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后赤壁赋》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后赤壁赋》优秀教案,第1张

 课题

 后赤壁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3、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4、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2、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

难点:

 1、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2、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要求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赏析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要求:(课前完成)

 1、熟读全文,注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

 2、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不时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

 3、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

 4、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或讨论

 5、思考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二、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正音、释义,疏通文意(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解释、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一、点名诵读(最好是自告奋勇)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坂bǎn行xíng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二)读第二段(同上),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三)齐读第三段(同上),正音、释义

 裳cháng缟gǎo戛jiá翩piān跹xiān揖yī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2、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事先予以必要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3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四、赏析课文——第一段: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洁、空灵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三段,从中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比较阅读两篇《赤壁赋》;扩展阅读苏轼《定风波》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课文

 第二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水之浅)

 (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格外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

 小结: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另,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惧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不时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处境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三段: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小结: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致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二、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一写初秋之物,侧重写江与月;一写孟冬之景,侧重写江月木石

 2、游踪不同:前赋侧重“泛舟”,人不离舟;后赋写了舟游、山游、舟游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善于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前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态度

 4、所抒情感不同: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彩;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

三、全文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四 、布置作业:解决课后练习题

  板书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1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例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

 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

 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2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

 2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了解本文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四、教学手段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云南风景名胜:文山文笔塔、丘北普者黑、富宁驼娘江、砚山裕仙湖、广南八宝田及世外桃源、麻栗坡老山。

 有一群人在秦朝时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欣赏完这一幅幅优美的,无不让人心生向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访桃花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刘子骥(jì)诣太守(yì)

 2疏通词句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所从来: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3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合作完成全文通译。

 (三)精读课文,理清脉络

 1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2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桃花源美在何处请以“这里美,你看。”为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齐齐。)

 3总结: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美在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4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5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总结:桃花源幸福表现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主题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有人说陶渊明的

 2拓展延伸,深化课堂

 学生联系现在的生活现实,谈谈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让学生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老师适时补充世界并不太平的数据资料,让学生体会和平安定的生活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渴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富足、祥和。

 六、小结作业

 作业:背诵全文。

3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文。

 2、感受诗人“忧”的情感基调和理解为何而“忧”。

 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诗。

 2、理解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

 诗中引用典故和引用《诗经》句子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行说出自己最喜欢三国中的哪个人物,并简单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从而引出对《短歌行》作者曹操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文学上有重要的成就,他能文善武,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他的诗歌现存二十多首,大都采用乐府旧题,明显地表现出对汉代乐府的继承。著有《曹操集》。(ppt展示)

 在此也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原本印象中对于曹操的看法。

 三、写作背景

 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三国中的战役赤壁之战,进而引出曹操当时写作这首《短歌行》时候的相关历史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权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ppt展示)

 四、整体感知

 1、先播放课文录音,并提出问题:“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明确:诗歌的诗眼是“忧”,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ppt展示)

 2、请学生回答诗中哪些句子含有“忧”字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ppt展示)

 3、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诗人“忧”的究竟是什么呢

 五、诗歌赏析

 1、让学生带着问题齐读诗歌,然后对学生读错的`字词进行纠正,借此也对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进行讲解。

 2、分部分对诗歌进行讲解: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从而提出问题,从这部分中可以看到诗人“忧”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进行引导补充。

 明确: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调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ppt展示)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部分引用《诗经》中句子是难点,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介绍,使学生能够有明确的理解,知道曹操引用这些诗句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贤才的渴望。

 明确: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ppt展示)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妄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该部分着重讲解诗人采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喻,提出问题“作者用明月来比喻什么”,请学生进行回答,结合对诗歌的翻译让学生自行得出这里都是比喻贤才。在此基础上便可提出问题,这一部分可以看到诗人“忧”的又是什么

 明确:继续写思念贤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ppt展示)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该部分讲解曹操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引导学生得出诗人在这一部分用“乌鹊南飞”同样是用来比喻贤才。

 明确:表明诗人虚心纳士,竭尽诚心,不遗余力的态度。(ppt展示)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曹操这时候的年龄,让学生明确曹操最后“忧”的是天下尚未一统。

 3、诗人“忧”的原因有:

 一、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二、求贤不得:亲亲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三、功业未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pt展示)

 4、艺术手法:再前面对诗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二、比喻:明月比喻人才;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

 三、引用典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pt展示)

 这部分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根据课堂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六、课堂总结

 最后让学生齐读课文,对课堂进行小结。

4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例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读着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我们便会想到王勃为这首诗所作的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

 1写作背景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关于作者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三、研习课文

 1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句,做到读音准确,断句恰当。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七字句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戢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蟾帷暂住。

 2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扣“洪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3学生集体齐读全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节奏和谐。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练习背诵2-5段。

 深入理解全文,体味文章的语言美。

5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一、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感悟诗人或渴求人才,或立志建功立业,或追求平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情感、抱负与襟怀。

 二、初步了解魏晋诗歌体裁发展变化、题材内容更加广泛的特点,体会三首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三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感情基调的把握。

 教学难点

 《归园田居》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战乱频仍、动荡不已的混乱时期但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却十分活跃,诗歌创作也进入了“黄金时期”,产生了曹操、曹植、陶渊明这样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本课就来学习这三位诗人的代表诗作。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诗三首诗,也可放录音。

 2、学生自读,对照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3、学生放声诵读三首诗,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内容,把握诗的情感基调。教师对诵读作适法的提示指导。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别找三名同学朗读,然后集体朗读。

 在此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不要分小组诗论,时间宜短)和教师的点拨,明确三首诗的情感基调。

 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深沉,朗读时速度稍慢,但不能低沉,更不能悲戚,要读出气魄。

 曹植的《白马篇》:昂扬,刚健,朗读时速度宜稍快,但不能轻飘,要读出少年英雄的气概。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喜悦,平和,宁静,速度较慢,语调宜平,要读出诗人陶醉于田园生活的喜悦心情,决不能慷慨激昂。

 三、师生共同研讨

 1、《短歌行》是否以抒发因“人生几何”而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为主为什么

 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诗中的具体语句中得出结论:诗人迫切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才,以实现“天下归心”的政治抱负(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燕,心念旧恩”等诗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

 2、《白马篇》塑造了怎样一个少年英雄形象

 通过认真阅读诗句,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少年英雄形象:身手敏捷,武艺高强,奋勇杀敌,忠勇报国。

 要提示学生,作者塑造的少年英雄形象中,寄托着自已立志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3、《归园田居》是如何展现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的

