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猫,红蚂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蜜蜂,猫,红蚂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第1张

昆虫记》里蜜蜂,猫和蚂蚁都具备的共同特点是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可以找到自己的家。

原文:二十只中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将猫送给别人,而它们自己又回到旧家。红蚂蚁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

《昆虫记》红蚂蚁的特点:

红蚂蚁对环境、室内温度选择很谨慎,最怕寒冷的空气,当室内的温度低于6℃时,红蚂蚁就不外出觅食,红蚂蚁繁殖力强、速度快。多数红蚂蚁栖息于厨房、卫生间地版的瓷砖缝隙内。

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找食物,也不会干活的蚂蚁,甚至连放在面前的食物也不会自己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

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黑蚂蚁只好把红蚂蚁一生当国王一样伺候,红蚂蚁等黑蚂蚁老了以后就会去在抢一批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

1985年,法国科学家曾发现蚂蚁能救火。后来,英国一位动物学家的实验证实了法国科学家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了一个蚁巢。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见险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一只蚂蚁能喷射的蚁酸量毕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它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终于将火扑灭。存活着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

一个月后,这位动物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这次“火灾”更大,但这群蚂蚁却已有了经验,调兵遣将迅速,协同作战有条不紊。不到一分钟,烛火即被扑灭,而蚂蚁无一遇难。科学家认为蚂蚁创造了灭火的奇迹。

蚂蚁面临灭顶之灾时的非凡表现,尤其令震惊。

在野火烧起的时候,为了逃生,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那噼哩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呐喊,是奋不顾身、无怨无悔的呐喊。

在那年洪水暴虐的时候,聚在堤坝上的人们凝望着凶猛的波涛。突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一个像人头的黑点顺着波浪漂了过来,大家正准备再靠近些时营救。“那是蚁球。”一位老者说:“蚂蚁这东西,很有灵性。1969年发大水,我也见过一个蚁球,有篮球那么大。洪水到来时,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落水中。但只要蚁球能靠岸,或能碰到一个大的漂流物,蚂蚁就得救了。”不长时间,蚁球靠岸了,蚁群像靠岸登陆艇上的战士,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岸边的水中留下了一团不小蚁球。那是蚁球里层英勇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岸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么平静,那么悲壮……

中国有句老话:“驼负千斤,蚁负一粒。”讲的是从自身重量来看负重的力量,蚂蚁的力量远远超过骆驼的力量。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在了解蚂蚁面临灾难时的无私和智勇之后,这些原本是对蚂蚁深刻、精彩的赞美,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小小的蚂蚁,能给人多少启示?

2

蚂蚁的启示

蚂蚁,一种最常见的微小动物,很多人不喜欢,我也一样。因为,它总是那么脏又叫人恶心,整天在那些发霉的菜旁边转悠,寻找食物。但是,在有一天,有件事情让我改变了对蚂蚁的看法。

那天,我正在一边啃面包一边上网,很多的面包屑掉在地板上.我刚想拿纸巾去擦的时候,发现一颗小面包屑旁边正有一只小蚂蚁在四处“徘徊”。我刚想顺手用手拈死它,可是突然停手了,因为我想看看这只蚂蚁到底在策划什么行动方案!只见它走到面包屑旁边,使劲地去拖它,可是没拖多少路,就把小蚂蚁给累趴下了,小蚂蚁盯着那块美味看了很久,转身就爬走了。这个时候,我在想,它大概是放弃了吧!没过几分钟,小蚂蚁回来,可是这次回来的不是一只,而是一群.它们慢慢地爬到面包屑旁边,艰难地将它抬起了,可是每走一段路,它们都会停下来,歇一下,换一批搬运的蚂蚁,然后,又开始艰难的搬运工作。这期间,它们从来没有泄气过,我看着它们一直到消失到洞口,而这次,我没有了想到出手去灭它们的冲动,被小蚂蚁的这种齐心协力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一个故事,那是个关于蚂蚁决斗的故事.故事里一只红蚂蚁和黑蚂蚁为了一颗红枣展开了争夺,起先,黑蚂蚁被红蚂蚁打败了,红蚂蚁站在红枣上看着黑蚂蚁垂头丧气地走开显得得意洋洋.正当它想要去找助手来一起搬运战利品的时候,黑蚂蚁带了一群救兵回来了,最后,红蚂蚁轻易被打败了,黑蚂蚁和它的救兵一起扛着比它们自身体积大几百倍的红枣开开心心的离开了。

这些故事都大大改变了我对蚂蚁的看法,蚂蚁其实也并不是那么讨人厌,原来他们的身上也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它们的那种齐心协力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吗?

