狱 , 谁下地狱 , 是一种伟大的情怀。利他主义的慈悲到中国民间以后 , 变成利己主义的东西 , 慈悲精神变为福田主义。人们认为布施和放生为修功德 ,使自己死后得善报 , 往生极乐世界 , 是利己主义的 , 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的。中国文化缺少宗教情怀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结构 , 实用理性使人们非常执着于现实生活和现实利益 , 而很少有洋溢悲悯精神的宗教情怀和追求精神天国的献身意识。

  在佛看来,救度众生,是一切诸佛的欲望(不是凡夫的欲望)——准确的说是大愿力,诸佛心地清静,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子女,子女受苦,父母当然要去救,可以以佛身现形,地狱众生由于自己的业力关系,看不见啊,没办法,就得化身成地狱的众生的形象,外表他们一起受苦,有可共同语言后,就可以教化地狱众生了。

  只有诸佛如来他才肯到五浊恶世去示现,这正是地藏菩萨的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是最苦。这些苦难众生,我不去帮助他,谁去帮助他?愈是苦难的地方,愈要到这个地方去教导、去帮助大家。只要这些苦难众生肯接受,佛菩萨就来了;不肯接受,佛菩萨想帮助也没法子。能信、能解、能学,佛菩萨一定出现在这个世间。

  儒家的人文精神也体现在“救民于水火 的信念目标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救世献身的热忱,虔敬无欺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忧患意识和力行实践的行为方式。它熏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为民请命的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生命。

  出处

  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佛教《地藏本愿经》说地藏接受了释迦涅槃前的重托,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宏誓大愿。因而他现身在人、天、地狱六道之中,广设方便,救度苦难众生永离痛苦。所以地藏菩萨获得了“大愿地藏”的称号,密宗称他为“悲愿金刚”。

  根据现代学者研究,认为《地藏本愿经》是中土撰述。而“十殿阎王的名称最初出自《预修十王生七经》。”此经“作者署名为‘唐成都府大圣慈寺藏川述’,说明它不是印度的佛教著作,而是出自唐代末年中国和尚之手。”而十殿阎王之名称亦大多由中国佛教所创。由此可见西方来的地藏信仰已完全中国化了,成为中国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而被很多人所接受。

  是佛教在理论上的中国化,中国的佛教徒常常以释迦牟尼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为例,以佛陀所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唯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地狱、而且庄严地狱”,以及地藏王菩萨所说“地狱未空,誓不成拂,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等为根据,提出一整套出世即入世的理论。

  至于为什么正是在隋唐时期地藏信仰特别盛行呢?有人认为这是在新罗王子金地藏来华作为地藏菩萨的应化及赐额化城寺后开始的。但是笔者更倾向于另一些学者认为的:“末法时代”的忧患意识是地藏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占察经》中明确提到,于正法灭后,像法欲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绕。我(佛陀自称)诸弟子,失其善念。……

  还有人说是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不过原文好像没这句话,是后人根据意思编的。地藏王菩萨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愿渡尽一切恶道众生,然后才成佛果。

  还有一说,这句名言并不是佛教的话,在佛经里也找不到出处,更不是地藏菩萨所说。

  地藏菩萨曾有悲誓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但佛经也没有这句原话。《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一段光目女发愿的话:“若我母永离三毒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 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光目女是地藏菩萨的前身,地藏菩萨的四句大愿应该是从光目女的愿言概括出来的。

  还有人说这句名言在古希腊已有流传,它实际是表示一种敢于为别人牺牲的精神,有一种代人受过的意思,因为地狱没有人愿意去。

  但在佛教的观点来看,大多数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可能入地狱,是随业力到地狱受报,一旦地狱现前,是无可逃避的。而佛菩萨慈悲广大,法力无限,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在哪里都可以度,不入地狱。

