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教案

苏幕遮教案,第1张

  篇三:苏幕遮教案

 一、三维目标

 1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更深切体会作品的情感

 2通过揣摩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二、教学重点

 1朗读指导

 2揣摩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想像力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四、教学设想

 1本篇属于选修的诗歌部分,这一部分自主赏析作品四篇,两首诗、两首词对于诗的赏析,课本作了赏析示例,而词的赏析示例没有,因此选择这首讲读,为学生鉴赏词作一个示例诗词鉴赏历来强调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要深入吟咏和诵读,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诵读,让学生在这一方法体会诗中的节奏,体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的文旨和意味

 2在比较中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扩大知识面因此,教学中选择了同样写乡思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进行比较,加深对本词情感的把握

 3对于周邦彦,学生在这以前未接触过,文学文体常识在讲解过程中作简要补充

 五、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词的语言,探究词是如何做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3吟诵,“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通过诵读“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词中的情感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余光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诵读初步感知

 请学生结合课下注解自由朗读5分钟,尽量能背诵下来(老师提示朗读要求)

 点拨:诗是“直觉”的艺术,因此“朗读”是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朗读不是机械的读,而是要美读,也就是体会诗人情感,要读出感情,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 a、注意句内节拍,联末韵脚;

 b、词大多是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组成,缓急要处理好;

 c、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情带声,因声求气,声情并茂

 (二)细读理解内容

 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问题: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成了几幅图画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好你喜欢哪些词句

 然后请学生自由作答,老师稍加点拨

 意象:沉香、鸟雀、荷、初阳

 图画: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摇曳

 (鸟儿们一大早就已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叽叽喳喳,清脆的鸟叫声相互转告着天气转晴的消息

 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

 炼字:“呼”字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呼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遥”“久”“梦”等

 (三)美读体会情感

 1、全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羁旅之苦、思乡之愁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这首词中,触发词人思乡之愁的是哪幅图画

 明确:第三幅风荷(提示周邦彦的家乡在钱塘)

 这三幅图画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结合让学生自己体会)

 明确:沉闷欢快欣喜

 由此得出上片的朗读技巧:上片写景的整体格调是活泼的,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感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言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

 下片抒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故乡遥”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

 2、根据朗读指导,学生自己美读

 3、听朗读录音,指出不足

 三、延伸拓展

 《苏幕遮》是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不愧为词中精品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范仲淹所写的《苏幕遮》,看看与周邦彦的有何异同,我们又该怎样去品读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四、作业:背诵《苏幕遮》

篇四:苏幕遮教案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探究,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景和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情感美。

 3、以“荷”为例,探究我国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多元性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

 1、因声求气,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探究,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景和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难点:

 1、以“荷”为例,探究我国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多元性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意蕴。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词填空。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3

 4 (芙蓉:“莲花”的别称。)

 引导:

 (1)结合,让学生填写。(PPT大屏幕展示)

 (2)这些诗句的描写对象有何特点(生:莲)对了。我国古代诗人对“莲”情有独钟,他们用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许多关于“莲”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莲相关的宋词《苏幕遮》,作者周邦彦,他是婉约派的典型代表。(板书:苏幕遮 周邦彦 婉约派)

 二、朗读诗歌

 1、 自由朗读诗歌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解,疏通诗词大意,看看有哪些字词不懂 (教师先弄懂每一个字词,准备答疑。如果没有学生举手,就说:“看来,大家基本能读懂这首词的字面意思,但我还是两个词语。一个是“吴门”,课文注解里说是现在的苏州,我要补充的是,苏州在古代的江南地区,盛产莲,所以,柳永的《望海潮》里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相忆”是宾语前置,“相”可翻译为“我”。)

 教师点拨:吴门:江南的苏州,此地多莲花。 相忆:宾语前置,“相”偏指一方,可翻译为“我”。

 2、 学生代表朗读:学生点评,教师助评。(提示:语调 语速 情感)

 (他读得怎样我请一个人给他(她)点评一下。教师引导从三方面回答。)

 3、那么,这首诗的语调语速应该怎样呢我们要先弄清诗歌的情感是怎样的,情感决定了语调和语速。而这首诗歌的情感寄托在写景中,请大家找出全词的主要意象。

 (1) 意象:沉香 鸟雀 风荷 芙蓉

 (提示:学生可能会答到“初阳”等,教师在肯定他的同时,强调那是次要意象。) (板书:沉香 鸟雀 风荷 芙蓉)