我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关于蜜蜂的故事。我曾听人说起过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它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于是我想亲自试一试。

有一天,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叫我的小女儿爱格兰等在屋檐下,

然后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着它们走了二里半路,接着打开纸袋,把它们抛弃在那里,

看有没有蜜蜂飞回来。

为了区分飞到我家屋檐下的蜜蜂是否是被我扔到远处的那群,我在那群被抛弃的蜜

蜂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在这过程中,我的手不可避免地被刺了好几口,但我一直坚

持着,有时候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痛,只是紧紧地按住那蜜蜂,把工作做完,结果有二十

多只损伤了,当我打开纸袋时,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一拥而出地向四面飞散,好像在

区分该从哪个方向回家一样。

放走蜜蜂的时候,空中吹起了微风。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

可以减少风的阻力,可是我想,它们飞得这样低,怎么可以眺望到它们遥远的家园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它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都我不到回家的方

向了。可是没等我跨进家门,爱格兰就冲过来,她的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冲着

我喊道:

“有两只蜜蜂回来了!在两点四十分的时候到达巢里,还带来了满身的花粉。”

我放蜜蜂的时间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三刻钟左右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

二里半路,这还不包括采花粉的时间。

那天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见到其它蜜蜂回来。可是第二天当我检查蜂巢时,又

看见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回到巢里了。这样,二十只中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

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空中吹着逆向的风,尽管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

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地回来了。也许是因为它们怀念着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

凭借这种强烈的本能,它们回来了。是的,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不可解

释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我一直没有相信过这样一种说法,即猫也和蜜蜂一样,能够认识自己的归途。直到

有一天我家的猫的确这样做了,我才不得不相信这一事实。

有一天,我在花园里看见一只并不漂亮的小猫,薄薄的毛皮下显露着一节一节的脊

背,瘦骨嶙峋的。那时我的孩子们还都很小,他们很怜惜这只小猫,常塞给它一些面包,

一片一片还都涂上了牛乳。小猫很高兴地吃了好几片,然后就走了。尽管我们一直在它

后面温和地叫着它,“咪咪,咪咪——”,它还是无怨无悔地走了。可是隔了一会儿,

小猫又饿了。它从墙头上爬下来,又美美地吃了几片。孩子们怜惜地爱抚着它瘦弱的身

躯,眼里充满了同情。

我和孩子们作了一次谈话,我们达成一致,决定驯养它。后来,它果然不负众望,

长成一只小小的“美洲虎”——红红的毛,黑色的斑纹,虎头虎脑的,还有锋利的爪子。

它的小名叫做“阿虎”。后来阿虎有了伴侣,她也是从别处流浪而来的。他们俩后来生

了一大堆小阿虎。不管我家有什么变迁,我一直收养着它们,大约有二十多年了。

第一次搬家时,我们很为它们担忧,假如遗弃这些我们所宠爱的猫,它们将再度遭

受流浪的生活。可是如果把它们带上的话,雌猫和小猫们还能稳住气,保持安静,可两

只大雄猫——一只老阿虎,一只小阿虎在旅途上是一定不会安静的。最后我们决定这样:

把老阿虎带走,把小阿虎留在此地,替它另外找一个家。

我的朋友劳乐博士愿意收留小阿虎。于是某天晚上,我们把这只猫装在篮子里,送

到他家去。我们回来后在晚餐席上谈论起这只猫,说它运气真不坏,找到了一户人家。

正说着,突然一个东西从窗口跳进来。我们都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团狼狈不堪的东

西快活而亲切地用身体在我们的腿上蹭着,这正是那只被送掉的小阿虎。

第二天,我们听到了关于它的故事:它刚到劳乐博士家里,就被锁在一间卧室里。

当它发现自己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了囚犯时,它就发狂一般地乱跳。一会儿跳到家俱

上,一会儿跳到壁炉架上,撞着玻璃窗,似乎要把每一样东西都撞坏。劳乐夫人被这个

小疯子吓坏了,赶紧打开窗子,于是它就从窗口里跳了出来。几分钟之后,它就回到了

原来的家。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它几乎是从村庄的一端奔到另一端,它必须经过许多

错综复杂的街道,其间可能遭遇到几千次的危险,或是碰到顽皮的孩子,或是碰到凶恶

的狗,还有好几座桥,我们的猫不愿意绕着圈子去过桥,它决定拣取一条最短的路径,

于是它就勇敢地跳入水中——他那湿透了的毛告诉了我们一切。

我很可怜这只小猫,它对它的家是如此的忠心。我们都同意带它一起走,正当我们

担心它在路上会不安分的时候,这个难题竟自动解决了。几天之后,我们发现它已经僵

硬地躺在花园里的矮树下。有人已经替我把它毒死了。是谁干的呢?这种举动可不会是

出自好意!