 应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提高其鉴赏能力。

 作者几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鸡鸣、狗吠等农村中的最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4、体会三首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最喜欢哪首诗。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具体分析,谈出自己的某点看法,不要求全面,教师可适当点拨。

 《短歌行》是四言诗,另两首是五言诗。四言诗秉承了《诗经》的创作形式和风格,两字一顿的节奏,古朴凝重。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灰飞烟灭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短歌行》以抒情为主,运用比兴、引用等手法,曲折细致地抒写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塑造了一位求贤若渴的主人公形象,格调悲凉慷慨。

 《白马篇》通过多角度描写和比喻、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塑造了一位勇猛忠贞的'少年英雄形象,刚健豪迈。曹氏父子的这两首诗充分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色。

 (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他不断招纳才士,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他们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吸引了许多文人,开创了一代文学风气。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家,多是注重实际的政治家,他们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和自信,并且把建立不朽的功业视为短暂生命的延续。这种感情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来。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不朽的功业,都是非常强烈、十分浓重的感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形成了慷慨悲壮的时代风格。人们在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常常称誉“建安风骨”。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

 《归园田居》的风格与前两首截然不同。诗人以平常意象,朴素语言,在自然景物的描画中渗透浓郁的感情,风格平淡淳厚。

 四、作业

 1、熟读《短歌行》《白马篇》,背诵〈归园田居〉。

 2、课外完成练习五并阅读“相关链接”。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理清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和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及本文主旨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进行美点赏析,学习本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

 1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学习从文章标题和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2通过比较阅读来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妙处,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时也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悟文章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和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及本文主旨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二读“文”——整体感知,理清行文思路

 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帮助学生删减意义不大的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也有主次之分)

 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生字词):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

 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请像“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

 ( )绿——( )绿——囚绿——( )绿——( )绿

 学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

 (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

 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

 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4创设情境,与绿对话:选用文中语句,以“我欣赏你,因为你是”的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体会绿的形象

 5归纳总结绿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作者心目中“绿”是 的象征

 (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后)

 1“囚绿”后,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思考: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围绕最有感触处来感受绿的新形象

 结合背景探究“绿”的多重象征含义

 A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B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提示: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烽烟四逼中的旧都”)

 3总结归纳:

 三读“情”——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1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引导学生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2从对绿的称呼变化看作者对绿的情感之美

 3从矛盾心理的语句感受语言的含蓄之美

 4从直接抒情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绿的情感之美

 5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

 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

 6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①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③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四读“人”——深情对话,抒写自我心声

 同学们,陆蠡,一个富有强烈爱憎的斗士,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借绿色呼喊出人民的心声,我们接触到了他那颗渴望光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请你模仿绿藤的口吻,以“朋友,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作者写一段话,表达绿藤对作者囚绿的理解之情

 五析“法”——比较阅读,品味描写技巧

 古往今来,许多作家描写的绿都让我们心醉神往,阅读下面三个片断,思考:三位作家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绿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出示:

 (一)朱自清《绿》描写梅雨潭绿的片断

 那醉人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些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二)老舍《济南的冬天》描写济南的水绿的片断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三)陆蠡《囚绿记》描写窗前的绿的片断

 它(绿藤)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学生探究、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多角度描写绿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 ,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

 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3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2、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理顺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2、归纳王佐良回顾的几段去图书馆的经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由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和充实。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2、写作背景

 有一段时间,社会流传着“读书无用论”,这是一种否定知识与学习的社会思潮。作为一个读书人,王佐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读书热情。

 3、作者介绍

 外语界泰斗级人物——王佐良

 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王先生对诗歌翻译的要求充分地反映出他对翻译的最高要求,即“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4、题目解说

 “上图书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表明文章所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和感受。

 5、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9)上图书馆的经历;

 第三部分:(10)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6、全文分析

 1、文中主要记述了哪几个图书馆?

 明确:

 “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明确:

 时间顺序。

 (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

 3、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明确: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4、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明确: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5、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

 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

 6、第9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意?

 明确:

 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7、上图书馆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有益的收获?请简要概述。

 明确:

 ①获得了比来自中外老师还要多的知识;②产生了读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③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④丰富了有关历史、哲学、戏剧等方面的知识和情感;⑤认识到人类的高贵、伟大。

  四、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相关的文学常识。

 2) 理清《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的情节内容,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2. 情感与态度

 把握课文的矛盾冲突,具体分析矛盾冲突的思想根源,明确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3.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从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所处的时代等环境因素来透视人物的复杂性格

 2) 鉴赏本文人物精妙的语言。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强调小说情节特色以及人物性格分析。主要采用剥落法去体会作品情节的“层层铺垫,推举高潮”的设计;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具体场景中对人物进行比较分析,透视人物复杂性格,昭示人物关系与矛盾。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清《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的情节内容,深入地理解宝玉挨打的原因,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了解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与人物。

 2、预习全文,识记基础字词。

 3、阅读第二单元扩展阅读中《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了解本文在《红楼梦》中的地位,熟悉本文情节、人物与前后的联系,整体把握情节。

  二、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介绍了《红楼梦》这部伟大小说,今天我们来深入地理解一下《宝玉挨打》这一篇课文的情节内容。

  三、在第二单元扩展阅读中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说,“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层层铺垫,推举高潮。

 具体由三方面阐述:(1)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2)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 (3)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

  四、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 “打”、“救”

 具体地说可概括为:

 1、宝玉挨打的原因(开端、发展)

 2、宝玉挨打(高潮)

 3、王夫人救宝玉

 4、贾母救宝玉

 5、王熙凤指挥抬走,袭人服侍(结局)

  五、深入分析故事情节

  (一)宝玉挨打的原因。

 1.宝玉无精打采

 2.忠顺王府来找琪官

 3.贾环诬告宝玉*辱金钏儿,导致金钏儿跳井自杀

 这些都是导致宝玉挨父亲打的一系列直接原因,使贾政的怒气逐渐地积聚起来了。后面的挨打是必然的了。

  (二)找出贾政对这几件事情的表情反应

 明确贾政的态度和表情的变化。

 1.见他惶悚——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

 2. 听了这话——又惊又气

 宝玉招认认识琪官——此时气的目瞪口歪

 3. 贾环告状——气的面如金纸,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

 见到宝玉——眼都红紫了

 分析:宝玉挨打是因为他做了一些令他父亲生气的事情,贾政也不是一开始就怒气冲冲,怒气是慢慢积聚起来的,就好像海水的潮涌,开始只是微有波澜,接着开始浪头渐涌,越积越高,然后就惊涛大作,狂风巨浪都来了。

  (三)贾政怎样打宝玉的?