 (2) (引导:“燎沉香,消溽暑”写的季节是哪个后文阴历“五月”和荷叶盛放可知

 是夏季。夏季下梅雨,室内既潮湿又闷热,诗人心情是怎样的烦闷。听到“鸟雀呼晴”心情是怎样的快乐 欢快。看到“一一风荷举”呢惊叹。下阙主要抒发对情感是什么呢思乡之愁。所以,这首词的情感变化是:烦闷——欢快、惊叹——思乡之愁。我们接着来看看,在这些情感下,朗读时语速 语调应该是怎样的。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尝试着读。)(板书:烦闷——欢快、惊叹——思乡之愁)

 (3) 情感:烦闷——欢快、惊叹——思乡之愁

 (4) 语调、语速:“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诵读时语势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荷的英姿飒爽和内心按捺不住的惊叹。下阕抒发怀乡之情,格调轻柔,要放慢语速,语调拖长。

 (PPT大屏幕展示) 3、学生代表朗读:教师点评。

 (教师:他读得好不好这位同学语速 语调 情感 等——(评价)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吧。)

 4、教师示范朗读 5、学生整体朗读

 (大家读得太好了,我们也把掌声送给聪明的自己。)

 三、诗歌鉴赏:

 (一) 写景部分

 1、从我们刚才找到的意象来看,上阕多还是下阙多呢(生:上片。师:所以上片重在写景。)抒发的情感,哪一种最能表现诗歌的主旨呢(生:思乡之愁。师:所以下片重在抒情。)(板书:写景 抒情)

 2、我们先来看上阙。诗歌的魅力在于简约的语言往往能激发我们无穷的想象。如果我们重新组合诗词中的意象,就会发现一幅幅美丽又独特的画面。请给三个主要意象构成的画面取一个名字吧。

 下面,大家分成三组,以同桌为单位,左边这组负责给“燎沉香,消溽暑”这句取名字,右边这组负责给“鸟雀呼晴———”取名字,中间这组给“水面清圆——”取名字。然后每组点两个人回答,问同学们哪个更好,然后取最好的。多鼓励。)

 (PPT大屏幕展示)

 参考:燎香消暑图——鸟雀檐语图——风荷摇曳图

 3、自由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超链接)

 (1)“燎沉香,消溽暑”:

 角度1:意境美。在一个梅雨季节的清晨,天气既潮湿又闷热,“我”心情也变得烦闷。为了消除暑气,我点燃了古韵的沉香,青烟袅袅,徐徐上升,直到淡得看不见了。淡雅的清香,沁人心脾;舒缓的烟雾,调和心境。于是,“我”烦闷的心情也变得平和淡然。 角度2:表现技巧。嗅觉、触觉——淡雅的沉香弥漫室内,沁人心脾,属于嗅觉上的反

 应。“消溽暑”,能让人感觉到潮气和闷热,属于触觉上的反应。

 (猜想学生多从意境美角度来赏析。教师引导第二个角度:刚才,这位同学描绘的画面美极了。他认为“好”在意境美,老师情不自禁也写了几句。其实,这句诗从感觉的角度来看,它也有独特之处。我们的感觉有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味觉。“燎沉香”哪种嗅觉。“消溽暑”呢触觉。)(如果没人选这句,教师就点人回答“为什么不喜欢”。然后引导。实际上这句表面是心情烦闷,实际上,心情随着沉香在慢慢转好,也为后文心情的变化起着铺垫作用,合乎人的情绪变化。)(PPT展示)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角度一:意境美。屋檐上的鸟雀正在欢快地叫着,声音清脆悦耳。雨快要停了吧!我偷偷地观察这些小精灵,他们正探头探老,蹦来蹦去,可爱极了!清晨,显得格外宁静。 角度二:炼字。

 “呼”写出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同时,古诗词中鸟雀呼唤还暗示着雨过天晴,所以这一句暗示昨夜有雨,今朝即将放晴。 “窥”写出了鸟儿们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的神态。

 角度三:拟人手法。

 角度四:以动写静。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如果学生找不到角度,教师要提示。)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角度一:意境美。池塘里的水清澈丰沛,翠绿的荷叶残留着昨夜的水珠,初升的阳光照耀在水珠上,水珠晶莹透亮,慢慢蒸发。有的荷叶贴在水面上,圆润饱满的荷叶使整个水面是圆形的,池水也是绿色的。有的荷叶被直立的荷蔓支撑着,错落有致、疏密有间。微风袭来,只是荷叶有半卷着叶子,荷蔓却直直地挺立着,不弯曲、不折断,表现出一种风骨美。周敦颐在《爱莲说》里所说:“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也”。

