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①,
哀民生之多艰②。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③,
謇朝谇而夕替④。
既替余以蕙纕兮⑤,
又申之以揽茝⑥。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⑦。
怨灵修之浩荡兮⑧,
终不察夫民心⑨。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⑩,
谣诼谓余以善*。
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注释
①太息:叹气。
②民:人。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谓。
③好:喜欢。一说为衍文(见姜亮珍《屈原赋校注》引臧庸《拜经日记》)。
④谇(suì):谏。
⑤蕙纕(xiānɡ):以蕙草编缀的带子。
⑥申:加上。
⑦九死:极言其后果严重。
⑧浩荡:本义是大水横流的样子,比喻怀王骄横放纵。
⑨民心:人心。
⑩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谣诼(zhuó):楚方言,造谣诽谤。
规矩:木匠使用的工具。规,用以定圆,矩,用以定方,这里指法度。
绳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法度。
竞:争相。周容:苟合取容。度:法则。
忳(tún):忧愁、烦闷,副词,作“郁邑”的状语。
溘死:忽然死去。
鸷鸟:鹰隼一类性情刚猛的鸟。
圜:同“圆”。
攘诟:遭到耻辱。
伏:通“服”,保持。
译文
止不住的叹息擦不干的泪水啊,
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不顺利。
我虽然爱好高洁又严于律己啊,
但早上进献忠言晚上就被废弃。
既然因为我佩戴美蕙而遭斥退啊,
但我还要加上芳香的白芷。
爱慕芳草是我内心的信念啊,
虽九死也绝不悔恨停止。
怨只怨君王是这般放荡糊涂啊,
始终不理解人家的心意。
众美女嫉妒我的娇容丰姿啊,
说我善*大肆散布流言飞语。
本来时俗之人就善于取巧啊,
违背法度把政令改变抛弃。
他们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
争相把苟合求容当做法则规律。
忧愁、抑郁、烦恼我是这样失意啊,
只有我被困厄在这不幸的世纪。
宁愿立即死去变成游魂孤鬼啊,
我也不忍心以媚态立足人世。
凶猛的鹰隼不与众鸟同群啊,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方和圆怎能互相配合啊,
不同道的人怎能相安相处?
暂且委屈压抑一下自己的情怀啊,
忍受承担起那耻辱和编造的罪过。
怀抱清白之志为正义而死啊,
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嘉许的。
原文
悔相道之不察兮①,
延伫乎吾将反②。
回朕车以复路兮,
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③,
驰椒丘且焉止息④。
进不入以离尤兮⑤。
退将复修吾初服⑥。
制芰荷以为衣兮⑦,
集芙蓉以为裳⑧。
不吾知其亦已兮⑨,
苟余情其信芳⑩。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
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注释
①相:看;观察。
②延伫:长久站立。
③皋:水边之地。兰皋:生有兰草的水边之地。
④椒丘:长有椒树的山丘。
⑤进:指仕进。
⑥初服:未入仕前的服饰,喻指自己原来的志趣。
⑦芰(jì):菱叶。
⑧集:聚集。芙蓉:荷花。
⑨已:罢了;算了。
⑩信芳:真正芳洁。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长长的样子。
杂糅:掺杂集合。
昭质:光明纯洁的品质。
游目:纵目眺望。
四荒:四方极远之地。
缤纷:非常美好的样子。
弥章:更加显著。章:同“彰”,显著。
体解:肢解,犹言粉身碎骨。
惩:悔戒。
译文
悔恨当初没有把道路看清楚啊,
现在停下来我准备往回返。
掉转我的马头把车赶上原路啊,
趁在迷途上还没走出太远。
让马儿在长满兰草的水边漫步啊,
再奔向椒丘暂且在那儿休息。
入仕为官不被信用反获罪过啊,
只好退身重整我当年的旧衣。
用芳洁的荷叶裁制上衣啊,
用芬芳的荷花缝制裙裳。
没有人理解我也就算了吧,
只要我的内心真正高尚。
头上戴着高高的高山冠啊,
长长的佩带我系在腰上。
芳草和美玉聚集我一身啊,
峻洁的美质无一丝损伤。
忽然回过头来纵目四望啊,
我打算去周游天下四方。
佩戴着五彩缤纷的佩饰啊,
香气阵阵分外浓郁幽香。
人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啊,
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啊,
我的心岂能因害怕而改样!
