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很重要,但你知道吗最后的印象也非常的关键。
比如说在一个项目里,你可能一直都表现得很好,只是因为最后的一个误而被全盘否定。比如说在一段旅途中,大家都相处得很愉快,只是因为最后的矛盾和分歧,搞得大家分道扬镳,连朋友都做不成。
为什么最后的印象非常的重要
我们又如何打造一个happyending
那想要了解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什么是近因效应,说到近因效应,我们要先来温故一下什么是首因效应,那么它也和心理学家洛钦斯的实验有关。
洛钦斯发现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最先出现的信息比之后出现的信息对个体的影响更大,称之为首因效应,又称为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段材料热情外向,第二段材料冷淡内向,洛钦斯准备了两段描写学生吉姆的材料。第一段把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外向的人,第二段则相反把吉姆描写成一个冷淡内向的人。
第一组:热情外向、热情外向。第二组:冷淡内向、冷淡内向。第三组:热情外向、冷淡内向。第四组:冷淡内向、热情外向。
他把这两段材料变成成了四种排列组合,分别是外向加外向、内向加内向、外向加内向和内向加外向四组。故事结果发现,大部分人会按照最先阅读的材料为吉姆的性格定性,那符合首因效应。
但是有趣的是,洛钦斯发现,如果在这两段材料的中间穿插一些其他的活动,实验的结果会变得不同。
这次他准备了两组故事,第一组前半部分呈现的是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材料,而后半部分呈现的是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材料。第二组则相反,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吉姆冷淡内向的材料,而后半部分呈现的是吉姆热情外向的材料。
第一组故事:热情外向、冷淡内向,83%的人认为吉姆是个内向的人。第二组故事:冷淡内向、热情外向,82%的人认为吉姆是个外向的人。
他将这两组故事分别给实验的参与者来阅读,和之前不同的是,阅读完前半部分之后,会暂停一下,回答一些其他的问题,然后再继续阅读后半部分。
结果发现阅读完全部的材料之后,第一组有83%的人认为吉姆是一个内向的人,第二组有82%的人认为吉姆是一个外向的人。
也就是说这一次对吉姆的评价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最先阅读的材料,而是最后阅读的那段材料。研究者们认为,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都属于顺序效应,也就是刺激出现的顺序会影响人们的判断。而和中间呈现的信息相比,最先和最后呈现的信息影响更大。
那什么情况下第一印象重要什么情况下最后的印象比较重要呢
呈现的信息数量较小时,会出现首因效应,当信息比较简单的时候会出现首因效应。呈现的信息数量较多时,会出现近因效应,当信息比较复杂的时候会出现近因效应。
如何利用近因效应去留下一个良好的最后印象呢
聊天时注意说话的顺序。
比如把我今年涨工资了,但市场行情不好,改成今年市场行情不好,但是我涨工资了。又比如说把我对你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你让我失望,改成你让我失望了,是因为我对你抱有很大的期待。
要特别注意一件事情,一段关系,一次谈话的结尾。
比如分手时最好不要撕逼,不然对方可能会把你之前对他的好都全部抹净。又比如说在谈判时可以先把丑话说在前面,但是在结尾给对方一些超预期的反馈。
如果你已经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可以通过101部策略刷新它。
所谓第101部就是创造一次新的良好体验,以消除最近一次留下的糟糕印象。它的关键在于寻找良好的共同动机。比如说两夫妻吵架,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共同动机。
沉默效应-[恰当的沉默,更好的沟通]
一、什么是沉默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西德尼·罗森(Sidney Rosen),首先提出了“沉默效应”,罗森提出,个体在面对那些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消息时,通常都会选择采取一种阻力较小的反抗方式,个方式即是“保持沉默”。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讲,沉默其实算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沉默可以在保护自己免受持续的伤害的同时,也是一种对对方的反抗。
二、沉默效应的影响
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恰当的沉默,就没有良好的沟通;学会适时沉默,可以调节交流的节奏,从而更好地实现沟通的目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因为说错话而后悔的情况。保持适当的沉默,可以让你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减少说错话的几率,善于倾听,才能更好地沟通。
三、沉默效应的负面
1沉默也是有效的反抗,事实上,沉默也是一种反抗,而且往往还有着很好的效果。比如对孩子责骂时,孩子以沉默来回应,越是沉默,孩子的对抗心理越强。
2沉默是对对方的惩罚,沉默效应往往出现在熟人之间,比如朋友两个吵架,当一方吵,一方沉默的时候,就等于是在像你明示,你们之间的关系不如以往亲密了,而这种信号,是很容易捕捉到的,从而给另一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前两天,好友带孩子来我家玩,一开始三个孩子还挺拘谨的,谦让有加,可是没一会儿就开始分帮派了。
好友的儿子稍大,喜欢当指挥,可是两个小的觉得这是自己的主场,不愿意听别人指挥。不一会儿,三个小家伙就为了到底该听谁的,差点打了起来。
好友想要调停却一点效果也没有,她颇尴尬地问“你家两个孩子在家打架吗?”
