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中华文明长青不老,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这充分表明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尤其以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荣担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之标识。中国传统节日按农历计,数十个节日无一进口,原汁原味原生态,它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影响。
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思想等,这些观念最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同宗同源的民族情义的认同。
促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赏月、登高等活动中放松心情,觅回童真乐趣。这些亲近自然的活动,促使人与人之间友善交流,体现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唤起人们对真美的向往。真美发端于心灵,传统节日中的行为、愿望都发自于内心,饱含情感。所以无论亲近自然还是渴望团圆,都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而且这种美是生命与生活之美,纯粹、干净,不含功利,无愧为抑制人性扭曲、良知泯灭的无副作用“处方”。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数千年锤炼,消极思想早在与其他文化交汇、互撞中消亡,留存的俱成经典。不幸的是,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冲击,国外节日纷纷涌进国门,圣诞节过得比除夕热火;情人节过得比七夕闹腾;愚人节比清明节受重视;像端午中秋之类,除却吃粽子卖月饼……
当下人们抱怨“中国没有信仰”,扪心自问身为炎黄子孙都做了什么?有力热衷外来节日庆祝,为何无心将祖先创造的文明加以光大?孰知信仰即传统节日根基,它涵盖民族、宗教以及儒释道精髓,我们冷落或遗弃传统节日,淡化或鄙夷传统过节气氛,正导致中华文化核心即诚信道义的失落。
当前,国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异常加强,清明、端午、中秋这些小长假的设立,必定会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节日,增添一抹美丽的色彩。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意义是: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
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外国节日的盛行,忘记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盘点: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阳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1、处在社交圈中是一种烦恼,而超脱出来简直是一场悲剧。
2、厌倦,就是一个人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对盘子的感情。
3、参加追悼会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后大家一起抽烟喝酒打牌。
4、知识是一种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觉得饿的粮食。
5、爱情是会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经常轻轻晃一晃盛装爱情的“水杯”。
6、战争:用舌头解不开就用牙齿咬吧!
7、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8、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0、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败发生在彻底的放弃之后。
1、延续历史。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四大古文化当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但是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传统文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断裂了。
2、增加民族凝聚力。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语言和节日,而这一切都是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维护民族国家统一的坚实的基础。如果李白成了外国诗人、杜甫成了外国诗人、《红楼梦》成了外国小说,中国人会怎样!
3、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增强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光靠GDP,无法保证民族是一个先进的民族。美国今天之所以在世界上一超独霸,不仅靠巨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更靠它的软实力,包括好莱坞**,NBA篮球赛,流行音乐,以及众多的影星、球星、歌星等等。好莱坞大片通过美国的故事和人物传达出美国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审美标准,影响波及全球。在意识形态的斗争结束之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将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势力斗争的主要原因。一个民族对世界影响力的大小,是和这个民族文化力的强弱成正比的。
4、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以情为纽带显示了团结的力量。它展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或爱情。如清明节祭拜祖先,缅怀先烈,也是某些少数民族的恋爱节;端午节是已婚女儿回娘家,已订婚小伙子去岳母家拜节;中秋则是团圆节,人间月半天上月圆,希望家家都能团圆。
扩展资料: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影响:无论是艾蒿还是香囊还是五彩绳,都传递着人们对健康、美好、生命的向往,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祈福形式,这种寄托既有端午的符号意义,也是在把传统价值相互传递。传统文化的重要存在或者延续方式就是依靠人与人的传递,这种代际的传递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长盛不衰地关键。
传统习俗的传递也是凝聚民族的力量。几年前吵得沸沸扬扬地韩国准备把端午节作为自己的民族节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时全国哗然,明明是为了纪念我们的古人屈原的节日,怎么能允许被他们抄袭过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这些带有历史意义的符号化的无形的连结上。而端午节最本源的设立意义,对屈原精忠报国,报国情怀的肯定。所以这个节日传递的爱国主义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也是让我们后人继续沿袭这个节日的价值。