“离骚”(注:标题的意义“离骚”,司马迁引淮南王说:“离骚犹他州立也。”禁止的解决办法是谢王毅担心,不要担心,两个是不同的,但可以通过发言)屈原,歌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个光荣的永恒浪漫主义的杰作。
诗人写“离骚”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颓废的贵族排斥和打击,这个时候已经被放逐到救国无路点;,楚也希望相当的国家,濒临危亡的僵局。诗人优柔寡断,很沮丧,他坚持斗争无法实现的爱国理想痛苦的感情,融化到这一激动人心的诗歌。
“离骚”诗人的完整表现理想。七雄纠纷生存的所有国家在战国时期,诗人的理想到祖国的繁荣和强大的道路的关键时刻,甚至中国的统一。他列举了历史兴国的君主和混乱的亡,希望楚尧舜“遵道公路为例为首,以”快捷尴尬步“桀纣警告金珠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但还不是全部在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了一段很大的变化,诗人,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打破了通过贵族的局限性,反映了新兴阶级,政治主张改革的政治要求:“良性和赋权来吧,跟随绳墨不太“所谓的”良性和权力“,也就是不分选择精英来治理国家,所以被称为”通过绳墨,但不太“,一直如此,直到法度,严格按照行为的证词,这是针锋相对的维护贵族特权的世袭制和背面的证词心治“的原则。可以说,祖国的繁荣昌盛是理想的目标诗人,政治改革是一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他的爱国精神与追求进步的政治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进展,也说明了他的爱国理想的深刻和人民。
“离骚”是表达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的诗可分为两部分。 “我怎样才能从第一章到惩教署”从女性的心脏陈慢来篇末的第一部分,后半部分。第一部分是过去的历史中落后的诗人。他描述了家庭的历史,出生时的名字,并协助争取政治改革与王。全神贯注的诗人自我从早期的年龄,运动素质和授课,并决心把全部奉献给祖国的繁荣的原因。他对国王说:“不要问庄遗弃脏兮,为什么不改变这种程度之间?骏马驰骋兮,我指导的丈夫先修路!”诗人的愿望,热爱祖国和人民,但因为违反了贵族集团的利益,引起了严重的迫害和打击。贵族N组围攻他,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楚听信谣言,不仅不信任他,但他被放逐理想的苦心栽培的人才坏了。当诗人回忆说,想到自己的理想,破坏祖国的命运危在旦夕,他们无法阻止抑制感情的愤怒,一个腐朽的反动势力的野蛮攻击。他谴责贵族N组“贪婪争鸣”,“兴心嫉妒”,“face规则纠错,背绳墨追曲”。表示,他们蝇营狗苟率先祖国危亡绝望的:“但丈夫党派偷乐兮,路幽无知的险隘”。他怨恨愚蠢的国王,不区分忠邪:“泉熙知道在超过的情况下,反信谗齐愤怒。”他大胆地指责王反复无常:早,我进言兮遗憾他逃脱。既便于我丈夫离别兮,伤精神维修数字化“的人才恶化,诗人也深叹叹说:”别想再亦何伤兮,哀花瓣芜湖犯规!“但是一直没有诗人这个沉重的感觉不堪重负,决不屈服的反动势力,他宁愿承受的迫害,也不变驰粗俗:“我宁愿查理于流亡兮,我不能忍受这种状态也!”他确信,正确的,你应该始终坚持的道路,理想的:“民生和快乐的熙玉独好维修,往往是在身体的解决方案,我仍是未知变量兮,齐心,惩教? “
离骚”部分的描述,诗人以探索未来的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寻求后”诗人从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排除腐朽贵族集团,他的苦闷,彷徨,面对未来,如何选择什么样的路呢?首先,女人必须说服他不要“博健良好的维修”,应该发挥它的安全。但诗人通过重华言论,古老的上升和下降的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态度,,否认这种消极的逃路。因此,追求达到理想的强烈愿望,他升天。他接着敲皇帝HTTP,混着,但关起门来,什么也不做,在目前情况下,女性通过天帝,最终遇到彝族。这天其实是一个象征的地球,并再次打王的信任是不可能的。再看看诗人的精神氛围占卜,降神咸,并要求他们告诉他们。的精神氛围劝他出来的国家旅行到遥远的国度寻找其物业野心咸劝他持久楚,等待一个机会。诗人的感觉,没有人希望不会留在黑暗中的楚,就决定逃离。但这一行动与他的爱国情怀的尖锐矛盾,就像他跳起来存在了,但你会看到祖国大地:智圣皇他过来玩,忽临睨老的丈夫乡。仆人丈夫伤心马怀玉玺,卷曲护理,是不是,“他终于留下诗人通过这一系列虚构的领土,拒绝各种道路和他的爱国情感的愿望背道而驰,并实现所需的最终决心一殉难自己的理想:“墨子脚的美国征西武江鹏县居。 “这是诗人可以选择亡的道路,坚持理想,抵抗黑暗的政治现实道路。
离骚”不懈的斗争和殉难诗人的生活,表现了诗人的理想的忠实行动的崇高的理想和战斗精神,热爱祖国;性能的悲欢与祖国灭亡深挚的爱国主义表现的进展,他的爱,恨黑暗的荣耀骏捷个性。诗人的战斗历史和悲剧结局,反映了尖锐的斗争,楚,嚣张跋扈暴露楚黑暗腐朽和反动的政治势力在政治舞台上的两股力量的进步与反动。虽然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虽然这是一个浪漫的作品,但有一个深刻的现实。值得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诗篇。