 (PPT作业中展示)

 角度二:炼字。

 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 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

 风荷:微风吹过荷塘,荷叶有垂着头的,有卷着叶子的,这样把荷的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勒出来了;

 举:把荷茎修长挺拔、亭亭玉立、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

 角度三:简约的构图美:水面因贴在上面的荷叶而呈圆形,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

 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构图美,学生是达不到的。教师可以直接给出。)

 (二)抒情部分

 1、我们刚才说,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二者是通过哪一个意象连接起来的

 点拨:词人的故乡盛产莲荷,于是词人由眼前的“风荷”自然联想到家乡。也就是说“景”与 “情”的结合点是“风荷”。由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不着痕迹。

 2、在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四、 小结:

 全词章法严谨,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景间由“莲”这个意象连接,过度自然,不着痕迹。写景由室内到室外,由拂晓到初阳,时空分明;由沉香到风荷,意象繁复而有序,人物情感也随之变化,复有层次感。抒情先由距离之遥远,时间之久远渲染烘托,然后情感升华到梦回家乡,暂得慰藉。

篇五:苏幕遮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在多媒体网络下的协作式教学。师生相互质疑、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余光中的《乡愁》

 2、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北宋皇宫内一处藏书地

 点,主要用做保存宋哲宗御书)待制、提举大晟府(北宋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徽宗崇宁中创立)。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

 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

 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三、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

 思考:本词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

 2、整体把握

 明确: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段落

 极为分明。

 四、具体赏析

 (一)赏析上阕

 1、(1)一开始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和天气作者在做什么——炎热潮湿的夏季(从溽、暑体现出来);梅雨季节,一场连绵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面又潮又闷,人的心情

 也闷闷的。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2)接着诗人又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这一句中有两个词用得生动,请找出并分析。

 参考分析:“呼”“窥”字的作用。

 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呼”字非常有神采,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词人循声望去,看到鸟儿们一大早就已经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了。“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作者对这些小生物的喜爱,以及随着天气转晴,此时作者的心情也随之转晴了。

 总结:以上四句是词作的第一层,写词人醒后所见、所闻、所感,即从嗅觉、触觉、听觉、视角方面写了诗人在室内的活动。

 (3)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早晨带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于是,词人信步

 走到室外,看到了这样一幅荷塘的美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王国维曾经评价这一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我们看看怎么就写出了荷的神韵。

 参考分析:“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美丽。

 “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

 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

 “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亭亭净植”意蕴

 差不多,都有一种挺立的姿态。这样的荷花具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如果荷一成不变的直直的举在那儿,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荷是不是有点单调

 “风”这个字写出了荷什么样的姿态——动态美。微风拂来,荷有垂下头,有时

 卷起了叶子,像不像一个娇羞的少女所以“风”写出了荷的妩媚、娇羞之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

 总结:上阕后三句是写词人户外所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写出荷花的风韵。

 (二)赏析下阕

 1、触景生情

 前面已经说过下阕抒情,抒的是——羁旅之苦、思乡之愁。也就是说诗人看到了荷花

 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2、揣摩词句

 (1)那你认为前四句哪个字能较好地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遥”——,从杭州到开封距离这么远,在古代确实要走几十天才能到。所以

 “遥”这个字读的时候要悠长,好像能感觉到路途迢递,山水阻隔的感觉。所以作者情不

 自禁地慨叹:何日去有家不能回的感觉怎么样——难过。

 “久”——作者离开家乡时间太长了,所以乡愁很浓。在这里“久”不是一个单纯的

 时间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觉。当你对一个地方厌倦了,即使时间不太长,也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久”可以看出作者已萌生了归去之意思。

 (2)家乡真有这么美好吗,我们看作者家乡到底有什么令人难以割舍

 参考: 渔郎

 这里是谁想谁了(“五月渔郎相忆否”在这盛夏五月的时节,故乡曾一起钓鱼的朋友们,

 你们是否想念我)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方深一层的写

 法。这种写对方表达自己某种感情的写法,叫对写法,或反客为主。

 (3)故乡还有什么生活场景无数次出现在作者记忆之中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大家看课本插图,体会一下和亲密的儿时玩伴一起荡舟