还有那只老阿虎。当我们离开老屋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于是我们另外给

车夫两块钱,请他负责找那老阿虎,无论什么时候找到它,都要把它带到新家这边来。

当车夫带着最后一车家俱来的时候,他把老阿虎带来了。他把它藏在自己的座位底下。

当我打开这活动囚箱,看到这前两天就被关进去的囚徒的时候,我真不能相信它就是我

的老阿虎了。

它跑出来的时候,活像一只可怕的野兽,它的脚爪不停在张舞着,口里挂着口水,

嘴唇上沾满了白沫,眼睛充满了血,毛已经倒竖起来,完全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阿虎的神

态和风采。难道它发疯了吗?我仔细把它察看了一番。我终于明白了,它没有疯,只是

被吓着了。可能是车夫捉他的时候把它吓坏了,也可能是长途的旅行把它折磨得精疲力

尽。我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显而易见的是,它的性格大变,它不再口中常常念

念有词,不再用身体擦我们的腿了,只有一副粗暴的表情和深沉的忧郁。慈爱的抚慰也

不能消除它的苦痛了。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它死了,躺在火炉前的一堆灰上,忧郁和

衰老结束了它的生命。如果它精力还足够的话,它会不会回到我们的老房子去呢?我不

敢断定。但是,这样一个小生灵,因为衰老的体力不允许它回到老家,终于得了思乡病,

忧郁而死,这总是一件令人感慨的事吧!

当我们第二次搬家的时候,阿虎的家族己完全换了一批了:老的死了,新的生出来

了。其中有一只成年的小阿虎,长得酷像它的先辈。也只有它会在搬家的时候增加我们

的麻烦。至于那些小猫咪和母亲们,是很容易制服的。只要把它们放在一只篮子里就行

了,小阿虎却得被单独放在另一只篮子里,以免它把大家都闹得不太平。这样一路上总

算相安无事。到了新居后,我们先把母猫们抱出篮子。它们一出篮子,就开始审视和检

阅新屋,一间一间地看过去,靠着它们粉红色的鼻子,它们嗅出了那些熟悉的家俱的气

味。它们找到了自己的桌子、椅子和铺位,可是周围的环境确实变了。它们惊奇地发出

微微的“喵喵”声,眼睛里时时闪着怀疑的目光。我们疼爱地抚摸着它们,给它们一盆

盆牛奶,让它们尽情享用。第二天它们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习惯了。

可是轮到我们的小阿虎,情形却完全不同了。我们把它放到阁楼上,让它渐渐习惯

新环境,那儿有好多空屋可以让它自由地游玩。我们轮流陪着它,给它加倍的食物,并

时时刻刻把其余的猫也捉上去和它作伴。我们想让它知道,它并不是独自一个在这新屋

里。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让它忘掉原来的家。果然,它似乎真的忘记了。每当我们抚

摸它的时候,它显得非常温和驯良,一叫它,它就会“咪咪”地叫着过来,还把背弓起

来。这样关了一个星期,我们觉得应该恢复它的自由了,于是把它从阁楼上放了出来。

它走进了厨房,和别的猫一同站在桌子边。后来它又走进了花园。我的女儿爱格兰紧紧

地盯着它看它有什么异样的举动,只见它做出一副非常天真的样子,东张张,西望望,

最后仍回到屋里。太好了,小阿虎再也不会出逃了。

第二天,当我们唤它的时候,任凭我们叫了多少声“咪咪咪咪——”,就是没有它

的影子!我们到处找,呼唤它,丝毫没有结果。骗子!骗子!我们上了它的当!它还是

走了,我说它是回到老家去了。可是家里其他人都不相信。

我的两个女儿为此特意回了一次老家。正如我说的那样,她们在那里找到了小阿虎。

她们把它装在篮子里又带了回来,虽然天气很干燥,也没有泥浆,可它的爪子上和腹部

都沾满了沙泥,无疑它一定是渡过河回老家去的,当它穿过田野的时候,泥土就粘在了

它湿漉漉的毛上,而我们的新屋,距离原来的老家,足足有四里半呢!