对于现代人来说,节日还提供了一个亲朋相聚的大好机会。其实粽子什么时候都可以包,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是在端午节之际,亲朋相聚,包粽子,品美味,意义就会变得不一样。把亲朋从平日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节日为契机,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品尝舌尖上的美味,如此和谐的画面。
第一:是延续历史。
第二:就是增加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第三:就是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增强我们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节日一览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
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 清明前一日
清明节 清明节气,春分后十五日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
冬节 冬至节气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今天,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春节:传统节日的当代解读
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中国,离开了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毋庸置疑,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民族的根本,国家的基础,是凝聚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粘合剂,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
过去的七天,无论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偏僻乡村,中国各地乃至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欢欢乐乐地过年。欢度春节已经成为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中心话题,由欢度春节而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种新闻,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可见,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欢度春节对于中国人的影响至关重大。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春节无疑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无论怎样评估都不会过分。在这个欢欢喜喜的大年即将过去却还意犹未尽的时候,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作一番粗粗的现代解读,也许不无意义。
春节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古代,“春节”最早是指春天的节序,基本上和春季一词同义,后来才专指农历一年的元旦。在农业社会里,对于物质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天时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正是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列举了过年的种种现象,指出它们都和农业社会有关,说的极是。春节时期的饮食文化,是基于农业社会的产品丰富多彩;春节时期的娱乐文化,是基于农业耕作中的冬季闲暇;春节时期的祭神文化,是基于农民们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以便五谷丰登。春节时期的所有文化形态,几乎都是农业文化的典型表现。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观念的总和,但人们在使用文化一词的时候,更多的是指精神观念。农业文化的精神观念,来自于农业耕作方式。如果我们稍稍考察一下农业耕作方式,就会发现它的最大特点是地域的固定性。农业民族不像游牧民族那样逐水而居,居无定所;农业民族也不像商业民族那样逐利而行,行无踪迹。农业民族在固定的土地上世世耕作,代代传承,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两个十分明显的思想观念,即对于故乡土地的无比眷恋和对于家族亲情的极其注重。前者为乡土观念,后者为亲情观念。在中国,不管时光流转,不管社会变迁,不管政府更迭,不管人事代谢,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根于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古代诗句,正是体现了这种情结。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中国,离开了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毋庸置疑,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民族的根本,国家的基础,是凝聚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粘合剂,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春节,所传承的正是这样一种意义。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不管天寒地冻,筋疲力尽,不管路途遥远,车船劳顿,都要回家和父老乡亲相聚,这不是一种最大的乡恋吗?几亿乃至十几亿人民共同收看央视的春节晚会,随着晚会的节目同欢同乐,同唱同笑,塑造出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浓浓氛围,这不是一种最大的亲情吗?这种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理应推动我们更快地建设小康社会。前几年,曾有学者提出“文化力”一说,结果引起了理论界的热烈讨论。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春节完全可以成为“文化力”一说的佐证。
值得回味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说过:传统是历史的惰力。那么,春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所负载的传统意义和现代社会的某些方面是不是已经产生了不相适合的地方?事实上,几十年以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求神祭祖等仪式的意义已经大大减弱。但是不可否认,春节对于现代社会也还是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由春节而产生的经济现象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常的经济现象,它和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相悖的地方。因为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迥然相异。工业生产依赖的是市场需求,而不是季节和时令的变化。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更有规律,更为平衡,除了某些人为的特定情况,很少出现大冷大热、大起大落的情况。而农业经济是一种忙闲不均的季节经济,春节既然源自于农业社会,春节经济当然也就是一种季节经济,必然会给现代工商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阻隔和影响。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春节所负载的意义虽然能够抒发乡恋情结,提升亲情程度,从而凝聚人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祥和。但是过分注重乡土的眷恋,过分注重家族亲情的同时,其硬币的另一面可能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刚性法律规则的忽视,这一点对于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未必有利。中国社会中的“走后门”、“裙带风”、“关系户”等等现象屡禁不止,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说,和传统文化中的过分重视人情和家族亲情观念根深蒂固不无关系。有事实证明,春节也是一年中社会上不正之风的高发时期。当然,我并不认为乡土亲情及其他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法制规则生来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你无法忽视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的巨大差异性。