 芙蓉浦的情景。

 ——优哉游哉、轻松惬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想象越美好,越说明什么

 现实中痛苦。这样大家现在就不难理解“久作长安旅”所蕴含的感情了。

 还有这首词开头提到的“燎沉香,消溽暑”作者的烦闷也不仅仅是天气闷热引起的了。

 现在在长安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在故乡的快乐形成了一种反差。

 (4) “梦入芙蓉浦”的芙蓉就是指的——荷花。这样就与前文照应起来了。情和景至

 此也融合为一体了即上下两阕联系的媒介就是风荷了。

 五、总结: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

 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这首词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抒写了自己淡淡的乡愁,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一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选编《再别康桥》,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教学中可通过简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交待《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分析结构,感受诗歌的“建筑美”,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此外,《再别康桥》表达离别情感的方式比较独特,可通过与其他著名的离别诗的比较,感悟《再别康桥》独特韵味。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

 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会放在首尾两节,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教学中应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作品。

 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所传达的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再加上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阅读障碍。

 这首诗歌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体味出诗歌更为丰富的韵味。

 学生刚升入高中,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层面,应适当地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多元化去鉴赏诗歌。

 三、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 教育 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

 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应仅仅拘泥于一些概念化的 经验 化的解读,在鉴赏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

 不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应力争通过对一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乃至内心世界。

 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教学中最好辅以多媒体,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情感教育目标: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

 3能力培养目标: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的《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再别康桥》的意象选择非常独特,如何理解意象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徐志摩为何对康桥情有独钟,仅仅是学生对母校的情怀吗有没有其他原因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本人学过多年的语文了,记得最深的还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比如“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学生笑)

 (抓住学生笑的时机,请他们谈一谈笑的原因,借此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

 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读诗,那对诗歌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是一首诗吗(在屏幕上打出文字,学生讨论)

 经过讨论后,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算作一首诗,因为实在读不出什么韵味。(又在屏幕上打出“飞入芦花皆不见”)经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加上最后一句增添了诗歌的韵味,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富有诗味。

 由此可见,诗歌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我们学习诗歌,就是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二、背景介绍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屏幕上展示这段文字,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 句子 ,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继续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康桥对徐志摩的重要性)

 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朗读诗歌, 体会 作者离别的情感

 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

 2再欣赏黄磊的朗诵录音;

 3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即将离开康桥时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之情。

 四、鉴赏诗歌,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

 1诗歌的哪些章节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离别情感(学生讨论)

 (1)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三个问题展开:①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②“轻轻的”为何要提前③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

 这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2)第二~四节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这几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独特效果②作者此时在干什么③“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了什么④为何要强调“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新娘”这个意象尤为恰当,“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的感觉,这是“少女”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

 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二

 设计思路: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本质上就是情感的外化,字里行间最值得去揣摩咀嚼的就是诗人的情志。本诗的情感含而不露,但由于语言简洁平易,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诗歌交给学生去探究把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去揣摩作者的心性。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感受到类似的“大师小作”的语言魅力。

 课堂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对于语文来说我们更应该明白“工夫在课外”这句话的含义,语文教学应该有适当的留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必须明白:教师是导学者,而不是传声筒。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 传统 文化 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应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品味《再别康桥》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学会抓住意象品读诗歌。

 过程和方法: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入手,鉴赏诗歌。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对比品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悟、体验的能力,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具体字词和特定意象的推敲,做到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教学难点

 对诗歌情感脉络的把握,对诗歌独特意象的揣摩。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为了成全一份份沉甸甸的期许,也为了扬帆沧海,追逐梦想,抵达生命之巅,你们踏进了高中校园。在此之前,你们辞别了初中母校和父母老师,甚至远离了故乡那一方熟悉的水土,那里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你的成长,也许你有过不舍,也许你有过彷徨,但人生之路已经在你迈出的脚步里延长。离别总让人心潮起伏,离别时的情思已经被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反复梳理,今天我们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一起品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题解

 1、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

 题解

 徐志摩三次告别康桥:第一次是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回国,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是1926年,第二次旅游该国后,留下了著名的 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旅游英国,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谁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桥的英国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没约好,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康桥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着他。在康桥边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忆接踵而来,在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思绪不能自禁,留下了著名诗篇《再别康桥》。

 读诗

 学生自读诗歌:力求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

 抽学生进行朗诵,并请学生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把握诗人的主要情感,并将之融入到朗诵当中。