 找出贾政打宝玉的句子。

 1.小斯打

 2.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3.贾政便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

 4.便要绳索来勒死。

 打了后的样子:

 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原因:恨铁不成钢。

  六、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情节上的特点

 在第二单元扩展阅读中《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说,“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层层铺垫,推举高潮。结合课文,具体由三方面阐述:

 (1)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有社会的必然性;有情节的必然性,挨打是必然的。)

 (2)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高潮”的情节波澜起伏,渐次而又迭进地推举上去)

 (3)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挨打的原因是偶然的)

 结合课文本文的故事情节,看看小说是如何体现的。

  七、练习:

 1.课后阅读《红楼梦》

 2.探究问题:有人说贾政是个严厉的父亲;有人说贾政是个残忍的父亲。有人说贾政是个自私的父亲,他根本就不爱宝玉;也有人说他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他很爱宝玉,你有什么看法呢?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设计一

 《短歌行》课堂实录

 首先要学生集体背出《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后简述 故事 ——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把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但是,也有人说曹诗不好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当天夜晚,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词就是今天学的《短歌行》

 师:同学们,曹操这个人我们比较熟悉,你认为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阴险狡诈,生性多疑,奸雄,会耍手腕,爱面子……

 师:能不能具体举个例子

 生:曹操以借献刀之由刺杀董卓失败后逃亡到一个故友家,人家磨刀霍霍向猪羊想热情款待他时,他起了疑心,认为要暗杀他,于是先下手为强,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后来在逃走的路上碰到为他打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将错就错也把他杀了,还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充分说明了曹操的生性多疑,阴险狡诈和心狠手辣……

 师:这位同学讲的非常好,语言表述流畅,叙述很生动。请坐。

 我想,大家对曹操的认识还是有些偏颇的。讲之前先请大家翻一个 句子 :“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

 生:说曹操,曹操到

 师:为什么这么翻译曹操就是恶魔

 生:这说明我们把曹操当一个坏人。

 师: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公正的来评价一下

 生:……

 师:想一下我们初中学过他的诗吗

 生:《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师:好,你们现在认为他至少在哪方面卓有成就

 生:他不仅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

 师: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三国志》中许劭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鲁迅评价他说“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易中天评价他说“曹操是个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建安年间,以曹操为代表,还有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并称为“三曹”,“三曹”和当时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在文学上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师:(投影——“建安风骨”名词解释)

 师:那么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呢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呢有谁知道

 生: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资料)

 师:讲的很正确,请坐。曹操素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但统一天下拼的不仅是武力,还要讲求谋略,但谋略从何而来

 生:人才。

 师:对,人才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走进文本,通过朗读体会,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揣摩一下诗人在诗中流露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朗读一下这首诗。

 生:自由读。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诵一下这首诗。

 ·甲生读(平淡)

 师:曹操是一代枭雄,应该读壮阔一些,他是想平定南方,不是借酒浇愁的,应该热血一点,他是一代枭雄嘛。

 师:请你朗诵一遍

 ·乙生读,快了

 师:请一学生评价

 生:总体很不错,有气势

 师:有没有不足之处

 生:快了,可以慢点。

 师:你来读一下,让大家欣赏一下,读出雄浑之气。

 ·丙生读,把握较好。

 师:又有了升华的地方了。请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这首诗,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齐读。

 师:现在,请大家三人一组,对照注释,理解一下这首诗。注意圈画诗中的重点字句,并赏析批注。把握曹操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三分钟时间。

 ·生讨论

 师:作为一首诗来说,肯定有一脉相承的东西,就是一首诗的诗眼。那么本文的诗眼是哪个字

 生:忧

 师:所以全篇诗作都是在谈忧,抒发忧之情,那么,在三国鼎立时期,他为什么而忧我们带着问题,体会曹操的心境,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好,大家的忧已经读出来了,但是读得太忧的话,是不是曹操的本意他到底为什么而忧。全诗分为两节,上下两节再分别划分两节,怎么划

 生:四个小节

 师:我们来看,他“忧”的是什么,他这种忧的感情又是怎么贯穿下来的,我们来看诗作。“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不是说忧,忧什么我们古诗中写酒的不少,谁能举个例子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

 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生: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浇愁愁更愁。

 师:很好,那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忧的是什么

 生:人生短暂、易逝。

 师:(板书——一忧:人生短暂)分析的很准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么杜康能不能解此之忧

 生:我觉得不能,他喝完了还是忧,因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师:既然杜康不能解其忧,那什么才能解决他开篇所叹的是自己的人生短暂,还是在写别人的人生短暂

 生:我觉得这首诗是写来招纳贤士的。这样就可以理解为别人的人生短暂,你们还没有成就事业,来投靠我吧,成就梦想。

 师:好。除了忧自己和别人人生短暂,希望别人来投靠我,除此之外还为什么而忧看下一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用典,看课下注释原来是指男女之间的相思,你穿的这个小衣服真好看,我整天想着你,即使我不去,你怎么不主动给我个消息呢在这里用典有什么作用,同学们思考一下

 生:契合了曹操的心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意思是即使我不去,你也给个信啊他想用这个 典故 ,暗示后面那句话。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天天都在想着你呀表达了他希望那些贤才来主动投奔他。

 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句话我们又应该怎么理解

 生:我觉得意思是说你们来,我的属下会鼓瑟吹笙迎接你。

 师:所以,他还是在忧,忧的是什么

 生:怕贤才不来

 师:(板书——二忧:求贤不得。)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下曹操渴慕贤才的故事或是他对待贤才的态度

 生:(讲曹操跣足迎许攸的故事)

 师:(补充曹操烧山求贤请阮瑀的故事及曹操对待陈琳和陈宫与魏种的故事)

 这是第一大节,曹操的忧是通过其慷慨之气体现出来的,我们读慢一点,大家体会这种忧的变化。

 (生齐读)

 师:第一节看完了,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句用的什么表现手法他想干嘛

 生:比兴。将人才比作月亮。他想招揽人才,掇,摘取

 师:拿明月比喻贤士,我什么时候可以把你招揽过来,体现其内心的想法。“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种忧虑,这种求贤不得的担忧,从内心生发出来,绵绵不绝,由此可见,他这种忧是持续性的。接着看以下四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怎么解释。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这里写了两种人才的不同态度,一种是主动来投奔曹操的;另一种是处于彷徨犹豫不决的,乌鹊比喻那些贤才。

 师:他解释得真好,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疑虑到底是曹操去寻找贤士还是贤士自己找来了这里的屈驾,是尊称还是谦指(尊称),所以此处应该是贤士来了,千万不要以为是曹操寻找那些贤士去了。最后两句找同学说下它们的意思。