我们把这个逃犯关在阁楼上,整整两个星期之后,再放它出来。可是还不到一天工

夫,它又跑回去了,对于它的前途,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了。后来有一位老屋的邻居来看

我们,说起小阿虎,说他有一次看到我们的猫口里叼着一只野兔,躲在篱笆下。是啊,

再也没有人喂给它食物了,它得用自己的力量去寻找食物。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它

的消息了。它的结局一定是挺悲惨的。它变成了强盗,当然要遭到强盗的命运。

这些真实的故事证明了猫和泥匠蜂一样,有着辨别方向的本领。鸽子也是这样,当

它们被送到几百里以外的时候;它们还能回来找到自己的老巢。还有燕子,还有许多别

的鸟也是这样。让我们再回到昆虫的问题上吧。蚂蚁和蜜蜂是最相似的一对昆虫,我很

想知道它们是不是像蜜蜂一样有着辨别方向的本领。

红蚂蚁

在一块废墟上,有一处地方是红蚂蚁的山寨。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

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去掠夺黑蚂蚁的儿女,把它

们养在自己家里,将来这些被它们占为已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

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

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在荒

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

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

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

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怎样回去的情形吧。

有一天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

白白地做了鱼的美餐。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

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我不能把整个下午都消耗在蚂蚁身上,所以我叫小孙女拉茜帮我监视它们。她喜欢

听蚂蚁的故事,也曾亲眼看到红蚂蚁的战争,她很高兴接受我的嘱托。凡是天气不错的

日子里,小拉茜总是蹲在园子里,瞪着小眼睛往地上张望。

有一天,我在书房里听到拉茜的声音,“快来快来!红蚂蚁已经走到黑蚂蚁的家里

去了!”

“你知道它们走的是哪条路吗?”

“是的,我已经做了记号。”

“什么记号?你怎么做的?”

“我沿路撒了小石子。”

我急忙跑到园子里,拉茜说得没错。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

我取了一张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它的,凭着它们

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

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

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精选昆虫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范文1

 《昆虫记》这本书是五年级上学期必读的书,按照阅读计划就在这个星期,我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

 作者法布尔我并不陌生,就在这个学期语文书的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讲述的就是法布尔的故事。从小喜爱昆虫的法布尔,对昆虫甚至是非常热爱,仔细观察每个昆虫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哪个精彩的细节。他做事的认真、执着、细致很值得我们学习。当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后,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新知识。就第一章《蝉和蚂蚁》,就和我知道的知识大相径庭,简直是黑白颠倒。

 我所知道的故事是蚂蚁非常勤劳,早在夏天就已经把所有粮食都准备好了,巢穴也已经挖好了,就等着冬天的到来。而蝉呢,夏天只顾唱歌,到了冬天,也只能被活活饿死。《昆虫记》反而说蝉才是勤劳的昆虫,蚂蚁才是卑鄙的真正的懒虫呢。

 这是通过法布尔的认真观察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在炎热的夏天,蝉趴在树梢上,一边不停的唱歌,一边用她那尖尖的嘴巴插进树皮里,津津有味的喝着树皮里的水。这时候,一群蚂蚁看到了,他们一拥而上,围在蝉的嘴边,尽情的喝着蝉的劳动成果。简直是一群侵略者啊。你瞧,真相就是这样:蚂蚁简直就是一群强盗,蝉才是聪明勤劳的昆虫呢。蝉的寿命只有一个多月,等到他有一天精疲力尽,从树上掉了下来,蚂蚁便成群结队地把蝉的尸体拖走,当做粮食。这才是蝉和蚂蚁的真实故事!