离骚“很高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离骚”是一个积极的浪漫作品深刻的现实。中国古代的口头创作 - 浪漫主义的神话,我们的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来源的人的发展。 “离骚”塑造一个纯粹的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理想的崇高人格的骏捷,强烈的感情的形象,这个形象是远远超出了上述的普遍和现实。诗人的理想,顽强拼搏的精神,改造现实,残酷的现实终于幻灭时,他表示,该公司将殉难的理想贯穿整个“离骚”。这些已经证明的诗“离骚”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 “离骚”和大量的使用了浪漫主义的表达。这个亮点体现诗人驰骋想象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的境界交融。如神游段描述了诗人朝发苍梧县幼儿园,晚上,他以戴望舒,蓟,黄鸾,凤,云飘风礼仪服务员,敲开天堂钱义女,在目前情况下,想象力和奇怪,如果迷离境界,气势恢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此外,诗人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如诗人的性格描述:“熙木根结生菜来的薜荔一致下拉瑞校正细菌桂仁惠熙,电缆胡绳的百合。” “我冠岌岌可危兮,芳香和泽杂糅兮长喻佩的土地,但赵质量仍是未知数损失。”诗人裴花和冠象征着道德,丰富和美丽的想象,这个浓度夸张的描写,把诗人的性格打进了崇高的浪漫主义的特点。
“离骚”等艺术功能比广泛使用的比喻。 “诗取兴,引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它的进一步发展。”诗经“比兴兴和具象的东西仍然独立存在的对象从最简单的”离骚“比兴,但1表现,符号性质。如香草贵族是诗人的一个象征。二,“书诗经”比兴往往只有一首诗,“离骚”在漫长的巨系统系统1由片段一个性能比兴的内容。如诗人比作为一个女人,从这点来说,媒体以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比皇帝之间的关系;女儿嫉妒美国比N组贤嫉;一般比楚杂乱无章的君臣;婚姻。其他方面类似的比喻,如驾驶马比治理国家,规则绳墨比全国的证词。比使用的比喻中,整首诗似乎生动,丰富。
歌词一般是短暂的,有没有故事。“离骚”不仅是宏伟的空间,第一部分到更广阔的背景下,是一首抒情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中,扩大编造一个女性被告知,备考重华和精神气氛占卜,降神咸,神游天堂,一系列的幻想,那么它有一个故事的成分特点,那就是对后者的一部分内容和结构的跌宕和起伏一百万转回来,如果它似乎结束其系绳,在一闪一闪的眼睛,但一个新的境界。这把诗人的长期经验的斗争和复杂的想法和感受淋漓尽致。
来自私营部门的“离骚”的形式,但诗人手中取得了显着的进展。他一边在民歌的形式,但他也学到了散文的笔触,的诗句不再构成一个巨大的章结合,不仅有利于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性能,汹涌的感情。“离骚”基本上是四个章节,从数目字的对立面,它类似于设有散见整齐,整洁,富于变化。“离骚”的语言提炼,吸收了大量的楚方言,虚字使用非常灵活,而且往往皇冠般用到一个句子中,句子也颇有特点。此外,“离骚”除了诗人的内心独白,主机和客户Q&A,另一大段的奢侈的描述,生动后来的辞赋,所有这些都是表演艺术的特点和成就的“离骚”。<BR /
------------------------------
“楚辞”战国各国楚瞿袁的作品。关于标题,司马迁解释说,“史传”李友“;王毅解释说:”不要担心,在“楚辞”;邻居或解释为“呜呜”,或解释为“楚国歌名劳动独家供应商写的”关于写作多年,它被写在朝鲜时,诗人疏远的孙子也建议,刚刚王北朝鲜时,诗人再放再次在南部。一样的结论。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的历史上最长的。诗人写在自传中的人生经历,性格,理想,表达的痛苦,被谗杀和矛盾,并斥责王愚蠢的,一小群猖獗的非政治性事务的一天,表现了诗人坚持到美国的政治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的战斗精神和至不渝的爱国热情的势力同流合污。诗广泛使用的古老的神话传说,想象的方式和协会构成了气势恢宏,奇特的幻想世界,他神游表现了诗人的热烈追求的理想的幻想世界。香草美人“比隐喻诗大量使用,深的内容,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非常的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的现实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离骚
《离骚》(注:《离骚》篇名的意义,司马迁引淮南王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解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二说虽不同,但都可以讲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
《离骚》对诗人的理想有清楚的完整的表现。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桀纣为戒鉴,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不仅如此。处于当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变革时期,诗人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的,还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而授能”,即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按法度办事。这是与维护贵族特权的世袭制度和“背法度而心治”的原则针锋相对的。可以说,祖国的富强是诗人理想的目标,进行政治革新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与追求进步政治的精神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这既说明了诗人思想的进步性,也说明了他的爱国理想的深刻性与人民性。