 生:(翻译)诗人渴望天下贤才都来归附,表达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

 师:同学说一下到底贤士来了没有

 生:来了,“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师:既然贤士已经经历千辛万险来了,为什么还忧呢

 生:贤士来了,但还没有成就大事,也忧照顾不周。

 师:所以,除了忧人生短暂,忧贤士不得,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忧,功业未就。三忧一脉相承。功业未就是对贤士不得的升华,这个升华就是贤士来多少,我都不会感到满足。(板书——三忧:功业未就)

 同学们,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生:……用典。

 师:那我们来概括一下用典的好处吧:

 师生概括:(板书)

 1丰富诗歌的内容含量;2使语言更加凝练,庄重典雅;3扩大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师:这首诗通篇以“忧”贯穿全诗,一气呵成,我们应该将这首诗背下来。下节课提问背诵默写,好,下课。

 课后 反思 :这节课上的还算满意,但对题目短歌行的解析省略了,课下问了同学“行”是什么,有的学生知道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分长歌行和短歌行。当我问及长歌行和短歌行的区别和特点时,学生顾名思义地答道长歌行篇幅较长,短歌行篇幅较短。对于长歌行抒发的感情是慷慨激烈短歌行是微吟低徊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这一特点就一概不知了。这是本节教学遗漏疏忽之处,后来又补充了这一知识点,丰富了学生的古文知识积累。另外,在诵读的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处理上不是很到位,没有深入的去揣摩人物,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读不出曹操那种渴慕贤才而不得的那种忧愁与苦闷及诗人的所表现的内在的那种雄浑气魄。我想,要想读懂一首诗,必须要结合诗歌背景,走进作者,抓住诗眼,反复诵读揣摩,方能感悟诗歌的内在意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短歌行》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师:上一个星期,一个同学跟我说过,她有一篇很好的 文章 要给我欣赏,我看了,我觉得有一些不足,但是的确不错,至少作者的阅读面和思考值得大家学习。

 生:(他是我哥哥),

 师:噢,你告诉他我很佩服他。他这篇文章,本来她读,他身体不适,我就代劳了

 教师读学生哥哥的文章〈酒的遐想〉

 酒的遐想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设计二

 学情分析 :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和阅读能力,对于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所以在课堂上,经师生的共同探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反复诵读、比较鉴赏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思想内容。

 三维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 教育 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 方法 :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学法指导:

 1、朗读——想象——感悟。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步骤:

 导入: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就到),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句俗语的意思“devil”一词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把“魔鬼”翻译为曹操呢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谈谈你所知道,所了解的曹操。

 (提示:可从生平、后世评价等角度切入来谈)

 学生发言+有没有补充的

 点评: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切入,谈到了自己所了解得曹操,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注意到了同学们或贬曹,或褒曹的感情倾向

 (可能大家是受到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其实小说或戏剧不一定能客观地反映曹操的真实性格,也许历史上的曹操并不像小说、戏剧、或大家所想的那样,奸邪,狡诈。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幻灯片,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一、作者曹操(展示幻灯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曹操,一个令人评说不尽的历史人物。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短歌行》

 (幻灯片切入)——短歌行

 二、解题

 短歌行:古乐曲的名称,属于汉乐府旧题,运用乐府旧题来补做新词的诗歌,就是“拟乐府”。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

 在正式赏析本诗歌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幻灯片切入):写作背景

 三、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众文武,饮酒至兴,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四、赏析诗歌

 1、读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这首诗

 (幻灯片切入)——诗歌!

 正音

 个人读和齐读相结合

 2、诗眼

 问:进一步思考:大家能不能在诗中找出感情色彩最浓厚的字眼。

 忧(堪称这首诗的诗眼:一首诗中一脉相承的东西,贯穿全诗始终)

 那作者忧的又是什么呢

 3、赏析诗歌

 (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

 学生朗读1节

 问:作者忧的是什么(用本诗句子回答)

 那我是不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人生短暂!!(板书):人生短暂!!

 问:作者在这里是如何形容人生苦短,用到哪种修辞手法

 明确: 比喻(本体、喻体、相似点、作用)

 本体: 人生

 喻体: 朝露

 相似点: 存留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作用: 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问:作者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杜康最早造酒的人,故后世用杜康指代酒

 需明确:

 虽然中国酒 文化 源远流长,古今往来涉及酒的诗篇不胜枚举。

 但是,我们需强调,

 酒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并不能真正达到排忧的作用(目的)

 所以在这里你别看曹操就被邀明月,欲与尔同销万古愁,到最后,他的忧愁真正得到排解了吗

 没有!正如李白所说“抽刀……,举杯。”忧愁没有排解。那么曹操还忧愁什么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设计三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歌,本单元安排的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短歌行》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作品。诗中抓住“忧”字来写诗人为什么“忧”,如何解“忧”,从而表达希望能够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通过本课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方法,为以后学习诗歌及高考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渴望招纳贤才来建功立业的心情。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问题探究,学习运用比喻典故等修辞方式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说学生

 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学习了现代诗歌单元,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但是还未能形成系统的鉴赏诗歌学习方式。同时,本单元学习是高中第一次接触古代诗歌,诗歌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上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讨,增强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说教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自我感知课文内容及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2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诗文内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记忆诗歌。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及时 总结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说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新课标,结合本文特点,我设计具体学法如下:

 1诵读法

 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方法:全班齐读,教师示范,学生默读,分组朗读等。

 2 勾画法

 诗歌中字词理解,典故阐述等知识性内容,指导学生用勾画圈注法,明确知识点,落实诗歌理解。

 3讨论点拨法

 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诗文内涵。

 五、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大家熟知的刘备、诸葛亮、孙权、曹操等英雄豪杰。多少风流人物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有多少盖世英雄在这里叱咤风云。但是作为三国鼎立中的代表人物——曹操却始终充满了争议性。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曹操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功过由人评说,今天,我们一同穿越历史,走近曹操,聆听《短歌行》,让我们看看,此时此地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形象。

 2介绍标题及曹操

 总结学生所说出的关于曹操的知识,全面了解曹操,用多媒体展示,分别有军事方面、政治方面和文学方面,重点介绍文学方面的成就,并介绍“建安风骨”,让学生初步感知曹操诗歌的整体风格。

 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是根据歌唱时音节的长短的不同而区别的。长歌慷慨激烈、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短促、微吟低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学习本课,验证是否具有这些风格。