1 文言文翻译,宋神宗说卿比平安好是什么意思

查了一下,这句“卿比平安好”是唐宋时期拟定诏书敕令的官方文书的一般用法。

意思应该是关怀臣子问候平安的意思。也就是应用文的固定格式之一。

很多唐宋时期的诏书敕令都有这一句唐宋时期公文拟制和誊录制度 (1)制敕 ①翰林学士起草,不准有凶恶文字, 敕书后不准留空纸。②宣召某官入宫:只准写被宣召者官 职、姓名,不得写明为何事。

③起草回复外藩奏表:文首具‘卿’ , 下言‘故兹密诏’ 。 ④赐诸王:文首具‘王’ 。

⑤赐新罗、渤海等国王:文首具‘敕 某国国王某某’ ,文尾具‘卿比平安 好’ 。 ⑥赐诸藩镇将领:文首具将职名。

……唐宪宗敕王真尚璀,至省所陈献,具悉卿职在藩条,诚存裨补,本乎道德之旨,参以理化之源,用究玄微,有兹述作,省阅之际,嘉叹良深。秋凉,卿比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二十九日)○敕新罗王金重熙书 敕新罗王金重熙:金献章及僧冲虚等至,省表兼进献及进功德并陈谢者,具悉。

卿一方贵族,累叶雄材,秉忠孝以立身,资信义而为国,代承爵命。日慕华风,师旅叶和,边疆宁泰,况又时修职贡,岁奉衷章,进献精珍,忠勤并至:功德成就,恭敬弥彰,载览谢陈,并用嘉叹。

沧波万里,虽隔於海隅;丹悃一心,每驰於阙下。以兹叹赏,常属寝兴,勉宏始终,用副朕意。

今遣金献章等归国,并少有信物,具在别录,卿母及妃并副王宰相以下,各有赐物,至宣领之。冬寒卿比平安好,卿母比得如宣,官吏将士百姓僧道等各家存问,遣书指不多及。

  1L果然杯具

  就凭lz能把高丽与高句丽区分开,可知道他再受毒害也比你懂中国历史得多。难怪当ip党

  lz到或维基百科自己查找看看吧太多了,很难总结的。

  给你个大概的历史年表吧。

  总时长: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比清早多少年。。。)

  建国 (公元前37年-公元52年)

  中央集权化和早期的扩张(公元53 -243年)

  高句丽与曹魏的战争(公元244年--公元299年)

  复兴与进一步的扩张(公元300年--公元390年)

  鼎盛时期(391年–531年)

  内部纷争(531年-551年)

  丢失汉江流域(551年)

  高句丽与隋的战争(589年-618年)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和与新罗的联盟(619年-666年)

  灭亡(666-668)

  建国:(可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出现在《汉书》中。

  高句丽太祖王:高宫(47年-165年)高句丽王国第六世君主。朱蒙死,闾达(琉璃王?)代立。闾达死,子如栗代立。如栗死,子莫来代立。・・・莫来子孙相传,至裔孙宫。

  此一段时间为高句丽早期扩张,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所以扩张到公园243年停止。

  244年曹魏反击,摧毁了丸都城(高句丽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

  70年后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随着高句丽对辽东半岛的挺进,313年, 高句丽美川王 吞并原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高句丽从东北地区进入并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大部地区。开始与形成现代韩国的主体古代韩国国家百济与新罗处于激烈的军事对峙之中。朝鲜人称这一段历史时期为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击。371年,百济近肖古王袭击高句丽最大城市平壤,并在战场上杀死了 高句丽故国原王 。

  高句丽小兽林王 继位后,开始加强高句丽国内的稳定和统一。新的法律出台。372年立从中原引入的佛教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 小兽林王还对高句丽军队进行了改革。

  5世纪末时朝鲜三国时代的版图从 高句丽好太王 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好太王在一次与扶余的战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个城池,1400个村庄。 后来好太王兼并了北部的扶余国和靺鞨部落;在军事上对百济形成了绝对优势地位;并在新罗与百济,伽倻和倭的战争中迫使新罗屈服。

  413年,高句丽长寿王 登基。由于百济和新罗的对抗,427年,长寿王迁都到平壤以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长寿王延续了其父好太王的扩张政策。5世纪末,长寿王又吞并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与北魏交锋;并保持了对新罗的控制。