《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须之婵缓兮”到篇末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已往历史的回溯。他叙述了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诗人从早年起就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并决心把这一切献给祖国的富强事业。他对楚王说:“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但是诗人这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愿望,却因为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了重重的迫害和打击。贵族群小向他围攻,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楚王听信谗言,不仅不信任他,反而放逐了他;他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的人才也变质了。当诗人回顾到这些,想到自己的理想遭到破坏,祖国的命运岌岌可危,便抑止不住满腔愤怒的感情,向腐朽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痛斥贵族群小“竞进以贪婪”,“兴心而嫉妒”,“面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指出他们蝇营狗苟,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绝境:“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他怨恨楚王的昏庸,不辨忠邪:“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齐怒。”他还大胆地指责楚王反复无常:“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对人才的变质,诗人也表示了深深的惋叹:“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但是诗人并没有被这种沉重的感情压倒,也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他宁肯承担迫害,也不变志从俗:“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他深信自己的正确,要永远坚持自己的道路,忠于理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后一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被腐朽的贵族集团排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之外,他苦闷旁徨地面对着未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首先,女须劝他不要“博謇好修”,应该明哲保身。但诗人通过向重华陈辞,分析了往古兴亡的历史,证明了自己态度的正确,否定了这种消极逃避的道路。于是,追求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使他升腾到了天上。他去叩帝阍,阍者却闭门不理;他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说明再度争取楚王的信任也是不可能的。接着诗人去找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请他们指示出路。灵氛劝他去国远游,另寻施展抱负的处所,巫咸则劝他暂留楚国,等待时机。诗人感到时不待人,留在黑暗的楚国也不会有什么希望,于是决心出走。但是这一行动又与他的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当他升腾远逝的时候,却看见了祖国的大地:“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终于留下来了。诗人通过这一系列虚构的境界,否定了与他爱国感情和实现理想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各种道路,最后决心一死以殉自己的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是诗人当时所可能选择的一条道路,以死来坚持理想、反抗黑暗的政治现实的道路。
《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同时通过诗人战斗的历程和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楚国政治舞台上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腐朽和反动势力的嚣张跋扈。它虽是一首抒情诗,却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它虽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性。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篇。
《离骚》在艺术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
《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离骚》又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更表示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这些都表现了《离骚》这首长诗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同时,《离骚》又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的境界。如关于神游一段的描写,诗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他以望舒、飞廉、鸾皇、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此外,诗人也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关于诗人品格的描写:“熙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丽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诗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已富有优美的想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就把诗人的品格刻划得异常的崇高,具有了浪漫主义的特质。