 3幻灯正字音后,齐读课文

 4结合注释翻译,初步感知情感

 分组讨论:按照诗歌的组句形式,四句一韵,由八韵组成。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组相互翻译指定的文句,找出本组指定的诗句中是否体现了“忧”,如果有,让学生指出如何体现;如果不单单是“忧”,也让学生进行自我探讨。

 5把握诗歌上节内容,探讨诗歌情感

 明确重点诗句,探讨诗句手法以及情感内涵,采用小组自我答疑形式以及教师补充来推进课堂。采用分析手法和情感的形式来组织课堂。

 例如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大全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⑴熟知作者及其影响。

 ⑵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 方法 和要领。

 能力目标: 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目标:通过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领悟,绘画出诗歌的诗意图,由此促进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方法目标:以引导为主,学生体验为辅,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诗歌的鉴赏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加深学生的 文化 积累,领悟诗歌中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理想精神,同时要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诗中形象及描写手法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分析文本→把握主旨→解析景语→体味意境→ 总结 规律→扩展练习

 教 学 过 程:

 一、师生问好,考勤

 二、导入: 师:初中学过《桃花源记》,谁能 说说 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七嘴八舌)

 生:景色怡人。

 生: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生: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生:与世隔绝,幸福快乐。

 生:热情好客,淳朴。

 同学们,还记得在你们初中时学过一篇 散文 ,其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那篇诗歌是什么,作者是谁,还记得吗(《桃花园记》,陶渊明),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那么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那么这篇诗歌跟《桃花源记》一样又是要反映什么呢,还是纯粹的写作者要归田当农夫的单纯愿望呢

 三、简介作者: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时期是一个政治高压的时代,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因此,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他还有一个称号叫“五柳先生”,缘由是他家门前有五棵柳树。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四、整体感知

 1、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全班学生一起来朗读,解决生字词,并且参看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重读“返”、“暧”和“暖”字很像、“吠”字容易写错)

 韵 yun 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

 羁ji拘束

 拙zhuo①笨:手笨、勤能补拙②谦词:称自己的 文章 、见解:拙见

 荫yin没有日光,又凉又潮湿

 嗳ai日光昏暗,模糊

 颠dian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

 樊fan 篱笆指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2、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篇诗歌的题目,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

 (明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

 3、扫清了生字词,疏通了诗歌的大意,既然“归”字是文章的核心,作者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作者从哪里返回为什么要返回回到哪里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思考作者: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

 4、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

 ①那么作者从哪里返回呢即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 “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大全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 教育 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2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3领会田园风光的意境

 (二)能力培养目标

 反复吟咏,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的主旨,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习陶渊明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分组讨论法 3点拨法 4自主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文章《桃花源记》,还记得它的作者是谁吗(明确:陶渊明)在这篇文章中他描绘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有同学能背出来吗(学生齐背)除了这篇文章之外我们还学过他的很多诗,如《饮酒》、《归园田居(其三)》(师生一起背诵),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归园田居(其一)》,再来感受一下他的田园情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 “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 的 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 有 建功立业 的 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 的 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 的 作品大多写退隐后 的 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 的 不满。他 的 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 有 很大 的 影响。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 的 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 的 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先学生朗读,再听朗读录音(正音)

 2 学生齐读

 (四)解题

 1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 我 们哪些信息呢题眼 是 哪个字

 明确: “归'”

 2、提问:既然“归”字 是 题眼,标题只 是 明确告诉 我 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 我 们思考 的 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五)朗读 课文 ,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提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 是 陶渊明自比)

 提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 的 情感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大全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高一学生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①提前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读熟课文。

 ②了解作者,回顾初中所学陶渊明的文章。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 一年级语文 必修二第七课的内容,这是一首田园诗歌,是诗人真正解决了思想上的矛盾,确立自己要走的生活道路后写的,真实地记录了陶渊明的思想变化过程。

 内容分析:

 诗题《归园田居》中,“归”字是全诗的诗眼。围绕“归”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四个方面的内容: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其中“归”去后的田园生活的描写部分,看似普通、平淡,其实融入了诗人浓浓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歌。

 学情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是必修二第二单元古代诗歌单元中的一首,这类田园诗歌学生虽在初中已有接触,但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和机械背诵的阶段。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一方面加深对田园诗歌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是在初中感性认识诗歌的基础上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2、反复朗读诗歌,分析诗中对园田景物的描写, 深入领会诗中融入的的田园情怀。

 教学重点:

 背诵全诗。

 2、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深刻领悟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教学准备:

 利用百度搜索撷取课堂需要的;课文朗读音频,并合成朗读视频;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

 诗歌重在反复吟咏,只有这样才能在抑扬顿挫的节奏美中体悟思想情感。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问答法

 四、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几步:

 导入新课—目标展示—作者简介—预习检测—初步感知,整体把握—分析诗题—赏析诗歌—重点赏析—朗读记忆—当堂挑战—课堂小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ppt1)《归园田居》这个诗题我们并不陌生,(ppt2)它其实是一组诗,一共有五首,写作于诗人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诗歌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田园隐居生活。

 其中的第三首描写诗人归隐后乐农事的,我们已经在初中学过了,同学们齐背一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这首《归园田居(其三)》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并不擅长农事的封建士大夫,从早忙到晚,但终是“草盛豆苗稀”,但他有怨言吗丝毫没有,而是乐在其中。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一)》。

 (二)目标展示

 (学习之前,先来明确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ppt3)

 [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2、反复朗读诗歌,分析诗中对园田景物的描写, 深入领会诗中融入的的田园情怀。

 [学习重点]

 1、背诵全诗。

 2、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学习难点]

 深刻领悟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三)作者简介

 1、陶渊明的基本概况(要求掌握)

 (陶渊明的诗文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对他比较熟悉了,所以我设置了几个填空题,大家看能不能填上来。Ppt4)

 陶渊明又名____,字__,自号_____,私谥____;___时代最杰出的诗人;开创了___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老师补充

 (要想准确的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只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背景,这就是诗歌鉴赏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ppt5)

 知人:陶渊明29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就回家闲居了五六年,而后又在不同人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405)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余天,辞官归田,这时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再也没有出仕。陶渊明之所以再三出去谋求官职,一是因为家境不好,二是因为他小时候所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要求他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然而他天性是热爱田园生活,喜欢读书,不喜欢在俗事杂务上费心思。

 论世: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当时朝廷权臣当道,权豪们一心争权夺利,铲除异己,无心致力于 清明 政治。

 (四)预习检测

 (前面让同学们提前预习了文章,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

 选两个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听是否有读错的字音。

 强调字音:守拙(zhuō) 荫(yìn)后檐

 (五)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情感

 (读诗歌不同于读古文,我们带着感情去读诗歌,这样才能体会出诗歌的节奏美,下面我们看一段带视频的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