“当然打!”哪有不打架的孩子呢,年龄相差越小,孩子之间的纷争和冲突就越多。争玩具、争关注、争“社交掌控权”……
而针对孩子之间发生的争执,大人到底需不需要介入,大致有以下两种看法:
01、要管VS不要管
·“要管”派
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怎么能放任不管呢?他们年纪小,是非观还没确立好,如果孩子习惯了用暴力解决问题,到时候再管可就迟了。
看过一则新闻,陕西一位小学生的父亲闹着要跳楼。原来,他的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争执,把别人打伤了,导致要赔偿许多医药费。这位父亲一时想不开,就跑到学校闹出了这样一幕。
果然,你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的。这位父亲,就被连带着也被接受教育了。
·“不要管”派
另一部分家长则认为: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刻,如果孩子一发生冲突,父母就下意识地想要去插手解决,那孩子如何能学会自己处理纷争呢?
胡可就曾提到,孩子的纷争应该尽量让孩子们自己解决。
有一次,胡可正开车呢,安吉小鱼儿坐在后座。不一会儿,安吉觉得无聊,就抢了小鱼儿的玩具,小鱼儿大哭。但胡可并没有介入,依旧冷静地开车。
小鱼儿发现哭泣没用,只能停止哭泣,和哥哥陷入赌气的冷战中。自觉理亏的哥哥,待不住了,主动开始唱歌调节气氛。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又和好如初了。在这期间,胡可只是不时地瞄了瞄后视镜,并没有急于插手。
其实,孩子需要学会从冲突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纷争,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那么,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真的要放任不管吗?
02、孩子吵闹打架的意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发生争执打闹。其实,孩子之间发生纷争,是有其独特的意义的:
0-3岁的孩子
有一组数据表明,2-3岁的孩子中有80%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主张”意识,他们说的最多的是“这是我的”、“我不要”、“我觉得”等等。
这个时候,他们的物权和人权还不够清晰,对于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会让对方觉得被冒犯,都还是一知半解中。
而且,两三岁的孩子,还有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特征,叫“用攻击表达爱”。有的孩子高兴、开心地时候,就喜欢拍拍别人,但是缺乏控制的力度,可能会让别的小朋友生气,但他们不自知,从而容易引起冲突。
3-6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了,加上他们“自我主张”意识的进一步萌发,他们的想法会更多,遇到更多的问题、发生的冲突也会更多。
这时候,他们需要在一次次的冲突中,了解和练习人际社交的规则和技巧。
7岁以上的孩子
心理发展学家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意志力”发展阶段。
意志力的发展有七个阶段:本能-冲动-欲望-动机-愿望-决心-决定。
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本能、冲动和欲望都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行动都是不假思索的。我喜欢,就抢;我不喜欢,就打。
但7岁以上的孩子,虽然他们的力道控制还不是太好,“随心所欲”的时候也会有,但是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了。
这个时候的纷争和打闹,能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他们会试图说服对方,而不是直接动用暴力。
心理学专家李雪说:孩子之间发生冲突,若不存在病态性的以大欺小,或者在冲突中使用枪支、刀具等危险物品,原则上是不应该干预和评判的,除非孩子主动要求家长介入。
所以,父母一刀切的对待方式,就欠缺合理性了,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和事情的特殊性。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首因效应”。即第一次获得的信息,对人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如果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没能被好好引导,那么在冲突中总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受欢迎,从而失去自信;而总是处于强势的一方,则可能会误以为,所有的纷争都应该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
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父母才需要介入,又该怎么介入呢?