 品诗

 学生思考讨论

 这首诗写到了哪些景物,结合所写的景物试着用“ 图 ”的格式来简要概括每一个诗节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 问答法

 课堂教学设计:

 一、 导入 。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请同学看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借助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提取对理解诗歌有帮助的信息。

 生1:这是和康桥的第二次告别。

 生2:别而又别,说明对康桥充满着眷恋,不忍离去。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再想想,对康桥充满眷恋,对一个地方的某样东西充满感情,其实质是什么

 生(全体稍作思考后,部分同学回答):对剑桥生活的留恋。

 师:对。但我纠正第一个同学的说法,这是徐志摩第三次告别康桥。第一次是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回国,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是1926年,第二次旅游该国后,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旅游英国,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谁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桥的英国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没约好,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康桥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着他。在康桥边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忆接踵而来,在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思绪不能自禁,留下了著名诗篇《再别康桥》。)

 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 意象的选择新颖,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

 1、构思:

 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告别对象由人转向物,跳出了“执 手相 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静环境,排除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感。

 第三,意像选择独具特色。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水草”“星辉”等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机械轰鸣及送行之人,这样就造出了一种清新感。

 独特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徐志摩崇拜大自然,主张人类应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故想做“一条水草”,想到“青草更青处”寻梦,这是诗化人生的表现。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带着感情的)

 教师评价:读的很美,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这首诗歌本身很美。《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一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有)

 ②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二建筑美。

 1、 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

 2、每一节有几行(4。显得很匀称)(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三学生默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六、绘画美。

 一找出意象。

 1、好。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二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夕阳中的新娘 带着忧愁新娘忧愁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羞涩的。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相关 文章 :

1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2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文解读

3 高中语文人教版《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4 《故都的秋》优质教案设计

5 《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范文高中

6 初一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教案

7 高中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范文七篇

8 高中语文研修反思日志

9 高中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作文七篇

10 初中九年级语文《雨说》优秀教案模板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和挖掘古诗词中的情感因素,更大限度地发挥古诗词教学的作用,可以通过激起学生情感波澜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共同去探寻古诗词三美,共同演绎诗词鉴赏课堂精彩,更好地领悟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其创作年代离我们较远,古诗词本身所蕴涵的独特意境、优美的韵味和深刻的寓意,很难被学生感悟。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是“传之以情,以情激情”。作为当代语文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发掘出古诗词的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肖川博士也提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和交往的过程,还是一个审美过程,教学过程的审美特征体现于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师生的心灵对晤中,体现于充满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之中。” 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实现这一审美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促使学生投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特定的情趣氛围中去,以声传情,在影像中传情,寓教于乐,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定能开创古诗词鉴赏新天地,共同演绎古诗词鉴赏的课堂精彩。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实践。

一通过音乐及影像导入传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一)创设情境,音乐导入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诗词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情感的个性,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感作为敲门砖,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由于古诗词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是千古绝唱,音乐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开启作者情感匣子的钥匙。在教学中把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朋友的离愁别绪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依然伫立江边,直到船帆的影子消失在水天之际的图景。音乐是最美的听觉语言,用音乐来诠释古诗,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美、词句美、意境美,又丰富了情感。

又如:柳永的《雨霖铃》,是首送别词,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教学时,可让学生欣常乐曲《送别》,利用饱含依依惜别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回到一千多年前,他们仿佛看到词人与情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这样,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音乐确实很容易把人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通过特定的音乐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波澜,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二)巧用多媒体,影像导入传情

古诗词是十分重视形象描绘的,它经常通过具像来构筑一种意境,然后借助高度精辟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地感知诗词,体会作者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学习这一课前,我制作了课件: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着归来,一片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整首诗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非常直观的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让学生轻松走入诗的意境中,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思考这一首诗表达的情感,那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又如在讲解《望海潮》这首诗词时,就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程序: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杭州风光,音乐配画面,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杭州的秀美风光,然后,把“望海潮”来个特写,并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柳永的《望海潮》一起游杭州,感受词人笔下的美妙景色!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在教完《望海潮》后,再播放一段杭州海潮美景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杭州海潮的雄伟气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对这首词的气势和内涵通过影像资料的介入得到了更深刻的领悟。

二在指导朗读中促情,体味古诗词的情感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诗词鉴赏课堂教学理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而且“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诗词教学应注重朗读。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古诗词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低缓,或激越或悲伤。恰到好处的音量、激情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及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融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更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情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