  高句丽在6世纪达到鼎盛后,开始逐渐地衰落。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后,其兄安原王继位。在安原王时期,王室间的纷争加剧。两政治集团对王位继承进行争斗。最后年仅8岁的阳原王登基。不过对权力的争夺并没有结束。反对派的幕僚们开始建设自己的军队,对自己的领地进行实际上的控制。内忧外患,6世纪50年代,高句丽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袭击。但高句丽内部的幕僚争夺依然继续。551年,百济和新罗为摆脱被高句丽奴役的地位而开始联合攻打高句丽。

  551年,百济和新罗联手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丢失朝鲜半岛中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肥沃的汉江流域,高句丽却因丢失汉江流域而国力大减。百济新罗联盟的主战者百济在对高句丽的战争几乎精疲力尽。553年,新罗以帮百济的名义出兵,但却攻打了百济,最后夺取汉江流域。(棒子的祖宗和他们真像,都喜欢阴人抢东西)

  次年,百济报复,战败百济圣王被擒后被处死。

  新罗获得汉江流域后,疆域到达黄海,新罗就不再依赖高句丽而是直接从中国学到先进的文化与技术。新罗与中国的直接沟通,与联盟最终在7世纪给高句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589年,隋灭南陈统一中国后,开始要求周边国家为其臣属,并得到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只有高句丽对此阳奉阴违。598年,高句丽先发制人攻辽西,引发第一次高句丽与隋的战争。隋讨伐,高句丽战前谢罪。

  后隋丽战争爆发。612年,隋的百万大军从陆路和海上攻打高句丽,隋败。613年和614年隋再次攻打高句丽,但因杨玄感起义反隋炀帝和高句丽诈降交还叛逃的隋将斛斯政使得隋对高句丽的这两次战役取消。615年隋炀帝又打算攻高句丽。但由于隋内乱加剧,攻高句丽的计划被取消。618年,隋亡。

  643年,新罗向唐求援,唐丽战争爆发。645年,唐胜但目的未达到。唐于9月撤退,而后唐对高句丽进行骚扰性攻击。共有以下几次:六百四十七年,拔石城;六百四十八年,于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丽军;655年,唐救新罗攻高句丽;658年,斩首3000级;659年,在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华表山)大败高丽军;公元660年,唐灭百济,高句丽失去盟国。661年,唐高宗下令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进攻,初胜后败(高句丽灭亡前的最后一次胜迹)。

  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后唐高宗命李绩攻高句丽,至688年,高句丽亡。

  668年,高句丽灭亡后大批高句丽遗民展开了反对唐和新罗联盟的复兴高句丽运动。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原高句丽将军剑牟岑,乞乞仲象和大祚荣等。唐曾多次试图在高句丽故地建立督府控制此地区,但都失败了。剑牟岑最初在百济故地汉城立宝藏王后裔安胜为王,试图重建高句丽,并得到了新罗文武王金法敏的支持。但后来由于内部纷争,剑牟岑被谋杀, 安胜投靠到新罗。新罗给了安胜一片土地, 让他建立了报德国。新罗从未放弃对高句丽遗民的警戒,后来新罗神文王灭亡了报德国,安胜被赐予新罗王室的“金”姓。数千部众被迁移到新罗南部地区,最后被完全同化于新罗人。

  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和他的儿子大祚荣原是靺鞨人。高句丽灭亡后,698年,乞乞仲象和大祚荣在高句丽故地建立起震国(国名源于唐朝所策封的“震国公”)并占据了原高句丽的大部分国土。乞乞仲象去世后,713年,震国接受唐的策封改名为渤海国。韩国人在19世纪以前一直不认为渤海国是韩国古代国家。但由于韩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为扩大本民族古代疆土的范围,渤海国被韩国主流历史界划入韩国史。

  10世纪初,弓裔为反新罗建立摩震国,韩国近代史家,把这段历史称为后高句丽。摩震国和后来取代新罗的高丽也都自称继承高句丽。但他们只是借用了高句丽的名称,与古高句丽并无实际联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67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