 播放课文朗读视频(ppt6)

 分析诗题

 (在赏析诗歌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诗题。古代诗歌的题目,或是交代主要内容,或是揭示情感主旨,或是显示诗歌类型,所以我们要关注诗题,这也是我讲的鉴赏诗歌的第二个方法:关注诗题。)

 (ppt7)仔细分析“归园田居”这个标题,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那个字

 明确:“归”

 赏析诗歌

 (围绕诗眼,老师设置了四个问题,要求结合注解自读两遍后,小组讨论,用原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ppt8)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小组讨论3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从何而归(ppt9)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 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 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

 (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方面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朗读;(2)诗歌的赏析;(3)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教学 方法 导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以有关芙蓉的名句引入课题。

 二、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 文化 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作品)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可否举例

 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再读,讨论交流(请学生个别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作答,教师明确)

 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黯然销魂作铺垫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对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3、你认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女子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读,合作探究(教师指点精读个别诗句,学生讨论交流作答)

 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 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 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孤寂的,爱人远在天涯难以相守的人是痛苦忧伤的。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人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东汉末年,跟随《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一同去感受这种质朴真挚的情感。(板书标题)

 二、教师点明本节课教学目标

 三、文学常识积累(学生介绍)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它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古诗十九首》惯常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

 它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怨而不怒”,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和最集中的体现。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四、诵读感知,步入文本。(教师范读)

 1、目的:第一遍诵读,初步感知内容,疏通文意。

 2、要求:师生快速配合,完成本诗文意的串译整理。

 交流结果展示——学生展示,教师补正。

 译文:(我)坐船来到湖上采摘荷花,胡岸边有数不清的兰蕙芳草。

 采来的荷花要送给谁呢送给我思念的远方的那个人。

 (我)回望思念之人所在的故乡,归家的路是那样的漫长。

 我们感情深厚却要分离,只有忧愁伤感到终老。

 教师: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步入下一个环节。

 五、诵读感受,创设情境。(学生齐读)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二遍诵读,使得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发挥联想想象,勾勒画面。

 教师展示自主赏析诗歌流程图:

 诗歌内容(高度概括)——(所运用)艺术手法——(传达)思想情感

 教师分解自学任务:具体到组,按照自主赏析流程进行自主研讨学习。(教师板书收束)

 1、赏析第1、2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分析:①内容:涉江郊游,采摘芙蓉。

 ②手法:这一句是环境描写,以众多美好的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形象及相思之情。为以乐景衬哀情。

 ③思想情感: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教师 总结 :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这一句塑造了一个清新淡雅、高洁美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赏析第3、4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分析:①内容: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②艺术手法:为自问自答的设问。

 ③思想情感: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教师总结:情感可谓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3、赏析第5、6句:“第三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分析:①内容: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②手法:运用细节描写, “还顾、望”等动作描写。

 ③思想情感:抒发了游子孤寂、伤感,思乡怀人的深切情感。

 4、赏析第7、8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分析:①内容:天各一方,忧伤终老。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

 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

 1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2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投示: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诵读感知

 1多媒体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试背诵。

 3提问: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谁

 (诗歌中出现可能是“思妇”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们是从“思妇”的角度来鉴赏)

 三、鉴赏品味

 1朗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思考: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了她要做什么

 结合多媒体明确: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边出现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朗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回答:

 提问: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

 讨论、交流:送给“所思”之人。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又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甚至是红豆,都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可以传达对亲朋的关怀和思念,又可以寄托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相关 文章 :

1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

2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3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诗三首》教案设计

4 北京版高中必修二《国殇》教案

5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教案

1 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怎么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和制约着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各种活动。

所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抓手。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着一些不足。

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返璞归真,就是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它具体表现为 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能力上,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在情感和体验……。

2 如何进行高中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散文单元教学设计思考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改变教学中机械、呆板、繁琐的教学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灵活运用教材,让教材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真正成为学生实际的学习材料,寻找久已失去的语文乐趣。

第三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泪珠与珍珠》。 四篇课文,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有高妙的艺术性,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值得认真诵读和鉴赏。

但另一方面,散文,既没有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诗歌那样动人的韵调节律;它所写的,常常是作者平日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感思,构思不拘一格,行文又信笔而书。学生在预习时反映对这些课文毫无感觉,现在的学生对小说和诗歌都很麻木,让他们爱上散文,确是难上加难。

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越美的文章越难上。”对于教材提供的文情并茂的散文佳作,怎么教才能充分展示文本之美,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这是一个难题,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在这个单元散文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 散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创设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激发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本。 1、“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如《故都的秋》的导入: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而 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如《道士塔》的开讲:利用课件,展示敦煌及莫高窟的资料(佛像、壁画、曲子词等),告诉学生这只是敦煌文化的沧海一粟,让他们感受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既而指出一个现状“中国的研究者如今只能一次次从外国博物馆购买胶卷”,在学生感到诧异时提出“谁之过”,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兴趣。

2、对这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我们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或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 如《故都的秋》中品味“秋晨静观”这一环节,让班德瑞的音乐萦绕始终,营造出悠闲、恬静的氛围,教师深情范读,再让学生自由读,在音乐中边听边联想,边读边品味,无需多讲解,学生可以在音乐声中联想、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文字的内涵。

3、用背景情境——展示与文章相关的事件、历史背景、时代特色、作家生平等材料,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如《记念刘和珍君》上课之前布置学生阅读读本中的朱自清的《执 大屠杀记》和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让学生了解“三一八”惨案,了解刘和珍这个人,对于我们解读《记念刘和珍君》,有很大的帮助。

如《故都的秋》的教学中,介绍郁达夫生平经历,知人论世,通过对背景的了解,学生感受到郁达夫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对《故都的秋》一文的影响,很容易沉浸到“清、静、悲凉”的气氛中,与作品产生共鸣。 二、品味语言 散文本来就是文学语言的范本,课本所选的又都是名文,字字珠玑、声情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

古罗马文艺批评家郎吉弩斯说过:“就真正的意义来说,好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由此可见,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美尤显必要。

本单元学习课文语言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诵读、默读、抄写、批注、选词、填词、仿句、改句等。 如《记念刘和珍君》可用改写、比较的方法来揣摩语言,以第四部分第一段为例,可以把这一段的虚词去掉让学生朗读,再读原文,一对比,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虽然意思相同,但情感内涵相差甚远,从而体会到大师语言的精深之处。