一、概念整合

1、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话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二、技巧解析

诗歌的思想感情分为七类:离愁别绪、咏史怀古、山水田园、边塞战争、咏物诗、感时咏怀、爱情闺怨。

1、 离愁别绪

1)概念: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别绪是指分别是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恋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4)示例:《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独身漂泊,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苦、落寞、忧愁之情。

2、 咏史怀古

1)概念: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

2)基本主题:建功立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理性思考。

3)表达感情: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

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借古讽今

4) 示例:《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作者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3、 山水田园

1)概念: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的诗统称为山水田园诗。

2)基本主题: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山川美景、热爱河山;厌弃官场、品格高洁。

3)表达感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4) 示例:《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春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保持人格高尚的志向。

4、 边塞战争

1)概念:大都是以描写边塞雄伟奇绝风光和战争,表达建功立业的理想为主题。

2)基本主题: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案研究论文,诗歌教学是语文课程里面一个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应该怎么去实施教学方案呢?一起学习一下!

一、诗歌教学的现状

余秋雨先生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历数中国历史中的伟大诗人,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到戴望舒、余光中等等,他们犹如中国文化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发出熠熠的光芒。他们的诗歌曾给多少人以精神的慰藉,为多少人构筑了一座宁静的精神家园。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曾走入一种误区。和考试有关的内容理所当然要作为教学重点,与考试关系不大的或者是无关的内容日渐被忽略,所以诗歌教学曾被边缘化。教师在讲授时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学生只要会背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提不起一丝兴趣,更不用说对学生想象力和诗意的语言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文化也很难传承下去。诗歌学习同样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影响。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人心的日益浮躁,使人们很少有闲心有兴致静下心来去研读文学作品,去品味诗歌,去创作诗歌。读诗的人少得可怜,写诗歌的人更少,一些诗歌类报刊的生存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诗歌正在日益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的视野。是否真的有一天诗歌这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彻底消失在人类的历史中?人们的精神家园应该如何拯救?语文的诗歌教学应如何进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对于诗歌教学的现状应认真反思,并作出理性思考和积极实践。

二、对于诗歌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依据这些要求,语文教材收录了古往今来的很多优秀诗歌作品。既适合学生诵读,又给学生带来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杜甫的《咏怀古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诗歌,喜欢诗歌。

三、关于诗歌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反复诵读,思考品味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艺术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诗歌本身具有语言的象征性、隐喻性、多义性和非确定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和语象、造型的画面美。这些都要求我们应当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艺术和把握诗歌的情趣与韵味,真正实现诗歌教学中学语文与学做人的统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应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应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朗读,流利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初步感知,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语气和情感。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起点和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含义向深层含义的过渡。

更高层次的朗读称为情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到深处自然表露于外。

在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诵读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促使他们更好地朗读,激发他们读诗的兴趣。比如开展各种朗读比赛、诗歌竞赛等。通过朗读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变换教法

诗歌有高度凝练的语言,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还有着概括性、形象性和音乐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介绍诗歌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理解诗歌和练习写作诗歌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在想象、联想,以及语感、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读诗使人灵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丰富,想象力强,可塑性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强化诗歌教育,让学生大量地积累背诵优秀诗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诗歌的教学,传统的讲授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改变教学方法,比如根据诗歌内容创设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比如在朗读阶段为学生进行范读,创造宽松愉悦的朗读环境;在讲解诗歌时,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如用激情澎湃、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或用多媒体手段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既能深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尝试练笔,创作诗歌

为了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教师应尽力营造读诗、写诗的氛围。在班级中开设赛诗会,让学生搜集积累诗歌,通过朗读培养兴趣和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鼓励学生写律诗、绝句、现代诗等,在班级中进行评比,让学生选出优秀的作品,抄写到黑板报上或是张贴到班级展示栏中以供大家学习借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读诗的兴致,又调动了学生写诗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诗歌品鉴水平与写作水平自然有所提高。不光是古诗文学习如此,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可以涉及诗歌的练笔。

总之,诗歌教学对于教师甚至整个教育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好的教学方式,又要有所创新,让诗歌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优秀诗歌,发现并欣赏它的美,进而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让我们的民族更多一些诗意和智慧。

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方向张望,他看到的道路漫漫浩浩,绵延不尽。故乡在哪儿?所思的人在哪儿?诗中的另一主人公,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感情痛苦到极点。

涉江采芙蓉

佚名 〔两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0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