 我还知道了蚂蚁分红蚂蚁和黑蚂蚁,红蚂蚁记忆力很强,还认路呢。还有遇到危险会装死的甲虫,萤火虫的美餐是蜗牛。总之,通过阅读《昆虫记》让我知道了许多昆虫的秘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才能获得事情的真相。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范文2

 在漫长而快乐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昆虫记。书里介绍了一些昆虫的样子和吃什么食物维持生活等许多知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有很多疑问,如:为什么蚂蚁会这么自私不借给蝉一点食物?为什么菜豆像讨厌吃鲜嫩的谷粒?为什么菜豆像一定要把菜豆吃得只剩个空壳?等等。不过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其中的原因,真是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呀!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对一些昆虫有了新的感觉。有一些昆虫我一直认为很渺小、很可爱的,读完后认识了它令人可恨、厌恶的一面;有些昆虫本来我很讨厌它,却一下子变得让我同情它、可怜它。比如本来我看见蚂蚁没有讨厌之情,但看完书里介绍后,我却恨起它们来。这群可恨的蚂蚁在蝉遇到困难时,却不肯帮助一下蝉,借蝉一点粮食。我当时心里好生气呀!好想把那群蚂蚁一脚给踩死,把所有的粮食全都给蝉,让蝉也享享福。通过读这本书,我也了解了雌性金步甲,它老是咬雄性金步甲,但雄性金步甲却从不反抗。我想大概是它们的婚俗就是这样吧!我还认识了米诺多蒂菲是一种重感情的虫子,经过作者的三次测验,它们都能准确无误地认出对方。我真的实在太佩服它们了,它们是多么机灵,聪明。我还感觉蝴蝶很美丽,尤其是大孔雀蝶,虽然我没有真正看见过大孔雀蝶,但只要看见书上的,我就知道大孔雀蝶很美丽。

 通过读昆虫记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很多昆虫,让我改变了对一些昆虫的看法,也让我知道了大千世界中无奇不有。我爱这些昆虫,我更爱昆虫记这本书,他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也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范文3

 法布尔以他精彩的文笔写成了誉满全球的《昆虫记》,这部巨著在世界自然科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多少年来,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在《昆虫记》一书中,讲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昆虫故事。如:蝉在地下“潜伏”了大约有四年之长,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钻出地面。夏日里,在树上尽情歌唱5个星期之后的它们便繁殖下一代然后死亡,还有: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来储存食物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的;蜣螂的工作比农民的工作还要辛苦,但是蜣螂却比农民还要任劳任怨……诸如此类的种种昆虫故事与奥妙便蕴含其中,耐人寻味。

 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都不知管虫会穿“衣服”,不知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许许多多的昆虫,他们虽然看起来渺小,但在法布尔的笔下它们却成了一笔思想宝藏,这些宝藏以它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无疑丢失了许许多多的财富,环保的重要性毫无遮蔽的展现,通过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继续读下去,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蝉虫的蜕变,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塔蓝图拉毒蛛,我看到他反复的观察和实验,寻找大量例证,反复推敲,一步一步推断舍腰峰的窠巢的制作材料,萤的捕食过程和捕蝇峰的捕食过程,蜜蜂的超人的记忆力……

 法布尔为探索真理而投入毕生心血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神奇和美妙,又让我感受到了法布尔超人的毅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昆虫记》以它独特的看待问题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深度,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

 我在这里衷心地推荐大家读一下《昆虫记》。我叹服法布尔为了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忘我精神;更加叹服他对昆虫、对大自然的钟爱。他让我们知道了:昆虫同样富有智慧。并呼吁我们一定要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以及一切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生物。法布尔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他更希望我们用双手来保护这一个昆虫世界。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去倾听大自然的吟唱。并一起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有昆虫。

 法布尔凭借着广博的知识、诙谐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笔告诉我们昆虫并不渺小,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范文4

 《昆虫记》读后感是文学的巨著,还是科学的百科?是生命的礼赞,还是社会人生的反射?其实,这只是一本《昆虫记》。

 还没读《昆虫记》前,我对于昆虫总是一种反感的心理,要么毫不留情地踩死,要么躲得远远的,更别说观察了,而《昆虫记》,却让我发现,昆虫的世界竟是这样妙趣横生!衣着整齐的毛虫仿佛就在我眼前爬行、粗暴凶猛的黄蜂温柔地喂食幼虫,热爱劳动的蜘蛛兢兢业业地生活,列队行进的松毛虫吐丝铺路……作者法布尔真实朴质的笔触让我好像真的亲身观察着小小的昆虫,那些具体详细的文字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虫子的存在。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许多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将昆虫的世界展现于我的眼前。昆虫出生,生长,繁殖,死亡,它们进食,它们争斗,它们护子,这一切与人多么相像。法布尔还赋予昆虫思想,这是昆虫的世界更接近于我们的社会,显得更为亲近。