如《故都的秋》,在找出五幅秋景图后,可采用反复品读批注式――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觉得最有意味的段落、句子,反复诵读、体会、勾画、批注,把这些句子、语段标划下来,作评点,写感悟,然后全班交流,以赏析的形式深入课文,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提升性指导。 如《道士塔》,可以设计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单独成诗的句子,例“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等,反复诵读。

通过寻找散文中的诗句来体会本文语言诗化的特点。 三、鉴赏情感 人们一贯认为,散文是作者个人的自叙传,也就是说在散文中最能见到作者的本来面目、真实面目。

所以鉴赏散。

3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一采撷文言文教学美的花朵在数千年文言文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优美古文,它们或韵或散,或律或绝,或气势磅礴,或娟秀隽永,真是五彩斑斓,绚烂多姿。

这些古典美文如清流一般清澈湍急,滋养着多少的华夏子孙。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发掘蕴含在其中的美的要素,让其语言之美、内涵之美、情感之美、人物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今天我聆听了钱虹老师和宋彦琳老师执教的“千古美文”《岳阳楼记》一课,虽然是旧课文,但仍有有一种常听常新、亲切优美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宋老师的课,她没有执着于用死板的翻译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而是用情感体悟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真正的用现代的思想、灵活的语言去挖掘教材的美,去品析文言的味道。

我觉得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真正挖掘出古文中美的因素,让美的花朵绽放出来,让一句句优美的古诗文细流涓涓流淌出来,那么课堂上学生才会感受到古文字的美,上出来的课才有语文味。二应重视诵读和积累在文言文教学设计中,诵读和积累是文言文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语文课要真正上出语文味,离不开诵读和积累。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也是打开教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课文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词采斐然、韵律优美、意境深邃、琅琅上口,比较适合朗读。教师在设计时首先应考虑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与文下注释,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以及古代专有名词的读音。

其次,要考虑指导学生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和情调。有条件的最好是借助电教设备对所教的文言文进行配乐录音让学生随其诵读。

再次,要考虑对课文的深入研读,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章法结构、文中的人物形象、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最后要考虑让学生悟读提高,这是学习的总结阶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次诵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今天浅虹老师的课,就特别重视诵读,她仅仅抓住了语文教学中的读,引导学生赏析课文。

课上,她以赏读为主线,通过让学生自渎自赏、你读我赏、我读你赏把课文中的景物的修辞、作者的感情进行全面的赏析,使学生在赏读的过程中与作者在感情上达到共鸣,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岳阳楼记》的教学,应考虑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骈句整齐、琅琅上口的特点,领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以及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

只要引领学生步入其间,置身至境,上出的语文课才有文言文的味道。

4 文言文的创新教学设计是什么

教学要求: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成语,文言文成语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内容: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并在问题情境中明理;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5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超越传统,大胆创新地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总想一下子把教 材所有相关的知识全都教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总想面面俱到这样就使课堂教学繁冗拖沓,结果是走马观花,什么都想教却什么都没教,至少是没教透。所以我们要大胆创新地使用教材。如在《六国论》教学设计时就大刀阔斧地对教材进行了删减处理,把传统的教学重点和突破口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己解决,只保留了“研读悟情”这一教学重点,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这样就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重心更加突出,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授人以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几乎都是以字词教学为中心,对于字词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串讲加翻译。老师呆板地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和记,老师讲得累,学生记得苦,而实际效果也不佳。这种教学方式的劣根性在于教师的角色意识太强,没有 让教学的主体——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入主动思考、学习的境地。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工作,可以组织和引导学 生自己去完成。如教师示范文言文学习卡片,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卡片并评比交流,文言文的字词句式等问题就可轻松解决。这样的设计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既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三、加强诵读,追求“读”领 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文言文贵在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因此反复地大声地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途径。文言文音韵和谐意蕴悠久,篇幅短小便于记诵,学生通过诵读文言文的章法修辞思想等可以深入骨髓,写作时自觉不自觉地向这些佳作借词、借意、借境、借法,融入自 己的作品之中,从而大大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

6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去做好文言结合

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理解与鉴赏方面,特别是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有着特殊的要求。

首先,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其中所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彰显的是中国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学会从多个方面去挖掘文章的内在价值,同时,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公正地对文章进行评价,正视它的积极效应以及历史局限性。

其次,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能够利用文章注释,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现象有大致的了解,并且注意积累,逐渐实现举一反三。

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前者是“文”的内容,后者是“言”的内容,对于文言虚实词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精神;对文章很好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而当今,文言文教学现状实在是不容乐观,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只注重学生对文言现象的死记硬背,过多的在“言”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文”“言”的结合,忽略了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致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失去了方向感,进而使语文课堂失去了原本该有的生机与活力。鉴于上面的情况,本文着重强调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的重要性。

一、文言文教学中的“言”,要注重知识的整理,并且实现有效积累在文言文教学中,若要让学生在“言”的学习中更有效率,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最终实现知识的积累。例如,在文言文的语法学习中,对文章中常见的谦敬词、时间副词、古今通假字以及异义词等进行分类归纳,在不断地整理中,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

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要学会结合已有的知识,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学习文言文。二、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彰显文章所体现的深刻意蕴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学习文言文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归属感,让学生在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都彰显着时代内容。

例如《苏武传》表达的是一种民族情怀,让学生对自己的民族产生更强烈的感情;《报任安书》则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彰显,让学生更加懂得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当然,文言文思想内涵的表达是相当隐蔽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耐心地挖掘,在理解文章大意后,用心去体会文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用心,进而发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如何做到文言结合做到“言”、“文”的学习后,如何做到“文”、“言”的结合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然后再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入手,让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中将文本与文学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文章中“曰”字出现的地方进行归纳,进而让学生分析每一个“曰”字出现时人物的心理状态。

设计这样的问题,一方面给学生对文章学习指明了方向,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所要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文言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多种多样。

第一种模式,教师可以先从“言”入手,最后再分析“文”的内容。也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解决“言”方面的难点,在学生基本理解文章内容后,再从文章的各个细节上分析,最后综合全文,确定文章的思想内容。

第二种模式,也是常规的教学模式,即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文”“言”的教学同时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进行逐段的研读,在对文中语言理解的同时,分析文中人物的思想状态,进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讲解、分析人物的言语特点,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形势对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特点进行层次的理解。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当时的危急情境,把握项羽的优柔寡断、自矜功伐,张良的足智多谋,樊哙的勇敢和粗中有细,刘邦的能屈能伸、善于用人。

理解这些人物性格对文章的学习至关重要。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重,它通过文字向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载体,对当代人有着深刻的思想启迪作用。