《离骚》的另一艺术特色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发展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如上述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便是。其次,《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如诗人自比为女子,由此出发,他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臣遇合。其他方面亦多用比喻,如以驾车马比治理国家,以规矩绳墨比国家法度等。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采。
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后一部分又编造了女须劝告、陈辞重华、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天上等一系列幻境,便使它具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就是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看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转眼却又出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就把诗人长期的斗争经历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离骚》的形式来自民间,但在诗人手中有了很大发展。他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篇,既有利于包纳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离骚》基本上是四句为一章,字数不等,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离骚》的语言十分精炼,并大量地吸收了楚国的方言,虚字也运用得十分灵活,又常以状词冠于句首,造句也颇有特点。此外,《离骚》除了诗人内心独白外,还设为主客问答,又有大段的铺张描写,绘声绘色,对后来辞赋有很大影响。所有这些也都表现了《离骚》的艺术特点与成就。
——————————————————————————————
《楚辞》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写作时间当在秋天。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进取和退隐的矛盾。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思路:从写作背景及原文展开说说。
行吟泽畔兰泣露——《离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离骚》作为《楚辞》的源头,读来总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力量。穿过千年历史的帷帐,去触摸那汨罗江畔带露的文字,任蒹葭苍苍结成溯流的兰舟,踏向那久违的圣地。
岁月太长,时光空隔,《楚辞》在流光溢彩的今天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样的解读太艰辛,它不是都市丽人们手中的玩物,也不如《孙子兵法》一般可以成为商战的法宝,它是一个孤独而干净的灵魂,期待着那些沐浴而歌的心灵,去完成穿越时空的对话。
太史公在《史记》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志洁高雅,萋萋芳华,屈原低吟浅唱,走在楚国的衰亡之路上。
满腹才气,一身抱负,屈原自信地笑了。那喜悦的场景在江边重沓,意气风发的少年才俊们踏上了不归的仕途。当才华遭遇潜存的规则,当傲骨碾成了尘埃与粉末,当真情换就了生存的筹码,还有谁能把憔悴的枯颜赌向那不可挽回的时代。
借用了林妹妹的话:“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他走得那样决绝,不给自己任何余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是他冥冥中的谶语——执著的信念永不改变——即使是死亡。
屈原溺水,生一世,竟是为了这一瞬。千年的流水载着愁思,江南的湖塘中映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生于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处,以惊世之才破空而出;他,誓为国学的守望者,开拓着新文化的方向。
一部《人间词话》撼天动地。王国维,静安,或者是先生,也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卧水而眠——不是与一切告别,是灵魂对空明境界的奔赴。历史反复回旋,汨罗江的诀别,一袭白衣,两身倒影,铸成《离骚》风华绝代。
扩展资料: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诗人对之极为愤恨,因而不遗余力地反复加以揭露和抨击,斥责他们“好蔽美而称恶”,竞进贪婪,嫉妒成性,朋比为奸,随波逐流,黑白颠倒。诗人还揭露了楚君的过失,说他反复无常,荒唐糊涂,宠信奸臣,疏远忠良,善恶不辨,致使诗人的“美政”理想落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