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 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 的过程。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一 个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 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 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关。
价值判断(value judgement)即关于价值的 判断,是指某一特定的客体对特定的主体 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判 断。更直白地说,就是人们对各种社会现 象、问题,往往会作出好与坏或应该与否 的判断。由于这种判断与人们的价值观直 接发生关系,所以被称之为价值判断。我 国司法学界普遍认为法律行为的成立是一 个事实判断问题。
至于是非,判断。简单的说,就是对与错的衡量…
最近我在研究佛学和道学。请允许我用佛学和道学的学者教我的话回答。
1、道德价值判断
道德,其实是一个为人的底线,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品德。价值,是体现一种东西是否能用货币或黄金来衡量的名词。
判断一个的道德底线就像佛中常常说的“善”是有点类同的。大善,大恶。
比如说,一个研究佛学的人,可能会成就为博士后,但其实他只是一个学者。对于佛缘,或者修行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也许最后博士后会沦落为囚犯,但与其是否修行也无关系。
道德价值就会将其区分开来。善是指对众人是否是价值。对社会,对别人。比如舍已救人。则为大善。如果推人下水至死,则为大恶。从小来说,则为行善,为恶之说,从小就有人教育喽,不明说。
其实是一个人的主观行径的客观表现。
2、非道德价值
虽然不道德,却不违法,不犯规,仍有价值。就像香客,他不信佛,也不上香,但并不是坏人。
就像商人,他经营不违法,却仍有可能使其他企业倒闭。可能操纵股票的时候,可能是基金。这些违法吗不违法,也不在道德线上。属于现实社会的产物。
通俗的说,就是一般的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和社会竞争性的侧面反映。
3、善的判断
善,佛家讲真善,意思就是心净,念纯,无杂念,一心为善。
上善若水,无欲则刚,心净则佛随,心浊则佛离。
道家和佛家,两家人不说一家话,分道不分理。助人,或者为社会有用。
也就是通常人所说的,百善孝为先。善,无处不在。判断善恶,每个的底线不同。有些人的观念不同。事有两面。
4、正当的判断
正当的判断,我们必须从法律上来说,在法律条文上用的比较多。
但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正当的判断只是一个名词。只要有证据或者是判断者的失策未被发现。也可说是正当的判断,一般是在法律允许的判断范围内。
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理所应当。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既可以表现为个体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可以表现为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作家杨大侠认为,道德与情感在相互依存中互相约束。
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也就是道德意识,而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也就是说道德情感也是个人道德观的构成因素。道德情感具有三种作用,即评价作用、调节作用、信号作用,这是一种即时的反应过程。而道德观是一种长期的道德实践形成的过程。如果比较抽象的话,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这样就不难看出道德情感对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性了。
道德理性主义者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只是一种本能冲动,需用理性对其进行约束;道德情感主义者则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感性,道德理性并不能解决道德上的善恶,只有情感才能彰显人的感性生命与自由本性。
但事实上,人是理性和情感交织的对象,既是道德的载体,也是道德的主体。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之间是一种"理不离情、情不离理"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道德具有了一种可能之美,让道德之学成为了一种富有动力和韧性的哲学。
同时,二者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也为人类道德实践,特别是当下中国德性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启示意义。
扩展资料:
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具有3种作用:
1、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2、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或削弱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
3、信号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
今天,看到重庆山火凶猛,而同时有许多的越野摩托发烧友自发地奔赴火场,用自己的越野摩托车日夜不停地运载消防队员和物资到汽车开不上去的火场附近,令人敬佩不已!或许有人觉得志愿者们自费付出这么多不值得,在价值判断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但从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方面看,这些摩托车志愿者无疑是社会典范,体现了人生最高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