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文言知识不可或缺,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了解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文言文的学习切忌将其当成一种单纯的语言材料,仅仅对其进行简单的翻译,而应该多去关注文章所凸显的人文思想,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文言结合。

当然,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要真正做到文言结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一线教师们多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归纳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逐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文言文教学课堂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文言文教学中逐步实现文言结合。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5篇

语文是我们学习中的一个学科,也是高考考试的三大科目之一。 各位老师是怎么样设计教学方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教学重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学思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论语》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 讨论的意义

2) 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 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练二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讨论演练:以武侠取代经典,用现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对于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大换血”,舆论一片哗然,支持者有,担忧者有。你的意见呢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篇2

一、学生状况

从学生的成绩看,七班语文由原来的第五名提高到第三名;八班成绩比较稳定,一直是理科第一名。学生大部分课堂状态教好,学习态度较认真,尤其八班一部分学生思想活跃,文学功底教强,这都是可贵的东西,需要老师保护并让他们发扬光大的。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别字、语句不通;语法知识严重欠缺;文言知识和解题能力很差,诗歌鉴赏题几乎没有相应的积累;作文不会审题。另外从课堂状态来看,学生没有形成讨论、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提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消极等待,根本没有思考的过程,老师讲完的东西不能及时复习,学法还存在问题。学生文学积累不够,许多基本的文学常识学生都不知道。针对存在的问题这学期采取以下措施尽力改变学生的不良现象。

二、具体措施

1、利用早自习抓学生的字、词,诗歌背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2、利用假期系统给学生补习语法知识,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体系。

3、作文审题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平时训练。作文课大家一起讨论,明确作文的写作角度。作文训练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争取课堂作文精批、面批,并要求学生修改后重写,甚至一篇文题多改、多写。毕竟课堂的那几篇作文不可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就通过习题的作文题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写作角度,作文提纲,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并要求学生每天一篇钢楷,一篇随笔。文章互相传看、互批,选出优秀的作品,大家学习。

4、培养学生的研究、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我准备把班级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选出组长,课堂上设计好题,分必答和抢答,小组形成竞争,让课堂形成研讨、思考的气氛,让学生都充分动起来。

5、优化课堂结构,设计的问题分层次并要有挑战性,激发学生讨论的欲 望。注重小结争取每节课让学生总结本堂重点,学生学习效果会提高。

6、注重检测,每单元讲完都要考试,以考带练。

三、个人发展规划

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以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变革语文课堂教学,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德育工作争取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争取在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中发挥较重要的作用。

20__年能成为一个智慧的实践者,能很好地驾驭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放飞学生的心灵,为他们铺设全方位的交流渠道,为他们搭设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全面对话。教学中求“熟、透、新”,能熟练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上有自己的特色。

20__年我要能够对自己的阶段性的教育教学进行总结,而且能够有所成就。争取取得中小学过渡衔接课题的本质上的督导的见解和成就。

四、具体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永葆真情。我将永远怀着一颗爱生之心,真真正正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给每个人一个宽裕的成长空间,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

2、饱读书本。针对自身的文化底蕴还有所不足,特别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我要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3、同伴互助。善于学习的优秀教师,我也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同学科教师学习,不耻下问,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做好教学感悟反思,把握组内开展的研究课,交流课,邀请课的机会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4、尝试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我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要整合自己的课堂,使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真正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教科研活动,及时总结思考,写出有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论文。

5、反思促进。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我会经常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进行深层的认识,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今后我会时刻对照目标,扬长避短,使自己在三年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篇3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课文用形象生动、极为传神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语言优美,但“形”比较散,教学时,将着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感受风光之美,并学习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来表达。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应用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将教学设计成四大板块:整体感知、细读品味、诵读实践、拓展迁移。

学习目标

1认识“镶、嵌、骏、膘、垠、爵、悠、畜”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点

抓住生动传神的语句,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风光之美。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荷兰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3分钟)

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她就是——荷兰。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和资料)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二、授课

板块一:整体感知(6分钟)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组合作学习: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一说自己对荷兰的初步印象。

3、全班简单交流。

板块二:细读品味(14分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牧场之国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②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③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写写你喜欢的原因。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并适时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预设:

①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拟人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干扰。

③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一句是对前面具体地描写了牛群活动的场面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④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感叹这草场与骏马和谐。

⑤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像瞌睡人的眼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安然与宁静的境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夜晚的宁静也是荷兰的一大特点。

板块三:诵读实践(9分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小组实践:以导游的角色,抓住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向游人介绍“牧场之国”。

3、小组推荐代表班级交流,其他小组评议。

板块四:拓展迁移(6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的相关资料,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兰是“牧场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祖国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结课(2分钟)

荷兰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天堂般幽雅洁净、风景宜人的环境,是因为荷兰人民由衷的热爱和保护,他们的付出同样也得到了自然的回报,使他们能在这片优美、独具景致的土地上自由安闲地生活。课后,我们可以继续搜集更多有关荷兰的风景、风情,更立体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国度。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篇4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教学:

高一下学期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个学期,从教材上来看,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等阅读单元。

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

2、学生分析:

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三、工作重点:

1、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3、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

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名言诗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成语等。

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四、具体措施:

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用好《读本》,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读本》已作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抓好《读本》“读好”的工作。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读本》教学落实到实处。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仍带高一3、4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都能按要求学习,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作业也较认真。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仍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缺少主动性。当然,这与班主任的指导思想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期末考试,两班与级均分差两分多,高分学生略显不足,主要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力求合格率达、优秀率、提高率都有明显提高。努力拓宽语文知识面,扎实深化语基底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较好的钢笔字;写好议论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材分析

必修3

1、阅读与鉴赏: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感受与共鸣,质疑解难,启迪与想象。

2、表达与交流

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安排的专题分别是: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3、口语交际:讨论

4、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5、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

必修4

1、阅读与鉴赏: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

2、表达与交流: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安排的专题分别是: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学习辩证分析。

3、口语交际:辩论

4、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5、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朱光潜的谈美。

五、具体实施

1、狠抓背诵默写和基础训练,注重课内外结合,立足训练提高,面向高考,以练为主,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认真抓好课前三分钟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3、狠抓背诵默写,实行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过关的方法,务求背诵默写无缺漏。

4、狠抓课堂纪律,提高上课质量。

5、努力钻研教材和专业知识,认真备课,讲求上课质量,务求不虚掷课内时光。

6、注重语基的训练与指导,重视语法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的语文层次。

7、注重课外知识的讲座,合理运用“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把触角伸向课外。

8、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

9、抓好书写训练和写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0、努力开展语文活动,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7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