 《昆虫记》那么真实,它不是作家创造的世界,不同于小说,《昆虫记》记录最基本的事实,没幻想,没夸张,没修饰,只是单纯地追求真理,却流芳百世。《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而且蕴含着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探索、对理想的坚持、对科学的执着。《昆虫记》启发我们:要有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不懈的做事态度。法布尔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能写出举世闻名的《昆虫记》,而他那至纯的童心、淡泊的心境、执着的热情和信仰,却不是所有人能学到的。

 法布尔曾经提出:“只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而他已用自己的一生回答:“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冒犯’和‘忘却’,这一切的吃苦,为的是一个‘真’字。”想想,不顾他人目光,观察昆虫,奉献一生,写出一部世界科学经典,就是法布尔求真的体现。

 在《昆虫记》中,我们看到的是昆虫的大千世界,领略的是法布尔“追求真理”的精神。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范文5

 我是一个“小书虫”,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关于昆虫的一本书,名字叫做《昆虫记》。

 《昆虫记》是由法国著名的作家法布尔写的`,他的一生酷爱观察昆虫,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书里面主要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惯,比如萤火虫,黄蜂,蜜蜂,蝴蝶,蟋蟀,蝉等。也有我闻所未闻的昆虫,例如意大利的黑肚狼蛛,爱美的被管虫,西班牙的犀头,可爱的石蚕,火红的红蚂蚁。

 书中把这些昆虫介绍得活灵活现,让人很容易了解到这些昆虫的外貌特点。法布尔描述道: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了无私的贡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喂食慢了,它甚至像婴儿一样哭闹。我在红蚂蚁回家的路上放了五颜六色的石头和几片叶子,红蚂蚁就像无头苍蝇地走来走去,这说明红蚂蚁并不是像蜜蜂一样会辨认出回家的路,它们是凭着记忆回家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回家,它们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照旧回到了家。几只丑陋笨拙幼虫从河上的水缝爬了出来,那是迎春虫它们攀岩爬上滨河的街道蜕变囊在身上的外皮,变成翅膀,身体细小,匀称的昆虫,它们既非苍蝇,又非蝴蝶它们是迎春虫。多么可爱的小昆虫呀!多么生动,有趣的语言呀!在法布尔笔下,这些小昆虫变得多么可爱。

 我不禁敬佩这位作家观察昆虫知识。他打开了一条通往小昆虫世界的通道,这是一个全新的,神奇的世界,正是这样才引发了我了解小昆虫的欲望。因此平时在生活中,我也会看一下小昆虫,并根据书中的描写来辨别了解它们。

 《昆虫记》真是一本吸引任何童心的书。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范文6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等。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想,美术家一般的视角,文学家一般的笔触”。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和《昆虫学札记》。

 作品影响: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在晚年法布尔出版了《昆虫记》最后几卷,使他不但在法国赢得众多读者,即使在欧洲各国,在全世界《昆虫记》作者的大名也已为广大读者所熟悉。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法国学术界和文学界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可惜没有等到诺贝尔委员会下决心授予他这一大奖,这位歌颂昆虫的大诗人已经瞑目长逝了。

 《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

 值得一提的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得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范文7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家、文学家法布尔。这本书向我们主要介绍了17种昆虫。

 螳螂长着苗条的身材,再配上淡绿色的皮肤和纱一样的翅膀,显得特别优雅。很久以前,农夫们看见螳螂总是仰望着天空,两只手也高高举起,就像是在祈祷一般,因此都称它为“祈祷的女神”。

 可是人们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外表看上去像是女神一样的昆虫,竟然是一个凶狠手辣的杀手。只要有其他昆虫从它的身边经过,不论是什么样的昆虫,也不论是故意的侵犯还是无意路过的,螳螂都会立刻气势汹汹的冲上去。螳螂爱吃活的昆虫,软颈、大刀和锯齿是螳螂最具杀伤力的三大武器。在所有昆虫中,虽然只有螳螂的颈部是软的,但是它的凶恶和残忍是人们想象不出来的。因为螳螂不仅仅吃其它的昆虫,还会吃自己的亲朋好友。还有更惊人的呢,那就是雌螳螂会把自己的丈夫给吃了!

 我很不解,为什么它们会把雄螳螂吃掉呢?原来是为了让自己在产子的时候得到足够的营养,真是太神奇了!