03、循序渐进“四步走”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曾建议,面对孩子之间的纷争,父母应该使用循序渐进的处理方法:
睁大眼睛,退后一步
许多赞同不介入孩子纷争的父母,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放任不管,而是站在一边静静观察:观察判断这是否是真的冲突,是否在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有时候,孩子之间的打闹,并没有多严重。《父与子》中有这么一幕,两个小孩子打架,气不过,都回家找来了大人。
结果两个大人打起来了,两个孩子在一旁觉得无趣,反而又和好如初玩得不亦乐乎。这个就不是真的冲突。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冲突大多都不是实质性的冲突,所以父母只需要在一旁观察就好。但如果矛盾升级,父母就要进入下一步:
“提醒式”介入
当孩子们的冲突升级时,父母需要进入“提醒式”介入,比如:站在孩子们看得到的地方。
这样,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快发现有人可以当裁判,从而寻求帮助。
“提醒式”介入适合孩子之间发生言语冲突的时候,同时也适用于3-6岁的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这个时候,大人尽量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多提问,引导他们自己去想解决办法。
当提醒式介入都失效时,那家长就需要“强势”介入了。
“强势”介入
冲突发生的过程大致是:发生矛盾、争执、解决不了,矛盾升级、发生冲突。
当孩子之间的冲突,由语言冲突上升为肢体冲突时,家长就需要强行介入,以免孩子受伤。需要注意的是,“强势”并不是要以大欺小,而是适时站出来喊停。
“我觉得你们应该冷静一下”、“停!你们不能这么做”,这样的话语能让强势的一方有所收敛,也能让弱势的一方能得到保护。但绝不仅是护短,想替孩子出头。
对于7岁及以上的孩子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所以一旦发现孩子之间的冲突已经有失控的迹象时,就要立刻制止,避免更大的伤害。
玩“冲突游戏”
对于二胎家庭来说,许多冲突是因为争夺父母的关注而引起的。有的父母在解决手足之争的时候,总是倾向于惩罚老大,或者让老大让着老二。这样的介入方式,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这个时候,父母不妨陪孩子一起玩“冲突游戏”来化解。
《游戏力》中提到过一个小故事,有位母亲抱怨两个孩子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冲突,让她烦不胜烦。在接受了别人的建议之后,她决定尝试用游戏的方式来代替吼叫。
于是,当两个孩子因为一件玩具又开始大打出手的时候,她把两个孩子抱起来扔到沙发上。然后,她假装拿起一把剑,把自己剖成两半,一半分给姐姐,一半分给弟弟。
夸张地学他们的样子说话:“这不公平,你得到了妈妈的心和胃!”“我先得到妈妈的!”两个孩子被她逗得笑成一团,之后他们又玩“拔妈妈”的游戏。一场纷争,居然被“冲突游戏”就这样化解了。
劳伦斯·科恩还提到:孩子有时候不是真的想要去伤害别人,只有当大人没时间、没精力、不得其法而无法提供帮助时,他们才转而去攻击他人。
孩子的成长,总需要自己去经历一些事情,不管是争夺父母的关注,还是“社交掌控权”。父母有技巧的插手,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去横加干涉,才能帮助和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