传统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它积淀了历史、丰厚了文化,但其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理念及文化认同也可能阻碍新观念、新主张的深入人心;作为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春节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正面影响早已为所有中国人知道,但其沿袭传统而来的某些与现代社会呈现出不适应、不相配的习俗,人们感觉到了,却未必能深刻理解。如何张扬春节文化的正面影响,消解春节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赋予春节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正是我们在欢度完这个祥和美好的春节之后可以静下心来考虑的课题。今天用现代的眼光解读春节的思想底蕴,其意义也就在于此。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开放,许多人却逐渐感到春节不再像以前那么吸引人,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
著名的民俗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大家觉得过年没意思,肯定不是因为在物质方面有什么欠缺,而恰恰是因为精神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春节是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它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文化现象。现在,春节失去了许多它原有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家就感到年味淡了,心理上有一种不满足感。
陶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文化生活样式也比以前丰富了,这些确实都可能冲击春节,使得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一些传统仪式不再适于现代社会。当然,春节有些习俗或者仪式可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那是个民俗更新的问题,但春节的主题和精髓永远都不会过时。
中秋节宜尽早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今天是中秋节,在人们晚上邀朋赏月之际,不少人也表露出心中的遗憾: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并不是一个法定的节日。
在近些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之后,人们为什么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民族历史传统,表现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传统与现代,这一对看起来相对立的概念和事物,人们正在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和解释。一个越是现代的社会,人们越是需要有心灵的安慰、精神的支撑和情感的流露,在人的内心世界需求增多之后,有着丰富精神资源累积的历史传统,就越有可能和有必要复活再现。这一点,对于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亦不例外。
八十多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访问中国,在对中国进行了近两年的考察后,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具有自由精神、懂得快乐的民族。他所担心的是,在中国也像西方一样“现代”之后,现代社会的理性和效率,会不会放弃善和美的传统理想的追求。
在今天反思这位“世纪智者”多年前说过的话,中国人所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现代”的架构中,承传涵纳传统的自由与快乐?也就是说,如何在现代社会,做有着美好伦理道德与审美情感涵养和向往的中国人?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那些节日,正能够起到强大的心灵滋养作用。传统节日的那些仪式,千百年来都为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它们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内心情感的一种展现,包含了丰富的审美理想和伦理道德追求。如同任何具有自身历史传统的国家民族一样,中国传统社会中人的宗教意义的安身立命、审美意义的情感陶冶、伦理道德意义的慎终追远等等,这些基本的个人与社会美德,就大量散布在那些传统节日所包含的精神理想中。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围绕这些节日,历代墨客骚人,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和美好传说。这些传说和文字,不是生硬的伦理道德教条,而是一个民族灵魂的生动活泼的展现。在袁世凯当政期间曾长期担任驻华公使的美国外交官保罗·S·芮恩施,在1913年参加当时中国的祀孔典礼时,就曾深有感触地写道:“典礼给人最深刻的还是由于吟唱的神情,音乐、以及参加典礼的人的非常庄严的态度……我不由地感到,中国人所以不愿完全抛弃这些传统,实在是由于他们有着爱好音乐的本能。“
应该看到,这些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所具有的伦理道德和审美内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与人生意义。为什么在中国“现代”起来之后,更需要强调这些节日并认为应当将它们修订为国家法定节日?我们还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与传统社会人们有着大量闲暇时间不同,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方式和科层制管理方式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实现规范化和理智化之后,传统节日如没有相应的国家立法形式予以保护,它不可避免就会因为时间保证的短缺而受到冲击。因此,以立法的形式,将中国五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全部或大部,从单纯的民间节日形式上升为假期保护的国家节日,使人们有时间在这样的节日里,从各种节日仪式中感受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享受节日所带来的心灵愉悦,在今天就显得非常必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