 总之,《昆虫记》这本书令我十分着迷,因为我是通过它才知道原来昆虫的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凌晨,蝉是怎样脱壳的、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分泌物的……

 我更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而表现出的付出精神,正是有了他的付出,我才认识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也让我体会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观察。不仅如此,这本书还让我的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相信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

 所以,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从前,蚂蚁和蜜蜂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都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有一次,蚂蚁听见人们在赞美蜜蜂:“蜜蜂真好呀!为我们酿了这么多的蜂蜜。蜜蜂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听到这,蚂蚁很生气,于是就气呼呼地去找蜜蜂,愤愤不平地问:“蜜蜂,你觉得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当然勤劳啦!”小蜜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为什么人们只赞美你们呢?”蚂蚁疑惑不解地说:“我们和你们一样,天天早出晚归,也从来没有偷懒,都付出了我们的全部。”小蜜蜂认真地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辛苦是为了别人,而你们只是为了自己吧!”听了小蜜蜂的话,小蚂蚁心服口服不再计较了。

从此以后,小蚂蚁和小蜜蜂又像以前一样做回了好朋友。它们天天一起出门工作,一起回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

故事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蚂蚁和蜜蜂的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蚂蚁和蜜蜂的故事 篇1

在一个大森林,有一只蜜蜂和蚂蚁是好朋友。有一天,蚂蚁和蜜蜂碰面了,他们两一起去散步。蚂蚁突然看见蜜蜂的肚子大大的,便问道:“蜜蜂妹妹,你为啥挺着个大肚子呀!”蜜蜂高兴的说道:“我马上就要做妈妈了!我的肚子里是我自己的可爱的3个宝宝呀!到时候你可以帮我来接生吗”“原来是这样。”蚂蚁说,“那当然可以了!”

那一天,蚂蚁正在家里美美的午睡,听到有人敲门,便打开了门,是邮递员兔子先生,他说:“您的信,请收好。”之后便眨眼不见了。

蚂蚁打开信来,看见是蜜蜂寄过来的,里面有一片树叶,上面有三个小洞洞。他想,蜜蜂怎么会给我寄过来这样奇怪的信他仔细的考虑了一番,想起了上一次他们散步时蜜蜂对他说的那番话,要有3个宝宝出生了,他想一定是蜜蜂叫他去帮她接生。他拿好工具,火速的赶到了蜜蜂的家。

到了蜜蜂的家,他就看见了蜜蜂在床上痛苦的呻吟,他马上拉上窗帘,开始做手术。

不到一会儿,随着“嗡嗡嗡“的伴奏,3只小蜜蜂出生了,蜜蜂也松了一口气,起来请蚂蚁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蜂蜜。蚂蚁不好意思的装进了书包里,准备拿回家里吃。

“对了,蜜蜂妹妹,你为什么不写字而在树叶上戳三个洞呀!害得我想了好半天才知道今天你接生。”

“哎!都怪我小时候没有好好识字,长大了一点知识也没有,将来一定要让他们好好学习,茁壮成长!那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蜜蜂笑嘻嘻地说道。

“是啊!”蚂蚁感叹道。

下午的阳光正好照在蜜蜂的家,蚂蚁出去一看,太阳公公也在微笑着,好想再问候蜜蜂,同时也在祝愿他的小宝宝快快成长,看见这一幕,蚂蚁也温馨的笑了。

这件事情过了6年,转眼间小蜜蜂们都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再次来到蜜蜂妹妹的家,看见了温馨的一幕,惊讶极了,蜜蜂宝宝们正在教她妹妹识字!它惊呆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蚂蚁和蜜蜂的故事 篇2

从前,蚂蚁和蜜蜂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都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有一次,蚂蚁听见人们在赞美蜜蜂:“蜜蜂真好呀!为我们酿了这么多的蜂蜜。蜜蜂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听到这,蚂蚁很生气,于是就气呼呼地去找蜜蜂,愤愤不平地问:“蜜蜂,你觉得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当然勤劳啦!”小蜜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为什么人们只赞美你们呢?”蚂蚁疑惑不解地说:“我们和你们一样,天天早出晚归,也从来没有偷懒,都付出了我们的全部。”小蜜蜂认真地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辛苦是为了别人,而你们只是为了自己吧!”听了小蜜蜂的话,小蚂蚁心服口服不再计较了。

从此以后,小蚂蚁和小蜜蜂又像以前一样做回了好朋友。它们天天一起出门工作,一起回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8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